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多元化论文-殷融

道德多元化论文-殷融

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多元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食物来源,第一定律,吕丽萍

道德多元化论文文献综述

殷融[1](2019)在《迈向道德多元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至此,我们已经分析了道德感、进化与生存策略的关系,但我们必须强调,这并不意味着人类所有的道德规则都是"天生"的。道德规范具有文化建构性,它会受到环境和历史的影响,只是由于道德模块的限制,不是任意道德规范都可以长期稳定的存在。道德模块就像是拼图,当我们手(本文来源于《大众心理学》期刊2019年09期)

石泽英,朱有余,张辰琛[2](2016)在《道德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应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多元化背景对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学校存在"德育无位"、德育理念不明确、德育政治化与德育生活化之间存在矛盾等问题。这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重视学校德育制度建设;强化德育实践,进行德育课程改革。(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6年05期)

杨晓敏[3](2015)在《大学生学术道德多元化监督机制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科学的学术道德监督机制是提升大学生学术道德水平的有效措施。为此,必须梳理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加强教育力度,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评价标准,规范管理体系,创新查处体制,从而构建起多元化的学术道德监督机制。(本文来源于《教育与职业》期刊2015年25期)

胡婷婷[4](2014)在《道德多元化背景下高校道德教育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多元化对人们思想、生活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进了生活方式多元化、信息传播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经济利益多元化和道德观念多元化的飞速发展。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在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塑造的过程中,上述诸多发展趋势都对他们的身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道德多元化的影响更为突出。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所谓道德多元化是指在以多元化为发展特征的当今社会中,出现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多元化道德并存的现象,其实质是异质的、复杂的和开放的。道德多元化格局的形成给大学生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道德信仰缺失、道德情感淡漠、道德意志薄弱、道德行为失范等不良现象。同样,道德多元化也给高校的道德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道德教育面临着理念更新、内容维新、载体和方法创新等诸多艰巨的任务,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不断丰富道德教育的时代内涵,不断拓宽教育渠道,优化教育环境,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实效。(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4-05-01)

沈文亮[5](2010)在《道德多元化对传统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道德多元化对我国传统学校德育的影响1.目标过高,缺乏层次性。一方面,德育目标过高、过于强调"圣人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德育目标作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的期望,是一种教育设想和教育理想(本文来源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期刊2010年30期)

沈文亮[6](2010)在《道德多元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道德多元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多元化的发展,道德教育的社会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和(本文来源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期刊2010年24期)

许佳[7](2008)在《道德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反思与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深受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新旧体制的交替,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西方外来文化、思想的冲撞,多元生活结构、生活方式的出现,多元的社会格局日益呈现。这势必导致道德观念的重大变化,一些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传统道德观逐渐失去了其主导地位。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进行,西方道德观蜂拥而至,使得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多种道德观相互交错的局面。中国传统道德观与现代西方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与资本主义道德观、以至封建主义道德观,现代工业文明下的道德观与传统农业文明下的道德观,都可以在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中找到踪迹。此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进步,另一方面也向传统的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带来了种种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比如,如何构建网络道德体系,环境道德等道德问题日益呈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在面对种种道德问题时,往往是以自身已有的价值观、道德观作为标准进行判断,从而出现多元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这些构成了目前我国社会的道德多元化。在道德多元化背景下,我国传统的学校德育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当务之急,我们非常有必要以道德多元化为背景,对我国传统学校德育进行反思,就如何更好地适应道德多元化的社会,如何实施更加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提出针对性措施,实现对传统学校德育的超越。通过反思,我们会发现在我国传统的学校德育中,德育目标过高、过于强调“圣人道德”教育,缺乏层次性;德育内容上缺乏时代性;德育方法单一。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对传统学校德育进行适时地调整,以适应道德多元化社会的发展。在德育目标的制定上,要将理想的德育目标和现实的德育目标结合起来;在德育内容上,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基础上,吸收新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在德育方法上,要将生活德育法与平等对话德育法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6-01)

王树石[8](1990)在《“道德多元化”质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道德多元化”成了伦理学界极为热门的话题。许多论者这样判准:既然现实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人们的政治、经济生活是多元的,那么人们的道德理想、道德规范、道德实践的多元化就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充分理由,从而道德教育也应该多元化,即对于不同层次的人只能用不同内容的道德律令,而决不可超越层次、用共同的道德观念去强行灌输。我以为此种命题在理论上不无可疑之点,对于人们的道德实践大有危害之处,其本质是只要“实然”而不要“应然”,从而取消了道德的导向功能,称其为道德虚无主义也不为过。(本文来源于《大庆社会科学》期刊1990年01期)

道德多元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道德多元化背景对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学校存在"德育无位"、德育理念不明确、德育政治化与德育生活化之间存在矛盾等问题。这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重视学校德育制度建设;强化德育实践,进行德育课程改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多元化论文参考文献

[1].殷融.迈向道德多元化[J].大众心理学.2019

[2].石泽英,朱有余,张辰琛.道德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应对策略[J].知识经济.2016

[3].杨晓敏.大学生学术道德多元化监督机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

[4].胡婷婷.道德多元化背景下高校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宁夏大学.2014

[5].沈文亮.道德多元化对传统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6].沈文亮.道德多元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7].许佳.道德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反思与超越[D].河北师范大学.2008

[8].王树石.“道德多元化”质疑[J].大庆社会科学.1990

标签:;  ;  ;  

道德多元化论文-殷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