导读:本文包含了力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力学,特征,桡骨,隧道,方根,围岩,各向异性。
力学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张芸香,王林,田吉,樊兴路,郭晋平[1](2019)在《盐碱胁迫对文冠果幼苗水力学特征和碳素分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1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条件下的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盐碱胁迫条件对文冠果幼苗的水力学特征和碳素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碱胁迫显着降低文冠幼苗存活率、株高和基径、不同部位生物量、凌晨水势、根水力学导度、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2)随盐碱胁迫强度增加,植株各部位非结构碳含量均先升后降,且碱性盐胁迫对植株的伤害显着大于中性盐胁迫和混合盐碱胁迫,盐度和pH有显着的交互增强效应,碱性盐比例增加会加重胁迫危害;(3)盐碱胁迫显着限制幼苗根系吸水能力、植株水分状况恶化、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下降,造成生物量和非结构碳含量降低,超出植株对低渗透胁迫的适应能力,最终影响植株存活;(4)文冠果具有一定的耐盐碱胁迫能力,在轻度盐碱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在中度和重度盐碱胁迫条件下生长和存活能力受限。通过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文冠果幼苗在水力结构和碳代谢上对不同类型和强度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模式,可为文冠果适宜立地选择、栽培范围扩展和规模化发展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正言,李兵,张帅,冯敏山,熊轶哲[2](2019)在《高年资医生与低年资医生颈部定点定向扳法力学参数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低年资医生在行颈部定点定向扳法过程中的力学参数特征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力学测量仪测量对4位高年资和4位低年资医生对40名筋出槽骨错缝患者行颈部定点定向扳法过程中力学参数特征进行在体测量。结果:40名患者全部完成实验,未发生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两组颈部定点定向扳法力学参数(A组(高年资组)/B组(低年资组)):预加载力,A组(54.86±4.59)N,变异系数8.37%,B组(29.22±9.94)N,变异系数34.01%,t=4.776,P=0.035;峰值力,A组(77.75±9.64)N,B组(41.20±11.69)N,t=0.555,P=0.461;扳动力,A组(50.67±3.36)N,变异系数6.63%,B组(27.23±9.09)N,变异系数33.38%,t=10.142,P=0.003;扳动时间,A组(123.75±14.35)ms,变异系数11.60%,B组(234.30±101.62)ms,变异系数43.38%,t=0.555,P=0.461.结论:高年资与低年资医生行颈部定点定向扳法治疗过程中,高年资医生力学参数预加载力、扳动力相对较大,而扳动时间相对较短,同时高年资医生力学参数变异率低,相对较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赵东雷,左双英,黄春,王嵩,杨冲[3](2019)在《层状岩体各向异性损伤力学特征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层状岩体各向异性损伤对材料力学参数劣化的影响,室内钻取8种层理倾角的岩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基于岩石材料强度服从Weibull分布建立损伤变量的演化方程,分别得出损伤变量随累计应变、层理倾角及破坏模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各向异性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各向异性损伤主要反映不同倾角的岩石参数在加载过程中不同的劣化程度;损伤变量随累计应变增加逐渐增加,增速呈慢-快-慢趋势;不同倾角岩石的损伤变量的分布规律与岩体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对应关系较好,即缓倾角和陡倾角时,损伤较小;在发生沿层理面方向的滑移破坏时(倾角为53°左右),损伤变量最大且对层理倾角变化最敏感;损伤变量各向异性度随累计应变的增加呈增加趋势;损伤变量与破坏模式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夏长江,袁志峰,方宁[4](2020)在《基于尺桡骨叁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近年来关于桡骨远端骨折机制偏向定性的研究多数仅限于二维分析,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结果不甚满意,而利用CT数据建立叁维有限元模型可更好评估人体骨骼变异情况。