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三角洲露头层序演化特征及其对砂岩储层的控制

扇三角洲露头层序演化特征及其对砂岩储层的控制

一、扇三角洲露头层序演化特征及其对砂岩储集层的控制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龚银[1](2021)在《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差异、沉积响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是南海北部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块,是典型的“小而肥”的富油气凹陷。由于其处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结合部,新生代以来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活动,形成其垂向上与平面上构造差异的特点。福山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上具有西油东气、上油下气的差异分布特征,这种差异特征与福山凹陷构造差异发育密切相关。本次研究针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复杂的构造,以构造差异特征分析着手,充分利用岩芯、钻录井、地震及测试分析等资料,建立研究区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格架;在此基础上分析福山凹陷的构造演化特征,重点讨论福山凹陷构造差异发育特征及其成因;并以此为主线,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研究福山凹陷地层展布、物源、沉积充填及沉积体系对构造差异的响应特征,进一步探讨构造差异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关系,提出典型油气成藏模式。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进展与认识:1、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发现福山凹陷构造格局呈现上下两套构造体系、东西隆凹相间的特点。福山凹陷西部地区临高断层是强烈伸展作用下形成的铲形拆离断层,具有强烈控凹作用;而东部地区长流断层具有一定左行走滑分量,并伴随平移扭动特征,控凹作用较弱;南部斜坡定安断层是在海南隆起顺时针旋转、过隆升程中刚性基底发生脆性破裂而形成的高角度正断层,基本不控凹;西部美台断层始活动性强,对西部凹陷的沉积充填具有显着控制作用。福山凹陷发育深浅两套断裂体系,分别为基底卷入型与盖层滑脱型。此外,受东西隆凹相间构造格局与应力差异的影响,平面上断裂体系可划分为西部伸展断裂体系、中部构造转换体系和东部伸展走滑断裂体系;并且东、西部地区古近系发育差异构造样式:西部地区受到强伸展作用的影响,主要发育伸展构造样式,东部地区则受到一定走滑作用影响,发育扭动构造样式。通过对沉降史与伸展量的研究,揭示了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活动演化特征: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沉降过程具有明显差明显的差异性,并且沉降中心具有由西部向东部迁移的趋势;伸展作用方向主要以北西-南东向为主,且凹陷各个时期的伸展速率都远大于沉降速率;伸展和沉降过程具有幕式演化的特征,但是伸展和沉降作用的幕式变化又不具有同步性。2、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福山凹陷古近系识别了7个三级层学,各层序地层展布、物源、沉积充填及沉积体系与构造活动紧密相关。(1)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沉积地层的厚度分布具有不同的特征:裂陷Ⅰ幕的长流组沉积时期地层厚度中心仅发育于西部洼陷处,东部地层很薄;裂陷高峰期的流沙港组沉积时期,随着裂陷作用的增强,地层厚度逐渐增大,东部地区地层厚度增大最为明显;裂后期的涠洲组沉积时期,裂陷作用减弱,断层活动性减弱,进而对厚度分布的控制作用减弱,沉积中心远离边界主控断层。(2)与构造相关的四种控砂模式:(1)多级断阶控砂模式、(2)构造转换带控砂模式、(3)绕区坡折带控砂模式、走滑调节带控砂模式。(3)沉积体系的发育受到构造阶段性活动影响。3、在层序地层格架下,本次研究统计了福山凹陷己知钻井的油气分布,结果显示福山凹陷油气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东部白莲地区油气资源具有极高的气油比,显示出该地区烃源岩具有过成熟生气的特征。在时间上,油气主要分布于流一段高位体系域、流二段低位体系域和流三段高位体系域。在空间上,流三段高位域和流一段高位域的油气主要富集在中部地区,其次为东部地区。而流二段低位域油气主要富集在东部地区,其次为西部地区。4、基于福山凹陷古近纪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针对凹陷构造差异特征,探讨福山凹陷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显示福山凹陷构造-沉积-成藏具有很好的响应关系,不同构造背景产生的构造样式控制着不同类型的沉积充填特征,进而在不同的构造-沉积部位形成了相应的圈闭分布模式。福山凹陷发育的深层反向和浅层顺向两大断裂系统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深层反向断裂形成时间早,活动性差,有利于形成多种圈闭和对油气的遮挡成藏,控制了福山凹陷绝大多数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浅层顺向断裂形成时间晚,长期多期活动,断层遮挡油柱高度小,不利于油气的聚集和保存。深层反向断裂控制的油气藏位于断裂下盘,浅层顺向断裂控制的油气藏位于断裂上盘,油气主要富集在深层反向断裂控制的下盘圈闭中。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主要四种成藏模式:西部滚动背斜成藏模式,中部构造转换带成藏模式,东部反向正断层成藏模式,东部牵引走滑构造成藏模式。

张磊[2](2020)在《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准噶尔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腹部,是研究中亚地区古生代增生造山活动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是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领域,因此对其开展石炭系结构和原型盆地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综合利用大量盆缘露头、盆内深钻井、二维及三维地震剖面,刻画了石炭纪盆地的平面展布特征,并结合录井分析、岩心观察和地震相等方法揭示了石炭纪盆地的物质组成和沉积充填特征。通过地震剖面解释、典型石炭系断陷的几何学与运动学分析,揭示了两期“断-坳”结构特征及断层对石炭纪断陷盆地发育过程的控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亚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格局的演化模型,揭示了洋盆俯冲回撤机制(roll-back)对盆地发育的控制作用。综合运用岩石学、年代学、古生物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将石炭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滴水泉组(C1d)、松喀尔苏组(C1s)、双井子组(C1-2s)、巴塔玛依内山组(C2b)和石钱滩组(C2sq)。其中,滴水泉组为前裂陷期(pre-rift)层序,岩性主要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粗碎屑岩;松喀尔苏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水下喷发的火山岩夹火山碎屑岩;双井子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海陆过渡相沉积岩;巴塔玛依内山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陆上喷发的火山岩建造;石钱滩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湖相、浅海相沉积。石炭纪断陷呈现两期“断-坳”结构,其中,C1s和C1-2s分别为第1期断陷、坳陷层序,C2b和C2sq为第2期断陷、坳陷层序。断陷的发育多为侧向生长、连接的方式,并在其内部识别出多个不整合。石炭纪末断陷普遍发生反转,上石炭统被大量剥蚀,石炭系顶部形成区域性不整合。下石炭统共识别1 14个断陷,整体呈NW-SE向展布;上石炭统共识别58个断陷,整体呈NWW-SEE向展布,早、晚石炭世两期断陷的方位发生了约15°的逆时针旋转。根据断陷的分布特征,从北向南可依次划分出4排石炭纪沉积岩、火山岩分布带:①乌伦古-野马泉、②陆梁-五彩湾-大井、③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④沙湾-阜康-博格达分布带。其中第2和第3排带发育石炭纪地层最多,第1和第4排带发育相对较少。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的地质属性包括弧前、弧内、弧后断陷/坳陷盆地、裂陷盆地和前陆盆地等,其形成演化主要受额尔齐斯洋、卡拉麦里洋和北天山洋俯冲回撤作用控制(roll-back)。论文综合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汇聚拼贴的演化模型。在阿尔泰弧、准东多岛弧、陆梁弧、准噶尔-吐哈地块顺时针旋转拼贴的过程中,由于岛弧地体相对俯冲洋盆的旋转速率更快、旋转角度更大,导致发育在岛弧上晚石炭世断陷的方位相对于早石炭世断陷发生了逆时针迁移。

