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刺猬理念”引领企业走向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徐泽磊[1](2021)在《积极领导的结构测量、形成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文中提出华为从1987年2万元人民币起家,到2018年总营业收入近7000亿人民币,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华为因此而成为千亿美元的企业。5G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华为在技术标准、专利、基站设备、协议支持等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标志着华为已掌握了制定新一代移动标准的话语权;标志着华为站在了通讯行业产业链的最顶端。华为的成长与蜕变,不仅是中国制造的象征,中国企业的骄傲,同时引领了世界通讯行业的发展。而华为的这些骄人的战绩,与任正非的非凡管理思想、经营理念和领导行为密不可分。任正非所表现的带领企业走出低谷,走向成功;发现企业优势、发扬其优势、面对困难不畏惧、不放弃,不忘初衷的领导行为,被称为积极领导行为。积极领导行为又称为积极领导。积极领导是指领导者关注组织及成员优势、能力和潜力,培养其向善(美德)取向,并帮助组织及成员取得非凡的、惊人的、超出预期成就的积极领导行为。学术界对积极领导份外关注,虽然在积极领导的测量、积极领导的形成和积极领导的影响结果方面,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未能从如何建立珠穆朗玛峰目标视角测量积极领导在现有“建立和实现珠穆朗玛峰目标”的维度测量中,忽略了建立什么样的目标、如何建立这些目标的关键内容,不利于珠穆朗玛峰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学术界深入理解与测试积极领导,难以为积极领导的管理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2)未能从有效实现珠穆朗玛峰目标视角测量积极领导在现有“建立和实现珠穆朗玛峰目标”的题项中,忽略了实现目标最本质的内容,不利于珠穆朗玛峰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学界对积极领导的准确理解,难以为积极领导的管理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3)缺少通过认知—情感加工系统揭示心理韧性影响积极领导形成的动态中介机制研究由于积极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因此,研究积极领导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动态分析。然而,目前基于积极领导的研究,却忽略了其动态性的特点。认知情感加工系统(Cognitive Affective Processing System,CAPS)具有可被激活性、动态性且是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等特点。所以,CAPS是揭示心理韧性动态影响积极领导形成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目前研究中,却忽略了这个重要的作用路径,不利于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动态影响机制研究,不利于对积极领导形成的全面理解和掌握。(4)缺乏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更缺乏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往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影响的研究,多数集中在积极领导对工作绩的直接影响,缺乏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更缺乏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中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作用机制的研究。然而,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研究,不仅加深了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影响的认知,丰富了积极领导影响效果的理论研究,而且还能使组织中的领导者利用已发现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有效地控制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积极领导的首要目标就是帮助组织成员实现非凡业绩,而非凡业绩能从工作绩效中的创新绩效得到更好的体现;同时非凡业绩的实现也离不开对角色外绩效的投入,而角色外的投入能从工作绩效中的组织公民行为维度得以充分体现。然而,现有的研究却缺乏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不利于丰富积极领导的理论研究,难以有效指导管理实践。(5)缺乏对积极领导的动态、跨层次、混合方法的研究现有对积极领导更偏重的是静态、截面研究。然而,积极领导是一种动态行为。但是,目前研究却忽略了动态数据的获得。同时,对积极领导更关注的是个体层面的研究,忽略了多层次、跨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不利于对积极领导的形成及作用效果的更全面理解。基于以上研究不足,本文的研究内容是(1)修订积极领导的测量量表(子研究1);(2)从心理韧性视角揭示积极领导的动态形成机制(子研究2);(3)从影响效果角度揭示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子研究3)。本文采用的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子研究1,首先通过相关文献回顾和35名领导的深度访谈,对积极领导内涵和维度进行识别,生成量表题项,之后历经二次问卷调查,通过获得233份有效问卷和325份有效问卷,优化量表题项,最终通过325份有效问卷对修订的量表进行验证。对于子研究2,在预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正式调查。正式调查以企业中的领导者为调查对象,通过自评方式,二时段、每时段间隔4周等方式,共获取有效问卷286份。对于子研究3,在预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正式调查。正式调查以企业的团队主管和直属员工为调查对象,通过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二时段、每时段间隔4周等方式,获取61个团队,共计248套有效问卷。本文的研究结论(1)从“积极沟通”、“积极意义”、“发现优势”、“真正乐观”四维度测量积极领导,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2)心理韧性是促使积极领导形成的重要前因变量;(3)积极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能揭示心理韧性促使积极领导形成的中介机制;(4)组织间竞争是心理韧性促使积极领导形成的边界条件;(5)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是积极领导的重要结果变量;(6)领导认同感能揭示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作用的中介机制,能揭示积极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作用的中介机制;(7)主动性人格是积极领导与领导认同感关系间重要的边界条件。本文理论贡献体现在(1)修订了积极领导的测量量表;(2)验证了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3)揭示了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影响的动态中介机制;(4)识别出了在心理韧性与积极领导之间的动态中介机制存在的边界条件;(5)验证了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正向影响;(6)揭示了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本文研究理论意义体现在:(1)加深了对积极领导概念、内涵的理解;(2)补充了积极领导的形成机制研究;(3)增加了积极领导的作用效果研究;(4)拓展了认知情感加工系统(CAPS)、特质激活理论和社会认知等理论的应用。