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水管路连接结构论文和设计-方南翔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水管路连接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控水阀体、给水管体,其中控水阀体包括水阀本体、定位套环、第二弹簧、若干限位珠,定位套环、第二弹簧与若干限位珠分别安装在水阀本体,定位套环上设有推压凸部;给水管体上设有定位环槽、限位密封环、第一弹簧、隔水塞体、及设置于隔水塞体上的顶压杆;水阀本体密封套装于给水管体上,并使定位套环在第二弹簧的推动下,使定位套环上的推压凸部将限位珠一头推入至定位环槽中,以及使顶压杆端部顶压在抵挡凸部上并压缩第一弹簧,以在顶压杆压缩第一弹簧时使隔水塞体脱离限位密封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可靠性高、安装拆卸方便、适用性强等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给水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水阀体(1)、给水管体(2),其中控水阀体(1)包括水阀本体(11)、定位套环(12)、第二弹簧(13)、若干限位珠(14),所述水阀本体(11)设有入水端(110),所述入水端(110)上开设有入水孔(111),所述入水孔(111)孔壁上设有抵挡凸部(112),所述抵挡凸部(112)呈环形结构,在抵挡凸部(112)外侧的入水孔(111)中还设有密封胶圈(114),所述入水端(110)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挡(115),在环形凸挡(115)外侧的入水端(110)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贯穿至入水孔(111)的限位孔(113),并使各限位孔(113)围绕着入水孔(111)中心线呈环形布置,还使限位孔(113)位于密封胶圈(114)外侧,各限位珠(14)分别设置在限位孔(113)中,所述定位套环(12)的内孔孔壁上设有推压凸部(121),所述第二弹簧(13)套装在入水端(110)上,并使第二弹簧(13)一端压在环形凸挡(115)上,所述定位套环(12)活动套装在入水端(110)上,并使推压凸部(121)紧压在第二弹簧(13)另一端上,在限位孔(113)外侧的入水端(110)外表面上还设有限位卡环(116),并使推压凸部(121)在第二弹簧(13)的作用下紧压于限位卡环(116)上,还使推压凸部(121)位于限位孔(113)孔口外侧,以及使推压凸部(121)能从限位孔(113)孔口外侧移开,并在推压凸部(121)与限位珠(14)外壁接触时,能将限位珠(14)的一部分推入至入水孔(111)中,所述推压凸部(121)上靠近限位卡环(116)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推压斜面(120),在位于推压斜面(120)一侧的定位套环(12)内孔孔壁上开设有内螺纹部(122);所述给水管体(2)外壁上设有凸环部(240),所述凸环部(240)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部(24),在凸环部(240)外侧的给水管体(2)外壁上开设有截面呈梯形的定位环槽(21),所述定位环槽(21)槽壁上形成有引导斜面(210),所述给水管体(2)的内孔为给水孔(22),所述给水孔(22)中设有限位密封环(221),所述限位密封环(221)的内孔为漏斗状的引流内孔(201),在限位密封环(221)内侧的给水孔(22)孔壁上设有限位凸挡环(202),在限位密封环(221)与限位凸挡环(202)之间的给水孔(22)中还设有隔水塞体(3)、第一弹簧(4),所述隔水塞体(3)外端设有与引流内孔(201)相配的锥形密封塞体(32),所述锥形密封塞体(32)上设有密封胶环(321),所述第一弹簧(4)两端分别弹性作用在隔水塞体(3)内壁与限位凸挡环(202)上,并在第一弹簧(4)的作用下使隔水塞体(3)上的锥形密封塞体(32)嵌置于引流内孔(201)中,还使密封胶环(321)紧压在引流内孔(201)孔壁上,所述锥形密封塞体(32)外端端面上设有延伸至给水孔(22)孔口外的顶压杆(31),所述顶压杆(31)外端端部上设有弯折部(311);所述入水端(110)通过入水孔(111)套装于给水管体(2)上,并使密封胶圈(114)紧压在给水管体(2)外壁上,还使限位珠(14)的一部分嵌置于定位环槽(21)中,所述顶压杆(31)的弯折部(311)顶压在抵挡凸部(112)上并压缩第一弹簧(4),并使锥形密封塞体(32)脱离引流内孔(201),所述内螺纹部(122)螺接在外螺纹部(24)上。

