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祥:论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本质论文

韩庆祥:论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本质论文

·学术探索·

〔摘要〕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质,就是从预成性思维方式或既成性思维方式转向生成性思维方式。这种变革,实质上就是哲学变革。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本质,在他的学说体系中得到了充分的呈现。要理解和把握生成性思维,首要要理解和把握任何事物和对象所具有的自在规定、关系规定和过程规定。生成性思维关注现实生活世界及其现实发展逻辑,反对主观主义和本本主义;注重实践进程及其实践发展逻辑,反对以抽象设定理解和把握事物发展;注重历史进程及其历史发展逻辑,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注重事物存在发展的现实条件,反对脱离现实条件抽象地谈论事物的存在发展;注重实现理想的现实基础、现实条件和现实运动,反对空想主义和先验主义;注重事物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内在的自我生成,反对教条主义;注重事物之间的环环紧扣、因果关联和内在生成。生成性思维强调实践地、历史地、辩证地、自身发展地、因果联系地看待历史。其实质,就是将实践原则、历史原则、辩证原则、自我发展原则、因果关系原则引入世界观和方法论。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生成性;生成性思维;基本内涵

1978年以来,我国哲学界就生成论这一论题展开了学术探讨,有些学者也提出了一些独到而又有启发的见解,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至今,因有些学者不大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成论思想及其实质,导致在某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这表现在:有的从本本主义出发,有的从西方标准和范式出发,来剪裁中国实践,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进行主观裁定,并对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某种质疑。产生这种模糊认识的深层根源之一,主要在于对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及其本质特征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没有深刻认识到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本质。

一、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质

自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一重大论题以来,西方一些哲学家就一直在追问:“人是什么”?并提出了诸多答案。答案种种,但有一个共同点,即是按照“是”和“是其所是”的思维方式来回答的:它首先预先抽象地设定人人都具有某种共同的本质,然后认为现实的人都是这种本质的具体体现。这里,人是被预先规定为一种确定性、既成性的存在,人是从某种抽象的共同的“是”来规定的。这实质上是一种预成论或既定论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合理性在于:它注重“确定性”“普遍性”“共同性”“稳定性”。然而,这种思维方式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它忽视事物和对象的“不确定性”“特殊性”“历史性”“未完成性”和“开放性”,要言之,忽视其生成性。它注重“是”却忽视“成为”是;它注重“成”却忽视“生”成,它注重“非此即彼”,即在是与非是之两极对立中进行思考,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不能既是又不是,却忽视了“历史生成”;它注重“固定性”却忽视了“发展性”“未完成性”和“开放性”;它注重“普遍性”却忽视了“特殊性”。大体来说,近代西方的知识论和形而上学大都属于这种思维方式。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不是从运动的状态,而是从静止的状态去考察;不是把它们看做本质上变化的东西,而是看做固定不变的东西;不是从活的状态,而是从死的状态去考察。”〔1〕

德国古典哲学虽然具有“生成性”思维方式的因素,如黑格尔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之伟大之处,首先在于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现实的人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劳动的结果。黑格尔还指出:真理就是它自己的完成过程。但是,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的方面,而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他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2〕

在西方,生成性思维是一个哲学范畴,它首要是针对知识论、形而上学所蕴含的既定性思维而出场的。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质,就是从预成性思维方式或既成性思维方式转向生成性思维方式。这种变革,实质上就是哲学变革。马克思在继承唯物主义的前提下,把实践、历史和辩证法引入哲学,引入唯物主义,把运动、发展、变化引入哲学思维,注重哲学的实践性、历史性和辩证性,强调事物和对象的实践性、历史性和辩证性,认为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共同的普遍的本质,一切事物都处在实践的、历史的、辩证的生成过程之中,并在实践、历史、现实展开的运动发展过程中生成自身。这正是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质所在和本质特征。就是说,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主要在于在继承唯物主义前提下,把实践原则、历史原则和辩证原则引入唯物主义,所实现的是对唯物主义的哲学变革。这里,实践的本质,就是人类在改造世界中不断推进创新,其实质就是一种“生成性”;历史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个个连续的“生成”而构成,其实质也是一种“生成性”;辩证法的本质,在于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在于它是在超越、否定现存的事物中不断推进事物的发展、变化,其实质还是一种“生成性”。概言之,“生成性”或“生成性思维”,就是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所共有的实质和本质,或者说,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共同实质和本质特征,就是“生成性”或“生成性思维”。

