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门装置论文和设计-坂本学

全文摘要

一种风门装置,具备调节气体的流量的可动罩,减小了伴随可动罩移动的碰撞声而不会降低流体的遮蔽性能。风门装置(1)具备具有气体通过的开口部(7a)的壁部(7)、通过沿相对于壁部(7)抵接或分离的方向直线移动而调节通过开口部(7a)的气体的流量的可动罩(3)、使可动罩(3)直线移动的驱动单元(8)、支承驱动单元(8)的支承体(2),至少在壁部(7)和可动罩(3)的抵接位置配置有缓冲部件(9)。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壁部,所述壁部具有气体通过的开口部;可动罩,所述可动罩通过沿相对于所述壁部抵接及分离的方向直线移动而调节通过所述开口部的气体的流量;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使所述可动罩直线移动;以及支承体,所述支承体支承所述驱动单元,至少在所述壁部和所述可动罩的抵接位置配置有缓冲部件。

设计方案

1.一种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壁部,所述壁部具有气体通过的开口部;

可动罩,所述可动罩通过沿相对于所述壁部抵接及分离的方向直线移动而调节通过所述开口部的气体的流量;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使所述可动罩直线移动;以及

支承体,所述支承体支承所述驱动单元,

至少在所述壁部和所述可动罩的抵接位置配置有缓冲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沿所述壁部和所述可动罩的抵接方向凹下的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设置所述缓冲部件的设置面比所述缓冲部件的设置面积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设于所述壁部,且设于与所述壁部和所述可动罩的抵接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的所述可动罩的端部的位置,且在所述可动罩的端部延伸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比在与该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罩构成为能在所述壁部和所述支承体之间移动,

所述缓冲部件也配置于所述支承体和所述可动罩的抵接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件至少配置于所述壁部和所述可动罩的三处以上的抵接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单元构成为使所述可动罩能沿着移动轴直线移动,

所述缓冲部件按照以所述移动轴为基准形成等角度的方式配置有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件配置于与所述壁部和所述可动罩的抵接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的所述可动罩的端部以及所述壁部的与所述端部对置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壁部和所述可动罩的抵接位置设置有沿所述壁部和所述可动罩的抵接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各种风门装置。在这样的风门装置中,有具备可动罩且通过改变可动罩的位置而调节气体的流量的风门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使罩(可动罩)相对于支承体直线移动而切换冷气通路的开度的(即调节气体的流量的)风门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00475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风门装置那样的具备调节气体的流量的可动罩的现有风门装置中,存在以下情况:当伴随可动罩移动、即关闭可动罩而形成遮蔽冷却器侧和库内的流体移动的状态时、该可动罩的移动端部与其它部件碰撞且其碰撞声增大。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具备调节气体的流量的可动罩的风门装置中,能够减小伴随可动罩移动的碰撞声而不会使流体的遮蔽性能降低。

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壁部,所述壁部具有气体通过的开口部;可动罩,所述可动罩通过沿相对于所述壁部抵接及分离的方向直线移动而调节通过所述开口部的气体的流量;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使所述可动罩直线移动;以及支承体,所述支承体支承所述驱动单元,至少在所述壁部和所述可动罩的抵接位置配置有缓冲部件。

根据本方面,至少在壁部和可动罩的抵接位置配置有缓冲部件,因此,能够减小壁部和可动罩伴随可动罩移动而碰撞时的碰撞声。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风门装置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沿所述壁部和所述可动罩的抵接方向凹下的凹部。

本方面的缓冲部件设置于凹部,所以在使可动罩与壁部抵接时,可以减小可动罩和壁部的间隙,从而可以抑制气体从该间隙泄漏。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风门装置在所述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设置所述缓冲部件的设置面比所述缓冲部件的设置面积宽。

