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旋转手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手法,腰椎,动脉,椎间盘,坐位,动力学,颈椎。
旋转手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华,张雅静,伏晓虎[1](2019)在《定位旋转手法联合丹参川芎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定位旋转手法联合丹参川芎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用定位旋转手法和丹参川芎穴位注射法连续治疗2周。记录患者的有效率、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及椎动脉血流状态。结果:治疗后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0%,颈性眩晕症状以及功能评分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SA患者LVA,RVA,BA的Vs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位旋转手法联合丹参川芎注射液穴位注射能更好地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增快椎动脉血流,可在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高春雨,王宝剑,冯敏山,朱立国,高景华[2](2019)在《运动捕捉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运动力学参数及相关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患者个体特征对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运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5~61(52.33±2.34)岁;病程2~72(29.13±3.23)个月。应用运动捕捉技术,测量同一手法操作者向30例患者施者行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运动力学参数,包括旋扳时间、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对比术者左右手参数不同,分析不同个体特征对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运动力学参数影响。结果: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运动力学参数包括旋扳时间、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左右手施行的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对操作者的旋扳时间相关具有显着性(P<0.01);患者的身高对操作者的最大速度与最大加速度有显着的相关性(P<0.01)。结论:左右手施行的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有相近的力学参数,因此左右手的手法操作在临床应用上并无较大区别。经过研究发现,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过程中,受试者的年龄、身高等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伤》期刊2019年09期)
王辉昊,王宽,邓真,詹红生,俞仲翔[3](2019)在《定位与非定位颈椎旋转手法应力作用比较:叁维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中医学中,颈椎旋转手法是一项独特的治疗技术,在颈椎病治疗中使用广泛,且具有明确疗效。然而,其生物力学机制尚不清晰,安全性风险存在一定争议。目的观察并分析定位旋转手法与非定位旋转手法对颈椎生理和病理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作用。方法首先,创建颈椎"筋出槽骨错缝"模型:C5~6节段左侧关节突关节面增生,C5椎体右转模型;其次,运用红外线叁维动作捕捉系统采集手法操作过程中受试者头颅的运动学参数,并结合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手法力学参数;最后,将采集的力学参数简化提取,分别加载于正常和病理颈椎模型上,模拟定位旋转扳法以及非定位旋转手法,比较分析两种手法对颈椎内部结构的影响。结果病理状态下,非定位旋转手法对C5~6节段椎间盘髓核内压改变量均高于正常模型,而定位旋转扳法对C2~6节段的椎间盘髓核内压改变量均小于非定位旋转手法;病理状态下,非定位旋转手法向右侧旋转产生的角位移高于向左旋转,但均高于正常模型。然而,定位旋转扳法对C5~6、C6~7角位移高于非定位旋转手法,其余节段均小于后者。当定位旋转扳法向右旋转时,虽然C5~6左侧关节突关节合力也小于C5~6左侧关节突关节合力,但在C6~7、C7~~T1节段均高于非定位旋转手法和正常模型。结论颈椎C5~6"筋出槽骨错缝"模型符合临床实际,两种手法都可以调整颈椎"筋出槽骨错缝"病理节段的异常应力集中现象。定位旋转扳法比非定位旋转手法的力学作用更直接;对椎间盘退变的患者而言,定位旋转扳法的安全性更高;定位旋转扳法或可省略向对侧操作,避免潜在损伤。(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9年S1期)
王海水[4](2019)在《腰椎定点旋转手法联合丁桂散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腰椎定点旋转手法联合丁桂散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联合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桂散外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定点旋转手法联合丁桂散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10期)
张少群[5](2019)在《颈椎旋转手法对重度粥样硬化颈内动脉生物力学及其斑块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颈椎旋转手法(CRM)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脊柱推拿手法之一,常用于治疗颈肩部疾病,疗效确切。然而,国内外临床研究均发现部分患者在行颈部推拿后出现了诸如眩晕、脑卒中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的现象。因此,CRM的安全性问题至今仍是推拿学科界的争议焦点。CRM干预后患者出现不良并发症的原因及发病机制是什么?又该如何避免?至今均尚无定论。目的:探讨CRM对重度粥样硬化颈内动脉(ICAS)生物力学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CRM的安全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家兔为研究对象,采取颈内动脉(ICA)内皮球囊拉伤术联合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对左侧ICA进行造模,并进行以下研究:(1)不同颈椎旋转角度(CRA)对重度ICAS血流动力学的影响;(2)CRM对重度ICAS血流动力学的影响;(3)CRM对重度ICAS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4)CRM对重度ICAS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在研究(1)中,将模型家兔左侧ICA作为该研究的实验1组,模型家兔右侧ICA作为实验2组,而正常家兔左侧ICA作为空白对照组。在研究(2)~(4)中,将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模型对照组、手法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家兔进行ICAS造模及CRM干预;模型对照组仅进行ICAS造模;手法对照组仅进行CRM干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结果:(1)在实验2组中,随着CRA的增大(从Pre0°到90°)ICA的血流量降低;在同一个旋转角度下,实验1组的舒张末期血流峰值速度(EDV)低于空白对照组;而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高于空白对照组(45°除外);(2)ICA的血流动力学(尤其是EDV、PI和RI)会受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但不受CRM的影响;(3)CRM和ICAS造模均是影响ICA生理性弹性模量(PEM)的主效应。