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剥离水滑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两性表面活性剂,类水滑石,剥离
剥离水滑石论文文献综述
孙慧燕,白雪丽,薛丹丹,黄鑫,张剑[1](2018)在《利用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在水相中剥离类水滑石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插层的镁铝类水滑石(MgAl-LDHs),再将插层的MgAl-LDHs置于pH=2的水溶液中,使层间呈现阴离子特性的两性表面活性剂转变为阳离子特性,进而通过静电排斥机理,在水相中成功实现MgAl-LDHs层板的剥离。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长度的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均成功嵌入到MgAl-LDHs层间,且层间距不同。经过插层的MgAl-LDHs能成功剥离,XRD和TEM证实了MgAl-LDHs的分层,同时丁达尔效应证实了胶体的存在。(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2018年08期)
赵乔,刘洁翔,张晓光[2](2016)在《剥离-重构法制备类水滑石/氧化石墨烯高效农药缓释剂》一文中研究指出类水滑石(LDH)和氧化石墨烯(GO)是2种典型的层状材料,通过静电作用很容易组装成杂化材料,已被广泛用于超级电容器、传感器、水处理材料、药物/农药缓释剂载体~1等。本文利用剥离-重构法制备了农药毒死蜱插层的杂化材料(CPF/GO-LDH),利用XRD、FT-IR、SEM/TEM和TGA-DSC等表征了系列杂化物的结构,提出了层状材料的排布结构模型;还详细研究了系列杂化物在不同缓冲液的的缓释行为,初步分析了其缓释机理。(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9-27)
丁嘉璠[3](2016)在《剥离型ZnCr水滑石负载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对RhB染料废水降解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利用半导体光催化剂处理有机废水是一项环境友好的污水处理技术,在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绝大多数粉末状光催化剂在水体中容易悬浮凝聚,难以分离回收;而且其比表面积小,对有机物的吸附性能差,不利于光催化反应进行。水滑石是一种具有阴离子交换能力的层状化合物,剥离后所得到的纳米片层空间自由度较大,可无序排列。当有其他物质进行插层或混合时,利用纳米片层和插入物质之间的结合力,可以生成直接插入法难以得到的新型功能材料。基于此,本课题提出将BiOCl和Ti02光催化剂负载到剥离型ZnCr水滑石纳米片单元表面, 制备ZnCr-Ex、BiOCl-ZnCr-Ex和 TiO2-BiOCl-ZnCr-Ex一系列光催化活性增强的负载型光催化剂材料。利用XRD、TEM、FTIR、BET、UV-Vis、EDS等手段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以Rh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并探讨材料的结构和光催化降解能力之间的构效关系。主要实验结论如下:(1)在N2保护下一步合成乳酸根插层的ZnCr-Lac-LDH,将其置于水中在60℃下振荡48 h,振荡中,水滑石层板克服与静电作用力,而剥离。表征结果及丁达尔现象都表明水滑石被剥离成单片层结构,且水滑石层板没有受到破坏。相比微波法剥离ZnCr-Lac-LDH,乳酸根插层LDH在水中剥离的方法剥离效果更好,且可在水中长期保持剥离状态。(2)以剥离型水滑石ZnCr-Ex为载体,按不同摩尔量将BiOCl负载于ZnCr-Ex上,并考察不同负载量的BiOCl-ZnCr-Ex对RhB染料的催化降解情况。通过光催化实验及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BiOCl-ZnCr-Ex-3对RhB染料的光催化降解率最高,且降解速率最快,是纯BiOCl的7.3倍。同时确定了75 mg为其最佳投加量。由此证明BiOCl-ZnCr-Ex是一种优秀复合催化剂,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中。(3)以BiOCl-ZnCr-Ex-3复合催化剂为载体,按不同摩尔量将Ti02负载于BiOCl-ZnCr-Ex-3上,并考察不同负载量的TiO2-BiOCl-ZnCr-Ex对RhB染料的催化降解情况。通过光催化实验及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TiO2-BiOCl-ZnCr-Ex-4对RhB染料的光催化效率最高,且降解速率最快,是纯BiOCl的15.8倍,是纯Ti02的58.8倍,是BiOCl-ZnCr-Ex-3的2.17倍,并确定了75 mg为其最佳投加量。对纯BiOCl、纯Ti02和TiO2-BiOCl-ZnCr-Ex-4光催化剂进行了叁次循环实验,结果表明TiO2-BiOCl-ZnCr-Ex-4相对于纯BiOCl和纯TiO2有更好的稳定性,也由此证明TiO2-BiOCl-ZnCr-Ex-4是一种优秀复合催化剂,在染料废水的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常州大学》期刊2016-05-01)