根据本方面,因为凹部处的设置面比缓冲部件的设置面积宽,所以即使缓冲部件伴随壁部和可动罩的抵接而变形,也能够使该变形的部分跑到凹部和缓冲部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风门装置在所述第二或第三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设于所述壁部,且设于与所述壁部和所述可动罩的抵接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的所述可动罩的端部的位置,且在所述可动罩的端部延伸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比在与该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长。

根据本方面,凹部设于壁部,且沿着交叉方向上的可动罩的端部延伸,且在可动罩的端部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比在与该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长。通过将该凹部设为在延伸方向上长的凹部,能够有效地增加与可动罩的接触部位。

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的风门装置在所述第一~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罩构成为可在所述壁部和所述支承体之间移动,所述缓冲部件也配置于所述支承体和所述可动罩的抵接位置。

根据本方面,因为缓冲部件也配置于支承体和可动罩的抵接位置,所以不仅能够减小可动罩和壁部的碰撞声,而且还能够减小可动罩和支承体的碰撞声。

本实用新型第六方面的风门装置在所述第一~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至少配置于所述壁部和所述可动罩的三处以上的抵接位置。

本方面的缓冲部件至少配置于壁部和可动罩的三处以上的抵接位置。通过在三处以上的抵接位置配置缓冲部件,能够减少配置缓冲部件的位置以外的位置处的壁部和可动罩的碰撞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第七方面的风门装置在所述第一~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构成为使所述可动罩可沿着移动轴直线移动,所述缓冲部件按照以所述移动轴为基准形成等角度的方式配置有多个。

本方面的风门装置构成为驱动单元使可动罩可沿着移动轴直线移动,缓冲部件按照以移动轴为基准形成等角度的方式配置有多个。通过按照以移动轴为基准形成等角度的方式配置多个缓冲部件,能够减少配置有缓冲部件的位置以外的位置处的壁部和可动罩的碰撞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第八方面的风门装置在所述第一~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配置于与所述壁部和所述可动罩的抵接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的所述可动罩的端部以及所述壁部的与所述端部对置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

交叉方向上的可动罩的端部在位置上容易与壁部碰撞,但通过在交叉方向上的可动罩的端部及壁部的与该端部对置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配置缓冲部件,能够减少配置有缓冲部件的位置以外的位置处的壁部和可动罩的碰撞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第九方面的风门装置在所述第一~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壁部和所述可动罩的抵接位置设置有沿所述壁部和所述可动罩的抵接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根据本方面,在壁部和可动罩的抵接位置设有突出部,所以,通过先与突出部碰撞之后再与缓冲部件碰撞,能够有效地减小壁部和可动罩碰撞时的碰撞声。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风门装置能够减小伴随可动罩移动的碰撞声而不降低流体的遮蔽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风门装置的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风门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是表示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风门装置拆下了支承体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是表示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风门装置拆下了支承体和可动罩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5是表示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风门装置拆下了支承体、可动罩以及旋转体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风门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7是表示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风门装置拆下了壁部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8是表示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风门装置拆下了壁部和风扇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风门装置拆下了壁部、风扇以及旋转体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风门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风门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风门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风门装置,2…支承体,2a…支承部,2b…端板部,2c…孔部,2d…缺口部,2e…柱状部,3…可动罩,3a…被卡合部,3b…孔部,3c…半圆筒部,3d…底面部,3e…侧面部,3f…销,4…旋转体,4a…卡合部,4b…圆筒状部,4c…端面部,5…电动机,5a…本体部,5b…供电部,5c…旋转轴,5d…齿轮,6…风扇,6a…固定部,6b…本体部,7…壁部,7a…开口部,7b…对置面,8…驱动单元,9…缓冲部件,9a…缓冲部件,9b…缓冲部件,10…凹部,11…突出部,101…冰箱,102…冷藏室,103…冷冻室,104…蔬菜室,105…冷却器,106…开闭板式风门装置,107…开闭板式风门装置,108…开闭板式风门装置,AF…气流,O…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进行说明。

