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站天线角度调节装置及通信设备,包括基站主体、枢接组件、天线杆以及信号发射器,其中,天线杆以枢接组件为旋转支点作旋摆运动,以使位于天线杆上的信号发射器以不同的角度发射射频信号。本申请通过设置枢接组件,将天线杆通过枢接组件与基站主体枢接,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基站天线的发射角度不可调节的缺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基站天线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主体,用于产生射频信号;枢接组件,相对设置于所述基站主体的两侧;天线杆,与所述枢接组件连接,并枢接于所述基站;以及信号发射器,设置在所述天线杆远离所述枢接组件的一端并与所述基站主体电连接;其中,所述天线杆以所述枢接组件为旋转支点作旋摆运动,以使位于所述天线杆上的所述信号发射器以不同的角度发射所述射频信号。
设计方案
1.一种基站天线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主体,用于产生射频信号;
枢接组件,相对设置于所述基站主体的两侧;
天线杆,与所述枢接组件连接,并枢接于所述基站;以及
信号发射器,设置在所述天线杆远离所述枢接组件的一端并与所述基站主体电连接;
其中,所述天线杆以所述枢接组件为旋转支点作旋摆运动,以使位于所述天线杆上的所述信号发射器以不同的角度发射所述射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组件包括:
枢接轴,固设于所述基站主体的两侧,用于为所述天线杆提供旋转支点;
安装座,固设于所述天线杆靠近所述枢接轴的一端;
定位销,穿设于所述安装座,其中,所述定位销远离所述枢接轴的一端连接一引线,以使所述定位销跟随所述引线沿着所述天线杆的杆体方向移动;以及
定位件,固定套接于所述枢接轴上;所述定位件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一个与所述定位销的底端对位设置,所述定位销靠近所述枢接轴的一端卡设于对位的所述定位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组件进一步包括:
转动件,套设于所述枢接轴上,且位于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基站主体之间;
轴盖,套设于所述枢接轴上,且位于所述定位件远离所述基站主体一侧;其中,所述轴盖包覆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定位件,所述轴盖与所述转动件固定连接;以及
套接件,套接于所述枢接轴上,且位于所述轴盖远离所述基站主体一侧;其中,所述套接件与所述轴盖连接固定,所述天线杆通过所述套接件套接于所述枢接组件,以使所述天线杆跟随所述转动件围绕所述枢接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盖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座对应的安装槽,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安装槽卡设于所述定位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具有两端,分别抵顶所述定位销和所述安装座沿所述天线杆的杆体方向相对的内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套接于所述天线杆远离所述枢接轴的一端,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按钮,所述按钮与所述引线连接,所述按钮用于控制所述天线杆的枢接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当所述按钮受压并向所述连接杆的内部移动时,所述按钮通过所述引线带动所述定位销沿所述天线杆的杆体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定位销退出所述定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相对所述按钮的内侧设有至少两个轴柱,所述按钮设有与所述轴柱相对应的轴套,所述轴柱同轴嵌套于所述轴套内;所述轴柱与所述轴套之间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呈压缩状态,以使所述按钮在被按压后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设有转接部,所述按钮和所述天线杆分别套接在所述转接部的两端;所述信号发射器设置在所述转接部上。
10.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天线角度调节装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天线角度调节装置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基站天线装置作为辐射或接收无线电波的部件可以应用于任何一个无线电系统之中,其作用是将发射机送来的高频电流有效地转换为无线电波并传送到特定的空间区域;或者将特定的空间区域发送过来的无线电波有效地转换为高频电流而进入接收机;或者基站天线装置可同时兼备发射和接收的功能。在通信设备中,基站天线装置的架设高度通常高于附近的散射体,如建筑物、树林等,以保证无线电波的传播性能。
一般对于基站天线架设,均存在高度的要求,因此基站天线通常只能进行长度方向的伸缩。在面临对特定区域定向传输通信信号时,基站天线的发射角度变得尤其重要。
