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
[摘要]本文对“90后”大学生审美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90后”大学生审美心理教育的对策,以使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与培养更加全面和有效,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均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人。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审美心理特征对策
一、“90后”大学生审美心理特征
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面对审美对象以审美态度感知审美对象从而在审美体验中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快适的自由心理[1]。这种心理活动是外部美的事物和个体内部审美心理结构交互作用的产物,它既因外界美的事物所引起,又受到个体自身内部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制约。“90后”大学生的审美心理受到中西融合、传统与现代杂糅,网络冲击的影响,具有张扬个性、追求感性、渲泄情感、过分功利、崇尚世俗和勇于创新的时代特征。这些新的鲜明特征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2]。
(一)个性张扬
在大学生的审美心理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活经历、社会环境、教育以及遗传因素的差异等等,会形成不同的性格状况,造成鲜明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个性心理特征影响着个体的审美需求、审美能力、审美取向和审美趣味。但是,作为“90后”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在审美心理方面最为突出的是张扬个性,肯定自我,表现他们内心强烈的自我愿望和自我价值,重视自己个人独立的艺术口味和审美方式,执着于审美标准,审美追求的个性化,做事注重突出自己的个性,崇尚“只要自己喜欢,不管别人怎样评价”的生活方式,享受自我审美追求、选择和满足。他们在个性化特征表现为求新求异,渴望展现绚丽多姿的自我,这在服装样式、发型设计乃至自我形象和文化品味的定位上体现个性化心理特征,在审美心理活动中自我追求,自我标榜、自我肯定和自我满足,却埋没了自我价值。
(二)渲泄情感
情感化是大学生审美心理活动最重要的特征。情感是审美活动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在大学生审美心理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审美心理是通过情感作为中介,形成了统一的审美心理。“90”后大学生在审美心理活动中情感特征主要体现为渲泄自我,释放压力。他们人际关系日趋紧张,就业压力非常大的多种矛盾氛围中,面临巨大的心理冲突,他们既寻求对自我生命和生命需要的价值认定,又苦闷于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落。为了解决这一困惑,他们在对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的追求中,通过审美活动的展开、实现和审美对象的发现,不断克服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挫折和消沉状态,然而网络歌曲、流行文化是他们特有的情感发泄的重要元素,走进KTV和舞厅,网络偷菜等活动,成为渲泄情感的重要方式,迎合了他们渲泄苦闷、紧张、压抑和失落等需要。青春在“渲泄”中获得了审美的放松和快乐,感受到了生命内在的自由权利。
(三)感性追求
审美感知是对事物形式特征的整体把握,是将杂乱无章的对象形式改造成一定的形式,一定的结构完形。审美感知是一种与普通的感知不尽相同的心理过程。感性化在“90”后大学生审美心理主要体现在追求感性,刺激感官。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90后”大学生面临着学习难、就业难等原因,容易产生浮躁心理,在审美需求上也易选择娱乐性强、轻松快乐,非理性的艺术作品,接受更加感性的艺术,使得部分大学生在审美价值观上产生异化,体现“快乐”的原则。他们的审美趣味明显地停留在生理的层面,追求感官的刺激和满足。从服饰、化妆品到MTV、商品广告,从流行歌曲、摇滚乐到健美比赛及电视综艺节目,审美的感性自觉与追求日渐高涨。流行歌曲中对“妹妹”的煽情和对“抱一抱”的渴求,影视中热衷于“上朝”“上房”“上床”场面的渲染,人体美中残酷的“瘦身”与“隆胸”以及永不满足的美白与染发,服饰美中的“薄”“露”“透”等,无不证明审美感知带着旺盛的感性化倾向走到了一个极端。青少年遵循着享乐主义和快乐原则,沉迷于网络空间、网络游戏,追逐时尚。当他们审美的感性欲望被无限地夸大,不仅放纵了他们的感官的肉体欲望,而且不自觉地降低了自身的审美趣味、生活品位,最终导致理想的丧失,精神的麻木。
(四)崇尚世俗
审美的世俗化就指审美心理贴近现实的世俗生活。“90后”大学生由于中西方思想的共同影响,网络化的冲击。审美心理体现体现低俗、媚俗,追求娱乐性、流行性、休闲性和刺激性,主要体现在在审美对象的选择上,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受到冷落,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的流行,不再追求和欣赏那些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的美的东西,美丑观念渐渐淡化,满足于在调侃的作品中寻求轻松和开心。在审美方式上,他们追求浅显直接,更愿意从诗歌走向对话,从交响乐走向网络歌曲,从学术专论走向随笔漫谈;在审美追求上,他们追求物质享乐,把审美与现世功利结合起来。所以,他们在审美心理的世俗体现在日常生活、行为处事和社会交往等倾向,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
(五)过分功利
功利即功效利益,就是对人类有用、有益、有利。人们在进行审美之时,在体验美的愉悦时,还在追求美的事物对人对己的有用、有益性。然而“90后”大学生在审美心理上显著特征过分追求现实有用,功效利益。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科技的日新月异,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享受和价值观念的变化,西方的思想文化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在审美价值观上发生偏差和错位,存在着一种功利和实用化心态,把有用与否作为判断人和事物美与不美的标准,过分注重自我表现,片面强调个性和自我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在审美心理过程中非功利化,实现对自己命运的关怀思考,从功利观念中超脱出来,获得精神上的提升。
