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选德:襄阳山水名胜传说及其审美文化特征论文

熊选德:襄阳山水名胜传说及其审美文化特征论文

摘要:襄阳的山水名胜及其传说丰富多彩,流传甚广。山水名胜与民间传说共生相随,相得益彰,共同赋予了襄阳山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质,呈现出独特性、传奇性、审美性等文化特征。

关键词:襄阳;山水名胜传说;审美文化

襄阳的山水名胜众多,足可比美天下。襄阳山水的美,一是美在它的清秀与雄奇,二是美在它的文化底蕴丰厚。清朝诗人舒位在《舟行望襄郡诸山》诗中这样描写襄阳的山水美景:“一桁青山青到水,水上青山在水底。山耶水耶相与浮,千里东风荡船尾。东风吹山山骨瘦,水面之山山面皱。以水作镜山作人,云鬟雾鬓梳青春。问山何名山不落,水水山山自相接。一山分作两山看,两水环城一水合。苍茫山水万重重,鱼鸟云沙空复空。忽地斜阳挂西岭,浪花开出金芙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形貌造就了襄阳的山水性格,南北文化交汇于此,则孕育了襄阳山水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中,与山水美景相生相伴的遗落在襄阳山山水水之间的许多传说,更是赋予了襄阳山水文化的浪漫与传奇。为便宜其间,笔者把襄阳山水名胜及其传说分为三大片区:以岘山和汉水为主的襄阳市区、老河口、宜城山水名胜传说区;以荆山为主的南保谷山水名胜传说区以及枣阳山水名胜传说区。其中,三大片区较为著名的传说有:岘山的传说、隆中山的传说、鹿门山的传说、关山的传说、聚龙山的传说、五朵山的传说、青龙山传说、唐梓山传说、大阜山传说、春秋寨传说、汉水神女的传说、鱼梁洲的传说、和氏璧的传说等。[1]

第二种方案是使用42 HNM合金包壳。虽然这种合金的中子俘获截面大于锆,但其机械特性意味着包壳的厚度可以减小。第三种方案需要改变燃料基体,即使用铀钼氧化物燃料,以提高燃料基体密度,进而增加燃料组件的铀含量。第四种方案是采用复合材料制造包壳,包括拥有较小中子俘获截面的碳化硅材料。

襄阳山水名胜传说多以民间故事的形式呈现于世,这些故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人物个性鲜明,情节简单生动。形式上多是采用“山水+故事”的构成模式,再辅之于幻想夸张等表现手法。思想内容上多是表现抗天斗地、勇斗恶龙、智斗财主、祈福求安、仙女与民夫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他们的抗争精神、奉献精神以及仁爱精神等。从文化的角度看,正如神话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母体一样,其传说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呈现着民族精神、大众审美心理、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襄阳的山水名胜传说既有着这种泛文化意义上的共性,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内涵。笔者以襄阳山水名胜传说为本体,试着从审美文化特性等方面加以分析之。

一、襄阳山水名胜传说的独特性

独特性是由地域性决定的。襄阳地处“南北交汇,九省通衢”之地,北迎宛洛,西出巴蜀,东指淮扬,南控江湘,其文化也呈现着多样性的特点。襄阳古属荆楚文化圈,与北方文化相比,楚人尊凤、巫风盛行是荆楚文化的形象写照。作为荆楚文化的发祥地,襄阳的山水名胜及其风物传说最能彰显荆楚地域文化的特性,所谓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依据文化形成的地理因素,襄阳地势处在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根据其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特点,襄阳全境大致可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山区由武当山脉东端和荆山山脉北段组成,覆盖保康、谷城、南漳3 个县的全境,面积8 000 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0%。西部山区海拔多在400 米以上,其中保康县境内的关山海拔2 000 米,既是襄阳全境最高点,又是汉江与长江的分水岭。东部低山丘陵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地带以及与随州、钟祥、荆门交界地带,面积1 000 余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0%。西部山区和东部低山丘陵之间的中部广阔地带,由襄阳,枣阳,老河口3 市的“三北”岗地和分布在汉水、唐白河、蛮河流域的冲积平原组成,面积8 000 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0%。

