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至隋唐时期论文-辛艳蓉,赵思源

魏晋至隋唐时期论文-辛艳蓉,赵思源

导读:本文包含了魏晋至隋唐时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艺复兴时期,女性形象,人物画,绘画作品

魏晋至隋唐时期论文文献综述

辛艳蓉,赵思源[1](2019)在《魏晋隋唐时期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中国的魏晋隋唐时期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诸多艺术家的绘画作品都以女性形象为载体。就魏晋隋唐的人物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而言,它们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两者都同样注重女性形体的表现与画面传递的内心情感。画面都有女性形象的表现、形体结构的变化及传递出画家表达的背景内涵与画面的故事性,但也有诸多不同之处。一、表现手法上的差异中国魏晋隋唐时期,人物画坛呈现出名家辈出、流派纷(本文来源于《艺术家》期刊2019年10期)

杨昭[2](2017)在《魏晋隋唐时期山东盐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盐作为“国之大宝”,在历史上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它是最基础的生活必需品;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它攫取高昂盐利,因此历来受到王朝统治者的重视,并通过各种措施对盐加以控制。山东地区自古为产盐之地,该地区盐业一方面受到到政府管理,从而带来利益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在影响着本地经济发展及社会文化。魏晋隋唐五代时期这一历史时段的特点为:分裂、统一、再分裂,盐业因这一社会状态的特殊性受到影响,从而与盐业相关的国家政策也呈现出不同特点。与山东盐业相关的各个环节领域也体现着不同特点。本文共分为五章,以专题为纲、时间为序,分别对相关的山东盐业专题展开探讨。文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的盐业相关政策。魏晋时期因为社会的动乱,统治山东地区的各政权所推行的的盐政时兴时废,无法统一,但看似混乱的背后,实质围绕统治者的利益驱策。并从中总结出该时期的盐政特点:各政权对盐政的高度重视、盐政的频繁变动,以及官营与私营的长期并存。唐代实行榷盐制(对食盐完全专卖),同时在此基础上实行食盐划界。随着政府不断的进行盐政改革,盐法变得愈发严苛,但也收到了巨大盐利作为回报。五代盐法沿用唐代的专卖制度,对食盐专卖的控制越来越苛刻。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山东地区的主要产盐之地以及海盐的生产技术。山东主要的盐产地主要集中在棣州、青州、莱州、登州地区(即今环渤海区域),并详细介绍了当时的劳动人民如何生产制作食盐的技术。第叁章是文章重点论述的一章,主要探讨山东地区的海盐运销。魏晋时期因统治阶层利益需要,已因盐利驱使而重视运输通道的修缮工作。刘晏改革榷盐法之后,食盐的运销方式由官运官销变为商运商销(即就场专卖),在此基础上,政府推行了食盐划界制度,在这种政策下,山东地区食盐运销主要依托于运盐河道的运输与中转、已开放的海上航道以及陆上行盐,并通过这叁种基本的运销网络形式,一方面将食盐在本地消化,另一方面将食盐运往相邻销售地。并尝试探讨该时期山东海盐流向问题。第四章主要介绍唐代私盐问题,目前学术界关于唐代私盐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池盐走私,而专门针对山东地区私盐问题研究并不多见。唐后期,随着第五琦实行榷盐法,私盐问题逐渐加重。山东自古为产盐之地,安史之乱后长时间为藩镇节制,在整个国家私盐泛滥的大环境下,食盐走私无可避免,甚至相当严重。山东地区私盐泛滥的原因有诸多方面,除了宏观供给不均衡之外,微观原因主要为巡院功能的减弱、淄青节镇政策施行与政府盐法政令不一以及小铺粜盐不举。私盐泛滥一方面影响了当地社会稳定与盐利收入,另一方面则是一种对百姓生活不自觉的救济与补偿。文章最后一章阐述魏晋隋唐时期山东盐业与社会层面的关系:门阀士族与盐政的互动关系、藩镇与中央争夺盐利以及官商民围绕盐利而呈现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得出结论:无论哪一阶层间的合作与争斗,最终牺牲的是普通百姓利益。文中制作或者引用了图表、地图,为更清晰直观的反映文章所述的相关问题。总之,在力求说明白问题的前提下,能够适当分析史实反映的社会状态。(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5-15)