同时本文研究结论从(1)“积极沟通”、“积极意义”、“发现优势”和“真正乐观”甄别和培养积极领导行为;(2)提高领导者的心理韧性,促使积极领导行为产生;(3)提高积极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中介效应,有助于提升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影响;(4)提高领导认同感,有助于提升积极领导对员工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5)高主动性人格的员工,有助于其对积极领导认同感的提升,进而有助于员工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提升等方面,为企业(组织)发现、培养积极领导,激发员工实现非凡业绩,助力企业实现非凡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杨永胜[2](2021)在《新发展阶段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再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则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强调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国有企业既有企业的特性,也有政治的属性,国有企业的存在主要是服务服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
杨永胜[3](2021)在《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新思考》文中认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新时代新时期赋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神圣使命,如何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我国国有企业长期面临、需持续解决的时代课题。文章从正确理解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内涵入手,进而提出中国企业要想成功塑造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必须具备8个要素: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力、突出的核心竞争力、优良的规模效益表现、优秀的企业文化、超强的执行力、持续的行业引领力、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广泛的社会尊重。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中国企业要具备全球竞争力,还需要在创效能力、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企业治理水平、创新能力、品牌效应5个方面做出提升。文章提出了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5条举措建议:筑牢制度基础、打造核心优势、增强内生动力、优化国际布局、强化智力支持。
陈同扬,马红伟,李辉[4](2018)在《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企业家角色转换——以联想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企业的创新发展推动了整体经济的快速崛起,现正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需要对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联想作为市场化发展程度高、全面走向国际化经营早、企业家传承计划执行平稳的企业之一,得到了中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以联想为案例,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剖析它创新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各阶段中企业家扮演的战略引领角色。研究发现,伴随时代发展,中国企业创新发展呈现出"政策—市场—企业"耦合互动的路径依赖特征;中国企业多以组合递进式的创新形态,推动企业以螺旋式向上发展,相应的企业家在企业同一生命周期多表现为以一种角色为主、多种角色相辅的特征;中国企业家在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与产品、市场关系最为密切,且其创新方式呈现出以需求为导向快速接轨市场的典型特征;中国企业家在企业创新发展中多扮演着战略型企业家的角色;中国企业家在企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承担着市场型、技术型、战略型和职能型的角色,而企业家角色通过企业家领导行为诱引企业生命周期转换,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其中企业家领导行为又受到高管特质和企业管理情境等因素的影响。
刘荣昆[5](2016)在《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研究通常被归入自然科学领域,然而由于森林与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间又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属性。客观上讲,林学兼有自然和人文双重属性。特别是在人类面临诸多生态问题困扰的时候,绿水青山在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生存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森林的资源和生态两大重要功能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决定意义,人类文明的进步大多构筑于对森林开发利用的基础之上,一些文明的衰落或经济、政治重心的转移往往也因森林的毁坏而引起。彝族的生存和发展与森林有着紧密的联系,彝族在认识、利用、保护森林的过程中,形成了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的森林文化。彝族森林文化主要表现在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彝族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以维持生计,在利用森林的过程中,总结出许多利用森林的技艺,这是彝族物质层面森林文化的精髓。精神层面,彝族对森林有着深厚的情感,在原始宗教信仰及人生礼俗方面有很多与森林相关的习俗,从这些习俗中可以看出彝族敬重森林的生态观念。制度层面,彝族有护林组织及护林制度,彝族对森林的维护主要体现在即植树造林、神山森林体系、护林制度等三个方面。彝族地区森林在清代以前变化不大,而清代以后因人口剧增、农业垦殖、矿冶及烤烟耗薪、商业采伐、皇木采办、工业耗材、政治活动、军事活动等致使森林破坏较为严重,引发一系列生态及社会后果。森林变迁、科技进步、现代生活方式介入等引起彝族森林文化变迁,进而使与森林相关的一些文化淡化甚至消失,为森林保护带来挑战和机遇。彝族森林文化的核心是林人共生。林人共生关系中林处于主要地位,林是前提,有林才能有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对森林的认知体系以及利用森林的技术体系。林人共生关系发端于林而又回归于林,发端于林是指林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回归于林是指人类为了森林作用的长久持续发挥而保护森林,林人共生关系的模式为从林到人,再从人到林,即林——人——林,抑或用林——护林——用林。林人共生的生态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显得弥足珍贵,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彝族森林文化对彝族地区生态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物多样性减弱以及生态恶化的情况下,应当挖掘并传承彝族森林文化,为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借鉴和路径。彝族植物文化是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彝族植物文化元素应用到彝族聚居区的城市绿化中,以彰显出彝区城市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陈春花[6](2015)在《转型出现“冲突”怎么办?》文中研究表明当公司处在转型和增长的攻坚战时,常常也是矛盾冲突的集中爆发期。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其中最具有自我杀伤力的莫过于"刺猬观念"。这样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型一定会和每个人发生关系,即便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中,人们出于安全需求与自利本能,一旦感觉到自己受到攻击,就会像刺猬一样先把自己保护起来,同时展开尖刺让对方无法接近,对关键问题回避与不协同,导致转型、增长无果,最终回到大家都已习惯的老路上去。