(六)勇于创新
审美心理不是一般的审美接受的心理,而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心理,它在感知审美对象,获得审美情感的同时,会根据一定的审美理想,通过联想、想象以及诸如通感、错觉等形式,进行创造或再创造活动,创造出尽可能独具个性特色的审美对象。就文化创造心理而言,“90后”大学生作为身处两个时代的人,由于良好的教育背景、快捷获取的网络信息,在审美心理活动中容易接受新事物,并勇于创造。喜欢恶搞,含有搞笑、夸张、颠覆等多种元素;网络上出现了火星文,由英语、韩语、日语、简体中文、繁体中文、生僻字、符号等组合起来,同时夹杂外来用语、方言以及注音不选字的综合体;个人打扮通常是吊带露脐、穿碎布裙、爆炸头、穿耳洞、烟熏妆,涂黑色指甲等;另外喜欢自拍,而且道具多是手机、摄像头,方便随时随地自拍,自拍照都是向下45度方向的脸部特写,或痴迷、颓废的表情,招牌动作是瞪眼、嘟嘴、剪刀手,部分用头发挡上半边脸。这些创新摆脱了传统文化,脱离了社会现实,只是主观想象,这些充分体现了他们的想象力,是审美感知和审美欣赏的创造。
二、“90后”大学生审美心理特征教育对策
人类自身即存在审美意识,可以说审美意识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准则,在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无处不有,以特有的方式显示着人爱美、创美、立美的精神自由境界和心灵情感世界。而美育就是要在此基础上,通过从事美育及艺术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运用一定的课程教学,使美学中的“内在美”激发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建立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精神境界。也就是运用美育这种文化素质教育把人类审美文化人类文明的精华内化为个体人自身的心理品质,培养和树立正确、健康、高尚的美学观,形成和建立进步的、科学的世界观,使当代大学生最终成为“审美的人”。
(一)“90后”大学生审美心理特征的教育引导
1、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审美观[3]。审美观是审美主体对客观事物所保持的一种比较固定的基本态度和看法。它是人们在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对美的理性认识,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制约着人们对现实和艺术的审美导向。要掌握正确的审美标准,就要有科学的审美观。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科学地揭示了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美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规律,为我们正确理解美及美感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这对我们掌握正确的审美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多读些美学史、艺术史等方面的著作,以逐渐形成科学的、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2、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高尚的道德理想,饱含着充分的客观的真,具有丰富内容的善,展示着未来丰姿的美,是真、善、美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人们形成崇高审美理想的前提,有了科学的世界观,才能有审美主体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个人仅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实践中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去追求。在审美的理想追求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理想变为现实。
3、引导他们培养广泛的兴趣。兴趣可以培养人的意志,提高人的毅力,是引导人进行审美创造的动力之一。兴趣狭隘、单一,遇到挫折和失败,容易情绪低沉、沮丧。兴趣广泛,可以使自己尽可能多地接触、注意各方面的事物,从而获得全方位的发展。英国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兴趣广泛,很小就有好奇心,喜欢狗、钓鱼、搜集昆虫、贝壳、矿石、邮票等。在大学时,达尔文又得到植物学教授安斯罗的教诲,并推荐他到南美等地去考察,从而使他的好奇心形成了广泛的兴趣,并逐渐确定了生物学研究的兴趣中心,为他后来跨进科学殿堂、创立生物进化论,写作????物种的起源????等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引导他们广泛地接触优秀文艺作品。审美以知识为功底,愚昧无知是与美无缘的。大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应有广博的知识面,特别要注意学习和掌握美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增强自己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力,使自己掌握审美的钥匙,消除审美认知偏差,克服审美心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美学理论的介绍,结合作品的推荐、评介,启发大学生对文艺作品进行美学思考,学会欣赏艺术,从艺术作品中获得审美体验。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对艺术的实际体验出发,逐步提高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5、引导他们积极投入社会生活。大学生要提高审美能力,除注意学习审美理论知识外,很重要的是要注意参加审美实践,在实践中自觉训练自己的感受器官,使自己善于发现美和感受美。欣赏自然美的眼睛和欣赏音乐美的耳朵,只能在审美修养的实践中得到训练。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参与审美实践,有助于审美经验的积累,有益于消除审美认知偏差和审美心理问题。因此,大学生要积极投身审美实践,使自己的事业、思想修养和生活习惯、个性形象都符合美的规律,成为一个创造美的人。为此,一方面要学习美化生活与环境,如衣履的整洁、和谐协调,待人有礼貌、有修养,美化教室、宿舍等;另一方面要进行文艺创作训练,如唱歌跳舞、谱曲奏乐、绘画书法、写诗作文等等。
(二)“90后”大学生审美心理特征的教育途径
