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肃牦牛血液蛋白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美[1](2021)在《类乌齐牦牛和三江牛脑组织全基因组羟甲基化比较分析》文中认为
刘敏[2](2021)在《建昌马和安宁果下马的遗传多样性及7个体高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文中指出
向娅[3](2021)在《牦牛TNNI基因家族的特征分析及其在横纹肌中的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杨天良[4](2021)在《藏猪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肺脏组织特征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究藏猪在缺氧生态限制因子胁迫下,机体肺脏组织对低氧环境的响应机制,本研究选取两个不同海拔(3000 m和1000 m)条件下生活的12月龄藏猪为研究对象,以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对照,通过其测定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利用动脉血管立体构筑技术、扫描电镜技术及组织切片技术(H.E染色法)对肺脏组织进行了研究,并采用q RT-PCR法对低氧相关基因进行了相对表达量检测,研究成果可为低氧造成的人及动物肺脏相关高原疾病尤其是高原缺氧引起的低氧损伤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通过各部位动脉管径占体重的相对值(T/W)比较发现,藏猪群体T/W值均显着(P<0.05)高于三元杂交猪群体;甘南藏猪各部位T/W值均高于移居泾川藏猪,差异不显着(P>0.05);扫描电镜发现,甘南和移居泾川藏猪管径为6.64~81.89μm范围的左肺微动脉标本,其微动脉表面凹痕分布均匀,数量多,多呈“葫芦”状或“足印”状,其内皮细胞核压痕长度约为11.55~13.32μm,宽度约为5.22~6.51μm,且微血管表面分布有较浅的环形缩窄。2.不同海拔的藏猪和三元杂交猪肺脏组织单位面积内肺泡数差异均不显着(P>0.05),高海拔群体的肺泡膈厚度显着高于低海拔群体,且高海拔群体细支气管纵行皱襞长度较低海拔猪种长,差异显着(P<0.05);海拔相同时,而藏猪肺泡膈厚度显着大于三元杂交猪(P<0.05),藏猪肺脏组织细支气管纵行皱襞长度大于三元杂交猪,差异极显着(P<0.01),藏猪终末细支气管管径面积小于三元杂交猪,差异极显着(P<0.01),环形平滑肌厚度藏猪显着大于三元杂交猪(P<0.05)。3.海拔越高,血液中红细胞计数(RBC)越高,高海拔猪种的血红蛋白浓度(HGB)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显着高于低海拔猪种(P<0.05);高海拔藏猪的钠离子(Na+)浓度显着高于低海拔藏猪(P<0.05),而三元杂交猪之间无明显差异;泾川三元杂交猪的钾离子(K+)浓度显着低于其它海拔猪种(P<0.05);高海拔藏猪二氧化碳分压(Pco2)显着低于其它群体(P<0.05);高海拔藏猪氧分压(Po2)显着高于其它群体(P<0.05),且永登三元杂交猪又显着高于低海拔的移居泾川藏猪和三元杂交猪(P<0.05)。4.甘南藏猪和永登三元杂交猪肺脏中HIF-1、VEGF、EPAS1及EPO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泾川地区群体(P<0.05);低海拔地区的移居泾川藏猪和三元杂交猪的e NOS表达量显着高于高海拔地区的甘南藏猪和永登三元杂交猪(P<0.05);移居泾川藏猪中EGLN1的表达量显着高于甘南藏猪(P<0.05),但在永登三元杂交猪和泾川三元杂交猪之间EGLN1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综上所述,相较于低海拔群体,藏猪机体肺脏的微血管丰富度升高、肺泡隔厚度增加、血氧运输能力增强及低氧适应相关基因表达量均发生了明显的代偿性变化,这些独特的适应变化机制使得藏猪机体低氧耐受性增加,从而使得藏猪可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
杞艳萍[5](2021)在《西部四省(区)BVDV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分离鉴定》文中研究说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是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的病原体,主要引起牛腹泻、生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严重阻碍了牛养殖业的发展。BVDV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在中国BVDV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流行,目前有关BVDV在中国西部的流行资料有限,因此,为了解西部地区BVDV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先通过RT-PCR对西部四省(区)采集的牛血清样品进行核酸检测,明确BVDV的阳性率及亚型分布。然后,利用细胞分离培养、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及噬斑试验等方法鉴定和纯化BVDV野毒株。研究取得以下结果:1.西部四省(区)BVDV的流行病学调查2019-2020年从西部四省(区)(陕西、宁夏、新疆和西藏)17个牛场采集1234份奶牛、肉牛及牦牛血清样本,根据BVDV的保守区5’UTR设计引物,利用RT-PCR对所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BVDV阳性率为7.2%(89/1234),牛场阳性率为82.4%(14/17),奶牛、肉牛和牦牛阳性率分别为42.70%(38/89)、33.71%(30/89)和10.77%(21/195)。陕西、宁夏、新疆和西藏的BVDV阳性率分别为4.57%(44/963)、30%(18/60)、37.5%(6/16)和10.77%(21/195)。对RT-PCR检测呈阳性的血清样品进行5’UTR基因测序,成功获取26个5’UTR序列,将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的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遗传进化树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所有序列均为BVDV-1基因型,其中包括了三个基因亚型,分别为BVDV-1a(n=15)、BVDV-1c(n=9)和BVDV-1q(n=2)。BVDV-1a亚型分布在陕西(n=9)、新疆(n=3)、宁夏(n=1)和西藏(n=2);BVDV-1c亚型分布在陕西(n=1)、宁夏(n=5)和西藏(n=3);BVDV-1q亚型分布在宁夏(n=2)。选取部分样品进行Npro基因测序,成功获取的4个Npro序列基因分型结果与5’UTR一致。2.BVDV野毒株的分离鉴定将RT-PCR检测呈阳性的血清样品接种MDB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然后通过RT-PCR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获得了19株BVDV野毒株,其中15株为非致细胞病变型(Non-cytopathic biotype,NCP),4株为致细胞病变型(Cytopathic biotype,CP)。进一步通过噬斑试验对4株CP型野毒株进行病毒纯化,最终纯化出2株,分别命名为SX-1-2/1a/2019和XZ-N1/1c/2020,按Reed-Muench法对其进行TCID50计算,分别为103.8和105.2。研究结果表明BVDV在西部四省(区)均有流行,流行的基因型为BVDV-1,流行的亚型为BVDV-1a、BVDV-1c和BVDV-1q。