高明亮[7](2014)在《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人员培训、梯队培养和企业文化方面缺乏系统化的研究和建设,员工的流动性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产生了对老员工较强的依赖性,新员工对公司归属感不强而且进入工作状态慢。公司管理层意识到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问题本身,需要到出现问题的根源去寻找原因。成功管理的关键不是排除所有的问题,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企业目前的生命阶段所存在的问题。[1]经过反思,笔者将企业现阶段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归结于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缺失,管理层和执行层在精神层面缺乏清晰、统一的引导。而解决这个核心问题的手段是教育。通过对企业现状的分析,需要公司管理层统一对建设培训体系的认识,即培养训练有素的成年人。训练有素指员工通过培训具备“训练有素的思想、训练有素的行为和训练有素的能力”,所谓成年人是指能够克制私欲,理性遵守“公司利益最优先原则”,理解如何做能够帮助公司成功的员工。为了实现“培养训练有素的成年人”,公司需要建设一个与之配套的培训体系。培训体系应包括培训师资体系的建设、培训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培训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培训素材库课程的设置将分成思想类、技能类和技术类,为使不同门类、不同讲师开发的课程都能达到标准质量,需要制定统一的课程开发大纲,用标准化的方法统一课程开发过程。为保证课程与时俱进,课程开发采用迭代式开发的方式。因此,每次课程效果评估都作为培训体系的一个重点考虑。为了保障师资力量的可持续性开发,笔者设计了一种名为咖啡学习会的师资力量培养方式:既要为企业培养具备专业培训能力的师资,又要把这些讲师培养成具备“训练有素的思想、训练有素的行为和训练有素的能力”的示范人群。面向公司一般员工的,笔者设计了利用周末的时间开展的培训机制,名叫周末大讲堂。周末大讲堂的讲师主要由咖啡学习会成员担任,课程涵盖“技术、技能和思想”,对课程采用年度循环授课的模式,最终目标是让员工素质得到普遍提高进而实现公司竞争力的增长。最后,在这个激烈变革的时代,身为一家高科技公司,必须通过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所以,公司需要努力形成一种学习型组织的文化,每一名同事都必须成为学习型员工,每天追求进步。综上,本文通过建设吉大正元公司培训体系,梳理了从思想到知识、技能的培训框架,通过咖啡学习会和周末大讲堂两个学习型组织的实践,构建了一套培养具备训练有素的思想、训练有素的行为和训练有素的能力的成年人的教育模式。通过建设这套培训体系让员工逐渐具备自我超越的能力和意识,在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不断的对员工进行持续的教育,打造深入企业灵魂的学习基因,不断的反省和学习,永远保持企业的生命活力。
许爱红[8](2013)在《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现代教育制度是以学校制度为核心的,因此,学校的改进成为教育变革必须面对的课题。“学校改进”作为专有术语,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经历了学校效能研究时期、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相结合的时期后,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学校持续改进时期。我国的学校改进研究起步较晚,学校改进实践尤其缺乏持续性、整体性和科学方法论,基于此,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对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进行了理论构建和实践验证。学校持续改进是指以学校为主体的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循环往复的、系统整体的自我更新过程。基于证据的实践是一种专业决策新范式,它通过激发人们对可获得的科学证据的认真、详尽和明智的使用,使得社会干预更加有效。“基于证据”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基于研究的经验总结法,它为学校持续改进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本文共分八部分,分别是导论、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的核心内涵、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的理论审思、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的目标、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的过程、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的组织系统、学校持续改进的自我评估、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个案考察。主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1.对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的目标和过程进行了勾勒。学校持续改进的目标是构建高效能的学校,提高学校成员的幸福感,并在此过程中增长持续改进的能力。从逻辑上讲,学校发展战略规划是学校持续改进的起点,学校发展战略规划是对学校发展主动的、整体的谋划和设计,与一般发展规划不同的是,它体现了基于证据的计划与实施相互影响的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不同学校的持续改进可以有各自不同的过程,但都遵循最基本的休哈特循环,即经历“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步骤。2.对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的组织系统进行了阐述。学校持续改进是学校整体的改进,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带来学校组织系统的变革。这其中,学校校长、教师要发挥专业和文化领导力,引领、推动学校进行基于证据的持续改进;学校还需要构建基于证据和持续改进的文化;为增强学校持续改进的能力,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重组、建设非行政性组织等途径,对学校组织进行改造。3.对学校持续改进的评估与证据框架进行了论述。学校持续改进中的评估是与持续改进相伴相生的一种形成性的自我评估。研究表明,学校在进行评估时需要收集以下7方面的证据:共同的愿景和目标,详细的内容标准,课程和教学与标准的一致性,长期、一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教师的专业合作氛围,学生学习的文化和氛围,与家长、社区的关系。4.通过对R学校的个案研究对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在我国教育实践中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R学校的实践表明:基于证据的思想易于被人们接受,基于证据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我国学校改进实践,而且这种方法能够引导学校进入持续改进的轨道。同时,R学校的实践也提示我们,在基于证据的实践中,证据收集、分析素养的提高,证据的保存和使用机制的健全,是基于证据实践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