张自力[3](2020)在《大型坳陷湖盆层序地层表征与岩性圈闭分布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为例》文中认为陆相坳陷型湖盆具有稳定的物源区,沉积储层厚度薄、平面展布范围广,受湖平面升降作用控制明显、储层非均质性强、岩性圈闭成因和分布复杂等特征,这些特征影响了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如何建立大型坳陷型湖盆层序地层格架,确定层序格架下沉积体系及砂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明确不同成因岩性圈闭空间分布规律,成为突破坳陷型盆地规模型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重要问题。本论文基于大量岩心、露头、测井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综合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砂体成因类型、砂体空间结构,以及层序地层格架下岩性油气藏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规律。将陇东地区延长组划分为五个长周期旋回建立了三种层序结构样式;提出了辫状河三角洲砂体4种垂向叠置样式和7种平面组合方式,通过对延长组已知岩性油气藏的精细解剖,确定了陇东地区延长组9种岩性圈闭成因类型。通过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堆砌样式及11个等时界面的识别,将延长组划分1个超长期旋回、5个长期旋回(三级层序)和17个中期旋回(四级层序)。长期旋回LSCⅠ以长10油层组为主,其中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Ⅱ由长92、长91、长82油层组构成,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Ⅲ由长81~长63油层组构成,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Ⅳ由长62~长33油层组构成,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Ⅴ由长32~长1油层组构成,包含五个中周期旋回。依据砂泥岩叠置样式、基准面旋回过程的控制因素和对称性特征,将长期基准面旋回划分为低水位基准面缓慢上升为主旋回结构(对应LSCⅠ-Ⅱ)、高水位基准面快速上升缓慢下降型旋回结构(对应LSCⅢ-Ⅳ)、高水位基准面缓慢下降为主旋回结构(对应LSCⅤ)。在中期旋回结构中,多发育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结构为主的非对称性旋回或近对称型旋回结构,而以基准面下降为主的半旋回结构不发育。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可划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旋回,向上“变浅”非对称型旋回,及对称型旋回这3类7种结构。陇东地区延长组主要发育西南方向供源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重力流盆底扇沉积以及湖泊沉积,构成了延长组最主要的储集砂体类型: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道-坝复合砂体、深水浊积扇砂岩。延长组具有复杂的砂泥岩组合样式和空间分布特征,具体为:砂包泥、泥岩嵌入式、砂泥岩交互式、泥包砂、砂岩指状式、纯泥岩段等6种组合样式。不同成因砂体在垂向上构成独立型、叠加型、切叠型和复合型4种叠置样式。将不同旋回过程中砂岩的平面接触关系划定义为7种类型:一体式(孤立式)、溢岸(天然堤)接触式、分流间湾接触式、对接式、侧切式、代替式、河口坝对接式。陇东地区延长组以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其中岩性油气藏分为砂岩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和(物性)非均质性遮挡3类,可进一步细分为砂岩上倾尖灭油藏,砂岩侧向上倾尖灭,河口坝砂岩透镜体油藏,浊积扇砂岩透镜体油藏,薄层河道砂岩物性透镜体油藏,厚层道-坝复合体砂岩物性透镜体油藏,替代式非均质(岩性)侧向遮挡油藏,侧切式非均质性侧向遮挡油藏,破坏性成岩作用物性封闭油藏,建设性成岩作用物性封闭油藏等10种油藏类型。因此,本次依据圈闭成因、砂体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等因素将岩性圈闭划分3类、6亚类、10种成因类型。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的成因和空间分布不仅与长期旋回基准面的升降过程有关,还与沉积期古湖盆底形以及古地形导致的砂岩空间分布和垂向叠置样式关系密切。砂岩透镜体油藏主要为源内油藏,多分布于FS2,FS3,FS4湖泛面(优质烃源岩)附近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及深水浊积扇成因砂体中。砂岩上倾尖灭和(物性)非均质性遮挡油藏多为源外油藏,多以水下分流河道、道-坝复合砂体为主,广泛分布于陇东地区延长组各个层系内部。其中在低水位长期基准面缓慢上升体系域内,沿古湖盆坡折带形成依次上超的砂岩尖灭岩性圈闭。在低水位长期基准面缓慢下降体系域内,则与强烈进积的三角洲一起形成向盆内连续分布的顶部超覆砂岩上倾尖灭岩性圈闭。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道坝复合体岩性圈闭类型多样,以物性封闭和非均质性遮挡岩性圈闭为主。而在高水位基准面缓慢下降体系域及低水位基准面快速下降体系域内,在盆地深水区形成大量与烃源岩互层的重力流盆底扇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综上所述,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的成因具有复杂性,类型多样,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等特征。古地貌及湖盆底形特征决定了沉积物分散路径和样式,决定了规模型岩性圈闭的空间分布。基准面旋回过程控制了砂泥(储-源)岩时空配置,与沉积期古地貌的匹配控制了岩性圈闭的类型和空间分布规律。层序格架下砂体成因类型和结构特征调整了岩性圈闭成因、形态和空间分布。此外,源、储及油源断层的时空配置决定了岩性圈闭的有效性。

王彦君[4](2020)在《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文中研究指明准噶尔盆地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当量超过100亿吨的四大含油气盆地之一。经过70多年的勘探开发,盆地内埋深浅于4500m的中~浅层探区内油气勘探程度普遍较高,再获勘探大发现的概率越来越小。深层~超深层成为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必然选择。自晚古生代以来,受控于海西~喜山期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改造作用,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垂向叠合形成了现今准噶尔大型叠合盆地;多期构造作用伴随着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改造甚至破坏的全过程,进而控制着现今油气藏的分布。深层油气勘探面临着一系列关键地质问题。本次研究立足于多期构造控藏的角度,重点聚焦如下3个关键的科学和勘探问题:(1)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演化过程及不同演化阶段沉积盆地类型;(2)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宏观控制作用;(3)深层油气藏分布规律和勘探有利区带。综合最新横跨盆地二维地震和重点探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深层钻井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对准噶尔盆地构造变形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原型盆地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以及多期构造叠加改造控藏作用进行系统研究,(1)运用Land Mark地震资料解释系统,追踪地震反射层位,识别断层、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及生长地层,编制地层厚度图;(2)运用2D-MOVE软件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反演不同地质时期构造变形;(3)运用Basin Mod软件重建重点生烃凹陷埋藏史和热演化史。获得如下几点新认识。1)在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基础上,厘定了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自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阶段“伸展-聚敛”构造旋回。每一旋回,盆地应力体制均从早期的伸展或稳定开始,到晚期聚敛造山环境结束。基于格架地震大剖面构造解析和平衡剖面构造恢复,识别了7期明显的区域性构造变形(2期伸展,5挤压)。2期伸展变形分别与早二叠世、早侏罗世造山后应力松弛有关。早二叠世强伸展变形造成盆地内广泛发育地堑-地垒构造与半地堑构造;早侏罗世弱伸展变形主要发生在盆地南部,正断层断距和延伸长度较小,构造活动强度明显弱于早二叠世。5期挤压构造变形分别与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晚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及晚新生代区域性碰撞/增生造山事件密切相关。总体上,盆地边缘构造变形强烈,以逆冲推覆及褶皱变形为主,盆地中央变形较弱。其中晚侏罗世、晚喜山期区域构造作用分别导致盆地内强烈的褶皱和掀斜作用,整个盆地经历了剧烈调整和改造。目前,准噶尔盆内沉积地层整体呈现南厚北薄楔形几何形态和南低北高的构造格局。2)厘定了准噶尔盆地不同演化阶段盆地原型及时-空域复合-叠合特征。在5阶段周期性“伸展-聚敛”区域构造作用控制下,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每一演化阶段,盆地由早期的伸展断陷或中性坳陷盆地逐渐演变为挤压性前陆或坳陷盆地;湖盆由早期水进、扩张演变为晚期水退、萎缩;每一构造-沉积旋回层下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正旋回,上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细变粗的反旋回。早二叠世准噶尔盆地为多个次级裂谷盆地组成的复合型盆地,中二叠世演变为裂后坳陷盆地,至晚二叠世成为挤压型坳陷盆地;早三叠世~晚三叠世早期,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晚期转变为弱缩短坳陷和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侏罗世准噶尔盆地为弱伸展坳陷盆地,中侏罗世为中性坳陷盆地,至晚侏罗世演变为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白垩世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演变为挤压性坳陷盆地;古近系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中新世-全新世演变为陆内再生前陆盆地。不同演化阶段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纵向上叠加,形成了典型的叠合盆地。3)深化认识了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对油气成藏要素(源、储、盖、圈)、成藏过程(生、排、运、聚)及早期油藏(调整、改造及破坏)的控制作用。在多期构造-沉积旋回,多阶段多类型盆地纵向叠合背景下,准噶尔盆地内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发育多层多种类型圈闭,发育多套复合疏导体系,造就了准噶尔盆地“满盆”、全层系、多层组含油的格局;发生多期、多区生排烃作用,多期、多方向油气运移及成藏过程;晚期构造变动会调整、改造或破坏早期形成的油藏,使早期形成的油藏进一步复杂化。4)提出深层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以4500米作为“深层”油气勘探的深度标准,盆地西北缘、腹部和东部探区深层勘探目的层段主要集中在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中;在盆地南缘探区,“深层”勘探对象主要为白垩系吐谷鲁群区域盖层之下的侏罗系—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储集层。靠近生烃中心、位于油气运移优势路径上的深层圈闭,最有可能充注成藏。石炭、二叠系有利区带包括:(1)红车-克百-乌夏断裂带下盘断块圈闭群;(2)紧邻生烃凹陷古隆起迎烃面——如莫索湾凸起周边,夏盐-石西凸起西、南侧,白家海凸起南侧,北三台凸起西侧的构造-岩性圈闭群;(3)生烃凹陷上倾方向地层-岩性圈闭群。侏罗系含油气系统深层勘探有利区带包括:(1)霍-玛-吐断裂带下盘深大构造背斜群,阜康断裂带下盘掩伏构造;(2)前缘斜坡区岩性地层圈闭群。