获得的2株CP型分离株为进一步研究BVDV致病性及免疫原性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肖帆[6](2021)在《绵羊mtDNA遗传多样性及其与胎产羔数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线粒体DNA(mitochondrionDNA,mtDNA)是动物体内唯一存在的核外遗传物质,在不同品种和个体间存在广泛的多态性,其遗传效应对重要经济性状的作用不可忽视。胎产羔数(以下简称产羔数)是绵羊重要的经济性状,此性状在核基因上的研究非常多,但在mtDNA上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小尾寒羊、湖羊、蒙古羊、欧拉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为研究对象,通过PCR和DNA测序法对mtDNA遗传多样性及其与产羔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寻找影响绵羊产羔数的核外遗传分子标记,为品种选育及遗传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5个品种绵羊群体的D-loop区中GC含量低于AT含量,检测到256个多态位点、242个单倍型,D-loop高变区在mtDNA 15925~16074位点。在5个绵羊种群中,小尾寒羊和湖羊亲缘关系最近,甘肃高山细毛羊和蒙古羊亲缘关系最近,欧拉羊与小尾寒羊、湖羊亲缘关系最远。各品种试验绵羊mtDNA D-loop区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在D-loop区T15668C位点,产双羔的蒙古羊母羊与产单羔的蒙古羊母羊之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显着(P<0.05),同时此位点也对蒙古羊产羔数有显着影响(P<0.05)。在T15445C、T15627C、T15657C、T15732C、G15977A和C16429T位点,产双羔的欧拉羊母羊与产单羔的欧拉羊母羊之间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显着(P<0.05),同时上述6个位点对欧拉羊产羔数也有显着影响(P<0.05)。A15923G位点,产双羔的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羊与产单羔的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羊之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显着(P<0.05),同时此位点也对甘肃高山细毛羊产羔数有显着影响(P<0.05)。(3)对D-loop区与产羔数显着相关的突变位点单倍型(Hap1、Hap2、Hap3和Hap4)与产羔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示:欧拉羊的Hap2型母羊产羔数显着大于Hap1型和Hap4型母羊产羔数(P<0.05)。对mtDNA D-loop的高变区单倍型(Hap5、Hap6、Hap7、Hap8和Hap9)与产羔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蒙古羊的Hap7型母羊产羔数显着高于Hap5、Hap6和Hap9型母羊产羔数(P<0.05),欧拉羊的Hap8型母羊产羔数显着高于Hap7型母羊产羔数(P<0.05)。(4)16S rRNA基因中A1099T和T1112C位点单倍型AT对其RNA二级结构有一定影响。ND6基因中C13576T、T13837C和T13855C位点单倍型CTT对其mRNA二级结构有一定影响。以上5个突变位点对各品种试验绵羊的产羔数影响均不显着(P>0.05)。这5个突变位点主要形成7种单倍型,其中蒙古羊HB型(ACTCC)母羊产羔数显着大于HD型(ATTTC)和HG型(TCTTC)母羊产羔数(P<0.05)。综上所述,绵羊mtDNA的遗传变异对其产羔数存在着遗传效应。
李瑞哲[7](2021)在《低氧对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发育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文中指出牦牛(Bos grunniens)是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特色畜种,对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被誉为“高原之舟”。牦牛繁殖的季节性明显,繁殖效率较低,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利用胚胎体外生产等现代繁殖生物技术,能够提升牦牛的繁殖潜力,是提高牦牛产业效率的途径之一。卵母细胞是现代繁殖生物技术的基础材料,卵母细胞质量影响着后续胚胎质量。在人、牛、山羊和小鼠等物种上的研究表明,体外成熟过程中氧分压影响卵母细胞的质量和发育能力,而在牦牛上相关研究还较少。为此,本研究在分析不同氧分压和抗氧化剂对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发育能力影响的基础上,分别从卵母细胞和卵丘细胞转录组层面探讨了低氧影响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发育能力的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氧分压对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发育能力的影响研究了5%和20%O2对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卵母细胞ROS水平和GSH含量,孤雌胚胎和体外受精(IVF)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5%O2提高了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P<0.05)和GSH含量(P<0.05),降低了卵母细胞ROS水平(P<0.01),提高了孤雌囊胚和IVF囊胚质量。2.不同抗氧化剂对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发育能力的影响研究了卵母细胞成熟液中添加半胱胺、褪黑素、白藜芦醇和维生素C对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卵母细胞ROS水平、GSH含量和线粒体分布,以及IVF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半胱胺提高了卵母细胞GSH含量(P<0.05);(2)褪黑素提高了卵母细胞的成熟率(P<0.05)、GSH含量(P<0.05)、线粒体均质分布比例(P<0.05)和IVF胚胎卵裂率(P<0.05),降低了卵母细胞ROS水平(P<0.05);(3)白藜芦醇和维生素C均提高了卵母细胞GSH含量(P<0.05)和降低了卵母细胞ROS水平(P<0.05)。3.不同氧分压对牦牛卵母细胞转录组的影响对5%和20%O2成熟培养的牦牛MⅡ期卵母细胞,分别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鉴定出12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7个基因在5%O2组上调,主要参与缺氧反应、细胞周期/细胞分裂、染色质构象与重塑和细胞骨架,83个基因在5%O2组下调,主要参与能量代谢、蛋白合成、氧化还原平衡和卵丘细胞调控。GO分析表明:上调基因(5%O2 vs 20%O2,下同)富集于核质、以DNA为模板的正向转录调控、ERK1和ERK2级联反应等7个条目;下调基因(5%O2 vs 20%O2,下同)富集于线粒体、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胞浆大核糖体亚单位和外泌体等7个条目等。KEGG分析表明:上调基因富集于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转导、神经营养因子信号转导、粘附斑、微丝细胞骨架调控和PI3K-Akt信号转导等11个通路;下调基因富集于氧化磷酸化等4个通路。4.