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草胺论文_于金萍,白鹏华,李琦,张惟,刘亦学

导读:本文包含了乙草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杂草,大豆,噻吩,药害,时期,无人机,正交。

乙草胺论文文献综述

于金萍,白鹏华,李琦,张惟,刘亦学[1](2019)在《76%扑草净·乙草胺·噻吩磺隆乳油防除马铃薯田一年生杂草的效果及安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76%扑草净·乙草胺·噻吩磺隆乳油对马铃薯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及对马铃薯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在低剂量1 140 g a.i.·hm~(-2)下,药后20 d76%扑草净·乙草胺·噻吩磺隆乳油对一年生杂草的株总防效为89.16%;药后40 d对一年生杂草的株总防效为84.59%;药后55 d对一年生杂草鲜质量总防效为86.96%,较空白对照增产为19.51%。结果表明,76%扑草净·乙草胺·噻吩磺隆乳油对马铃薯田一年生杂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马铃薯安全,无药害发生,并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是马铃薯田的一种较好的复配除草剂。(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陈朋朋,胡先明,蒋慧华,王雨[2](2019)在《基于正交试验优化研究乙草胺通氨醇解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乙草胺的合成工艺路线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乙草胺通氨醇解工段:2-甲基-6-乙基-N-氯甲基-α-氯乙酰苯胺加入乙醇后醇解、通氨合成乙草胺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溶剂加入量为1∶3、醇解温度为35℃、醇解时间为4 h、通氨温度为20℃、终点pH值为8时,反应单步收率达98.5%。后处理后产品的含量和色泽在国内同行均处于领先水平。(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中间体》期刊2019年05期)

刘静,陈鲲宇,王杰,高正阳,商卓[3](2019)在《乙草胺除草剂的环境行为及去除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乙草胺除草剂的使用量巨大,具有致癌性、不易降解,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均造成一定危害,研究其环境行为及去除技术,可为降低乙草胺的环境残留、减轻环境污染提供理论支持。文章综述了乙草胺在环境中的迁移规律、转化规律及分布趋势,概述了微生物降解法和物理化学法等污染去除技术,指出微生物降解法大多限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并未大规模投入应用;物理化学法介绍了混凝法、Fenton法、生物炭吸附和光催化剂催化等方法,并展望了乙草胺除草剂去除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孔辉,兰玉彬,韩鑫,孔凡霞,于金友[4](2019)在《无人机喷施乙草胺防除玉米苗前杂草的用量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玉米出苗前进行除草是防治玉米田草害的有效措施。为提高玉米苗前除草的作业效率与药效,降低药害,以极飞P20植保无人机为施药器械,研究其喷施不同用量乙草胺的除草效果及药害情况。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施乙草胺进行玉米苗前除草,防除效果随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当乙草胺用量达290 mL/667m~2时,处理区玉米幼苗开始出现药害,故使用无人机喷施乙草胺进行玉米苗前除草,用药量不宜超过290 mL/667m~2。(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9年09期)

丰傲然,贾强,谭勇[5](2019)在《乙草胺的拉曼光谱计算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乙草胺是我国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其本身及其代谢物对人体都有潜在的危害,通过鉴别乙草胺分子的振动信息,能够直接识别植物中乙草胺成分。本文在理论上,分别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叁参数杂化泛函B3LYP以及Hartree-Fock(HF)两种算法,所选用基组皆为6-311G++(d,p),对乙草胺分子进行了结构优化以及拉曼光谱计算,以得到乙草胺分子的振动信息。从结果中显示,由于计算方法不同,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峰位略所不同。在实验上,利用PI公司的Tri Vista 555CRS型叁级联光栅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测得乙草胺原药的拉曼光谱。实验所得的拉曼光谱严重受到荧光峰的干扰,使得线型上与理论计算结果差异较大,针对此问题,对实验拉曼光谱进行了去荧光处理。并针对理论结果在频率上存在的误差,使用修正因子对两种方法分别进行了修正。经以上步骤处理后,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进而对500~3300cm-1区间的振动光谱进行了指认。本文的工作为乙草胺的残留检测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光散射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彬彬,王玖[6](2019)在《乙草胺对大鼠肝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胞浆钙离子振荡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鼠肝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乙草胺对大鼠肝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胞浆钙振荡的调控。结果表明,单独乙草胺刺激不引发胞浆钙离子振荡,乙草胺和PE同时作用对肾上腺素能受体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反应关系。(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6期)

张艳丽[7](2019)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中的乙草胺》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样中的乙草胺。乙草胺被C18固相萃取柱吸附、用溶剂洗脱、洗脱液经氮吹浓缩,用气相色谱毛细柱分离后,再以质谱检测,进行水中有机化合物的测定。该方法使用外标法定量,线性范围1-5mg/L,检出限2ug/L,加标回收率在70. 5%~108. 8%范围内。(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20期)

