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法加强职工档案管理——剖析宋师傅档案丢失事件(论文文献综述)
李汝勇[1](2020)在《跨企业培训中心在汽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屡创新高,催生了巨大的汽车后市场产业,引来了众多后市场的参与者。面对汽车后市场的不断扩张,企业自身培训能力弱、培训效果差是中国汽车后市场职工培训所面临的新课题和新任务。如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培训需求,保障培训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深入学习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借鉴德国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经验,立足校企政三者协同建设原则,建立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且符合中国特有国情的跨企业培训中心,提出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方案,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培训需求问题。在中心培训项目开展上,采用项目管理为核心,构建培训项目管理模型,从项目启动、计划、执行与监控和评价进行内容阐述,并运用柯氏四级评估等方法,保障跨企业培训中心项目培训质量,扎实做好跨企业培训中心项目培训,提升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最后以W学院跨企业培训中心作为研究案例,建设期内缓解了区域内后市场汽车企业员工培训问题。W学院跨企培训中心运用项目管理手段,通过严格的流程管理,建立有效的评估和反馈体系,在保障中心培训质量的同时也为其他跨企业培训中心提供了借鉴。
魏海梅[2](2018)在《平衡计分卡在CQ钻井公司工程项目部业绩评价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石油行业的高速发展,各钻井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钻井公司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就是这样一个业绩评价系统,它通过确认和展示一系列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帮助钻井公司实现企业战略,并帮助员工理解和支持企业的发展目标。本文以钻井公司现有的业绩评价体系为研究背景,对平衡计分卡的框架、特点和功能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认为,平衡计分卡是钻井公司未来发展壮大、提升经营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它能大幅增进钻井公司的组织效益,提升战略管理的科学性。同时,认真分析应用平衡计分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本文首先运用业绩评价相关理论对CQ钻井公司工程项目部业绩考核现状进行剖析,找出工程项目部业绩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业绩评价目标。其次,对平衡计分卡理论内容和发展进行了概述,并指出平衡计分卡在工程项目部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然后研究平衡计分卡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和优越性,在此基础上,明确在工程项目部运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业绩评价思路和方法;最后,提出工程项目部在实施平衡计分卡过程中的保障措施。
李佩瑶[3](2018)在《单位组织边界形塑与单位共同体变迁》文中认为学界普遍认为,工业的发展必然会造成滕尼斯所言的“共同体”瓦解,即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会关系取代整体本位的共同体。然而,在中国社会却并非如此,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社会中独有的社会组织形态:单位。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和促进百业运营和发展,国家建设也急切需要重工业发展的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根据地实践的基础上,逐渐修正并完善组织体制“单位”,作为一种重建中国社会的组织形式。“单位”作为中国特色的组织形态,既是保障和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经济组织,同时也是国家政治权力延伸的渠道,是重新组织中国社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模式。单位作为生产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的复合体,自产生以来就通过“单位办社会”的方式承担了本应由社会承担的包括住房、医疗、教育和治安在内的各项功能。这种“大包大揽”式的功能覆盖使单位组织成员在单位办社会内就可以实现几乎全部社会关系,因此中国社会并没有因为工业化进程而造成社会的原子化,反而通过单位形成了地缘、业缘、甚至包括亲缘关系的多重复合,单位成员和单位组织相互依赖,并且形成了共同的精神内核,构建了单位共同体。在目前对于单位制的研究中,主要可以分为对单位制外在形态及内在功能两个维度的研究。对于单位制外在形态的考察,表现为对于单位制度的产生及变迁研究;对于单位制功能的考察则表现为对单位组织与国家、社会和家庭关系的研究。但在这些研究中,却都缺乏对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重视。与此同时,厂办大集体这一对于促成单位制变迁的重要因素却鲜有问津,并且对厂办大集体引入国营单位组织后,产权基础上形成的“国营+集体”的二元化现象以及其所引发的单位组织结构性变化也没有做出更为具体的阐释。实际上,在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中,“家国同构”的逻辑一直贯穿始终,国家为轴的权威模式与以国家为中心辐射开来的家族与团体关系在不断的互动,并塑造出了大同思想下的“井田制”直到差序格局的乡土中国的变动过程。单位制的出现也是在这些思想逻辑的引导下、变动过程的基础上发生的。将传统中国的社会建构思想纳入到对单位共同体的考察,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厂办大集体”作为存在于国有经济内部的集体经济,虽然其存在的时间较短,但厂办大集体并不是简单的、临时性的组织变动,而是深刻的、结构性的制度变迁。厂办大集体的产生首先造成了单位组织内部产权关系的分化,即国企由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变成了“国营+大集体”的二元结构模式,随之而来的则是单位组织内边界的建立。这一“边界”的概念对于理解单位制是极其重要的,同时又是以往研究中所忽略的。由厂办大集体的兴起带来的组织边界入手,继而探讨单位共同体的衰落,对于研究单位制变迁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选取东北地区Y厂和T厂两所大型国有企业为主要案例,描述一种典型的单位制模式。通过对两个案例厂厂办大集体的引入、运行和整体改制全过程的考察,以及其中国家政策变化、企业领导对政策的回应与执行、职工对单位共同体变迁的真实体验等维度进行实证研究,以单位组织边界变迁为切入点,探讨作为“共同体”的单位其发展和变迁的过程,通过单位组织边界的变动来回视单位共同体的兴起与衰落。
刘佳昕[4](2017)在《企业档案服务品牌塑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繁荣和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产品类型日趋同质化,消费者消费的已不只是企业的产品而是企业的品牌,品牌是企业与其他竞争者区分开来、谋生存促发展的重要武器。企业档案作为企业历史发展的见证者与承载者,为塑造品牌差异化、展示品牌独有内涵提供了有效的利用途径。但目前对于此课题的研究较少,因此对利用档案服务品牌塑造问题进行研究,对于企业强化自身档案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品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企业、企业档案、品牌、企业品牌与企业品牌塑造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阐述了企业档案与品牌塑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企业档案在品牌塑造中的作用;其次深入调查了我国利用档案塑造品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观念意识、制度规范、人员素质、素材积累、平台建设等层面提出企业档案服务于品牌塑造的一系列措施,以期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利用档案塑造品牌提供一些理论上和实际操作层面的参考。