首先,对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的使用例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的装置的一个例子即冰箱101的概略图(局部透视图)。

(风门装置1的使用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可以在冰箱101等中使用。具备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的图1所示的冰箱101具备冷藏室102、冷冻室103、蔬菜室104。冰箱101的结构为,将冷却器105中生成的冷气通过将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送风机)设为开启状态而形成气流AF并送出,且可经由均可开闭开闭板的开闭板式风门装置106、开闭板式风门装置107及开闭板式风门装置108将该气流AF导入冷藏室102、冷冻室103及蔬菜室104。

在此,本实施例的冰箱101在伴随连续使用等而在冷却器105上附着有霜的情况下,可执行将该霜溶解并去除的除霜模式。在该除霜模式下,将风门装置1设为关闭状态,使得气流AF不再流入冷藏室102、冷冻室103及蔬菜室104,并用暖气对冷却器105周边进行加温。

详情稍后描述,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调节气体流动的导管等通路的开口部O的气体的流量。此外,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形成于开口部O的冷却器105侧,但也可以形成于开口部O的冷冻室103侧。另外,具备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的装置不限于冰箱。但是,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能够特别优选用于设置环境的气温的变化大的冰箱中。此外,具备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的冰箱的结构不限于图1所示的结构。

(风门装置1的实施例)

接着,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

在此,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的示意性立体图。另外,图3是表示从图2的状态的风门装置1拆下了支承体2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另外,图4是表示从图3的状态的风门装置1进一步拆下了可动罩3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另外,图5是表示从图4的状态的风门装置1进一步拆下了旋转体4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

另外,图6是表示从与图2不同的方向观察的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的示意性立体图。另外,图7是表示从图6的状态的风门装置1拆下了壁部7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另外,图8是表示从图7的状态的风门装置1进一步拆下了风扇6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另外,图9是表示从图8的状态的风门装置1进一步拆下了旋转体4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

而且,图10及图1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的概略侧视图。其中,图10表示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是开启状态(详细而言是全开状态)的情况,图11表示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是关闭状态的情况。此外,图2及图6均与图10对应,表示风门装置1是开启状态的情况。

此外,图2~图11有时省略表示部分构成部件。

在此,在图2~图11中,方向X及方向Y彼此正交,均是沿着安装在开口部O的形成位置的壁部7的方向。另外,方向Z是开口部O的开口方向,是与方向X及方向Y均正交的方向。

(风门装置1的概要)

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将壁部7安装在规定的安装位置来使用,使得壁部7的开口部7a的位置与开口部O的形成位置对准。另外,如图2、图3、图6~图11所示,风门装置1具备可沿着方向Z移动的可动罩3。风门装置1通过使可动罩3与壁部7抵接,可动罩3堵塞开口部7a,形成关闭状态(参照图11),通过使可动罩3离开壁部7,在可动罩3和开口部7a之间形成间隙,形成开启状态(参照图10)。

另外,如图3及图4等所示,风门装置1具备使可动罩3沿着方向Z笔直移动(直线移动)的驱动单元8。驱动单元8具有电动机5和旋转体4,通过电动机5被支承体2的支承部2a支承而向可动罩3侧突出。

另外,如图1~图7等所示,风门装置1具备风扇6。虽然省略了风扇6的驱动机构,但风门装置1通过在开启状态时使风扇6旋转,而使得开启状态下的经由开口部O的气流AF的流动顺畅。此外,在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中,为了使开启状态下的经由开口部O的气流AF的流动顺畅而设置了风扇6,但也可以是不设置风扇6的结构。

接着,分别说明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的主要的构成部件。

(支承体2)

本实施例的支承体2为树脂制。如图2等所示,支承驱动单元8的支承部2a在平面图中(从沿着方向Z的方向观察时)设于端板部2b的中央部分。如图2所示,在支承部2a设有孔部2c和缺口部2d。此外,在孔部2c配置有稍后将要描述的电动机5的本体部5a,在缺口部2d配置有电动机5的供电部5b。