二、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本质之证明

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本质,在他的学说体系中充分地呈现出来了。

溃疡程度评价方法:0分为无缺损;1分为溃疡面积最长直径<2 mm;2分为最长直径2~5 mm;3分为最长直径6~8 mm;4分为最长直径>9 mm;5分为溃疡穿孔。

(一)哲学:从形而上学走向实践的、历史的、辩证的哲学

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思维,较早呈现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主要是通过对“劳动”的阐述来展现的。马克思指出:“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它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同时,对它的思维着的意识来说,又是它的被理解和被认识的生成运动。”〔3〕这里,“运动”“产生”“生成”都表达的是历史的生成,尤其在这里就直接、明白地使用了“生成”的概念。马克思又进一步明确强调指出:“对于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4〕这里,马克思直接且鲜明地使用“劳动诞生过程”“生成过程”,来更为明确地表达人的活动的生成性与世界历史的生成性。显然,在马克思那里,他明确使用“生成”概念,来揭示和表达历史的生成性本质。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历史的全部运动在本质上就是其现实的生成过程,世界历史就是人的劳动的诞生过程,人就是其全部活动和历史的全部运动的结果。

第五,注重实现理想的现实基础、现实条件和现实运动,反对空想主义和先验主义。理想和现实是一种范畴,谈现实定会联系理想。生成性思维谈论理想,注重的是实现理想的现实基础和现实运动,注重的是理想的生成、理想的规定和理想的实现。不谈理想的生成、理想的规定和理想的实现,理想就是空想。要谈理想的生成、规定和确定,就必须把它置于现实发展的内在必然性之中,要实现理想,就必须把它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依靠现实的运动来推动和实现理想。要言之,理想属于“应然”,只规定“实然”所应达至的应然方向,并不具体确定“实然”所走的具体道路,“实然”的具体道路是根据现实条件、实践条件和历史条件确定的。因而,要把“应然”建立在“实然”的基础上。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它离开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就在于他们把理想以及共产主义理想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在于把共产主义看作是由现实条件决定的现实的运动,在于根据现实条件、实践发展和历史进程确定理想目标和实现路径。注重实现理想的现实基础、现实条件和现实运动,其实质,就是要注重基于现实逻辑和现实基础来理解和把握理想的生成和实现。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诱入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5〕就是说,要理解和把握社会生活,从本质要理解和把握人的实践。而人的实践,既是一种感性的、对象化的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历史过程,在这种生成性过程中,具有神秘主义性质的神秘的东西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和解决。这里实际上讲的是“实践的生成”。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生成性思维作出更为明确而深入的阐述。马克思强调:“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6〕其中所讲的“生命”“生产”,就是一种生成性过程,人就是在这种生成过程中得以表现和实现的。马克思又指出,他研究历史的基本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这里,马克思反对“固定不变”和“僵死事实”,“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7〕注重历史的“发展过程”和“生活过程”,这种“发展过程”和“生活过程”,实质上讲的就是历史的生成性本质。在讲到“人”的时候,马克思强调指出:“‘人’的‘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8〕这是从“历史活动”角度来理解人的解放,是一种生成性思维。马克思还指出:“哲学家们在不再屈从于分工的个人身上看到了他们名之为‘人’的那种理想,他们把我们所阐述的整个发展过程看做是‘人’的发展过程,从而把‘人’强加于迄今每一个历史阶段中所存在的个人,并把‘人’描述成历史的动力。这样,整个历史过程就被看成是‘人’的自我异化过程,实质上这是因为,他们总是把后来阶段的一般化的个人强加于先前阶段的个人,并且把后来的意识强加于先前的个人。借助于这种从一开始就撇开现实条件的本末倒置的做法,他们就可以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的发展过程了。”〔9〕这里,马克思用“历史发展阶段”来理解人的生成性本质,体现的也是一种生成性思维方式。在讲到共产主义的时候,马克思又强调:“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10〕这里讲的是共产主义的生成性。概言之,这里马克思运用生成性思维,揭示了历史发展、人的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生成性本质。关于历史的“生成”,他强调历史发展的过程性;关于“人的生成”,他反对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反对把整个发展过程看作是“人”的发展过程,主张把人看作是通过其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而生成的,从而注重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关于“共产主义的生成”,他把共产主义看作是由现实的运动而生成的,强调共产主义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现实的运动。总之,马克思要建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就是一种注重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科学,这种科学反对可以提供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认为一切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思想观念,若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可以说《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成性思维的一部代表性著作。