肖阳[5](2020)在《辽宁省红庙子盆地中生界油气勘探前景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国内油气资源勘探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将目光转向松辽盆地外围中生代残留断陷盆地群。红庙子盆地地处辽宁省桓仁县及新宾县境内,面积约350km2,是松辽盆地外围东南部中生代断陷盆地之一。其内发育的地层主要为中侏罗统侯家屯组,下白垩统鹰咀砬子组、林子头组、下桦皮甸子组及亨通山组。通过分析区内的重磁电及钻井资料可知,红庙子盆地是一在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时期,受控于盆地西北缘NE向F1主控断裂的多边不规则的单断式碎屑岩断陷湖泊盆地。F1断裂是一在断陷期控制侯家屯组至亨通山组地层发育、后期遭受挤压反转的NE向先正后逆的断裂,F2断裂是盆地东南部边缘NEE向的逆冲推覆断裂,F3断裂是东部次凹边缘的近SN向小型正断层,F6断裂是盆地西南部边缘的近NW向逆冲断裂。总体呈现出西部断凹-中部鼻状凸起-东南部次凹的“两凹夹一凸”构造格局。盆地中生代地层共经历三次主要的构造运动,遭受两次地层剥蚀,可细划分为中侏罗世侯家屯组断陷湖泊沉积期、晚侏罗世构造隆升剥蚀期、早白垩世果松组强烈火山活动期、早白垩世鹰咀砬子组至亨通山组断陷湖盆沉积期、晚白垩世盆地隆升剥蚀期等5个阶段。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钻井岩心观察,识别出红庙子盆地中生代地层主要发育有冲积扇相、湖泊相、扇三角洲相、湖底扇相等4种沉积相类型,并进一步识别出了6种沉积亚相和11种沉积微相。除了下白垩统果松组之外,侯家屯组、鹰咀砬子组、林子头组、下桦皮甸子组及亨通山组皆发育一套扇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深湖沉积体系。综合暗色泥岩厚度、展布范围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可知,侯家屯组、鹰咀砬子组及下桦皮甸子组暗色泥岩是红庙子盆地的主力烃源岩。各地层单元储集层多为特低孔-超低孔-非渗-超低渗型储层,中生代地层中组成了自生自储、上生下储及下生上储三种生储盖组合。红庙子盆地主要可能发育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透镜状砂体岩性油气藏、火山油气藏及古潜山油气藏四种类型;主要的油气勘探有利区带是红庙子乡陡坡深凹岩性成藏带和中部鼻状凸起潜山成藏带。

张逊[6](2020)在《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中-上二叠统沉积体系类型及芦草沟组页岩岩相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其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是区内重要的烃源岩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储层,具有较大的页岩油气勘探潜力。本文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钻井岩心系统描述、镜下薄片观察和样品分析测试,结合地震资料,利用构造地质学、地层学、沉积学、岩相学定性理论分析与地球化学定量表征相结合的方法,对准东南中-上二叠统各组地层的划分与区域对比、沉积体系类型与空间展布等方面开展了详细研究,探讨了准东南二叠纪的构造-沉积演化史,并针对研究区重点烃源岩-芦草沟组页岩的岩相类型及沉积过程、岩相组合序列及成因演化、页岩有机质的富集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在识别准南地区中-上二叠统内各组之间的岩性界面和测井相界面的基础上,建立了准东南地区中-上二叠统区域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厘定了准东南地区中-上二叠统的沉积体系类型、分布与演化,指出芦草沟组沉积期,研究区具有南部依林黑比尔根山前的扇三角洲体系和北部五彩湾凹陷的辫状河三角洲体系等两大沉积体系,此时博格达地区为一水下隆起,两大三角洲沉积体系之间为较广泛的半深湖-深湖沉积。红雁池组沉积时期,湖平面降低,以扇三角洲体系为主。泉子街组下部和上部属于冲积扇泥石流沉积,泉子街组中部属于辫状水道夹泛滥平原沉积。梧桐沟组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浅湖沉积,该时期湖平面相对升高,但其沉积体系展布的整体格局与泉子街组相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准东南地区从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和红雁池组的扇三角洲-湖泊体系-上二叠统泉子街组的冲积扇体系-梧桐沟组的扇三角洲-湖泊体系的沉积演化序列。在明确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的基础上,在准东南地区识别出中-上二叠统乃至整个准噶尔盆地发育的中二叠统与下二叠统之间的不整合面、上二叠统与中二叠统之间的不整合面等两个区域性的不整合面(相当于一级层序界面),根据两个区域不整合面将二叠纪准东南地区构造沉积演化划分为早二叠世-中二叠世的海陆过渡挤压盆地期、晚二叠世-古近纪的陆内挤压盆地期。其中,早二叠世-中二叠世的海陆过渡挤压盆地期包括早二叠世海相挤压阶段和中二叠世陆相挤压盆地阶段,晚二叠世-古近纪的陆内挤压盆地期包括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陆内挤压坳陷阶段,建立了准东南地区早二叠世-中二叠世的海陆过渡挤压盆地期(包括早二叠世海相挤压阶段和中二叠世陆相挤压盆地阶段)、晚二叠世-古近纪的陆内挤压盆地期(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陆内挤压坳陷阶段)等2期3个阶段的构造演化序列。上二叠统泉子街组角度不整合于中二叠统芦草沟组或红雁池组的角度不整合说明海西运动对准东南及其邻近地区构造运动有非常大的影响。这次构造运动标志着博格达山持续隆升露出水面,整个准东南表现为陆相盆地。晚二叠世,由南向北的挤压强烈,博格达山持续隆升,柴窝堡凹陷与准噶尔盆地的昌吉坳陷分开,从锅底坑组开始准东南地区进入挤压坳陷阶段。将芦草沟组页岩划分为纹层状页岩相、块状-纹层状灰质泥岩相、块状白云质泥岩相、纹层状泥质白云岩相、块状鲕粒灰岩相、块状灰质粉砂岩相等6种岩相类型和LA 1-LA 6等6种岩相组合。其中,纹层状页岩相和块状-纹层状灰质泥岩相主要沉积于半深湖-深湖环境,块状白云质泥岩相沉积于半深湖-浅湖过渡的环境中,纹层状泥质白云岩相沉积于受火山活动和幔源热液活动影响的浅湖环境中,块状鲕粒灰岩相形成于滨浅湖环境,块状灰质粉砂岩相形成于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环境。提出研究区古气候具有分带和分段性,古气候的分带性说明博格达东北部相比博格达西南部在芦草沟组页岩沉积时期具有更加潮湿的古气候条件;古气候的分段性说明芦草沟组页岩上部和下部岩相组合沉积时期,古气候较潮湿,而芦草沟组页岩中部岩相组合沉积时期古气候较干旱。古气候的分带性控制了准东南博格达东北部和博格达西南部芦草沟组页岩TOC含量的差异及有机质的富集机理、页岩沉积时期古湖泊的类型及发育模式;古气候的分段性控制了准东南准东南博格达东北部和博格达西南部芦草沟组页岩垂向上的岩相组合类型及不同类型古湖泊的垂向演化模式。揭示了准东南地区芦草沟组页岩中有机质分区富集的发育机制。博格达西南部靠近南部物源区的地区芦草沟组页岩中有机质的富集受控于页岩沉积时水体表层的古生产力的大小、水体的氧化还原条件和陆源碎屑的输入量大小。博格达西南部和东北部距离物源区较远的地区,芦草沟组页岩中有机质的富集主要受控于页岩沉积时水体表层的古生产力的大小和一定含量的陆源碎屑输入,而不是水体的氧化还原条件。博格达东北部靠近北部物源区的地区芦草沟组页岩中有机质的富集主要受控于页岩沉积时水体表层的古生产力的大小、其次是水体的氧化还原条件,最后是陆源碎屑输入量大小。

袁晓冬[7](2020)在《滦探1井储层特征及演化研究》文中提出滦平盆地位于华北北部,为典型的断陷残余湖盆,中生代为主要成盆期,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踏勘分析,多认为是浅水三角洲沉积,半深湖-深湖相发育较少,并且油气保存条件已遭到破坏。通过滦探1井的钻探发现,滦平盆地半深湖-深湖区广泛发育,并且存在页岩油气显示。本文研究采用室内调研、野外钻探、室外观察、室内分析研究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岩心进行宏观微观观察,对储层岩石学宏观与微观特征进行梳理。通过对各类储层进行物性测试、全岩分析等测试,对各类型储层的储集物性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并对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储层岩石学、储集空间及物性、沉积特征,完成滦探1井含油气层系及生储盖特征的分析,为盆地后续深入研究做铺垫。本次通过岩芯的宏观特征、微观特征、孔渗特征、含油气层系分析对滦探1井的页岩油气储层特征与演化进行研究,表明滦探1井可划分10种岩相,包括泥页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灰岩、砾岩、火山角砾岩、晶粒灰岩、凝灰岩与玄武岩;其中,砾岩、角砾岩层段孔渗数据最高,凝灰质泥岩段油气显示最好,黄绿色轻质油、天然气产出;滦探1井储层储集空间以孔隙型为主,裂缝型、溶孔溶洞型也有发育;沉积成因单元方面,共识别出原地沉积与异地沉积两大类沉积类型,可细分为深水泥页岩、深水碳酸盐岩、深水凝灰岩、深水热液喷溢岩与深水热液喷流岩、深浊积岩、碎屑流沉积岩、异重岩、滑动滑塌岩、底流改造沉积岩与风暴岩6种类型;储层控制因素方面,从滦探1井储层沉积成因单元入手进行分析,总结出盆地性质及古气候2个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滦探1井含油气层系以493m-701m砾岩可划分为两套大含油气层系,五套具体的含油气层系,第一套含油气层系为火山作用控制下的湖相沉积,油气多以自生自储式为主,同时存在一定范围内的运移过程,火山岩为良好的盖层。第二套含油气层系为正常湖相沉积,油气以自生自储式为特征。火山作用的存在极大的改善了储层的物性特征,所对应的含油气层系具有较好的油气显示。滦探1井的钻探成果,打破了前人认为滦平盆地浅水居多、不含油气的结论,对于后续深入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徐深谋[8](2019)在《白音查干凹陷白垩系地震沉积学及砂体预测》文中研究指明白音查干凹陷具有物源类型多,沉积相带窄、砂体类型变化快的特点。