晏艳霞[4](2015)在《层状镁铝水滑石和二氧化锰的剥离与复合及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在传感器、光催化、电容器、吸附等方面表现出的优异性能,2D纳米材料已经成为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焦点研究课题。目前,核能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吸附法被公认为一种新型、高效、经济的铀分离富集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2D纳米材料相对于块体材料展现出了更多的暴露界面或晶面,为吸附质的吸附提供了更多吸附位点,在铀吸附方面更具优势。本论文提出了叁种有效的层状材料溶液剥离法,成功的制备了超薄LDHs 2D纳米片和MnO_(2 )2D纳米片。通过SEM、TEM、XRD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考察。并将剥离产物E-LDHs和E-MnO_2分别与Fe_3O_4磁性基质复合,成功的制备了Fe_3O_4@E-LDHs和Fe_3O_4@E-MnO_2磁性复合微粒用于铀吸附性能研究。复合物中Fe_3O_4的引入实现了吸附剂的快速有效回收,解决了铀吸附过程中吸附剂回收困难的问题。以Mg/Al-CO_3~(2-)LDHs为前躯物,NH_4NO_3为层板扩充剂,甲酰胺为剥离液成功的制备了Mg/Al LDHs超薄纳米片。实验得到的剥离产物E-LDHs为一完全透明的胶状物质,具有明显的丁达尔效应,该物质是一种典型的2D材料,直径在几百个纳米之间,厚度约为8.7 nm。利用E-LDHs制备甲基橙(MO)吸附膜,MO吸附后,样品很好的保持了LDHs的层状结构特征,MO~-离子是以平行于LDHs层板的方式进入LDHs层间。以Fe_3O_4磁性物质为基质,成功的制备了Fe_3O_4@E-LDHs复合物,该复合物尺寸1~2μm,表面凹凸不平,数个Fe_3O_4球形颗粒通过LDHs紧密的粘结在一起。该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磁响应,饱和磁化强度为23.5 emu/g。研究显示,Fe_3O_4@E-LDHs对铀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当Fe_3O_4@E-LDHs用量0.01 g,铀初始浓度121.1 mg/g,吸附时间2 h,吸附温度25℃,pH=5时,吸附容量达到了224.6 mg/g。动力学研究表明,Fe_3O_4@E-LDHs对水体中铀离子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拟合相关系数R~2达到0.9999。Freundlich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相比,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能更好的描述Fe_3O_4@E-LDHs对铀的等温吸附行为。热力学研究表明,Fe_3O_4@E-LDHs对铀吸附在不同温度下(35)G~0均小于0,(35)H~0值均大于0,证明了Fe_3O_4@E-LDHs吸附铀的过程具有自发性,且过程为一吸热过程。以层状K-MnO_2作为前躯体,通过质子化交换和溶液剥离两步骤制备了E-MnO_2超薄纳米片。该纳米片厚度约为5.2 nm,即7个MnO_2层,具有自发堆垛和卷曲的趋势。研究显示通过TMAOH处理,产物(001)及(002)峰位置逐渐向低角度偏移,反应后(001)峰分别在10.959°、9.480°和7.351°处出现,与之相对应的层间距分别为0.8074 nm、0.9330 nm和1.2027 nm,与H-MnO_2层间距0.7198 nm相比增大了很多。同时,还有部分MnO_2已经完成了从规则的层状构造向非晶体结构的转变。通过剥离产物E-MnO_2与磁性基质Fe_3O_4的复合成功的制备了Fe_3O_4@E-MnO_2复合物。该复合物尺寸约为几微米,复合物中MnO_2包覆在Fe_3O_4颗粒周围,数十个Fe_3O_4球形颗粒通过MnO_2紧密的粘结在一起,该产物具有良好的磁响应,饱和磁化强度为41.6emu/g。实验制备的Fe_3O_4@E-MnO_2复合物对铀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在Fe_3O_4@E-MnO_2用量0.01 g,Co=121.1 mg/g,吸附时间6 h,吸附温度25℃,pH=7时,吸附容量达到了243.4 mg/g。