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教师公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公正
教师公正论文文献综述
侯鑫[1](2019)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公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公正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处理各种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公正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不尊重学生,部分学生受到歧视;占用其他学科时间,学生的个性发展受限;教育管理中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教师忽视个别教育,后进生疲于课外辅导。为了学生能够健康发展,教师应认真学习并尊重学生权利,履行教师义务;还原多样化课程,为学生提供特长展示的舞台;充分运用一切教育机会,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因材施教,艺术把握公正技巧。(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19期)
孟亚君[2](2019)在《随班就读小学教师的教学公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注重教育公平的实践背景下,特殊学生享受更为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已经逐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小学教师作为教育场域中实施公正行为的主体,小学教师的教学公正行为对随班就读特殊学生群体、随班就读教师以及学校的发展都极具意义。但是,当前对教育公平的研究大多都聚焦于宏观层面,对随班儿童的受教育现状也鲜少有微观层面的分析。因此,深刻理解小学教师教学公正的内涵,探究小学教师公正的课堂行为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小学教师课堂公正行为的有效策略是当前国内外学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在上述背景下,本研究通过文献法、观察法以及访谈法对论文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一方面从小学教师对教学公正的认知入手,试图分析教师对教学公正的认知与态度特点;另一方面,本研究分析了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公正行为的实然表现、影响因素。通过在实践调研中获取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与探析,本研究提出了如下观点:首先,本研究发现当前小学教师对教学公正的认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公正是对特殊儿童“一视同仁,非歧视”;第二,教学公正是对特殊儿童“差别对待”;第叁,教学公正是针对特殊儿童的需要进行教学的加强与调整。此外,通过对随班就读教师的访谈,得出小学教师对教学公正作用的认知主要包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助于给予特殊儿童应得的“教学关注”,构建理想的随班就读课堂;二是有助于小学教师获得随班就读的教学经验,促进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叁是有助于小学教师理解和关切特殊学生文化与差异,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其次,在了解了小学教师对教学公正的认知现状的基础之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本研究分析了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教学公正行为表现。一是分配型的教学公正行为,二是关怀性的教学公正行为,叁是知识型的教学公正行为。再次,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加之小学教师的观点,发现教师自身、学生因素、学校机制的制约、社会观念、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等内外部因素都会影响小学教师的课堂公正行为。最后,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以及调研中所获得的一手资料研究,对当前小学教师课堂公正行为的提升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转变教师的观念,提升教师课堂公正教学水平;二是建立随班就读的支持体系,保障教师公正的教学;叁是优化课堂教学公正的大环境。通过教师、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协调与改善,使随班就读从“随班就坐”向着“随班读好”的方向发展,保障每位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获得更为公正优质的教育。(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0)
李洪玉[3](2019)在《幼儿园教师组织公正感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509名幼儿园教师的组织公正感和工作投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组织公正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工作投入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组织公正感与工作投入呈显着正相关,尤其是领导公正感和信息公正感对工作投入有显着预测作用。建议幼儿园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体制,健全幼儿园民主制度,改进幼儿园管理方式,优化沟通机制,从而增强幼儿园教师的组织公正感,使其更加投入工作。(本文来源于《幼儿教育》期刊2019年15期)
吴宏福[4](2019)在《“区管校聘”推动教师公正公开竞聘上岗》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日报讯(通讯员吴宏福)邓村乡江坪小学,地处边远山区,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往年,这所学校一直面临着缺教师的困境。“区管校聘”改革铺开后,江坪小学第一次实现18个教师岗位满编,除7位本地教师外,其余11位教师都是从其他学校申请交流轮岗而来。201(本文来源于《叁峡日报》期刊2019-04-01)
徐凌子[5](2019)在《教育惩戒中教师面临的公正伦理困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有效的班级管理手段,因其自身携带的强制性、规范性受到各方的指责,甚至自身地位的客观性、合理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挑战。针对当下教育惩戒的“危机”局面,教育惩戒迫切需要加强道德和伦理的价值来稳固自身的合理地位。在对教育惩戒的研究中分析,公正是教育惩戒中必不可少的基本价值,同时也是教育惩戒中必须坚守的伦理“底线”价值之一。因此,教育惩戒中教师是否能够公正地实施惩戒是教育惩戒回归伦理价值的重要一环。但是,由于现实情境的复杂多变和多方利益关系的较量,教师难免会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陷入到矛盾、冲突的伦理困境中,无法实现对学生的惩戒公正。因此,本研究就公正价值为基点,研究教育惩戒中教师面临的公正伦理困境,并针对困境发生的轨迹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本研究主要以罗尔斯的正义论、奥泽的“道德信念模型”、杜威的价值判断说为理论基础,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5所小学的20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的发放和实地的调查。