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要时间和远见——访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宁教授(论文文献综述)
薛铁成[1](2020)在《套取科研经费刑法规制的再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宁套取科研经费案的宣判,再度引起了理论界对套取科研经费问题的关注。综观围绕套取科研经费形成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争论,可以发现科研人员是否为国家工作人员、科研经费是否为公款是争议的核心问题。通过梳理实践中套取科研经费的判决,可以发现,套取科研经费案件非贪污罪的定性是少数,且是因为未能理解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关系问题造成的。基于此,文章欲从科研人员的法律地位、科研经费的性质、套取科研经费的实践类型三个方面,对套取科研经费的刑法规制再思考,以期减少对套取科研经费构成贪污罪的争议。
王张华[2](2020)在《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历史来看,影响国家治理优良性和有效性的众多因素当中,科学技术总会占有一席之地,历史上历次的重大技术变革都或多或少会对各国国家治理的理念、价值、制度、方式等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当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对国家治理的变革性作用逐渐开始受到全球性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作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的大国,我国陆续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战略性规划和顶层设计,突出了人工智能对提升国家治理优良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充分说明,加速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同国家治理的融合已经成为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程中,中国政府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采用和适应性改革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为我国公共管理的理论总结和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社会试验场”。面对百年来未有之历史机遇,摆在中国公共管理者面前的是必须从现实的真实世界出发,进行理论提炼和话语创新,充分汲取中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丰富营养,推动人工智能时代政府形态的构建,并探索出与之相适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本文将视角聚焦至政府治理中的人工智能应用问题,试图对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理论和实践议题展开分析,以求为加速人工智能同政府治理的融合进程提供助益,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转型。全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指出探讨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迎合了时代变迁的整体境域,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所必然面临的焦点议题;进一步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论证命题的合理性,阐明人工智能对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意义内嵌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之中,具有内在的规律性意义和革命性潜质,从技术自身的生产力本质和赋能“政府—社会”关系的价值维度论证命题的可行性,人工智能将会对政府治理的理念、工具、机制、方式和结构带来颠覆性的影响;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认识更新、技术治理、制度跟进和机制创新四个维度探讨了政府如何实现善用人工智能的行动策略。通过上述研究,研究概括了三个关键性的结论:一是人工智能将成为政府新一轮历史变革的关键力量。互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精准算法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数据出现井喷式爆发,使人工智能逐渐获得了与人类相匹敌的“智识”,在诸多方面展现出了超越和替代人类行为的能力,引发了政府治理新一轮的历史性变革。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会更加深入广泛地嵌入政府治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不仅会引发政府治理技术层面的变革,同时还会给传统政府治理的技术体系、价值目标、伦理结构乃至思维理念带来重要影响。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这种影响,相关部门必须积极研判和主动应对,以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审慎对之,正视其给政府治理所带来的影响。二是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遵循着内在的技术逻辑。从技术的种属来看,人工智能被视为是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虽然被贴上传统信息技术的标签,但是其对人类政府运行的冲击和影响仍然遵循着自身独特的技术逻辑,在探究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技术逻辑时必须兼顾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在发展逻辑和治理结构影响两个层面。从技术的内在发展逻辑层面看,决定人工智能独特属性的是三大核心要素:数据、计算资源和算法,可概括为数据和算法两种驱动逻辑;从技术治理的结构影响层面看,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结构化影响是区别于互联网、大数据所解决的信息“连接”和“数据”问题,汲取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精髓,三者共同构建了一个彼此交互、高度融合的整体生态,解决的是信息社会网络相互连接端对大数据内容主体的智能化处理问题。三是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遵循着以“善智”实现“善治”的逻辑进路。为回应人工智能技术“向善”与“为恶”的双重属性,全文所引入和进一步阐释的“善智”概念,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为发挥人工智能之于政府治理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理论上可能进路。从“善智”和“善治”的关系出发,阐发了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之间何以遵循着以“善智”实现“善治”的内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以“善智”实现“善治”的有效路径。当然,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嵌入政府治理的过程仍然处于一种“进行时”状态,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尚未出现,几乎可以断定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其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势必会更为深刻和广泛,其方式也会更加多样和复杂。围绕研究的核心议题,全文主要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人”的社会属性以及由数据、算法和算力驱动的技术属性出发,将其从传统信息技术的种属中抽离出来,视其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形态(智能技术)加以考量,并以此为切入探讨人工智能对政府治理可能的颠覆性影响;与大多数研究将其置于传统信息技术框架下展开所不同的是这样做有利于聚焦人工智能独特的技术属性(由数据、算力和算法共同驱动),由此揭示出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遵循着数据驱动、算法支配和智能融合的技术逻辑。第二,针对人工智能“向善”与“为恶”双重面相所带来的争论,引入“善智”的概念,并从“价值—技术—应用”复合分析框架对其进行了重新解读,试图以此超越人工智能技术乐观与悲观的对立之争,为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应用描绘一种最佳状态,并以“善智”与“善治”的关系为切入点,尝试在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之间找到联结点,为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与谋求良政善治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任珂[3](2017)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制度分析 ——基于N学院的案例研究》文中认为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既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主题之一,也是高等教育办学领域的焦点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校在教学与科研关系上表现出不同的关系模式。本论文以新建本科院校N学院为案例,采用调查研究和制度分析方法研究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揭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特殊性,并从制度分析角度对这种特殊性进行解释。对N学院的调查研究发现:(1)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表现为科研论文数量急剧攀升,科研项目数量不断增加,科研成果获奖数量稳定增长;而教学研究论文数量增长缓慢,教研项目数量总体上微弱递增,教学成果奖则显着递减。(2)学校升本之后,虽然教师们对学校定位以及教学与科研的认识有了一定改变,但学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较低,教师的科研内在动力不足。尽管教师们普遍认为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但实践中却存在着大量的二者分离现象——科研并没有促进教学、教学也没有促进科研的开展。(3)学校、院系政策及学科性质差异是影响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最重要因素。“全民科研”的制度激励导致“科研至上”,不断挤压着教学的生存空间,逐渐使教学边缘化。(4)N学院“重科研、轻教学”的制度导向,却导致教师中普遍存在“既轻科研,也轻教学”的思想和行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表现出严重的异化现象。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异化是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以科研奖励制度为代表的潜在的学术资本与以职称评审制度等为代表的文化资本共同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完成了学术资本的原始积累,并且二者有相互强化的功效。“科研至上”的制度理念以及实际带来的学术资本收益远远高于教学。教学制度则没有从最大程度上转换为真正的个人利益,使教学处于“观念上重要,实际上边缘”的境地,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结果被偏置一隅。政府主导的各项评估制度、市场导向的大学排名制度以及关于规范教学和科研行为的禁令性制度,对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强制执行与价值规范作用,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控制权威。内在制度的学术资本化以及外在强激励的学术锦标赛共同塑造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制度依赖,目的是为了获取学校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并实现资本最大化。