徐汉群[9](2012)在《卓越领导力,可遇又可求》文中研究指明卓越领导者与卓越组织的发展之路是如此一致,甚至诸多规律都是相同的。彼得·杜拉克曾如此评价这本书:"它不会使平庸的公司成为优秀的公司。但是,它却会使优秀的公司成为卓越的公司。"没错,这正是吉姆·柯林斯的经典之作《从优秀到卓越》。书中描绘了优秀公司向卓越公司跨越的蓝图,更第一次提出了"第五级领导人"概念,正是这群"将个人的谦逊品质和职业化的坚定意
张福明[10](2011)在《企业成长与生产率、盈利能力的动态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企业成长研究自亚当·斯密起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时间,但真正开展企业成长理论研究才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彭罗斯教授在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理论》,真正奠定了现代企业成长的理论基础。无论是经济学家、管理学家还是企业家们,从未间断对企业成长问题的探索。企业成长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呈现丰富的动态特性。企业成长的动态特性是由企业所处的外界环境和内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对企业成长进行深入有效的分析,单凭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手段已显得略为不足,选择合理的数学模型对企业成长过程进行量化的模拟,才能揭示企业成长的内在本质。本文在对已有企业成长理论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成长与规模、生产率和盈利能力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把企业成长问题放在其所处的动态系统中进行分析,并且选择中国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企业成长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从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上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成长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通过研读国内外企业成长理论的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已有文献的实证研究仅仅采用的是企业的静态面板数据,而利用企业层面的动态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则相对缺乏,这样的研究方法导致的直接后果则是从根本上忽视了企业成长的动态性问题;其次,大部分有关企业成长的研究都是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来分析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率状况,较少地涉及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分阶段研究生产率的作用;再次,国内的学者缺少用动态演化的方法分析企业成长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在本篇论文中,笔者克服了前述研究的局限性,综合运用了管理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定量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面板数据自身的动态特性,熟练应用回归分析、PVAR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等计量方法,着重从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方面来研究与企业成长之间以及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问题。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从中国制造业行业自身的特征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制造业行业的几个特征。首先,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行业规模特征,分别对资产总计和净利润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2007年、2008年和2009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结果发现,制造业类上市公司规模呈“幂曲线”形态,即只有少数企业规模较大或者占有绝大部分利润,然后曲线急剧下滑形成一个“长尾”,其余大部分企业都处在“尾部”。分析发现,这3年规模或利润排名前10位的多是国家垄断行业,行业分类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行业,部分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接着根据产业关联理论,利用200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从宏观的视角分析了目前中国制造业各行业与其他各产业之间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综合分析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果表明,制造业行业中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具有高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及其他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废品废料具有高感应度系数和低影响力系数,这些产业对市场变化和其他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影响能力。第三,对比分析了中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与美国制造业生产率,并给出了1999年到2005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尽管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然而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制造业各行业质量竞争力逐年提高,2010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排名第一。在经历了2008年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的最低点后,PMI指数稳步上升,2009年3月之后始终保持在50%以上。第二,以资产总计和营业收入作为衡量企业规模的代理变量,通过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年到2009年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规模分布皆服从三参数的Log-Logistic分布。K-S检验结果表明,服从该分布,并给出Q-Q图检验。Gibrat首先探索分析了企业成长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Evans模型构建了企业成长与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关系模型。对全样本进行单要素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成长与企业规模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企业成长与企业年龄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为了检验结果的稳健性,还进行了附加测试,结论基本不变。第三,研究了基于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的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成长与生产率关系,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各自变量的冲击对企业成长因变量的影响。