姚潇鸫[3](2017)在《试述魏晋隋唐时期的“那罗延”信仰》一文中研究指出那罗延,在早期印度神话体系中是原人那罗之子,在后来的婆罗门教,特别是毗湿奴派的文献中,日益将那罗延与毗湿奴——黑天完全等同起来。佛教兴起以后,原为婆罗门教叁大神之一的毗湿奴即那罗延,被"收编"为佛教的护法神,在汉译佛经中那罗延还被意译为"金刚力士"或"钩锁力士",并被用于佛或菩萨的名号。魏晋隋唐时期中土流传着那罗延信仰,希冀获得那罗延神力、对那罗延身的向往、修持那罗延秘法、以那罗延为法名、朝觐那罗延窟圣迹、造像等是当时最主要的信仰形式。(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魏存成[4](2016)在《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原地区都城规划布局的发展变化及其对高句丽渤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原地区历朝都城规划布局的发展变化,在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进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在前朝的基础上勇于变革,逐步形成了自己新的规划布局和制度。此新的规划布局和制度,不仅在后代都城中有的还继续沿用,同时对当时周边及东北亚地区不同政权的都城,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就都城的整体规划布局和宫城内主要宫殿的规划布局两方面对高句丽、渤海都城所产生的影响,加以介(本文来源于《边疆考古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付爽[5](2015)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医僧研究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医僧是佛教医术的实施者。从中国古代医僧通史性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医僧的研究、医僧的个案研究叁个方面梳理医僧的学术发展脉络,分析医僧研究的成果,并指出医僧研究所存在的不足。(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5年24期)

黄成运[6](2015)在《魏晋隋唐时期的屯田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隋唐时期的屯田在历史上久负盛名,中国古代的屯田思想也因此在这一阶段得以完善。该时期的屯田思想主要是在对前代屯田思想总结基础之上的创新,其具体表现为:以人为本;内轻外重;因水置屯;强化管理;畜力保护与工具革新;以军事、保民为目的。这些屯田思想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农业考古》期刊2015年01期)

程嘉芬[7](2014)在《考古材料所见魏晋隋唐时期圆形毡帐形象变化及其所反映的族群互动关系初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魏晋至隋唐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丝绸之路也于此时复兴且贸易往来繁荣,欧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帝国之间的交往进一步增强。反映在物质文化上,便是诸多学者所揭示的唐代"胡风"渐盛~([1])。尽管学界关于古代日常社会生活的研究兴趣日增,但对"毡帐"——这种游牧民族居室文化的典型代表——及其在中原黄河流域的流传却仍未引起足够重视。有关中国古代毡帐的研究,论述最为详细的当属吴玉贵和葛承雍两位先生的力(本文来源于《边疆考古研究》期刊2014年02期)

汪高鑫,汪增相,李孔胜,许曾会,纪丹阳[8](2014)在《论题: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民族忧患意识与史学经世情结》一文中研究指出汪高鑫:从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国家长期分裂,中经隋朝的短祚和初唐的强盛,再到中唐安史之乱后唐朝政局的衰败,使得从"庙堂"到"士林",人们普遍具有一种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而这种民族忧患意识又促使人们关注于史学,希望从历史的总结中汲取治国安邦的经验教训,表现出了浓厚的史学经世情结。以下我们分两个部分进行讨论。(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问题》期刊2014年03期)

梁万斌[9](2014)在《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层级变迁述论(中)——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一文中研究指出形成于汉末的州郡县叁级制到南北朝后期已非常混乱,要想澄清政治,降低行政成本,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就必须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彻底的改革。隋文帝"罢天下诸郡",确立了州县两级制。唐承隋制。武则天以后,唐廷于边地设置节度使,"式遏四夷"。安史之乱后,内地也普设方镇,这样,行政区划就由此前的州(府)县两级制演变成了方镇(道)、州、县叁级制,而唐帝国则最终亡于藩镇割据。(本文来源于《行政科学论坛》期刊2014年03期)