西伟光[5](2014)在《K机械制造厂的企业改制》文中提出上世纪90年代末,国有企业在搏击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企业管理模式陈旧、经营机制不灵活、效率低下、债务负担沉重、人浮于事的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在落实改制政策、执行改制程序、安置企业职工等方面依然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导致企业改制后职工权益保障不充分、债务化解困难、群访事件频发。本文以H市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为背景,对K机械制造厂和H工业高级技校在各自所属行业中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到了二者在实施国企改制中的契合点,正确了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得双方在国企改制完成后,实现了相互依托、资源共享,将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盈利性使命”与“公共政策性使命”有机结合起来。本文基于K机械制造厂改制问题进行介绍与分析。在案例部分,介绍了改制方、兼并方的迫切需求及双方的历史沿革和基本情况;通过合并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分配表,说明了企业改制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介绍了企业的改制过程、改制方案的设计和改制的实施结果。在案例分析部分,首先对企业改制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改制伙伴的优势互补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利用SWOT分析法进行了战略定位分析;其次对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梳理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最后指出了国企改革的方向,提出了改制建议。
汤克[6](2013)在《北方重工集团盾构机生产过程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盾构机,全名叫盾构隧道掘进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现代盾构掘进机集光、机、电、液、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具有开挖切削土体、输送土碴、拼装隧道衬砌、测量导向纠偏等功能,涉及地质、土木、机械、力学、液压、电气、控制、测量等多门学科技术,而且要按照不同的地质进行“量体裁衣”式的设计制造,可靠性要求极高。用盾构机进行隧洞施工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施工速度快、一次成洞、不受气候影响、开挖时可控制地面沉降、减少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和在水下开挖时不影响水面交通等特点,在隧洞洞线较长、埋深较大的情况下,用盾构机施工更为经济合理。盾构掘进机已广泛用于地铁、铁路、公路、市政、水电等隧道工程。盾构机问世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其始于英国,发展于日本、德国。近30年来,通过对土压平衡式、泥水式盾构机中的关键技术,如盾构机的有效密封,确保开挖面的稳定、控制地表隆起及塌陷在规定范围之内,刀具的使用寿命以及在密封条件下的刀具更换,对一些恶劣地质如高水压条件的处理技术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解决,使盾构机有了很快的发展。由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和泥水式盾构机得到了快速发展。德国的盾构机技术也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在地下施工过程中,保证密封的前提以及高达0.3MPa气压的情况下更换刀盘上的刀具,从而提高盾构机的一次掘进长度。德国还开发了在密封条件下,从大直径刀盘内侧常压空间内更换被磨损的刀具。我国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的研制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盾构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软土层的地铁、隧道、市政管道等工程领域。目前,国内盾构机制造商已从05年的几家发展为现在的30多家,国内的三大盾构机生产巨头分别为: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虽然我国在盾构隧道施工方面已有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和技术积累,但在盾构机制造和施工控制管理等综合技术方面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本文以北方重工集团盾构机生产过程管理为题材,北方重工集团已成为国内盾构项目的竞标主体,并在国内市场占有主要份额。盾构技术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战略管理理论与社会发展特殊性的双重特点,本文力求通过分析北方重工盾构机生产过程管理,找出盾构机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对该生产过程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深刻总结,试图探索出适合于中国转轨经济条件下,为盾构企业实施有效生产管理提出理论框架和策略建议。
张慧霞[7](2011)在《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变迁》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社会,国民收入一般有三种来源:工作报酬、资产收益和国家对国民进行的再分配收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一般被定性为再分配基金。它在许多国家是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从社会分层的角度来看,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分配方式对社会阶层结构会产生影响,因此,讨论谁得到了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什么时候和怎么获得的?就具有了社会学的研究意义。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是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分配方式的依据,故本文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如何被分配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它分配方式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1922-2007这段并不太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镶嵌于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亦经历了巨变。在政策巨变的背后,是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覆盖范围和待遇标准的不断调整和变化。