首先运用Malmquist-DEA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的生产率进行测算。全样本分解结果表明,2000年到2009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年均值小于1,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动指数年均值大于1,纯技术效率变动指数年均值小于1,反映了我国制造业行业主要依靠规模增大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依靠大量的物质和资金投入维持企业成长。其中C4和C6行业在制造业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生产率水平,因此又对这两个行业进行细分行业的生产率测算。接着,建立了基于PVAR模型的企业成长与生产率关系模型,分析变量冲击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当在本期给企业规模一个正冲击后,当期企业成长未发生变化,在第2期有所下降,第3期之后迅速上升,之后第4、5期下降到最低点,而后又迅速上升。这说明企业规模增大在开始阶段对企业成长的负面影响较小,3期后才逐渐对企业成长产生较大的负向影响,5期后形成正向影响,有利于企业的后期成长。同样在当期给TFP一个正冲击后,企业成长始终在小幅度的上下波动,5期后迅速下降。反映出生产率对企业成长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能持续的促进企业成长,在经过了一定时期后需要提高生产率来获得企业的不断成长动力。在当期给PECH一个正冲击后,企业成长在前4期波动,在第4期后逐渐增大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力。说明纯技术效率的提高在短时期内无法发挥对企业成长显着的促进作用,4期后会对企业成长产生明显的正向作用。技术提高,将促进企业持续成长。从预测方差分解表得到,经过20个预测期以后,系统基本稳定。20个预测期企业成长对其他三个变量的影响都很显着,相对来说,PECH对其他各变量的影响要大于企业规模和TFP对各变量的影响。第四,利用面板数据优良的动态优势,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企业成长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工业行业盈利现状,1999年到2009年我国制造业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均值逐年上升,标准差增速不大,说明各企业盈利能力分化现象不严重。接着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构建了企业成长与盈利能力关系模型。为了对比分析,还给出了面板数据的静态分析结果,并且根据企业年龄分成4类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两步法系统矩估计结果表明,当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企业成长与盈利能力、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时,结果不同于静态分析结果。企业规模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在滞后1期后发生变化,而盈利能力则在滞后2期后发生变化,说明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存在动态变化的。为了讨论结果的稳健性,进行了稳健性分析,基本结论不变。第五,从研究整体性和系统性角度,分析了企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企业成长、生产率和盈利能力之间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从统计学角度探索了生产率和盈利能力之间的联系。分别按盈利能力和生产率划分,利用统计学分析了各阶段两者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利用第四章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基于PVAR模型的生产率和盈利能力之间的联系。结果发现,盈利能力不一定能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但生产率提高一定能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接着,按上市时间划分,研究了企业成长、生产率和盈利能力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生产率在促进企业成长的影响要大于盈利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另外,生产率和盈利能力的提高,将极大地促进企业成长。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研究框架上,本文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成长的实际出发,依次从生产率、盈利能力方面分析、探索了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的动态关系,首次从动态的角度的分析企业成长与生产率、盈利能力之间的动态关系,完整的分析了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构建模型更丰富了企业成长理论,从而为深入理解和掌握企业成长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2)样本数据时间跨度大,一方面实证分析部分应用了1999-2009年之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另一方面在论文描述性部分采用了2000年-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截至2010年的世界及美国等国家和行业统计年鉴;研究对象的选择,生产率、盈利能力和企业成长这三个方面是企业的核心,是制造业行业最关心的,同时将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使得研究更具稳定性。该研究对如何在新的背景下,开展制造业行业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3)本文主要应用Malmquist-DEA方法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值来表征企业生产率,分解的纯技术效率变动指数作为衡量技术水平(或创新)的代理变量,本文首次建立基于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的企业成长与生产率关系模型,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企业成长与生产率、纯技术之间的关系。通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更直观地了解生产率与企业成长之间的互动关系。(4)在研究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成长与盈利能力之间关系时,首次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该方法能更好地研究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不同于以往简单、静态的分析企业成长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5)完整、系统的研究了企业成长与生产率、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6)本文研究的样本取自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在文中做了相应的稳健性检验,保证结论的稳健性。充分发挥面板数据的优势,应用较新的关于面板数据的理论,如面板数据协整理论、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更准确的分析各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情况。
二、用“刺猬理念”引领企业走向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刺猬理念”引领企业走向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积极领导的结构测量、形成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积极领导的概念与测量 |
2.1.1 积极领导的概念 |