设计方案

1.一种给水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水阀体(1)、给水管体(2),其中控水阀体(1)包括水阀本体(11)、定位套环(12)、第二弹簧(13)、若干限位珠(14),所述水阀本体(11)设有入水端(110),所述入水端(110)上开设有入水孔(111),所述入水孔(111)孔壁上设有抵挡凸部(112),所述抵挡凸部(112)呈环形结构,在抵挡凸部(112)外侧的入水孔(111)中还设有密封胶圈(114),所述入水端(110)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挡(115),在环形凸挡(115)外侧的入水端(110)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贯穿至入水孔(111)的限位孔(113),并使各限位孔(113)围绕着入水孔(111)中心线呈环形布置,还使限位孔(113)位于密封胶圈(114)外侧,各限位珠(14)分别设置在限位孔(113)中,所述定位套环(12)的内孔孔壁上设有推压凸部(121),所述第二弹簧(13)套装在入水端(110)上,并使第二弹簧(13)一端压在环形凸挡(115)上,所述定位套环(12)活动套装在入水端(110)上,并使推压凸部(121)紧压在第二弹簧(13)另一端上,在限位孔(113)外侧的入水端(110)外表面上还设有限位卡环(116),并使推压凸部(121)在第二弹簧(13)的作用下紧压于限位卡环(116)上,还使推压凸部(121)位于限位孔(113)孔口外侧,以及使推压凸部(121)能从限位孔(113)孔口外侧移开,并在推压凸部(121)与限位珠(14)外壁接触时,能将限位珠(14)的一部分推入至入水孔(111)中,所述推压凸部(121)上靠近限位卡环(116)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推压斜面(120),在位于推压斜面(120)一侧的定位套环(12)内孔孔壁上开设有内螺纹部(122);所述给水管体(2)外壁上设有凸环部(240),所述凸环部(240)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部(24),在凸环部(240)外侧的给水管体(2)外壁上开设有截面呈梯形的定位环槽(21),所述定位环槽(21)槽壁上形成有引导斜面(210),所述给水管体(2)的内孔为给水孔(22),所述给水孔(22)中设有限位密封环(221),所述限位密封环(221)的内孔为漏斗状的引流内孔(201),在限位密封环(221)内侧的给水孔(22)孔壁上设有限位凸挡环(202),在限位密封环(221)与限位凸挡环(202)之间的给水孔(22)中还设有隔水塞体(3)、第一弹簧(4),所述隔水塞体(3)外端设有与引流内孔(201)相配的锥形密封塞体(32),所述锥形密封塞体(32)上设有密封胶环(321),所述第一弹簧(4)两端分别弹性作用在隔水塞体(3)内壁与限位凸挡环(202)上,并在第一弹簧(4)的作用下使隔水塞体(3)上的锥形密封塞体(32)嵌置于引流内孔(201)中,还使密封胶环(321)紧压在引流内孔(201)孔壁上,所述锥形密封塞体(32)外端端面上设有延伸至给水孔(22)孔口外的顶压杆(31),所述顶压杆(31)外端端部上设有弯折部(311);所述入水端(110)通过入水孔(111)套装于给水管体(2)上,并使密封胶圈(114)紧压在给水管体(2)外壁上,还使限位珠(14)的一部分嵌置于定位环槽(21)中,所述顶压杆(31)的弯折部(311)顶压在抵挡凸部(112)上并压缩第一弹簧(4),并使锥形密封塞体(32)脱离引流内孔(201),所述内螺纹部(122)螺接在外螺纹部(2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给水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密封环(221)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203),所述限位密封环(221)外壁上还套装有密封圈(205),在限位凸挡环(202)外侧的给水孔(22)孔壁上开设有内螺纹(204),所述外螺纹(203)螺接在内螺纹(204)上,所述密封圈(205)紧压在给水孔(22)孔壁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管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给水管路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的水管出口出要么会安装水阀。