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实行厂务公开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向德荣[1](2021)在《中国企业民主管理的发展历程》文中认为五、职工代表大会制的全面恢复和发展(一)企业民主管理的全面恢复1978年4月,中央颁发了《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又称《工业三十条》。决定草案提出取消企业的革命委员会。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党委领导下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制等基本制度;企业要定期举行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听取企业领导的工作报告,讨论企业有关重大问题,对企业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雷江平[2](2020)在《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从建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劳动关系,从组织发动工人运动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通过“一化三改”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劳动关系领域出台了有关劳动就业、工资分配、劳动保险、社会福利和工会制度等一整套劳动关系政策,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逐步确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双方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晰。中国共产党在劳动关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重要法律法规,对于协调劳动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作为重要社会关系的劳动关系的发展,更需要不断化解在劳动领域的矛盾与冲突,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展劳动关系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本研究立足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长期实践,对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进行了初探,分析了问题,解剖了案例,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则目标和对策措施。本研究的主体一共有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诸如劳动关系及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和指标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等进行解读。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的逻辑,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本章是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实践探索的分析,在对不同历史阶段劳动关系实践的分析基础上,分析建党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成效与基本经验。本章是本文分析的经验基础。第四部分探索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建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的中国化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和谐劳动关系的提出,最后总结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的生成逻辑和历史地位。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形成的原因,问题主要来自制度体系、协商机制等方面,而形成的原因包括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人代际更替、新媒体广泛应用,以及“三新”就业模式带来的挑战等。第六部分主要分析地方或基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典型案例,并以此探讨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工会如何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或劳动关系治理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第七部分主要分析面对新挑战或障碍,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方针政策调整和具体的实施对策。总之,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劳动关系总体是和谐的、稳定的。与此同时,也面临诸如法律法规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劳动关系矛盾冲突时有发生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还专门下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成为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纲领性文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体制机制,推动实现和谐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易磊[3](2015)在《厂务公开内容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文中认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我国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很多企业做的并不好,甚至一些企业不屑于做这项工作。今天我们分析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意义,并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出发来分析厂务公开的有关内容,以期能帮助企业管理者和广大工会干部认识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实在是一项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大好事情。
范云岗,杨利蓉[4](2012)在《试论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厂务公开工作》文中研究表明厂务公开作为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和加强民主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正为越来越多的单位所认同,被越来越多的职工所接受。在推行的几年间里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有些单位厂务公开工作是凭感觉、局限性强,开展空间还很大。要进一步深化厂务公开工作,仍有一些问题需解决。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高对巩固和深化厂务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殷国伟,尹怀斌[5](2011)在《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制度建设研究——以湖州市非公有制企业基层民主建设为例》文中指出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对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湖州市自2004年开始在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制度,至2011年将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全市厂务公开工作的重点领域。在此过程中,湖州市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实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路径,采取了诸多有效做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实际操作和具体实施上仍存在不足之处,对此提出了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六点建议。
李春[6](2008)在《推行厂务公开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厂务公开是指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职工切身利益、干部廉政自律等重大事项,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这一基本形式和其他形式向职工公开。实行厂务公开,就是要尊重和保障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切实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有效地调动职工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凝聚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结合作者所在的西南石油局推行厂务公开的实践,对厂务公开的问题和实践作初步探讨。
王娇萍[7](2005)在《深化厂务公开尚需拓宽路径》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厂务公开在我国正进入深化的关键期。记者从2月25日召开的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第十次会议上获悉,截至2004年6月底,全国共有38万家企业实行了厂务公开制度,比2003年增加了6.4万家;其中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15.8万家,推行面为95.3%;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厂务公开的22
王林佑[8](2004)在《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经验交流会议在湖北召开》文中指出本报讯(湖北记者站记者 王林佑)11月3日至4日,中央纪委、中组部、国资委、监察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在湖北武汉召开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经验交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出席会议。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
张湘林[9](2003)在《在创新中推进厂务公开》文中研究说明
华业顺,党文胜[10](2002)在《重在行动 实在制度 贵在持久》文中研究指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其本质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强调了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进一步从党和政府的角度规范了厂务公开工作制度,为厂务公开的深入发展指明了?
