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西南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暴雨,青藏高原,气象学,环流,盆地,斜压,高原。
西南涡论文文献综述
孙启祯[1](2019)在《一次低空急流影响下西南涡东移过程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NCEP 2.5°×2.5°料等,对2013年7月上旬一次明显的低空急流影响下的东移西南涡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后发现:急流的存在对低涡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高低空急流与低涡低压系统的相互配合有利于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斜压系统形成。利用湿位涡理论,本文进一步探究了低涡发展过程中大气斜压性与中高层位涡可能的变化趋势:即随着低涡的发展,中高层位涡大值区下沉,低涡斜压结构显着加强,而斜压系统的显着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降雨事件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崔恒立,王东仙,吴梦雯[2](2019)在《一次西南涡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5月25~26日发生在我国中东部大范围的暴雨过程进行了湿位涡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暴雨发生时低层湿位涡明显增加,湿位涡正压项自底层至高层呈现出"负-正"的分布特征,湿斜压项负值中心的演变反应出斜压性在强降水发生时所起的重要作用;(2)本次暴雨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因为强垂直风切变作用,使得降水具有强对流特征;第二阶段则是由于斜压性作用,降水分布广、持续时间长;(3)干冷空气沿着等熵面向下入侵到低层负位涡之上会导致对流不稳定度进一步加大,垂直运动发展使得低层水汽抬升,凝结潜热释放有利于中低层低涡的维持和发展。(本文来源于《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苏秋芳,冯鑫媛,韩晶晶,卢山,王式功[3](2019)在《2014年冬季至2017年春季干、湿西南涡活动对四川盆地空气污染影响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四川盆地成都、宜宾、达州、重庆4个地区2014年12月—2017年5月的探空资料、空气质量日报资料、污染物浓度资料及同期的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冬春季干、湿西南涡活动时空气质量情况,大气污染与通风系数、近地面风速和逆温层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14—2017年冬春季西南涡活动个数共78个,冬季西南涡活动少于春季的,12月份西南涡活动最少,5月份的最多,月份的变化与季节的变化总体一致。根据1 mm降水量将西南涡划分为干、湿涡,以10 mm降水量为标准,将湿涡又分为湿涡Ⅰ和湿涡Ⅱ两种。干涡活动总数占69%,冬季干涡活动多,春季以湿涡为主。2)干涡系统下的空气质量污染严重,污染天气约占51.5%,湿涡系统下88.4%为优良天气。干涡系统下PM_(10)的浓度高达123μg/m~3,PM_(2.5)浓度为82μg/m~3,PM_(2.5)、PM_(10)、SO_2浓度约是湿涡Ⅰ系统下的2倍,湿涡Ⅱ系统下的3倍。四川盆地污染在冬季最为严重,且干涡也主要活动在冬季,干涡对四川盆地冬季重污染有较大的贡献。3)干涡系统下的通风系数、近地面风速、08时逆温厚度和逆温强度分别为3137 m~2/s、1.18 m/s、444 m、1.21℃/100m,湿涡Ⅱ系统下为4847 m~2/s、1.52 m/s、266 m、0.85℃/100m,湿涡Ⅰ系统的在两者之间。因此干涡系统下大气稳定度高,大气扩散能力弱,污染物积聚不易扩散,空气污染严重;湿涡系统下大气稳定度低,扩散能力强,同时又有降水产生,对污染物有湿清除作用,因此空气质量好。(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范娇,陈科艺[4](2019)在《有无台风影响下西南涡特征统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逐日08:00(北京时,下同)和20:00 700 h Pa和850 h Pa高空图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每日四次0. 75°×0. 75°的ERA-INTRIM再分析资料,从生成个数、移动路径、生命史、降水影响四个方面对2010—2017年夏季6—8月产生的149次西南低涡进行统计,并对有无台风存在时的西南低涡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有无台风影响下西南低涡发生频次年变化均较小,但存在发生频次差异较大年份,如2017年。整体而言,西南低涡多发月为6月,而受台风影响的低涡多发月则为8月。根据其移动特征将西南低涡分为原地型和移动型,其中移动型进一步分为偏东路径型,东北路径型和东南路径型,其中偏东路径型出现次数最多,东南路径型出现次数最少。移动型低涡在有台风影响时年变化较小且变化强度小于无台风影响时,原地型低涡在两种情况下年变化差异都较大;而四类低涡在有无台风影响下月变化情况各异。不同生命史的西南低涡出现的频次随维持时间增加而减少。西南低涡总是容易带来充沛的降水,移动型西南低涡受台风影响时产生的降水强度更大。(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9年04期)
