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电缆故障检测及定位探析

关于电力电缆故障检测及定位探析

(大唐阳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晋城市048102)

摘要:10kV电力电缆由于多采用地埋方式,不占用或少占用地上空间而在城市建设中被普遍应用,有效解决了城区土地资源有限与配电网建设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电缆线路的增加及运行时间的不断增长,电缆故障成为困扰运行维护人员的一大难题。一旦发生故障,需要用最短的时间定位出故障点,尽快处理并恢复供电。而电力电缆的缺点是发生故障后较架空线路更难以确定故障点位置,因此本文针对电力电缆故障检测及故障点定位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电缆;故障;检测;定位

1电力电缆故障分类及故障检测方法

1.1故障分类

电力电缆故障复杂多样,按故障表面现象分为开放性故障、封闭性故障;按接地现象分为接地故障、相间故障、混合故障;按故障位置分为接头故障、电缆本体故障;按电阻性质分为断线故障、混线故障、混合故障,其中,混线故障又分为低阻故障、高阻故障、闪络性故障。

1.2故障检测方法

针对不同的电缆故障,通常的检测方法有低压脉冲法、脉冲电流法、二次脉冲法、电桥法、脉冲电压法等,本文仅介绍常用的3种检测方法。

1.2.1低压脉冲法

低压脉冲法适用于检测低阻故障(故障电阻小于200Ω的短路故障)、断路故障,还可用于测量电缆的长度、电磁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区分电缆的中间头、T型接头与终端头等。

1.2.2脉冲电流法

脉冲电流法一般包括冲闪法、直闪法,采用线性电流耦合器采集电缆中的电流行波信号,生成故障测试波形图,实现通过波形判断故障情况和测量故障点距离的目的。直闪法用于检测闪络击穿性故障,即故障点电阻极高,在用高压试验设备把电压升到一定值时会产生闪络击穿的故障。冲闪法也适用于测试大部分闪络性故障,由于直闪法波形相对简单,容易获得较准确的结果,应尽量使用直闪法测试。

1.2.3二次脉冲法

在高压信号发生器和二次脉冲信号耦合器的配合下,可采用二次脉冲法来测量高阻及闪络性故障的故障距离,该方法测出的波形更简单,容易识别。

以下结合某供电公司电力电缆典型故障检测过程实例,详细分析检测方法以及检测时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

2某居民小区支路10kV电缆接地故障检测实例

2.1故障概况

2012-08-16T10:20,和平西路南5036线路接地,用绝缘电阻表初步确定为广厦尚城居民小区支路10kV电缆发生接地故障。为尽快查找到精确的故障位置,首先查阅电缆档案资料,该支路电缆为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2010年6月投运,全长206m,在距接火杆65m处有1个中间接头。

选择接火杆处电缆头为测试点,用2500V兆欧表进行故障类型判别,分别测试三相对地电阻:L1相接地电阻为1MΩ左右,L2、L3两相绝缘电阻接近无穷大,初步判断为电缆L1相发生高阻接地故障。之后分别对L1、L2、L3三相做直流耐压试验,测试结果为:L1相在22kV时击穿,L2、L3相通过了25kV的试验。由此得出结论为:L1相发生高阻接地故障,L2、L3相接地良好。

2.2故障点查找

利用电力电缆故障测距仪对电缆长度进行测量,采用低压脉冲电流法测量电缆的长度,设定测试波速度为172m/μs,测得的电缆长度为206m,从电缆全长测试波形可以看出该电缆的长度为206m,并且连续性较好,没有发生断线故障。利用T-305直流高压信号发生器在L1相和钢铠之间进行冲闪测试,调整T-305输出的放电电压为22kV,储能电容为2μF,测得故障距离大约在62m处。由于故障距离较短,通过脉冲电流波形精确判断故障距离。为了进一步验证故障距离测试结果的正确性,采用二次脉冲法又对L1相进行了测距,调整T-305输出电压至27kV后对电缆放电,测得故障距离确为62m。