2.1.2 积极领导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2.1.3 积极领导的维度与测量 |
2.2 积极领导的形成 |
2.2.1 自我构建对积极领导的影响 |
2.2.2 人格特质对积极领导的影响 |
2.2.3 环境因素对积极领导的影响 |
2.3 积极领导的影响结果 |
2.3.1 积极领导对个体层面的影响 |
2.3.2 积极领导对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的影响 |
2.4 积极领导的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积极领导的量表修订 |
3.1 问题提出 |
3.2 概念、内涵与维度识别 |
3.2.1 积极领导的概念与内涵 |
3.2.2 积极领导的维度识别 |
3.2.3“发现优势”维度测量的理论基础 |
3.2.4“真正乐观”维度测量的理论基础 |
3.3 生成量表题项 |
3.3.1 初始题项的生成 |
3.3.2 内容效度评估 |
3.4 优化量表题项 |
3.4.1 数据收集 |
3.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4.3 内部一致性评估 |
3.4.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3.5 量表验证 |
3.5.1 研究假设 |
3.5.2 测量量表 |
3.5.3 数据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影响机制 |
4.1 问题提出 |
4.2 理论基础与理论模型构建 |
4.2.1 认知—情感加工系统理论与应用 |
4.2.2 特质激活理论与应用 |
4.2.3 理论模型的形成 |
4.3 研究假设 |
4.3.1 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直接影响 |
4.3.2 积极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 |
4.3.3 组织间竞争的调节作用 |
4.4 问卷设计与调查 |
4.4.1 测量工具 |
4.4.2 预调查与问卷修正 |
4.4.3 正式调查 |
4.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5.2 信度分析 |
4.5.3 效度分析 |
4.5.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5.5 相关分析 |
4.5.6 假设检验 |
4.5.7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效果 |
5.1 问题提出 |
5.2 理论基础与理论模型构建 |
5.2.1 社会认知理论与应用 |
5.2.2 理论模型的形成 |
5.3 研究假设 |
5.3.1 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直接影响 |
5.3.2 领导认同感的中介作用 |
5.3.3 主动性人格在积极领导与领导认同感关系间的调节作用 |
5.4 问卷设计与调查 |
5.4.1 测量工具 |
5.4.2 预调查与问卷修正 |
5.4.3 正式调查 |
5.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5.2 信度分析 |
5.5.3 效度分析 |
5.5.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5.5 数据聚合检验 |
5.5.6 相关分析 |
5.5.7 假设检验 |
5.5.8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 |
6.3 管理启示 |
6.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新发展阶段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深刻理解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丰富内涵 |
1.企业全球竞争力是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课题 |
2.辩证理解企业大和强的关系 |
3.基于实践的研究已经形成体系 |
企业全球竞争力的八个要素特征 |
国有企业的全球竞争力还有五个方面亟待提高 |
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基本路径 |
(3)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深刻理解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丰富内涵 |
1.1 企业全球竞争力是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课题 |
1.2 辩证理解企业大和强的关系 |
1.3 基于实践的研究已经形成体系 |
2 企业全球竞争力具有多要素特征 |
2.1 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力 |
2.2 突出的核心竞争力 |
2.3 优良的规模效益表现 |
2.4 优秀的企业文化 |
2.5 超强的执行力 |
2.6 持续的行业引领力 |
2.7 较高的国际化水平 |
2.8 广泛的社会尊重 |
3 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五个方面亟待提高 |
3.1 企业创效能力亟待提高 |
3.2 企业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亟待提高 |
3.3 企业治理水平亟待提高 |
3.4 企业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
3.5 企业品牌效应亟待提高 |
4 基本培育路径 |
4.1 筑牢制度基础 |
4.2 打造核心优势 |
4.3 增强内生动力 |
4.4 优化国际布局 |
4.5 强化智力支撑 |
(4)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企业家角色转换——以联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
1.1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
1.2 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与企业家角色的关系 |
2 研究设计 |
3 案例描述 |
3.1 初创期 (1984—1988年) |
3.2 成长期 (1989—2000年) |
3.3 变革期 (2001—2008年) |
3.4 成熟期 (2009年至今) |
4 案例讨论 |
4.1 企业创新发展的典型特征 |
4.1.1 创新关系:政策、市场与企业 |
4.1.2 创新模式:单一还是多元 |
4.1.3 驱动因素:市场诱导 |
4.1.4 关键角色:企业家 |
4.2 企业创新与企业家角色 |
5 结论与展望 |
(5)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方法 |
第一章 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
第一节 森林及森林文化 |
一、森林的双重属性 |
二、森林文化及其内涵 |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定义及生境 |
一、民族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
二、彝族森林文化的生境 |
第二章 彝族对森林资源的利用 |
第一节 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生计活动 |
一、妙用森林的农耕技艺 |
二、以森林为载体的牧猎文化 |
三、靠山吃山的采集文化 |
四、柴的广泛使用及生火、砍柴技艺 |
五、竹木餐饮器具的制作技艺 |
六、茶在彝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及饮茶技艺 |
第二节 森林文化在人居环境中的立体呈现 |
一、建寨选址对森林环境的追求 |
二、建房取材于林 |
第三节 呈示在服饰上的森林文化 |
一、取于森林的服饰材质 |
二、动植物图案在服饰上的应用 |
第四节 竹木在艺术、体育领域的利用 |
一、采用竹木制作乐器 |
二、漆器的选材及制作 |
三、雕刻绘画的木质用材及涉林图景 |
四、承载彝文的木质材料 |
五、木质体育器材 |
第三章 原始宗教及人生礼俗中的彝族森林文化 |
第一节 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森林文化 |
一、山神崇拜 |
二、树神崇拜 |
三、林神崇拜 |
四、花神崇拜 |
五、植物崇拜举隅 |
六、宗教活动中的植物 |
第二节 人生礼俗中的森林文化 |
一、诞生礼仪中的森林文化 |