另外,在端板部2b的与可动罩3对置的一侧,如图8、图9及图11所示,设有沿着方向Z延设的柱状部2e。如图8及图9所示,柱状部2e按照以电动机5的旋转轴5c(移动轴)为基准在平面图中形成等角度的方式配置有三根。

(可动罩3)

本实施例的可动罩3为树脂制。如图8及图9等所示,可动罩3形成具有底面部3d和侧面部3e的大致杯状。而且,如图3等所示,可动罩3在平面图中,在底面部3d的中央部分(底面部3d的与支承部2a大致对应的位置)设有与稍后将要描述的旋转体4的卡合部4a卡合的被卡合部3a。

另外,如图3所示,在可动罩3上,在底面部3d的与支承体2的柱状部2e对应的位置设有孔部3b,柱状部2e穿过孔部3b。通过在可动罩3上设置这种结构的孔部3b,在可动罩3沿着方向Z移动时,可动罩3被柱状部2e导向而移动。

而且,在可动罩3的侧面部3e,如图3、图8及图9等所示,从孔部3b的形成位置沿顺着方向Z的方向形成有半圆筒部3c。在此,柱状部2e的中心位置和半圆筒部3c的圆弧的中心位置大致一致。而且,如图7所示,风扇6上的在平面图中具有圆弧部分的固定部6a(参照图4及图5)在半圆筒部3c的内部区域固定于柱状部2e上,由此,风扇6被固定于支承体2上。此外,可动罩3形成大致杯状以使其可以覆盖风扇6的本体部6b(参照图4及图5),且在与固定部6a的圆弧部分对应的位置具有沿着方向Z延设的半圆筒部3c,由此,可动罩3形成以下结构:即使可动罩3沿着方向Z移动,可动罩3和风扇6也不会发生干扰。

另外,如图3所示,在可动罩3上,在底面部3d的最外周部分配置有由弹性体构成的缓冲部件9(缓冲部件9a)。在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中,在如图10所示的全开状态下,支承体2和可动罩3抵接,但由于具备缓冲部件9a,从而支承体2和可动罩3经由缓冲部件9a抵接,形成能够减小伴随支承体2和可动罩3抵接的碰撞声的结构。此外,缓冲部件9a设有三个,但这三个的大小及形状均是相同的。另外,如图3所示,在各缓冲部件9a设有孔部,通过使设于可动罩3的底面部3d的销3f嵌入该孔部,缓冲部件9a被固定于可动罩3。但是,缓冲部件9a的固定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此外,本实施例的可动罩3实现通过在如图10所示的开启状态和如图11所示的关闭状态之间沿着方向Z直线移动而对开口部7a(开口部O)进行开闭的作用。但是,不限于这种结构,可动罩3例如也可以是实现通过沿着方向Z直线移动而改变气流AF流动的方向的作用等的结构。

(驱动单元8)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驱动单元8具有旋转体4和电动机5。

如图4所示,旋转体4具有圆筒状部4b和端面部4c,在圆筒状部4b的外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卡合部4a。而且,驱动单元8配置成电动机5位于圆筒状部4b的内部。

如图5所示,电动机5具有本体部5a和供电部5b。电动机5相对于支承体2,本体部5a与孔部2c在位置上对应,供电部5b与缺口部2d在位置上对应。另外,如图8及图9所示,电动机5具有旋转轴5c,在旋转轴5c上设有齿轮5d。齿轮5d固定在设于旋转体4的端面部4c的未图示的齿轮固定部,成为通过使旋转轴5c旋转,旋转体4也旋转的结构。