然而,目前尚且没有出现对基站天线的角度调节装置,能够在直立、倾斜等多种状态中灵活调整,同时在调整过程中不能损坏基站内部线缆,以满足多种使用环境、进行快速部署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站天线角度调节装置及通信设备,能够实现对天线发射角度的调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站天线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基站主体,用于产生射频信号;枢接组件,相对设置于所述基站主体的两侧;天线杆,与所述枢接组件连接,并枢接于所述基站;信号发射器,设置在所述天线杆远离所述枢接组件的一端并与所述基站主体电连接;其中,所述天线杆以所述枢接组件为旋转支点作旋摆运动,以使位于所述天线杆上的所述信号发射器以不同的角度发射所述射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枢接组件包括:枢接轴,固设于所述基站主体的两侧,用于为所述天线杆提供旋转支点;安装座,固设于所述天线杆靠近所述枢接轴的一端;定位销,穿设于所述安装座,其中,所述定位销远离所述枢接轴的一端连接一引线,以使所述定位销跟随所述引线沿着所述天线杆的杆体方向移动;以及定位件,固定套接于所述枢接轴上;所述定位件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销的底端对位设置,所述定位销靠近所述枢接轴的一端卡设于对位的所述定位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枢接组件进一步包括:转动件,套设于所述枢接轴上,且位于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基站主体之间;轴盖,套设于所述枢接轴上,且位于所述定位件远离所述基站主体一侧;其中,所述轴盖包覆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定位件,所述轴盖与所述转动件固定连接;以及套接件,套接于所述枢接轴上,且位于所述轴盖远离所述基站主体一侧;其中,所述套接件与所述轴盖连接固定,所述天线杆通过所述套接件套接于所述枢接组件,以实现所述天线杆跟随所述转动件围绕所述枢接轴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盖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座对应的安装槽,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安装槽卡设于所述定位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具有两端,分别抵顶所述定位销和所述安装座沿所述天线杆的杆体方向相对的内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套接于所述天线杆远离所述枢接轴的一端,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按钮,所述按钮与所述引线连接,所述按钮用于控制所述天线杆的枢接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钮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当所述按钮受压并向所述连接杆的内部移动时,所述按钮通过所述引线带动所述定位销沿所述天线杆的杆体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定位销退出所述定位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相对所述按钮的内侧设有至少两个轴柱,所述按钮设有与所述轴柱相对应的轴套,所述轴柱嵌套于所述轴套内;所述轴柱与所述轴套之间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呈压缩状态,以使所述按钮在被按压后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设有转接部,所述按钮和所述天线杆分别套接在所述转接部的两端;所述信号发射器设置在所述转接部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的又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天线角度调节装置。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出一种基站天线角度调节装置及通信设备,包括基站主体、枢接组件、天线杆以及信号发射器,其中,所述天线杆以所述枢接组件为旋转支点作旋摆运动,以使位于所述天线杆上的所述信号发射器以不同的角度发射所述射频信号。本申请通过设置枢接组件,将天线杆通过枢接组件与基站主体枢接,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基站天线的发射角度不可调节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基站天线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基站天线角度调节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枢接组件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枢接组件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2中连接杆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转接件和信号发射器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枢接组件的又一方向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中通信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基站天线角度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基站天线角度调节装置100可以包括基站主体110、天线杆120、信号发射器130和枢接组件140。