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体系论文_魏守华,陈珑隆,杨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镇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城镇,体系,城市,城镇化,人口,陕南,总体规划。

城镇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魏守华,陈珑隆,杨阳[1](2019)在《城市规模增长与城镇体系协调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大城市和小城市都具有较高的人口增长率,而中等规模城市(100万左右)增长相对缓慢;中等规模城市"塌陷"导致我国城镇体系不够协调。不同规模城市增长差异的理论解释为:大城市超常增长是由于交通通信技术进步、政府撤县(市)设区的政策支持和自身的集聚效应;中等规模城市"塌陷"是由于市场区位优势弱化、产业关联性不强和公共服务相对不足;小城市快速崛起是由于"借用"(分享)大城市的规模优势及产业转移中的区位集聚。未来我国城镇化战略重点是推进一批中等城市崛起,"承上启下"地促进城镇体系协调发展。(本文来源于《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朱胜隆[2](2019)在《城镇体系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人们对研究方法的了解也越来越深,从最初的以定性为主的研究方法向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转变,本质也从静态的认识向动态的、非线性的认识演化。本文以时间为轴线,梳理了1992年以来有关城镇体系研究的相关文献,分城镇体系的演变、形成规律,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点,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以及发展对策五个部分进行论述,通过对各阶段文献的总结,意在对城镇体系的研究有个大致的梳理。(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9年32期)

孟祥林[3](2019)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博野城镇体系发展构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博野需要充分利用近邻中心城市以及"京津石叁角形"中地位不断提升的优势,克服缺乏城市主链、区划间融合程度低以及文化整合力不强等缺陷,提升城镇发展水平。根据博野的乡镇中心地分布情况以及与安国、蠡县的关系,博野城镇化进程中需要进行扇形地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C+O+C"结构的城镇团,其中"C"是分别以安国和蠡县构建的C形城镇环,"O"是以博野为中心构建的城镇环。为了进一步完善博野城镇体系,需要在如上基础上分叁步构建博野"广域城镇体系",第一步是突出L_b~z和L_b~x的主导地位,第二步是基于L_c~3构建博野"广域城镇体系",第叁步是通过"L_b~x+L_s~d+L_a~n"整合更多区域。(本文来源于《城市》期刊2019年10期)

邢海虹,李双,杜建括[4](2019)在《西部山区城镇体系人口容量研究——以陕南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西部山区新型城镇化中的人口问题,基于最大建设用地面积,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法等计算了陕南城镇体系的适度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并进行了城镇人口迁移区划。结果表明:陕南城镇体系适度人口容量为541.46万人,最大人口容量为1 007.21万人;陕南城镇人口迁移内部分化显着,包括2个迁出区(13个区县)和4个迁入区(15个区县)。改变人口向产业集聚区迁移的传统模式,根据地区特征鼓励产业向人口集聚区转移将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贺佳,周帙恒[5](2019)在《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助力打好叁大攻坚战 更好顺应人民群众对住房和城乡建设的新期待》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南日报10月14日讯(记者 贺佳 周帙恒)今天上午,省委书记杜家毫在省住建厅调研时强调,要牢牢把握住建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聚焦高质量发展,保持定力韧劲,积极担当作为,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助力打好叁大攻坚战,更好顺应人民群众对住房和城乡建设的新期待。(本文来源于《湖南日报》期刊2019-10-15)

綦岩[6](2019)在《清代黑龙江地区的城镇与城镇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是历史上形成和发展的地理实体,用具体特殊的空间结构来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城镇体系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在区域内构成的几何投影,囊括城镇的分布、转移与城镇体系的构建。清代是黑龙江地区城镇发展的重要时期,城镇体系的构建涉及国防安全、经济发展和外交战略,(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0-14)

李海霞[7](2019)在《西藏全面完成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日前从西藏自治区住建厅了解到,西藏全面完成了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确定了新型城镇优先发展战略,为全区城镇区域协调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同时,全区已初步构建以拉萨市为中心,六市(地)所在地城镇为次中心,其他城镇为基础的叁级城镇体系。城乡规划工作的法律(本文来源于《建筑时报》期刊2019-10-14)