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异化的根源,在于“项目制”的国家治理方式在高等教育治理领域的蔓延。“项目制”是一种对“服从规则”的正面鼓励,遵循事本主义的行为逻辑,新建本科院校希望借助“项目”实现学术资本增殖,获取利益最大化,以获得体制性的身份认同,从而对项目制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与行为实践。在实施过程中,项目制对科层制的依附则实现了对新建本科院校学术权力的合力控制。新建本科院校在项目制“暗箱操作”的情况下,往往会采取一些反控制行为。其原因在于项目制与新建本科院校的地方性知识背景产生了巨大冲突,强化了新建本科院校官僚科层的组织氛围,扭曲了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学术性价值取向,也割裂了教学与科研的整体性。解决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异化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一是要把新建本科院校当作育人机构来对待;二是要设计出教学与科研同等回报的成本——收益制度;三是要建构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学术制度,将教学学术纳入教师评价与激励制度中,建立教师的教学学术培养制度,并积极搭建教学学术的支持机构。此外,新建本科院校一方面需要在科教融合理念引导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革新,以实现教学与科研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进行教师管理制度的创新。实现制度创新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把新建本科院校处于边缘地位的教学提升到与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创新形成“学习共同体”(或“科教共同体”),以削弱项目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岳婷婷[4](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韩强[5](2015)在《中国大学学部制改革及其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考察可以看出,作为组织的大学,不仅具有独特而鲜明的组织特性和结构特征,而且是多种属性的集合体。其中学术属性是大学组织的本质属性,科层属性是在为学术属性服务过程中衍生出来的非本质属性,承担学术研究与传授知识是大学作为学术组织存在的最低限度要求和最基本社会使命。与此相应,大学组织结构主要由学术组织结构和管理组织结构两部分构成,其中学术组织结构是大学组织的核心结构,管理组织结构主要是学术组织结构的辅助和服务结构。学部就是在西方大学学术组织结构演变中形成的重要学术组织,在近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学部经历了从产生——发展——改革——再发展的变革与调整过程。时至今日,学部依然是众多西方大学中重要的学术组织,学部制仍然是西方大学中重要的学术组织结构形式和管理模式。中国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大学的学术组织结构和管理组织结构模式。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信息化大背景和中国社会快速变革时代的外部环境下,以学院制为主要学术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中国大学,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关系失衡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大学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的主要问题。无论是国家层面不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意志,还是跨学科研究不断加强的趋势,抑或是大学内部学术组织不断要求学术自由的心声,都要求中国大学进行以学术组织变革为核心内容的改革与创新。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国部分研究型或综合性大学基于进一步激发内部学术组织创新活力,推动学术力量整合,增强学术研究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彰显学术自由之目的,借鉴世界先进大学的经验和做法,陆续启动了学部制改革。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对三所不同类型的大学学部制改革实践情况进行了呈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学部制改革的学理支撑、类型划分和改革路径三个方面对中国大学学部制改革进行了学理层面的分析与解构,最后基于第三者的视角和主观的判断对学部制改革的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和反思。提出学术自由、人本精神和管理高效是学部制改革的三大学理支撑;学部的类型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三种类型,即从组织特性上把学部划分为行政性组织和学术性组织两大类,从组织结构和权力类型上把学部划分为实体型、虚体型和实虚结合型三种类型;学部制改革主要有整体性改革、局部性改革和试点性改革三条路径。学部制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进一步彰显了学术权力、克服了学科划分过细、提高了管理效能、改变了人才培养模式四个方面;由于学部制改革过程中面临着配套政策不健全、校内管理体制不顺畅、干部教师不支持等障碍,造成目前学部制改革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疑惑,主要体现在学部制改革是否必要、学部的设置是否合理、学部的功能定位是否准确、学部的层级结构是否合适、学部的组织架构是否合理、学部的运行机制是否完善六个方面。虽然中国大学进行学部制改革利弊共存,得失共有,但对待这一关涉中国大学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重要改革的正确态度应是:进一步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紧抓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机遇,以世界先进大学为榜样,善于发现问题和不足,善于学习经验和做法,坚持并积极推进学部制改革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未来中国大学进行的学部制改革不仅要体现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本质属性,还要与现代组织管理的扁平化发展趋势相适应,更要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相协调,即中国大学进行学部制改革后建立的学部既是能充分体现大学学术自由、保障教授治学和民主高效管理的组织结构模式,也是适应中国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大学内部治理制度设计。
安锡培[6](2013)在《中国遗传学会大事记(2003-2012)》文中指出2003年10月10日-13日,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2003年10月10日-13日在海口燕泰和平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全国400多位遗传学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海南省科协副主席黄俊中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孙文在黄金海景大酒店接见并宴请了前来能参加会议的院士和资深专家。本次大会的召开,正值着名的:"DNA双螺旋分子结构"论文发表50周年及中国遗传学
高欢,高振,王鹏,张宁,薄婧琛,宗一君,王建亚,张苏,于浩,陈凤超,毕茜,金琳琳,胡燕华,洪先锋[7](2013)在《上篇 2012中国品牌十大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传统品牌的现代管理问题1.引言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有1万多家"老字号"传统品牌企业。"1993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又确认了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分布在全国各地。现如今勉强维持的占70%;长期亏损、面临破产倒闭的占20%;生产经营有一定规模、效益好的只有10%"。[1]传统品牌如何应对现代市场,长葆品牌的生机与活力,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下面从消费者与经营者两个角度对该
徐娟[8](2013)在《我国弱势高校的发生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上世纪末开始的高等教育大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与特性。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在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同时,其内部分化也日益加剧。根据伯顿·克拉克对高等教育系统等级形成类型的划分,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等级结构主要是以声望为基础形成了不同的地位等级。而这种声望的获得更多是国家行政力量主导、控制的结果。近几年,我国的高等学校数已经接近系统容量的极限。目前的在校生规模大约只能供2000余所的高等学校维持正常运转。这就决定了必然有一批高校陷入生存和发展困境,并沦为弱势高校。这种高校的出现已不是个别现象,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弱势高校已经形成了一个群体,覆盖面不断扩大,薄弱程度不断增强。这些弱势高校普遍表现出计划内招生指标难以完成、缺乏资金艰难运转、毕业生就业率低和就业质量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管理落后等典型特征。弱势高校的存在会影响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稳定性。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取决于社会结构为其设计的制度环境所具有的容量。在中国的社会结构条件下,我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行政控制的资源配置机制,制度环境掌握着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的分配权,将弱势高校置于三类资本的边缘位置,使得弱势高校的生成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在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两方面,制度环境对不同地区和不同高校间经济资本分配显示出较大的差异。在国家行政权力逐渐收缩的现实背景下,精英大学处于“圈子”的中心,而弱势高校则渴望进入圈子内,形成一种中心与边缘的结构。同时,被贴上不同标签和没有被贴上标签的高校被建构成了一个个分离的群体,孕育出一种象征资本。没有被贴上标签的弱势高校,会因象征资本的缺失而越来越形成一个具有较多相似性表征的群体。制度环境在弱势高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是强制性的,而这种强制机制并非直接发挥作用,而是通过资本分配作用于弱势高校,因此是一种弱意义上的强制机制。在这种激励机制的影响下,不少弱势高校陷入了合法性陷阱。在弱势高校形成的过程中精英大学对其施加的影响、控制不可忽视。重点大学制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制度这三大重点建设措施保证了精英大学拥有各种资本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使其成为游戏规则的建构者。规则的建构者与被建构者是资本分布状况的表征。在高等教育场域中,对于精英大学来说,规则成为一种精英大学用于规制其他高校行为的资源。规则的真正作用,一方面是直接决定行动,另一方面是对高校的生存环境进行建构。由于本身就具有模仿潜质的弱势高校成为被建构者,当其面临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不确定性时,它就选择模仿精英大学的办学方式。模仿机制就成为精英大学建构的逻辑规则在弱势高校中的实践方式。除了制度环境和精英大学的影响外,弱势高校自身的策略选择也是造成其陷入困境的一大关键因素。弱势高校的非理性组织行为主要体现为信息不对称中的机会主义、组织结构的无序化倾向、角色混沌下与区域利益的分离以及“位置感”缺失。这些非理性行为诱发普通大学组织功能异化,进而产生了无组织力量。无组织力量的增加使一所普通大学组织走向生命的老化阶段,逐渐沦为弱势高校。在实践中弱势高校的组织演化有两种类型:超稳定型和灭绝型,Y学院和W学院可能属于前者,H学院可能属于后者。任何一个固定的大学组织,只要它不可能向新的结构转化,那么功能异化必然全部表现为无组织力量的增加。由于缺乏负反馈调节机制以定期清除积累起来的无组织力量,因此,弱势高校的非理性行为使其走向老化进而演变为弱势高校将变得不可避免。对于一种功能,总能找到一种对应的组织结构;相反,对于一种结构,则对应着多种功能,即同一结构的多功能性,其中能够决定组织存在的是维生结构。从系统哲学的角度看,大学组织演变为弱势高校是由于功能异化产生的无组织力量破坏了自身的维生结构。大学的维生结构由资源子系统、组织子系统和大学精神子系统功能耦合而成。维生结构的瓦解,使得大学一旦沦为弱势高校就很难扭转局势,因此具有不可逆性。