(二)经济学:从抽象公式到具体过程

马克思在经济领域创立政治经济学,同样确立的是生成性思维,运用的是生成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国民经济学“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后把这些公式当做规律。它不理解这些规律,就是说,它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11〕显然,这里,马克思明确反对的是“削足适履”,即用一般的、抽象的、凝固不变的公式来剪裁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鲜明地强调要“根据脚选择合适的鞋”,即建立一种从经济事实出发说明“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再从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来揭示私有财产的运动规律的经济学,进一步说明私有财产的运动规律是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显然,这里,马克思是强调私有财产在现实中的物质过程生成了私有财产的运动规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把历史的生成原则引入经济学,从历史生成角度,分析了生产、生产力、交往形式、分工、所有制形式等经济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生产、生产力、交往形式、分工、所有制形式等,都是从现实个人的物质生活过程中产生或生成的,都要到现实个人的生活过程中得到说明。他们说:他们所有确立的历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是有生命的个人,有生命的个人是具有肉体组织需要的个人,为了满足个人肉体组织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人们才去从事物质生产,物质生产不仅是有分工的,而且物质生产蕴含着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后来确定为生产关系)。因此,分工不过是现实个人的活动的社会形式,社会结构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现实个人的物质活动的生成过程来说明经济学的一些基本事实和基本范畴的。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历史原则和历史生成思维,解释和分析了资本和劳动内在矛盾的历史发展过程,揭示了资本占有劳动并控制社会的现实逻辑和历史逻辑,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具体展开来说,生成性思维具有七个层面内涵:

延伸组随访期间生活质量评分(89.2±7.5)分,对照组随访期间生活质量评分(67.5±5.4)分,延伸组随访期间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社会主义学说: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第三,注重历史进程及其历史发展逻辑,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人类历史是人类活动的历史,人是历史的剧作者。注重人类实践活动,就必然重视人类历史。“历史”本身就是一种生成,是生成而形成的历史,没有生成便没有历史。历史是可以衡量和把握的,它可以从“时间”(如历史时间,即历史阶段、历史方位、历史时期等)、“空间”(如中国、西方等)来衡量和把握。历史发展进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其连续性和阶段性蕴含着“生成”。历史发展进程蕴含着历史发展的逻辑即历史逻辑,生成性思维的核心,就是要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进程所蕴含的历史逻辑。其实质,就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历史逻辑,注重从历史出发规定事物。