早期勘探对象为盆地边缘发育稳定、展布范围大的砂体。随着勘探目标向盆地内部深入,砂体规模及分布的不确定性增加,对有利砂体预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正是以寻找有利砂体为目标,开展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的砂体发育规律研究,明确了凹陷内物源分布特点、沉积体系特征及沉积相发育模式。在此基础上,应用地震沉积学及地球物理技术,预测了凹陷内各类型砂体的分布。论文得出的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通过地震剖面反射特征、沉积学特征、典型单井分析,对研究区白垩系关键层序边界进行识别,确定了不同级别层序的划分依据。通过典型单井层序划分及井震结合的追踪对比解释,在白垩系共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总结出初4种层序地层发育模式。利用区域露头、盆地内部基岩分布、岩石组分、重矿物及古地貌分析等,探讨了古地貌形态特征与古物源、沉积体系之间的关系,证实周边露头及其延伸到盆地内的基岩区是盆地内部各类沉积物的主要物源区,并划分出锡林好来、达尔其东、翁特、桑合、古尔及古尔东等6大母岩源区。在此基础上,通过古地貌分析及古沟谷刻画,识别出3类古沟谷,半定量分析了各类沟谷的搬运及卸载砂体能力,明确“W”型沟谷具有控砂面积大,“U”型沟谷具有搬运距离远的特点。依据大量的岩心观察、测井及地震相研究,在白音查干凹陷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浊积扇、滩坝及湖泊等5种沉积相类型,确定凹陷南部缓坡带主要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北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洼陷内部则主要发育浊积扇-湖泊沉积体系,并建立了盆地由强烈断陷期到坳陷期的沉积演化模式。通过地球物理模型测试与数值正演模拟分析,进一步研究了砂、泥岩地层组合的地震响应特征,建立了不同类型砂体的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地震沉积学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技术和时频分析技术为手段,结合地震属性、关键井资料、沉积模式、古地貌及地质模型正演模拟结果,实现了层序格架控制下的三角洲、浊积扇及滩坝砂等类型砂体的高精度预测。

姚宗全[9](2018)在《红山嘴地区中下侏罗统含煤层系沉积成因与储层表征》文中研究指明红山嘴地区是准噶尔盆地最主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块之一,其近5年的年均油气产量在30万吨±/年;截止2017年底,该区已探明地质储量5136.95万吨,其中的中、下侏罗统探明约311万吨,约占6.1%,现已发现3个油气田(藏),已陆续进入开发中后期,其产量逐年递减,亟待寻找新的开发区块来实现稳产之目的。而面临这一挑战的主要科学问题是:不同时期的聚煤成因与砂体的相互关系不明,层序格架下有利储集砂体展布不清,其成因机理与控制因素存在争议,有利勘探区块亟待落实。为此,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与勘探现状,运用岩、电、震及露头资料,对2个含煤地层组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早期连续煤层与后期断续多煤层的成因机理,采用沉积微相导向的对比方法,通过纵横交叉剖面,理清了两种沉积体系砂体的成因与叠置样式,探讨了各自的成因机制并查明了主控因素;利用岩-电-震相结合的定量方法,按基准面半旋回编制了8个时期的沉积参数图,再现了其沉积相的展布与演化;依据不同时期沉积相展布特点,厘定了有利储层评价指标,选用权衡定量技术的方法,对8个时期的有利区带进行了评价,进而在叠合与综合分析基础上,指出了CH7209井区和红68井区为有利勘探区块,指导了该区下一步的勘探方向。其主要成果与创新如下:1)依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厘定了研究区中下侏罗统的层序界面特征及其地质响应,划分出6个中期旋回;在岩心精细观察的基础上,识别出5种砾岩相、5种砂岩相、3种泥岩相及1种煤岩相,建立了能够反映成因的8种垂向沉积序列,构建了岩心-测井相-地震相一体化的沉积相标志,明确了两种沉积体系类型,八道湾组扇三角洲,西山窑组辫状河三角洲。2)提出了半定量判识砂砾岩结构成因的四种指标(岩石学特征、沉积序列、最大粒径/单层厚度(MPS/BTh)、粒度概率累积曲线),有效地区分了两类成因(牵引流与重力流)的砂砾岩。3)探讨了两个时期煤的展布特点与成因,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具有稳定连续成片分布的特点,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具有非稳定断续分布不成片的特征,前者与砂顶底板接触,后者与砂间互叠置,并明确指出煤层的稳定性受控于坡度,连续与非连续受控于气候和聚煤期平衡状态。在确保平剖一致的前提下,通过纵横交叉剖面的对比,得出了研究区的3种砂体叠置样式:切叠型、孤立型、桥接型,由此说明了砂体主要展布特征与机理。4)采用井震结合、多元统计的定量方法,编制了8个时期的沉积参数平面分布图,应用均方根属性正态分布量化确定沉积相带的边界,再现了8个时期的沉积格局与演化;明确了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发育扇三角洲,其湖进期沉积展布具有“大平原、小前缘”与砂体“毯式分布”的特点,而湖退期具有“小平原、大前缘”与砂体“条带状分布”的特征;然则,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发育辫状三角洲体系,其沉积展布具有“水道为主,侧向迁移”与砂体“辫状分布”的特点。5)依据代表取心井的实测资料拟合建立了孔隙度解释模型,并对全区所有井进行了孔隙度重新解释;采用灰关联分析法,以基准面半旋回为单元进行了评价,依据权衡定量评分(Q),将储层划分为5类,指出了Ⅰ类为优质储层Q介于10.6,位于三角洲平原与前缘内带过渡区及辫流坝,主要发育牵引流成因砾岩、分流河道砂岩及辫流坝砂岩;Ⅱ类为有利储层Q介于0.60.5,位于三角洲平原、前缘内带与外带交互区,发育重力流成因砾岩、河口坝砂体及辫状水道砂岩;Ⅲ类为较有利储层Q介于0.50.4,位于三角洲前缘外带与漫溢砂,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岩。6)结合已知油藏分布的特点,采用“四图叠合”(孔隙度图、微相平面分布图、储层评价分布图、构造图)的方法,预测了有利的勘探区块与勘探方向,建议尽早对CH7209井区和红68区进行勘探。

贾珍臻[10](2016)在《扇三角洲储层构型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扇三角洲沉积广泛发育于我国中-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构成了我国重要的油气储层类型。靠山近源的典型构造背景造就了扇三角洲垂向上快速堆积、侧向上毗邻发育的沉积属性,使得该类储层的精细表征和预测具有一定困难。论文围绕扇三角洲沉积体的沉积特征、结构模式、演化规律、控制因素等主题,首先利用滦平断陷盆地中生代白垩系扇三角洲野外露头,开展了陡坡型扇三角洲和缓坡型扇三角洲原型模型的研究;其次以露头模型为依据,运用储层层次分析思想,开展了基于井数据的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组的地下扇三角洲沉积体的构型表征;然后利用了Dionisos沉积数值模拟软件重建了扇三角洲朵体与扇三角洲沉积地层的形成过程,重现了在露头或者地下的扇三角洲沉积体中所呈现出的地质特征,并通过过程分析探讨了其发育规律和控制因素;最后,作为对复杂岩性扇三角洲储层构型的补充性研究,探讨了成岩作用对含油气盆地扇三角洲沉积砂体连通性与非均质性的改造意义。对滦平盆地处于不同构造位置的三个典型的扇三角洲野外露头的踏勘表明,陡坡型扇三角洲和缓坡型扇三角洲均可发育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其中,陡坡型扇三角洲规模相对较小,沉积地层中砾岩和砂砾岩百分含量相对较高;扇三角洲平原以泥石流沉积为主,水道发育特征不明显;扇三角洲前缘整体表现为辫状水道和少量水道间沉积特征,河口坝偶有发育,整体相对较少见;水道下切冲刷现象明显,多期次水道沉积叠置发育,整体以重力流沉积为主,兼具牵引流沉积特征。缓坡型扇三角洲平原相带发育规模较小,不同期次的砂砾岩扇体垂向上被泥岩所隔,单期砂砾岩体沉积厚度不大,泥质含量较少,主要发育近端主水道,与陡坡型扇三角洲相比,牵引流成分明显增多;扇三角洲的前缘亚相的分布范围相对较广,在前缘近端,发育厚层叠置的砾质水道沉积,砂地比含量相对较高,水道沉积相互切割作用明显;在前缘远端,随着水动力的减弱,水道逐级分叉作用明显,砂地比降低,砂质的小规模水道在沉积剖面上呈现出孤立透镜体的特征。结合滦平野外露头所直观揭示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的亚(微)相组成、砂体结构、分类模式等信息,运用储层层次分析思想,对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的一套地下扇三角洲沉积体进行了多级构型研究。该扇三角洲沉积体可依据中-短期旋回界面、湖泛期泥岩等划分出复合成因单元、单一扇体、复合扇体三个层次。复合成因单元由于所处的旋回阶段以及内部单元组成的不同可呈现出紧密叠加、镶嵌叠加以及相隔叠加三种不同的叠加模式,并可以分别与露头模式中的复合水道由近源端向远源端的演化特征相对应。利用钻遇于各期扇体不同位置的单一扇体测井响应特征,可识别出4种6级单一扇体构型单元,表现为从近源端的扇体到前缘主体扇体再到远源端的单一扇体测井曲线幅度依次降低,组合形态由箱型-箱型/钟型/漏斗型-钟型/漏斗型/指型依次变化。通过单一扇体侧向边界识别、邻井对比与组合关系特征,在研究区识别了层状叠合式、交错叠合式、主次叠加式以及交互叠加式4种复合扇体组合模式。层序基准面旋回对不同级次扇三角洲构型单元的的形态、分布、接触关系等具有控制作用:在中期基准面旋回的控制下,7级复合扇体单元可表现出进积、加积或者退积的堆积特点;在短期基准面旋回的控制下,6级单一扇体表现出内幕式的小幅高频的进积或者退积特征,并且在发育规模、砂体厚度、砂地比等方面表现出与短期基准面旋回相适应的变化。超短期基准面旋回控制的5级复合成因朵叶体,不发生规模的改变,仅表现为朵体的摆动、内部复合河道单元或者其它复合结构单元的迁移、增生与消亡等。综合野外露头和地下储层的扇三角洲研究成果,利用Dionisos三维沉积模拟软件,通过设计单物源和多物源扇三角洲模拟,构建不同时期不同规模扇三角洲朵体的发育特征和叠置模型,结合基准面旋回演化,实现了对完整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格架的建立。单点物源的扇三角洲模拟实验表明,扇三角洲的发育按照轴向—垂向—侧向的顺序依次生长。扇体的进积过程中,泥砂的坡降调节作用导致扇体发生侧缘的迁移。多点扇三角洲沉积模拟实验表明,各期次的扇三角洲砂体以垂向加积为特点,砂体间以不稳定的泥质隔层为界面,并向两端逐渐加厚。毗邻的扇体侧缘以发育扇三角洲间湾为特点,以细粒沉积为主,当物源供给加强时,扇体间湾处的侧积现象发育,造成在扇体间湾处同样发育厚层的砂体,形成片状发育的砂席。多点物源的扇三角洲模拟结果基本可以与苏德尔特油田发育的地下扇三角洲沉积地层相类比。碎屑物质组成、入湖坡度、供给速率以及湖水深度对扇三角洲规模、结构和形态均具有重要影响。碎屑物质越粗,扇三角洲前缘的变化速度越慢,扇三角洲前缘的弧度越小,呈平直状,反之则平面形态变化快,前缘弧度更大,更趋于扇形。同时,粗碎屑的扇三角洲常伴生有高密度异重流,而较细粒的扇三角洲只发育滑塌型浊积岩沉积。入湖坡度直接控制扇三角洲的展布形态,陡坡扇三角洲轴向的伸长作用明显,呈舌状展布,而缓坡扇三角洲平面展宽更大,更趋于扇形。沉积物的供给速率则直接控制着扇三角洲的演化速率,供给速率越快,扇体的轴向伸长与横向展宽就越快,且展宽速率的变化更为明显。湖泊水体的深度控制着扇三角洲的三层结构及其稳定性。湖水越深,扇三角洲前缘越容易发生重力滑塌。着眼于对地下储层更具有实际意义的有利储集空间分布的诉求,探讨了成岩改造作用的储层构型意义。在经历了复杂的成岩改造作用之后,苏德尔特油田扇三角洲储层岩石发育强压实成岩相、弱压实—方解石中强胶结成岩相、中等压实—方沸石/长石强溶解成岩相、中等压实—方沸石/长石中强溶解—高岭石强烈充填成岩相四种成岩相类型;6级单一扇体内部由于强压实成岩相和弱压实-方解石中强胶结成岩相的发育,原本在横向上表现为连通体的砂体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仅在部分地区发育较多的有效储层,且随着埋藏深度增加,有效储层比例逐渐降低;对于上下叠置的7级复合扇体,由于大量发育强压实成岩相和弱压实-方解石中强胶结成岩相构成致密成岩隔夹层,造成原本连通的两期扇体纵向上不再连通或只有局部纵向连通性。