赵宇翔[9](2012)在《中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安全问题已由单一基于生物技术领域扩延至生物武器、生物入侵、疫病、遗传资源等涉及生物体的多个领域,并上升为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林业生物安全作为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己引起了科研界和管理部门高度关注和重视。本文以总结和分析国内外有关生物安全的定义和管理状况为起点,在界定林业生物安全定义的基础上,将林业生物安全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运用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价、风险控制4个方面,开展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的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国内外有关生物安全定义的界定状况,从狭义和广义2个方而界定了林业生物安全的定义,其中,狭义定义指基于生物技术研发和生产的林业生物体及其产物,通过防范和管理措施,达到不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及社会和经济造成现实损害或构成潜在风险的态势;广义定义指林业生物体及其产物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保持和控制其本身不受损害或者不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及社会和经济造成现实损害或构成潜在风险的态势。分析林业生物安全安全定义的结构,确定了其定义由主体、客体、目标和评价系统4个基本要素构成,并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归纳和分析了林业生物安全的内涵和特征,得出林业生物安全属国家安全范畴,体现林业特性,具有极端性、相对性、复杂性和管理性,表现出涵盖领域多、生命性强、潜伏性突出和区域性显着的特征。(2)基于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分析和提出了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定义、特征和管理过程,从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价、风险控制4个方面,构建了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确定了开展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对象、范围、时限和日标,并将达到林业生物体及其产物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利用作为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3)识别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源,确定了影响林业生物安全的生物风险因子和非生物风险因子,其中,生物风险因子主要包括林业入侵生物、林业遗传资源、林业转基因生物、野生动物疫病等,非生物风险因子主要包括气候变化、森林火灾、污染等,并就各主要风险因子对林业生物安全的影响及主要影响方式进行了分析。(4)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引入森林保护专业领域中,建立了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灰色评价模型。以评价四川省林业生物安全状况为例,对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出四川省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综合评价值为3.4810,处于较高风险等级,评价结果符合当前四川省林业生物安全的实际状况。(5)以林业生物安全涉及的林业入侵生物、林业遗传资源、林业转基因生物、野生动物疫病4个主要生物风险因子为对象,定性分析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所处的风险态势,探究了林业入侵生物的传播途径、林业遗传资源的丧失途径、林业转基因生物的来源途径、野生动物疫病传播途径,得出目前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的主要风险来源。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获得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的综合评价值为3.8858,处于高风险等级,风险状况严峻,应加以足够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等级。(6)在全面梳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历史沿革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目前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体制、制度和机构队伍等的建设情况,分析了当前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特点、重要性以及面临的发展机遇、发展趋势,并在借鉴国外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状况和管理现状的分析结果,确定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的思路、实现途径,并从建立健全法律法制体系、政策体系、管理体系以及加强培训与应急演练、加大宣传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张彩彬[10](2011)在《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所有产业的发展均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推动,而科研是技术进步的源泉。中国农业发展面临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然而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具有巨大的外部性和经济基础地位,当然,农业发展也依赖于农业科研及农业技术进步的推动。而中国农业科研存在着众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的效率需要评估与提升,农业科研体制也需要管理与制度的创新。基于此,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公共品理论与农业技术进步相关理论为依据,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及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科研投资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经验总结。对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描述与分析,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边界分析(SFA)的实证研究方法,对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对中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农业科研投资效果进行了相对效率评价。并分析总结了中国农业科研体系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实证研究了中国农业科研投入的主要因素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后,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改进的目标原则、模式机制及制度设计。一、主要研究结论1.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的现状研究表明:中国农业科研机构庞大,但人均科研经费不足。中国农业科研人员学历学位水平与国际普遍认同的要求还有巨大差距,农业科研人员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仅为5.65%。中国农业科研的经费来源过于单一,主要为依靠政府部门的公共投入,中国尚未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以索洛余值法计算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农业经济中贡献份额,1999-2009年的计算结果为平均31.73%,而以DEA方法计算同期平均则达到47.07%,这二者均与主要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的70%-80%仍有非常大的差距。2.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农业科研投资相对效率评价结果表明:采用DEA方法和SFA方法对中国和世界上主要国家农业科研投资效果进行相对效率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是较高的,说明中国已经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农业生产要素和技术水平。但动态DEA分析的结果则表明了中国农业技术进步及全要素生产率基本上低于主要国家的平均增长水平,并且农业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处于下降之中。中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率在样本国家中处于较低水平,技术效率处于下降状态,规模效率也相对较低,总体上使得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国际比较中处于较低水平的国家行列。3.基于DEA的中国地区之间的农业科研投资相对效率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效率最高的地区为东北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和华东地区的效率则处于相对中上水平,而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为全国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地区。动态DEA及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则表明,1978-2009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上升2.4%,其中华北区平均全要素生产率进步最快,处于中间水平的是东北区,华东区、中南区及西北区,处于较低水平的是西南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主要由综合效率水平差异造成。从管理效率上看,各地区实质农业科研投入管理及制度创新水平都是较差的。以1978年为基期的定基DEA效率指数分析,1978-2009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上升2.4%,而其中综合效率改善年均下降1.4%,技术进步则年均上升3.9%。从动态上看,中国农业生产在管理效率上实质是退步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的推动。如果将农业科研分为管理性科研和技术性科研,则中国十分需要加强农业管理性科学研究水平,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与组织形式,中国十分需要提高农业制度创新水平。4.基于SFA的中国地区之间的农业科研投资相对效率评价结果表明:从技术效率上看,评价结果与DEA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管理效率或制度效率都是呈下降趋势的,农业科研投资急需提高管理效率及制度创新。