不同氧分压对牦牛卵丘细胞转录组的影响对5%和20%O2成熟培养的牦牛COCs,分别收集卵丘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鉴定出27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29个基因在5%O2组上调,主要参与缺氧反应、糖酵解、免疫/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41个基因在5%O2组下调,主要参与抗凋亡和抗炎。GO分析表明:上调基因富集于缺氧反应、糖酵解过程、ATP代谢过程、炎症反应等26个条目;下调基因富集于蛋白同二聚化活性和受体结合2个条目。KEGG分析表明:上调基因富集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互作、c AMP信号通路、糖酵解/糖异生等9个通路;下调基因没有得到富集。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氧分压和抗氧化剂对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发育能力的影响及不同氧分压对牦牛卵母细胞和卵丘细胞转录组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与20%O2培养相比,5%O2培养时牦牛卵母细胞受到的氧化应激减少,卵丘细胞向卵母细胞提供能量代谢底物的能力增强,有利于牦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研究结果为继续深入研究氧分压对牦牛卵母细胞成熟、发育能力及卵丘细胞-卵母细胞互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数据。
周琪[8](2021)在《不同青贮饲料对尕力巴牛生产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文中提出近年来,养殖业发展迅速,饲料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尾菜作物产量大、将其制作成青贮饲料可以缓解粗饲料不足的问题。青贮玉米已经被大量使用,在反刍动物养殖方面取得了不错成果。本试验以育肥期的尕力巴牛为试验对象、以青贮玉米为对照,研究青贮尾菜对尕力巴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微生物与经济效益方面的影响,为饲用青贮尾菜在反刍动物中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选取10头体重相近、健康的尕力巴牛,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喂青贮玉米和青贮尾菜,试验期为115天,预试期25天,正式期90天。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一:青贮尾菜组的粗蛋白(Cp)、粗灰分(Ash)和钙(Ca)含量均显着高于青贮玉米(P<0.05)。两试验组之间胴体重、日增重差异不显着(P>0.05);与青贮玉米组相比,青贮尾菜组尕力巴牛眼肌面积和剪切力显着高于玉米青贮组(P<0.05),屠宰率、熟肉率和失水率在两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青贮尾菜组尕力巴牛血清中葡萄糖(Glu)、尿素(Urea)和白蛋白(ALB)含量显着高于青贮玉米组(P<0.05),其他各项血清指标差异均不显着(P>0.05);青贮尾菜组饲料成本低于青贮玉米组(P>0.05)。试验二:采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5头青贮玉米(S)组、5头青贮尾菜(V)组牛粪便中微生物,并进行菌群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对比,发现V组与S组尕力巴牛的粪便中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青贮玉米组尕力巴牛粪便微生物的丰度具有较高的优势。选取在门、科、属水平上最大丰度前10的物种比较分析得出:S组的尕力巴牛厚壁菌门的丰度显着升高(P<0.05),拟杆菌门、理研菌科、理研菌属丰度显着降低(P<0.05)。综上所述,青贮尾菜饲料成本低、营养价值高,可以提高育肥牛的屠宰性能,增加经济效益,具备在反刍动物中推广应用的价值。饲喂青贮尾菜与青贮玉米比较,肠道中的优势菌群差别不大,可以代替青贮玉米在反刍动物中饲喂。
张虔[9](2021)在《幼年牦牛不同部位皮肤组织学结构观察及TGF-β2与HIF-1α差异性表达分析》文中指出试验目的牦牛是高原地区特有牛种,长期生活于高寒、低氧的恶劣环境,这使其拥有独特的皮肤结构。由于牦牛夏季发情的繁殖特性,使得幼年牦牛常面临高原冬季恶劣环境的严峻挑战。为深入了解幼年牦牛皮肤组织学结构和皮肤毛囊发生发育及相关因子调控机制,本试验首先采用一般组织化学技术对幼年牦牛的皮肤组织学结构进行详细的观察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接着将TGF-β2及HIF-1α在幼年牦牛皮肤表达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为幼年牦牛皮肤组织学结构特征提供理论依据和进一步探究TGF-β2及HIF-1α差异性表达对幼年牦牛皮肤毛囊生长发育影响奠定基础。试验方法选取10头健康幼年牦牛,采集其颈部、背部、胸部、腹部、小腿部、腋下及阴囊皮肤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后采用H.E、Sacpic、PAS和AB-PAS染色进行观察和计数,并筛选出多毛及少毛部位。利用q RT-PCR、Western-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TGF-β2及HIF-1α在幼年牦牛多毛皮肤和少毛皮肤进行定位和定量的初步研究。结果幼年牦牛皮肤的毛囊分布于真皮层,周围伴有汗腺及皮脂腺,毛髓质及内根鞘结构不完整。Sacpic染色可使毛囊的内根鞘呈红色,外根鞘呈苍绿色,结缔组织鞘呈蓝绿色。颈部、背部、胸部、腹部及小腿部皮肤的汗腺管腔形状不规则,除颈部为管状腺外,其他部位均为泡状腺,腺体中糖原含量高,所分泌的物质呈酸性。皮脂腺均为泡状腺,位于毛囊和竖毛肌之间。靠近真皮乳头层的皮脂腺体积小,略扁。皮脂腺中糖原的含量低,其分泌物呈中性。毛细血管常与神经伴行,大量分布于真皮乳头层。腹部皮肤的毛囊数量最多(2085±14.58个/cm2),胸部汗腺(1093±17.73个/cm2)、皮脂腺(706±12.02个/cm2)、毛细血管(441±1.25个/cm2)和神经(163±0.67个/cm2)数量最多。根据毛囊计数,我们将腹部和背部皮肤分为多毛部位,腋下和阴囊分为少毛部位。q RT-PCR结果显示,TGF-β2在阴囊和腋下的转录水平显着高于背部和腹部。HIF-1α在腹部的基因转录水平显着高于背部、腋下及阴囊。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TGF-β2在少毛皮肤的阴囊和腋下表达量高,而在多毛皮肤的腹部和背部表达量低。HIF-1α在腹部表达量高,其次为背部、腋下和阴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GF-β2及HIF-1α主要表达在表皮层、毛囊外根鞘、皮脂腺及汗腺。结论幼年牦牛各部位皮肤组织学结构基本相似,毛囊处于退行期。毛囊、汗腺、皮脂腺、毛细血管和神经各部位数量存在显着差异,汗腺除颈部为管状腺,其他四个部位(背部、胸部、腹部和小腿部)均为泡状腺,腺细胞胞质和基膜中糖原多,分泌物呈酸性;皮脂腺为泡状腺,腺细胞胞质中糖原少,分泌物呈中性;毛细血管和神经分布不同,但二者相互伴行。除腋下和阴囊外,胸部的汗腺、皮脂腺、毛细血管和神经数量最多,且汗腺和皮脂腺的直径、长度和深度数值最大。TGF-β2和HIF-1α在不同部位皮肤中的表达水平存在显着差异,TGF-β2在少毛皮肤中相对表达量较高,而HIF-1α在多毛皮肤中相对表达量较高,推测TGF-β2和HIF-1α在毛囊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丽鸿[10](2021)在《牦牛胃肠道细菌群落组成及乳酸杆菌益生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物胃肠道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机体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动物胃肠道系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也极易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牛种资源和主要畜种,具有抗病力强,耐粗饲,独特适应性等优良特性。