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迁徒自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城镇化,蔡继明,转移人口,新型城镇化
迁徒自由论文文献综述
于宛尼,姜文良[1](2013)在《生活在城市,不算“城里人”?!》一文中研究指出回四川过完年的王德明今天一下火车,就背着行李挤进地铁。“除去童年,我大部分日子都在北京度过。”他说,“但北京不是我的家。等攒够钱,我就回县城买房子,和家人一起生活。” 3月6日,北京在雾霾的笼罩下有些冷,火车站人潮拥挤,全球最大规模的年度人口迁(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13-03-07)
靳英桃[2](2008)在《迁徒自由的法理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迁徙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为各国宪法、法律以及国际性人权文件广泛接受。我国1954年宪法赋予了公民迁徙自由,但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使我国公民从实质上丧失了迁徙自由,此后的叁部宪法均未予以恢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对权利的要求日益迫切,限制迁徙自由已经不合时宜,赋予公民迁徙自由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通过宪法、法律规定和各项制度的完善,我们相信迁徙自由这一应然权利,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法定权利,并逐步成为现实权利,因此,研究迁徙自由权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迁徙自由的概述。迁徙自由包括广义的迁徙自由和狭义的迁徙自由,本文仅讨论狭义上的迁徙自由,阐释了迁徙自由的叁个要素:意志、行为和权利,继而探讨了迁徙自由的法律性质。第二部分,分析了迁徙自由的历史演进。分别从作为自然权利的迁徙行为,对迁徙自由的法律确认和迁徙自由在我国的历史变迁及原因分析叁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叁部分,迁徙自由的法理思考。首先,从人权的角度分析了迁徙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的正当性问题。其次,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了迁徙自由与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关系。第叁,从政治的角度阐述了迁徙自由与身份社会和契约社会的关系。最后,简要分析了迁徙自由的文化传承意义。第四部分,迁徙自由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本部分从在我国确立迁徙自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入手,分析了确立迁徙自由的原则和价值取向,进而提出了在我国迁徙立法的初步设想。本篇论文综合运用了宪法学、法理学、比较法学以及人权等方面的理论,并运用了价值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迁徙自由权做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和阐释。同时还运用了宪法学和历史学的资料阐述了迁徙自由权在我国宪法中从有到无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所在。在迁徙自由的法理思考部分,笔者选取了人权视角、政治视角、经济视角及文化视角进行分析,希望能在这部分有所创新。(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期刊2008-04-29)
王筱园[3](2008)在《论迁徒自由》一文中研究指出迁徙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这已成为现代文明国家的共识。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宪法和国际人权公约中都有关于迁徙自由的保障与限制的规定。在旧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下,毫无民主、自由可言,更无人权传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迁徙自由在我国经历了一个由肯定到完全否定再到一定程度的默认的过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国际人权保障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为我国迁徙自由的实现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条件。而迁徙自由制度的建立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国际人权保障等方面的进步,进而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08-04-10)
岳庆周[4](2006)在《迁徒自由制度的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迁徙自由制度是现代国家的一项重要宪政制度,也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它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对人权的保障是宪法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加强对基本人权的保障是现代宪法的一个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06年17期)
仲欣[5](2005)在《户籍实行居住地登记制度明年试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建议改革户籍制度,实行居住地户口登记制,给农民工“市民待遇”。阻碍劳动力城乡流动的“坚冰”有望从明年开始融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经着手开展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试点工作,这对于中(本文来源于《中国改革报》期刊2005-08-09)