二、为什么要实行厂务公开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什么要实行厂务公开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企业民主管理的发展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五、职工代表大会制的全面恢复和发展 |
(一)企业民主管理的全面恢复 |
(二)经济体制改革中企业民主管理的重大发展 |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企业民主管理不断深化 |
(2)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简评 |
三、研究逻辑与方法 |
(一)研究逻辑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劳动关系 |
(二)劳动关系冲突 |
(三)和谐劳动关系 |
二、基础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在海外的发展 |
(三)其它劳动关系理论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逻辑分析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逻辑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属性所决定的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所决定的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历史逻辑 |
(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最高目标 |
(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方针 |
(三)通过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逻辑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促进企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内容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探索 |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探索过程 |
(一)“劳资两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
(二)调整劳资关系: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
(三)建立制度体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实践 |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成效 |
(一)职工合法权益逐步得到保障 |
(二)职工参与制度逐步建构与完善 |
(三)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健全 |
(四)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逐步建立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经验 |
(一)以党的领导为核心 |
(二)多方参与,以工会为主体 |
(三)以劳资和谐为核心理念 |
(四)以协商协调为主要手段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探索 |
一、理论探索的基本过程 |
(一)和谐劳动关系命题的提出 |
(二)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的基本形成 |
(三)和谐劳动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在中国的最新发展 |
二、理论探索的主要成果 |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逐步确立 |
(二)在宏观层面,积极创新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 |
(三)在中观层面,加强区域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 |
(四)在微观层面,大力推进劳动争议“大调解”机制建设 |
(五)在操作层面,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风险评估机制 |
三、理论成果的生成逻辑 |
(一)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国情特征 |
(二)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初级阶段特征 |
(三)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四、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 |
(一)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 |
(二)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剖析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统一完备的劳动法律体系尚未形成 |
(二)三方协商机制作用发挥有待加强 |
(三)冲突事件破坏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所有制结构变化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 |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
(三)经济下行压力和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 |
(四)农民工群体和职工队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
(五) “三新”模式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
(六)新媒体广泛应用和外部势力渗透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案例分析 |
一、实验探索:正在形成的地方/基层经验 |
(一)激活基层工会:深圳工会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 |
(二)培育社会组织:狮山树本产业家园 |
(三)前端化解冲突:广州市海珠区“三方联调中心” |
二、有效化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选择 |
(一)劳资冲突的化解与路径选择 |
(二)实践探索实现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逻辑 |
三、适应与变革:中国工会在开放中演进 |
(一)演进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局限 |
(二)在变革中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完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和对策 |
一、进一步明确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 |
(一)以共建共享为原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二)以互利双赢为目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三)以法治方式为抓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四)以作风建设为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二、进一步完善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
(一)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政策体系 |
(二)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 |
(三)发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 |
(四)推动实现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厂务公开内容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推行厂务公开具有重要意义 |
(一) 推行厂务公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