从再分配的角度来看,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调整和变化,直接影响了个体利益的损益,也影响了受益群体在社会分层中的地位,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结构。建国之初,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覆盖范围被界定为城镇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的固定工或合同工,随后被扩展到城镇企业的所有固定工或合同工;1984年之后,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展到城镇企业所有职工;2005年以后,覆盖范围又进一步扩展,部分事业单位职工、部分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被包括在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政策范围之中。从政策文本的演变来看,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覆盖范围是不断扩展的。但从实践来看,由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在这段时期内频繁调整和变化,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所覆盖的对象能否享受相应的政策承诺是值得商榷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所界定的受益对象因政策改变是否影响了其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地位也有待考察。即政策规定的受益对象是谁,他得到了什么,得到后对他的影响是什么,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本文重要的研究概念“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不包括国家推行的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狭义的社会福利,也不包括目前在大部分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所实行的退休制度,更不包括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它主要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政策。因此,本研究对象主要指国家颁布并实施的正式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时间从1922年到2007年。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覆盖范围只针对城镇企业职工,因为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长期以来主要的覆盖范围就是城镇企业及其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参与主体主要涉及代表国家的政府(主要指地方政府)、单位(其中以企业为主)和个人(以城镇职工为主)。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养老保险有相对独立的基金和服务机构。论文基本结构可分为三大部分,用七章来论述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内容、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执行结果,对结果的分析。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是文献综述部分。首先提出研究问题。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种资源,是如何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进行再分配的。文献综述部分主要阐述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重在对概念的界定、研究目的和意义的阐述。第二方面主要是对国内外有关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研究进行阐述,重在强调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与社会阶层结构之间的关系,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主要服务对象,实施的结果,分析其社会再分配的功能。第二部分:第二至第六章,其基本内容有三层。在每一章,首先简单描述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特征和社会阶层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经济成分。社会阶层结构的主要指标有就业人口的变化、职工流动和职工工资。这些指标是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基础。然后,以时间为线索对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主要条文进行描述性分析,主要阐述政策目标、政策的覆盖范围、责任主体和待遇的支付标准四个方面。此部分主要对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进行文本性分析。第三,对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指标主要有:政策的覆盖范围、基金状况、参保过程、退休及待遇标准多少等。本研究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是比较法,比较在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后,政策规定覆盖的群体与其他没有被政策覆盖的群体在收入和社会地位方面的差别;被政策覆盖的群体内部因地区、行业类别、单位性质和雇佣形式的不同,他们在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方面存在的差别。第三部分为第七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把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种资源,总结在不同历史阶段条件下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在资源分配方面的文本特征,对受益群体的具体影响。政策实施的结果对文本政策的背离情况,最终对资源分配所造成的影响。简要阐述在各阶层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人口结构不断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下,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国民收入的一种再分配工具,应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作用,并针对目前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肖克凡[8](2010)在《生铁开花》文中研究指明1梆黄之子一大早儿,父亲匆匆走出家门,到区里开会了。小巧玲珑的母亲追到门口叫着父亲名字,说云亭你不吃早点就走哇。父亲烦躁地甩下俩字:不饿!母亲随即一声叹息,带着几分京剧青衣韵味。
