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富豪山庄小学511400
摘要小学音乐课堂中,改变传统式的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合作、创造”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还促进了学生“素质个性化”的培养,同时也提高了音乐的整体素质。教学模式是一个变幻万千,永无止境的东西,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将直接关系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新课程教学目标,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并紧密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营造成功氛围,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健词个性化自主合作创新
学生主体的教育是素质教育。从这一意义出发,最近几年时间,我在音乐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个性化为目标,一改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合作、创新”的音乐教学模式。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听、去唱、去动,让全体学生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使音乐课活起来。目的是为了探索“自主、合作、创新”的音乐教学模式的完美化。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教师在教学中要懂得“放手”而形成的这种依赖会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例如在欣赏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时,老师生怕学生对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不敏感,于是在每一遍聆听时都加以暗示。几遍下来,从表面看学生的确对主题音乐有了反应,而且动作整齐,但实际上很多学生的反应不是靠耳朵听出来,而是由老师的暗示传递给他们的信息。一但欣赏音乐作品时,老师不给予暗示,学生就会无所适从。又如指导学生演唱时,教师经常会好心地“帮唱”,结果轮到孩子们自己演唱时,他们就很难独立,好多时候唱得很没自信,或者唱唱停下来,用“求助”的眼神望着你。我们应该尝试尽量少帮或者不帮,或者请“小老师”来帮助他们,让学生学会独立,培养自信。在学生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时候,教师要保护和尊重他们的独立思考意识,注重评价分析,尤其是来自同学和老师的评价,以满足学生被人承认、被尊重的内在心理需求,使学生看到自己劳动的成果,从而乐于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由于音乐的不确定性,每个孩子对音乐的感受都不一样。许多孩子在欣赏音乐时情感的体验比较单一,想象力不够丰富。通过合作欣赏音乐,能使孩子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情绪与内容;通过体验交流,能丰富孩子对音乐内容的想象。例如:在欣赏《摇篮曲》时,孩子选择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来表演摇篮和宝宝,合上音乐节拍和情绪;在欣赏舞曲时,让孩子选择自己最要好的一些朋友来一起跳舞,要求合牢音乐节拍和情绪;在欣赏有故事情节的音乐时,能积极与其他小朋友合作表演;在欣赏《铁匠波尔卡》时,学生用手表演音响震动波来感受音乐的力度和情感,强调亲身体验感受,学生说说对乐曲的感受和对音乐的想象;在欣赏《三个和尚》时,小和尚、瘦和尚、肥和尚的角色分别让孩子们担任,进行合作表演。孩子们自己负责表演好自己的角色。当表演结束时,对孩子在表情、表演技能、合作默契、富有想象地表演等方面给予有情感地评价,对小组进行集体奖励,在小组里画上一个小水桶。及时到位而富有童趣的评价有利于孩子积极地参与和欣赏水平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脑高级心理机能的活动。在教学中创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做,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例如我教歌曲《粉刷匠》,这首歌曲形象鲜明,动作性强,音乐、歌词对动作有很强的提示作用,所以当孩子们听到歌曲音乐和读完歌词后,就按奈不住自己的小手,手舞足蹈起来,接着我精炼地介绍小主人公的形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编符合音乐诙谐情绪的律动,然后分个人和小组表演。学生创编的粉刷动作非常形象,当唱到“哎呀我的小鼻子,变了变了样”,有的孩子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有的孩子指着另外一个孩子的鼻子、有的边唱边摇屁股、有的原地转圈等等,动作各有各的不同,课堂气氛非常热闹,最后由孩子们相互作出评价,分享自己的喜悦。我在歌曲《稻草里的火鸡》、《草原就是我的家》、《数蛤蟆》的教学中,也采用了这种教学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创造性教学,学生们体会到自编、自创、自娱的创造乐趣,并获得了成功感,增加了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收到了比常规教学意想不到的效果。
改变传统式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情感体验、自我表现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自主、合作、创新”的课堂教学形式中,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表演,主动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素质个性化”的培养,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
【2】《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研究性学习》钱建良编
【3】《小学生音乐新课程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