其中,基站主体110用于产生射频信号,天线杆120用于架设天线;信号发射器130与基站主体110电连接,用于将基站主体110产生的射频信号发射出去。
具体地,基站主体110内部可以安装有射频信号源(未示出),射频信号源可以生成从脉冲调制到连续波等不同类型的信号,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合。枢接组件140具体可以设置在基站主体110的两侧,天线杆120通过枢接组件140与基站主体110进行枢接,并可以以枢接组件140为旋转支点做旋摆运动;信号发射器130具体可以设置在天线杆120远离枢接组件140的一端。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枢接组件140以及天线杆120位置不限于在基站主体110的两侧,还可以设置在基站主体110的其他位置;相似地,信号发射器130也不仅仅设置在天线杆120远离枢接组件140的一端,也可以设置在天线杆120的其他位置。
本实施例中仅需保证设置于天线杆120上的信号发射器130可以通过枢接组件140枢接于基站主体110即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在天线杆120相对于基站主体110进行旋摆运动时,与基站主体110电连接的信号发射器130可以以不同的发射角度将射频信号发射出去,从而克服了基站无法调节射频信号的发射角度的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基站天线角度调节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基站天线角度调节装置200包括基站主体210、天线杆220、信号发射器230、枢接组件240。其中,基站主体210用于产生射频信号,天线杆220用于架设天线;信号发射器230与基站主体210电连接,用于将基站主体210产生的射频信号发射出去。本实施例中的天线杆220和枢接组件240可以为相对设置的2组,天线杆220通过枢接组件240相对设置在基站主体210的两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基站天线角度调节装置200还可以包括连接杆250、转接件260和支撑件270。其中,连接杆250用于连接相对设置的两个天线杆220,以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转接件260设置在天线杆220和连接杆250之间,用于将二者连接固定;支撑件270设置在基站主体210的底部,用于支撑基站主体210。本实施例中的支撑件270可以为橡胶衬垫;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270还可以为滚轮,以增加整个装置的灵活性。
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实施例中的枢接组件240,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并参阅图3,图3是本实施例中的枢接组件240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以固设于基站主体210任意一侧的枢接组件240为例,枢接组件240可以包括枢接轴241、转动件245、定位件243、定位销244以及安装座246。其中,枢接轴241沿轴心水平固定在基站主体210的两侧,转动件245和定位件243依次套接在枢接轴241上,定位销244安装在安装座246内。
具体地,枢接轴241开设有轴孔2411,轴孔2411与基站主体210内部连通,轴孔2411用于导通导线(未示出),导线可以穿过轴孔2411将基站主体210与信号发射器230电连接,实现射频信号的传输;转动件245位于定位件243与基站主体210之间,并可转动地套接在枢接轴241上。天线杆220包括杆体221以及在杆体221内部开设的第一中空结构222,定位销244通过安装座246安装在天线杆220的第一中空结构222中,并具体与定位件243对位设置。此外,第一中空结构222还可以与轴孔2411连通,以使导线能够依次穿过轴孔2411和第一中空结构222,以使与位于天线杆220远离枢接组件240一端的信号发射器230与基站主体210实现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枢接组件240还包括轴盖247和套接件248,轴盖247包覆枢接轴241,以及套设在枢接轴241上的转动件245和定位件243。其中,轴盖247通过多个螺钉242与转动件245固定连接。套接件248进一步部分包覆轴盖247,并通过紧固件2481与轴盖247的端面固定连接。天线杆220的杆体221通过套接件248与枢接组件240实现连接;由于套接件248与轴盖247固定连接,而轴盖247与转动件245固定连接,因此,在转动件245围绕枢接轴241进行转动时,天线杆220可以跟随转动件245进行旋摆运动。
