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晶镍镀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镀层,纳米,合金,晶粒,工业,形貌,纯铁。
纳米晶镍镀层论文文献综述
王心悦,王吉会,高志明,夏大海,胡文彬[1](2019)在《热处理对电沉积纳米晶铬镀层微观结构及耐蚀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改善H13钢表面纳米晶Cr镀层的微观结构和耐腐蚀性能。方法利用电沉积技术在H13钢表面制备纳米晶Cr镀层,并通过调整热处理工艺调控Cr镀层的结构和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衍射仪(XRD)、维氏显微硬度计和中性盐雾试验(NSS)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下Cr镀层的表面形貌、粗糙度、相结构、硬度及耐蚀性。结果采用电沉积技术成功在H13钢表面制备出体心立方结构的纳米晶铬镀层,其晶粒和微裂纹尺寸随着热处理温度(200~600℃)和保温时间(1~2h)的增加而增大。当热处理温度达到400℃时,镀层表面检测到Cr2O3氧化层,并随着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氧化程度逐渐增大。此外,Cr镀层硬度随着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600℃下保温2h后,镀层硬度为(499.8±9.3)HV0.2,与镀态((749.0±13.2)HV0.2)相比,大约下降了33%。然而,经500℃和600℃热处理的镀层具有最好的耐蚀性能,盐雾试验后,镀层表面未见明显腐蚀缺陷,保护评级为10级。结论随着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镀层晶粒变大,表面氧化程度加剧,耐蚀性能显着增强。(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张冰怡,张莎莎,姚正军,亚历山大·莫利亚尔,刘睿翔[2](2019)在《电沉积Ni-W纳米晶镀层制备与显微硬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直流电沉积方法在Cu基体表面制备Ni-W纳米晶镀层,研究了电沉积过程中电流密度、pH值和温度对镀层物相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含量和镀层显微硬度随着电流密度和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对电沉积层进行不同温度下的真空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Ni-1.3%W和Ni-29%W两种合金镀层晶粒尺寸和硬度的影响,发现W含量的增加显着抑制了镀层的晶粒粗化过程。在固溶强化效应的作用下,Ni-29%W热处理前的显微硬度明显高于Ni-1.3%W。经过200℃真空热处理后Ni-1.3%W显微硬度显着增加并高于Ni-29%W,这可能是固溶在Ni里的W发生扩散和偏析,钉扎晶界引起的。合金在较高温度真空热处理后出现显微硬度下降主要是由于晶粒粗化引起的。(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精饰》期刊2019年08期)
马军[3](2019)在《电沉积法制备纳米晶Ni-Co合金镀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氨基磺酸盐镀液体系中,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纳米晶镍镀层和四种纳米晶Ni-Co合金镀层,采用FESEM、EDS和XRD表征了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镍镀层和四种Ni-Co镀层的晶体结构都是简单面心立方结构;与镍镀层相比,Ni-Co合金镀层的平均晶粒尺寸减小,且当镀层钴含量为41.3%时,Ni-Co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最小为14.6 nm。在一定范围内,钴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改善Ni-Co合金镀层的表面质量以及实现晶粒细化。(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精饰》期刊2019年06期)
李莉玲[4](2018)在《不锈钢硫酸盐镀液体系电镀纳米晶铜镀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硫酸盐镀液体系中进行不锈钢表面电镀铜实验,分别研究了镀液组成、搅拌方式对镀层宏观形貌及微观形貌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脉冲电流密度对镀层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组成、搅拌方式对镀层的宏观形貌及微观形貌有较大影响;脉冲电流密度(1~7A/dm2)对镀层的晶面择优取向无影响。在含有适量添加剂的硫酸盐镀液体系中,采用超声波搅拌并在脉冲电流密度为1A/dm2的条件下,得到光亮度良好、结晶致密、晶粒尺寸为70nm左右的纳米晶铜镀层。(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环保》期刊2018年05期)