虢金祥[6](2004)在《六、迁徒自由实为人性使然,市场经济的需要》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人,只要他没有涉嫌违法犯罪,他就应该享有迁徒自由。"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问我为什么要离去,请你问问小河为什么要流淌",这就是人为什么要迁徒,为什么要自由迁徒的绝妙回答。一方面迁徒实为人性使然,迁徒自由则是人维护其有尊严的发展权的需要;另一方面,迁徒自由也是一个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既然劳动力由市场来配置,有了迁徒自(本文来源于《人民之声》期刊2004年05期)
余凯,朱丹丹,张磊峰,胡蓉[7](2003)在《迈向“自由迁徒”时代》一文中研究指出一 候鸟南飞,蚂蚁搬家,自然界生物的自由迁徙,乃适应环境变化;而在社会中,一国公民的自由流动,则是时代(本文来源于《湖北日报》期刊2003/09/16)
杨宏山[8](2003)在《自由迁徒激活中国》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户籍制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松动,在中央政府的政策许可范围内,各省市为了吸引资金和优秀人才,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户口迁入的门槛。在具体的政策措施上,各省市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城市投资者实行政策优惠,向他们开放城市户口或降低落户门槛,而对低素质劳动者实行严格的流入限制和迁入限制。一些学者撰文对此举表示赞同,他们认为现阶段户籍制度改革的可行解决办法,就是实行人口流动的区别对待原则,保证城市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同时对农业劳动(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快讯》期刊2003年18期)
杜军玲[9](2002)在《让公民享受迁徒的自由》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9月初,山东济南市有39万农民改变身份,他们不再叫农民,而叫居民。带来这一改变的,是该市统一城乡户籍的政策。与济南一样,从(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02-10-22)
孙艳敏[10](2002)在《户籍改革:迁徒自由不再遥远》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29日起,广州市公安局户政部门全面放宽夫妻投靠、小孩随父母的入户条件。按新的入户条件,广州市夫妻投靠入户的结婚年限从原来的12年降为10年即1992年12月31日前登记结婚的。凡户口在外地的未成年儿童18岁以下,少数仍在校读高中的可延至19岁,(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02-09-09)
迁徒自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迁徙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为各国宪法、法律以及国际性人权文件广泛接受。我国1954年宪法赋予了公民迁徙自由,但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使我国公民从实质上丧失了迁徙自由,此后的叁部宪法均未予以恢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对权利的要求日益迫切,限制迁徙自由已经不合时宜,赋予公民迁徙自由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通过宪法、法律规定和各项制度的完善,我们相信迁徙自由这一应然权利,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法定权利,并逐步成为现实权利,因此,研究迁徙自由权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迁徙自由的概述。迁徙自由包括广义的迁徙自由和狭义的迁徙自由,本文仅讨论狭义上的迁徙自由,阐释了迁徙自由的叁个要素:意志、行为和权利,继而探讨了迁徙自由的法律性质。第二部分,分析了迁徙自由的历史演进。分别从作为自然权利的迁徙行为,对迁徙自由的法律确认和迁徙自由在我国的历史变迁及原因分析叁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叁部分,迁徙自由的法理思考。首先,从人权的角度分析了迁徙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的正当性问题。其次,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了迁徙自由与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关系。第叁,从政治的角度阐述了迁徙自由与身份社会和契约社会的关系。最后,简要分析了迁徙自由的文化传承意义。第四部分,迁徙自由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本部分从在我国确立迁徙自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入手,分析了确立迁徙自由的原则和价值取向,进而提出了在我国迁徙立法的初步设想。本篇论文综合运用了宪法学、法理学、比较法学以及人权等方面的理论,并运用了价值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迁徙自由权做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和阐释。同时还运用了宪法学和历史学的资料阐述了迁徙自由权在我国宪法中从有到无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所在。在迁徙自由的法理思考部分,笔者选取了人权视角、政治视角、经济视角及文化视角进行分析,希望能在这部分有所创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迁徒自由论文参考文献
[1].于宛尼,姜文良.生活在城市,不算“城里人”?![N].工人日报.2013
[2].靳英桃.迁徒自由的法理探析[D].北方工业大学.2008
[3].王筱园.论迁徒自由[D].四川师范大学.2008
[4].岳庆周.迁徒自由制度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市场.2006
[5].仲欣.户籍实行居住地登记制度明年试点[N].中国改革报.2005
[6].虢金祥.六、迁徒自由实为人性使然,市场经济的需要[J].人民之声.2004
[7].余凯,朱丹丹,张磊峰,胡蓉.迈向“自由迁徒”时代[N].湖北日报.2003
[8].杨宏山.自由迁徒激活中国[J].中国经济快讯.2003
[9].杜军玲.让公民享受迁徒的自由[N].人民政协报.2002
[10].孙艳敏.户籍改革:迁徒自由不再遥远[N].检察日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