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汗孔角化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汗孔,臀部,表型,皮肤,外阴,突变,不全。
汗孔角化症论文文献综述
黄红玫[1](2019)在《外阴臀部汗孔角化症患者1例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汗孔角化症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慢性进行性角化性皮肤病,以堤状边缘隆起、中央轻度萎缩为特点[1]。外阴臀部汗孔角化病(GGP)首次由Malek等[2]于2009年命名,为Mibelli汗孔角化病的一个特殊类型。由于此类型临床与其他类型汗孔角化病相比有其特殊性,故将其独立分型。我中心针对1例此类疾病患者,通过明确诊断,系统治疗和护理,患者明显好转,(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29期)
饶云鹤,何姣慧,陈丹,汪宇,张伟[2](2019)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汗孔角化症1例疗效观察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汗孔角化病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的慢性进行性角化不全性皮肤病,以边缘堤状或疣状隆起、中央轻度萎缩、组织学上存在角质样板层为特点。本文对1例汗孔角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给予其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以及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后,患者局部治疗皮肤呈淡红色斑,且逐渐恢复正常。(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18期)
于越乾,付希安,刘红,张福仁[3](2019)在《双下肢浅表播散型汗孔角化症一例基因突变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一例局限于双下肢的散发浅表播散型汗孔角化症患者致病基因突变。方法:提取患者外周血DNA,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将测序结果与既往报道的汗孔角化症致病基因比对,采用Sanger测序对发现的突变位点在100例患者中进行验证。结果:最终将DSP的致病基因锁定为位于12号染色体的MVK基因,检测到10号内含子c.1040-2A>C突变位点,在全部正常对照中未检测到该位点。经检索,该突变为浅表播散型和播散性浅表性光线型汗孔角化症的共同突变位点。结论:本家系中MVK基因突变位点(c.1040-2A>C)与浅表播散型汗孔角化症发病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程凤,段逸群,曾宪玉,胡彬[4](2019)在《足部疣状斑块型汗孔角化症误诊1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1临床资料患者,女,25岁。双侧足部增生性斑块伴瘙痒8年。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侧足背部、内外踝部出现散在分布的绿豆大小红色丘疹,伴有瘙痒,未予以重视。皮疹逐渐增多、扩大,融合成境界清楚的暗红色斑块,部分皮损呈疣状增生,表面粗糙不平。自行外用保湿剂,皮损无明显好转。(2011~2012)年期间患者两次因足部红肿渗出、疼痛在当地两家医院住(本文来源于《皮肤病与性病》期刊2019年03期)
林尔艺,饶朗,袁立燕,杨斌[5](2019)在《汗孔角化症35例皮肤镜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汗孔角化症患者皮损皮肤镜下特征。方法收集本科门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汗孔角化症的35例患者共计142处皮损进行皮肤镜检查,分析其皮肤镜下的图像特征。结果 35例患者,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45.26±13.54)岁。142处汗孔角化症(porokeratosis,PK)皮损中104处皮肤镜下可见"双轨征";87处见黄白色鳞屑;63处见黑褐色色素颗粒沿皮损边缘分布;87处见灰褐色色素沉着;74处见血管模式。皮损边缘褐色色素颗粒常见于浅表播散型PK。结论汗孔角化症患者的皮损在皮肤镜下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皮肤镜检查可能为本病的无创性辅助诊断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杨海琼,崔红艳,赵丽艳,朱英华[6](2019)在《疣状斑块型汗孔角化症误诊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27岁,左前臂斑块伴瘙痒1年。患者无家族遗传病史,最初诊断为慢性湿疹。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其间可见角化不全柱,其下端的表皮颗粒层变薄或消失,可见角化不良细胞;真皮以淋巴细胞为主的中等量炎症细胞浸润。最终确诊:疣状斑块型汗孔角化症。治疗:手术切除。(本文来源于《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杨胜烨[7](2019)在《汗孔角化症合并角层下脓疱病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62岁。手背出现褐色斑疹25年,四肢反复脓疱角化5年、加重10d。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组织和免疫病理以及皮肤镜检查等诊断为汗孔角化症合并角层下脓疱病。给予口服阿维A胶囊、抗炎抗感染、支持治疗、皮肤去痂、外用药物、红光及UVB照射等治疗,全身症状消失,皮损明显好转。(本文来源于《皮肤科学通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会敏,杜东红,周桂芝,张福仁[8](2019)在《臀部疣状斑块型汗孔角化症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汗孔角化症(porokeratosis)是一类主要表现为表皮角化的单基因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由Mibelli于1893年首先报告并命名~([1])。以不断扩展的环形角化,皮损中央有沟槽样裂隙,边缘呈环堤状隆起为特征,组织病理改变以角质样板层为特点。本病除了Mibelli所述的经典斑块型汗孔角化症(Porokeratosis Mibelli)之外,还存在一些异型,如浅表播散型、单侧线状型、播散性浅表性汗孔角化症、显着角化过度型、炎症角化型、掌跖泛发性型、点状型、丘疹型、丘疹型、疣状斑块型等(本文来源于《临床皮肤科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钱玥彤,王涛,马东来,晋红中,方凯[9](2018)在《单发性斑块型汗孔角化症》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60岁。主诉:左侧腰部环状斑块30年。现病史:患者30年前发现腰部出现一硬币大红斑,偶有瘙痒、疼痛,曾用复方酮康唑(商品名:皮康王)、复方地塞米松(商品名:皮炎平)及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商品名:金纽尔)等药物外用,症状未见明显好转,皮损面积逐渐增大。为进一步诊治于2016年5月24日来我院就诊。(本文来源于《临床皮肤科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朱培秋,姜薇[10](2018)在《汗孔角化症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汗孔角化症是较少见的慢性遗传性皮肤病,依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6种经典类型及多种新类型。家系遗传性汗孔角化症较散发病例更为常见。目前本病的研究热点为甲羟戊酸代谢通路相关基因的突变。本文就汗孔角化症的临床分型、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汗孔角化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汗孔角化病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的慢性进行性角化不全性皮肤病,以边缘堤状或疣状隆起、中央轻度萎缩、组织学上存在角质样板层为特点。本文对1例汗孔角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给予其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以及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后,患者局部治疗皮肤呈淡红色斑,且逐渐恢复正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汗孔角化症论文参考文献
[1].黄红玫.外阴臀部汗孔角化症患者1例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2].饶云鹤,何姣慧,陈丹,汪宇,张伟.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汗孔角化症1例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3].于越乾,付希安,刘红,张福仁.双下肢浅表播散型汗孔角化症一例基因突变检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9
[4].程凤,段逸群,曾宪玉,胡彬.足部疣状斑块型汗孔角化症误诊1例并文献复习[J].皮肤病与性病.2019
[5].林尔艺,饶朗,袁立燕,杨斌.汗孔角化症35例皮肤镜特征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
[6].杨海琼,崔红艳,赵丽艳,朱英华.疣状斑块型汗孔角化症误诊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
[7].杨胜烨.汗孔角化症合并角层下脓疱病1例[J].皮肤科学通报.2019
[8].张会敏,杜东红,周桂芝,张福仁.臀部疣状斑块型汗孔角化症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9
[9].钱玥彤,王涛,马东来,晋红中,方凯.单发性斑块型汗孔角化症[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8
[10].朱培秋,姜薇.汗孔角化症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