如上所述,旋转体4的卡合部4a与可动罩3的被卡合部3a卡合。因此,当旋转体4旋转时,被卡合部3a沿着螺旋状的卡合部4a移动,可动罩3被沿方向Z延伸的柱状部2e导向,沿着旋转轴5c延伸的方向即方向Z移动。即,本实施例的驱动单元8通过驱动电动机5,能够使可动罩3从图10所示的全开状态(支承体2和可动罩3抵接的状态)的位置沿方向Z直线移动到图11所示的关闭状态(壁部7和可动罩3抵接的状态)的位置。

(壁部7)

如图2~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壁部7设有开口部7a。而且,如图2~图5所示,在与可动罩3对置的对置面7b设有沿与可动罩3抵接的抵接方向凹下的凹部10,在凹部10配置有由弹性体构成的缓冲部件9(缓冲部件9b)。此外,凹部10及缓冲部件9b分别设有三个,但这三个的大小及形状均是相同等的。另外,各缓冲部件9b通过粘接于凹部10而固定于壁部7。但是,缓冲部件9b的固定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在本实施例的壁部7中,在平面图中,凹部10大于缓冲部件9b。当进行另一种表达时,凹部10的设置缓冲部件9b的设置面比缓冲部件9b的设置面积宽。另外,该凹部10及缓冲部件9b的在对置面7b上的配置是在壁部7和可动罩3抵接时,半圆筒部3c的方向Z上的端部和缓冲部件9b接触的位置。而且,如图4所示,各凹部10的形状形成为可动罩3(侧面部3e)的延伸方向的长度L1比与该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的长度L2长。

在此,暂时总结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

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具备:具有气体通过的开口部7a的壁部7、通过沿相对于壁部7抵接及分离的方向(方向Z)直线移动而调节通过开口部7a(开口部O)的气体的流量的可动罩3、使可动罩3直线移动的驱动单元8、支承驱动单元8的支承体2,在壁部7和可动罩3的抵接位置配置有缓冲部件9。

如果像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那样,至少在壁部7和可动罩3的抵接位置配置有缓冲部件9,则能够减小壁部7和可动罩3伴随可动罩3移动而碰撞(抵接)时的碰撞声。

此外,“至少在壁部7和可动罩3的抵接位置配置有缓冲部件9”是指除像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那样仅在壁部7配置有缓冲部件9(缓冲部件9b)的结构之外,还可以是仅在可动罩3上配置有缓冲部件9的结构、在壁部7和可动罩3双方配置有缓冲部件9的结构中的任一种结构。另外,是指除了像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那样在壁部7和可动罩3的抵接位置的一部分配置有缓冲部件9的结构之外,还可以是在壁部7和可动罩3的抵接位置整体配置有缓冲部件9的结构、在壁部7和可动罩3的抵接位置以外的场所也配置有缓冲部件9的结构中的任一种结构。

另外,“壁部7和可动罩3的抵接”意思当然包含像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那样壁部7和可动罩3经由缓冲部件9抵接的情况。同样,“支承体2和可动罩3的抵接”意思包含像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那样支承体2和可动罩3经由缓冲部件9(缓冲部件9a)抵接的情况。

像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那样,可动罩3构成为可以在壁部7和支承体2之间移动,缓冲部件9(缓冲部件9a)也配置于支承体2和可动罩3的抵接位置,由此,不仅能够减小可动罩3和壁部7的碰撞声,而且还能够减小可动罩3和支承体2的碰撞声。

此外,为了将风门装置1设为关闭状态,必定使壁部7和可动罩3抵接,所以,必须在壁部7和可动罩3之间配置缓冲部件9,但在将风门装置1设为开启状态时,支承体2和可动罩3也可以不必抵接,因此,并非必须在支承体2和可动罩3之间配置缓冲部件9。但是,在像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那样将风门装置1设为开启状态(全开状态)时支承体2和可动罩3抵接的结构的情况下,优选在支承体2和可动罩3之间配置缓冲部件9。