DEA和SFA结果均表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较高的技术进步抵消了管理效率的下降和大多数地区规模报酬递减的作用,使得总体上中国各地区都获得了正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DEA和SFA评价结果在中国地区之间农业生产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及全要素生产率上给出了基本一致的评价结果。5.对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存在的问题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科研投资主要以国家投入为主,公共投入比重较高以及缺乏市场资金和私人资本的介入,会造成效率上的损失。究其成因,是由于中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迟缓造成的。中国的农业科研人员平均素质较低,对中国农业科研的竞争力和科研水平造成不利影响。中国农业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有待研究和加强,科研人员也存在着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分布不均与分布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投资水平,中国亟需加大农业科研投资水平。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管理上存在着缺乏整体规划、农业科研体系区域布局不合理以及不同类型之间的科研机构分工不明晰等问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存在着诸如农业技术转化推广体系不够完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资金投入不足,推广人员知识更新速度慢、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中的农业技术市场和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缓慢等问题。农业科研资金的运作也存在着资金投入及管理方式不合理,效益低下等问题。6.对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R&D人员投入及农业R&D内部经费支出均与农业技术进步率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从农业科研投资效果上看,农业科研人员工作量每增长1%,农业技术进步指数增长0.039%;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每增加1%,农业技术进步指数增长0.046%。而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农业技术进步率无显着关系,反映自然生产条件的有效灌溉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以及受灾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两个变量与农业技术进步率也不存在显着相关关系。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农业科研投入水平及推广,农业技术进步受各地特有的农业生产条件影响并不显着,中国农业科研人员投入和资金投入,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待提高。二、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创新工作体现在以下方面:1.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边界分析(SFA)的方法,分析比较了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及主要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效率,得到了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结论。对中国各地区间的农业科研投资相对效率、技术进步进行了评价分析,对农业科研投入及相关农业生产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与农业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得到对提升农业科研投资效率有参考价值的研究结论。2.在制度创新上提出改革的重点是农业科研投资的模式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改革思路,提出了提升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三、论文的政策建议1.加大农业科研投资力度。农业科研投资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提高农业生产力、拉动其它相关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较有效地减少贫困等方面发挥着作用。因此,在国民经济中应提高农业科研投资的地位,加大农业科研投资力度。近些年相关职能部门也意识到农业科研投资的重要性,农业科研投资增长速度在不断加快,但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和国家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仍然远高于农业科研投资的增长速度,这与农业科研投资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不对称。强大的科技支撑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持续的增加科技投入是未来农业科技进步的源泉。所以,建议政府公共财政加大加快农业科研投资,在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中提高农业科研投资的比例,以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2.拓宽农业科研融资渠道。作为具有较高外部性及公共品性质的农业科研,必须坚持以国家公共投资为主体,坚持农业科研机构的公共服务性质,把从事公共农业科研,为社会提供公共品与服务作为农业科研机构的存在核心使命,形成长期稳定投入支持机制,避免甩包袱式地将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与营利化。应以政府公共投入为主体,要遵循市场效率原则,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开辟多条渠道,形成多方投入的格局,以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3.优化农业科研投资结构。各级政府及其管理部门要加快农业科研投资的部门结构调整,特别是需要重点增加高附加值、高比较效益的农业生产领域的农业科研投资。4.保持农业科研与推广的协调。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是农业科研的延续,是农业科研投资效果的体现。随着整体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和科研单位改制的深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日趋重叠,这种利益分配链符合市场运作模式,使农业科研成果真正地服务于农业生产,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因此,农业科研推广本身是研究的延伸,农业科研以推广和应用为归宿。通过农业科研与专业农户和基层农业开发企业相结合、农业科研与行政效力相结合,可以使农业科研成果更快、更好地转化到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去,同时可以检验科技产品实用价值及捕捉技术创新的信息。5.强化农业科研投资监管。农业科研投资的运行效率是对农业科研投资“质”的度量,决定着农业科研投资的效果。因此,在现实背景下,应创新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管理理念,充分意识到抓资金运用效率就是抓农业科研资金投入、抓资金运用效率就是抓农业科研效果,并贯穿于农业科研投资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切实把农业科研投资与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监管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分析制度和农业科研投资实施进度考评制度,继续推行和完善报账制、公示制、专家评审制等管理方式。强化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考评制度,逐步实现农业科研投资制度与效率考核相挂钩。充分利用基层农业科研部门具有面向第一线、了解实际情况的优势,赋予其更多的监管责任,从而提高农业科研投资效率,更好地为农业科学研究提供资金支持。
二、需要时间和远见——访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宁教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需要时间和远见——访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宁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1)套取科研经费刑法规制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科研人员的法律地位 |
(一)既有观点概述和问题之所在 |
(二)科研人员构成刑法第93条国家工作人员中的授权工作人员 |
三、科研经费属于公款 |
四、套取科研经费构成贪污罪的类型化分析与解释 |
(一)非贪污罪定性的套取科研经费案 |
(二)实践中套取科研经费的类型化总结 |
(三)套取科研经费构成贪污罪的类型化解释 |
(2)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时代境遇之必然: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幕初启 |
1.1.2 治理转型之诉求:面向智能时代的政府治理变革趋向 |
1.1.3 研究问题之提出:如何善用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 |
1.1.4 研究意义之阐发:描绘人工智能时代政府治理的智治图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回顾 |
1.2.2 国内研究回顾 |
1.2.3 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知识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认识人工智能:一项正在“挑战人”的新兴技术 |
2.1.2 政府治理模式:理念、结构和方式 |
2.2 典型范式 |
2.2.1 数字治理、数据治理、智能治理和智慧治理的具体释义 |
2.2.2 数字治理、数据治理、智能治理和智慧治理的关系辨析 |
2.3 理论源流 |
2.3.1 汲取新公共管理理论思想养分 |
2.3.2 审视技术治理理论的合理面向 |
2.3.3 数字治理理论催生的智慧政府 |
2.3.4 现代系统管理理论的理论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逻辑理路 |
3.1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内在逻辑 |
3.1.1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内在关联 |
3.1.2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客观基础 |
3.2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技术逻辑 |
3.2.1 以“数据”促“善治”的数据驱动逻辑 |
3.2.2 以“算法”谋“善治”的算法主导逻辑 |
3.2.3 从“链接”到“互嵌”的智能融合逻辑 |
3.3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价值逻辑 |
3.3.1 公平与公正——应确保公平公正对待所有人 |
3.3.2 安全与隐私——应确保安全可靠、尊重隐私 |
3.3.3 开放与包容——应实现开放参与、人人赋能 |
3.3.4 透明与责任——应实现易于理解、透明负责 |
3.4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目标逻辑 |
3.4.1 由传统扩张型政府走向收缩型政府 |
3.4.2 由传统封闭型政府走向开放型政府 |
3.4.3 由传统粗放型政府走向精细化政府 |
3.4.4 由传统电子化政府走向智能化政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运作机理 |
4.1 技术与结构的互动: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逻辑结构 |
4.1.1 技术的原始吸纳:治理绩效需求催生人工智能技术引入 |
4.1.2 技术与组织互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政府组织形态变革 |