这些独特的生理特性和其胃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为揭示牦牛胃肠道菌群组成特征,本研究分析了牦牛胃肠道细菌群落组成、结构与功能,分离及筛选出牦牛源乳酸杆菌,并结合全基因组学的方法分析其潜在益生特性,同时探讨牦牛源乳酸杆菌缓解肠道炎症的作用机制,为菌株在临床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牦牛胃肠道细菌菌群组成研究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牦牛胃肠道不同区段内容物中细菌菌群组成、结构与功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胃内细菌菌群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及丰度指数Chao1显着高于肠道(p<0.05)。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较高,是胃肠道中的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胃内unidentified_Ruminococcacea和unidentified_Prevotellaceae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其他部位(p<0.05);unidentified_Enterobacteriaceae在空肠内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其他区段(p<0.05);拟杆菌属和拟普雷沃菌属在大肠段中的相对丰度较高(p<0.05)。胃内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等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高于肠道(p<0.05)。结果表明,牦牛胃肠道内不同区段细菌菌群组成、多样性及功能存在显着差异。2牦牛源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外益生特性研究选择传统放牧条件下牦牛胃肠道内容物为试验样本,分离筛选益生性能较好的候选菌株。本试验从牦牛胃肠道内分离到61株乳酸杆菌,筛选出15株作为候选菌株,通过耐酸耐胆盐、人工模拟胃肠液试验、黏附性试验、疏水性试验、抑菌试验、药敏试验、抗氧化试验、溶血试验、菌株安全性评价,综合筛选出2株益生特性好且安全性高的菌株;经革兰氏染色和16S r DNA鉴定为Lactobacillus reuteri YLR001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YLF016。结果表明,这两株菌对胃肠道环境具有极强的耐受能力和黏附能力,是益生特性优异的菌株。3牦牛源发酵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全基因组学分析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牦牛源罗伊氏乳酸杆菌YLR001和发酵乳杆菌YLF016基因组基本特征及潜在功能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发现,YLF016基因组含有1条染色体(长度为2094354 bp),含有2130个编码基因,58个t RNA基因和15个r RNA操纵子;YLR001基因组含有1条染色体(长度为2242943bp)和三个质粒,含有2463编码基因,77个转运RNA,以及18个r RNA操纵子和1个s RNA。这两株菌株具有与耐酸、耐胆盐、抗氧化以及黏附相关的基因。4牦牛源乳酸杆菌对LPS诱导小鼠肠道炎症的缓解作用为研究牦牛源乳酸杆菌缓解肠内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对肠道炎症的作用机制。通过腹腔注射LPS诱导小鼠肠道炎症模型,对比单一菌株和复合菌株对LPS诱导小鼠肠道炎症的预防效果,旨在探究牦牛源乳酸杆菌缓解肠道炎症的作用机制。评估小肠组织病理损伤情况,通过RT-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空肠组织NF-κB和Nrf2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罗伊氏乳杆菌YLR001和发酵乳杆菌YLF016对LPS诱导的小鼠肠道炎症均具有防治效果,两种菌的复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显着降低空肠中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m RNA表达量;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实牦牛源乳酸杆菌可抑制LPS刺激诱导的TLR4,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和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激活Nrf2信号通路的活性,提高抗氧化蛋白(HO-1和NQO1)的表达水平;同时增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和ZO-1)的表达。提示牦牛源乳酸杆菌可通过抑制TLR4-NF-κB活化来发挥抗炎作用;促进Nrf2的核易位,激活Keap1-Nrf2信号通路,增加抗氧化蛋白(HO-1和NQO1)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小鼠肠道炎症和黏膜损伤,且复合乳酸杆菌比单一菌株对缓解小鼠肠道炎症和黏膜损伤效果更显着。5复合乳酸杆菌缓解LPS诱导小鼠肠道炎症的代谢组学研究运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复合乳酸杆菌对小鼠肠道炎症相关代谢物的变化。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研究复合乳酸杆菌缓解小鼠肠道炎症的差异代谢物及潜在代谢通路。对于空白对照组和LPS造模组,PLS-DA模式识别结果显示两组样本明显分开,说明模型组中小鼠代谢物谱发生显着改变。在空白对照组(Con)和LPS造模组(LPS)中共筛选出71个差异性代谢物,其中上调代谢物有38个,下调的有33个。在LPS造模组(LPS)和乳酸杆菌预防组(PLPS)中共筛选出91个差异性代谢物,其中显着上调的58个,下调的有33个。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的富集分析,发现鞘脂类代谢,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及甘油磷脂通路可能是复合乳酸杆菌缓解LPS诱导小鼠肠道炎症的潜在靶标路径。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牦牛胃肠道细菌菌群组成,揭示其胃肠道不同部位菌群特征和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菌株体外筛选和全基因组学分析,筛选出两株益生特性好且安全性高,具有较强抗逆性的发酵乳杆菌YLF016和罗伊氏乳杆菌YLR001,并深入阐明了牦牛源乳酸杆菌在缓解LPS诱导肠道炎症中的调控作用。从分子水平进一步揭示了牦牛源乳酸杆菌的益生机制,为后续益生菌制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甘肃牦牛血液蛋白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牦牛血液蛋白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4)藏猪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肺脏组织特征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藏猪及其产区环境 |
1.1 品种及其分布 |
1.2 产区环境 |
2 血管铸型技术研究与应用 |
3 动物组织切片研究与应用 |
4 血液生理生化与低氧环境互作研究 |