接着,对减小壁部7和可动罩3伴随可动罩3移动而碰撞(抵接)时的碰撞声的有效结构进行说明。

作为缓冲部件9的原料,优选缓冲部件9被面加压时的压缩率高的原料,例如优选使用发泡聚氨酯或发泡聚乙烯等。在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中,在为图10所示的状态时,伴随支承体2和可动罩3的抵接,缓冲部件9a被面加压而压缩(压缩并变形)。而且,在为图11所示的状态时,伴随壁部7和可动罩3的抵接,缓冲部件9b被面加压而压缩(压缩并变形)。作为缓冲部件9的原料,缓冲部件优选使用多孔质部件且可弹性变形的发泡聚氨酯或发泡聚乙烯等。另外,不在低温时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橡胶或海绵等在低温时硬化的材质。

另外,像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那样,缓冲部件9(缓冲部件9b)优选设于沿壁部7和可动罩3的抵接方向凹下的凹部10。当使可动罩3抵接于壁部7时,在缓冲部件9的形成位置以外的场所,在壁部7和可动罩3之间沿抵接方向(方向Z)形成间隙。特别是,在为未设置凹部10而在壁部7和可动罩3的抵接位置配置缓冲部件9的结构的情况下,为了减小碰撞声,越是加厚缓冲部件9,间隙越大。但是,如果在凹部10设置缓冲部件9,则可以减小使可动罩3抵接于壁部7时可动罩3和壁部7的间隙,从而能够抑制气体从该间隙泄漏。特别是,像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那样,在用于冰箱101的情况下,为避免为了除霜而生成的暖气流入冷藏室102、冷冻室103及蔬菜室104,优选为可减小该间隙的结构。

在此,就凹部10的大小而言,期望凹部10的设置缓冲部件9的设置面比缓冲部件9的设置面积宽。如果凹部10的设置面比缓冲部件9的设置面积宽,则即使缓冲部件9伴随壁部7和可动罩3的抵接而变形,也能够在凹部10和缓冲部件9之间避开该变形的部分。具体而言,优选凹部10的设置缓冲部件9的设置面为缓冲部件9的设置面积的1.2倍以上且2倍以下左右的结构。

此外,缓冲部件9的厚度(方向Z的长度)优选为1mm以上且5mm以下左右。这是因为,若缓冲部件9过厚,则在采用像本实施例那样设置多个缓冲部件9的结构等情况下,压缩后的厚度容易产生偏差,若缓冲部件9过薄,则减小壁部7和可动罩3碰撞(抵接)时的碰撞声的效果减弱。另外,在不是在凹部10设置缓冲部件9的结构的情况下,当然,若缓冲部件9过厚,则有时在使壁部7和可动罩3抵接时即使压缩缓冲部件9,可动罩3和壁部7的间隙也会变大。

另外,凹部10的深度(方向Z的长度)优选为缓冲部件9的厚度的10分之1以上且2分之1以下左右。此外,考虑减小可动罩3和壁部7的间隙的效果和减小碰撞声的效果,特别优选与缓冲部件9的厚度一起确定凹部10的深度。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凹部10设于壁部7。而且,如上所述,凹部10在作为可动罩3的端部的侧面部3e的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3个)。即,凹部10设于与壁部7和可动罩3的抵接方向(方向Z)交叉的交叉方向上的可动罩3的侧面部3e的位置。另外,如图4所示,凹部10中,可动罩3的侧面部3e的延伸方向的长度L1比与该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的长度L2长。

缓冲部件9伴随壁部7和可动罩3的抵接而特别会在该延伸方向上变形,但通过如上所述结构的该凹部10,能够有效地避开该变形的部分。

此外,“可动罩3的…延伸方向的长度”是指大致沿着可动罩3上的有可能与对象物(壁部7或支承体2等)抵接的部分延伸的方向的方向上的长度。因为是“大致沿着的方向上的长度”,所以不限于严格意义上沿着的方向上的长度,也可以稍微偏离严格意义上沿着的方向上的长度,在像本实施例那样“可动罩3的…延伸方向”为圆弧状等情况下,是指可以是大致沿着圆弧的方向上的长度的意思。本实施例的凹部10与平面图中为大致长方形的缓冲部件9a对应,在平面图中为大致长方形,该大致长方形的长辺的长度与可动罩3(侧面部3e)的延伸方向的长度L1对应,该大致长方形的短边的长度与和该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的长度L2对应。