陈炜,李跃清[5](2019)在《青藏高原东部重力波过程与西南涡活动的统计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2012~2015年西南涡加密观测大气科学实验的剑阁、金川、九龙和名山四站探空资料,统计分析了6~7月西南涡活动期间对流层中、高层(6~12 km)的重力波过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部川西高原南部的九龙站与其余叁站不同,重力波源主要来自对流层上层,波能传播方向向上,剑阁、金川和名山叁站重力的波源主要来自对流层下层,波能传播方向向下。重力波过程在不同类型的西南涡活动中有明显差异,在移出型西南涡活动初期,重力波水平传播方向主要为东北向,其上传概率远大于下传概率,波动的动能和潜能较大且变化剧烈;而对应源地型西南涡,初期主要呈西北—东南向传播且重力波上传与下传概率相当,动能和潜能较小且变化相对平缓同时本次研究表明,重力波水平传播方向对西南涡的移动方向也有一定指示作用。按照发生时刻本文将重力波分为日发型重力波和夜发型重力波,在夜发型西南涡初期,重力波活动夜发(北京时20:00~08:00)的概率较大,这表明重力波的夜发性与西南涡的夜发性可能存在一定关联。(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周玉淑,颜玲,吴天贻,谢泽明[6](2019)在《高原涡和西南涡影响的两次四川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研究高原涡、西南涡对西南地区暴雨的影响,本文用中国气象局自动站与CMORPH降水数据融合的逐时降水资料、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逐时FY-2E卫星的云顶亮温(TBB)资料、欧洲气象资料中心(ERA-interim)的再分析资料,通过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以及拉格朗日轨迹模式HYSPLITv4.9,对发生在四川盆地的有高原涡东移影响西南涡发展引发暴雨的两次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两次暴雨过程的降水强度和分布有明显区别,并且TBB活动特征显示在过程一中有MCC(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二则没有。(2)对于过程一,500 hPa上,高原涡逐渐减弱为高原槽并伸展到四川盆地上空,850 hPa上,在鞍型场附近有MCC的产生和发展,200 hPa上,高原涡在南亚高压北部偏西风急流下方的强辐散区内,位于南亚高压东南侧急流区下方稳定少动,偏东风急流北部有辐散中心,有利于西南涡的加强。对于过程二,500 hPa高原涡东移在四川盆地上空与西南涡耦合,形成一个稳定且深厚的系统,这也是过程二的暴雨强度比过程一强的最主要原因。200 hPa上,四川盆地始终位于南亚高压东侧的西北气流中,"抽吸作用"明显。(3)在过程一中,位涡逐渐东传且位涡增加的地方对应强降水区与MCC发展区,反映了暴雨和位涡的发展基本一致。在过程二中,中层位涡高值区从高原上东移并下传至盆地上空,两涡耦合使得上下层打通,位涡值比耦合之前单独的两涡强度更强。MCC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中层大气要有强正涡度、强辐合和强上升运动,在未产生MCC前,过程一与过程二在盆地上空的动力条件甚至是相反的;从热力条件看,过程一中有明显的干冷空气入侵,增强不稳定条件,有利于MCC的产生并引发强降水;另一方面,本文也应证了二阶位涡的水平分布与暴雨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4)通过拉格朗日方法的水汽轨迹追踪模式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可得两次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源地和通道也有明显区别,过程一主要有两条水汽通道,通道一来自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洋面的底层,通道二来自四川南部750 m以下高度;而过程二的主要水汽输送通道有叁条,通道一来自西方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上空1500~2500 m高度附近,通道二来自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的底层,通道叁的水汽从孟加拉湾低层绕过云贵高原直接输送到四川盆地。(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卢健,李萍[7](2019)在《2019年西南涡加密观测科学试验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卢健 通讯员李萍报道 6月17日,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简称高原所)举行了第10次西南涡加密观测科学试验启动会。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通过高时空分辨率加密观测试验获取的青藏高原东部边坡陡峭地形区多源叁维气象信息,将有助于深入认识西风-季风(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9-07-03)
韩林君,白爱娟[8](2019)在《2004—2017年夏半年西南涡在四川盆地形成降水的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0.5°×0.5°分辨率的CFS再分析资料,对2004—2017年5—10月西南涡进行了普查,按TM PA V7资料显示的降水分布特征对西南涡进行分类。统计了不同类型西南涡出现的频数,并对西南涡降水特征进行分析,包括降水范围与强度等,最后分析了4类西南涡代表个例的环流和降水形成机制差异。结果表明,夏半年西南涡降水依次频繁出现在西南涡东北部、东部、东南部、中部;分析4类频数较多的西南涡降水特征,发现中部降水型暴雨范围最广,降水强度最强,其次为东南降水型、东部降水型与东北降水型。对代表个例的环流特征分析发现,中部降水型西南涡与东北型冷暖气流均在盆地北部相遇,不同的是,中部降水型冷空气范围更大,并与西南气流形成环型流场;东南降水型与东部型相似,二者均无冷空气入侵,差异表现在东部降水型西南气流偏东,并翻越大巴山,而东南降水型气流遇大巴山后向西绕流。对各类西南涡降水形成机制的分析,发现西南涡降水与其临近地区显着的垂直环流圈有密切关系,降水区通常与环流圈位置对应。(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9年03期)
