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翁方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粤东,次韵,稿本,总目,诗话,墓志铭,草堂。
翁方纲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宁夏江[1](2019)在《学术夹杂着机术:翁方纲对王士禛“神韵说”批评的矛盾纠结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翁方纲批评王士禛"神韵说"偏执于清远冲淡之风格,实际上同明七子派论调没有本质差别,轻视诗中之理,以致玄虚而难以理解;却又说王士禛"神韵说"无所不包,是特意纠明七子派痴肥貌袭之弊提出来的,体现出王士禛的超卓才识。翁方纲对王士禛"神韵说"的批评依违两端,甚至相互矛盾,这不是个纯粹的学术问题,其中夹杂着机术——欲削弱王士禛"神韵说"的影响,却又想利用与王士禛的师门之谊提高自己的声望,以登上乾嘉诗坛盟主之位。(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何冰[2](2019)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翁方纲致桂馥书札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乾、嘉两朝是清代学术的全盛时期,以考据为主要方法的学术流派,注重资料的收集与证据的罗列,主张"无征不信"。这一时期的学者,既是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有多位堪称是清中期书法的代表人物,如丁敬、桂馥、翁方纲、黄易、钱坫等。而桂馥与翁方纲虽地位迥焉不同,却胶漆相投,二人自相识以来,每论学术、题跋作序、相赠古籍拓本等,此书札为二人交好之证,也客观反映了金石学、考据学、文字学在乾嘉时期的继起与兴盛。(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9年22期)
薛旭森[3](2019)在《翁方纲的一封介绍信》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图书馆藏翁方纲《致苏潭札》,收入梁颖整理《庞虚斋藏清代名贤手札》。信札录文如下:苏潭老友近禧。今此札却为两峰罗君写者。两峰叁度北上,居京师前后十数年,今以邗上曾运使为之措行费而乃得归,非其专托愚为作札于老友前也,愚亦非欲特为两峰作札也。记得昔同饭莫韵亭斋中,韵亭语及两峰之画,觉吾友意言间有不甚满许之之光景,彼时愚亦未尝细说也。(本文来源于《中国书画》期刊2019年10期)
席乐,卢玉珊[4](2019)在《嗜古之癖 淳厚雅逸——清翁方纲的生活、社交与书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翁方纲(一七叁叁—一八一八),字正叁,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人(今属北京)。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江西、广东、山东学政,官至内阁学士,后世称"翁覃溪""翁阁学"。翁方纲是乾嘉时期的着名学者、诗人、书法家、金石学家,一生勤于着述,着作颇丰,有《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苏米斋兰亭考》《石洲诗话》《米海岳元遗山年谱》《苏诗补注》等传世。所存诗歌六千余首,题跋千余条,诗、文辑为《复初斋文集》叁十五(本文来源于《荣宝斋》期刊2019年09期)
杨国栋[5](2019)在《济南市博物馆藏翁方纲致黄易《荣迁》札略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黄易研究的深入,清代中期的学术圈在不断扩大,更多的清代学者进入当代研究的视阈。济南市博物馆藏翁方纲致黄易《荣迁》札一通,是未曾着録的翁氏轶文,其中多涉及黄易之行年与交游,同时涉及江恂、江德量、王昶、赵魏、玉保、李东琪等多位清代中期学者的生平行迹与金石学术,有较为重要的史料价值,有必要对其整理与研究。(本文来源于《书法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王美伟[6](2019)在《翁方纲撰清别集提要稿中个体文学观念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存翁氏所撰写清别集提要稿七十九篇,这些提要稿呈现出了《总目》提要的最初形态。从清代别集提要部分来看,与纪晓岚删定后的《总目》相比,《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中虽有部分核心观点被《总目》所承袭,但更多地呈现出了鲜明的翁氏个体文学观念,诸如对张英、蓝鼎元诗文价值的评判,对金农、李锴、陈景元文学风格的评价等,与《总目》提要中的评价相比皆存在明显的差异。此外,透过翁氏在撰写提要稿过程中所作之札记,更能折射出提要稿背后翁方纲之个体文学观念。然而,在提要稿修改过程中,随着官方思想观念的不断强化,翁氏个体文学观念也随之逐渐消失。(本文来源于《贵州文史丛刊》期刊2019年03期)