目的:通过建立尺桡骨叁维有限元模型,检测桡骨远端骨折生物力学,并进行桡骨远端骨折发生机制研究。方法:获取1名50岁健康女性左侧上肢肱骨远端到腕关节中段CT扫描影像学资料,志愿者对试验方案知情同意,且经CT扫描显示正常,排除患有骨科相关疾病。利用叁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6.0建立尺桡骨叁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手腕背伸、掌屈、尺偏、桡偏时力的加载,观察记录不同载荷下模型各部分应力;分析不同模型角度时桡骨远端骨折形成及裂纹走向。结果与结论:①腕关节处于背伸位时,前臂旋前和前臂旋后桡骨背侧缘中点受压应力,随背伸角度增大而增大;前臂旋前和前臂旋后桡骨掌侧受张应力,随背伸角度增大而增大;②腕关节处于掌屈位时,前臂旋前和前臂旋后桡骨背侧缘中点受张应力,随掌屈角度增大而增大;前臂旋前和前臂旋后桡骨掌侧受压应力,随掌屈角度增大而增大;③前臂旋前背伸位及前臂旋后掌屈位时,桡骨裂纹首先出现于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桡骨远端表面受最大张力一侧,骨折裂纹沿掌远端向近背端,与骨轴线45°角方向发展;④前臂旋前掌屈位及前臂旋后背伸位时,桡骨裂纹首先出现于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桡骨远端表面受最大张力一侧,骨折裂纹沿远背端向近掌侧,与骨轴线45°角方向发展;⑤结果表明,手腕背伸、掌屈、尺偏、桡偏进行力的加载,骨折首先出现于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桡骨远端表面受最大张力一侧,裂纹走向与所受应切力和张应力方向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20年06期)
王琦,王雷,刘博宏,江贝,张皓杰[5](2019)在《破碎围岩注浆体空隙特征和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破碎围岩注浆体的空隙特征和力学性能,采用自主研发的破碎岩体注浆加固效果评价测试仪,研究不同粒径和不同水灰比对破碎围岩注浆体空隙特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加,破碎围岩空隙分布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破碎围岩注浆体单轴抗压强度随着粒径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随着水灰比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破碎围岩注浆体破坏形式以沿纵向裂纹的劈裂破坏为主.基于实验结果,提出工程建议,并进行现场破碎围岩支护方案的设计与应用,监测结果表明巷道破碎围岩得到了有效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戎虎仁,张佳瑶,刘宏,牛良,张能[6](2019)在《单轴压缩下单裂纹混凝土力学特性和破坏特征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单裂纹混凝土力学强度及其变形特征和破坏模式,对含不同长度的单裂纹混凝土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利用高清摄像技术监测单轴压缩过程中试样裂纹扩展过程,运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综合分析单裂纹混凝土力学强度、裂纹演化特征、变形规律,阐释单裂纹混凝土破坏机理。结果表明:(1)混凝土强度随着单裂纹长度增大逐渐降低,且呈良好线性负相关;弹性模量随着单裂纹长度增大先升高后降低。(2)试样破坏模式分为3种:①轴向劈裂破坏(裂纹长度为10 mm);②剪切破坏(裂纹长度为20、30、40 mm);③拉-剪混合破坏(裂纹长度为50 mm)。(3)试样应变场演化规律:随着单裂纹长度的增加,由径向应变场控制绝大部分裂纹产生和扩展,向径向、剪应变场共同控制裂纹产生和扩展(径向应变场影响较明显),再向径向、剪应变场共同控制裂纹产生和扩展,(剪应变场影响较明显)转变。(4)单裂纹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单轴压缩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类型裂纹长度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且主要受到单裂纹周边产生的裂纹控制(影响系数为0.496)。(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10期)