乔俊强,虎学梅[5](2018)在《电沉积纳米晶镍镀层微结构的调控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沉积金属镀层的微观结构对镀层性能有重要影响,而镀层微观结构与电沉积条件密切相关。通过电沉积法制备了具有择优取向的纳米晶镍镀层,研究了电流密度、电沉积时间、表面活性剂浓度、镀液温度等电沉积条件对镍镀层平均晶粒尺寸和晶面择优取向的影响,分析和讨论了镀层显微硬度随晶粒尺寸和晶面择优取向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纳米晶镍镀层的晶粒尺寸与晶面择优取向可通过改变电沉积条件进行调控,不同沉积条件下得到的纳米晶镍镀层平均晶粒尺寸在6~35 nm范围内,镍纳米晶择优取向主要在(111)和(200)晶面变化;晶粒尺寸和晶面择优取向共同影响纳米晶镍镀层的显微硬度。(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8年09期)
张艳,王纳,王胜刚[6](2018)在《纳米晶工业纯铁及其Ni镀层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基体材料纳米化对镀层性能的影响,采用直流电沉积方法在纳米晶工业纯铁和粗晶工业纯铁上制备了不同厚度的Ni镀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衍射仪观察并分析了镀层的组织形貌和结构.采用电化学测试和静态浸泡方法对基体和镀层进行了耐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晶工业纯铁的基体及其Ni镀层的耐腐蚀性能略优于相同厚度下粗晶工业纯铁的基体及其Ni镀层,但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这种差异逐渐减小.同时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镀层表面越来越平整致密.(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徐艳,蔚佳彤[7](2018)在《纳米晶Ni-Co合金镀层在汽车减震器活塞杆上应用的可行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用调质态45~#钢表面分别制备纳米晶Ni-Co合金镀层和镀铬层。通过比较纳米晶Ni-Co合金镀层、镀铬层及45~#钢基体的耐蚀性和耐磨性,探讨纳米晶Ni-Co合金镀层在汽车减震器活塞杆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纳米晶Ni-Co合金镀层的耐蚀性优于镀铬层和45~#钢基体的耐蚀性;耐磨性也良好,优于45~#钢基体的耐磨性。将纳米晶Ni-Co合金镀层应用在汽车减震器活塞杆上,能够起到良好的腐蚀保护和抗磨损作用。(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环保》期刊2018年01期)
韩剑,孙士勇,邢灵冰,杨睿[8](2017)在《CFRP表面纳米晶镀层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文摘采用化学镀和脉冲电镀在CFRP表面制备纳米晶镀层;通过对镀层X射线衍射结果的分析得到,该工艺下脉冲电镀得到的晶粒为纳米晶,其尺寸为50~53 nm,并随着电镀时间的增加缓慢增加,平均增大速率为1 nm/h;试件粗化、化学镀、电镀后表面粗糙度呈现减小的趋势。化学镀后,粗糙度由1.55减小至1.34μm,脉冲电镀后,粗超度由1.34减小至0.96μm。总体粗糙度值减小了36%。(本文来源于《宇航材料工艺》期刊2017年06期)
崔莹,杨培霞,刘磊,曾鑫,郭伟荣[9](2017)在《电沉积Ni-Co-B纳米晶合金代硬铬镀层》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电镀铬工艺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制备低污染且具有良好外观的Ni-Co-B合金代硬铬镀层。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讨论电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对镀层硬度、外观、沉积速度及阴极电流效率等的影响,确定较优的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考察优化条件下所得镀层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镀层硬度,分析镀液的极化情况和200℃热处理1h前后镀层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及耐蚀性。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得到的合金镀层为纳米晶结构,宏观上均匀光亮,微观上平整、无孔隙,经200℃热处理1h后晶体颗粒进行重结晶,晶粒尺寸略有增大,镀层表面更加致密,硬度达10.875 GPa,高于硬铬镀层的,且耐蚀性与硬铬镀层的相当。该电镀工艺有望取代电镀硬铬工艺而获得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2017浙江省腐蚀与防护学术与技术发展论坛——现代表面技术推广应用学术研讨会主题报告及交流论文选编》期刊2017-11-04)