赵慧凝[8](2019)在《乙草胺不同时期应用对大豆安全性和杂草防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杂草与大豆在田间同步生长,草害对大豆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化学除草是大豆田杂草防除最主要的手段,分为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和出苗后茎叶处理。播后苗前除草剂对防除大豆生长后期出苗的杂草效果不佳,苗后施用除草剂仅防除已经出苗的杂草且持效期短,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施用时期受环境影响较大,常因施药时期不佳、除草剂配比不合理及盲目加大用药量,导致除草效果不理想,探讨乙草胺在苗前和苗后连续施用、结合混用其他类型苗后除草剂,对创新目前大豆田已有除草剂应用方法和有效防除生长季节长、出苗较晚的杂草,减小杂草尤其是晚春杂草对大豆生产危害具有重要意义。乙草胺是大豆田中常用的苗前应用的除草剂,本文以乙草胺苗前+苗后应用及混用其他除草剂对杂草防效及大豆安全性为切入点,采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将乙草胺苗前单独施用和苗前+苗后两次施用及两次施用与氟磺胺草醚、精喹禾灵、异恶草酮分别混合应用,对施药后4周内各处理区大豆安全性、田间杂草防效及大豆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乙草胺不同时期应用对大豆安全性的影响1)乙草胺不同时期应用对大豆生长的影响乙草胺苗前加苗后两次应用及与氟磺胺草醚、精喹禾灵、异恶草酮分别混用,与人工除草相比,对大豆株高、植株的鲜干重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与乙草胺单独苗前应用相比均无显着差异,至施药后28 d与人工除草相比无显着差异。2)乙草胺不同时期应用对大豆叶绿素含量和不同冠层光照强度的影响乙草胺苗前加苗后应用叶绿素含量在施药后28 d与人工除草相比无显着差异,但显着高于喷清水对照,同时显着提升了近地面的光照强度,乙草胺苗前加苗后应用与氟磺胺草醚、异恶草酮混用后对叶绿素含量的抑制作用更显着,但对光照强度的提升作用更为显着,而与精喹禾灵混用后对光照强度提升效果并不明显。3)乙草胺不同时期应用对大豆叶片抗氧化酶的影响乙草胺苗前加苗后两次应用后大豆叶片SOD、POD先增加然后趋于平稳,最终与对照相比无显着差异,大豆叶片CAT活性、MDA含量逐渐上升,施药后早期活性及含量均高于对照,但随着大豆生长,在施药后28 d与对照相比无显着差异。4)乙草胺不同时期应用对大豆叶片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乙草胺苗前+苗后两次应用及混用其他除草剂,作用靶标酶α-淀粉酶活性均显着降低,但与乙草胺单独苗前应用相比无显着差异,至施药后28 d,与对照之间无显着差异。5)乙草胺不同时期应用对大豆根系活力以及根瘤的影响乙草胺苗前加苗后两次应用及混用其他除草剂,包含对照组在内的各处理区大豆根系活力均表现出逐渐增加然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规律,乙草胺苗前加苗后两次应用及与氟磺胺草醚、精喹禾灵、异恶草松混用,与人工除草对照相比,对根瘤干重影响不显着,根瘤个数受到一定的抑制。施药后,各处理根瘤固氮酶活性表现为持续下降的变化趋势,根瘤固氮酶活性受到显着抑制,但随时间推移固氮酶活性可恢复正常。(2)乙草胺不同时期应用对杂草防效的影响乙草胺苗前加苗后两次应用与乙草胺苗前单独应用相比,禾本科及阔叶杂草出苗数量明显减少,防效下降相对缓慢,两年测定表明:施药后35 d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分别显着增加9.49%和11.51%。乙草胺苗前和苗后应用并与与氟磺胺草醚或异恶草酮混用后对禾本科及阔叶杂草株防效均显着增强。其中与氟磺胺草醚混用,两年杂草的平均防效分别增加了8.23%和12.06%。(3)乙草胺不同时期应用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各施药处理区大豆的单株平均荚数、每株平均粒数均显着高于喷清水对照,与人工除草对照相比,产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并无显着差异。两年大豆产量相比,2017年各处理区产量高于2018年。(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丁伟,赵慧凝[9](2019)在《乙草胺不同时期施用对大豆安全性和杂草防效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乙草胺苗前和苗后不同时期施用对大豆安全性和杂草防效影响,采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乙草胺苗前单独施用和苗前苗后连续施用及连续施用并与氟磺胺草醚、精喹禾灵、异恶草酮分别混施,每间隔7 d调查杂草防效,同步测定大豆生长和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乙草胺连续施用较单独施用显着提高杂草防效,连续施用并与氟磺胺草醚、异恶草酮混施后期杂草防效更显着,其中乙草胺连续施用并与氟磺胺草醚混施杂草防效最佳,第35天杂草株防效仍可达90.16%,大豆株高及干重与人工除草相比无显着差异。叶片SOD、POD活性先升后降,MDA含量增加,至施药后28 d与对照均无显着差异。乙草胺苗前苗后连续施用并混施氟磺胺草醚或异恶草酮显着提高大豆安全性及除草效果。(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赵夏童,刘韶光,宋喜娥,原向阳,董淑琦[10](2019)在《膜间喷施乙草胺对张杂谷10号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明在覆膜谷子田膜间喷施乙草胺对谷子苗期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以张杂谷10号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5月23日播种,5月24日通过膜间喷施不同剂量(0 L·hm~(-2),2.25 L·hm~(-2), 4.5 L·hm~(-2), 6.75 L·hm~(-2),9 L·hm~(-2))乙草胺,在苗期测定谷子叶片中的POD、SOD活性,MDA含量,施药45 d杂草防效以及成熟期产量构成指标。[结果]从生理指标来看,各处理下谷子叶片SOD、POD活性随着喷施乙草胺剂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时间的延长POD、SOD活性仅9 L·hm~(-2)剂量较对照差异显着(P<0.05),而各处理MDA含量显着高于对照,随时间的延长各处理间与对照相比均无显着差异;从杂草防除率来看,各处理杂草防除效果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在9 L·hm~(-2)剂量下达到最大,杂草防除率为97.18%;从产量来看,各处理产量随剂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25 L·hm~(-2)剂量时达最大值,较对照显着增加13.89%(P<0.05),其中除穗重显着增加外,其它产量构成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而在6.75、9 L·hm~(-2)剂量下产量较对照相比显着降低25.28%,39.31%。[结论]在膜间喷施2.25 L·hm~(-2)乙草胺最为适宜,谷子生长发育安全且除草效果较好,产量增加,可推荐谷田膜间施用,而喷施6.75 L·hm~(-2)、9 L·hm~(-2)乙草胺其杂草防除率高达94%以上,但会造成减产,应谨慎喷施使用。(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乙草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乙草胺的合成工艺路线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乙草胺通氨醇解工段:2-甲基-6-乙基-N-氯甲基-α-氯乙酰苯胺加入乙醇后醇解、通氨合成乙草胺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溶剂加入量为1∶3、醇解温度为35℃、醇解时间为4 h、通氨温度为20℃、终点pH值为8时,反应单步收率达98.5%。后处理后产品的含量和色泽在国内同行均处于领先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乙草胺论文参考文献