晚年马克思着重思考的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所提出的东方社会道路理论,也充分且鲜明地运用了生成性思维。1867年,在《资本论》第1卷出版后,俄国学者正在考虑俄国废除奴隶制后向何处去的问题。他们对《资本论》中所提出的由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历史必然性与俄国农村公社的命运,以及俄国社会的发展道路等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1881年初,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查苏利奇致信马克思,希望马克思能说明对俄国农村公社的发展命运,以及世界各国由于历史必然性,都应经过资本主义生产各阶段的理论的看法。马克思为给查苏利奇回信,先后写了一稿、二稿、三稿和四稿,最后把第四稿作为给查苏利奇的正式回信。在第三稿中,马克思对能否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基本上作出了“肯定性”回答,即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但这种肯定是有前提条件的,即“暂且不谈俄国公社所遭遇的灾难,只来考察一下它的可能的发展”。〔18〕由于这种“可以不通过”只是一种可能性,这表明马克思在该问题上还没有作出最后的肯定性结论。再经过认真深入的思考,马克思在正式回信的最后一稿中,就根本没有提及“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问题,而只是根据俄国农村公社当时的公有制基础,作出了“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的判断。〔19〕这就表明:第一,马克思对俄国农村公社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问题确实作过认真思考,但最后一稿并没有作出俄国农村公社可以不通过“卡夫丁峡谷”的判断。应当说,最后一稿,是马克思所形成的最终思想的真实表达。这说明马克思对该问题的考虑是特别慎重的。马克思逝世后,针对“跨越论”者、俄国农民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赫尔岑所提出的“俄国公社可以使腐朽的、衰老的西方返老还童和得到新生”的观点,恩格斯指出:“较低的经济发展阶段解决只有高得多的发展阶段才产生了的和才能产生的问题和冲突,这在历史上是不可能的。……每一种特定的经济形态都应当解决它自己的、从它本身产生的问题;如果要去解决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的问题,那是十分荒谬的。”〔20〕恩格斯的论述蕴含着深刻的历史生成性思维。第二,根据马克思致查苏利奇的四封信可以看出,马克思所思考的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思想是有前提条件的:一是俄国农村公社土地公有制的存在。即俄国农村公社“可以通过发展它的基础即土地公有制和消灭它也包含着的私有制原则来保存自己;它能够成为现代社会所趋向的那种经济制度的直接的出发点,不必自杀就可以获得新的生命”。这是“可以不通过卡夫丁峡谷”的基础和前提;二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大生产的存在。即俄国农村公社“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同时存在为它提供了集体劳动的一切条件。它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21〕这是“可以不通过卡夫丁峡谷”的充分且必要的直接条件。这两个条件十分重要,没有土地公有制的前提条件,没有资本主义现代化大生产所提供的集体劳动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所谓的“不通过”就无从谈起。这实际上就是说,俄国农村公社不具备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历史生成性条件。因为这两个条件是基于历史生成性思维提出的,是历史生成出来的条件,是历史生成性条件。这充分表明:关于俄国农村公社能否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问题,马克思是直接运用生成性思维,来进行思考分析并得出结论的。

三、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本质之基本内涵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积极开发与利用生物学课程资源”、“课程内容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有56个民族,壮族是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它具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当地教师挖掘其中的生物学课程资源并运用到生物学教学中,既有利于学生认识壮族饮食文化中的生物学知识,又可拓宽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开发路径。

Western blot结果见图 5,对照组 MSCs的H3K27me3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骨坏死组。10 μmol/L GSK126干预后,ONFH组MSCs细胞内的H3K27me3蛋白含量明显降低,接近于对照组水平。三组图像由Image 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阳性反应物的平均光密度,ONFH组平均光密度为(0.43±0.04),GSK126组为(0.29±0.04),对照组为(0.24±0.03)。结果表明激素性骨坏死组MSCs细胞内H3K27me3蛋白含量明显增多,GSK126能显著抑制其表达。

要理解和把握生成性思维,首要要理解和把握任何事物和对象所具有的基本规定。任何事物和对象都具有三种基本规定:自在规定、关系规定和过程规定。事物的“自在规定”,是指任何事物和对象都具有其原初的质的规定或本质规定,离开这一质或本质,这一事物就不成其为这一事物了。本质,就是一个事物之所以成其为这一事物的根据,这一根据存在了,这一事物就存在了,这一根据不复存在,这一事物也就不存在了。但这种本质只是抽象的设定,它既是在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抽象出来的(从具体到抽象),又要在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展现和实现(从抽象到具体)。如一个人是“人”,他既然是“人”,就具有作为“人”的原初规定性,如从事生产劳动,是一切活动的主体或主体承担者,进行思考,有思想等等。这就是他作为“人”的自在规定。这样的人,实质上一种抽象的人,其规定性是从具体的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离开具体人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些抽象毫无意义。不仅如此,这种规定性都是抽象的一般,都只有在具体的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才能实现。其实现方式、实现程度和实现状态,取决于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实现条件。本质,只规定存在发展的方向,但“存在”却决定着本质的实现方式、实现道路与实现程度、实现状态。事物也具有“关系规定”。任何事物和对象都处在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中,在不同的关系中,便具有不同的规定性。关于人,马克思认为,就其现实性来讲,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说,社会关系是什么样的,人就是什么样的,人处在什么样的社会关系中,就是什么样的人。因为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便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你处在与上级领导的关系中,你就是下属,就要服从领导安排;你处在与下属的关系中,你是领导,就要发挥“领导”作用;你是父亲,就要带好孩子;你是丈夫,就要关爱妻子,诸如此类。关系规定实质上是一种“现实性”规定,表明你是现实的人,你作为现实的人,受各种社会关系规定,被各种社会关系制约。事物还具有“过程规定”。“过程规定”是指任何事物都是未完成的、开放性的,都处在历史发展变化过程中,都是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获其规定性的,历史方位和历史阶段不同,其规定性就有所不同。比如同一个“人”,他具有“人”的规定性,不管多大岁数,他都是“人”,但两岁的这个人、二十岁的这个人、五十多岁的这个人、七十多岁的这个人,是具有不同历史内涵的这个人。七十多岁的这个人是一位著名专家,而两岁多的这个人还在牙牙学语。