5 低氧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5.1 HIF-1α 及 EPAS1 基因 |
5.2 EPO基因 |
5.3 VEGF基因 |
5.4 eNOS基因及EGLN1基因 |
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材料 |
1.2.1 样本采集与处理 |
1.2.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肺脏血管铸型制作 |
1.3.2 肺脏组织切片制备 |
1.3.3 血液生理生化 |
1.3.4 低氧相关基因表达 |
1.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藏猪肺脏动脉血管铸型差异分析 |
1.1 肺脏形态学指标分析 |
1.2 肺动脉血管铸型标本结构观察与分析 |
1.3 肺脏动脉及其分支管径变化特征 |
1.4 肺脏微血管铸型标本分析 |
2 藏猪肺脏组织切片差异分析 |
2.1 肺脏呼吸部组织切片结构 |
2.1.1 呼吸性细支气管比较分析 |
2.1.2 肺泡及肺泡膈比较分析 |
2.2 肺脏导管部组织切片结构 |
2.2.1 细支气管结构特征分析 |
2.2.2 终末细支气管结构特征分析 |
3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分析 |
3.1 血液生理指标分析 |
3.2 血液生化指标分析 |
3.2.1 血液电解质离子浓度 |
3.2.2 血液电解质离子浓度 |
4 低氧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
4.1 总RNA凝胶电泳检测 |
4.2 低氧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 藏猪肺脏血管铸型比较 |
1.1 肺动脉铸型标本及各分支血管管径比较 |
1.2 肺脏相对大小及血管相对丰富度比较 |
1.3 肺脏微血管分布及特征 |
2 藏猪组织切片结构比较 |
2.1 肺泡与肺泡隔分布 |
2.2 各级支气管变化特征 |
3 藏猪血液生理生化差异比较 |
3.1 不同海拔猪种血液生理指标特征 |
3.2 不同海拔猪种血液生化指标特征 |
3.2.1 血液中电解质离子浓度特征 |
3.2.2 血气指标特征 |
4 低氧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4.1 低氧相关基因与肺泡、血液及血管生成相关性 |
4.2 eNOS、EGLN1 与肺血管调节的关系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5)西部四省(区)BVDV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研究进展 |
1.1 BVDV概述 |
1.1.1 BVDV基因组特点 |
1.1.2 BVDV主要编码蛋白 |
1.1.3 BVDV分型 |
1.1.4 BVDV的生物型 |
1.2 BVDV国内外流行情况 |
1.3 BVDV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
1.3.1 RT-PCR |
1.3.2 Nested RT-PCR |
1.3.3 Real-time-PCR |
1.3.4 Multiplex real-time-PCR |
1.3.5 其它方法 |
1.4 BVDV 的防控 |
1.4.1 使用BVDV疫苗的防控措施 |
1.4.2 不使用BVDV疫苗的防控措施 |
1.4.3 联合防控措施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西部四省(区)BVDV的流行病学调查 |
2.1 材料 |
2.1.1 临床样本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引物 |
2.2.2 样品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2.3 结果 |
2.3.1 2019-2020 年西部四省(区)BVDV流行病学调查 |
2.3.2 基于BVDV5’UTR、N~(pro)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BVDV野毒株的分离鉴定 |
3.1 材料 |
3.1.1 细胞及毒株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方法 |
3.2.1 BVDV野毒株分离培养 |
3.2.2 BVDV野毒株的鉴定 |
3.2.3 噬斑试验纯化病毒 |
3.2.4 TCID_(50)测定 |
3.3 结果 |
3.3.1 RT-PCR鉴定 |
3.3.2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 |
3.3.4 生物型鉴定 |
3.3.5 噬斑试验纯化病毒 |
3.3.6 TCID_(50)测定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绵羊mtDNA遗传多样性及其与胎产羔数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mtDNA概述 |
1.1 mtDNA结构 |
1.2 mtDNA遗传特点 |
1.2.1 母系遗传 |
1.2.2 独特的密码系统 |
1.2.3 突变率高,进化速率快 |
1.2.4 结构紧密,编码效率高 |
1.2.5 无组织特异性 |
1.2.6 异质性 |
1.2.7 具有阈值效应 |
1.3 mtDNA研究进展 |
1.3.1 mtDNA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1.3.2 mtDNA与家畜经济性状的关系研究进展 |
1.3.3 mtDNA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
2 养羊业生产现状及绵羊品种简介 |
2.1 绵羊起源 |
2.2 养羊业生产现状 |
2.3 绵羊品种简介 |
3 遗传标记技术的发展 |
3.1 RFLP |
3.2 SSR |
3.3 SNP |
4 试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绵羊D-loop区遗传多样性及其与产羔数的相关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样品采集 |
1.1.2 试验仪器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提取血液基因组DNA |
1.2.2 血液基因组DNA检测 |
1.2.3 引物合成 |
1.2.4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 |
1.2.5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及其测序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血液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2.2 PCR扩增产物检测及其测序结果 |
2.3 不同品种绵羊 D-loop 区遗传多样性研究 |
2.3.1 5个品种绵羊D-loop区序列分析 |
2.3.2 5个品种绵羊D-loop区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3 5个品种绵羊的系统发育树和遗传距离 |
2.4 绵羊D-loop区变异与产羔数关联分析 |
2.4.1 不同产羔类型绵羊D-loop区变异位点分析 |
2.4.2 不同产羔类型绵羊D-loop区变异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分析 |
2.4.3 绵羊D-loop区变异位点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分析 |
2.4.4 绵羊D-loop区单倍型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 D-loop区变异与产羔数相关性分析 |
4 小结 |
第三章 mtDNA16S rRNA和 ND6 基因变异与产羔数的相关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样品采集 |