2.3故障定点以及故障原因分析

因电缆除在接火杆处采用垂直敷设方式外,其他部位全部为直埋水平敷设方式。根据这个情况,并综合考虑电缆的故障性质与故障距离,决定利用T-505电缆故障定点仪,采用声磁同步法,从距接火杆70m处反向(向电缆起点方向)进行故障点的精确定位。定位时每隔1m左右放置1个传感器探头,并仔细观察T-505的磁场信号和声音信号波形,走大约5m时,仪器屏幕显示电缆故障放电的典型声音信号波形,并听到了微弱的放电声。在小范围内多次调整探头位置后,找到声磁时间差最小的点,确定了故障点就在中间接头内。打开中间接头,发现故障原因是由于在剥电缆外半导电层时,在主绝缘层上留下了1条很深的刀口,导致主绝缘被破坏,随着运行时间增长造成绝缘被击穿而放电。

3某电厂35kV电源电缆故障检测

3.1故障概况

2012-09-20T08:50,35kV景化线378线路发生接地故障,该线路为电厂厂用户专线,用电负荷为3800kW。查阅了电缆线路的档案资料,该电缆为35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全长520m,在距变压器端电缆头435m处有1个中间接头。根据该电厂的电力值班人员介绍,故障发生后进行了1次故障查找,测量的故障距离为132m,且故障定点时听到了微弱的放电声音,但挖开电缆未发现明显的故障击穿点,将电缆外皮剥开后也未发现故障点,确认是故障探测错误。

由于电缆线路变压器端距地面低便于测量,因此被选为测试点。首先选用2500V兆欧表测量电缆的三相接地电阻,L1、L3两相对地绝缘值均高于2000MΩ,L2相绝缘电阻值接近0,用万用表复测,电阻值约为100kΩ。没有对电缆做导通试验及耐压试验,初步诊断电缆发生了单相高阻接地故障。

3.2故障点查找

首先利用T-905电力电缆故障测距仪,采用低压脉冲电流法测量电缆长度,测得在约521m位置三相均有明显正反射脉冲波形。根据经验判断此处应为全长反射,且L2相线芯没有发生开路故障。

利用T-305直流高压信号发生器在L2相与钢铠之间施加脉冲高电压,选用T-905电缆故障仪,采用脉冲电流法进行故障测距,测得故障距离为434m。之后又采用二次脉冲法进行故障测距,测得故障距离为437m。

3.3故障定点以及故障原因分析

将T-305的放电方式调整为周期放电方式,选择15kV的放电电压进行故障定点。先用丈量仪测量,在距测试点约450m处,通过脉冲磁场找到故障电缆的位置后,从此处开始,沿电缆路径反向定点。回走约10m后,发现定点仪的液晶屏上有重复性很强的声音波形,再走约5m听到故障点的放电声,最终确定了故障点的精确位置。将电缆挖开后,发现故障点在电缆接头处,电缆外皮烧焦,钢铠有明显锈迹,锯开后确认为故障点。分析故障原因可能是在电力电缆施工时过拉伸、过挤压造成绝缘损伤,初期不明显,长期运行后绝缘被击穿放电。

4结论

本文介绍的电缆故障测试方法,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电缆高阻故障是目前较难检测的故障类型,发生故障时确定故障类型以定位故障点的主要步骤如下:①查阅电缆相关资料,掌握电缆的详细情况;②判断电缆故障类型,根据故障类型确定相应的测试方法;③测试电缆的长度,查看测试结果是否与资料相符;④初步确定故障点;⑤采用二次脉冲法对故障点精确定位;⑥剥开电缆查看实际的电缆故障情况,查明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结语

随着电力电缆应用范围的迅速扩大,如何有效地提高电力电缆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提升设备管理水平,是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针对电缆高阻故障,采用二次脉冲法测距,测试方法易掌握,特别对短距离故障测试波形,测距方法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容易确定故障点,使得电缆检测效率更高,定位时间更短。该检测方法方便、有效,可供同类型故障处理借鉴。

参考文献

[1]卞佳音,单鲁平.城市电网高压电缆运维技术探讨[J].机电工程技术,2014.

[2]李俊秀.电缆故障的检测及预防措施[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4.

张世杰,男,汉,学历: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发电厂电气专业,供职单位:大唐阳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供职单位所在省市:山西省晋城市,单位邮编:048102

标签:;  ;  ;  

关于电力电缆故障检测及定位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