大通镇位于安徽省铜陵市区西南,古名澜溪,扼九华、望黄山、临皖江、依铜都,建镇已有千年之久。它曾是名蜚中外的江岸重镇,当年鹊江船桅如林,隔江相望的和悦、澜溪两街商贾鼎盛,人流如潮,与安庆、芜湖、蚌埠并称安徽“四大商埠”,有“小上海”的美誉。近代几经战乱、洪水,古镇当年的繁华不再,只留青史文献、残垣断壁,依稀述说当年。

生成性思维注重事物的过程规定,事物的过程规定,是生成性思维存在的本体论依据。

进入某东道国从事电力能源投资首先应了解该国电力装机情况,总人口情况,工业发展情况,电力装机是否满足当地用电需求。同时电力情况分析还应考虑该国电力区域分布情况,是否存在区域性不平衡,电网架构情况是否满足电力调度需求,清洁能源比例,东道国未来电力规划布局等。

马克思的《资本论》,首先是揭示历史的逻辑,是从历史的逻辑来把握经济学问题与经济学范畴。其总体思路,就是从具体的、历史的经济活动发展过程中抽象出经济学范畴、理论,而不是相反。这就是说,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一切经济问题及其反映经济问题的经济学范畴、理论,都要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来理解和把握,而不是相反,即用某种固定不变的经济学范畴和理论来裁定经济发展过程。马克思首先从“商品”这一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出发,历史地和逻辑地揭示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这是商品“生成”出来的;接着,马克思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中,历史地和逻辑地揭示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认为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由劳动“生成”出来的,具体劳动“生成”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生成”价值;再接着,马克思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中,历史地和逻辑地揭示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再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运动中,揭示出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揭示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显然,在这里,马克思运用的是历史生成和逻辑生成,来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运动过程的。正因如此,马克思说: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从哪里开始。

第一,生成性思维关注现实生活世界及其现实发展逻辑,反对主观主义和本本主义。生成性思维不忽视理想的世界,但首要注重现实生活世界及其现实发展逻辑。现实生活世界,就是具有时间、空间、条件且看得见的可视的世界。理想的世界难以用时间、空间来把握,具有不可视性,而现实生活世界是可以用时间、空间、条件来理解和把握的,是可以看得见的。生成之“生”为出现和发展过程,生成之“成”为结果,因而生成是在现实生活世界及其现实逻辑中的生成,可以用时间、空间和条件来衡量。一切生成,首先是在现实生活世界及其现实发展逻辑中的生成。生成性思维关注现实生活世界及其现实发展逻辑,便使生成性思维建立在坚实的现实的基础上。其实质,就是遵循事物发展的现实逻辑,强调现实是研究事物的出发点,原则只是研究事物的结果,注重生活公式高于书本公式,注重从现实出发,即从时间、空间、条件出发规定事物。

第二,生成性思维注重实践进程及其实践发展逻辑,反对以抽象设定理解和把握事物发展。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现实生活世界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生成性思维绝不轻视理论发展进程,但首要重视实践进程及其实践发展逻辑。现实生活世界具有自身的现实进程及其发展逻辑,不过这是自发的,人的实践活动参与其中,现实生活世界的现实进程及其发展逻辑就显示出自觉性。因为现实生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人化、外化、对象化。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感性活动,因而实践发展进程便具有感性直观性;人的实践是一种活动,它总是在推动事物发展,因而实践发展进程便具有生成性。生成,是实践发展进程的生成,理解和把握了实践发展逻辑,也就找到了生成的逻辑。生成性思维注重实践进程及其实践发展逻辑,其实质,就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实践逻辑,强调事物是在人的实践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要注重从人的实践出发规定事物,要用实践生成规律取代所谓预定的先验规律。