1.1.2 试验仪器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DNA的提取及检测 |
1.2.2 绵羊mtDNA16S rRNA和 ND6 基因引物合成 |
1.2.3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 |
1.2.4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及其测序 |
1.2.5 RNA二级结构预测分析 |
1.3 数据分析及软件使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血液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2.2 PCR扩增产物检测及其测序结果 |
2.2.1 16S rRNA基因PCR扩增产物检测及其测序结果 |
2.2.2 ND6 基因PCR扩增产物检测及其测序结果 |
2.3 绵羊mtDNA16S rRNA和 ND6 基因变异与产羔数关联分析 |
2.3.1 不同产羔类型绵羊16S rRNA和 ND6 基因变异位点分析 |
2.3.2 不同产羔类型绵羊16S rRNA和 ND6 基因变异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分析 |
2.3.3 16S rRNA和 ND6 基因变异位点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分析 |
2.4 16S rRNA和 ND6 基因变异位点单倍型对其RNA二级结构的影响 |
2.4.1 16S rRNA基因变异位点单倍型对其RNA二级结构的影响 |
2.4.2 ND6 基因变异位点单倍型对其RNA二级结构的影响 |
2.5 16S rRNA和 ND6 基因变异位点单倍型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绵羊mtDNA16S rRNA和 ND6 基因变异与产羔数相关性分析 |
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试验仪器及设备 |
附录1 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检测绵羊血液DNA |
附录2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绵羊血液全基因组DNA |
附录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导师简介 |
(7)低氧对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发育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成熟研究进展 |
1.1 卵母细胞的发育与成熟过程 |
1.2 卵母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信息交流途径 |
1.3 卵母细胞成熟的分子调控机制 |
1.4 影响卵母细胞成熟和发育能力的因素 |
2 促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发育能力的措施 |
2.1 筛选发育能力较高的卵母细胞 |
2.2 增强卵丘细胞-卵母细胞互作 |
2.3 优化卵母细胞的培养环境与培养程序 |
3 氧分压和ROS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发育能力的影响 |
4 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研究进展 |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氧分压对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发育能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卵巢来源 |
1.2 试验试剂及其配制 |
1.3 试验耗材 |
1.4 试验仪器 |
1.5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氧分压对牦牛卵母细胞成熟率的影响 |
2.2 不同氧分压对牦牛卵母细胞ROS水平和GSH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氧分压对牦牛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 |
2.4 不同氧分压对牦牛IVF胚胎发育的影响 |
2.5 不同氧分压对牦牛IVF囊胚基因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抗氧化剂对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发育能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卵巢来源 |
1.2 试剂与耗材 |
1.3 试验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抗氧化剂对牦牛卵母细胞成熟率的影响 |
2.2 不同抗氧化剂对牦牛卵母细胞ROS水平的影响 |
2.3 不同抗氧化剂对卵母细胞GSH含量的影响 |
2.4 不同抗氧化剂对牦牛卵母细胞线粒体分布的影响 |
2.5 不同抗氧化剂对牦牛IVF胚胎发育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单细胞测序分析不同氧分压对牦牛卵母细胞转录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卵巢来源 |
1.2 试剂与耗材 |
1.3 试验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
2.2 比对分析 |
2.3 基因表达分析 |
2.4 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 |
2.5 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 |
2.6 差异表达基因验证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氧分压对牦牛卵丘细胞转录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卵巢来源 |
1.2 试剂与耗材 |
1.3 试验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
2.2 比对分析 |
2.3 转录本组装与新转录本预测 |
2.4 基因表达分析 |
2.5 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 |
2.6 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 |
2.7 差异表达基因验证 |
2.8 不同氧分压对卵母细胞和卵丘细胞转录组影响的对比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创新与不足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不同氧分压条件下牦牛卵母细胞DEGs(5% O_2 vs20% O_2) |
附表2 不同氧分压条件下牦牛卵丘细胞DEGs(5% O_2 vs20% O_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不同青贮饲料对尕力巴牛生产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尾菜资源化利用研究背景 |
2.1 尾菜肥料化处理 |
2.2 尾菜饲料化处理 |
2.3 尾菜能源化处理 |
2.4 尾菜基质化技术 |
2.5 新鲜尾菜加工技术 |
3 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背景 |
3.1 玉米秸秆肥料化利用 |
3.2 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 |
3.3 玉米秸秆燃料化利用 |
3.4 玉米秸秆材料化利用 |
3.5 玉米秸秆基材料的应用 |
4 青贮技术 |