而为了使得天线杆220在转动到合适和角度时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243固设于枢接轴241上,定位件243上设有多个定位孔2431;定位销244的下端2441至少部分地卡设于定位孔2431中,以固定天线杆220的转动状态。通过改变定位孔2431在定位件243上的分布密度,可以调整天线杆220每次旋转的角度。
具体地,定位销244的上端2442可以连接有引线223,引线223可以与导线类似地穿设在天线杆220的第一中空结构222中。引线223在提拉定位销244时,可以将定位销244的下端2441从定位孔2431中脱离。此时,定位销244与定位件243完全脱离,从而实现天线杆220从固定到转动状态之间的切换。
在天线杆220通过枢接组件240完成角度变换后,本实施例中的定位销244通过其自身的重力将其下端2441重新回位至定位件245的定位孔2431中,从而在不需要改变发射角度的前提下,防止天线杆220随意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销244的上端2442的截面宽度比下端2441的截面宽度小,安装座246的上端设有限位孔2461,安装座246的下端设有限位部2462。其中,限位部2462固定在天线杆220的杆体221靠近枢接组件240的端面;限位孔2461的孔径小于定位销244的下端2441的截面宽度,以防止定位销244被引线223过度拖拽,完全脱离安装座246。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减小定位销244回位的延迟,在定位销244与安装座246之间形成的环形间隙2443之间,还设有弹性组件(未示出),弹性组件处于压缩状态,分别抵顶安装座246和定位销244竖直方向上的相对的内侧壁。在定位销244被引线223拉出定位孔2431后,弹性组件被进一步压缩;在完成角度变换后,弹性组件可以推动定位销244快速回位至选定角度的定位孔2431中。此外,在定位销244没有旋转至对准定位孔2431时,由于弹性组件的抵顶作用,枢接组件240还可以再进行小范围的角度调整,直至定位销244与定位孔2431对准,从而减小了定位销244的回位延迟。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主体210可以包括壳体211以及设置在壳体211内部的射频信号源(未示出),射频信号源可以生成从脉冲调制到连续波等不同类型的信号,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合。其中,射频信号源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壳体211上还设有多条通风槽口212。
请结合图2、图3并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中枢接组件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以基站主体210任意一侧的枢接组件240为例,枢接轴241固定在基站主体210上,转动件245可旋转地套设在枢接轴241上,定位件243固设在枢接轴241上,轴盖247包覆转动件245和定位件243与转动件245固定连接,套接件248部分包覆轴盖247并与轴盖247的端面连接固定。
其中,转接件245设有多个第一螺孔2451,轴盖设有多个第二螺孔2471,第一螺孔2451与第二螺孔2471同轴设置,螺钉242(见图2)依次穿过第二螺孔2471和第二螺孔2451,将轴盖247与转动件245固定在一起。套接件248设有套管2481,天线杆220的杆体221通过套管2481与套接件248实现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243设有多个定位孔2431,定位销244通过安装座246与定位孔2431对位设置;轴盖247还开设有与安装座246的下端2462对应的安装槽2472,以使定位销244的下端2441通过安装槽2472穿过轴盖247卡设在定位件243的定位孔2431中。
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杆250,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中连接杆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连接杆250用于连接相对设置的两个天线杆220,以增强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杆250可以包括支杆251以及设置与支杆251中端部位的控制件254,控制件254用于控制本申请中枢接组件240的固定和旋摆状态。
具体地,连接杆250内部设有第二中空结构252,第二中空结构252依次贯通支杆251和控制件254。其中,控制件25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挡板2541和第二挡板2542以及按钮2543。第一挡板2541和第二挡板2542通过多个立柱2545相对固定设置,且分别与支杆251套接;按钮2543与第二挡板2542滑动连接,按钮2543的两侧具有延伸部,延伸部的设置在第二挡板2542的内侧,按钮2543的端面与第二挡板2542的齐平。
在本实施例中,按钮2543相对第一挡板2541的一侧还设有至少两个轴套2544,第一挡板2541设有与轴套2544相配合的轴柱2547,轴套2544和轴柱2547外侧还设有弹簧2546,弹簧2546可呈压缩状态,并分别抵顶第一挡板2541和按钮2543相对的侧面,以使按钮2543在被按压后及时复位。其中,按钮2543的延伸部与引线223连接,而引线223的另一端与定位销244的上端2442连通。
