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松滋地区下奥陶统层序地层及其对微生物岩的控制作用

湖北松滋地区下奥陶统层序地层及其对微生物岩的控制作用

论文摘要

自上世纪40年代层序地层学首次被提出以来,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取得了可观的进展。随着生产和科研的深化,对于层序地层学划分层次也提出了挑战。通过对文献的调研笔者发现,早奥陶世的地层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岩,而关于这些微生物岩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以及控制作用却极少有人研究。松滋刘家场地区下奥陶统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发育连续,微生物岩分布广泛,露头岀露良好,是研究层序对微生物岩控制作用的理想场所。综合应用野外剖面、薄片等资料,通过对松滋地区刘家场早奥陶世地层的沉积特征、微观及宏观特征的研究,对该地区的地层进行高频率旋回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微生物岩的分布特征与形成环境,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层序对微生物岩的控制作用。以下为本文研究结论:通过对研究区下奥陶统岩石类型、结构、沉积构造等分析,将其沉积相分析划分为开阔台地相和局限台地相两种类型。其中开阔台地相进一步可划分为浅滩、滩间海和生物礁亚相,局限台地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浅滩和潟湖亚相。按照碳酸盐岩标准微相划分方法,在研究区下奥陶统中识别出11种微相。通过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的运用,在研究区识别出3种层序界面,包括冲刷侵蚀面、岩性转化面和最大海泛面。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下奥陶统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并由此建立了中扬子地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得出研究区处在浅海碳酸盐台地地区,经历6次较为明显的海平面变化,整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走势。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在松滋刘家场地区下奥陶统地层中识别出15个四级层序并阐述了其发育特征。同时通过米兰科维奇的旋回理论,首次开展了研究区下奥陶统米级岩性组合旋回的识别,共识别出11种米级旋回叠加类型,并将下奥陶统划分为86个米级旋回。在对研究区内微生物岩的类型阐述基础上,开展了研究区内层序地层对不同类型微生物岩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叠层石微生物岩中,波状叠层石多半分布于海侵体系域中期和高位体系域早期,柱状叠层石分布于海侵体系域中期,丘状叠层石则处于高位体系域晚期。在凝块石微生物岩中,斑状凝块石分布于海侵体系域早期,网状凝块石则处于海侵体系域晚期;粒径和含量较为良好的核形石则是处于高位体系域早期。对高频层序对微生物的控制作用分析认为波状叠层石分布于上升半旋回早期和下降半旋回早期,柱状叠层石则多半发育于上升半旋回上部,丘状叠层石则是处于下降半旋回上部;斑状凝块石处于上升半旋回中期,网状凝块石则都处于上升半旋回后期;核形石中的粒径和含量均较为良好的核形石多分布于上升半旋回中期,此时更适合核形石的发育。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概况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3 实测剖面描述
  • 第3章 碳酸盐岩微相类型及特征
  •   3.1 碳酸盐岩石类型
  •   3.2 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
  •   3.3 碳酸盐岩的沉积构造
  •   3.4 碳酸盐岩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3.5 碳酸盐岩沉积微相与沉积环境
  • 第4章 层序地层特征
  •   4.1 层序界面类型
  •   4.2 三级层序界面特征
  •   4.3 体系域特征
  •   4.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   4.5 研究区层序格架的建立及其沉积环境分析
  • 第5章 层序地层对微生物岩的控制作用
  •   5.1 研究区微生物岩及其类型
  •   5.2 层序地层框架下的微生物岩沉积序列
  •   5.3 高频层序对微生物岩的控制作用
  • 第6章 认识与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个人简介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周思宇

    导师: 肖传桃,沙成斌

    关键词: 微生物岩,高频旋回,早奥陶世,刘家场地区,沉积环境

    来源: 长江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长江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扬子台地早奥陶世微生物岩及其控制因素”(编号:41572322)

    分类号: P618.13;P539.2

    总页数: 87

    文件大小: 22302K

    下载量: 70

    相关论文文献

    • [1].塔里木盆地顺南地区中——下奥陶统正演沉积数值模拟[J]. 沉积学报 2017(01)
    • [2].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英安岩特征及地质意义[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11)
    • [3].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中下奥陶统白云化流体性质厘定-来自稀土元素的证据[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7(04)
    • [4].浙江杭州地区中下奥陶统岩石地层研究[J]. 中国地质 2008(04)
    • [5].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古岩溶洞穴巨晶方解石成因及演化[J]. 地质科技情报 2008(04)
    • [6].下扬子烃源岩新层位——中下奥陶统[J]. 海洋地质前沿 2017(06)
    • [7].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围斜中下奥陶统顶部暴露剥蚀的证据探讨[J]. 石油实验地质 2013(05)
    • [8].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古构造应力场模拟与裂缝储层有利区预测[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
    • [9].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白云岩特征及成因[J]. 天然气技术 2009(01)
    • [10].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顶面古构造演化及油气关系[J]. 石油实验地质 2011(03)
    • [11].草湖北部寒武系-中下奥陶统烃源岩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08)
    • [12].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奥陶统层序地层学研究[J]. 海相油气地质 2009(01)
    • [13].塔中隆起中—下奥陶统岩溶水文地貌条件及控储机制[J]. 石油学报 2018(09)
    • [14].新疆西克尔露头区中下奥陶统塌体特征及成因分析[J]. 地质科技情报 2010(02)
    • [15].塔中北斜坡中下奥陶统鹰山组沉积相类型及分布研究[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09(02)
    • [16].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顶面岩溶古水系对接现象及其意义[J]. 现代地质 2010(02)
    • [17].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层序结构和沉积微相分布[J]. 现代地质 2015(03)
    • [18].塔中北坡顺南5井下奥陶统锶同位素曲线及地层划分[J]. 地质科技情报 2018(01)
    • [19].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蓬莱坝组沉积相特征[J]. 新疆地质 2011(03)
    • [20].古城地区中下奥陶统白云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成因[J]. 特种油气藏 2017(02)
    • [21].安徽省青阳—东至地区下奥陶统地层特征及地层对比分析[J]. 西部资源 2017(05)
    • [22].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寒武系—下奥陶统沉积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0(03)
    • [23].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横山地区下奥陶统马五_(1+2)亚段储层综合评价[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7(01)
    • [24].塔东地区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岩作用特征及对优质储层形成的影响[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25].中国南方地区奥陶系热液-岩溶改造型白云岩储层发育机理——以黔中地区下奥陶统为例[J]. 海相油气地质 2017(02)
    • [26].塔河油田西南部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发育特征与分布[J]. 现代地质 2009(04)
    • [27].玉北地区中下奥陶统储层主控因素分析[J]. 断块油气田 2014(06)
    • [28].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岩溶水文地貌结构类型及特征[J]. 石油学报 2020(01)
    • [29].玉北地区下奥陶统蓬莱坝组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J]. 科技通报 2019(11)
    • [30].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类型及演化[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标签:;  ;  ;  ;  ;  

    湖北松滋地区下奥陶统层序地层及其对微生物岩的控制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