赖威[9](2007)在《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语法功能增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于双音动词语法功能增值的研究,自五十年代初期汉语语法学界就开始争论了,汉语“语法功能增值”问题因争议时间长、卷入人数多而着称,成了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许多学者主要是从系统内部来分析语法功能增值的原因。笔者认为在某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外部因素对语言的发展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并尝试从外部因素影响的角度,对汉语双音动词语法功能增值的程度及原因进行较为系统的讨论。本文的主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综合叙述汉语语法学界对于现代汉语双音动词语法功能增值的论述(包括“名物化、”“名动词”、“名词类的扩大”等等说法)。并对以上各种观点加以评述。2、从共时的角度出发,在历史的横断面上,对《动词用法词典》中的双音动词进行考察,发现在现阶段这些双音动词语法功能增值的趋势非常明显。高达92%的双音动词已经出现了语法增值现象。3、从历时的角度出发,我们取点观察,发现《动词用法词典》中的双音动词在“五四运动以后建国以前”和“建国、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产生语法功能增值现象。这两个时期都是中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外界事物大批量的传入。在这特定的历史时期,现代汉语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4、将《动词用法词典》中双音动词(除日语外来词)与英语进行对照,发现英语动词语法功能增值比例很高。我们通过对其的翻译,那么它的语法特点自然会对汉语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同时对汉语中日语外来双音节动词也进行了考察。通过统计,我们发现这些双音动词在我们汉语里有93%已经发生了语法功能增值,而这类语法功能增值现象,直接源于外来因素的影响。总之,大量的双音动词语法功能增值,说明外来因素对汉语的影响之大。最后:结语,总结全文。
侯国跃[10](2006)在《契约附随义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契约附随义务研究”为题,本体部分共九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至第八章为“本论”,第九章为“结论”。 第一章 导论 因为本文是以义务为对象所展开的研究,从表面上看似与民法之权利法属性格格不入,故而在导论中首先以说明的方式指出:在以权利为本位的民法中,债法部分却“多从债务的方面设其规定”,可以说,义务乃债法的主线,债之关系上的义务群,乃债法的核心问题;契约义务的构造,则为现代债法之重要课题。紧接着,文章介绍了引发作者感触和冲动的三个典型案例,并引出研究的缘起。为了彰示本文的研究价值,文章从理论与实务两个方面进行说明:(1)从理论界关于附随义务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不太重视对契约义务的研究之大背景下,德国民法学界对附随义务还存有较多争议,其附随义务理论“尚不成熟”;我国台湾地区对附随义务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而我国大陆学界对附随义务的研究,“尚无实质进展”;(2)从我国实务界对附随义务的把握来看,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法院受理的附随义务案件数量之差异很大,而且实务界对附随义务的认识尚待提高。因此,本文研究附随义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此外,本文的研究,拟从范围上进行拓宽、在程度上进行深入,以成就“开拓性研究”之课题。在导论中,还对本文研究的范围和方法作了说明:究范围而言,本文所研究者,仅为契约履行中的附随义务,即最狭义附随义务;究方法而言,本文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法解释学的方法以及系统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经济分析法等。 第二章 概念论:契约附随义务的理论界定 在德国,用以指称附随义务的词语有三个:“Nebenpflicht”、“Schutzflicht”和“weitereVerhaltenspflicht”,三者从不同侧面对给付义务以外的契约义务进行了描述:“Nebenpflicht”侧重于该义务之地位,强调其相对于给付义务之“附属性”;“Schutzflicht”重点把握该义务之功能,表明这种义务主要以保护相对人之固有利益为目的;而“weitereVerhaltenspflicht”则直接指出这种义务的状态特性,把这种义务之“不确定性”与“持续性”体现得淋漓尽至。本文经比较认为,在汉语中宜使用“附随义务”一语。因为,这一用语不仅能够彰显该种义务的基本特性,而且可有效避免“附从义务”等用语可能带来的误解,同时还符合我国法学界之用语习惯。 对于附随义务之概念,无论是德国还是我国,学者对附随义务之内涵与外延,均有不同的意见,而我国大陆学者之意见大多与我国台湾地区及德国学者之见解相似。总的来看,关于附随义务之理论界定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本章对上述分歧作了简单的分析,
二、依法加强职工档案管理——剖析宋师傅档案丢失事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依法加强职工档案管理——剖析宋师傅档案丢失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1)跨企业培训中心在汽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汽车后市人才场培养现状 |
1.2.2 跨企业培训中心研究现状 |
1.2.3 国内汽车后市场及职工培训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成果与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方法 |
2.1 项目及项目管理 |
2.1.1 项目的内涵及特点 |
2.1.2 项目生命周期 |
2.1.3 项目管理的定义及特点 |
2.2 全面质量管理 |
2.3 研究所需的方法 |
2.3.1 PDCA循环法 |
2.3.2 柯氏四级评估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方案 |
3.1 政府政策 |
3.2 汽车后市场调研及分析 |
3.3 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方案 |
3.3.1 建设目的 |
3.3.2 建设原则 |
3.3.3 建设思路 |
3.3.4 设立专门机构 |
3.3.6 中心文化建设 |
3.3.7 中心培训资源建设 |
3.3.8 师资队伍建设 |
3.3.9 场地设施建设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项目管理在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应用 |
4.1 构建培训项目管理模型 |
4.2 培训项目启动 |
4.2.1 完整培训需求分析 |
4.2.2 制定培训的战略管理 |
4.3 培训项目计划 |
4.3.1 确定培训流程 |
4.3.2 确定培养目标 |
4.3.3 确定培训方式 |
4.3.4 确定培训方案 |
4.4 培训项目执行与监控 |
4.5 培训项目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W学院职工培训中心建设案例分析 |
5.1 W学院培训中心简介 |
5.1.1 中心建设概况 |
5.1.2 中心建设目标 |
5.1.3 培训项目资源建设 |
5.2 培训项目流程分析 |
5.3 培训项目评价及反馈 |
5.4 W学院跨企业培训中心取得的成果 |
5.4.1 创新培训管理机制,有效保障了培训项目顺利实施 |
5.4.2 规范职业资格证书考级工作 |
5.4.3 高效开展职工培训,保障培训质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2)平衡计分卡在CQ钻井公司工程项目部业绩评价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业绩评价研究概况 |
1.3.1 关于国外业绩评价理论 |
1.3.2 关于国内业绩评价理论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企业业绩评价基础理论 |
2.1 业绩评价理论发展历程 |
2.1.1 财务性业绩评价 |
2.1.2 战略性业绩评价 |
2.2 平衡计分卡理论 |
2.2.1 平衡计分卡基本框架 |
2.2.2 平衡计分卡特点与功能 |
2.2.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业绩评价 |
第三章 CQ钻井公司工程项目部业绩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
3.1 CQ钻井公司概况 |
3.2 CQ钻井公司业绩评价现状 |