通过制定合理的问卷,从教师与自我、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管理、教师与社会舆论五个维度进行调查,并辅助以访谈和参与观察的形式,归纳、总结教育惩戒中教师面临的公正伦理困境现状,并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伦理困境的表征,根据伦理困境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通过对教育惩戒中教师面临的公正伦理困境分析,公正伦理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价值冲突下公正伦理困境表现明显、教师与他人它物互动下多种困境影响颇深、社会外部因素干扰下教师困境程度较高、部分教师困境程度不高,但存在惩戒不公的问题。同时,调查分析了教师在应对公正伦理困境的方式,对教师应对公正伦理困境的道德状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深描,根据现实的困境处理方式,分析了教师应对伦理困境方式所呈现的问题。最后,结合以上对伦理困境现状的归纳和分析,总结了公正伦理困境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不完善、单一评价体系削弱教师伦理发展的动力、教师伦理意识淡薄缺乏道德反思、多重价值观下教师与家长之间存在观念冲突、学校惩戒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的公正细则、社会舆论对教育惩戒存在误导与干扰。针对原因分析提出了改善公正伦理困境的解决策略:第一,构建完善的教育惩戒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包括丰富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内容的公正和强化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执行程序的公正;第二,营造和构建学校公正伦理本位的组织文化,包括营造伦理本位的学校组织文化和构建学校组织文化的公正伦理精神;第叁,加强教师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提升教师的专业伦理素养和提高教师在困境处理中的伦理智慧;第四,完善学校的教育惩戒制度及执行程序,包括建立合理有效的学校教育惩戒制度和规范学校教育惩戒制度的执行程序;第五,加强家长与学校教师的沟通与合作,包括开展教育培训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校沟通协调形成统一的教育合力;第六,引导和规范当前的社会舆论环境,包括规避当前社会舆论环境的不良诱因和优化并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云丹桑珠,李习文[6](2019)在《从另一种公正观看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发展——《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年——2020年)》的政策伦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教师发展计划(2015—2020)》,基于罗尔斯的弱势补偿原则,从待遇、编制、培训、流动、荣誉、职称等多方面对乡村教师进行政策倾斜,以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和乡村教育的质量。但是,从教育政策伦理的角度进行分析,还应取"承认的正义"角度,进一步改善乡村文化教育和乡村教师被忽视的状况。(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05期)
王强[7](2018)在《差异与公正——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是获得教师资格的基本途径,旨在严把教师入口关,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然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存在教师培养体系与考试制度设计的差异、职前教育专业与非专业的差异、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在校生与社会考生需求动机的差异、文化生与特长生学习起点的差异。基于公正视角对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审思,应从制度设计、评价方式、教师教育体系和在岗教师能力训练角度等方面进行优化。(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武书育[8](2018)在《建立教师业绩考评体系 促进公正、公平与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着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写到:"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这就要求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必须具有超强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而学校领导班子则必须通过恰当的管理手段有效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干事创业激情,不断增强学校发展的内趋动力。多年来,子弟学校积极探索,本着公正、公平与公开的原则,建立了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业绩考评体系。(本文来源于《教育艺术》期刊2018年06期)
刘淑华[9](2018)在《教师公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公正是公正的价值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在教学活动中重要职业道德准则,是教师德性和行为的彰显。教师公正由于特殊的伦理价值与特性,其存在具有现实必要性,本研究采取文献研究法,从前人的研究成就的基础上探究教师公正的意义和理论支撑,再采取观察法和网络搜索相关事实案例,归纳现实中的教学现状,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实现教师公正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师生关系维度的教师公正关乎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对待学生的公正,至少包括形式和实质两个范畴的内涵,形式的公正是是指以“尊重”为核心的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实质的公正是指教师对所有学生爱无差等、一视同仁和差别对待、因材施教。公正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是学生实现未来社会价值的需要;是学生完美人格的诉求,因此教师公正在道德上具有可行性。对学生和教师而言,师生关系维度的教师公正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教师公正可保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提高教师的品质和人格修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师幸福。在现实存在的维度,教师在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对学生的奖励和惩罚、对学生的评价等方面存在欠公正,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个体差异显着、教师队伍道德素质和专业水平以及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社会环境功利化倾向等现实要素影响。要促进教师的公正养成,教师首先需要遵循叁个基本原则:平等性、差别性、补偿性原则;其次需要从教师个体出发,提高内在素质,培养公正的品质,也需要从制度层面出发,建立公正评价教师行为,以及发挥舆论的力量,加强社会、家庭监督教师行为。