(二) 推行厂务公开是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然要求 |
(三) 推行厂务公开是加强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 |
二、厂务公开内容的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 |
(一)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二)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体现在每一个公开的内容中 |
2、安全需要体现在厂务公开的各个方面 |
3、归属感让职工以厂为家 |
4、落实厂务公开是对职工最大的尊重 |
(4)试论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厂务公开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提高对巩固和深化厂务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
二、围绕建立厂务公开的长效机制, 着重解决好机制建设和制度规范问题 |
1. 健全四个机制。 |
2. 完善四个规范。 |
三、以职工素质的提高来夯实职工民主管理的基础, 推进厂务公开不断深入 |
(5)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制度建设研究——以湖州市非公有制企业基层民主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成效 |
(一)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理念对于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得以肯定 |
(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稳步推进 |
(三)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实效性有所提高 |
二、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不够高 |
(二)部分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实际操作程序不够规范 |
(三)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制度落实不够到位 |
三、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经验与建议 |
(一)经验 |
第一,领导重视是前提。 |
第二,制度建设是保障。 |
第三,措施、办法是关键。 |
(二)建议 |
第一,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思想认识。 |
第二,必须全力推进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制度建设。 |
第三,继续探索创新厂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 |
第四,突出加强中小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
第五,充分认识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建设的重要性。 |
第六,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培训和督查。 |
(6)推行厂务公开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厂务公开制度的基本内容 |
1.1 实行厂务公开的指导原则 |
1.2 实行厂务公开的总体要求 |
(1)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的企业都要实行厂务公开。 |
(2) 在厂务公开工作中, 要切实做好企业领导和职工的思想工作。 |
(3) 在厂务公开工作中, 必须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 保证公开的真实性。 |
1.3 厂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
(1) 企业重大决策问题。 |
(2) 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重要问题。 |
(3) 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 |
(4) 与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相关的问题。 |
1.4 厂务公开的实现形式 |
1.5 厂务公开的组织领导 |
2 西南石油局推行厂务公开的实践 |
2.1 党委重视, 加强领导 |
2.2 厂务公开工作的主要做法 |
(1) 理清思路重宣传。 |
(2) 试点运作抓典型厂务。 |
(3) 建章立制抓重点。 |
(4) 以提高职代会运行质量为重点, 抓住两头, 逐步深入地推进。 |
2.3 厂务公开的初步效果 |
3 对推行厂务公开的思考 |
3.1 推行厂务公开, 必须清除思想障碍, 提高认识 |
第一, 实行厂务公开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具体体现。 |
第二, 实行厂务公开是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的重要举措。 |
第三, 推行厂务公开是促进党风和廉政建设的有力保证。 |
第四, 实行厂务公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
第五, 实行厂务公开是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社会安定的有效举措。 |
3.2 推行厂务公开, 必须加强领导, 形成合力 |
3.3 推行厂务公开, 必须坚持以职代会为基本载体, 把握主动 |
(9)在创新中推进厂务公开(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新厂务公开工作,必须实施系统工程,把握好四个环节 |
1.抓前提,让职工群众知厂情。 |
2.抓关键,让职工群众议厂事。 |
3.抓程序,让职工群众参厂政。 |
4.抓实质,让职工群众督厂行。 |
二、创新厂务公开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处理好七个关系 |
1.必须处理好推行厂务公开与支持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职权的关系。 |
2.必须处理好厂务公开的公开数量与公开质量的关系。 |
3.必须处理好推行厂务公开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关系。 |
4.必须处理好推行厂务公开与保护商业秘密的关系。 |
5.必须处理好推行厂务公开与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 |
6.必须处理好推行厂务公开与发挥职代会主渠道的关系。 |
7.必须处理好推行厂务公开的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
四、为什么要实行厂务公开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企业民主管理的发展历程[J]. 向德荣. 工会信息, 2021(08)
- [2]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雷江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9)
- [3]厂务公开内容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J]. 易磊. 商业故事, 2015(30)
- [4]试论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厂务公开工作[J]. 范云岗,杨利蓉. 商场现代化, 2012(09)
- [5]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制度建设研究——以湖州市非公有制企业基层民主建设为例[J]. 殷国伟,尹怀斌.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05)
- [6]推行厂务公开的思考[J]. 李春. 现代商贸工业, 2008(05)
- [7]深化厂务公开尚需拓宽路径[N]. 王娇萍. 工人日报, 2005
- [8]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经验交流会议在湖北召开[N]. 王林佑.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04
- [9]在创新中推进厂务公开[J]. 张湘林. 中国石化, 2003(08)
- [10]重在行动 实在制度 贵在持久[N]. 华业顺,党文胜. 工人日报,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