实验组的PEM是模型对照组的1.81倍,且是手法对照组的1.34倍;实验组的最大弹性模量是手法对照组的1.80倍;实验组的最大应变分别比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低30.98%和28.71%;对于正常ICA,无论是否进行CRM干预,其拉伸力学性能无统计学差异;(4)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hs-CRP水平降低;而手法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CD34和CD68阳性表达均有所增加(P<0.05)。结论:(1)高脂血症、ICAS及CRA都会对ICA血流动力学产生负面影响;(2)CRM可降低家兔ICAS的拉伸力学性能,但对正常ICA的拉伸力学性能没有影响;(3)CRM可以降低家兔ICAS斑块的稳定性,从而增加斑块的易损性。以上结论提示:(1)在CRM干预前排除颈部血管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性;(2)临床上,应谨慎使用CRM对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重度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治疗,以避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9-04-24)
陈忻,于杰,冯敏山,杨克新,高春雨[6](2019)在《坐位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椎间盘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坐位旋转手法作用于退行性腰椎滑脱节段时椎间盘的应力和位移分布,初步探讨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作用机制及安全性。方法:采集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L4-5 CT断层图片,应用Mimics 10.01软件与Abaqus 6.10软件建立退行性腰椎滑脱L4-5节段叁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向右侧进行坐位旋转手法,将手法分解后的各项力学参数代入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 6.10软件分析坐位旋转手法作用下退行性腰椎滑脱节段椎间盘的应力和位移分布。结果:椎间盘应力主要集中在纤维环,髓核的应力较小,纤维环左后侧及左后外侧的应力最为集中,前侧、右外侧及右后侧的应力较为集中;椎间盘右后侧的位移最小,位移从此区域向四周呈层状递增,椎间盘右前外侧的位移最大,左后侧的位移较大,主要为向前上方的拉伸位移。结论:坐位旋转手法作用于退行性腰椎滑脱节段时,旋转对侧的后外侧纤维环是应力分布最为集中区域,因此在手法操作中应把握好力度,切忌蛮力,以免造成医源性损伤;手法引起了旋转对侧椎间盘后侧向前上方的拉伸位移,可以改变椎间盘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有利于松解神经根粘连;手法向两侧旋转都是可行的,而旋转向有症状的对侧可能更为合理。(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陈奕历,劳永华,张少群,吴宝烽,李义凯[7](2019)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流体力学模型:旋转手法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颈椎旋转推拿手法是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其疗效显着,但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安全性仍待探讨。目的:分析颈椎旋转手法下粥样硬化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颈椎旋转手法对斑块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筛选颈动脉分叉处狭窄伴有斑块MRI影像资料8例。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流体力学模型,赋予通用血流边界条件,模拟手法旋转颈椎时颈动脉拉伸情况,将模型拉伸为无拉伸的对照组、7%拉伸组、16%拉伸组,模拟斑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为斑块壁面剪切力、斑块最大壁面剪切力、斑块平均最大壁面剪切力、斑块上游剪切力、斑块下游剪切力、斑块处血流速度和血流矢量图,对拉伸组与无拉伸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结论:①7%拉伸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 0.05);16%拉伸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斑块壁面剪切力、斑块最大壁面剪切力及斑块上游剪切力增大(P <0.05),其余指标无显着差异;②结果提示,旋转手法对颈动脉的不同拉伸对斑块的影响不同,大幅度16%应变的拉伸可能会影响斑块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15期)
张人文,莫灼锚,常敏敏,杨彬彬,李冬[8](2018)在《坐位定点旋转手法与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坐位定点旋转手法与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 Fang Data、VIP建库至2018年4月收录的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比较坐位旋转手法与斜扳手法治疗LIDH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或观察性研究文献。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初检共检出文献2164篇,经筛选最终纳入9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纳入文献中7篇为随机对照研究,2篇为观察性研究文献;纳入的研究对象共825例,坐位旋转手法组422例、斜扳手法组403例;结局指标包括有效率、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SF-36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中躯体疼痛(body pain,BP)评分和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PF)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坐位旋转手法治疗LIDH的有效率及JOA评分和BP评分均高于斜扳手法[RR=1. 09,95%CI(1. 04,1. 15); MD=4. 34,95%CI(3. 01,5. 67); MD=3. 12,95%CI(0. 93,5. 30)],VAS评分低于斜扳手法[MD=-1. 51,95%CI(-2. 02,-1. 01)];但治疗后两种方法 ODI和PF评分的组间比较及末次随访时ODI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2. 31,95%CI(-10. 87,6. 24); MD=0. 05,95%CI(-4. 39,4. 49); MD=-3. 59,95%CI(-10. 10,2. 29)]。仅1篇文献比较了坐位定点旋转手法和斜扳手法治疗LIDH后的血清IL-6含量,未进行Meta分析。5篇文献报告坐位定点旋转手法和斜扳手法治疗LIDH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其他4篇文献未提及不良反应。结论:与斜扳手法相比,坐位定点旋转手法治疗LIDH有效率更高,在缓解疼痛方面更有优势,但两种方法在改善腰椎功能和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作用相当。(本文来源于《中医正骨》期刊2018年12期)
