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消极自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自由,消极,财产权,枪支,霍布斯,媒介,个人主义。
消极自由论文文献综述
聂敏里[1](2019)在《回答一个问题:消极自由究竟有什么错》一文中研究指出伯林的"消极自由"概念是一个影响广泛而又备受争议的概念。在揭示这个概念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根源的基础上,对这个概念的内在理论困难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消极自由"的实质是个人自由,而个人自由构成了古典自由主义的核心。"消极自由"所消极界定的"不受干涉的自由",其实质是一个人的行动在其私有财产权范围内的不受干涉,从而,私有财产权既规定了一个人的自由,也限制了一个人的自由。基于私有财产权的自由竞争揭示了"消极自由"概念背后所隐含的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这就是一个普遍冷漠和无是非的社会生活图景。"消极自由"的自由观所体现的实际上是一种合理利己主义的社会生活原则。(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9年05期)
曲慧,喻国明[2](2019)在《媒介菜单与消极自由——论个体媒介认知的叁重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限的互联网世界与无穷的个人时空序列相交,所组合出的"媒体菜单"是高度异构化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二分法早已无法诠释媒介环境发展的现状,探寻新的、基于消费者的"媒介认知框架"需要引入更多的哲学与心理学方法。基于消极自由视角的"叁把椅子"隐喻以及哲学领域的叁重自我,可尝试提出私人媒介(private media)-公共媒介(public media)-群体媒介(collective media)的心理认知框架。受众通过不同媒介的开启和关闭,来控制自己与外界的链接关系和自我卷入程度,从而建构起个体的媒介认知。(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9年07期)
朱欣[3](2019)在《柏克与消极自由:柏克对现代自由主义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柏克在伯林的自由分类中占有一个模糊的位置,如何看待柏克在现代自由主义中的位置是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通过对现代自然法学派的批评,柏克阐述了其独特的自由观,这种自由观以财产权为线索,它超出了伯林的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二元对立,引进了一种与财产权和历史变化相关的新自由,它表明就个体与国家的关系而言,个体具有"穿透性"和"封闭性"的双重面向。柏克的分析揭示出伯林的方案难以有效地对抗现代政治的根本困难。(本文来源于《政治思想史》期刊2019年02期)
薛刚[4](2019)在《中国本土的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九五八年,以赛亚·伯林系统阐释了消极自由(negative liberty)和积极自由(positive liberty)的概念,对此后政治哲学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过,很少人注意到早在二十世纪初中国人即定义了一组含义相近的词汇,并就自由与民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一九一叁年春夏,孟扬在《论衡》杂志发表了《论国会之组织》《论个人之自由》和《论政府之性质》叁篇文章。其中《论个人之自由》一文分五节,详细论述(本文来源于《读书》期刊2019年06期)
崇明[5](2018)在《消极自由、多元主义与政治正确》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引发了种种争议,伯林的"两种自由的概念"一文依然是对现代个体自由的最有力的辩护之一。在这篇文章中,伯林的主要策略在于通过把消极自由与其他价值加以分离,从而维护消极自由自身的正当性。这一分离立足于伯林对价值多元和冲突的必然性的认定。伯林企图说明消极自由的正当性就在于其自身,而不取决于其他价值,然而这一对消极自由与其他价值的分离暴露了消极自由及以其为起点的现代社会的内在张力和脆弱。伯林对价值多元的高扬和对价值一元主义的激烈(本文来源于《知识分子论丛》期刊2018年01期)
洪琼[6](2018)在《激情的边界——霍布斯的消极自由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霍布斯在《法律、自然和政治原理》、《论公民》、《利维坦》中关于自由的定义分别有着叁种不同的表述。霍布斯是从激情出发思考自由的,并通过不断扩大定义的外延,使得"自由"足以涵括自然世界和人造世界。当然,霍布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克服古典自由论及共和主义自由论的缺陷,赋予臣民以消极自由。由他所开创的消极自由观对西方现代的自由民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徐培良[7](2018)在《刍议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思想道德文明建设,需要对市场经济的弊端导致的道德滑坡现象进行积极干预,这就需要正确处理人的自由的问题。为此,本文分析了西方的两种典型的自由观,以为我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批判吸收其合理部分,为我国道德文明建设服务。(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陈晓平[8](2018)在《透视美国枪支文化的死结——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张力与吊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国内频频发生的枪击事件,美国政府却是闪烁其词、无所作为;美国百姓和社会舆论也是莫衷一是、无可奈何,美国的枪支文化已经陷入一个怪圈和死结。其根本原因在于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严重失调,即公共权力过于消极而个人权利过于积极,以致私权达到越规性积极自由的程度。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普遍福祉,政府必须限制公民的越规性积极自由,包括管控甚至禁止私人拥有枪支,否则就是对"自由"概念的滥用和对公共权力的亵渎,这也是美国枪击案件频发的症结所在。(本文来源于《湖南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龚群,李晓冬[9](2018)在《两种消极自由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世纪,伯林和弗洛姆都提出了自己的消极自由观。伯林的消极自由指的是不受干涉、不受侵犯的个人领域;而弗洛姆的消极自由指的是现代人摆脱传统的社会关系的束缚而获得的独立自由,但人在获得这种消极自由的同时,带来的却是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在伯林看来,成为自己主人的积极自由的变性将导致消极自由领域的消失,而弗洛姆则认为,正是人们力图逃避自由,才导致了法西斯主义或极权主义的兴起。如何克服弗洛姆所说的消极自由所带来的孤独感与不安全感,如何捍卫伯林所说的消极自由的领域,是现当代社会给我们的难题。重建小型共同体可能是我们的出路之一。(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周柄含[10](2018)在《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事件营销的道德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事件营销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的一种营销手段,本文是以"王老吉"营销事件为例,从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两种不同的道德观进行分析,得出消极自由认同事件营销,而积极自由批判事件营销的结论。(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消极自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限的互联网世界与无穷的个人时空序列相交,所组合出的"媒体菜单"是高度异构化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二分法早已无法诠释媒介环境发展的现状,探寻新的、基于消费者的"媒介认知框架"需要引入更多的哲学与心理学方法。基于消极自由视角的"叁把椅子"隐喻以及哲学领域的叁重自我,可尝试提出私人媒介(private media)-公共媒介(public media)-群体媒介(collective media)的心理认知框架。受众通过不同媒介的开启和关闭,来控制自己与外界的链接关系和自我卷入程度,从而建构起个体的媒介认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消极自由论文参考文献
[1].聂敏里.回答一个问题:消极自由究竟有什么错[J].道德与文明.2019
[2].曲慧,喻国明.媒介菜单与消极自由——论个体媒介认知的叁重框架[J].探索与争鸣.2019
[3].朱欣.柏克与消极自由:柏克对现代自由主义的反思[J].政治思想史.2019
[4].薛刚.中国本土的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J].读书.2019
[5].崇明.消极自由、多元主义与政治正确[J].知识分子论丛.2018
[6].洪琼.激情的边界——霍布斯的消极自由观[J].天津社会科学.2018
[7].徐培良.刍议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8].陈晓平.透视美国枪支文化的死结——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张力与吊诡[J].湖南社会科学.2018
[9].龚群,李晓冬.两种消极自由观[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10].周柄含.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事件营销的道德问题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