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首次发现白垩纪紫萁科叶柄基化石

中国东北首次发现白垩纪紫萁科叶柄基化石

论文摘要

我国东北地区是北半球少有的中生代紫萁科茎干化石产地之一。该地区出产的茎干化石为研究中生代紫萁科的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我国过去报道的紫萁科茎干化石来自东北地区的侏罗系。近期在东北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系发现了紫萁科茎干化石,为认识紫萁科在中生代晚期的演化发展过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证据。本研究报道了在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和平镇发现的白垩纪紫萁科叶柄基化石。横切面上看叶柄基以茎缺失的位置为中心螺旋状排列,较为紧密。维管束木质部呈深凹的C形,末端向内弯曲。维管束凹陷处有薄的C形、边缘呈波纹状的厚壁组织带。C形维管束与厚壁组织带之间分布着薄壁细胞组成的粘液囊。内皮层中分布着不规则排列的若干厚壁组织束。近轴端叶柄基托叶翼中分布有2个较大和若干小的厚壁组织束;大的厚壁组织束呈水滴形。随着叶柄基由近轴端向远轴端的延伸,维管束近轴面凹陷处的厚壁组织带长度增长,粘液囊数量增加;托叶翼中厚壁组织束数量相应增加,除了两个大的厚壁组织束外,它们附近增加了若干大小不等的厚壁组织束和单个厚壁纤维细胞。当前化石是我国第一个白垩纪保存解剖结构的紫萁科化石记录。其结构特征与灭绝的Osmundacaulis和现存的Plenasium的叶柄基比较相似,可能代表了白垩纪以上两属的成员之一。由于目前欧亚大陆白垩纪还未见Osmundacaulis和Plenasium的茎干化石记录,当前化石的发现丰富了欧亚大陆白垩纪紫萁科植物的多样性。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2 系统描述
  • 3 比较与讨论
  •   3.1 同现存紫萁科各属比较
  •   3.2 同中生代紫萁科各形态属比较
  •   3.3 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程业明,刘风香,靳悦高

    关键词: 紫萁科,叶柄基,解剖结构,粘液囊,松辽盆地,白垩系

    来源: 地球学报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地质学

    单位: 中国地质博物馆

    基金: 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编号:2018JDEPw001),自然资源部部门预算项目(编号:121113000000160404)联合资助~~

    分类号: Q914.2

    页码: 699-707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16402K

    下载量: 44

    相关论文文献

    • [1].紫萁科植物——漫长演化历史的见证者[J]. 大自然 2015(04)
    • [2].从无性生殖分析蕨类植物紫萁的原始特征[J]. 生物学通报 2019(02)
    • [3].紫萁孢子囊发育中多糖和脂滴的细胞化学观察[J]. 西北植物学报 2017(12)
    • [4].黔产紫萁科、里白科、碗蕨科药用植物的资源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09(06)
    • [5].识别真假贯众[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3(12)
    • [6].辽西侏罗纪紫萁根茎化石新材料(Ashicaulis wangiisp.nov.)及古生物地理学和演化意义[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10)
    • [7].不同因素对紫萁总黄酮和多糖含量的影响[J]. 军事医学 2019(04)
    • [8].紫萁营养叶中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2013(08)
    • [9].不同培养条件对紫萁原叶体发育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4)

    标签:;  ;  ;  ;  ;  ;  

    中国东北首次发现白垩纪紫萁科叶柄基化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