2.1.6 加样回收率试验 分别精密称取已测定的Lut-SD和Lut-PC-SD适量,加入Lut对照品,置于25 mL量瓶中,乙腈超声并定容,进HPLC进行分析,结果显示Lut-SD样品中Lut回收率为98.67%,Lut-PC-SD样品中Lut回收率为97.84%,RSD值均小于0.91%。

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主要在于:它既不是根据对现实社会和历史发展进程的考察提出“理想目标”,也不是根据现实社会和历史发展规律来提出理想目标的“实现路径”,而是从抽象的人性出发设定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再用这种抽象的一般原则来剪裁具体的历史,把历史看作是这种抽象的一般原则发展的历史。要言之,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它提出的理想目标和实现路径不是基于“历史的生成”,而主要是基于“抽象人性”。马克思、恩格斯把生成性原则和生成性思维引入对社会主义的考察、理解和把握,力求克服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恩格斯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12〕这里的“现实”,就是现实的人、现实的物质生产、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境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显然,这里的“现实”是生成性的现实,而不是抽象的现实。恩格斯在1890年8月写给奥托·伯尼克的信中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3〕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并非“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的任务不仅是构想完美的社会体系,社会主义者还要“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14〕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是处在“不断生成过程”中的社会。恩格斯批评形而上学那种“既成性”的思维方式,指出:“他们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法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在他们看来,一个事物要么存在,要么就不存在;同样,一个事物不能同时是自身又是别的东西。”〔15〕这种思维方式看到事物的固定不变的“存在”,却忘记它们在“生成和消逝”。就是说,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排斥“生成性”思维的,而与之对立的辩证思维是在本质上确立“生成性”思维的。恩格斯强调指出:“辩证法在考察事物时,本质上是从它们的产生和消逝方面去考察的,它不断地注视生成和消逝之间、前进的变化和后退的变化之间的普遍相互作用,它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现代唯物主义也把历史看作是人类的发展过程。”〔16〕这里所讲的“产生和消逝”“生成和消逝”“前进的变化和后退的变化”“过程”,本质上就是“生成性”思维。为说明这一点,恩格斯引用赫拉克利特的观点:一切都存在,而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生成和消逝。〔17〕“既在又不在”“流动”“变化”“生成和消逝”,实质上讲的就是事物的“生成性”过程,甚至恩格斯就直接使用了“生成”这一概念,而且多次使用这一概念。显然,恩格斯是从生成性思维来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的。

第四,注重事物存在发展的现实条件,反对脱离现实条件抽象地谈论事物的存在发展。注重事物的现实性、实践性、历史性,实际上是说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现实条件的,是受现实条件制约的,是以现实条件为转移的。事物不仅在时间、空间中存在和发展,也在条件中存在和发展,由于“时间”“空间”“条件”的存在,才使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了现实性、实践性和历史性,才使事物具有具体性而不是抽象性。条件,是研究事物的生成性所必须考虑的。我们讲生成性思维,其实质,就是要注重事物存在、发展的现实条件。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成性思维”?生成性思维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我们先从本体论谈起。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穿着一身黑色运动服;一个瘦削的男人,看上去三十多岁,穿着一件厚风衣,围着一条白色围巾,显得很儒雅,手里还牵着一个十岁上下的小姑娘。不知怎么的,霍铁觉得这个小姑娘有些面熟,可一时又记不起在哪里见过。

第六,注重事物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内在的自我生成,反对教条主义。形而上学强调“是”,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思维也注重“是”,但更注重“成为是”,注重“是”的成为和“是”的发展。形而上学强调“是”,强调“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不能说“既是”“又不是”。这种既定性或既成性思维方式否认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有一个生成过程,否定事物作为过程而存在。这样来看待事物,事物就永远是静止的、永恒的、一成不变的。生成性思维对事物的理解,是从运动和静止、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进行的。它既从相对确定性、阶段性角度理解和把握事物,认为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有其质的规定性;同时又从不确定、连续性角度理解和把握事物,认为事物又具有运动的一面,任何事物时时刻刻都处在运动、发展、变化过程之中,没有绝对静止不动和永恒不变的事物。生成性思维甚至认为,事物的静止是运动中的静止,“人不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生成性思维认为,事物的相对“静止”的“质”的规定性,都是在过程中被确定并赋予新的内涵的,离开历史过程,事物的“静止性”的“质”的规定性都是抽象的,不可具体感知和不可捉摸的。因而,生成性思维注重事物的自我“生成性”,它不否认“是”,但其实质,是更注重事物自身“成为是”,即注重事物自身如何成其为或生成为“是”。