二、扇三角洲露头层序演化特征及其对砂岩储集层的控制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扇三角洲露头层序演化特征及其对砂岩储集层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差异、沉积响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北部湾盆地及周缘地区构造地质背景
        2.1.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概况
        2.1.2 北部湾盆地地质背景概况
    2.2 福山凹陷地质概况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特征
        2.2.3 石油地质特征
第三章 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差异
    3.1 福山凹陷构造格架
        3.1.1 构造层划分
        3.1.2 构造单元划分
    3.2 断裂体系差异
        3.2.1 主控断层差异特征
        3.2.2 断裂体系差异分析
    3.3 构造样式差异
        3.3.1 伸展构造样式
        3.3.2 扭动构造样式
    3.4 沉降史差异
        3.4.1 参数选取及数据采集
        3.4.2 垂向上沉降演化特征
        3.4.3 沉降速率平面特征
    3.5 伸展量差异
        3.5.1 伸展量的计算方法
        3.5.2 伸展量的测线选择
        3.5.3 福山凹陷伸展差异
        3.5.4 福山凹陷古近系沉降与伸展特征综合分析
第四章 层序地层格架下的沉积响应
    4.1 层序地层学特征分析
    4.2 构造差异背景约束下的沉积体系充填演化
        4.2.1 地层展布对构造的响应
        4.2.2 构造对物源体系的控制
        4.2.3 构造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第五章 福山凹陷油气分布规律与有利油气勘探方向
    5.1 福山凹陷油气分布规律
        5.1.1 层序-油气分布规律
        5.1.2 体系域-油气分布规律
        5.1.3 油气空间分布特征
    5.2 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5.2.1 构造对成藏要素分析
        5.2.2 断裂体系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5.2.3 构造样式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典型油气成藏模式
    5.3 福山凹陷有利勘探区预测
第六章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1.2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大陆造山带理论研究进展
        1.2.2 中亚造山带研究进展
        1.2.3 弧相关盆地研究进展
        1.2.3.1 弧前盆地系统
        1.2.3.2 弧内盆地
        1.2.3.3 弧后盆地
        1.2.4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1.2.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研究现状
        1.2.5.1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层研究进展
        1.2.5.2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1.2.5.3 准噶尔盆地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1.2.5.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现状
        1.2.6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创新性研究成果
2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概况
        2.2.1 基底
        2.2.2 沉积盖层
    2.3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结构特征
        2.3.1 剩余重力异常特征
        2.3.2 剩余磁力异常特征
        2.3.3 深部地质结构
        2.3.3.1 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特征
        2.3.3.2 天然地震转换波剖面特征
        2.3.3.3 地壳物质磁化率成像
        2.3.3.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P波速度(VP)特征
    2.4 构造单元划分
    2.5 盆地演化简史
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系统
    3.1 石炭系地层划分与沿革
        3.1.1 滴水泉组沿革
        3.1.2 松喀尔苏组沿革
        3.1.3 双井子组沿革
        3.1.4 巴塔玛依内山组沿革
        3.1.5 石钱滩组沿革
    3.2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岩石地层特征
        3.2.1 下石炭统
        3.2.2 上石炭统
    3.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古生物地层特征
        3.3.1 下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3.3.2 上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3.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3.4.1 陆梁隆起
        3.4.2 中央坳陷
        3.4.3 东部隆起
    3.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震地层特征
        3.5.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3.5.2 石炭系地震波组特征
    3.6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综合划分
4 准噶尔地区构造-地层层序
    4.1 不整合面特征
        4.1.1 石炭系及其内部不整合
        4.1.2 二叠系及其上不整合
    4.2 盆地年代地层格架
    4.3 构造-地层层序
5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分布特征
    5.1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对比
    5.2 准噶尔盆地结构剖面特征
        5.2.1 南北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5.2.2 东西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5.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分布
        5.3.1 滴水泉组平面分布特征
        5.3.2 松喀尔苏组平面分布特征
        5.3.3 双井子组平面分布特征
        5.3.4 巴塔玛依内山组平面分布特征
        5.3.5 石钱滩组平面分布特征
6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结构与充填特征
    6.1 乌伦古-野马泉沉积分布带
        6.1.1 克拉美丽露头
        6.1.2 索索泉地区
    6.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
        6.2.1 石西地区
        6.2.2 三南地区
        6.2.3 滴水泉地区
        6.2.4 石钱滩地区
        6.2.5 梧桐窝子地区
    6.3 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沉积分布带
        6.3.1 莫索湾地区
        6.3.2 白家海地区
        6.3.3 北三台地区
        6.3.4 吉木萨尔地区
        6.3.5 古城地区
    6.4 沙湾-阜康-博格达沉积分布带
7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断裂系统与断陷发育过程
    7.1 准噶尔地区断裂展布特征
        7.1.1 下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7.1.2 上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7.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7.2.1 陆梁地区
        7.2.1.1 陆梁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7.2.1.2 陆梁地区石炭系断裂带特征
        7.2.1.3 陆梁地区石炭系平面分布特征
        7.2.1.4 三维几何学特征