邢聪,陈建强,项贤林,王震,花妙林[7](2019)在《腰伸肌群疲劳对上肢鞭打动作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及生理原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腰伸肌群疲劳状态下,上肢鞭打动作生物力学特征的变化。方法:利用生物力学信息采集及分析手段,对16名羽毛球运动员进行腰伸肌群疲劳前、后,原地杀球动作的生物力学信息采集,并比较疲劳前、后受试者完成原地杀球动作时,运动学指标及肌电指标的变化。结果:挥拍击球阶段腰伸肌群疲劳后,鞭打侧手部峰值线速度(P<0.05)及髋、肩、肘叁关节峰值角速度(P<0.05)下降;肩、髋相对角度差减小(P<0.05);左、右腹直肌(P<0.05),左、右腹内斜肌(P<0.01),左侧腹外斜肌(P<0.05),左侧背阔肌(P<0.05)的肌电RMS均值较疲劳前减小;左侧腹直肌(P<0.01)、左侧腹内斜肌(P<0.01)、左侧腹外斜肌(P<0.05)、左侧背阔肌(P<0.01)的RMS峰值下降;左、右竖脊肌的RMS均值增加(P<0.05),且右侧竖脊肌RMS峰值也增加(P<0.05)。结论:在上肢鞭打运动中,腰伸肌群疲劳会降低人体各环节在挥拍击球时产生动量矩的效率,从而对鞭打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局部肌肉疲劳引起人体躯干神经-肌肉协调控制能力改变是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提高人体神经-肌肉协调控制能力的训练方法是未来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李林毅,阳军生,谢壮,薛君,郑静[8](2019)在《基于FLAC~(3D)的隧道单层衬砌结构力学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单层衬砌结构力学特征,采用了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利用软件内置的接触面单元(interface单元)对不同结构层的层间接触效应进行了模拟。以巴哈高速公路东天山隧道2~#斜井工程为工程背景,建立了不同衬砌结构型式下考虑层间接触效应的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现场Ⅳ级围岩条件下的单层衬砌结构力学特征及其围岩稳定性,并与原复合式衬砌支护设计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FLAC~(3D)模拟计算中采用接触面单元(interface单元)施加于不同结构层之间,可模拟衬砌结构不同层间接触形式的相互作用,较好地反映层间接触面的力学特征及位移特性;(2)对于受力性能而言,单层衬砌结构以组合梁承载模式进行承载,衬砌结构内力呈现"小弯矩、大轴力"的分布特征,衬砌结构截面应力以压应力为主,可充分发挥混凝土材料的受压性能;(3)由于单层衬砌结构具有良好的层间接触性能,不同结构层可实现"协同受力、共同变形",使其承载模式优于复合式衬砌,能以较小的结构厚度满足隧道支护要求,因此单层衬砌具有较高的经济性;(4)单层衬砌隧道拱腰、拱脚及边墙底部YAI值较小,围岩稳定性较差,易发生失稳,现场施工时应对上述部位加以防范。(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周瑞虎[9](2019)在《双线叁台阶深埋隧道力学行为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单线铁路隧道工程为背景,研究了深埋隧道双线叁台阶施工方法的力学行为特征。通过FLAC3D软件对IV级围岩下的深埋隧道进行数值模拟,从围岩塑性区、围岩位移场和围岩应力场叁个方面分析得出双线深埋隧道的主应力范围、塑性区范围以及位移相对较小,都能满足安全施工要求。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可通过减小上台阶高度控制塑性区和应力场,确保隧道整体稳定。(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庞博,纪仲秋,姜桂萍,张子华,李嘉慧[10](2020)在《基于AnyBody仿真和肌电测试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男性青年球类运动中的生物力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Anybody肌肉骨骼建模系统,使用数学建模技术模拟人体骨骼、肌肉和环境的关系,可对人体的逆向动力学进行研究,得出下肢叁关节最大肌肉力等指标。目的:研究24名不同体质量指数男大学生在坐瑞士球一个动作周期的下肢肌肉力值,及受试者在坐瑞士球与平凳的均方根肌电平均值对比情况。方法:将24名男大学生按体质量指数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用BTS叁维红外动作捕捉系统、Kistler叁维测力台、BTS表面肌电测试系统,同步记录动力学和肌电参数,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定性比较不同组间肌力和肌电参数差异,用定量差异分析法对比均值差异。