当水阀出现损坏或需要更换掉时,需要关闭水管的总阀,才能防止安装水阀时出现水流飞溅的情况,这给水阀的安装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给水管路连接结构,该给水管路连接结构具有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可靠性高、安装拆卸方便、适用性强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给水管路连接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控水阀体、给水管体,其中控水阀体包括水阀本体、定位套环、第二弹簧、若干限位珠,所述水阀本体设有入水端,所述入水端上开设有入水孔,所述入水孔孔壁上设有抵挡凸部,所述抵挡凸部呈环形结构,在抵挡凸部外侧的入水孔中还设有密封胶圈,所述入水端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挡,在环形凸挡外侧的入水端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贯穿至入水孔的限位孔,并使各限位孔围绕着入水孔中心线呈环形布置,还使限位孔位于密封胶圈外侧,各限位珠分别设置在限位孔中,所述定位套环的内孔孔壁上设有推压凸部,所述第二弹簧套装在入水端上,并使第二弹簧一端压在环形凸挡上,所述定位套环活动套装在入水端上,并使推压凸部紧压在第二弹簧另一端上,在限位孔外侧的入水端外表面上还设有限位卡环,并使推压凸部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紧压于限位卡环上,还使推压凸部位于限位孔孔口外侧,以及使推压凸部能从限位孔孔口外侧移开,并在推压凸部与限位珠外壁接触时,能将限位珠的一部分推入至入水孔中,所述推压凸部上靠近限位卡环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推压斜面,在位于推压斜面一侧的定位套环内孔孔壁上开设有内螺纹部;所述给水管体外壁上设有凸环部,所述凸环部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部,在凸环部外侧的给水管体外壁上开设有截面呈梯形的定位环槽,所述定位环槽槽壁上形成有引导斜面,所述给水管体的内孔为给水孔,所述给水孔中设有限位密封环,所述限位密封环的内孔为漏斗状的引流内孔,在限位密封环内侧的给水孔孔壁上设有限位凸挡环,在限位密封环与限位凸挡环之间的给水孔中还设有隔水塞体、第一弹簧,所述隔水塞体外端设有与引流内孔相配的锥形密封塞体,所述锥形密封塞体上设有密封胶环,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弹性作用在隔水塞体内壁与限位凸挡环上,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使隔水塞体上的锥形密封塞体嵌置于引流内孔中,还使密封胶环紧压在引流内孔孔壁上,所述锥形密封塞体外端端面上设有延伸至给水孔孔口外的顶压杆,所述顶压杆外端端部上设有弯折部;所述入水端通过入水孔套装于给水管体上,并使密封胶圈紧压在给水管体外壁上,还使限位珠的一部分嵌置于定位环槽中,所述顶压杆的弯折部顶压在抵挡凸部上并压缩第一弹簧,并使锥形密封塞体脱离引流内孔,所述内螺纹部螺接在外螺纹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密封环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限位密封环外壁上还套装有密封圈,在限位凸挡环外侧的给水孔孔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螺接在内螺纹上,所述密封圈紧压在给水孔孔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给水管体的给水孔中设有限位密封环、隔水塞体与第一弹簧,且在第一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可使隔水塞体的锥形密封塞体嵌置于漏斗状的引流内孔中,在加上锥形密封塞体上设有密封胶环。这样在第一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流通过给水孔,这有助于提高给水管路连接结构的可靠性。由于,隔水塞体上设有穿至给水孔外侧的顶压杆,且在入水端连接在给水管体上后,顶压杆上的弯折部可以作用在呈环形的抵挡凸部上,而通过抵挡凸部与弯折部的作用,可以使隔水塞体做压缩第一弹簧的运动,并能使得锥形密封塞体脱离引流内孔,从而就能使给水管体与控水阀体相连通。这样在拆卸控水阀体时,无需关闭向给水管体供水的总阀,给水管体就能自行切断水的供给。而在安装完成后,又能自行使控入水端与给水管体导通。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大大提高控水阀体安装更换的便利性。由于,抵挡凸部呈环形结构,顶压杆又是通过弯折部顶压在抵挡凸部上的,这样无论控水阀体沿着其上的入水孔中心线转动到任何方向,都能保证弯折部是顶压在抵挡凸部上,这能进一步提高控水阀体安装定位的便利性。由于顶压杆外端具有弯折部,这样呈环形结构的抵挡凸部的内孔可尽量做得大些,从而便于保证水流的顺畅性,进而防止给水管路连接结构的使用性能受到影响。由于隔水塞体设置在给水孔中,其内端是第一弹簧一端弹性限位的,而第一弹簧另一端又是弹性作用在限位凸挡环上的,这样的组装结构可靠性十分高,能有效地保证隔水塞体位移的准确性。