另外,缓冲部件9优选至少配置于壁部7和可动罩3的三处以上的抵接位置。这是因为,通过在三处以上的抵接位置配置缓冲部件9,能够减少配置缓冲部件9的位置以外的位置处的壁部7和可动罩3的碰撞可能性。

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中,驱动单元8构成为可以使可动罩3沿着电动机5的旋转轴5c延伸的方向即方向Z直线移动。当进行另一种表达时,驱动单元8构成为可以使可动罩3沿着作为移动轴的电动机5的旋转轴5c直线移动。在这种结构的风门装置1的情况下,缓冲部件9优选按照以该移动轴为基准形成等角度的方式配置多个。这是因为,通过将缓冲部件9按照以移动轴为基准形成等角度的方式配置多个,能够减少配置缓冲部件9的位置以外的位置处的壁部7和可动罩3的碰撞可能性。

另外,缓冲部件9优选配置于与壁部7和可动罩3的抵接方向(方向Z)交叉的交叉方向上的可动罩3的端部及壁部7的与该端部对置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这是因为,该交叉方向上的可动罩3的端部在位置上容易与壁部7发生碰撞,但通过在该交叉方向上的可动罩3的端部及壁部7的与该端部对置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配置缓冲部件9,能够减少配置有缓冲部件9的位置以外的位置处的壁部7和可动罩3的碰撞可能性。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中,缓冲部件9b配置在壁部7的与该交叉方向上的可动罩3的端部即侧面部3e(更详细而言为半圆筒部3c)对置的位置。

另外,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完全满足减小壁部7和可动罩3伴随上述的可动罩3移动而发生碰撞时的碰撞声的有效结构(优选的结构)。

(风门装置1的另一实施例)

接着,对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风门装置1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此,图12是表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的示意性立体图,是与图2对应的图。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在壁部7和可动罩3的抵接位置设有沿壁部7和可动罩3的抵接方向(方向Z)突出的突出部11。这样,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因为在壁部7和可动罩3的抵接位置设有突出部11,所以通过先与突出部11碰撞后再与缓冲部件9碰撞,能够分散壁部7和可动罩3的碰撞(分散碰撞能),能够有效地减小壁部7和可动罩3碰撞时的碰撞声。

此外,本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中,突出部11设于壁部7,但设置突出部11的位置也可以是壁部7及可动罩3中的任一个。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以以各种结构实现。例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实现上述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实用新型内容一栏所记载的各方式中的技术性特征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性特征可以适当更换或组合。

具体而言,例如,上述实施例的风门装置1是将壁部7安装在具有开口部O的规定的安装位置而使用的结构,但不限于这种结构。也可以设定为以下风门装置1:在具有开口部O的规定的安装位置具备如上所述的可动罩3、驱动单元8以及支承体2,将缓冲部件9配置在该规定的安装位置和可动罩3的抵接位置。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将该规定的安装位置的构成部件包含于壁部而看作风门装置1。

另外,该技术性特征只要未在本说明书中被说成是必须的,则可以适当删除。

设计图

风门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4123.1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JP

国家/省市:JP(日本)

授权编号:CN209310344U

授权时间:20190827

主分类号:F25D 17/08

专利分类号:F25D17/08

范畴分类:35D;

申请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第一申请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申请人地址:日本长野县

发明人:坂本学;石水昭夫

第一发明人:坂本学

当前权利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代理人:沈捷

代理机构:31100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优先权:JP2018-008761

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风门装置论文和设计-坂本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