结果与结论:①肌肉力量方面,由坐到站过程中,正常组与肥胖组相比,股直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腘肌、比目鱼肌、胫骨前肌差异显着(P<0.05,0.47≤QD<0.80),股方肌与耻骨肌的两组肌肉力差异极其显着(P <0.01,QD≥0.80);超重组与肥胖组肌肉力相比,股方肌具有显着性差异(P <0.05,0.47≤QD<0.80),由站到坐过程中,正常组与肥胖组相比,缝匠肌、拇长伸肌、腓肠肌肌肉力差异显着(P<0.05,0.47≤QD<0.80);②均方根肌电值方面,坐平凳状态下,由坐到站过程中,正常组与肥胖组相比,股二头肌和腓肠肌差异显着(P<0.05,0.47≤QD<0.80),由站到坐过程中,正常组与肥胖组相比,股直肌差异显着(P<0.05,0.47≤QD<0.80);坐瑞士球状态下,由坐到站过程中,正常组与肥胖组相比,胫骨前肌、股二头肌差异显着(P<0.05,0.47≤QD<0.80);由站到坐过程中,正常组与肥胖组相比,腓肠肌、右竖脊肌肌电值差异显着(P<0.05,0.47≤QD<0.80)。提示:①各组由坐到站过程中主导发力肌肉是臀中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长头、股直肌、腓肠肌、胫骨前肌、比目鱼肌,由站到坐过程中下肢臀中肌、股外侧肌和股二头肌长头、腓肠肌、胫骨前肌、比目鱼肌主导发力;②与坐平凳相比,受试者在坐瑞士球时胫骨前肌、股直肌、股二头肌、腓肠肌均方根肌电值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20年03期)
力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高、低年资医生在行颈部定点定向扳法过程中的力学参数特征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力学测量仪测量对4位高年资和4位低年资医生对40名筋出槽骨错缝患者行颈部定点定向扳法过程中力学参数特征进行在体测量。结果:40名患者全部完成实验,未发生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两组颈部定点定向扳法力学参数(A组(高年资组)/B组(低年资组)):预加载力,A组(54.86±4.59)N,变异系数8.37%,B组(29.22±9.94)N,变异系数34.01%,t=4.776,P=0.035;峰值力,A组(77.75±9.64)N,B组(41.20±11.69)N,t=0.555,P=0.461;扳动力,A组(50.67±3.36)N,变异系数6.63%,B组(27.23±9.09)N,变异系数33.38%,t=10.142,P=0.003;扳动时间,A组(123.75±14.35)ms,变异系数11.60%,B组(234.30±101.62)ms,变异系数43.38%,t=0.555,P=0.461.结论:高年资与低年资医生行颈部定点定向扳法治疗过程中,高年资医生力学参数预加载力、扳动力相对较大,而扳动时间相对较短,同时高年资医生力学参数变异率低,相对较稳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力学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张芸香,王林,田吉,樊兴路,郭晋平.盐碱胁迫对文冠果幼苗水力学特征和碳素分配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
[2].李正言,李兵,张帅,冯敏山,熊轶哲.高年资医生与低年资医生颈部定点定向扳法力学参数特征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
[3].赵东雷,左双英,黄春,王嵩,杨冲.层状岩体各向异性损伤力学特征的试验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9
[4].夏长江,袁志峰,方宁.基于尺桡骨叁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
[5].王琦,王雷,刘博宏,江贝,张皓杰.破碎围岩注浆体空隙特征和力学性能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9
[6].戎虎仁,张佳瑶,刘宏,牛良,张能.单轴压缩下单裂纹混凝土力学特性和破坏特征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9
[7].邢聪,陈建强,项贤林,王震,花妙林.腰伸肌群疲劳对上肢鞭打动作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及生理原因探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9
[8].李林毅,阳军生,谢壮,薛君,郑静.基于FLAC~(3D)的隧道单层衬砌结构力学特征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9
[9].周瑞虎.双线叁台阶深埋隧道力学行为特征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
[10].庞博,纪仲秋,姜桂萍,张子华,李嘉慧.基于AnyBody仿真和肌电测试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男性青年球类运动中的生物力学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