由于入水孔中设有密封胶圈,且密封胶圈是紧压在给水管体外壁上,可提高入水端与给水管体连接的可靠性。由于,控水阀体包括水阀本体、定位套环、第二弹簧、若干限位珠,而在水阀本体的入水端外壁上设有环形凸挡,第二弹簧两端是分别弹性作用在环形凸挡与推压凸部上的,且推压凸部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还紧压在限位卡环上;这样既能提高定位套环安装的便利性,又能保证定位套环安装定位的可靠性。由于推压凸部位于限位孔孔口外侧,且推压凸部能从限位孔孔口外侧移开,还有推压凸部与限位珠外壁接触时,能将限位珠的一部分推入至入水孔并置于定位环槽,这样可以确保入水端与给水管体连接的可靠性,防止出现脱落的情况。由于,定位套环是活动设置在入水端上,当拨动定位套环,能使其上的推压凸部移开限位孔113孔口时,这时限位珠的一部分就可以从定位环槽退入到限位孔中,这样限位珠就失去了定位作用,从而可快速地将水阀本体从给水管体上拆卸下来。在安装水阀本体时,通过拨动定位套环,使定位套环上的推压凸部离开限位孔孔口处,并在离开过程中压缩第二弹簧,这就能将入水端快速地套装在给水管体上,当松开定位套环时,其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移动,这样定位套环就能通过其上的推压凸部将限位珠的一部分推入到定位环槽中,这就能实现快速地安装定位。这样控水阀体可实现快装、快拆,这样能进一步提高控水阀体安装拆卸的便利性,该给水管路连接结构的适用性十分强。通过推压斜面的设置,可更为顺利地将限位珠推入到定位环槽中,以避免出现卡滞或碰伤等情况,这有助于提高给水管路连接结构的使用性能。通过引导斜面的设置,可方便限位珠退出定位环槽,以避免出现卡滞或碰伤等情况,这也有助于提高给水管路连接结构的使用性能。通过内螺纹部与外螺纹部的设计,能提高定位套环与给水管体连接的可靠性,从而可提高控水阀体与给水管体组装结构的可靠性。该给水管路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设计十分科学合理,该给水管路连接结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分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水阀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套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给水管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隔水塞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密封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给水管路连接结构,包括控水阀体1、给水管体2,其中,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控水阀体1包括水阀本体11、定位套环12、第二弹簧13、若干限位珠14,所述水阀本体11设有入水端110,所述入水端110上开设有入水孔111,所述入水孔111孔壁上设有抵挡凸部112,所述抵挡凸部112呈环形结构,在抵挡凸部112外侧的入水孔111中还设有密封胶圈114,所述入水端110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挡115,在环形凸挡115外侧的入水端110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贯穿至入水孔111的限位孔113,并使各限位孔113围绕着入水孔111中心线呈环形布置,还使限位孔113位于密封胶圈114外侧,各限位珠14分别设置在限位孔113中,所述定位套环12的内孔孔壁上设有推压凸部121,所述第二弹簧13套装在入水端110上,并使第二弹簧13一端压在环形凸挡115上,所述定位套环12活动套装在入水端110上,并使推压凸部121紧压在第二弹簧13另一端上,在限位孔113外侧的入水端110外表面上还设有限位卡环116,并使推压凸部121在第二弹簧13的作用下紧压于限位卡环116上,还使推压凸部121位于限位孔113孔口外侧,以及使推压凸部121能从限位孔113孔口外侧移开,并在推压凸部121与限位珠14外壁接触时,能将限位珠14的一部分推入至入水孔111中,还在推压凸部121从限位孔113孔口外侧移开后,能使位于入水孔111中的限位珠14的一部分进入到限位孔113中,所述推压凸部121上靠近限位卡环116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推压斜面120,在位于推压斜面120一侧的定位套环12内孔孔壁上开设有内螺纹部122;如图2、图6至图8所示,所述给水管体2外壁上设有凸环部240,所述凸环部240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部24,在凸环部240外侧的给水管体2外壁上开设有截面呈梯形的定位环槽21,所述定位环槽21槽壁上形成有引导斜面210,所述给水管体2的内孔为给水