4.1.3 政府的自我重塑:政府组织形态变革引致治理模式转型 |
4.2 渗透·传导·扩散: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微观机制 |
4.2.1 渗透:人工智能引致政府治理理念转变 |
4.2.2 传导:人工智能带来政府治理结构调整 |
4.2.3 扩散: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方式创新 |
4.3 理念·结构·方式: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具体维度 |
4.3.1 思维理念的更新:智慧治理成为政府治理的核心理念 |
4.3.2 治理结构的重塑:多元协同成为政府治理的关系结构 |
4.3.3 治理方式的转换:智能治理成为政府治理的行动特征 |
4.4 以“善智”促善治: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实现进路 |
4.4.1 “善智”引入之必要:人工智能“向善”与“为恶”的双重面相 |
4.4.2 “善智”之多维解读:基于“价值—技术—应用”复合分析框架 |
4.4.3 以“善智”实现善治: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逻辑关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实践审视 |
5.1 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过程的客观挑战 |
5.1.1 人工智能场景下公共行政的责任困境 |
5.1.2 人工智能挑战公共管理者的传统角色 |
5.1.3 人工智能对传统公共行政文化的挑战 |
5.2 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过程的技术风险 |
5.2.1 安全失序 |
5.2.2 公平丧失 |
5.2.3 隐私泄露 |
5.3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典型案例 |
5.3.1 智能化治理的中国场景:浙江、广东和上海实践 |
5.3.2 智能化治理的世界经验:美国、“英国—欧盟”和韩国 |
5.3.3 国内外智能化治理实践的实践反思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行动策略 |
6.1 认识更新:提升对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的理性认知 |
6.1.1 意识层面:重视人工智能对人类政府运行的影响 |
6.1.2 知识层面:加强对人工智能相关理论的宣传讲解 |
6.1.3 行为层面:打造善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组织内文化 |
6.2 技术治理:构建确保人工智能向善的完备治理体系 |
6.2.1 技术治理行动者的协同:优化人工智能治理的主体生态 |
6.2.2 技术治理内容的全覆盖:聚焦人工智能治理的要素层次 |
6.2.3 技术适用情景的精准化:开发面向政府场景的人工智能 |
6.3 制度跟进:健全政府治理运用人工智能的制度规则 |
6.3.1 完善面向智能行政场景的制度法规 |
6.3.2 建立起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互通规则 |
6.3.3 建构智能场景下技术责任应对体系 |
6.4 机制创新:完善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的实践机制 |
6.4.1 建立起人工智能的专业机构和领导体系 |
6.4.2 建立起专业的人才管理制度和培养机制 |
6.4.3 建立完善的人工智能应用科学评估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和展望 |
7.1 研究结语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
(3)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制度分析 ——基于N学院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应然关系 |
2.1 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分类系统中的定位 |
2.2 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应围绕应用性特点来开展 |
2.3 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应统一于教学学术 |
3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对N学院的调查研究 |
3.1 N学院的发展现状 |
3.2 N学院科研工作的主要成效 |
3.3 N学院教学工作的主要成效 |
3.4 对N学院教学和科研关系的调查分析 |
3.5 对N学院部分教师及管理者的访谈 |
3.6 对N学院进行调查及访谈的结论 |
4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内在制度分析 |
4.1 N学院教学与科研的内在制度及其构成 |
4.2 N学院教学与科研的正式制度(学术资本)与利益认同机制 |
4.3 N学院教学与科研的非正式制度(学术习性)与价值认同机制 |
4.4 新建本科院校的制度依赖——学术资本化的制度逻辑 |
5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外在制度分析 |
5.1 N学院教学与科研的外在制度及其构成 |
5.2 N学院的各项评估制度 |
5.3 大学排名制度对N学院的影响 |
5.4 高等教育场域中的制度依赖——学术锦标赛的制度逻辑 |
6 项目制下新建本科院校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 |
6.1 项目制:从国家治理方式延伸到高等教育治理领域 |
6.2 项目制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实践逻辑 |
6.3 项目制给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及科研带来的影响 |
7 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及制度变革 |
7.1 把新建本科院校当作育人组织来对待 |
7.2 新建本科院校的制度变革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附录Ⅱ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调查问卷 |
附录Ⅲ-1 访谈提纲(教师类) |
附录Ⅲ-2 访谈提纲(管理类) |
附录Ⅳ N学院科研奖励政策的核心条款 |
附录Ⅴ N学院权威学术期刊目录 |
附录Ⅵ N学院教学奖励相关文件 |
附录Ⅶ N学院绩效津贴实施方案中的工作量标准 |
附录Ⅷ H省省管高校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指标 |
附录Ⅸ H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 |
(4)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
一、选派过程 |
二、留学实践 |
三、历史影响 |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
一、留学性质 |
二、经费财源 |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
一、研习科系 |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
三、地域分布 |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
一、规模 |
二、内部构成 |
三、毕业去向 |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
一、语言关 |
二、生活关 |
三、学业关 |
四、社交关 |
五、情感关 |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
结论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中国大学学部制改革及其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的目的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关于大学学部制的研究 |
(二) 关于大学组织及变革的研究 |
(三) 关于大学内部治理的研究 |
四、主要概念界定 |
(一) 大学 |
(二) 学部与学部制 |
(三) 组织与组织变革 |
(四) 治理与大学内部治理 |
五、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六、研究方法与手段 |
(一) 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三) 研究资料的收集 |
第一章 大学组织与结构 |
一、大学组织及其特性 |
(一) 大学组织的含义 |
(二) 大学组织特性的代表性观点 |
(三) 大学组织的外部特性 |
(四) 大学组织的内部特性 |
(五) 大学组织的本质属性 |
(六) 中国大学组织特性的独特表现 |
二、大学组织结构 |
(一) 大学组织结构的含义 |
(二) 大学学术组织结构的演变 |
(三) 中国大学管理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
(四) 中国大学学院制的现状与问题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学部制的起源与发展 |
一、学部制的起源 |
二、学部制在西方大学的发展 |
(一) 德国大学的学部制 |
(二) 英国大学的学部制 |
(三) 美国大学的学院制 |
(四) 日本大学的学部制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大学学部制改革的背景与缘由 |
一、中国大学学部制改革的背景 |
(一) 高等教育国际化 |
(二) 高等教育大众化 |
(三) 高等教育信息化 |
二、中国大学学部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
三、中国大学学部制改革的缘由 |
(一) 社会的转型要求大学进行组织变革 |
(二) 国家的意志要求大学进行组织变革 |
(三) 内部学术组织要求大学进行组织变革 |
(四) 跨学科研究的加强要求大学进行组织变革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大学学部制改革案例 |
一、大连理工大学的学部制改革 |
(一) 大连理工大学的基本情况 |
(二) 学部制改革的缘起与动机 |
(三) 学部制改革的方式和进程 |
(四) 学部制改革后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
(五) 学部制改革的成效和存在问题 |
二、浙江大学的学部制改革 |
(一) 浙江大学的基本情况 |
(二) 学部制改革的动因和过程 |
(三) 学部制改革的目的和原则 |
(四) 学部的功能与组织架构 |
(五) 学部的运行机制 |
(六) 学部制改革的成效与存在问题 |
三、江苏师范大学的学部制改革 |
(一) 江苏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 |
(二) 学部制改革的缘由与进程 |
(三) 学部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四) 学部的设置与功能 |
(五) 学部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 |
(六) 学部制改革的成效与存在问题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大学学部制改革的学理分析 |
一、学部制改革的学理支撑 |
(一) 学术自由 |
(二) 人本精神 |
(三) 管理高效 |
二、学部制改革的类型分析 |
(一) 学部的组织特性分类 |
(二) 学部的权力类型分类 |
三、学部制改革的路径分析 |
(一) 整体性改革 |
(二) 局部性改革 |
(三) 试点性改革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大学学部制改革的利弊反思 |
一、学部制改革的成效 |
(一) 进一步彰显了学术权力 |
(二) 克服了学科划分过细问题 |
(三) 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效能 |
(四) 改变了人才培养模式 |
二、学部制改革的问题反思 |
(一) 学部制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障碍 |
(二) 目前学部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学部制改革面临的机遇 |
二、学部制改革的努力方向 |
三、学部制改革的理想目标 |
四、学部制改革的未来趋向 |
附录一 学部制改革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学部制改革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上篇 2012中国品牌十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品牌的现代管理问题 |
1. 引言 |
2. 典型品牌事件1:同仁堂告别加盟店, 老字号欲转型升级 |