二、婚恋中的森林文化 |
三、葬礼中的森林文化 |
第四章 彝族维护森林的途径及实效 |
第一节 植树造林以固森林之本 |
一、森林的实用价值为造林护林提供原动力 |
二、植树造林的原则及方法 |
三、植树造林的实践 |
第二节 信仰习俗的护林功能 |
一、风水观中的护林因素 |
二、神山森林体系的护林功效 |
三、具有重要护林意义的护林节 |
第三节 保护森林的制度 |
一、明确森林权属 |
二、保护森林的地方组织 |
三、分类保护、用林有度 |
四、1949前的护林碑刻 |
五、1950年后的护林乡规民约 |
第四节 保护森林的实效 |
一、森林状况较好 |
二、数目众多的名木古树 |
三、提供丰富的生计物产 |
第五章 彝族森林及森林文化的变迁 |
第一节 彝族地区森林变迁及其动因 |
一、彝族地区森林变迁 |
二、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动因 |
三、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生态及社会后果 |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变迁 |
一、森林资源利用淡化 |
二、科技进步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
三、神山森林体系的变迁 |
四、彝族森林文化变迁的影响 |
第六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地位及特质 |
第一节 森林文化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基础地位 |
一、彝族文化在森林环境中产生 |
二、富含植物化特征的哲学理念 |
三、彝族文化以森林文化为内核而不断衍生 |
第二节 林人共生的文化特质 |
一、人与植物的生命同构 |
二、林人共生的生态观 |
第三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区域性差异 |
一、彝族地区森林差异及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
二、利用森林资源的区域性差异 |
三、与森林相关习俗的区域性差异 |
第七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
一、树立自然与人共生的生态导向 |
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三、林人共生理念在生态教育中的意义 |
四、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立法的启示 |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在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 |
一、彝族森林文化对生态恢复的意义 |
二、彝族森林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
第三节 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
一、彝族植物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
二、彝区城市绿化缺乏地域特色 |
三、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意义 |
四、巧用彝族植物文化装点彝区现代城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转型出现“冲突”怎么办?(论文提纲范文)
公司转型渐入深水区 |
迎面而来“冲突管理” |
“刺猬观念”和“刺猬理念” |
(7)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2章 吉大正元培训体系现状和问题分析 |
2.1 公司培训体系概况 |
2.2 培训体系发展现状评价 |
2.3 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第3章 吉大正元培训体系建设规划 |
3.1 培训体系建设需求分析 |
3.2 培训体系规划目标与框架 |
3.3 培训体系课程设计 |
3.4 培训体系效果评估 |
第4章 吉大正元培训体系实施与保障 |
4.1 师资力量的可持续性开发 |
4.2 培训流程与组织实施 |
4.3 组织和制度保障 |
4.4 企业文化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课程开发大纲 |
三、培训满意度调查表 |
后记和致谢 |
(8)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的缘起 |
(一) 学校改进: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课题 |
(二) 当前我国学校改进实践存在的问题 |
(三) 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改变我国学校改进现状的可能路径 |
二、文献综述 |
(一)学校改进研究 |
(二)基于证据的教育的研究 |
(三)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的研究 |
三、 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的核心内涵 |
一、 学校改进、持续改进与学校持续改进 |
(一) 学校改进 |
(二) 持续改进 |
(三) 学校持续改进 |
二、 证据与基于证据 |
(一) 证据 |
(二) 基于证据 |
三、 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 |
第二章 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的理论审思 |
一、 理论背景 |
(一) 系统论 |
(二) 权变理论 |
(三) 复杂性理论 |
二、 立论基点 |
(一) 组织变革的渐变论 |
(二) 持续改进理论 |
(三) 科学决策理论 |
第三章 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的目标 |
一、 构建高效能学校 |
(一) 什么是学校效能 |
(二) 高效能学校的特征 |
二、 增长持续改进的能力 |
(一) 持续改进的高绩效组织发展的过程 |
(二) 持续改进组织的特征 |
第四章 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过程 |
一、 基于证据的学校战略规划 |
(一) 什么是发展战略规划 |
(二) 学校进行战略规划的必要性 |
(三) 基于证据的学校发展战略规划思路 |
二、 学校持续改进的一般过程 |
(一) 持续改进的基本过程 |
(二) 学校持续改进过程的一般特点 |
(三) 学校持续改进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
三、西方典型学校持续改进过程项目的过程模型 |
(一) 高效学校持续改进的过程 |
(二) “学校进步的突破点”模型 |
(三) 调查的循环 |
(四) “持续改进六步骤”模型 |
(五) 卓越学校的关键——持续的学校改进模型 |
(六) 持续改进的模型 |
第五章 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的组织系统 |
一、 学校领导力 |
(一) 领导力与学校领导力 |
(二) 校长领导力 |
(三) 教师领导力 |
二、 持续改进的学校文化 |
(一) 学校文化对学校的持续改进具有核心的推动作用 |
(二) 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的文化内涵 |
三、 持续改进的学校组织形式 |
(一) 组织的基本形式 |
(二) 现行学校组织的结构特征 |
(三) 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构建新型学校 |
第六章 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的自我评估 |
一、 自我评估概述 |
(一) 评估的目的 |
(二) 评估的方法 |
(三) 评估的组织 |
二、 学校持续改进的证据及其收集 |
(一) 共同的愿景和目标 |
(二)面向全体学生的详细的内容标准 |
(三) 课程和教学与标准的一致性 |
(四) 长期、一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 |
(五) 教师专业共同体 |
(六) 与父母、家庭、社区的伙伴关系 |
(七) 学校文化 |
第七章 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个案考察 |
一、 研究方法的选取 |
二、 研究的设计 |
(一) 研究的问题 |
(二) 研究的假设 |
(三) 分析的单元 |
(四) 案例的选取 |
三、 R 学校的基本情况 |
四、 R 学校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思想的产生 |