[1].于金萍,白鹏华,李琦,张惟,刘亦学.76%扑草净·乙草胺·噻吩磺隆乳油防除马铃薯田一年生杂草的效果及安全性[J].天津农业科学.2019

[2].陈朋朋,胡先明,蒋慧华,王雨.基于正交试验优化研究乙草胺通氨醇解工艺[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9

[3].刘静,陈鲲宇,王杰,高正阳,商卓.乙草胺除草剂的环境行为及去除技术研究进展[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9

[4].孔辉,兰玉彬,韩鑫,孔凡霞,于金友.无人机喷施乙草胺防除玉米苗前杂草的用量初探[J].中国植保导刊.2019

[5].丰傲然,贾强,谭勇.乙草胺的拉曼光谱计算及分析[J].光散射学报.2019

[6].张彬彬,王玖.乙草胺对大鼠肝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胞浆钙离子振荡的调控[J].湖北农业科学.2019

[7].张艳丽.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中的乙草胺[J].科技视界.2019

[8].赵慧凝.乙草胺不同时期应用对大豆安全性和杂草防效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

[9].丁伟,赵慧凝.乙草胺不同时期施用对大豆安全性和杂草防效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9

[10].赵夏童,刘韶光,宋喜娥,原向阳,董淑琦.膜间喷施乙草胺对张杂谷10号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处理后13d时,乙羧氟草醚对沙培巨峰...处理后13d时,乙羧氟草醚对沙培巨峰...第一年喷施乙羧氟草醚单剂对第二年巨...第一年喷施乙羧氟草醚单剂对第二年巨...乙草胺在土壤样品上的不同pH值(A)及温度(B)对乙草胺碳...

标签:;  ;  ;  ;  ;  ;  ;  

乙草胺论文_于金萍,白鹏华,李琦,张惟,刘亦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