林业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内容,森林作为林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防止水土流失,还能够净化空气。林业还可以加工成林木产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保护林业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经济效益。要确保林业能够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目标。

民间故事是现实的,又是非现实的,现实加幻想构成了民间故事的基本逻辑。幻想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艺术加工,是虚构的,充满了幻想性。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个人愿望或社会需要而引起,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想象。积极的、符合现实生活发展规律的幻想,反映了人们美好的理想境界,往往是人的正确思想行为的先行。它植根于现实生活,往往又对现实生活作夸张的叙述和描绘而达到一种升华,因而幻想中的事物比真实情况下的更活跃、更富色彩,充满了丰富的诗意的幻想。作家利用幻想手段作折光的反射,借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表达对真、假、善、恶、美、丑的审美评价。襄阳的岘山是由伏羲死后身体所化而成,鹿门山因汉光武帝托梦给习郁而改名,万山因汉水神女而浪漫,马跃檀溪成就刘备千古美名。枣阳的大阜山是由渔民李明铲除恶蛟后化身而成,唐梓山是二郎神担山逐日后留下的,凤凰山是美丽的姑娘变成的。谷城五朵山是观音娘娘打坐的莲花台五朵莲花瓣幻化而成,女儿峰是芍药仙子思恋真武大帝化身而成,梳妆台是王母娘娘丢下的梳妆盒化成。保康五道峡是哪吒降服祸害百姓的四妖龙腾空破壁而留下的,五道峡的夫妻峰是渔民和王母娘娘的亲侄女分别后形成的,太阳山是后羿射日留下的,尧治河因尧帝和他的儿子丹朱治水而得名。南漳春秋寨因关羽屯兵读《春秋》而得名,卞和庙、卞家岩、抱玉岩因卞和献玉刖足而享誉天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83] James Crawford and Donald R. Rothwell, The Law of the Sea in the Asian Pacific Region, Leiden: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95, pp. 237-242; 赵骏:《全球治理视野下的国际法治与国内法治》,《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第84-86页。

襄阳谷城承恩寺景区东南的五朵山,相传也是真武大帝修行之地。五朵山与周围山峰在内共9座山峰,山峰形如擎天柱子,并且成内五外四的排法,根根突兀峻峭,拔地而起且各不相连,显得盛气凌人。相传很久以前这里只有最外面四座山峰,而中间形如莲花的五座山是飞来之山,这与观音菩萨帮助真武帝修炼有关。真武大帝到武当山之前,在承恩寺东南方约两公里的地方修炼,每天打坐悟道,不食人间烟火,只汲取甘露灵气,并且剖腹喂蛇,剜肉哺鹰以救苍生。但由于真武是神之真身,凡间的山峰托不住他的元神,四座山峰日渐下沉,但真武专心修炼,只求得道,毫无知觉。受如来委派为助真武功德圆满的观音菩萨时时关注着这一情况,急忙派出四个鳖精潜入山底托住底座,山又慢慢恢复了原状。后来只因一鳖精急于成仙,私自逃走,致使西南一峰至今低陷许多。观音菩萨见状,明白这里聚集着日月精华、天地灵气,心地不纯之物易于成精,怕派了别的来又出现成精私逃之事,遂从自己打坐的莲花台上取下五个莲花瓣,化成五朵山,一起托住真武的元神,并派土地爷日日夜夜巡察九根柱子有无变化。受命察看的土地爷一天12 个时辰拄着拐杖,一根一根地细看,长年累月,勤察不辍。观音感其勤勉与忠诚可靠,便将五个莲花化为山峰,以减土地爷巡察之累。真武大帝成仙之后,五朵山便永远地留在了这里。后人有诗为赞:“五朵擎天气势雄,龙飞凤舞万山宗。根盘大岳威无际,向岩芙蓉瑞庆中。金鳞涌跃游源派,彩羽飞鸣玉带丛。兰楼交芳精灿烂,何须天外觅崆峒。”

湖北南漳县板桥镇的“九龙观”又名“中武当”,是湖北省境内继武当山之后,列于保康祖师殿之前的第二大名观,位于板桥镇谢家川村九泉并涌的九龙山顶,是嘉庆初年板桥乃至秦巴山脉的道教信徒遵照皇帝授封的旨意布施兴建的。“九龙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胜地,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有险峻、神奇、秀丽、清幽诸多特色。据悉“九龙观”还有大茅、三茅、龙门等名胜遗迹,南漳境内的茅坪、龙门皆因此而得名。