王纳[10](2017)在《纳米晶工业纯铁及其Ni镀层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同时,纳米材料的耐蚀性能研究也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材料的防护方法有很多种,其中镀层防护技术由于工艺简单、设备易于操作而成为重要的防护手段。目前,人们大多使用普通块体材料作为基体进行镀层的制备和防护,而对块状的纳米材料为基体研究制备的镀层较少。实验中通过对深度轧制技术制备的块体纳米晶工业纯铁表面进行镀镍防腐工艺研究,探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基体及镀层的腐蚀性能,为纳米材料在防腐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因此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使用价值。本文以块体纳米晶工业纯铁(NI)和分别经过500℃和800℃1h保温热处理之后形成的粗晶工业纯铁(CP-500、CP-800)为基体,制备了电镀时间分别为30s、60s、120s和240s以及厚度为5μm、10μm、15μm和20μm的Fe-Ni镀层。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观察和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采用电化学测试方法,测试了基体和不同厚度镀层分别在0.1mol/L HCl和NaCl溶液介质中的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采用浸泡方法,研究5μm和15μm镀层在0.5mol/L H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一步比较了基体和镀层的腐蚀性能,探讨了腐蚀机理。同时文中对各种镀层的硬度和结合力进行了测试。SEM和XRD的结果表明:NI、CP-500、CP-800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63nm、33μm和65μm。在电沉积初期,Ni在CP-500上的沉积量大于NI;在电镀240s后,Ni的沉积量趋于一致,并且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同时发现NI的Ni晶粒尺寸小于同一厚度下的CP-500和CP-800。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NI基体及其Ni镀层的耐腐蚀性能分别优于CP-500和CP-800基体及其在同一厚度下的Ni镀层,并且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耐腐蚀性能增强。基体及镀层在0.1mol/L NaCl溶液中耐腐蚀性能优于其在0.1mol/L H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浸泡试验结果表明:厚度为15μm的镀层的腐蚀速率小于同一腐蚀时间下的厚度为5μm的镀层,并且同一厚度的镀层,NI的Ni镀层的腐蚀速率更小。显微硬度和结合力测试结果表明:NI基体及其镀层的硬度大于CP-500基体及其镀层,并且NI的Ni镀层的结合力更好,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硬度和结合力逐渐增大。(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7-05-16)
纳米晶镍镀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直流电沉积方法在Cu基体表面制备Ni-W纳米晶镀层,研究了电沉积过程中电流密度、pH值和温度对镀层物相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含量和镀层显微硬度随着电流密度和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对电沉积层进行不同温度下的真空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Ni-1.3%W和Ni-29%W两种合金镀层晶粒尺寸和硬度的影响,发现W含量的增加显着抑制了镀层的晶粒粗化过程。在固溶强化效应的作用下,Ni-29%W热处理前的显微硬度明显高于Ni-1.3%W。经过200℃真空热处理后Ni-1.3%W显微硬度显着增加并高于Ni-29%W,这可能是固溶在Ni里的W发生扩散和偏析,钉扎晶界引起的。合金在较高温度真空热处理后出现显微硬度下降主要是由于晶粒粗化引起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晶镍镀层论文参考文献
[1].王心悦,王吉会,高志明,夏大海,胡文彬.热处理对电沉积纳米晶铬镀层微观结构及耐蚀性的影响[J].表面技术.2019
[2].张冰怡,张莎莎,姚正军,亚历山大·莫利亚尔,刘睿翔.电沉积Ni-W纳米晶镀层制备与显微硬度研究[J].电镀与精饰.2019
[3].马军.电沉积法制备纳米晶Ni-Co合金镀层[J].电镀与精饰.2019
[4].李莉玲.不锈钢硫酸盐镀液体系电镀纳米晶铜镀层的研究[J].电镀与环保.2018
[5].乔俊强,虎学梅.电沉积纳米晶镍镀层微结构的调控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J].材料保护.2018
[6].张艳,王纳,王胜刚.纳米晶工业纯铁及其Ni镀层的性能[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8
[7].徐艳,蔚佳彤.纳米晶Ni-Co合金镀层在汽车减震器活塞杆上应用的可行性[J].电镀与环保.2018
[8].韩剑,孙士勇,邢灵冰,杨睿.CFRP表面纳米晶镀层的制备[J].宇航材料工艺.2017
[9].崔莹,杨培霞,刘磊,曾鑫,郭伟荣.电沉积Ni-Co-B纳米晶合金代硬铬镀层[C].2017浙江省腐蚀与防护学术与技术发展论坛——现代表面技术推广应用学术研讨会主题报告及交流论文选编.2017
[10].王纳.纳米晶工业纯铁及其Ni镀层的性能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