基于此,在按钮2543被按压后,按钮2543可以沿着轴柱2547移动,将原先位于定位孔2431内的定位销244的下端2441提拉出定位孔2431,以实现枢接组件240从固定到转动状态的切换。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按钮2543被按压时的提拉效果,第二挡板2542还固设有用于引线223通过的限位件253,限位件253用于在按钮2543被按压时,增加引线223被提拉的长度。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防止按钮2543可能被误触,第一挡板2541可以设置在连接杆250的侧面或者底面。
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实施例中的转接件260和信号发射器230,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并参阅图6,图6是本实施例中的转接件和信号发射器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转接件260分别与连接杆250的支杆251和天线杆220的杆体221套接。其中,转接件260包括第一转接部261、弯折部262以及第二转接部263,第一转接部261与天线杆220的杆体221平行设置,第二转接部263与连接杆250的支杆251平行设置;弯折部262为圆弧形,用于过渡连接相互垂直设置的天线杆220和连接杆250。
在本实施例中,转接件260还包括安装基座265,具体可以设置在第一转接部261的顶端,信号发射器230可以通过安装基座265设置在转接件260上。其中,信号发射器230可以包括主体232以及发射件231,下端设有螺纹卡口233,信号发射器230通过螺纹卡口233与安装基座265实现固定;此外,信号发射器230的内部还可以包括诸如信号放大器和定向器等电子元件(未示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转接件260的内部还开设有第三中空结构264,分别连通天线杆220中的第一中空结构222和连接杆250中的第二中空结构252,以使引线223的两端分别与按钮2542(见图5)和定位销244(见图4)连接。同时,为了使得信号发射器230与基站主体210电连接,导线(未示出)也可以依次通过第三中空结构264和第一中空结构222,并通过枢接轴241的轴孔2411与基站主体210(见图3)内部的射频信号源实现连接,从而实现将各种线路隐藏的效果。
下面,请结合图2至6并参阅图7,对本申请中的天线角度调节装置的工作流程做进一步说明,其中,图7是本申请中枢接组件的又一方向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初始状态下,天线杆220竖直设置,定位销244的下端2441位于定位孔2431中,以限制天线杆220随意改变旋转角度;基站主体210内部的射频信号源产生的射频信号,可以通过导线(未示出)传输至信号发射器230中并发射出去。
在需要对信号的发射角度进行调整时,按压位于连接杆250底面的按钮2543,按钮2543被按压后竖直向上移动,引线223跟随按钮2543将定位销244竖直向上提拉,以使定位销244的下端2441脱离定位孔2431。此时,定位销244对天线杆220的限制作用解除,与套接件248固定的天线杆220的杆体221可以跟随枢接组件240的转动件245围绕枢接轴241进行旋摆运动,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合适的信号发射角度。
在天线杆220围绕基站主体210做旋摆的过程中,按钮2543可以一直被按压着,或者也可以在定位销244被提拉后释放;由于枢接组件240中的安装座246和定位销244之间设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会抵顶定位销244,使得按钮2543在被释放后,定位销244的下端2441可以在定位件243的表面滑动,直至遇到下一个定位孔2431。
天线杆220被调整成合适的角度后,定位销244重新回位至定位孔2431中,按钮2543被释放后复位,定位销244通过定位孔2431重新限制了天线杆220的转动。
此外,如图8所示,图8是本申请提出的一种通信设备300的模块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的天线角度调节装置310,在此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一种基站天线角度调节装置及通信设备,包括基站主体、枢接组件、天线杆以及信号发射器,其中,天线杆以枢接组件为旋转支点作旋摆运动,以使位于天线杆上的所述信号发射器以不同的角度发射射频信号。本申请通过设置枢接组件,将天线杆通过枢接组件与基站主体枢接,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基站天线角度不可调节的缺点。此外,本申请还通过将线缆内置,从而在调节发射角度的时候,不会损坏内部线缆。本申请中的基站天线角度调节装置可以适用于多种使用环境,且具有快速部署,操作简单等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6920.7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374666U
授权时间:20190910
主分类号:H01Q 1/24
专利分类号:H01Q1/24;H01Q3/06
范畴分类:38G;39B;
申请人: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北区北环路9108号海能达大厦
发明人:文建飞;李绒花;郑宝堂
第一发明人:文建飞
当前权利人: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庆波
代理机构:44280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