程晓龙,李跃清,徐祥德,衡志炜[9](2019)在《汛期西南涡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西南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系统SWCWARMS,结合全国汛期高空加密观测资料,对2013年6月29—30日的一次西南涡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与控制试验相比,同化试验模拟的降雨与实况更为接近,并成功模拟出四川东部的强降雨中心,对于西南涡的模拟,同化试验西南涡出现时间更早,强度更强。并且,通过两组试验初值差异对比发现,同化试验初值在四川盆地对流层中低层表现出更强的低压,更强的涡度以及更强的旋转风扰动,四川盆地西部边坡也存在更强的上升气流,这都有利于西南涡的发生、发展。另外,同化汛期高空加密观测资料对强降雨中心单站的预报改进也较明显。因此,加强汛期加密气象观测,有利于揭示西南涡的发生、发展及其降雨天气影响,也有助于提升数值预报业务技术水平。(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9年02期)
王雨歌,郑佳锋,朱克云,张杰,莫环瑞[10](2019)在《一次西南涡过程的云-降水毫米波云雷达回波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西南涡过程的云-降水垂直结构和回波特征,利用了垂直定向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资料结合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及FY-2E卫星资料,对四川稻城2016年7月20-22日一次西南涡过程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西南涡过程的云系变化呈现为:前期(20日)主要以积层混合云为主,云顶高达11 km,午后云系上层出现空洞,低层强回波区出现速度模糊,表明该处存在较大的雨滴。至中期(21日),稻城上空云系演变为对流云,回波顶升高,云系中下部回波强度增强,与水汽通量辐合区吻合。对流发展旺盛并且在午后达到最强,同时在雨强图上有持续时间小于1 h的、强度为65 mm/h阵性降水相配合,这表明此次降水对应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对流单体。至后期(22日),稻城上空主要为层状云,云顶高度回降到9 km左右,回波较为平坦,云中气流以下沉气流为主,在距离地面2 km高度处有雷达回波亮带形成,它的形成是层状云降水的明显标志。毫米波云雷达在降雨的天气状况下相比其他雷达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不仅能够穿透云层获得云系内部的微观结构特征,充分掌握云系的垂直结构,同时还可以清晰地获取云系内粒子回波强度的变化为研究云的宏观特性提供良好的支撑。(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西南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5月25~26日发生在我国中东部大范围的暴雨过程进行了湿位涡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暴雨发生时低层湿位涡明显增加,湿位涡正压项自底层至高层呈现出"负-正"的分布特征,湿斜压项负值中心的演变反应出斜压性在强降水发生时所起的重要作用;(2)本次暴雨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因为强垂直风切变作用,使得降水具有强对流特征;第二阶段则是由于斜压性作用,降水分布广、持续时间长;(3)干冷空气沿着等熵面向下入侵到低层负位涡之上会导致对流不稳定度进一步加大,垂直运动发展使得低层水汽抬升,凝结潜热释放有利于中低层低涡的维持和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南涡论文参考文献
[1].孙启祯.一次低空急流影响下西南涡东移过程诊断分析[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9
[2].崔恒立,王东仙,吴梦雯.一次西南涡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9
[3].苏秋芳,冯鑫媛,韩晶晶,卢山,王式功.2014年冬季至2017年春季干、湿西南涡活动对四川盆地空气污染影响的对比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9
[4].范娇,陈科艺.有无台风影响下西南涡特征统计分析[J].高原气象.2019
[5].陈炜,李跃清.青藏高原东部重力波过程与西南涡活动的统计关系[J].大气科学.2019
[6].周玉淑,颜玲,吴天贻,谢泽明.高原涡和西南涡影响的两次四川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J].大气科学.2019
[7].卢健,李萍.2019年西南涡加密观测科学试验启动[N].中国气象报.2019
[8].韩林君,白爱娟.2004—2017年夏半年西南涡在四川盆地形成降水的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19
[9].程晓龙,李跃清,徐祥德,衡志炜.汛期西南涡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J].高原气象.2019
[10].王雨歌,郑佳锋,朱克云,张杰,莫环瑞.一次西南涡过程的云-降水毫米波云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