罗鹭[7](2019)在《翁方纲追和次韵虞集的诗学史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翁方纲受王士禛《古诗选》的影响,重视虞集七言古诗和题画诗,推崇《题柯敬仲画》"句句是叁昧"。在乾隆二十九年至嘉庆十年的四十余年中,翁方纲追和次韵虞集《题柯敬仲画》诗多达七次,称得上是虞集的异代知己。翁方纲为虞集整理诗集、编撰年谱,并在《石洲诗话》和《四库提要分纂稿》中,分别站在个人与官方的立场评论虞集,推尊虞集为诗史上可与陆游、元好问比肩的经典作家。翁方纲还大量化用虞集诗句以及其他元诗典故,说明元诗也可以与唐宋诗一样,成为后人师法的典范,为元诗的经典化进程作了有益的探索,具有重大的诗学史意义。(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董岑仕[8](2019)在《翁方纲撰《石洲诗话》始末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翁方纲《石洲诗话》今存叁种性质不同的稿本与嘉庆二十年刻本。通过考察稿本、刻本面貌及相关书札记载,可知翁方纲于乾隆叁十年至叁十叁年撰成《石洲诗话》初稿五卷本,请人誊清。这一誊清稿本曾经历过底本盗失、书估作伪跋、友人购回等历程,一直未刊。嘉庆十七年,翁方纲重见昔日誊清稿本,校改误字并另外誊存一本,同时,拟将嘉庆年间所撰王士禛《评杜》一卷评点编为《石洲诗话》卷六。嘉庆十七年至十九年,翁方纲撰成《石洲诗话》卷七、卷八,并在嘉庆十九年至二十年间将八卷书稿寄予门人蒋攸铦刊刻,刊成《石洲诗话》八卷本。嘉庆二十年至二十一年,翁方纲另撰有《石洲诗话》卷九、卷十两卷,其中卷十存手稿而卷九下落不明。《石洲诗话》并非撰于一时,反映了翁方纲的诗学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典籍与文化》期刊2019年03期)
俞明明[9](2019)在《“神理”与“实际”——翁方纲书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翁方纲是中国清乾嘉时期典型的学者型书家,其书名在当时并不十分显赫,且在其殁后遭到了较多的批评和否定。但是一名书家的书法水平,不能因其一点而做出定论。文章试从翁方纲的金石考据和题跋等方面入手,着重阐释翁氏临摹重"实际",创作重"神理"的实践观点,较全面地探究翁氏书学思想中的"形神观"。(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中)》期刊2019年07期)
王铎翔[10](2019)在《《粤东金石略》碑刻批评与翁方纲书艺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翁方纲是清代着名金石学家,于乾隆中期任广东学政八年,积极搜求与摹拓散存于粤东各地的珍稀金石碑刻,撰成《粤东金石略》十二卷。清代金石研究着述之别,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分为四派:1一派专重考据,以碑文内容来补正经史缺误,此派别以顾炎武、钱大昕为代表;一派长于搜罗着录,研究文史义例,以黄宗羲为代表;再有一派则是专门比较不同拓本之间存字、笔画的异同,此派别当以翁方纲为代表人物;最后一派则专门讲金文碑刻的字形字势,讲求美术的研究方式,以包世臣为代表。(本文来源于《书法赏评》期刊2019年03期)
翁方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乾、嘉两朝是清代学术的全盛时期,以考据为主要方法的学术流派,注重资料的收集与证据的罗列,主张"无征不信"。这一时期的学者,既是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有多位堪称是清中期书法的代表人物,如丁敬、桂馥、翁方纲、黄易、钱坫等。而桂馥与翁方纲虽地位迥焉不同,却胶漆相投,二人自相识以来,每论学术、题跋作序、相赠古籍拓本等,此书札为二人交好之证,也客观反映了金石学、考据学、文字学在乾嘉时期的继起与兴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翁方纲论文参考文献
[1].宁夏江.学术夹杂着机术:翁方纲对王士禛“神韵说”批评的矛盾纠结点[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何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翁方纲致桂馥书札考[J].中国书法.2019
[3].薛旭森.翁方纲的一封介绍信[J].中国书画.2019
[4].席乐,卢玉珊.嗜古之癖淳厚雅逸——清翁方纲的生活、社交与书法[J].荣宝斋.2019
[5].杨国栋.济南市博物馆藏翁方纲致黄易《荣迁》札略考[J].书法研究.2019
[6].王美伟.翁方纲撰清别集提要稿中个体文学观念的表达[J].贵州文史丛刊.2019
[7].罗鹭.翁方纲追和次韵虞集的诗学史意义[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8].董岑仕.翁方纲撰《石洲诗话》始末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9
[9].俞明明.“神理”与“实际”——翁方纲书法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9
[10].王铎翔.《粤东金石略》碑刻批评与翁方纲书艺观[J].书法赏评.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