增大铀初始浓度,Fe_3O_4@E-MnO_2吸附容量显着提高,当C_0=688.9 mg/g,吸附温度45℃时,吸附容量达到1325.8 mg/g。动力学研究表明,Fe_3O_4@E-MnO_2对水体中铀离子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拟合相关系数R~2达到0.9903。Freundlich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相比,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能更好的描述Fe_3O_4@E-MnO_2对铀的等温吸附行为。热力学研究表明,Fe_3O_4@E-MnO_2对铀吸附在不同温度下(35)G~0均小于0,(35)H~0值均大于0,证明了Fe_3O_4@E-MnO_2吸附铀的过程具有自发性,且过程为一吸热过程。以H_2O_2作为反应物,将LDHs层状材料剥离成超薄纳米片,实现了LDHs层状材料剥离的一步完成。改变H_2O_2的浓度分别为0 wt%,10 wt%,20 wt%和30 wt%研究H_2O_2对整个剥离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H_2O_2含量的增加,产物LDHs的结晶度下降,层间距增大。当双氧水含量为30 wt%时,剥离产物为透明胶状物质,该物质由大量超薄纳米片组成,大小为50~100 nm,厚度为1.4 nm,大约两个水滑石层厚。TG-DSC结果显示该方法制备的LDHs剥离产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5-05-01)
王爽,兀晓文,李海平,张人杰,侯万国[5](2014)在《剥离-共组装法制备葫芦素插层类水滑石纳米杂化物》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剥离-共组装法制备了电中性疏水药物葫芦素(CA)插层类水滑石(HTlc)纳米杂化物.先用胆酸钠(Ch)包覆修饰葫芦素,再与剥离的HTlc薄片共组装,形成CA-Ch-HTlc纳米杂化物.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Zeta电位和元素分析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纳米杂化物的载药量达到7.06%,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电中性疏水药物在HTlc上的有效负载.依据胆酸离子和葫芦素尺寸及纳米杂化物通道高度推测,胆酸离子在HTlc层间为双层排列,其长轴几乎垂直于HTlc层板;葫芦素分子插入(或"溶入")胆酸离子双层中.CA-Ch-HTlc纳米杂化物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效果,其药物释放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王金龙,蒲敏[6](2014)在《层板剥离法制备复合的脯氨酸插层水滑石-蒙脱石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酸碱双功能结构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在催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共沉淀方法制备了脯氨酸插层水滑石,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脯氨酸插层蒙脱石,分别以甲酰胺和水为溶剂进行通过机械搅拌加超声波处理,得到了脯氨酸插层水滑石和蒙脱石的层板剥离溶胶;进一步经过混合反应制备出水滑石-蒙脱石的脯氨酸复合插层材料,用XRD、FT-IR、DTA-TG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与脯氨酸水滑石和蒙脱石插层材料的机械混合物结构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脯氨酸分子被组装到水滑石和蒙脱石的层板之间。(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期刊2014-08-04)
马小茜[7](2014)在《氨基酸-MgAl水滑石的制备、剥离及与蒙脱土的复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类水滑石化合物(LDHs)由于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而拥有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LDHs具有较小的比表面积、较差的热稳定性,且催化活性位无法充分暴露,这些缺点使其在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蒙脱土具有比表面积大、热稳定性高等优点,催化活性组分能很好的分散于蒙脱土表面,因此将LDHs与蒙脱土进行复合,不仅可以使二者优势互补,而且可以获得具有新理化性质的复合材料。