(本文来源于《赣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李洪玉[10](2018)在《幼儿园教师组织公正感及其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组织公正感是涉及管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跨学科前沿研究课题,目前已成为社会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大量研究表明,一旦员工感觉到不公正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与行为反应,幼儿园中大多数职工是女性,她们的感情更为细腻,对公正问题更为关注,幼儿园组织是否公正对其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具有关键性影响。但已有研究缺乏对幼儿园教师组织公正感与工作投入的关系探究,探讨幼儿园教师组织公正感与幼儿园教师工作投入的相关性,将为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工作提供一些依据和实践指导启发。本研究主要以509名教师作为样本对幼儿园教师组织公正感的现状及其对幼儿园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前期文献研究和访谈的基础上,自编《幼儿园教师组织公正感调查问卷》通过实际调查,结合已有研究对调查结果分析处理,从领导公正、分配公正、程序公正和信息公正四个方面揭示不同幼儿园教师群体组织公正感的现状,分析幼儿园教师组织公正感与幼儿园教师工作投入及各维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相关程度。本论文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围绕幼儿园教师组织公正感的结构及测验量表的编制、幼儿园教师组织公正感的特点、幼儿园教师组织公正感与工作投入的关系、提升组织公正感的建议和思考等开展了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本研究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1)幼儿园教师组织公正感是一个由多维度组成的结构,主要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分配公正、程序公正、领导公正和信息公正。(2)幼儿园教师组织公正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各方面特征发展不均衡,有高有低。各维度水平存在较明显差异,其中领导公正程度最高,分配公正程度最低。(3)整体而言,幼儿园教师组织公正感及其各因子在性别、学历、教龄、职称、职务、月收入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4)幼儿园教师组织公正感总分及各因子与其工作投入存在显着正相关,其中领导公正与工作投入的正相关程度最高,组织公正感各因子对幼儿园教师工作投入的各因子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正向预测效应。(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5-15)
教师公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注重教育公平的实践背景下,特殊学生享受更为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已经逐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小学教师作为教育场域中实施公正行为的主体,小学教师的教学公正行为对随班就读特殊学生群体、随班就读教师以及学校的发展都极具意义。但是,当前对教育公平的研究大多都聚焦于宏观层面,对随班儿童的受教育现状也鲜少有微观层面的分析。因此,深刻理解小学教师教学公正的内涵,探究小学教师公正的课堂行为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小学教师课堂公正行为的有效策略是当前国内外学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在上述背景下,本研究通过文献法、观察法以及访谈法对论文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一方面从小学教师对教学公正的认知入手,试图分析教师对教学公正的认知与态度特点;另一方面,本研究分析了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公正行为的实然表现、影响因素。通过在实践调研中获取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与探析,本研究提出了如下观点:首先,本研究发现当前小学教师对教学公正的认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公正是对特殊儿童“一视同仁,非歧视”;第二,教学公正是对特殊儿童“差别对待”;第叁,教学公正是针对特殊儿童的需要进行教学的加强与调整。此外,通过对随班就读教师的访谈,得出小学教师对教学公正作用的认知主要包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助于给予特殊儿童应得的“教学关注”,构建理想的随班就读课堂;二是有助于小学教师获得随班就读的教学经验,促进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叁是有助于小学教师理解和关切特殊学生文化与差异,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其次,在了解了小学教师对教学公正的认知现状的基础之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本研究分析了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教学公正行为表现。一是分配型的教学公正行为,二是关怀性的教学公正行为,叁是知识型的教学公正行为。再次,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加之小学教师的观点,发现教师自身、学生因素、学校机制的制约、社会观念、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等内外部因素都会影响小学教师的课堂公正行为。最后,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以及调研中所获得的一手资料研究,对当前小学教师课堂公正行为的提升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转变教师的观念,提升教师课堂公正教学水平;二是建立随班就读的支持体系,保障教师公正的教学;叁是优化课堂教学公正的大环境。通过教师、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协调与改善,使随班就读从“随班就坐”向着“随班读好”的方向发展,保障每位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获得更为公正优质的教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师公正论文参考文献
[1].侯鑫.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公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9
[2].孟亚君.随班就读小学教师的教学公正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李洪玉.幼儿园教师组织公正感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J].幼儿教育.2019
[4].吴宏福.“区管校聘”推动教师公正公开竞聘上岗[N].叁峡日报.2019
[5].徐凌子.教育惩戒中教师面临的公正伦理困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6].云丹桑珠,李习文.从另一种公正观看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发展——《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年——2020年)》的政策伦理分析[J].文教资料.2019
[7].王强.差异与公正——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8
[8].武书育.建立教师业绩考评体系促进公正、公平与公开[J].教育艺术.2018
[9].刘淑华.教师公正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
[10].李洪玉.幼儿园教师组织公正感及其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