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猴头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猴头菇,基质,多糖,林下,配方,桑枝,床架。
猴头菇论文文献综述
李理,尹晓晨,吴媛妮,胡余明[1](2019)在《猴头菇和蒲公英对急性胃粘膜损伤辅助保护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猴头菇和蒲公英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灌胃30 d,禁食24 h后致急性胃粘膜损伤。1 h后处死大鼠,暴露胃并结扎后固定。沿胃大弯剪开,洗净后,观察并记录出血点长宽度并评分。分离胃制病理片,观察并评分和统计分析。结果模型对照组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变积分较空白对照组显着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造模成功;试验期间,各组动物周体重及其增长值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大鼠胃粘膜损伤积分指数、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变积分较模型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结论某受试物其有效成分对胃粘膜损伤具有辅助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预防医学情报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王勇[2](2019)在《桑枝木屑栽培猴头菇基质配方筛选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常山99"为试验菌株,采用室内层架式栽培方法,研究了主料中不同桑枝木屑添加量(0%、30%、40%、50%、60%、70%、100%)对猴头菇菌丝长速、长势、产量和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枝替代传统栎木木屑,当其添加量达到100%时,猴头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当添加量达到50%时,猴头菇鲜品产量最高,达0.491 kg/袋。用桑枝屑可替代传统花栎木屑栽培猴头菇,可减少传统林木类原料的使用量。(本文来源于《食用菌》期刊2019年06期)
谌金吾,王正文,孙厚静,王杰,谢永[3](2019)在《贵州黔东南州猴头菇林下床架吊袋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黔东南州地处贵州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特点;年均气温14~18℃,境内年日照时数为1068~1296 h,无霜期270~330 d,降雨量1000~1500 mm,空气相对湿度为78%~84%。黔东南州地势西高东低,最高海拔2178 m,最低海拔137 m;境内群山迭(本文来源于《食用菌》期刊2019年06期)
李世华,蔡婧,常堃,刘杰,田继成[4](2019)在《猴头菇小袋套环墙式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猴头菇属多孔菌目,齿菌科,猴头属真菌。鲜嫩的子实体通过特殊的烹调,色香味俱全,为一种名贵菜肴,长期以来与燕窝、熊掌、海参齐名。猴头菇又是一种对消化道疾病有良好疗效的药用菌。据记载,猴头菇具有"助消化,利五脏"的功效,能帮助溃疡愈合,能提高人体免疫力[1]。每100 g干品猴头菇含蛋白质26.3 g,脂肪4.2 g,碳水化合物44.9 g,粗纤维6.4 g。猴头菇含多种氨基酸,其中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本文来源于《食用菌》期刊2019年06期)
张祺锶,陶永新,段静怡,宋寒冰,黄嘉华[5](2019)在《基质不同配比对猴头菇产量及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适合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栽培的基质配方,采用常规材料木屑和棉籽壳作为主料,麸皮作为辅料,探究叁者间的不同配比对猴头菇产量、品质性状和栽培周期的影响。通过综合比较,最终筛选出工厂化猴头菇栽培产量高、品质优、周期短的基质配方,主料木屑与棉籽壳等比配合,二者与辅料麸皮以4.5∶1配合,即木屑40.1%、棉籽壳40.1%、麸皮17.8%、石膏1%、糖1%,含水量66%。(本文来源于《中国食用菌》期刊2019年11期)
任阿红[6](2019)在《浅析无公害猴头菇栽培技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猴头菇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得到了更大人们的认可,目前我国一些地区针对猴头菇的栽培技术不断提高而且栽培规模也逐步扩大。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价值和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猴头菇栽培的品质,文章通过介绍猴头菇无公害的栽培技术,通过对猴头菇栽培技术要点、养菇、出菇管理等方面分析,从而为农民的栽培高品质无公害猴头菇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殷金莲,游新勇[7](2019)在《响应面法优化猴头菇多糖提取工艺及其饮料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酶法水解猴头菇得到多糖提取液,以猴头菇多糖提取液为原料加入白砂糖、柠檬酸调配一种猴头菇多糖饮料。【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猴头菇多糖的提取工艺,用感官评价法,通过正交试验对猴头菇多糖饮料的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猴头菇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25g/mL,酶添加量2.5%,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2.5h,多糖得率3.902%。猴头菇多糖饮料最佳配方为:猴头菇多糖添加量80%,白砂糖添加量6%,柠檬酸添加量0.2%。【结论】制备的猴头菇多糖饮料酸甜适口,为猴头菇精深产品加工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期刊2019年10期)