3.2.1 CQ钻井公司业绩评价情况 |
3.2.2 CQ钻井公司工程项目部业绩评价情况 |
3.3 CQ钻井公司工程项目部业绩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
3.3.1 业绩评价管理效率低下 |
3.3.2 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中的占比过高 |
3.3.3 业绩评价与公司战略之间的关联不密切 |
第四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CQ钻井公司工程项目部业绩评价设计 |
4.1 引进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1.1 引进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 |
4.1.2 引进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 |
4.2 业绩评价基本原则与框架 |
4.2.1 业绩评价基本原则 |
4.2.2 业绩评价框架 |
4.3 确定战略目标与战略地图 |
4.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业绩评价指标 |
4.4.1 财务层面 |
4.4.2 客户层面 |
4.4.3 内部流程层面 |
4.4.4 学习与成长层面 |
4.5 确定业绩评价指标权重 |
4.6 设置综合评价指标 |
第五章 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应用和分析 |
5.1 评价对象界定 |
5.2 CQ钻井公司工程项目部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应用 |
5.2.1 指标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5.2.2 业绩评价实施过程及结果 |
5.3 CQ钻井公司工程项目部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分析 |
5.4 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效果分析 |
5.5 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保障措施 |
5.5.1 公司管理层的支持和员工的认可 |
5.5.2 建立基于战略的企业文化 |
5.5.3 完善内部控制评价 |
5.5.4 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6.1 本文研究结论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单位组织边界形塑与单位共同体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方法论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案例介绍 |
1.4 文章基本结构 |
第2章 单位制研究评述 |
2.1 单位制度研究综述 |
2.1.1 单位制度的产生 |
2.1.1.1 苏联模式影响说 |
2.1.1.2 “单位”的根据地传统 |
2.1.1.3 社会资源总量约束说 |
2.1.1.4 典型单位制起源说 |
2.1.2 单位制度的变迁研究 |
2.1.2.1 单位组织的二元化 |
2.1.2.2 市场化转型背景下的单位制度变迁 |
2.1.2.3 单位制度消解的讨论 |
2.2 单位组织与国家、社会及家庭关系 |
2.2.1 单位组织与国家 |
2.2.1.1 作为国家政治工具的单位 |
2.2.1.2 作为利益组织化表达途径的单位 |
2.2.1.3 庇护主义下的网络化单位 |
2.2.1.4 单位共同体 |
2.2.2 单位组织与家庭关系 |
2.2.2.1 工业化与家族网络的解体 |
2.2.2.2 单位组织对家庭的重组与再编 |
2.2.2.3 关系主义逻辑下的国企家族化 |
2.3 对以往单位研究的回应 |
2.3.1 单位研究对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轻视 |
2.3.2 单位研究对“厂办大集体”的重视不足 |
第3章 共同体与社会闭合 |
3.1 西方共同体理论与单位共同体 |
3.1.1 滕尼斯:村落共同体 |
3.1.2 马克思:虚幻共同体与真正的共同体 |
3.2 资源的社会分配 |
3.2.1 社会闭合:差异化的资源分配 |
3.2.2 单位资源分配中的差异与限定 |
3.3 “家国同构”思想下的单位共同体 |
3.3.1 “小共同体本位”的情理社会 |
3.3.2 全能主义与“家国同构” |
3.3.3 “父爱主义”下的单位共同体 |
第4章 体制内外区隔:有限覆盖的单位共同体 |
4.1 单位制建立的“工合”起源 |
4.1.1 “工合”运动的兴起与衰落 |
4.1.2 “工合”实践的反思:组织、动员与社会建设 |
4.1.3 “工合”的延续与完善:单位制的建立 |
4.2 单位人身份的获得 |
4.2.1 集中审批下的招用工制度 |
4.2.2 “家属革命化”与三线厂家属安置 |
4.2.3 作为福利保障的子女接班 |
4.3 伴随单位人身份的单位福利 |
4.3.1 单位分房制度 |
4.3.2 覆盖至单位人家属的医疗体系 |
第5章 厂办大集体的产生:单位组织内边界的型塑 |
5.1 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
5.1.1 集体所有制的产生 |
5.1.1.1 新中国成立前的“合作社”生产实践 |
5.1.1.2 手工业合作社运动与“小集体” |
5.1.2 单位准入机制的变迁:集体产权引入国营的历史条件 |
5.1.2.1 “文革”期间用工制度的混乱与倒退 |
5.1.2.2 “文革”后用工秩序的逐渐恢复 |
5.1.2.3 政策修补的成效与隐患 |
5.1.3 厂办大集体的兴起 |
5.1.3.1 厂办大集体的建立 |
5.1.3.2 单位共同体的结构性扩张 |
5.2 厂办大集体对单位共同体功能的重塑 |
5.2.1 “潜在单位人”对单位共同体的依附 |
5.2.1.1 就业选择中的依附意识 |
5.2.1.2 依附意识下管理的宽松制度与宽容执行 |
5.2.2 厂办大集体对单位生产功能的分担 |
5.2.2.1 承担生产任务的知青厂 |
5.2.2.2 服务单位生活的第三产业 |
5.2.2.3 划拨劳务费与“吃空饷” |
5.2.3 所有制身份混合后的得益者与失意者 |
5.2.3.1 “混岗中最吃亏的是大集体” |
5.2.3.2 “让我回国营我都不回去” |
5.3 全覆盖的单位共同体与单位组织内边界的产生 |
5.3.1 家国同构的实践 |
5.3.1.1 扩大到单位人子女就业的福利性与社会性全面覆盖 |
5.3.1.2 单位资源共享边界的扩大 |
5.3.2 单位组织内自反性力量的结成 |
5.3.2.1 结构化边界下待遇二元化的固化 |
5.3.2.2 身份认同的矛盾性与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
第6章 组织内边界强化与组织外边界的弱化:单位共同体的衰落 |
6.1 国营与集体的逐渐分离:单位组织内边界的强化 |
6.1.1 组织重组的制度性分离 |
6.1.1.1 从劳动服务公司到企业公司 |
6.1.1.2 可跨越界限到结构壁垒 |
6.1.2 体制内边界两侧的人情权力关系 |
6.1.2.1 国营:正规制度下的变通与人情味 |
6.1.2.2 集体:领导权力的运作场域 |
6.2 厂办大集体改制:单位共同体衰落的先声 |
6.2.1 辅业改制前的厂办大集体 |
6.2.1.1 家族化的单位组织 |
6.2.1.2 局限发展或艰难生存 |
6.2.2 厂办大集体的改制路径与职工的身份转换 |
6.2.2.1 厂办大集体改制的两种路径 |
6.2.2.2 厂办大集体职工的身份转换 |
6.3 国企改制:单位体制外边界的式微 |
6.3.1 效益追求与市场面向 |
6.3.1.1 经济责任制的建立与企业自主化改革 |
6.3.1.2 市场化改革与国家资本的退出 |
6.3.2 单位社会性功能的剥离 |
6.3.2.1 住房改革:从福利分房到商品化住房 |
6.3.2.2 医疗改革:从单位福利到社会保障 |
6.3.3 国企改制与单位共同体的衰落 |
第7章 单位共同体变迁的逻辑分析 |
7.1 政策的制定者:从闭合到开放 |
7.1.1 有意设定的边界:资源的体制内共享 |
7.1.1.1 计划下的生产和分配 |
7.1.1.2 单位人身份获得的限制性和排他性 |
7.1.2 社会范围内的资源重置 |
7.1.2.1 城乡边界松动与劳动力流动 |
7.1.2.2 开放市场与选择性 |
7.1.3 从闭合到开放:单位合法性的重构 |
7.2 政策的执行者:身份转变与权威重塑 |
7.2.1 身份转变:从“内部人”到“外来者” |
7.2.1.1 归属感的衰落与共同体的逐渐疏离 |
7.2.1.2 “人情、关系”权力交换的淡化 |
7.2.2 公共意识的模糊与角色政治性的淡化 |