孙德丽[10](2014)在《魏晋至隋唐时期东北石刻文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至隋唐时期,东北地区的先民们在许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石刻文献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流传至今的石刻文献,包括纪功碑、墓碑、墓志铭等有数种之多。这些石刻文献,一方面吸收了中原内地以汉族为主的文化的一些传统样式,同时又具有粗犷、淳朴的地方特色。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这些石刻文献,不仅仅出自汉族人士之手,而且还有半数以上出自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之手,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为我们留下了不可多得的传世史料。魏晋至隋唐时期是东北石刻文献发展的鼎盛时期,集中地涌现出了一批特点鲜明的碑铭墓志。石刻文献研究是古籍整理工作中十分艰辛而又颇具学术意义的工作,东北石刻文献作为中国古典文献的重要分支,丰富了东北地方古文献的内容,对我们研究东北古典文献学有着重要意义。魏晋至隋唐时期东北石刻文献的发展对东北史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魏晋至隋唐时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盐作为“国之大宝”,在历史上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它是最基础的生活必需品;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它攫取高昂盐利,因此历来受到王朝统治者的重视,并通过各种措施对盐加以控制。山东地区自古为产盐之地,该地区盐业一方面受到到政府管理,从而带来利益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在影响着本地经济发展及社会文化。魏晋隋唐五代时期这一历史时段的特点为:分裂、统一、再分裂,盐业因这一社会状态的特殊性受到影响,从而与盐业相关的国家政策也呈现出不同特点。与山东盐业相关的各个环节领域也体现着不同特点。本文共分为五章,以专题为纲、时间为序,分别对相关的山东盐业专题展开探讨。文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的盐业相关政策。魏晋时期因为社会的动乱,统治山东地区的各政权所推行的的盐政时兴时废,无法统一,但看似混乱的背后,实质围绕统治者的利益驱策。并从中总结出该时期的盐政特点:各政权对盐政的高度重视、盐政的频繁变动,以及官营与私营的长期并存。唐代实行榷盐制(对食盐完全专卖),同时在此基础上实行食盐划界。随着政府不断的进行盐政改革,盐法变得愈发严苛,但也收到了巨大盐利作为回报。五代盐法沿用唐代的专卖制度,对食盐专卖的控制越来越苛刻。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山东地区的主要产盐之地以及海盐的生产技术。山东主要的盐产地主要集中在棣州、青州、莱州、登州地区(即今环渤海区域),并详细介绍了当时的劳动人民如何生产制作食盐的技术。第叁章是文章重点论述的一章,主要探讨山东地区的海盐运销。魏晋时期因统治阶层利益需要,已因盐利驱使而重视运输通道的修缮工作。刘晏改革榷盐法之后,食盐的运销方式由官运官销变为商运商销(即就场专卖),在此基础上,政府推行了食盐划界制度,在这种政策下,山东地区食盐运销主要依托于运盐河道的运输与中转、已开放的海上航道以及陆上行盐,并通过这叁种基本的运销网络形式,一方面将食盐在本地消化,另一方面将食盐运往相邻销售地。并尝试探讨该时期山东海盐流向问题。第四章主要介绍唐代私盐问题,目前学术界关于唐代私盐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池盐走私,而专门针对山东地区私盐问题研究并不多见。唐后期,随着第五琦实行榷盐法,私盐问题逐渐加重。山东自古为产盐之地,安史之乱后长时间为藩镇节制,在整个国家私盐泛滥的大环境下,食盐走私无可避免,甚至相当严重。山东地区私盐泛滥的原因有诸多方面,除了宏观供给不均衡之外,微观原因主要为巡院功能的减弱、淄青节镇政策施行与政府盐法政令不一以及小铺粜盐不举。私盐泛滥一方面影响了当地社会稳定与盐利收入,另一方面则是一种对百姓生活不自觉的救济与补偿。文章最后一章阐述魏晋隋唐时期山东盐业与社会层面的关系:门阀士族与盐政的互动关系、藩镇与中央争夺盐利以及官商民围绕盐利而呈现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得出结论:无论哪一阶层间的合作与争斗,最终牺牲的是普通百姓利益。文中制作或者引用了图表、地图,为更清晰直观的反映文章所述的相关问题。总之,在力求说明白问题的前提下,能够适当分析史实反映的社会状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魏晋至隋唐时期论文参考文献

[1].辛艳蓉,赵思源.魏晋隋唐时期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对比研究[J].艺术家.2019

[2].杨昭.魏晋隋唐时期山东盐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3].姚潇鸫.试述魏晋隋唐时期的“那罗延”信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4].魏存成.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原地区都城规划布局的发展变化及其对高句丽渤海的影响[J].边疆考古研究.2016

[5].付爽.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医僧研究概述[J].亚太传统医药.2015

[6].黄成运.魏晋隋唐时期的屯田思想[J].农业考古.2015

[7].程嘉芬.考古材料所见魏晋隋唐时期圆形毡帐形象变化及其所反映的族群互动关系初论[J].边疆考古研究.2014

[8].汪高鑫,汪增相,李孔胜,许曾会,纪丹阳.论题: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民族忧患意识与史学经世情结[J].历史教学问题.2014

[9].梁万斌.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层级变迁述论(中)——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J].行政科学论坛.2014

[10].孙德丽.魏晋至隋唐时期东北石刻文献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4

标签:;  ;  ;  ;  

魏晋至隋唐时期论文-辛艳蓉,赵思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