襄阳真武山又称“小武当”,《襄阳府志》记载明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降谕修建武当山宫观。满载武当山琉璃诸物的小船数以万计,停泊在襄阳龟山脚下的汉江边,“时风涛方作,顷之祥云数见,水天一色,咸谓元帝(真武大帝)显应”,于是先在此山修建玄武真宫。在历史传统习惯中,朝拜武当山者首先要到襄阳真武山给真武大帝上表章,算是报到。《太岳太和山纪略》:“真武观……在襄阳城西二里……谒太和(武当山太和宫)者先奏表于此。”财富力强者,继续去均州(今丹江口)武当山天柱峰朝金顶;钱乏体弱者,到真武山即使回转也算还了朝拜真武大帝的心愿。

湖北保康县歇马镇西北部的望佛山,《山海经》:“荆山之首曰景山。”据保康地名考证,景山即望佛山,主峰1 946 米,此山有四个传说,其中最著名的乃是道教圣地“中武当”的传说。山上有火神庙、祖师大庙。相传真武祖师选择圣地来到望佛山,有心立位于此,但见山体摇晃,又见正殿大钟自行飞往武当山,真武觉悟,于是坐位武当山。但他托梦道人在望佛山修建道观,名曰祖师庙,誉称“中武当”。

二、襄阳山水名胜传说的传奇性

襄阳山水名胜传说富有传奇性,这种传奇性表现在故事构思的幻想性、情节的曲折性和艺术形象的多样性上。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形貌孕育了襄阳的山水文化,东西南北之文化的交融造就了襄阳文化的独特魅力,散落在襄阳境内诸多的山水名胜传说无不体现了这种文化的痕迹,带有鲜明的地方特性。这类传说著名的有荆山卞和献玉、汉水神女弄珠、真武修行道观遗存、三国文化遗存、岘山文化遗存、枣阳浕水雕龙碑遗址等。现就真武修行道观遗存略加介绍,以飨读者。真武大帝乃道教上仙,全国有关纪念真武大帝的遗迹有湖北襄阳真武山、湖北十堰武当山、四川宜宾真武山、贵州兴仁翠屏山、山西方山北武当山、浙江衢州真武山等。[2]在这些纪念真武修行的名山古刹中,其他省市的文化遗存都是相对独立的存在,唯有襄阳真武山、谷城五朵山、南漳“九龙观”、保康望佛山祖师殿和十堰武当山形成了一个联动有机的整体。

襄阳山水名胜传说的故事篇幅长短不一,有的故事情节简单,有的故事情节则波诡云谲,曲折多变,诸如汉水神女舟遇郑交甫的故事、熊河银匠打败青龙的故事、九路寨抗土匪的故事、五道峡哪吒降龙的故事等。最离奇的故事当属源出荆山的“和氏璧”的传说,整个故事的发展可以概括为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以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楚人卞和于荆山得玉,一献玉于楚厉王被刖左足;二献玉于楚武王被刖右足;三献玉于楚文王,“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玉也,遂命名曰‘和氏璧’。”(《韩非子·和氏》)从此,“和氏璧”成为天下所共宝,楚国视其为“镇国之宝”——“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先后击退了觊觎宝物的齐国、吴国、晋国、秦国的进攻。楚威王时期,楚威王遵循楚国先哲“国之宝器,其得在贤”的教导,将“和氏璧”赏赐给了灭吴败魏有功的昭阳。昭阳率百余宾客游览赤山,席中应众人之请,出璧传视,众人争睹奇迹,及至散席,发现和氏璧不翼而飞。当时张仪正在昭阳门下,众人怀疑“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后来张仪遁楚入秦,为相后屡次挟私报复。

山水名胜是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自然景物呈现出自然山水之美,人文景观则体现出人文之美,二者形成“象”与“意”的完美融合。山水美景与传说共生相随,融为一体,故事的发生往往以山水美景为依托,从而赋予了山水名胜传说以特有的审美特质。[4]