7.2.2.1 “小公”空间的扩大与公共意识的模糊 |
7.2.2.2 领导角色政治性的削弱 |
7.2.3 角色转变与管理权威的重塑 |
7.3 政策的参与者:从“单位人”到企业员工 |
7.3.1 职工间身份的差异化体验与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
7.3.1.1 临时工与正式工的身份差异 |
7.3.1.2 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的身份差异 |
7.3.2 职工工资、福利议题的缺失 |
7.3.2.1 从工资等级制到岗薪制 |
7.3.2.2 职代会议题的缺失 |
7.3.3 职工与单位组织间关系的转变:从制度依附到利益依赖 |
第8章 结语:后单位时代的共同体 |
8.1 回视单位共同体变迁 |
8.2 对单位共同体变迁的反思 |
8.3 新共同体:确定性与自由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国营) |
附录2: 访谈提纲(厂办大集体) |
附件3: 受访者基本信息表 |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
(4)企业档案服务品牌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课题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 |
四、课题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企业档案与品牌塑造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企业 |
二、企业档案 |
三、品牌 |
四、企业品牌 |
五、企业品牌塑造 |
第二节 企业档案与企业品牌塑造的关系 |
一、企业档案是企业品牌塑造的支撑点之一 |
二、企业品牌塑造体现了企业档案利用的具体化 |
第三节 企业档案在品牌塑造中的作用体现 |
一、增强了品牌品质的说服力 |
二、丰富和深化了品牌的历史文化内涵 |
三、提供品牌创新的基础 |
四、为品牌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提供灵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企业利用档案塑造品牌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我国企业利用档案塑造品牌的现状 |
一、三精制药 |
二、百雀羚 |
三、双合成与全聚德 |
第二节 我国企业利用档案塑造品牌中存在的问题 |
一、利用档案塑造品牌的意识薄弱 |
二、相关制度执行不力 |
三、利用档案塑造品牌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强化企业档案服务于品牌塑造的策略 |
第一节 观念意识层面 |
一、企业自身 |
二、社会公众 |
第二节 制度规范层面 |
一、国家层面 |
二、企业层面 |
第三节 人员素质层面 |
一、文化素质 |
二、技能素质 |
三、职业道德 |
第四节 素材积累层面 |
一、收集的针对性 |
二、资源的积累性 |
三、形式的多样性 |
四、利用的集成性 |
第五节 平台建设层面 |
一、引进、培养数据开发人员 |
二、推进数据库建设 |
三、提升安全保障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K机械制造厂的企业改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部分 案例 |
1.1 两位“上访”者的无尽烦恼 |
1.1.1 老无所养的劳动模范一家 |
1.1.2 呕心沥血的国重技校校长 |
1.1.3 “负负得正”的企业改制 |
1.2 企业改制背景及改制主体概况 |
1.2.1 改制背景 |
1.2.2 K机械制造厂概况 |
1.2.3 H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概况 |
1.2.4 企业改制过程 |
1.3 K机械制造厂改制思路与方案设计 |
1.3.1 重组K机械制造厂的思路 |
1.3.2 K机械制造厂产权制度改革方案 |
1.3.3 K机械制造厂的职工安置方案 |
1.4 K机械制造厂改制方案的实施结果 |
1.4.1 组建H技师学院 |
1.4.2 组建H实训实业公司 |
1.4.3 组建H公共实训基地 |
1.4.4 职工安置费落实情况 |
1.5 K机械制造厂改制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
1.5.1 承债式兼并国企的债务问题 |
1.5.2 改制过程中引发的上访问题 |
第2部分 案例分析 |
2.1 K机械制造厂的改制环境分析 |
2.1.1 改制的外部环境分析 |
2.1.2 改制的内部环境分析 |
2.1.3 改制伙伴优势互补关系分析 |
2.1.4 SWOT分析 |
2.1.5 战略定位分析 |
2.2 改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2.2.1 改制的必要性分析 |
2.2.2 改制的可行性分析 |
2.3 K机械制造厂改制方案分析 |
2.3.1 改制方案的设计原则分析 |
2.3.2 资产处置问题分析 |
2.3.3 职工安置问题分析 |
2.4 解决K机械制造厂改制问题的对策 |
2.4.1 利用多渠道解决债务问题 |
2.4.2 争取政策解决职工安置问题 |
2.5 K机械制造厂企业改制的启示 |
2.5.1 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 |
2.5.2 形成国企改制的合力 |
2.5.3 集中财力化解债务负担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北方重工集团盾构机生产过程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盾购机生产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盾构机生产存在的弊端 |
1.2.3 盾构机的发展趋势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论文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概述 |
2.1 盾构机的诞生 |
2.2 盾构机生产功能 |
2.3 生产过程管理概述 |
2.3.1 生产过程的含义 |
2.3.2 生产过程的特点 |
2.3.3 生产过程管理的含义 |
2.3.4 生产过程管理的基本任务与内容 |
2.4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含义 |
2.5 生产技术管理的含义 |
第3章 北方重工集团盾构机生产过程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北方重工集团企业概述 |
3.2 北方重工集团盾构机生产过程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盾构机的现场管理 |
3.2.2 盾构机的生产组织结构 |
3.2.3 盾构机的生产计划编制 |
3.2.4 盾构机的生产工艺流程 |
3.2.5 盾构机的质量管理 |
3.3 北方重工集团盾构机生产过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
3.3.1 生产过程流程现状 |
3.3.2 生产过程管理的基本任务 |
3.3.3 生产过程管理现状 |
3.4 北方重工集团盾构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现状 |
3.4.1 质量控制操作步骤 |
3.4.2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环节 |
3.4.3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现状存在问题 |
3.5 北方重工集团盾构机生产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
3.5.1 对产品制造缺乏监管 |
3.5.2 生产的连续性没有充分得以体现 |
3.5.3 产品设计没有主动权 |
3.5.4 生产的周期得不到保证 |
3.5.5 质量监管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
第4章 北方重工集团盾构机生产过程管理优化的实现途径 |
4.1 现场管理的优化 |
4.2 生产组织结构的优化 |
4.3 生产计划编制的优化 |
4.4 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 |
4.5 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 |