        7.2.1.5 运动学特征
        7.2.1.6 陆梁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7.2.2 大井地区
        7.2.2.1 大井地区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7.2.2.2 大井地区不整合特征
        7.2.2.3 大井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7.2.2.4 大井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7.2.2.5 大井地区石炭纪不同时期构造-沉积格局
    7.3 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7.3.1 白家海地区
        7.3.1.1 白家海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7.3.1.2 白家海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7.3.2 阜东斜坡-北三台-吉木萨尔地区
        7.3.2.1 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7.3.2.2 地震剖面解释
        7.3.2.3 三维几何学特征
        7.3.2.4 运动学特征
        7.3.2.5 石炭纪断陷的演化过程
    7.4 断陷带内部断陷的生长过程
    7.5 断陷带之间的过渡关系
        7.5.1 平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7.5.2 剖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7.6 断陷反转强度分析
        7.6.1 反转构造定量分析方法
        7.6.2 准噶尔地区不同时期反转构造平面展布
8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成因机制
    8.1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重点构造带的发育与演化
        8.1.1 东道海子弧前盆地
        8.1.2 陆梁弧内盆地
        8.1.3 乌伦古弧后盆地
        8.1.4 克拉美丽冲断带-将军庙前陆盆地
    8.2 准噶尔及邻区石炭纪盆地演化的时空格架
        8.2.1 早石炭世早期(C_1d)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8.2.2 早石炭世中期(C_1s)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8.2.3 早-晚石炭世之交(C_(1-2)s)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8.2.4 晚石炭世中期(C_2b)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8.2.5 晚石炭世晚期(C_2sq)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8.3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8.3.1 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形成过程
        8.3.2 环西伯利亚俯冲拼贴增生体顺时针旋转
        8.3.3 准噶尔及邻区主要洋盆闭合时限的讨论
        8.3.4 博格达裂谷形成过程
        8.3.5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9 主要认识和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大型坳陷湖盆层序地层表征与岩性圈闭分布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来源、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1.1 论文来源、选题依据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层序地层研究进展
        1.2.2 岩性圈闭成因研究现状
        1.2.3 岩性圈闭研究发展趋势
    1.3 工区地质概况
        1.3.1 区域地质背景
        1.3.2 延长组地层划分
        1.3.3 研究区勘探历程及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存在的问题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层序划分
    2.1 陆相盆地层序划分
        2.1.1 层序划分原则
        2.1.2 层序边界特征
        2.1.3 层序划分及界面选取
        2.1.4 层序级别及对比
    2.2 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及界面识别
        2.2.1 层序界面识别
        2.2.2 各级层序界面特征
        2.2.3 层序划分及其特征
    2.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2.3.1 露头层序地层格架
        2.3.2 单井层序地层格架
        2.3.3 连井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2.4 层序内部构成特征和表征
        2.4.1 基准面旋回类型与控制因素
        2.4.2 陇东延长组基准面旋回类型及结构特征
        2.4.3 坳陷型湖盆层序地层模型
第3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体系组合
    3.1 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特征
        3.1.1 沉积体系分类
        3.1.2 辫状河三角洲
        3.1.3 湖泊相
        3.1.4 重力流盆底扇
    3.2 关键井沉积相组合
    3.3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3.3.1 LSCⅠ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3.3.2 LSCⅡ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3.3.3 LSCⅢ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3.3.4 LSCⅣ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3.3.5 LSCⅤ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3.4 延长组古湖盆演化
        3.4.1 层序格架下湖盆充填沉积演化过程
        3.4.2 鄂尔多斯延长期湖盆沉积演化模式
第4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优势储集砂体成因分析
    4.1 陇东地区延长组储集砂体类型
    4.2 陇东地区延长组优势储集砂体成因
        4.2.1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4.2.2 河口坝砂体
        4.2.3 道-坝复合砂体
        4.2.4 重力流盆底扇砂体
    4.3 延长组优势储集砂体空间分布
        4.3.1 优质储集体空间分布
        4.3.2 优势储集砂体的结构
        4.3.3 优质储层的空间分布样式
第5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典型岩性油藏解剖
    5.1 延长组层序格架下生储盖组合
        5.1.1 烃源岩条件
        5.1.2 生储盖组合
        5.1.3 石油类型和分布
    5.2 陇东地区延长组石油富集规律
        5.2.1 原油差异聚集规律
        5.2.2 原油富集成藏控制因素
    5.3 延长组典型岩性油藏特征
        5.3.1 陇东地区岩性油藏类型
        5.3.2 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油藏
        5.3.3 砂岩透镜体岩性油藏
        5.3.4 物性遮挡岩性油藏
第6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岩性圈闭成因
    6.1 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成因类型
        6.1.1 砂岩上倾尖灭圈闭
        6.1.2 砂岩透镜体圈闭
        6.1.3 物性封闭圈闭
    6.2 岩性圈闭分布
        6.2.1 岩性圈闭的分布特征
        6.2.2 圈闭发育控制因素
    6.3 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综合模型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岩心描述图例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含油气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资料和关键技术
    1.4 创新性认识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准噶尔盆地构造背景及构造单元划分
    2.2 准噶尔盆地沉积地层
第三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
    3.1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及其分布特征
    3.2 准噶尔盆地5个构造-沉积层序叠加及旋回特征
    3.3 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变形叠加改造作用及其演化特征
第四章 演化阶段及原型盆地
    4.1 原型盆地识别标志
    4.2 不同阶段准噶尔盆地原型及演化
第五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藏的宏观控制作用
    5.1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
    5.2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
    5.3 晚期构造变动使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复杂化