2.1 事件概述 |
2.2 事件起因 |
2.3 事件经过 |
(1) 舆论批判, 信誉受疑 |
(2) 专项治理整顿动员部署大会 |
(3) 合资经营药店降低后期成本 |
2.4 事件结果 |
2.5 事件点评 |
3. 典型品牌事件2:归真堂活熊取胆惹争议, 品牌利益遭质疑 |
3.1 事件概述 |
3.2 事件动因 |
3.3 事件经过 |
(1) 四大争议 |
a.活熊取胆:无痛还是虐待? |
b.活熊取胆真的没法替代? |
c.活熊取胆质量真的好吗? |
d.归真堂滥用活熊取胆了吗? |
(2) 法理博弈 |
a.反对 |
b.支持 |
(3) 熊场开放日 |
3.4 事件后续 |
3.5 事件点评 |
4.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自主宣传不到位 |
4.2 品牌所有者缺位 |
4.3 传统品牌保护存在法律盲点 |
5.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5.1 品牌自身建设 |
(1) 靠文化勾“魂” |
(2) 以技术创“心” |
(3) 凭国际开“眼” |
5.2 社会参与 |
(1) 行业协会对传统品牌的保护 |
(2) 消费者和社会团体对传统品牌的包容与保护 |
5.3 法律保护 |
6.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二、本土品牌的国际拓展问题 |
1. 引言 |
2.1 事件概述 |
2.2 事件起因 |
(1) 开拓国际市场, 提升国际影响力。 |
(2) 收购竞争对手, 形成优势互补。 |
2.3 事件经过 |
(1) 阶段1:“大象”急寻买家, 业内暗潮涌动 |
(2) 阶段2:三一公布收购, 业界疑云四起 |
(3) 阶段3:路条之争, 工人抗议, 并购困难重重 |
(4) 阶段4:排除困难, 完成交割 |
2.4 事件结果 |
2.5 后续发展 |
经受考验未现消化不良 |
“优势叠加”助推国际化 |
2.6 事件点评 |
英国《金融时报》彼得·马什:收购后的挑战 |
中国工程机械协会秘书长苏子孟:此前难以想象 |
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这是一大进步 |
3. 典型品牌事件2:徐工收购德混凝土巨头, 三大重工品牌鼎足而立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起因 |
3.3事件经过 |
(1) 阶段1:收购传闻不断, 徐工讳莫如深 |
(2) 阶段2:首次得到确认, 细节仍留悬念 |
(3) 阶段3:正式签署协议, 收购进展顺利 |
(4) 阶段4:双方交割完成, 收购尘埃落定 |
3.4事件结果 |
3.5事件点评 |
北京林业大学经管学院肖慧娟:应对欧盟相关兼并政策充分调研 |
匿名市场分析人士:各大型机械制造商抢滩登陆欧美市场主要有三个原因 |
4.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品牌战略方向问题 |
(2) 品牌整合管理规划问题 |
(3) 品牌价值变动问题 |
5.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选择稳健适当的国际品牌战略 |
(2) 制定科学合理的品牌整合计划 |
(3) 重视跨国并购后品牌的维护管理 |
6. 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三、线下品牌的上线之路问题 |
1. 引言 |
2. 典型事件1:京东、苏宁、国美的电商大战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起因 |
2.3事件经过 |
(1) 京东挑起电商价格战 |
(2) 电商价格战中各方反应 |
1京东商城 |
2苏宁易购 |
3国美电器 |
4消费者 |
5供应商 |
(3) 电商大战的战火由线上烧到了线下 |
2.4事件结果 |
2.5事件点评 |
3. 典型事件2:淘宝天猫“双11”一天交易额突破191亿元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起因 |
3.3事件经过 |
(1) 节前造势 |
(2) “双11”光棍节变成“狂购节” |
3.4事件结果 |
3.5事件点评 |
4.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互联网品牌生命周期在缩短 |
(2) 价格战不是树立电商品牌的、争夺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 |
(3) 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供应链不够稳定 |
(4) 利益之下, 无视网络品牌诚信 |
5.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正确认识电子商务, 了解电子商务市场 |
(2) 建立网络品牌, 制定品牌可持续发展战略 |
(3) 展开线上线下结合的网络品牌营销 |
(4) 完善供应链, 应重视消费者需求 |
(5) 加强网络自律, 建立诚信品牌 |
6. 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四、中外品牌的权利冲突问题 |
1. 引言 |
2.典型品牌事件1:iPad商标权争夺案升级, 苹果唯冠品牌是非难解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起因 |
2.3事件经过 |
(1) 注册商标 |
(2) iPad商标转让 |
(3) 产品上市侵权唯冠, 苹果初审败诉 |
(4) 初次交锋 |
(5) 案件升级 |
(6) 最终结果 |
2.4事件结果 |
2.5事件点评 |
3.典型品牌事件2:意大利上门讨伐假品牌, 自主品牌缺乏自信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起因 |
3.3事件经过 |
(1) 发现问题 |
(2) 了解情况 |
(3) 达芬奇家具事件 |
(4) “伪意大利”品牌集体亮相 |
(5) “伪意大利”品牌的对策 |
(6) 中国政府官方态度 |
3.4事件结果 |
3.5事件点评 |
4.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消费者崇尚洋品牌的特殊心理 |
(2) 商家缺失诚信一味逐利 |
(3) 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监管 |
5.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我国自主品牌的宣传 |
(2) 法律和制度的完善 |
(3) 加大监管部门的职能落实 |
6. 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五、文化品牌的价值塑造问题 |
1. 引言 |
2. 典型品牌事件1:人再囧途之泰囧——小成本电影创造了票房神话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起因 |
2.3事件经过 |
(1) 小成本铸就国产品牌电影 |
(2) 电影《人在囧途》 |
(3) 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 |
2.4事件结果 |
2.5事件点评 |
3. 典型品牌事件2:《中国好声音》品牌节目爆发惊人热度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起因 |
3.3事件经过 |
(1) 《中国好声音》节目形态:新鲜、刺激、悬念十足 |
(2) 《中国好声音》专业的品质 |
(3) 《中国好声音》选手:具备人际吸引的魅力 |
3.4事件结果 |
3.5事件点评 |
4.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文化品牌传播工具 |
(2) 文化品牌传播水平 |
(3) 文化品牌传播的沟通特点 |
5.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为品牌塑造一种恰当的文化 |
(2) 品牌文化与时尚文化相结合 |
(3) 品牌文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 |
6. 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六、体育品牌的破困突围问题 |
1.引言 |
2.典型品牌事件1:空中飞人起诉乔丹体育, 品牌借势更需名正言顺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起因 |
2.3事件经过 |
(1) 乔丹公开起诉乔丹体育 |
(2) 乔丹体育公司回应 |
(3) 乔丹体育欲反诉乔丹 |
2.4事件后果 |
2.5事件点评 |
3. 典型品牌事件2:李宁亲自挂帅力挽狂澜, 品牌聚焦复苏拭目以待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起因 |
3.3事件经过 |
(1) 2004—2009年的高速发展期 |
(2) 2010年之后的低谷期 |
(3) 原CEO张志勇下课, 李宁重拾大权 |
3.4事件结果 |
3.5事件点评 |
4. 典型品牌事件3:沃尔沃汽车签约林书豪, 品牌代言布局中美市场 |
4.1事件概述 |
4.2事件起因 |
4.3事件经过 |
(1) 沃尔沃签约林书豪 |
(2) 林书豪中国行 |
4.4事件结果 |
4.5事件点评 |
5.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创立品牌走捷径, 忽视品牌的法律风险 |
(2) 名人效应褪去, 产品定位不清 |
(3) 品牌与体育的融合 |
6.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品牌经营要有远见, 注意规避法律风险 |
(2) 要有准确的品牌定位 |
(3) 品牌要理智的与名人合作, 实施清晰发展战略 |
7. 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七、授权品牌的资产管理问题 |
1. 引言 |
2.典型品牌事件:广药收回王老吉归属权, 品牌内耗导致亲痛仇快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起因 |
2.3事件经过 |
(1) 从危机中走出, 打开共赢局面 |
(2) 在销售奇迹中产生矛盾, 对簿公堂争夺“中国第一品牌” |
(3) 分道扬镳, 两版凉茶商标战继续进行 |
2.4事件结果 |
2.5后续发展 |
(1) 加多宝:有证据显示红罐为其原创 |
(2) “第三份协议”仍在仲裁阶段 |
(3) 法律专家:知名商品应与商标分开 |
2.6事件点评 |
3.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缺乏战略眼光, 品牌意识淡薄 |
(2) 过分依赖广告 |
(3) 品牌法律风险管理的失误 |
(4) 一元化企业战略法律风险管理失误 |
4.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设计可行的品牌战略 |
(2) 寻找到准确定位 |
(3) 注重产品的质量 |
(4) 维护品牌形象与企业形象的统一 |
(5) 企业文化融入品牌建设中 |
(6) 要有品牌危机意识, 加强品牌管理 |
5. 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八、区域品牌的整合营销问题思考 |
1. 引言 |
2. 典型品牌事件1:东湖十年规划获批, 明确光谷品牌发展目标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由来 |
2.3事件经过 |
(1) 筹建规划阶段 (1984—1988年12月) |
(2) 起步阶段 (1 9 8 8年1 2月-1991年) |
(3) 快速发展阶段 (1992—1999年) |
(4) 光谷建设阶段 (2000年后) |
2.4事件结果 |
2.5后续发展 |
2.6事件点评 |
3. 典型事件2:安吉荣获联合国人居奖, 生态立县成就区域品牌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由来 |
3.3事件经过 |
(1) 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 探索绿色生态经济 (1998-2005年) |
(2) 树立区域品牌, 建设“中国美丽乡村” (2005-2009年) |
(3) 全民参与, 打造“最佳人居地” (2009年至今) |
3.4事件结果 |
3.5后续发展 |
3.6事件点评 |
(1) 生态经济快速发展 |
(2) 城市综合功能明显增强 |
(3) 生态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
4.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5. 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高水平编制生态城市发展规划。 |
(2) 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 |
(3)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4) 发展壮大绿色生态经济。 |
(5) 大力改善市民生活居住环境。 |
(6) 倡导全民生态环保理念。 |
6. 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九、国内品牌的海外维权问题 |
1. 引言 |
2. 典型事件1:奥康在欧胜诉反倾销案, 本土品牌冲破贸易壁垒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起因 |
2.3事件经过 |
(1) 初次交锋底气虚 |
(2) 再次交锋遭打击 |
(3) 终获胜利维权益 |
2.4事件结果 |
2.5后续发展 |