民间故事的人物形象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且这些人物形象还表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首先,襄阳山水名胜传说的人物群像中既有普普通通的百姓,诸如渔民、猎人、山民、农姑、铁匠、樵夫、土财主等;又有传说中的人物,诸如伏羲氏、神农氏、唐尧氏、夏禹氏、隋炀公主,以及楚王、刘秀、刘备、关羽、张飞、马良、诸葛亮等历史人物;还有神话传说中的真武大帝、观音娘娘、八仙、哪吒、二郎神、后羿、汉水神女等。此外,还有龙、凤、虎之类的。如此之多的艺术形象,唯有民间文学才会有。其次,这些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爱憎分明,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使命感,从而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有为民除害、降服恶龙、化身大山镇海的渔民李明,(《大阜山》)有勇斗青龙、保一方平安的银匠,(《青龙山》)有智斗财主、保全农民父子的聪明仙女,(《凤凰山》)有抗争王母娘娘的玉龙和金凤,(《聚龙山》)有降服四龙、为民除害的哪吒,(《五道峡》)有身披霞光、情系灾民、普降甘霖的观音大士,(《唐梓山》)有口齿伶俐、戏斗郑交甫的汉江神女,(《神女弄珠》)还有追日逐阳的后羿与杨二郎。(《太阳山》)

大凡山美水秀的地方文化现象就多,传说也最丰富多彩,就襄阳来说,现在都成为了风景名胜区。

秦嬴政命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玉玺,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形同龙凤鸟之状,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因此称为“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成为国家和王权的象征。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行至洞庭湘山,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抛“传国玺”于湖中,祀神镇浪。秦末刘邦攻陷咸阳,子婴跪迎都门,献“传国玉玺”于刘邦。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派北阳侯王舜进宫索要玉玺,孝元太后怒斥王舜,随即将玉玺投之于地,传国玺被摔缺一角,经黄金镶补,但终难天衣无缝,天下至宝,从此留下瑕痕。(事见《汉书·元后传》)后王莽兵败,几经辗转,“传国玉玺”归属光武帝刘秀。

三、襄阳山水名胜传说的审美性

后来,赵国宦官缪贤偶然以五百金购得“和氏璧”,私藏不成,献给赵惠文王。秦昭王听说后,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数十年后,秦灭赵,“和氏璧”终于落入秦国。

东汉末,宦官张让、段珪作乱,汉少帝夜出北宫,与掌玺者走散。后少帝回宫,六玺俱在,而独失传国玺。不久,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长沙太守孙坚攻入洛阳,从城南甄宫井中捞出一宫女的尸体,在其项下锦囊中金锁关闭的朱红小匣内取出玉玺。玉玺方圆四寸,上携五龙交纽,旁缺一角,以黄金镶补,有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孙坚获传国玺,心生异念,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谁知传国玺并未给孙坚带来好运,不久他就在岘山阵亡。袁术乘孙坚之妻归乡之机,派兵于半路截得玉玺称帝。袁术死后,其妻扶棺奔庐江,又被荆州刺史徐璆把传国玺抢去献给了曹操。……也有人说传国玉玺在秦始皇死后随棺而葬。试想,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件宝物有“和氏璧”如此传奇。[3]

其一,描写鹿门山美景的。《鹿门山赋》:“穷林大泽,羽鳞遂性之场;冥岩幽壑,隐沦适志之地。空闻阆丘蓬岛,象外之蕊宫孰见?但见襄阳汉津,区中之鹿门贤栖。山灵入梦,花径存光武之石;云树迷烟,风物著荆楚之野。观其玉岫遐标,碧岑轩峙。横积翠于遥空,带长流于大野。丰草茂树,郁苍岩岭之上;淙溪飞瀑,流响林谷之间。霜岚朝浮,既连前浦之云;氛霭暮兴,还笼远江之水。砌红堆绿,迟日临而鲜茂;秋水长天,爽气拂而澄朗。石台晚来,睇霞外之鹜飞;松磴晓开,听云间之鹤唳。几处风亭,送目有七泽之景;何年菌阁,放眼睹九派之分。喧寰非远,胜气常清。林动清籁,鸟传幽鸣。契高流绝尘之怀,悦仁者乐山之性。”