论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氨基酸插层MgAl水滑石(Aa-MgAl-LDHs),并对其剥离行为进行了研究,详细考察了氨基酸的R基、原料配比(Aa/NO3-)、合成体系pH对剥离的影响。同时将剥离所得的MgAl-LDHs纳米片层与蒙脱土复合,利用层板所带电荷的相反性得到MgAl水滑石与蒙脱土的层状复合材料(MgAl-LDHs/MMT)。借助XRD、FT-IR、BET、微电泳仪等手段对样品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在Aa-MgAl-LDHs的制备过程中,分别选用甘氨酸(Gly)、赖氨酸(Lys)、亮氨酸(Leu)和苯丙氨酸(Phe)作为层问阴离子。研究了四种氨基酸在层间的排列方式以及氨基酸R基对剥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四种Aa-MgAl-LDHs均具有类水滑石的特征衍射峰,Gly-MgAl-LDHs、 Lys-MgAl-LDHs、Leu-MgAl-LDHs的层间距为0.34nm,Phe-MgAl-LDHs的层间距为1.97nm。根据层间距以及氨基酸分子尺寸,推测出Gly、Lys、Leu以倾斜的方式排列于MgAl-LDHs层间,而Phe是以垂直方式双层交替排列于MgAl-LDHs层间。通过对比不同Aa-MgAl-LDHs的剥离体系pH和剥离时间发现:在剥离过程中,当LDHs层间氨基酸的R基带有碱性基团时,可以缩短剥离时间;当LDHs层间氨基酸的R基为疏水性基团时,剥离时间大幅度缩短;而LDHs层间距的扩大对剥离并没有影响。改变Gly/NO3以及合成体系pH制备一系列Gly-MgAl-LDHs,在pH=3-4的水溶液中搅拌24h将其剥离。用微电泳仪对剥离液进行检测,详细探讨了Gly/NO3以及合成体系pH对Gly-MgAl-LDHs剥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Gly/NO3介于1/7至1/1之间时,Gly-MgAl-LDHs都可以被剥离。其中,当Gly/NO3介于1/7至1/3之间时,zeta电位介于10mV-30mV之间,剥离液可以稳定放置48h;Gly/NO3-介于1/2至1/1之间时,zeta电位介于30mV-40mV之间,剥离液可以稳定放置72h。合成体系pH对Gly-MgAl-LDHs的剥离没有影响。将剥离所得的MgAl-LDHs纳米片层与蒙脱土插层组装得到MgAl-LDHs/MMT层状复合材料,其层间距为1.44nm,比表面积为19.88m2.g-1,平均孔径为12.89nm。改变Lys/NO3以及合成体系pH制备一系列Lys-MgAl-LDHs,并在pH=6-8的水溶液中搅拌18h将其剥离。结果表明:当Lys/NO3介于1/8至1/4之间时,zeta电位介于30mV-40mV之间,剥离液可以稳定放置72h,当Lys/NO3-处于这个范围之外时,Lys-MgAl-LDHs无法剥离。合成体系pH对Lys-MgAl-LDHs的剥离没有影响。所得MgAl-LDHs/MMT层状复合材料的层间距为1.46nm,比表面积为36.59m2.g-1,平均孔径为11.82nm。(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4-06-01)
马小茜,周景龙,卢楠,吴旭,谢鲜梅[8](2014)在《甘氨酸-Mg_3Al水滑石的制备、剥离以及与蒙脱土的插层组装》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共沉淀法制备甘氨酸(简称Gly)插层Mg3Al水滑石(简称Gly-Mg3Al LDHs),利用甘氨酸等电点的性质实现了Mg3Al水滑石在pH=3~4水溶液中的剥离,并将剥离出的LDHs纳米片层与蒙脱土进行插层组装,制备出Mg3Al水滑石/蒙脱土层状复合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N2吸附-脱附以及电泳仪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出的GlyMg3Al LDHs结构规整,晶相单一,甘氨酸以42°的倾角排列于水滑石层间。在nGly∶nNO3-=1∶2的条件下制备的Gly-Mg3Al LDHs剥离效果最好,剥离后形成的无机聚合粒子的zeta电位介于35 mV~40 mV之间,剥离液可以稳定存在72 h。所得层状复合材料的层间距为1.44nm,此值为单元LDHs片层与单元蒙脱土片层的厚度之和,证明LDHs纳米片层与蒙脱土进行了有序交叉迭层。(本文来源于《材料研究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申延明,张少鹏,李士凤,刘东斌,樊丽辉[9](2013)在《剥离水滑石固载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乳酸插层MgAl水滑石,在水中剥离后用于固载辣根过氧化物酶,制得水滑石固载酶,测试水滑石固载酶的稳定性和降解苯酚的性能。利用XRD、IR、UV-Vis等表征技术对制备的水滑石固载酶进行了表征,并对固载过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磷酸缓冲溶液有利于剥离水滑石的固载,固载时剥离水滑石层板重构成磷酸根插层水滑石,而HRP吸附在水滑石上。HRP在水滑石上的固载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方程。由于水滑石具有无限延长的层板,为HRP的吸附提供了充足的表面积,在实验条件下,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均较好地拟合了实验数据。HRP在水滑石上固载后,提高了其稳定性,新制备的固载酶处理苯酚的去除率在80%以上,循环使用3次后降解率依然可达50%左右。(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3年17期)