2.6事件点评 |
3. 典型事件2:中文在线胜诉苹果公司, 品牌建设谨防着作侵权。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起因 |
3.3事件经过 |
(1) 主动出击维权益 |
(2) 再次庭审立场清 |
3.4事件结果 |
3.5事件点评 |
4. 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中国品牌难赢国际信任 |
(2) 人才短板难抵国际考验 |
(3) “怕麻烦”却吃尽哑巴亏 |
5.品牌问题的对策思考 |
(1) 自我提升为品牌维权撑腰 |
(2) 完备人才为品牌维权护航 |
(3) 积极态度为品牌维权助力 |
6.品牌问题的未来展望 |
十、食品品牌的诚信补救问题 |
1. 引言 |
2. 典型品牌事件1:肯德基遭遇安全问题, 高姿态难挽信任危机 |
2.1事件概述 |
2.2事件起因 |
2.3事件经过 |
(1) 媒体曝光, 相关企业纷纷否认 |
(2) 权威调查, 百胜被曝知情不报 |
(3) 公开致歉, 期待挽救信任危机 |
2.4事件结果 |
2.5事件点评 |
3. 典型品牌事件2:良心药变身毒胶囊, 补救迟难让人放心 |
3.1事件概述 |
3.2事件起因 |
3.3事件经过 |
(1) 胶囊被曝铬超标, 药企声明撇干系 |
(2) 药监公开抽检结果, 修正发布道歉通告 |
(3) 召回焚毁问题胶囊, 再次致歉难解危机 |
3.4事件结果: |
3.5事件点评 |
4. 品牌的诚信补救不力问题原因分析 |
(1) 体制不全、规则不硬致使监管不力, 培养了企业的“傲慢” |
(2) 速度太慢、力度太小难消负面影响, 加剧了公众对企业的不满 |
(3) 后续动作乏力难给消费者信心, 品牌诚信补救任重道远 |
5. 品牌的诚信补救问题对策思考 |
(1) 用体制和规则破除企业傲慢 |
(2) 用速度和力度减轻公众不满。 |
(3) 用实际行动补救品牌诚信。 |
6. 食品品牌诚信补救问题展望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 (同仁堂告别加盟店, 老字号欲转型升级) |
典型品牌事件2: (归真堂活熊取胆惹争议, 品牌利益遭质疑法理博弈)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三一重工收购德企巨头, 民企品牌兼并全球老大 |
典型品牌事件2:徐工收购德混凝土巨头, 三大重工品牌鼎足而立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京东、苏宁、国美的电商大战 |
典型品牌事件2:淘宝天猫“双11”一天交易额突破191亿元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苹果唯冠iPad商标权之争 |
典型品牌事件2:“伪意大利”品牌集体曝光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人再囧途之泰囧----小成本电影创造了票房神话 |
典型品牌事件2:《中国好声音》打造国内品牌电视节目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空中飞人起诉乔丹体育, 品牌借势更需名正言顺 |
典型品牌事件2:李宁亲自挂帅力挽狂澜, 品牌聚焦复苏拭目以待 |
典型品牌事件3:沃尔沃汽车签约林书豪, 品牌代言布局中美市场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广药收回王老吉归属权, 品牌内耗导致亲痛仇快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东湖十年规划已获批复, 明确光谷品牌发展目标 |
典型品牌事件2:安吉荣获联合国人居奖, 生态立县成就区域品牌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奥康在欧胜诉反倾销案, 本土品牌冲破贸易壁垒 |
典型品牌事件2:中文在线胜诉苹果公司, 品牌建设谨防着作侵权 |
附录:典型事件关键时间 |
典型品牌事件1:肯德基遭遇安全问题, 高姿态难挽信任危机 |
典型品牌事件2:良心药变身毒胶囊, 补救迟难让人放心 |
(8)我国弱势高校的发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趋势 |
2.1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系统分化 |
2.2 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容量与地方高校的发展空间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弱势高校群体 |
3.1 弱势高校群体现状描述 |
3.2 弱势高校群体的典型特征 |
3.3 弱势高校群体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制度分析:制度环境在弱势高校形成中的影响 |
4.1 制度环境生产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 |
4.2 经济资本的贫乏者:国家重点建设政策拉大了重点高校与非重点高校之间的差距 |
4.3 社会资本的守望者:国家行政权力逐渐减弱背景下的中心——边缘结构 |
4.4 象征资本的被边缘者:制度环境对合法性秩序的重建 |
4.5 制度环境对弱势高校的作用方式:弱意义上的强制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5 结构分析:精英大学在弱势高校形成中的影响 |
5.1 精英大学资源垄断的隐蔽性 |
5.2 精英大学建构高等教育场域的逻辑规则 |
5.3 合法性机制的动态演变:社会价值观与逻辑规则的同构 |
5.4 精英大学建构的逻辑规则在弱势高校中是如何实践的:模仿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行动者分析:弱势高校自身策略选择的影响 |
6.1 制度化的意外后果:信息不对称中的机会主义 |
6.2 组织结构的无序化倾向 |
6.3 角色混沌下与区域利益的分离 |
6.4 弱势高校“位置感”缺失 |
6.5 弱势高校的非理性行为产生无组织力量,进而诱发功能异化,使组织走向生存困境 |
6.6 本章小结 |
7 弱势高校发生机制的综合分析 |
7.1 弱势高校发生过程的机理描述 |
7.2 弱势高校发生机制的本质探讨:大学组织的系统哲学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 2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
附录 3 “211 工程”高校办学规模 |
附录 4 全国历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统计1977-2012 年 |
附录 5 2010 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高校分布情况 |
附录 6 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 7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
(9)中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物安全概念的界定 |
1.1.1.1 国外概览 |
1.1.1.2 国内简述 |
1.1.2 林业生物安全概念的界定 |
1.1.3 国外林业生物安全管理概况 |
1.1.3.1 国际社会方而 |
1.1.3.2 典型国家方面 |
1.1.4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的研究概况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预期目标 |
2 林业生物安全的定义及内涵 |
2.1 林业生物安全定义的界定 |
2.1.1 有关概念 |
2.1.2 林业生物安全的定义 |
2.1.3 林业生物安全定义的特点 |
2.1.4 林业生物安全定义的结构 |
2.2 林业生物安全的内涵 |
2.2.1 林业生物安全属国家安全范畴 |
2.2.2 林业生物安全体现林业特性 |
2.2.3 林业生物安全复杂性强 |
2.2.4 林业生物安全突出极端性 |
2.2.5 林业生物安全具有相对性 |
2.2.6 林业生物安全具有管理性 |
2.3 林业生物安全的特征 |
2.3.1 涵盖领域多 |
2.3.2 生命特征强 |
2.3.3 潜伏性突出 |
2.3.4 区域性显着 |
2.4 本章小结 |
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与目标设定 |
3.1 风险管理理论 |
3.1.1 有关概念 |
3.1.2 风险管理理论的历史回顾 |
3.1.3 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 |
3.1.4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由来 |
3.1.5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丛本特征 |
3.1.6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方法 |
3.1.6.1 风险管理目标的设定 |
3.1.6.2 风险识别 |
3.1.6.3 风险分析与评价 |
3.1.6.4 风险控制 |
3.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 |
3.2.1 有关概念 |
3.2.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特征 |
3.2.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 |
3.2.4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过程 |
3.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目标的设定 |
3.3.1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对象 |
3.3.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范围 |
3.3.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时限 |
3.3.4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4 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识别 |
4.1 生物风险因子 |
4.1.1 林业入侵生物 |
4.1.2 林业遗传资源 |
4.1.3 林业转基因生物 |
41.4 野生动物疫病 |
4.2 非生物风险因子 |
4.2.1 气候变化 |
4.2.2 森林火灾 |
4.2.3 污染 |
4.2.4 其他因子 |
4.3 风险因子影响林业生物安全的辩证关系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5 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5.1 有关概念 |
5.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森林健康评价的区别 |
5.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概述 |
5.4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的选取 |
5.4.1 层次分析法 |
5.4.2 灰色系统理论 |
5.4.3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 |
5.4.4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林业生物安全领域中的适用性分析 |
5.5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5.1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丛本原则 |
5.5.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 |
5.5.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5.3.1 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 |
5.5.3.2 指标层次结构的构建 |
5.6 林业生物安全多层次灰色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
5.6.1 确定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
5.6.2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的评分等级标准 |
5.6.3 建立风险评价样本矩阵 |
5.6.4 建立风险评价灰类和风险等级标准 |
5.6.5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
5.6.6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和构建权矩阵 |
5.6.7 综合评价风险评价指标 |
5.6.8 计算综合评价值 |
5.7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应用实例 |
5.7.1 采集评价样本并建立样本矩阵 |