第六章 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方向
    6.1 石炭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6.2 二叠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6.3 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勘探有利区带
主要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辽宁省红庙子盆地中生界油气勘探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与成果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背景
    2.3 地层发育特征
    2.4 构造演化特征
第3章 盆地地层-构造格架特征
    3.1 重磁电综合物性特征
    3.2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与地质认识
    3.3 基于重磁异常的地质认识
    3.4 盆地地层-构造格架解析
第4章 沉积相类型及其展布特征
    4.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2 沉积相展布特征
    4.3 沉积演化特征
第5章 油气地质条件
    5.1 烃源岩特征
    5.2 储集层特征
    5.3 生储盖组合特征
第6章 油气勘探前景及有利区带预测
    6.1 油气勘探前景分析
    6.2 成藏模式分析及有利区带预测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中-上二叠统沉积体系类型及芦草沟组页岩岩相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我国西部陆相盆地的研究现状
        1.2.2 陆相页岩岩相与页岩成因的研究现状
        1.2.3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二叠系的研究现状
        1.2.4 准东南地区中二叠统芦草沟组页岩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成果及创新点
        1.5.1 主要认识成果
        1.5.2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油气勘探程度
第三章 准东南地区地层划分及沉积体系类型与展布
    3.1 中二叠统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类型
        3.1.1 芦草沟组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类型
        3.1.2 红雁池组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类型
    3.2 上二叠统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类型
        3.2.1 泉子街组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类型
        3.2.2 梧桐沟组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类型
        3.2.3 锅底坑组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类型
    3.3 中-上二叠统各地层沉积体系展布
        3.3.1 中二叠统沉积体系展布
        3.3.2 上二叠统沉积体系展布
第四章 准东南地区中-上晚二叠世构造-沉积演化
    4.1 准噶尔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
    4.2 准东南地区二叠系构造不整合面特征
        4.2.1 中二叠统与下二叠统的不整合面
        4.2.2 上二叠统与中二叠统的不整合面
    4.3 准东南地区二叠系构造-沉积演化史
第五章 芦草沟组页岩发育特征及有机质的富集机制
    5.1 芦草沟组页岩特征及成因
        5.1.1 芦草沟组页岩岩相类型与特征
        5.1.2 芦草沟组页岩岩相组合及时空变化
    5.2 芦草沟组页岩的发育模式及有机质富集机制
        5.2.1 芦草沟组页岩的发育模式
        5.2.2 芦草沟组页岩有机质的富集机制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滦探1井储层特征及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盆地概况及构造演化背景
    2.2 盆地地层概况
    2.3 滦探1井钻探概况
3 储层岩石学特征研究
    3.1 宏观岩性特征研究
        3.1.1 泥页岩宏观岩性特征
        3.1.2 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宏观岩性特征
        3.1.3 粉砂岩宏观岩性特征
        3.1.4 砾岩、火山角砾岩宏观岩性特征
        3.1.5 晶粒灰岩宏观岩性特征
        3.1.6 泥灰岩宏观岩性特征
    3.2 微观镜下特征研究
        3.2.1 泥页岩微观特征
        3.2.2 粉砂岩微观特征
        3.2.3 晶粒灰岩微观特征
        3.2.4 泥灰岩微观特征
        3.2.5 砾岩微观特征
        3.2.6 火山角砾岩微观特征
4 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研究
    4.1 储集空间类型分析
        4.1.1 裂缝型储层
        4.1.2 溶孔溶洞型储层
        4.1.3 孔隙型储层
    4.2 储集空间特征研究
        4.2.1 裂缝
        4.2.2 溶蚀孔
        4.2.3 晶间孔与粒间孔
5 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5.1 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5.1.1 泥页岩型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5.1.2 粉砂岩型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5.1.3 砾岩、角砾岩型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5.1.4 晶粒灰岩型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5.1.5 凝灰质泥岩型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5.2 泥页岩储层脆性特征研究
6 滦探1井储层沉积演化及控制因素分析
    6.1 储层沉积成因单元研究
        6.1.1 典型储层沉积单元岩相组合分析
        6.1.2 典型储层沉积单元数据库统计
    6.2 储层沉积控制因素分析
        6.2.1 盆地性质对储层沉积特征影响分析
        6.2.2 气候对储层沉积特征影响
    6.3 滦探1井含油气层系及生储盖分析
7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白音查干凹陷白垩系地震沉积学及砂体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引言
    0.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0.1.1 选题来源
        0.1.2 选题目的
        0.1.3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0.2.2 陆相断陷湖盆沉积学研究现状
        0.2.3 地震沉积学研究现状
    0.3 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0.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0.4.1 研究思路
        0.4.2 研究内容
    0.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1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区域概况
    1.2 地层特征
    1.3 区域构造特征
        1.3.1 构造背景
        1.3.2 区域构造演化
第2章 层序地层格架
    2.1 关键层序界面的识别
        2.1.1 岩性识别标志
        2.1.2 地震识别标志
    2.2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2.2.1 三级层序格架建立
        2.2.2 四级层序格架建立
    2.3 层序地层发育模式
        2.3.1 初始裂陷期单断箕状湖泊层序
        2.3.2 裂陷高峰断槽式湖泊层序
        2.3.3 裂陷高峰中晚期的湖泊层序
        2.3.4 断-坳转换期的湖泊层序
第3章 物源及古地貌分析
    3.1 区域基岩性质及分布
    3.2 基于碎屑组份的物源分析
        3.2.1 岩石组分分析
        3.2.2 重矿物分析
    3.3 古地貌分析
        3.3.1 古地貌恢复
        3.3.2 古沟谷的识别
第4章 沉积体系类型及沉积模式
    4.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1.1 扇三角洲
        4.1.2 辫状河三角洲
        4.1.3 湖泊
        4.1.4 浊积扇
        4.1.5 滩坝
    4.2 连井相特征
    4.3 沉积模式
第5章 地震沉积学分析
    5.1 地震资料预处理
    5.2 砂体精细标定
    5.3 地震岩性学研究
        5.3.1 90°相位转换
        5.3.2 岩石物理特征分析
        5.3.3 地震正演模拟
    5.4 地层切片原理及制作
        5.4.1 地层切片原理
        5.4.2 最佳频率优选
        5.4.3 敏感属性优选
        5.4.4 地层切片制作
    5.5 地层切片沉积解释
        5.5.1 岩心及测井相刻度
        5.5.2 地震相与古地貌应用
        5.5.3 地层切片精细解释
第6章 有利砂体预测
    6.1 有利砂体控制因素分析
        6.1.1 古沟谷控对有利砂体控制
        6.1.2 沉积相对有利储集砂体的控制
    6.2 基于地震沉积学的砂体预测
        6.2.1 滩坝砂体预测
        6.2.2 三角洲朵叶体预测