王爽,侯万国[10](2013)在《剥离-重组法制备5-氟胞嘧啶/类水滑石纳米杂化物》一文中研究指出药物载体材料的开发是当今新型药物传递系统的重要研究方向。类水滑石(HT1c)因其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低毒性以及pH响应等优点,作为新型药物载体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药物插层HT1c(药物/HT1c)纳米杂化物的制备方法很多,如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结构重建法等。这些方法适用于阴离子药物,而对电中性药物效果不佳,因其缺乏插层驱动力而难以有效插入HT1c层间。本文以电中性药物5-氟胞嘧啶(5-FC)为模型,探索研究了剥离-重组法制备5-FC/HT1c纳米杂化物。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过程简单、条件温和、载药量高等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6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技术、应用与产品》期刊2013-07-21)
剥离水滑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类水滑石(LDH)和氧化石墨烯(GO)是2种典型的层状材料,通过静电作用很容易组装成杂化材料,已被广泛用于超级电容器、传感器、水处理材料、药物/农药缓释剂载体~1等。本文利用剥离-重构法制备了农药毒死蜱插层的杂化材料(CPF/GO-LDH),利用XRD、FT-IR、SEM/TEM和TGA-DSC等表征了系列杂化物的结构,提出了层状材料的排布结构模型;还详细研究了系列杂化物在不同缓冲液的的缓释行为,初步分析了其缓释机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剥离水滑石论文参考文献
[1].孙慧燕,白雪丽,薛丹丹,黄鑫,张剑.利用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在水相中剥离类水滑石的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18
[2].赵乔,刘洁翔,张晓光.剥离-重构法制备类水滑石/氧化石墨烯高效农药缓释剂[C].第十四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6
[3].丁嘉璠.剥离型ZnCr水滑石负载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对RhB染料废水降解的性能研究[D].常州大学.2016
[4].晏艳霞.层状镁铝水滑石和二氧化锰的剥离与复合及吸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
[5].王爽,兀晓文,李海平,张人杰,侯万国.剥离-共组装法制备葫芦素插层类水滑石纳米杂化物[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
[6].王金龙,蒲敏.层板剥离法制备复合的脯氨酸插层水滑石-蒙脱石材料[C].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2014
[7].马小茜.氨基酸-MgAl水滑石的制备、剥离及与蒙脱土的复合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
[8].马小茜,周景龙,卢楠,吴旭,谢鲜梅.甘氨酸-Mg_3Al水滑石的制备、剥离以及与蒙脱土的插层组装[J].材料研究学报.2014
[9].申延明,张少鹏,李士凤,刘东斌,樊丽辉.剥离水滑石固载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研究[J].功能材料.2013
[10].王爽,侯万国.剥离-重组法制备5-氟胞嘧啶/类水滑石纳米杂化物[C].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6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技术、应用与产品.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