5.7.2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
5.7.3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 |
5.7.4 构建灰色评价权矩阵 |
5.7.5 综合评价准则层指标 |
5.7.6 综合评价目标层指标 |
5.7.7 计算综合评价值 |
5.7.8 结论分析 |
5.8 本章小结与讨论 |
6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 |
6.1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历史沿革 |
6.1.1 萌芽阶段(19世纪末-1949年) |
6.1.2 起步阶段(1949-1978年) |
6.1.3 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0年) |
6.1.4 全面提高阶段(2001年至今) |
6.2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现状 |
6.2.1 立法背景 |
6.2.2 法律法规现状 |
6.2.2.1 法律法规方面 |
6.2.2.2 技术法规方面 |
6.2.2.3 国际法规方面 |
6.3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政策现状 |
6.3.1 林业生物安全政策的发展历程 |
6.3.1.1 损害管理阶段 |
6.3.1.2 损害预防阶段 |
6.3.1.3 风险管理阶段 |
6.3.2 林业生物安全现有政策 |
6.3.3 林业生物安全现有政策分析 |
6.4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能力现状 |
6.4.1 管理体制 |
6.4.2 管理机构 |
6.4.3 管理制度 |
6.5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科研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 |
6.6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的管理现状分析 |
6.6.1 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6.6.2 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 |
6.6.3 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
6.6.4 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分析 |
6.6.5 管理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 |
6.7 本章小结 |
7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 |
7.1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形势分析 |
7.1.1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危害不断加剧 |
7.1.2 林业遗传资源丧失日趋严重 |
7.1.3 林业转基因生物问题将日渐显现 |
7.1.4 野生动物疫病发生频次加快 |
7.1.5 气候变化等非生物风险因子影响日益明显 |
7.2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来源分析 |
7.2.1 林业入侵生物的入侵传播途径 |
7.2.1.1 自然入侵 |
7.2.1.2 人为入侵 |
7.2.1.3 天敌释放导致生物入侵分析 |
7.2.1.4 林业入侵生物原产地及首次发现地分析 |
7.2.1.5 林业入侵生物在国内的传播途径(方式)分析 |
7.2.2 林业遗传资源丧失途径 |
7.2.3 林业转基因生物来源途径 |
7.2.4 野生动物疫病传播途径 |
7.3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 |
7.3.1 采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评价样本 |
7.3.2 建立评价样本矩阵 |
7.3.3 构建灰色评价权矩阵 |
7.3.4 综合评价准则层和目标层指标 |
7.3.5 计算综合评价值 |
7.3.6 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
8.1 林业生物安全的管理思路 |
8.2 林业生物安全的管理途径 |
8.3 林业生物安全的管理措施 |
8.3.1 建立林业生物安全法制体系 |
8.3.1.1 地方性法律法规 |
8.3.1.2 国家法律法规 |
8.3.1.3 技术性法规 |
8.3.1.4 法律法规的实施 |
8.3.2 构建林业生物安全政策体系 |
8.3.2.1 多元化投入政策 |
8.3.2.2 科技支撑政策 |
8.3.2.3 多部门协作政策 |
8.3.2.4 分类管理政策 |
8.3.2.5 政策的制汀与执行 |
8.3.3 健全林业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
8.3.3.1 组织保障 |
8.3.3.2 制度保障 |
8.3.3.3 信息保障 |
8.3.3.4 能力保障 |
8.3.4 加强林业生物安全管理的培训与应急演练 |
8.3.5 扩大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1章 总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 研究的方法及依据 |
1.4 研究框架设计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
2.1 公共品及公共财政理论 |
2.1.1 公共品理论 |
2.1.1.1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
2.1.1.2 准公共品 |
2.1.1.3 农业及农业科研的公共品属性 |
2.1.2 公共财政理论 |
2.1.2.1 亚当·斯密的廉价政府论 |
2.1.2.2 凯恩斯的政府干预论 |
2.1.2.3 以布坎南为首的“公共选择学派”理论 |
2.1.2.4 理查德·马斯格雷夫的公共财政理论 |
2.2 技术进步理论 |
2.2.1 政治经济学范畴的技术进步理论 |
2.2.2 外生技术进步理论 |
2.2.3 内生技术进步理论 |
2.3 农业发展理论 |
2.3.1 生产要素量的投入和改造理论 |
2.3.2 制度创新、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发展 |
2.3.2.1 约翰·梅勒的资源互补论 |
2.3.2.2 速水佑次郎与弗农·拉坦的诱导的技术创新与资源替代论 |
2.3.3 非农产业对农业发展拉动理论 |
第3章 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分析框架 |
3.1 农业科研投资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1 农业科研投资的界定与经济属性 |
3.1.2 农业科研投资的主体及行为功能 |
3.1.3 农业科研投资的渠道及具体形式 |
3.1.4 农业科研投资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
3.2 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理论评价框架 |
3.2.1 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理论内涵 |
3.2.2 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评价方法 |
第4章 农业科研投资的国际比较 |
4.1 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投资的典型 |
4.1.1 农业科研投资的美国模式 |
4.1.2 农业科研投资的日本模式 |
4.1.3 农业科研投资的欧盟模式 |
4.2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科研投资典型 |
4.2.1 非洲国家的农业科研投资 |
4.2.2 拉丁美洲国家的农业科研投资 |
4.2.3 洲国家的农业科研投资 |
4.3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的体系变迁 |
4.3.1 中国农业科研体系变迁历程 |
4.3.2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演变轨迹 |
4.3.3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体系变迁的规律与特征 |
4.4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的现状分析 |
4.4.1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体系与主体构成 |
4.4.2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的总量与结构现状 |
4.5 国外农业科研投资对中国的启示 |
第5章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评价 |
5.1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分析 |
5.1.1 模型设计与方法选择 |
5.1.2 估计结果与分析 |
5.2 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农业科研投资的效率评价 |
5.2.1 基于DEA非参数方法的相对效率评价 |
5.2.2 基于SFA参数方法的相对效率评价 |
5.3 中国各地区间农业科研投资的效率评价 |
5.3.1 基于DEA的中国各地区间农业科研投资的相对效率评价 |
5.3.2 基于SFA的中国各地区间农业科研投资的相对效率评价 |
5.4 小结:农业科研投资的效率比较 |
5.4.1 中外效率比较 |
5.4.2 国内效率比较 |
第6章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的问题与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的问题诊断 |
6.2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实证方法与模型选择 |
6.2.2 数据处理与参数估计 |
6.2.3 实证结果与政策含义 |
6.3 小结 |
第7章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改进的制度框架 |
7.1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改进的目标与原则 |
7.2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改进的模式与机制 |
7.2.1 农业科研投资效率改进模式 |
7.2.2 农业科研投资效率改进机制 |
7.3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改进的制度设计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研究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文章 |
四、需要时间和远见——访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宁教授(论文参考文献)
- [1]套取科研经费刑法规制的再思考[J]. 薛铁成. 西部法学评论, 2020(03)
- [2]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研究[D]. 王张华. 湘潭大学, 2020(10)
- [3]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制度分析 ——基于N学院的案例研究[D]. 任珂.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4]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
- [5]中国大学学部制改革及其思考[D]. 韩强.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2)
- [6]中国遗传学会大事记(2003-2012)[A]. 安锡培. 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 2013
- [7]上篇 2012中国品牌十大问题[J]. 高欢,高振,王鹏,张宁,薄婧琛,宗一君,王建亚,张苏,于浩,陈凤超,毕茜,金琳琳,胡燕华,洪先锋. 商品与质量, 2013(24)
- [8]我国弱势高校的发生机制研究[D]. 徐娟.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9]中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 赵宇翔.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10]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研究[D]. 张彩彬. 西南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