鲍超,刘若文[8](2019)在《青藏高原城镇体系的时空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育对区域城镇化进程及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基础,导致城镇体系不甚健全。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薄弱,不利于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及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以建制镇以上的镇区和城市市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统计数据与遥感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青藏高原1990-2015年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和规模结构进行时空演变格局分析,并采用重心移动模型揭示了青藏高原城镇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重心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城镇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东南密集、西北稀疏"、"大分散、小集聚"的格局;城镇分布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增长特征且总体趋于集聚,在空间上不均衡程度呈上升趋势但2005年后明显减缓;虽然建制镇数量大幅增长,但96.88%的城镇规模在5万人以下,大中小城市发育不足;城镇人口规模重心呈现"先向西南,再向东北,又向西南"的移动轨迹;城镇用地规模重心呈现"先向东南,再向西北,再向东北"的迁移趋势。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及其时空演变特征,为青藏高原新型城镇化及城镇空间格局优化提供基础依据;提出了资料缺乏和统计口径不一致的条件下城镇规模的合理估算方法,对我国城镇化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陈晨[9](2019)在《我国人口流动作用下主要流入地和流出地城镇体系的特征演变(1987—2010)》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伴随着大规模人口流动,形成了区域集中度较高的两类地区——主要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总体而言,从人口流动的视角系统性考察上述两类地区区域城镇化特征的研究较少。本文聚焦大规模人口流动作用下主要流入地和流出地城镇体系的特征演变。结果表明,流动人口高度集中在城镇体系的"首末两端",并呈现出高度的本地化特征。同时,人口流动确实使得主要流入、流出地的城镇体系都一定程度上更趋于符合"位序—规模"分布,但是,在人口流动作用下,主要流入地省份的"首位度"不断下降,而主要流出地省份的"首位度"却处于上升通道中,显示出显着的"对偶性差异"。(本文来源于《小城镇建设》期刊2019年09期)

清风[10](2019)在《砥砺前行70年 四川绘就新型城镇化大美蓝图》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人类文明的象征,正不断重塑人类与地球的相处方式。清晨起床上厕所,下水道是否通畅;洗漱,自来水管出不出水、流出来的水是否合格;用早餐,食品是否安全;晚上睡觉,周边有没有噪声干扰……这些都考验着城市的管理和服务。从清晨起床,到夜晚休息,人在城市(本文来源于《四川日报》期刊2019-09-11)

城镇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人们对研究方法的了解也越来越深,从最初的以定性为主的研究方法向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转变,本质也从静态的认识向动态的、非线性的认识演化。本文以时间为轴线,梳理了1992年以来有关城镇体系研究的相关文献,分城镇体系的演变、形成规律,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点,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以及发展对策五个部分进行论述,通过对各阶段文献的总结,意在对城镇体系的研究有个大致的梳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镇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魏守华,陈珑隆,杨阳.城市规模增长与城镇体系协调发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9

[2].朱胜隆.城镇体系研究综述[J].居舍.2019

[3].孟祥林.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博野城镇体系发展构想[J].城市.2019

[4].邢海虹,李双,杜建括.西部山区城镇体系人口容量研究——以陕南地区为例[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贺佳,周帙恒.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助力打好叁大攻坚战更好顺应人民群众对住房和城乡建设的新期待[N].湖南日报.2019

[6].綦岩.清代黑龙江地区的城镇与城镇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7].李海霞.西藏全面完成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N].建筑时报.2019

[8].鲍超,刘若文.青藏高原城镇体系的时空演变[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

[9].陈晨.我国人口流动作用下主要流入地和流出地城镇体系的特征演变(1987—2010)[J].小城镇建设.2019

[10].清风.砥砺前行70年四川绘就新型城镇化大美蓝图[N].四川日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叁月街庙会集市盛况(云南大理)成熟工业化模式反哺示意图许学强对我国城镇体系演化的阶...弗里德曼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阶段划...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图-49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

标签:;  ;  ;  ;  ;  ;  ;  

城镇体系论文_魏守华,陈珑隆,杨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