孔22,所述给水孔22中设有限位密封环221,所述限位密封环221的内孔为漏斗状的引流内孔201,在限位密封环221内侧的给水孔22孔壁上设有限位凸挡环202,在限位密封环221与限位凸挡环202之间的给水孔22中还设有隔水塞体3、第一弹簧4,所述隔水塞体3外端设有与引流内孔201相配的锥形密封塞体32,所述锥形密封塞体32上设有密封胶环321,所述第一弹簧4两端分别弹性作用在隔水塞体3内壁与限位凸挡环202上,并在第一弹簧4的作用下使隔水塞体3上的锥形密封塞体32嵌置于引流内孔201中,还使密封胶环321紧压在引流内孔201孔壁上,所述锥形密封塞体32外端端面上设有延伸至给水孔22孔口外的顶压杆31,所述顶压杆31外端端部上设有弯折部311;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入水端110通过入水孔111套装于给水管体2上,并使密封胶圈114紧压在给水管体2外壁上,还使限位珠14的一部分嵌置于定位环槽21中,所述顶压杆31的弯折部311顶压在抵挡凸部112上并压缩第一弹簧4,并使锥形密封塞体32脱离引流内孔201,所述内螺纹部122螺接在外螺纹部24上。由于,给水管体2的给水孔22中设有限位密封环221、隔水塞体3与第一弹簧4,且在第一弹簧4的弹性作用下,可使隔水塞体3的锥形密封塞体32嵌置于漏斗状的引流内孔201中,在加上锥形密封塞体32上设有密封胶环321。这样在第一弹簧4的弹性作用下,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流通过给水孔22,这有助于提高给水管路连接结构的可靠性。由于,隔水塞体3上设有穿至给水孔22外侧的顶压杆31,且在入水端110连接在给水管体2上后,顶压杆31上的弯折部311可以作用在呈环形的抵挡凸部112上,而通过抵挡凸部112与弯折部311的作用,可以使隔水塞体3做压缩第一弹簧4的运动,并能使得锥形密封塞体32脱离引流内孔201,从而就能使给水管体2与控水阀体1相连通。这样在拆卸控水阀体1时,无需关闭向给水管体2供水的总阀,给水管体2就能自行切断水的供给。而在安装完成后,又能自行使控入水端110与给水管体2导通。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大大提高控水阀体1安装更换的便利性。由于,抵挡凸部112呈环形结构,顶压杆31又是通过弯折部311顶压在抵挡凸部112上的,这样无论控水阀体1沿着其上的入水孔111中心线转动到任何方向,都能保证弯折部311是顶压在抵挡凸部112上,这能进一步提高控水阀体1安装定位的便利性。由于顶压杆31外端具有弯折部311,这样呈环形结构的抵挡凸部112的内孔可尽量做得大些,从而便于保证水流的顺畅性,进而防止给水管路连接结构的使用性能受到影响。由于隔水塞体3设置在给水孔22中,其内端是第一弹簧4一端弹性限位的,而第一弹簧4另一端又是弹性作用在限位凸挡环202上的,这样的组装结构可靠性十分高,能有效地保证隔水塞体3位移的准确性。由于入水孔111中设有密封胶圈114,且密封胶圈114是紧压在给水管体2外壁上,可提高入水端110与给水管体2连接的可靠性。由于,控水阀体1包括水阀本体11、定位套环12、第二弹簧13、若干限位珠14,而在水阀本体11的入水端110外壁上设有环形凸挡115,第二弹簧13两端是分别弹性作用在环形凸挡115与推压凸部121上的,且推压凸部121在第二弹簧13的作用下还紧压在限位卡环116上;这样既能提高定位套环12安装的便利性,又能保证定位套环12安装定位的可靠性。由于推压凸部121位于限位孔113孔口外侧,且推压凸部121能从限位孔113孔口外侧移开,还有推压凸部121与限位珠14外壁接触时,能将限位珠14的一部分推入至入水孔111并置于定位环槽21,这样可以确保入水端110与给水管体2连接的可靠性,防止出现脱落的情况。由于,定位套环12是活动设置在入水端110上,当拨动定位套环12,能使其上的推压凸部121移开限位孔113孔口时,这时限位珠14的一部分就可以从定位环槽21退入到限位孔113中,这样限位珠14就失去了定位作用,从而可快速地将水阀本体11从给水管体2上拆卸下来。在安装水阀本体11时,通过拨动定位套环12,使定位套环12上的推压凸部121离开限位孔113孔口处,并在离开过程中压缩第二弹簧13,这就能将入水端110快速地套装在给水管体2上,当松开定位套环12时,其在第二弹簧13的弹力作用下移动,这样定位套环12就能通过其上的推压凸部121将限位珠14的一部分推入到定位环槽21中,这就能实现快速地安装定位。这样控水阀体1可实现快装、快拆,这样能进一步提高控水阀体1安装拆卸的便利性,该给水管路连接结构的适用性十分强。通过推压斜面120的设置,可更为顺利地将限位珠14推入到定位环槽21中,以避免出现卡滞或碰伤等情况,这有助于提高给水管路连接结构的使用性能。通过引导斜面210的设置,可方便限位珠14退出定位环槽21,以避免出现卡滞或碰伤等情况,这也有助于提高给水管路连接结构的使用性能。通过内螺纹部122与外螺纹部24的设计,能提高定位套环12与给水管体2连接的可靠性,从而可提高控水阀体1与给水管体2组装结构的可靠性。该给水管路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设计十分科学合理,该给水管路连接结构的可靠性。