第七,注重事物之间的环环紧扣、因果关联和内在生成。生成性思维注重实践、现实、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在生成性上的“环环相扣”或环环相扣的生成性,这种环环相扣的内核是因果关联、因果关联的内核是内在生成。如注重教育有助于解决就业,解决就业有助于解决吃饭、住房和看病问题,等等。

从总体来讲,生成性思维所主张的“生成”,主要包括实践生成、历史生成、辩证性生成、自我生成和因果生成。由此,生成性思维可从五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实践生成,即在实践过程中生成,可称之为“实践即生成”;二是历史生成,即在历史过程中生成,可称之为“历史即生成”;三是辩证性生成,即在超越现实、与交互作用、发展过程中的生成,可称之为“辩证即生成”;四是自我生成,即事物自身是在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过程中的生成,可称之为“自我生成”;五是因果生成,即事物因必生果的生成,可称之为“因果即生成”;实践、历史、辩证法、自我发展、因果,都属于生成性思维的核心范畴。生成性思维强调事物的实践性存在、历史性存在、辩证性存在、自我发展的存在和因果性存在,把实践、历史、辩证法、自我发展、因果当作解释原则,用实践原则、历史原则、辩证原则、自我发展原则和因果原则解释事物、解释存在、解释发展,把事物的存在作为实践中的生成、历史中的生成、辩证性的生成、自我发展的生成和因果性的生成,尤其强调实践地、历史地、辩证地、自身发展地、因果联系地看待历史。其实质,就是将实践原则、历史原则、辩证原则、自我发展原则、因果关系原则引入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核心和精髓,就是要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空间和条件中理解具体的实践、具体的现实、具体的历史的内生性,理解事物和对象的历史内在逻辑;它强调并注重具体的存在先于抽象的本质,抽象的本质都是在具体存在之发展过程中内在提升出来的,是从实践发展逻辑、历史发展逻辑、现实发展逻辑中得到确定的,更是在具体存在之内在发展过程中实现的;它不否定“是”,但更注重“成为是”;它不反对抽象,但更注重具体的历史发展规律;它注重现实基础、环环紧扣、因果关联、历史过程和内在生成,把任何事物自身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具有现实基础、环环紧扣、因果关联和内在生成的自然历史过程。

注释:

浮游动物丰度及季节变化见图2,2015年夏季浮游动物总丰度最高,为27 959个/L,2014年夏季次之,为17 832个/L,2015年春季和2014年春季浮游动物总丰度较低,分别为5 976个/L和1 435个/L。就各类群来说,2015年夏季原生动物和轮虫丰度均最高,分别为20 900和6 650个/L,2014年春季、2015年春季原生动物和轮虫丰度较低;2014年春季枝角类和桡足类丰度最高。

〔1〕〔12〕〔14〕〔15〕〔16〕〔18〕〔19〕〔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91、789、796、791、397-399、837、840、828-829页。

〔2〕〔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16-320、297、310页。

〔5〕〔6〕〔7〕〔8〕〔9〕〔10〕〔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9-140、147、153、154、210-211、166、49-50页。

〔13〕〔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01、312-313页。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88页。

DOI:10.3969/j.issn.1002-1698.2019.02.001

作者简介:韩庆祥(1957—),《学术界》本期封面人物,河南焦作人,1989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共中央党校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首席领衔专家,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郑州大学首席专家。原中共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教育长,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4年入选“国家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兼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有关学术机构教授。中央组织部联系的高级专家。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能力问题、结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学术月刊》《江海学刊》《社会科学战线》《天津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9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研究”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研究”等6项。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塑造》获“全国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著作《社会层级结构理论》获“教育部优秀成果二等奖”;《强国时代》《哲学思维方式与领导工作方法》获选中组部“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提出的“能力本位论”“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人学理论”在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提出的“四个伟大”“历史方位”等,被党的十九大报告采纳。

〔责任编辑:马立钊〕

标签:;  ;  ;  ;  ;  ;  ;  ;  ;  ;  ;  

韩庆祥:论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本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