1、发挥主课堂的审美理论学习功能。高校是学生系统接受教育的地方,也是系统接受美的熏陶的地方。因此,在大学生审美心理教育管理工作中,课堂教育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一是从内容上讲。音乐、美术、文学自然是审美心理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承担这些课程的教育者,应把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像雨露一样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中去。二是从挖掘上讲。美是无所不在的,各门学科都蕴含着美的因素,教育者应该把其中的美挖掘出来,让它们在大学生的心中生根、开花。三是从教学上讲。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角度,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形象,丰富形象,再创造出新的审美意象来。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美是抽象的,而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美,从而热爱美、追求美。
2、发掘第二课堂的审美个性功能。高校美育不仅涵盖于课堂教学,更应充实在各种课外活动之中。一是高校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高品位的有特色的艺术讲座,对于提高青年学生的艺术修养并从中扩展审美视野很有益处。其中,可以按照某一方面的内容,或某些有关联的话题组织系列讲座,也可以根据广大学生的集中要求举行专题讲座。这不仅对提高青年学生的艺术修养以至人文素质有很好的效果,而且作为对常规性教学的补充与调节,也具有积极意义。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组织与合理安排学生的课外活动,是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更是学校育人工作的必然要求,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并具有开放、立体、灵活、多渠道、多形式的特点。但是,利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审美心理教育,不能自流和自发,必须进行组织和引导,做到目标明确,指导得当和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发挥第二课堂的美育功能,使第二课堂的各项审美心理教育活动收到预期效果。
3、重视网络中的审美趣味功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上网成为大学生一个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训练思维、陶冶情操和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美育将理性与感性统一起来,并统一于真正的真实之上,这一本质对网络文化的无序性、虚拟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正好可以起到消解作用,而且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趣味,促使社会审美意识趋向高雅。通过美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对假、丑、恶的分辨能力,使其网上言行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把求知、求美、求乐的要求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境界。同时要针对大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在网上开展各种美育活动,如和专业有关的设计大赛,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都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不但提高对高科技美的认识,同时使其思维活跃,陶冶其情操,提高其综合素质,丰富其课余生活,使网络成为他们交流思想、发展个性、开拓创新的园地。
4、创造优美环境的和谐审美功能。一是创造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给人一种奋发向上,充满生机的感受,使大学生身心愉悦,获得美的享受[6]。二是创造优美的校园建筑。校园建筑在规划布局、设计、建设等方面,应体现出典雅、朴实、庄重的风格,同时要注意各个建筑物之间保持对称或呼应的关系,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三是创造优美室内环境设计。对教室、宿舍的室内整体布局、规划等方面,应体现出统一、严肃、朴实、典雅的风格,同时强调各院系的特色。四是创造优美的校园文化。任何美育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的,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审美心理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五是要加强校风建设。校风是在学校群体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心理作用的行为风尚,它体现了学校群体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与精神状态。优良的校风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他能使个体成员在实践中不断地调节自己的心理机制与行为,使之符合道德与审美规范的要求。
注:
[1]www.baike.baidu.com.
[2]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审美心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56-60,112-113.
[3]王金生,刘恩斌.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24(4):112-113.
[4]杨健.听李政道谈科学与艺术[N].人民日报,1995-6-26(11).
[5]杨伟才.大学生审美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龙岩学院学报,2006:122-128.
[6]张顺兴,张红英.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征及对策[J].中国临床康复,2006-9-15,10(34):153-155.
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院
邮编:2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