4.1 青贮饲料的青贮原理 |
4.2 青贮饲料的种类 |
4.3 袋装青贮技术 |
5 胃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技术 |
5.1 DGGE技术在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5.2 16SrDNA |
6 尕力巴牛 |
7 试验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7.1 试验研究目的 |
7.2 试验研究内容 |
7.3 试验的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不同青贮饲料对尕力巴牛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1.3 数据处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比较 |
2.2 不同青贮饲料对尕力巴牛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
2.3 不同青贮饲料对尕力巴牛肉品质的影响 |
2.4 不同青贮饲料对尕力巴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5 不同青贮饲料对尕力巴牛经济效益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比较 |
3.2 不同青贮饲料对尕力巴牛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
3.3 不同青贮饲料对尕力巴牛肉品质的影响 |
3.4 不同青贮饲料对尕力巴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5 不同青贮饲料对尕力巴牛经济效益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青贮饲料对尕力巴牛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饲粮 |
1.2 试验动物 |
1.3 试验设计及试验饲养管理 |
1.4 样品采集 |
1.5 样本的检测 |
1.6 序列分析 |
2.结果和分析 |
2.1 粪便细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2.2 S组和V组粪便微生物结构组成分析 |
2.3 肠道微生物与生长性能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饲喂不同青贮饲料对尕力巴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3.2 S组和V组粪便微生物在门水平上的群落结构差异 |
3.3 S组和V组粪便微生物在属水平上的群落结构差异 |
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点 |
1 总体结论 |
2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9)幼年牦牛不同部位皮肤组织学结构观察及TGF-β2与HIF-1α差异性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皮肤的组织学结构 |
二、组织化学技术在皮肤组织学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
三、皮肤功能的相关研究 |
四、毛囊的相关研究 |
五、汗腺的相关研究 |
六、皮脂腺的相关研究 |
七、毛细血管和神经的相关研究 |
八、TGF-β2 因子的相关研究 |
九、HIF-1α因子的相关研究 |
十、TGF-β2与HIF-1α的相互联系 |
第二部分 研究部分 |
第一章 幼年牦牛皮肤的附属物、毛细血管和神经的组织学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动物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1.3 组织样品制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Sacpic染色法 |
1.2.1.1 染液配制 |
1.2.1.2 染色步骤 |
1.2.2 PAS染色法 |
1.2.2.1 染液配制 |
1.2.2.2 染色步骤 |
1.2.3 AB-PAS染色法 |
1.2.3.1 染液配制 |
1.2.3.2 染色步骤 |
1.2.4 数据测量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部位皮肤毛囊的组织学结构及数量 |
2.1.1 不同部位皮肤毛囊的组织学结构 |
2.1.2 不同部位皮肤毛囊的数量 |
2.2 不同部位皮肤汗腺的组织学结构及相关测量 |
2.2.1 不同部位皮肤汗腺的组织学结构 |
2.2.2 不同部位皮肤汗腺的相关测量 |
2.3 不同部位皮肤皮脂腺的组织学结构及相关测量 |
2.3.1 不同部位皮肤皮脂腺的组织学结构 |
2.3.2 不同部位皮肤皮脂腺的相关测量 |
2.4 不同部位皮肤毛细血管的组织学结构及数量 |
2.5 不同部位皮肤神经的组织学结构及数量 |
3 讨论 |
3.1 不同部位皮肤毛囊的组织学结构及数量 |
3.2 不同部位皮肤汗腺的组织学结构及相关测量 |
3.3 不同部位皮肤皮脂腺的组织学结构及相关测量 |
3.4 不同部位皮肤毛细血管和神经的组织学结构及数量 |
4 小结 |
第二章 TGF-β2与HIF-1α在幼年牦牛多毛和少毛皮肤部位的表达差异性分析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动物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1.3 组织样品制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2.2 Western-blotting |
1.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qRT-PCR检测TGF-β2及HIF-1α基因的表达 |
2.2 Western-blotting检测TGF-β2及HIF-1α蛋白的表达 |
2.2.1 TGF-β2 在幼年牦牛多毛皮肤和少毛皮肤内的蛋白表达检测 |
2.2.2 HIF-1α在幼年牦牛多毛皮肤和少毛皮肤内的蛋白表达检测 |
2.3 免疫组织化学法对TGF-β2及HIF-1α表达部位进行定位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10)牦牛胃肠道细菌群落组成及乳酸杆菌益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牦牛概述 |
1.1 牦牛的生物学特征 |
1.2 牦牛的胃肠道生理特性 |
1.3 我国牦牛产业发展现状 |
2 胃肠道微生物概述 |
2.1 胃肠道微生物的特征 |
2.2 胃肠道微生物的功能 |
2.2.1 营养代谢的作用 |
2.2.2 免疫调节的作用 |
2.3 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
2.3.1 宿主基因型 |
2.3.2 年龄因素 |
2.3.3 饮食因素 |
2.3.4 抗生素 |
2.3.5 微生态制剂 |
2.3.6 其他因素 |
2.4 胃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
2.4.1 传统培养的方法 |
2.4.2 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 |
2.4.3 指纹图谱技术 |
2.4.4 定量PCR |
2.4.5 高通量测序技术 |
3 乳酸杆菌调节肠道菌群稳态的机制 |
3.1 分泌抗菌物质或与肠道病原菌竞争性结合 |
3.2 乳酸杆菌产生代谢产物调节肠道菌群稳态 |
3.3 乳酸杆菌刺激免疫系统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
3.4 乳酸杆菌维持肠道屏障功能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牦牛胃肠道细菌菌群组成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样品采集 |
2.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PCR扩增 |