4.6 采购管理优化——与供应商建立长期伙伴关系 |
第5章 北方重工集团盾构机生产过程管理优化的实施措施 |
5.1 企业领导的积极支持与有效监督 |
5.2 相关管理措施的完善与有效实施 |
5.3 盾构机专业技能员工的有效培训 |
5.4 提高盾构生产技术的管理水平 |
第6章 结论 |
6.1 本论文的总结 |
6.2 本论文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框架 |
第二节 关于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文献回顾 |
第二章 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萌芽期(1922-1950)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社会养老保险 |
第三节 总结 |
第三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期(1951-1968)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分布特征 |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养老保险思想 |
第三节 建国初期的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和评价 |
第四节 总结 |
第四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维持期(1969-1983) |
第一节 文革及其恢复期的经济结构和阶层分布特征 |
第二节 文革及其恢复期的社会养老保险思想 |
第三节 文革及其恢复期的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和评价 |
第四节 总结 |
第五章 现代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初创期(1984-1990) |
第一节 初创期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分布特征 |
第二节 初创期的社会养老保险思想 |
第三节 过渡期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情况及评价 |
第四节 总结 |
第六章 现代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建立与完善期(1991-2007) |
第一节 建立与完善期的经济结构和阶层分布特征 |
第二节 建立与完善时期的社会养老保险思想 |
第三节 现代社会养老政策的实施情况和评价 |
第四节 总结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演变特征 |
第二节 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与社会阶层的关系 |
第三节 强化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再分配功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国家颁布的有关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例 |
后记 |
(8)生铁开花(论文提纲范文)
1梆黄之子 |
2大英格手表 |
3父与子 |
4师傅徒弟 |
5珍稀动物 |
6“奶奶”和小提琴 |
7酸碱反应 |
8此起彼伏 |
9氧化还原 |
10高温裂变 |
11点火升温 |
12有人自杀 |
13风生水起 |
14所谓合资 |
15这是“柏林墙” |
16镇厂之宝 |
17不受欢迎的人 |
18夜来风雨声 |
19阿庆呢 |
20基本如此 |
(9)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语法功能增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开题综述 |
1.1 前人对动词语法功能增值的研究 |
1.1.1 “动词语法功能增值”的提出 |
1.1.2 “动词语法功能增值”引发的各派观点 |
1.1.3 “动词语法功能增值”问题新视角 |
1.1.4 争议焦点及各家意见的趋同 |
1.2 现代汉语动词语法功能增值的原因 |
1.3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双音节动词的语法功能增值 |
2.1 动词语法功能增值 |
2.2 双音节动词语法功能增值 |
2.3 名词范畴和动词范畴 |
2.3.1 事物的独立性和关系的依附性 |
2.3.2 “陈述”和“指称”的表达功能 |
2.4 动词语法功能增值是“词汇化”还是“直接构词” |
2.5 双音节动词语法功能增值的测定框架 |
2.6 自指和转指 |
2.6.1 自指 |
2.6.2 转指 |
2.6.3 动词转指名词的具体归纳情况 |
2.7 双音节动词语法功能增值的特点 |
2.7.1 双音节是动词零形式语法功能增值的必要条件 |
2.7.2 绝大部分是自主动词 |
2.7.3 名词的意义是同形动词所联系的某种语义成分的意义 |
2.8 结语 |
第三章 纵向历史比较 |
3.1 汉语“词汇化”现象之一——双音节动词语法功能增值 |
3.1.1 汉语向着双音节化发展 |
3.1.2 双音节动词语法功能增值 |
3.2 《动词用法词典》双音节动词在古汉语语料中的语法功能增值情况考察 |
3.2.1 《动词用法词典》中的双音节动词大部分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出现 |
3.2.2 《动词用法词典》中双音节动词大部分在古代不具有名词义项,只有极少数具有名词性 |
3.3 《动词用法词典》中的双音节动词在清代的使用情况 |
3.3.1 表3.3材料的来源 |
3.3.2 《动词用法词典》中的双音节动词在清代的使用情况的统计 |
3.3.3 与古代汉语相比,清代汉语中双音节动词在数量上有所扩大 |
3.3.4 清代双音节动词向名词转化的现象已经出现 |
3.3.5 已经发生增值的双音节动词所出现的年代大都是在鸦片战争以后的清代晚期 |
3.4 《动词用法词典》中的双音节动词在五四运动以后到建国以前的增值情况 |
3.4.1 表3.4材料的来源 |
3.4.2 《动词用法词典》中的双音节动词在五四运动以后到建国以前的增值情况 |
3.5 《动词用法词典》中的双音节动词在建国以后的使用情况(即表2.1) |
3.6 结论 |
3.6.1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双音节动词语法功能增值发展速度最快,数量最多 |
3.6.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以及建国以后(即二十世纪)汉语词汇快速发展变化的原因 |
3.6.3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以及建国以后汉语语法发展变化的特点 |
第四章 中外横向比较 |
4.1 外部条件与语法系统之间的关系 |
4.2 外来词的大规模输入对汉语语法的影响 |
4.2.1 外来词的输入 |
4.2.2 外来词输入对汉语语法的影响 |
4.3 通过中英词汇比较来观察英语对双音节动词语法功能增值的影响 |
4.3.1 常见的英语构词法 |
4.3.2 英语动词语法功能增值的类型 |
4.3.3 汉语双音动词同英语中相应成分的对照 |
4.4 通过对日语外来词观察日语的引进对汉语双音节动词语法功能增值的影响 |
4.5 结论:对我们要考察的双音节动词语法功能增值的认识 |
4.5.1 汉语双音节动词动词语法功能增值的原因 |
4.5.2 汉语双音节动词动词语法功能增值是汉语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契约附随义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契约义务的构造:现代债法之重要课题 |
一. 以权利为本位的民法和以义务为主线的债法 |
二. 契约义务的构造:现代债法之重要课题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一. 感触与冲动:源于三个典型案例 |
二. 附随义务理论的研究现状 |
三. 我国实务界对附随义务的把握和态度 |
四. 本文研究附随义务的意义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
一. 本文的研究范围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三. 附注:有关用语的说明 |
第二章 概念论:契约附随义务的理论界定 |
第一节 契约附随义务的概念分析 |
一. “附随义务”用语的选择 |
二. 关于附随义务涵义的不同观点 |
三. 笔者对争议之点的简单分析 |