所述水阀本体11为角阀、水龙头、水嘴与花洒座等等。如图2与图4所示,所述限位密封环221在制造过程中,可采用双层套环结构,即限位密封环221由套装一起内环体101、外环体102构成,并在内环体101与外环体102之间设置上若干加强筋103。为了提高其强度,可在内环体101端部上设置上圆环片104,并使外环体102的端部连接到圆环片104上。

其中图2表示的是第一弹簧4压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此时锥形密封塞体32脱离了限位密封环221。

如图8所示,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可在隔水塞体3内侧开设一个供第一弹簧4端部嵌置的嵌装槽41,以提高对第一弹簧4定位作用。为防止给水受到影响,可在嵌装槽41槽底开设出贯穿至隔水塞体3外端的引流孔42。

如图2与图6所示,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可采用如下设计结构:所述给水管体2一端外壁上开设有定位环槽21,所述给水管体2另一端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连接部23。通过外螺纹连接部23的设置,可提高给水管体2安装的便利性。

所述限位孔113外孔口的直径大于其内孔口的直径,所述限位珠14的直径小于限位孔113外孔口的直径、大于限位孔113内孔口的直径,所述限位孔113的深度小于限位珠14的直径。

在安装水阀本体11时,可用手拨动定位套环12,使定位套环12的推压凸部121从限位孔113外侧移开并压缩第二弹簧13;在入水端110套装于给水管体2上时,松开定位套环12,这时定位套环12在第二弹簧13的推动下移动,这就能通过定位套环12上的推压凸部121将限位珠14部分推入至定位环槽21中。

如图2、图6与图7所示,所述限位密封环221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203,所述限位密封环221外壁上还套装有密封圈205,在限位凸挡环202外侧的给水孔22孔壁上开设有内螺纹204,所述外螺纹203螺接在内螺纹204上,所述密封圈205紧压在给水孔22孔壁上。通过外螺纹203与内螺纹204的设计,能提高限位密封环221与给水管体2连接结构的便利性;通过密封圈205的设置,可提高限位密封环221连接处的密封性。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可在限位密封环221与给水孔22内壁之间设置多个密封圈205。

如图9所示,所述限位密封环221外端端面上设有条形槽206。在安装或拆卸限位密封环221时,可使片状的构件插入到条形槽206中,然后转动片状的构件,就能使限位密封环221拧入到给水孔22中或从给水孔22中拧出。通过条形槽(206)的开设可提高限位密封环(221)安装、拆卸的便利性。

设计图

一种给水管路连接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48508.X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3(湖南)

授权编号:CN209856404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F16K1/36

专利分类号:F16K1/36;F16K1/32;F16K27/02

范畴分类:27F;

申请人:方南翔

第一申请人:方南翔

申请人地址:417600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上梅镇迎宾路94号

发明人:方南翔

第一发明人:方南翔

当前权利人:方南翔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给水管路连接结构论文和设计-方南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