其二,描写万山美景的。万山东距襄阳古城,西接古隆中,南临秦巴古道,北抵汉江。万山与南邻柳子山一脉相承,恰似“龙头”,由南向北,飞驰汉江边,屹立江渚上,其山的北端绝壁临江,奇峭挺拔,与壁下“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发醅”的碧绿江水“零距离”接触,自然天成为“青山绿水”胜景。万山壁立江边,拔江而起,高耸兀立,悬崖磷峋。伫立崖边向北眺望,天宽地阔,大气磅薄。远看,大江浩荡东去,渔帆点点;近处,无垠沙洲如茵,绿意盎然;俯视壁下,绿波荡漾东流,江碧峰青。孟浩然有一首非常著名的《秋登万山寄张五》的诗:“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洒来,共醉重阳节。”

渠道预制混凝土板衬砌糙率取0.017,沿线土质多为粉土、黏土、粉质黏土,当渠道设计水深在小于1m时,填方渠道的内边坡需≥1.25[3]。结合渠道土质及项目区的实际运行经验,确定渠道内外边坡系数均取1.5。按照设计流量,本次渠堤宽度取1.0m。4、5级渠道岸顶超高计算如式(1):

(1){cM,cs,cd,cl}={500,95,50,10},{cAn_A,cAf_A,cAn_M,cAf_M,cAr_A,cAr_M}={12,15,24,30,200,500},{cBn_A,cBf_A,cBn_M,cBf_M,cBr_A,cBr_M}={22,25,34,40,240,540};

其三,描写谷城大薤山美景的。薤山十大自然景观:女儿峰秀、梳妆台峻、林海绿涛、鬼斧岩险、神农洞幽、鸳鸯石竒、楠竹苍翠、古枫醉秋、油茶飘香、朝看日出。大薤山濒临汉江,南有南河,北有北河,两河夹山,水流风动,并且分别在山脚下形成了三个平湖,即南河大坝、庙子头大坝和潭口水库。

大力弘扬绿色文化。举办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节能宣传周、绿色家庭创建、“保护母亲河”“评选最美家庭”等主题活动,实施公交优先、“绿色出行”计划,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训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840人次,新编义务教育省情教材《美丽江西》,创建21所全国文明校园、195所省级文明校园,推进15个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

这些山水名胜再加上浪漫神奇的传说故事,从而造就了山水传说的一种审美特质——诗情画意,刚柔相济。山水借助传说而浪漫神奇,传说借助山水而瑰伟美丽,山水与传说相为相成,相得益彰,这是一种完美的结合,同时也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山水文化美学的内在意蕴。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中,从伦理道德的观点去看待自然山水,把自然山水看作是人的某种精神品质的表现和象征。山意象代表伟岸、雄奇、刚健,是“仁者”;水意象代表轻柔、多变、处下,是“智者”。山水同时又都具有“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勇者不惧”。“智者、仁者、勇者”这三类人物也正是山水名胜传说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匡扶正义,惩恶扬善,同情弱者,智斗强敌,勇于牺牲,不怕困难。“智慧、仁义、勇敢”正是他们精神品质的写照,也从形式上诠释了民间传说的本质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家龙.襄樊地名趣谈[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2]刘守华,陈建宪.武当山传说选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王春云.千古之谜探索发现系列丛书·和氏璧之迷[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

[4]过竹,黄利群.山水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The Legend of Xiangyang Scenic Spots and Its Aesthetic and Cultural Features

Xiong Xuan-de
(Xiangyang Polytechnic,Xiangyang Hubei 441050,China)

Abstract:Xiangyang scenic spots and their legends are colorful and widely spread.Scenic spots and folk legends co-exist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giving Xiangyang mountains and rivers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showing unique,legendary,aesthetic and other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Xiangyang; legend of scenic spots; aesthetic culture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84(2019)03-0011-05

收稿日期:2019-03-20

作者简介:熊选德(1962-),男,湖北枣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襄阳文化;陈文俊(1963-),男,湖北谷城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襄阳民俗文化。

(责任编辑:漆福刚)

标签:;  ;  ;  ;  ;  ;  ;  ;  ;  ;  ;  

熊选德:襄阳山水名胜传说及其审美文化特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