四. 本文对附随义务的界定 |
第二节 附随义务与先契约义务的比较 |
一. 先契约义务概述 |
二. 先契约义务与附随义务 |
第三节 附随义务与后契约义务的关系 |
一. 后契约义务概述 |
二. 后契约义务与附随义务 |
三. 再思考:“后契约义务”实为“主给付义务后之义务” |
第四节 附随义务与给付义务的比较 |
一. 附随义务与主给付义务 |
二. 附随义务与从给付义务 |
三. 附随义务与给付义务区分示例 |
第五节 附随义务与不真正义务的比较 |
一. 何为“不真正义务” |
二. “不真正义务”之“不真正性” |
三. 不真正义务之“入法” |
四. 不真正义务与附随义务之区分及其相对性 |
五. 关于保险法上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性质分析 |
第六节 附论:关于“从民法的附随义务到经济法的基本义务”之命题 |
一. 命题的基本内容 |
二. 对命题的简单评价 |
第三章 历史论:契约附随义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过程论:积极侵害债权与附随义务理论的形成 |
一. 德国附随义务理论的形成 |
二. 德国附随义务理论形成之前的有关探索 |
第二节 原因论:附随义务理论产生的背景 |
一. 法学思潮背景:自由法运动与对概念法学的批判 |
二. 社会经济背景:现代社会生活之复杂性日益增强 |
三. 政治理念背景:协作关系意识之扩展 |
四. 法律制度背景:传统侵权法与契约法之不足 |
五. 法伦理背景:诚信原则的“超级适用” |
六. 司法文化背景:学说和判例地位的提升 |
七. 小结 |
第三节 发展论:附随义务理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一. 契约附随义务理论在各国的确立和发展 |
二. 法定化:契约附随义务发展的重要趋势 |
第四章 基础论:契约附随义务的正当性解释 |
第一节 契约义务之正当化根据 |
一. 初步尝试:意志决定论或约定理论 |
二. 进一步的探讨:功利理论和信赖理论 |
三. 法社会学的视点:关系契约论 |
四. 诚信原则的引出 |
第二节 诚信原则:契约附随义务的法理基础 |
一 诚信原则:现代契约法之基本原则 |
二. 诚信原则:契约附随义务之法理基础 |
三. 附随义务的成文化并未动摇诚信原则之基础地位 |
第三节 反向论证:对附随义务基础之其他学说的评述 |
一. 交易习惯说及评述 |
二. 契约解释说及评述 |
三. 契约危险说及评述 |
四. 其他学说及评述 |
五. 小结 |
第四节 附论:附随义务与契约履行的原则 |
一. 关于契约履行原则之立法及理论的考察 |
二. 确定契约履行原则的标准 |
三. 契约履行原则的内容:全面履行 |
四. 结论 |
第五章 功能论:契约附随义务的价值与功能 |
第一节 契约附随义务价值论 |
一. 现代契约法的基本价值 |
二. 附随义务对契约法价值的体现 |
第二节 契约附随义务功能论 |
一. 指导当事人正确履行契约 |
二. 周严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
三. 保护交易安全 |
四. 整合交易道德 |
五. 衡平和调节利益,实现实质公正 |
第三节 附随义务对契约法发展的影响 |
一. 契约法向侵权法的“位移” |
二. 附随义务与契约法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
第四节 契约附随义务与安全保障义务 |
一. 何为安全保障义务 |
二. 各国(地)法律的不同立场 |
三. 安全保障义务与附随义务的关系 |
四. 契约法上附随义务之独立价值 |
五. 附随义务之不可替代性:以我国法为例 |
六. 未尽的话题:契约法保护固有利益的界限 |
第六章 形态论:契约附随义务的类型 |
第一节 附随义务分类概述 |
一. 以表现形态为标准分类 |
二. 以其他标准分类 |
三. 附随义务形态之相对化问题 |
第二节 关于附随义务形态的比较分析 |
一. 德国学理上及实务上之主要见解 |
二. 我国台湾地区理论及实务界之主要见解 |
三. 我国大陆民法学界之主要见解 |
四. 本文之见解 |
第三节 契约履行中的附随义务之具体形态 |
一. 保护义务 |
二. 通知义务 |
三. 保密义务 |
四. 其他不作为附随义务 |
第四节 关于协力义务性质的探讨 |
一. 协力义务的概念 |
二. 协力义务的确定 |
三. 协力义务的性质 |
第七章 后果论:违反契约附随义务之效果分析 |
第一节 违反附随义务的法律后果总说 |
一. 关于附随义务违反之法律后果的立法与学说 |
二. 归责原则 |
三. 构成要件 |
四. 附随义务之违反与履行请求权 |
五. 附随义务之违反与同时履行抗辩权 |
六. 附随义务之违反与契约解除 |
第二节 附随义务之违反与损害赔偿 |
一. 请求权基础 |
二. 构成要件 |
三. 债权人请求损害赔偿的具体方式 |
四. 损害赔偿的范围 |
第三节 附随义务之违反与不完全给付及瑕疵担保责任 |
一. 附随义务之违反与积极侵害债权及不完全给付 |
二. 附随义务之违反与瑕疵担保责任 |
第四节 附随义务与民事责任体系之调整 |
一 民事责任体系的意义 |
二. 契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位移” |
三. 附随义务:契约责任扩张的一个基点 |
第八章 适用论:附随义务的认定 |
第一节 认定附随义务的原则和方法 |
一. 概述 |
二. 认定附随义务的原则 |
三. 确定契约附随义务的具体方法 |
四. 认定契约附随义务需考量的因素 |
五. 未尽的课题:学说与判例的使命 |
第二节 附保护第三人作用之契约 |
一. 历史与意义 |
二. 涵义与基础 |
三. 适用范围 |
四. 第三人保护与民事责任之体系 |
五. 附论:美国法上的“利益第三人担保责任”制度 |
第三节 认定附随义务之实例演练 |
一. 房屋出卖人是否负有将户口迁出的附随义务 |
二. 医院对患者的照顾义务 |
三. 瓷砖出卖人的附随义务 |
四. 机票代理销售公司的告知义务 |
五. 诉讼代理律师的附随义务 |
六. 契约当事人的不作为附随义务 |
七. 用人单位妥善保管与及时移交职工档案的义务 |
八. 客运合同承运人之遇险救助义务 |
九. 医院对患者的告知义务和保护义务 |
十. 经营者对消费者的保护义务 |
第九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见解 |
一. 关于附随义务的概念 |
二. 关于附随义务与其他概念的区分 |
三. 附随义务理论的历史演变 |
四. 附随义务之法理基础 |
五. 附随义务的功能与价值 |
六. 附随义务之形态 |
七. 违反附随义务之法律后果 |
八. 附随义务的认定 |
第二节 我国立法对契约附随义务的规定 |
一. 我国立法规定契约附随义务的必要性 |
二. 我国《合同法》对契约附随义务的规定 |
三. 我国其他法律对契约附随义务的规定 |
第三节 对我国契约附随义务相关规定的检讨和完善 |
一. 立法体例 |
二. 义务形态 |
三. 归责原则 |
四. 法律后果 |
五. 适用范围 |
六. 对我国《合同法》第92条的检讨 |
第四节 对本文“导论”所引典型案例的分析 |
一. 笔架山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 |
二. 涂某(家属)诉南昌农业银行损害赔偿纠纷案 |
三. 鞠某诉重庆农业银行储蓄合同纠纷案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依法加强职工档案管理——剖析宋师傅档案丢失事件(论文参考文献)
- [1]跨企业培训中心在汽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与研究[D]. 李汝勇. 南昌大学, 2020(01)
- [2]平衡计分卡在CQ钻井公司工程项目部业绩评价的应用研究[D]. 魏海梅. 西安石油大学, 2018(08)
- [3]单位组织边界形塑与单位共同体变迁[D]. 李佩瑶. 吉林大学, 2018(01)
- [4]企业档案服务品牌塑造研究[D]. 刘佳昕. 黑龙江大学, 2017(07)
- [5]K机械制造厂的企业改制[D]. 西伟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06)
- [6]北方重工集团盾构机生产过程管理优化研究[D]. 汤克. 大连海事大学, 2013(S1)
- [7]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变迁[D]. 张慧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09)
- [8]生铁开花[J]. 肖克凡. 中国作家, 2010(24)
- [9]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语法功能增值研究[D]. 赖威. 贵州大学, 2007(05)
- [10]契约附随义务研究[D]. 侯国跃. 西南政法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