        6.2.3 浊积扇砂体预测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红山嘴地区中下侏罗统含煤层系沉积成因与储层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研究背景与现状
        1.2.1 中下侏罗统国外研究现状
        1.2.2 含煤层系新进展
        1.2.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其发展历程
        1.2.4 储层表征难点与发展趋势
        1.2.5 三角洲沉积学热点综述
        1.2.6 地震多属性拟合技术的理论与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完成工作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质概述
    2.2 西北缘区域构造与演化史
        2.2.1 区域构造
        2.2.2 构造演化史
    2.3 红山嘴地区中下侏罗统研究现状
    2.4 地层发育特征
    2.5 古水流方向
第3章 中下侏罗统层序格架建立
    3.1 层序划分原则
    3.2 层序界面识别特征
        3.2.1 利用露头直观性识别层序地层界面
        3.2.2 岩电震相结合识别层序地层界面
    3.3 旋回叠加识别及其样式
        3.3.1 短期旋回的识别
        3.3.2 旋回叠加样式
    3.4 层序单元划分结果
第4章 层序格架下沉积体系特征及成因探讨
    4.1 岩石学特征
        4.1.1 岩石类型
        4.1.2 颜色特征
        4.1.3 沉积结构
        4.1.4 沉积构造
    4.2 岩相划分与成因序列单元
        4.2.1 岩相划分
        4.2.2 成因序列单元
    4.3 岩-电-震一体化的沉积相标志
        4.3.1 岩心-沉积识别标志
        4.3.2 测井-沉积响应特点
        4.3.3 地震相及其反射特征
    4.4 中下侏罗统沉积成因
        4.4.1 基于结构-成因的砾岩类型
        4.4.2 基于河流-三角洲成因砂体
        4.4.3 煤层沉积成因
第5章 中下侏罗统三角洲沉积分布
    5.1 典型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5.2 层序格架下连井砂体与连井微相对比
        5.2.1 北-南顺物源剖面(1)
        5.2.2 北-南顺物源剖面(2)
        5.2.3 西-东切物源剖面(3)
        5.2.4 西-东切物源剖面(4)
    5.3 中下侏罗统沉积充填模式
    5.4 控制因素分析
        5.4.1 构造作用对沉积的影响
        5.4.2 基准面对砂体叠置响应
        5.4.3 气候变迁对演化的控制
        5.4.4 水深矿物对相带的反映
    5.5 地震多属性拟合含砂/砾率
        5.5.1 多属性拟合含砂/砾率思路
        5.5.2 基于聚类分析的地震属性优化
        5.5.3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与验证
        5.5.4 基于正态分布的均方根属性约束相边界
    5.6 多参数相结合编制相图
        5.6.1 单因素与单指标结合确定沉积参数
        5.6.2 沉积平面展布特征及规律
    5.7 中下侏罗统沉积响应模式
第6章 基于孔隙模型与灰色理论的储层表征
    6.1 碎屑岩组分含量特征
        6.1.1 组构特征
        6.1.2 填隙物组分
    6.2 孔隙类型与分布规律
        6.2.1 孔隙类型
        6.2.2 吼道类型
        6.2.3 孔隙分布规律
    6.3 油气储层综合评价
        6.3.1 基于测井孔隙度物性解释
        6.3.2 孔隙度平面分布
        6.3.3 基于灰色理论建立储层综合评价标准
        6.3.4 煤层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6.4 有利储层平面展布及其控制因素
        6.4.1 MSC1-1分流河道物性好
        6.4.2 MSC1-2河口砂坝优势相
        6.4.3 MSC2-1前缘相带物性好
        6.4.4 MSC2-2煤层发育物性差
        6.4.5 MSC5-1南部水道优势相
        6.4.6 MSC5-2北部水道有利区
        6.4.7 MSC6-1有利相带东部迁
        6.4.8 MSC6-2优势区域东西移
        6.4.9 中下侏罗统有利区域预测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扇三角洲储层构型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扇三角洲的概念及其分类
        1.2.2 扇三角洲构型研究现状
        1.2.3 扇三角洲的沉积模拟现状
        1.2.4 沉积数值模拟应用软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典型扇三角洲沉积露头研究—以滦平扇三角洲露头为例
    2.1 滦平盆地地质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1.3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2.2 滦平扇三角洲露头特征研究
        2.2.1 扇三角洲野外露头的选取
        2.2.2 扇三角洲露头沉积特征
        2.2.3 扇三角洲构型特征
    2.3 滦平湖盆露头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井资料的地下扇三角洲沉积构型研究—以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为例
    3.1 研究区地质特征
        3.1.1 构造地层特征
        3.1.2 沉积特征
    3.2 基准面旋回的划分及特征
        3.2.1 基准面旋回划分
        3.2.2 基准面旋回特征
    3.3 沉积构型特征
        3.3.1 构型层次分级系列
        3.3.2 5级复合成因单元特征
        3.3.3 6级单一扇体构型单元特征
        3.3.4 7级复合扇体构型单元特征
    3.4 基准面旋回对沉积构型的控制作用
        3.4.1 中期基准面旋回对扇三角洲构型的控制作用
        3.4.2 短期基准面旋回对扇三角洲构型的控制作用
        3.4.3 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对扇三角洲构型的控制作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扇三角洲沉积数值模拟研究
    4.1 Dionisos沉积模拟基本原理
        4.1.1 模拟的原理
        4.1.2 模拟的方法及参数
    4.2 单点物源扇三角洲模拟
        4.2.1 实验设计
        4.2.2 实验结果
    4.3 多点物源扇三角洲模拟
        4.3.1 实验设计
        4.3.2 实验结果
    4.4 扇三角洲沉积控制因素模拟
        4.4.1 碎屑物质组分对扇三角洲发育的影响
        4.4.2 坡度对扇三角洲发育的影响
        4.4.3 碎屑物质供给速率对扇三角洲发育的影响
        4.4.4 湖水深度对扇三角洲发育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扇三角洲的成岩作用及其对扇体构型的改造意义
    5.1 岩石学特征
    5.2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5.2.1 成岩阶段划分
        5.2.2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5.3 储层成岩相类型及特征
        5.3.1 成岩相类型及特征
        5.3.2 储层质量差异演化模式
        5.3.3 不同成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
    5.4 成岩改造作用的储层构型意义
        5.4.1 单井尺度垂向上连通性的影响
        5.4.2 单一扇体横向上连通性的改造作用
        5.4.3 叠置扇体连通性的改造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意义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参加科研项目
    发表学术论文
    学术交流活动
    获奖情况
致谢

四、扇三角洲露头层序演化特征及其对砂岩储集层的控制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差异、沉积响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 龚银.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D]. 张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3]大型坳陷湖盆层序地层表征与岩性圈闭分布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为例[D]. 张自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4]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D]. 王彦君. 南京大学, 2020(12)
  • [5]辽宁省红庙子盆地中生界油气勘探前景分析[D]. 肖阳. 吉林大学, 2020(08)
  • [6]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中-上二叠统沉积体系类型及芦草沟组页岩岩相学研究[D]. 张逊.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7]滦探1井储层特征及演化研究[D]. 袁晓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8]白音查干凹陷白垩系地震沉积学及砂体预测[D]. 徐深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9]红山嘴地区中下侏罗统含煤层系沉积成因与储层表征[D]. 姚宗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10]扇三角洲储层构型及数值模拟研究[D]. 贾珍臻.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标签:;  ;  ;  ;  ;  

扇三角洲露头层序演化特征及其对砂岩储层的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