周红海,苏少亭,秦明芳,陆延,田君明[9](2018)在《颈椎定点旋转手法运动学及相关个体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颈椎定点旋转手法操作的在体运动学参数并进行初步分析验证,并在患者颈椎正侧位+开口位X线片上测量相关个体参数指标,分析其对颈椎定点旋转手法的影响,从而增加手法操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方法:手法操作前在患者X线片测量相关个体参数(寰椎前后弓长度、枢椎前后长度、寰椎前弓宽度、枢椎宽度、寰椎倾斜角、枢椎倾斜角、寰椎椎弓根高度、枢椎椎弓根高度、齿状突横经、寰枢关节最大纵径);采用运动捕捉系统获取30例诊断为寰枢关节紊乱的患者在接受颈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过程中相关运动学参数(前屈角度、侧屈角度、旋转角度、再扳旋角度差),再分析不同患者个体骨性结构参数的差异对定点旋转手法的影响。结果:1)初步获得颈椎定点旋转手法相关参考数值:前屈角度35.69°±4.09°,侧屈角度34.94°±3.47°,旋转角度31.12°±2.76°,再扳旋角度差4.50°±1.05°,操作者左、右手施展颈椎定点旋转手法过程中的运动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枢椎倾斜角是前屈角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寰椎前后弓长度、枢椎椎弓根高度是侧屈角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寰枢关节纵径、枢椎倾斜角、枢椎前后长度是旋转角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寰椎前后弓长度是再旋转角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颈椎定点旋转手法是集合前屈、侧屈、旋转为一体的复合动作,同一施术者左右手操作无差异,不同患者的个体参数会影响该手法操作。(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高春雨,冯敏山,朱立国,高景华,银河[10](2018)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在体力学参数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的在体力学参数并进行初步分析验证,对该操作手法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从而增加手法操作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在体力学测量仪,对同一手法操作者对3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45~61岁,平均(52.33±2.34)岁]施行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操作过程进行动态记录,以测量其在体力学参数(预加载力、最大作用力、旋扳力、拇指最大推扳力),探讨并分析不同患者所具备的个体特征对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带来的影响。结果:1)坐位腰椎旋转手法在体力学参数平均值如下:预加载力(36.65±2.06)N,最大作用力(77.03±2.15)N,旋扳力(63.11±1.47)N,拇指最大推扳力(85.16±3.82)N.2)左右手施行的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有着相近的力学参数,左右手的手法操作在临床应用上并无较大区别。3)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受试者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与操作者的预加载力有显着的相关性(R>0.5,P<0.05);受试者的身高、年龄对操作者的旋扳力与最大作用力有显着的相关性(R>0.5,P<0.05)。结论: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过程中,受试者的年龄、体质量、身高等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旋转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患者个体特征对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运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5~61(52.33±2.34)岁;病程2~72(29.13±3.23)个月。应用运动捕捉技术,测量同一手法操作者向30例患者施者行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运动力学参数,包括旋扳时间、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对比术者左右手参数不同,分析不同个体特征对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运动力学参数影响。结果: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运动力学参数包括旋扳时间、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左右手施行的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对操作者的旋扳时间相关具有显着性(P<0.01);患者的身高对操作者的最大速度与最大加速度有显着的相关性(P<0.01)。结论:左右手施行的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有相近的力学参数,因此左右手的手法操作在临床应用上并无较大区别。经过研究发现,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过程中,受试者的年龄、身高等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旋转手法论文参考文献
[1].王建华,张雅静,伏晓虎.定位旋转手法联合丹参川芎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
[2].高春雨,王宝剑,冯敏山,朱立国,高景华.运动捕捉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运动力学参数及相关影响因素[J].中国骨伤.2019
[3].王辉昊,王宽,邓真,詹红生,俞仲翔.定位与非定位颈椎旋转手法应力作用比较:叁维有限元分析[J].医用生物力学.2019
[4].王海水.腰椎定点旋转手法联合丁桂散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9
[5].张少群.颈椎旋转手法对重度粥样硬化颈内动脉生物力学及其斑块稳定性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9
[6].陈忻,于杰,冯敏山,杨克新,高春雨.坐位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椎间盘力学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7].陈奕历,劳永华,张少群,吴宝烽,李义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流体力学模型:旋转手法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流动力学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8].张人文,莫灼锚,常敏敏,杨彬彬,李冬.坐位定点旋转手法与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评价[J].中医正骨.2018
[9].周红海,苏少亭,秦明芳,陆延,田君明.颈椎定点旋转手法运动学及相关个体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8
[10].高春雨,冯敏山,朱立国,高景华,银河.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在体力学参数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