(一) “新校长”的经验 |
(二) “新学校”的特殊背景 |
五、 R 学校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实践 |
(一) 持续改进的学校战略发展规划 |
(二) 日常事务中“证据”的使用 |
六、 R 学校的效果 |
(一) 证据思想深入人心,证据使用日常化 |
(二) 形成了学校层面的改进证据框架 |
(三) 学校进入了持续改进的轨道 |
七、 可能的问题 |
(一) 证据收集、分析素养有待提高 |
(二) 有过分依赖量化数据的倾向 |
(三) 亟需建立证据的保存和使用机制 |
余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9)卓越领导力,可遇又可求(论文提纲范文)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 |
第五级领导人VS帐篷理论 |
刺猬理论VS构建显着优势 |
三环理论VS CPO模型 |
1.你在什么方面能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 |
2.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 |
3.你对什么充满热情。 |
(10)企业成长与生产率、盈利能力的动态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List of Figures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3.4 命题的认知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成长理论 |
2.1.1 企业成长理论发展回顾 |
2.1.2 国内学者对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 |
2.1.3 托宾Q 值 |
2.2 生产率和盈利能力 |
2.2.1 生产率 |
2.2.2 盈利能力 |
2.3 简要的述评和说明 |
2.4 基本概念的定义 |
2.5 美国制造业振兴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行业特征分析 |
3.1 制造业在各国经济中的作用 |
3.1.1 制造业在世界各国经济中的作用 |
3.1.2 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 |
3.2 中国制造业行业特征 |
3.2.1 行业规模现状分析 |
3.2.2 行业关联度 |
3.2.3 制造业生产率现状 |
3.2.4 制造业行业其他指标 |
3.3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规模分布特征 |
3.3.1 变量选择及样本 |
3.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3.3 参数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成长与生产率关系实证研究 |
4.1 引言 |
4.1.1 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现状 |
4.1.2 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比较 |
4.1.3 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比较 |
4.2 生产率测算 |
4.2.1 生产率的测算理论 |
4.2.2 测算生产率的方法 |
4.2.3 Malmquist-DEA 指数分解 |
4.2.4 变量说明及数据处理 |
4.2.5 全样本测算结果 |
4.2.6 各细分行业比较 |
4.3 基于面板数据VAR 模型的企业成长与生产率关系的实证检验 |
4.3.1 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 |
4.3.2 模型的设定 |
4.3.3 变量说明及数据处理 |
4.3.4 数据的检验 |
4.3.5 面板数据VAR 模型的估计结果 |
4.4 细分行业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成长与盈利能力关系实证研究 |
5.1 中国工业行业企业的盈利现状分析 |
5.1.1 总体概况 |
5.1.2 制造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变迁分析 |
5.1.3 制造业上市公司行业盈利能力特征分析 |
5.2 企业成长与盈利能力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
5.2.1 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
5.2.2 数据的检验 |
5.2.3 基于面板数据的静态分析 |
5.2.4 分年、分行业讨论 |
5.3 基于面板数据的动态分析 |
5.3.1 模型设定 |
5.3.2 系统广义矩估计 |
5.4 估计、检验及结果分析 |
5.4.1 静态面板回归结果 |
5.4.2 广义矩估计法 |
5.5 稳健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企业成长与生产率、盈利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 |
6.1 生产率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 |
6.1.1 变量说明及数据处理 |
6.1.2 统计分析结果 |
6.1.3 基于PVAR 模型的估计 |
6.2 生产率、盈利能力和企业成长的联系 |
6.2.1 描述性统计及Pearson 相关性 |
6.2.2 单变量分析 |
6.3 回归分析 |
6.3.1 模型建立 |
6.3.2 扩展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 |
7.1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
7.2 研究启示和政策建议 |
7.2.1 企业平衡发展 |
7.2.2 夯实产业基础设施 |
7.2.3 坚持创新领先 |
7.2.4 依靠知识型人才 |
7.2.5 发展绿色制造,节能减排 |
7.2.6 并购整合,提高盈利能力 |
7.2.7 挖掘内部潜力 |
7.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 |
附录1 第二章附录 |
附录2 第三章附录 |
附录3 第四章附录 |
附录4 第五章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四、用“刺猬理念”引领企业走向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积极领导的结构测量、形成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D]. 徐泽磊.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发展阶段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再思考[J]. 杨永胜. 中国发展观察, 2021(13)
- [3]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新思考[J]. 杨永胜. 中国市场, 2021(15)
- [4]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企业家角色转换——以联想为例[J]. 陈同扬,马红伟,李辉.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8(03)
- [5]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D]. 刘荣昆. 云南大学, 2016(12)
- [6]转型出现“冲突”怎么办?[J]. 陈春花.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2015(08)
- [7]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体系建设研究[D]. 高明亮. 吉林大学, 2014(03)
- [8]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D]. 许爱红.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9]卓越领导力,可遇又可求[J]. 徐汉群. 中外管理, 2012(11)
- [10]企业成长与生产率、盈利能力的动态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D]. 张福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