郑梦莲,陈海燕,蔚海林[8](2019)在《猴头菇鸡肉糕的加工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麻城肉糕的传统工艺基础上研究一种新型猴头菇鸡肉糕。采用鸡胸肉、虾肉代替猪肉、鱼肉,采用猴头菇增添营养成分,选取红薯淀粉添加量、猴头菇添加量、蒸馏水添加量、蒸制时间进行四因素叁水平正交试验,得到猴头菇鸡肉糕的最佳制作工艺是红薯淀粉添加量为12%,猴头菇添加量为3%,蒸馏水添加量为20%,蒸制时间为30 min,其余配料添加量为20%虾肉、2%料酒、0.3%姜粉、6%葱、1.6%盐、0.25%白胡椒粉、10%蛋清,制得的猴头菇鸡肉糕风味独特,是一种低脂肪的健康食品。(本文来源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管制美,张序晴,李耀伟,周志华,王志琪[9](2019)在《复方猴头菇提取物对胃黏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3种不同配伍的复方猴头菇提取物对胃黏膜损伤动物模型的作用,并以此为依据筛选最佳的复方猴头菇提取物配方。方法:分别观察3种不同配伍复方猴头菇提取物(复方猴头菇提取物A:猴头菇提取物1g、蒲公英提取物0. 8g;复方猴头菇提取物B:猴头菇提取物1g、蒲公英提取物0. 8g、叁七提取物0. 2g、陈皮提取物0. 4g;复方猴头菇提取物C:猴头菇提取物1g、蒲公英提取物0. 8g、叁七提取物0. 2g、陈皮提取物0. 4g、党参提取物0. 46g、山药提取物0. 5g)对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大鼠的影响及对甲巯咪唑所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小鼠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方猴头菇提取物A、B、C均能显着降低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大鼠模型的损伤积分指数及慢性浅表性胃炎小鼠模型的病理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而复方猴头菇提取物C在降低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大鼠模型的损伤积分指数及降低慢性浅表性胃炎小鼠模型的病理学评分方面优于复方猴头菇提取物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复方猴头菇提取物C是3种复方猴头菇提取物的最佳组方。(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张楠,李鑫,唐宗福,徐杨,陶辉[10](2019)在《猴头菇液体菌种中杂菌的分离鉴定及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掌握猴头菇液体制种过程中主要感染杂菌的种类及变化规律,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染菌率,分析猴头菇活化菌种保存时间与种子液染菌率的关系,鉴定种子液中感染杂菌的种类和来源,评价6种抗生素对杂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猴头菇活化菌种在温度为4℃条件下,于0~5 d时间段内接种于液体培养基时染菌率最低,均在20%左右,随着时间的延长,染菌率呈上升趋势。感染种子液的杂菌有5种(分别命名为WR1、WR2、WR3、WR4、WR5),其中4种为芽孢杆菌和1种为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进行试验场所的空气中,它们对硫酸庆大霉素和乳酸链球菌素较为敏感。综上所述,要解决猴头菇液体制种过程中染菌的问题,首先是严格规范试验操作,其次是减少活化菌种保存时间,最后是保持实验室空气清洁。必要时在种子培养基中可以加入一定量的乳酸链球菌素,以减少染菌率。(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7期)
猴头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常山99"为试验菌株,采用室内层架式栽培方法,研究了主料中不同桑枝木屑添加量(0%、30%、40%、50%、60%、70%、100%)对猴头菇菌丝长速、长势、产量和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枝替代传统栎木木屑,当其添加量达到100%时,猴头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当添加量达到50%时,猴头菇鲜品产量最高,达0.491 kg/袋。用桑枝屑可替代传统花栎木屑栽培猴头菇,可减少传统林木类原料的使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猴头菇论文参考文献
[1].李理,尹晓晨,吴媛妮,胡余明.猴头菇和蒲公英对急性胃粘膜损伤辅助保护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
[2].王勇.桑枝木屑栽培猴头菇基质配方筛选试验[J].食用菌.2019
[3].谌金吾,王正文,孙厚静,王杰,谢永.贵州黔东南州猴头菇林下床架吊袋栽培技术[J].食用菌.2019
[4].李世华,蔡婧,常堃,刘杰,田继成.猴头菇小袋套环墙式栽培技术[J].食用菌.2019
[5].张祺锶,陶永新,段静怡,宋寒冰,黄嘉华.基质不同配比对猴头菇产量及性状的影响[J].中国食用菌.2019
[6].任阿红.浅析无公害猴头菇栽培技术的应用[J].现代农业研究.2019
[7].殷金莲,游新勇.响应面法优化猴头菇多糖提取工艺及其饮料的制备[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
[8].郑梦莲,陈海燕,蔚海林.猴头菇鸡肉糕的加工工艺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9].管制美,张序晴,李耀伟,周志华,王志琪.复方猴头菇提取物对胃黏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9
[10].张楠,李鑫,唐宗福,徐杨,陶辉.猴头菇液体菌种中杂菌的分离鉴定及变化规律[J].江苏农业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