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制氧机消音器,包括器体、进气管、调整管和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固定在器体的右侧内部,所述出气管呈直线形状;所述调整管固定在器体的左侧内部,并且所述调整管和出气管相通,所述调整管呈波浪形状;所述进气管固定在器体的左侧端且与调整管相通,并通过螺纹与器体连接;所述出气管的末端设有出气口;所述器体和调整管之间铺满第一消音层;所述调整管的内壁设有第二消音层;所述出气管的内壁设有第三消音层。本实用新型的制氧机消音器的结构简单,减缓了排气排放的速率和缩短延长排放的路径的长度,进而可以使其排放噪音降低至国家标准40分贝以下,提高了使用者的感官舒适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制氧机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器体(1)、进气管(2)、调整管(3)和出气管(5);所述器体(1)呈T字型;所述出气管(5)固定在器体(1)的右侧内部,所述出气管(5)呈直线形状;所述调整管(3)固定在器体(1)的左侧内部,并且所述调整管(3)和出气管(5)相通,所述调整管(3)呈波浪形状;所述进气管(2)固定在器体(1)的左侧端且与调整管(3)相通,并通过螺纹与器体(1)连接;所述出气管(5)的末端设有出气口(4);所述器体(1)和调整管(3)之间铺满第一消音层(7);所述调整管(3)的内壁设有第二消音层(8);所述出气管(5)的内壁设有第三消音层(9)。
设计方案
1.一种制氧机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器体(1)、进气管(2)、调整管(3)和出气管(5);所述器体(1)呈T字型;所述出气管(5)固定在器体(1)的右侧内部,所述出气管(5)呈直线形状;所述调整管(3)固定在器体(1)的左侧内部,并且所述调整管(3)和出气管(5)相通,所述调整管(3)呈波浪形状;所述进气管(2)固定在器体(1)的左侧端且与调整管(3)相通,并通过螺纹与器体(1)连接;所述出气管(5)的末端设有出气口(4);所述器体(1)和调整管(3)之间铺满第一消音层(7);所述调整管(3)的内壁设有第二消音层(8);所述出气管(5)的内壁设有第三消音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氧机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5)选用至少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氧机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4)与出气管(5)的末端表面呈30-60度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氧机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层(7)、第二消音层(8)和第三消音层(9)选用消音棉或无纺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氧机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体(1)设有导流槽(6),所述导流槽(6)位于调整管(3)的调整管出口(12)的正右方的出气管(5)的内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氧机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音层(8)和第三消音层(9)均设有缓冲凹槽(11),所述缓冲凹槽(11)位于第二消音层(8)或第三消音层(9)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氧机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凹槽(11)的深度为3-7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氧机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设有密封层(10),所述密封层(10)位于进气管(2)与器体(1)的连接口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氧机消音器。
背景技术
医用制氧机,常见类型为变压吸附制氧机,采用变压吸附技术制氧,能够从空气中将氧气提取出来。在医用制氧机中装填有分子筛,每克分子筛的表面积能达到800-1000m2<\/sup>\/g,在加压的情况下,利用分子筛的物理吸附技术和解吸技术,吸附空气中的氮气,未被吸附的氧气则会被收集起来,通过对其进行净化处理,就能够得到纯度比较高的氧气。在对分子筛减压的情况下,之前吸附的氮气会被重新排放到空气中。当再次加压时,又可吸附氮气用于制取氧气,因此,医用制氧机可实现周期性的循环制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消音器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消音器是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如鼓风机、空压机、锅炉排气口、发电机、水泵等排气口噪音较大的设备)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装置。
但是,现有的制氧机消音器机采用的一般都是机械阀式氮氧分离,所以在排氮气时会产生很大的瞬间噪音,普通3升~5升制氧机所产生的噪音均在60分贝以上,对人会造成极强的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所产生的噪音过高,会让人深感不适的不足,提供一种制氧机消音器。该制氧机消音器可以减缓了排气排放的速率和缩短延长排放的路径的长度,进而降低噪音的大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以实现:
一种制氧机消音器,包括器体、进气管、调整管和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固定在器体的右侧内部,所述出气管呈直线形状;所述调整管固定在器体的左侧内部,并且所述调整管和出气管相通,所述调整管呈波浪形状;所述进气管固定在器体的左侧端且与调整管相通,并通过螺纹与器体连接;所述出气管的末端设有出气口;所述器体和调整管之间铺满第一消音层;所述调整管的内壁设有第二消音层;所述出气管的内壁设有第三消音层。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选用至少两个。本方案通过多个出气管来增加废气在消音器中的流量。
优选的,所述出气口与出气管的末端表面呈30-60度倾斜。本方案可以通过一定合适倾斜角的出气口减缓了废气在出气管中的减速,同时降低噪音的大小。
优选的,所述第一消音层、第二消音层和第三消音层选用消音棉或无纺布。本方案可以通过消音棉或无纺布的消音层使得消音器的消音效果得到好地提高。
优选的,所述器体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位于调整管的调整管出口的正右方的出气管的内侧壁上。本方案可以通过导流槽使得废气在消音器中更好快速地流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消音层和第三消音层均设有缓冲凹槽,所述缓冲凹槽位于第二消音层或第三消音层的内壁上;所述缓冲凹槽的深度为3-7mm。本方案可以通过缓冲凹槽来分散废气流通的时候所产生的能量。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设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位于进气管与器体的连接口处。本方案可以通过密封层使得消音器的进气管和器体之间的密封程度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型所述的结构后,由于结构设有波浪形状的调整管和呈直线形状的出气管,可以通过调整管和出气管减缓了排气排放的速率和缩短延长排放的路径的长度;又由于结构设有三个消音层,可以通过消音层使得其排放噪音降低至国家标准40分贝以下,提高了使用者的感官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制氧机消音器的主要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制氧机消音器的部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制氧机消音器的进气管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制氧机消音器的出气管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制氧机消音器的调整管的结构图。
图1-5:1-壳体;2-进气管;3-调整管;4-出气口;5-出气管;6-导流槽;7-第一消音层;8-第二消音层;9-第三消音层;10-密封层;11-缓冲凹槽;12-调整管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实施例对本发明不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前”、“后”、“左”和“右”等方位名称都是根据本说明书所用的示意图所决定的。
如图1-5所示的一种制氧机消音器,包括器体1、进气管2、调整管3和出气管5;所述器体1呈T字型;所述出气管5选用两个,所述出气管5固定在器体1的右侧内部的上下两端,所述出气管5呈直线形状,该结构可以通过多个出气管来增加废气在消音器中的流量;所述调整管3固定在器体1的左侧内部,并且所述调整管3和出气管5相通,所述调整管3呈波浪形状;所述进气管2固定在器体1的左侧端且与调整管3相通,并通过螺纹与器体1连接;所述进气管2设有密封层10,所述密封层10位于进气管2与器体1的连接口处,该结构可以通过密封层使得消音器的进气管和器体之间的密封程度得到进一步地提高;所述出气管5设有出气口4,所述出气口4位于出气管5的末端,所述出气口4与出气管5的末端表面呈45度倾斜,该结构可以通过45度倾斜角的出气口减缓了废气在出气管中的减速,同时降低噪音的大小;所述器体1设有第一消音层7,所述第一消音层7固定并且铺满在器体1和调整管3之间的间隙;所述调整管3设有第二消音层8,所述第二消音层8固定在调整管3的内壁;所述出气管5设有第三消音层9,所述消音层9固定在出气管5的内壁;所述第一消音层7、第二消音层8和第三消音层9选用消音棉或无纺布,该结构可以通过消音棉或无纺布的消音层使得消音器的消音效果得到好地提高;所述器体1设有导流槽6,所述导流槽6位于调整管3的调整管出口12的正右方的出气管5的内侧壁上,该结构可以通过导流槽使得废气在消音器中更好快速地流通;所述第二消音层8和第三消音层9设有缓冲凹槽11,所述缓冲凹槽11位于第二消音层8和第三消音层9的内壁上,所述缓冲凹槽11的深度为5mm,该结构可以通过缓冲凹槽来分散废气流通的时候所产生的能量。
工作原理:将进气管连接到制氧机的排气口处,排出的废气通过进气管经过调整管时,由于调整管为波浪型的,可以减缓了废气输送的过程的速度,最后再从排气管的45度倾斜的出气口静静地排出废气。
当然,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6439.7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747117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G10K11/16
专利分类号:G10K11/16
范畴分类:15K;15J;33C;
申请人:广州永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永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夏路49号之二2503房(仅限办公用途)
发明人:符电
第一发明人:符电
当前权利人:广州永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杨昕昕;董云
代理机构:44369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6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