2.2.2 Illumina Miseq测序 |
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测序数据分析 |
3.2 牦牛胃肠道细菌菌群Alpha多样性 |
3.3 牦牛胃肠道细菌菌群Beta多样性 |
3.4 牦牛胃肠道细菌菌群组成 |
3.4.1 牦牛胃肠道细菌菌群在门水平上的组成及结构 |
3.4.2 牦牛胃肠道细菌菌群在属水平上的组成及结构 |
3.5 牦牛胃肠道细菌菌群功能预测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牦牛源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外益生特性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乳酸杆菌的分离纯化 |
2.2.2 革兰氏染色镜检 |
2.2.3 乳酸杆菌16S rDNA鉴定 |
2.2.4 抗逆性试验 |
2.2.5 抑菌试验 |
2.2.6 抗氧化试验 |
2.2.7 药物敏感性试验 |
2.2.8 黏附性试验 |
2.2.9 溶血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 |
3.2 乳酸杆菌抗逆性试验 |
3.3 乳酸杆菌的抑菌能力 |
3.4 乳酸杆菌抗氧化能力 |
3.5 乳酸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
3.6 黏附性测定 |
3.6.1 表面疏水性试验 |
3.6.2 肠上皮细胞黏附试验 |
3.7 溶血试验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牦牛源发酵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全基因组学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乳酸杆菌DNA提取及检测 |
2.2.2 文库构建 |
2.2.3 数据质控及序列组装 |
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系统进化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数据概况 |
3.2 基因组基本特征 |
3.3 基因组组分分析 |
3.3.1 编码基因 |
3.3.2 非编码RNA |
3.3.3 基因岛(GIs) |
3.3.4 前噬菌体(Prophage)预测 |
3.3.5 CRISPR预测分析 |
3.4 基因功能注释 |
3.4.1 GO数据库注释结果 |
3.4.2 KEGG注释结果 |
3.4.3 COG注释结果 |
3.4.4 CAZy数据库注释结果 |
3.4.5 毒力基因预测结果 |
3.5 系统进化分析 |
4 讨论 |
4.1 糖代谢相关基因 |
4.2 抗逆性相关基因 |
4.3 黏附性相关基因 |
4.4 抗菌相关基因 |
4.5 潜在毒力因子及抗生素耐药基因 |
5 小结 |
第五章 牦牛源乳酸杆菌对LPS诱导小鼠肠道炎症的缓解作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动物及处理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品采集和处理 |
2.2.2 临床症状观察 |
2.2.3 血清抗氧化指标测定 |
2.2.4 肠道组织病理学分析 |
2.2.5 RT-qPCR检测基因表达水平 |
2.2.6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鼠临床症状观察 |
3.2 体重变化 |
3.3 空肠组织病理分析 |
3.4 乳酸杆菌对小鼠空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
3.5 乳酸杆菌对小鼠空肠组织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
3.6 乳酸杆菌对小鼠髓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3.7 肠道组织炎症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变化 |
3.8 乳酸杆菌的抗氧化功能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六章 复合乳酸杆菌缓解LPS诱导小鼠肠道炎症的代谢组学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仪器 |
2.1.2 试验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品处理 |
2.2.2 QC样本的制备 |
2.2.3 LC-MS/MS分析条件 |
2.2.4 质谱条件 |
2.3 数据处理 |
2.4 差异代谢物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系统稳定性评价 |
3.1.1 QC样本总离子色谱图 |
3.1.2 总体样本比较分析 |
3.2 肠道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3.2.1 PLS-DA分析 |
3.2.2 OPLS-DA分析 |
3.2.3 单变量统计分析 |
3.3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3.4 VIP值分析 |
3.5 差异性代谢物相关性分析 |
3.6 KEGG通路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甘肃牦牛血液蛋白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类乌齐牦牛和三江牛脑组织全基因组羟甲基化比较分析[D]. 陈美.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建昌马和安宁果下马的遗传多样性及7个体高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D]. 刘敏.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3]牦牛TNNI基因家族的特征分析及其在横纹肌中的表达研究[D]. 向娅.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4]藏猪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肺脏组织特征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D]. 杨天良.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5]西部四省(区)BVDV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分离鉴定[D]. 杞艳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绵羊mtDNA遗传多样性及其与胎产羔数相关性研究[D]. 肖帆.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7]低氧对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发育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 李瑞哲.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8]不同青贮饲料对尕力巴牛生产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D]. 周琪.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9]幼年牦牛不同部位皮肤组织学结构观察及TGF-β2与HIF-1α差异性表达分析[D]. 张虔.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10]牦牛胃肠道细菌群落组成及乳酸杆菌益生特性研究[D]. 张丽鸿. 华中农业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