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开通自助e站(论文文献综述)
马琼[1](2021)在《基于互联网的AB商业银行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赖晶晶[2](2021)在《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社区警务在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条件下智慧警务的崛起,为社区警务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智慧社区警务模式成为必然,并已显示出特定的优势。从宏观上看,警务的“智慧化”不仅会给基层警务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更为解决新问题带来了新的方法和策略。随着智慧警务作为推动警务工作创新样态被顺利推出,智慧社区警务也成为在大数据、物联网等条件下的警务新选择,成熟又行之有效的社区警务理论为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建设提供了指导方向。在智慧警务引领下,多地公安机关对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不断实践探索,成为警务运行模式构建中实现社区警务新效能弯道超车的“加速器”。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驱动,公安机关也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经过不懈努力,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样态与运作方式也越来越清晰。基于各地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理论和实践探索,本文从目标、导向、机制、体系四个方面对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求,明确了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构建目标是推动基层治安治理智慧化;预测性警务是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构建导向;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构建机制则必须满足建立健全智能防范研判机制、数据信息共享机制、精准打击防控机制、科学考评管理机制等要素。智慧社区警务模式构建的体系架构需要以基础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用户层为条件。通过智慧社区警务实践模式的常态化与非常态化的两种样态,分别对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构建效果进行了验证。其常态化样态,选取了F分局智慧化的实践操作与运行状态;非常态化样态则以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社区警务运行状态进行了应急状态与防控常态化下的操作为实证。智慧社区警务建设的实践及其在运行中的检验,不仅证明了社区警务的智慧化手段行之有效,且充满后劲,未来将大有发展之必要。如同任何一项警务创新的逻辑发展顺序一致,智慧社区警务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扰与困难。在实践探索中,智慧社区警务的发展如何直面问题并适应信息化时代条件的新要求,本文也提出了对智慧社区警务模式样态的完备与优化路径的个人意见。智慧社区警务是智慧警务的一个侧面,也是新时代条件下基层公安机关对公众的新需求、新期待积极回应。智慧社区警务模式建设已是新时代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更多期待,满足广大民众新需求的大势所趋,也是构建平安中国建设的需要。智慧社区警务作为一种基层社区治理方式与治理形态,不仅推动着基层警务改革,更推动基层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刘欢[3](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江冬冬[4](2020)在《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随之改变,尤其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社区警务的信息化发展,即使得社区警务——这一基层社会治理单元从职业化向信息化转变。也正因为这种变化,对基层社区警务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社区警务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以适应这一新变化。如此才能在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蚌埠市作为全国市域治理现代化的试点城市之一,在社区警务建设方面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在投入方面、重视程度、信息化水平、群众参与等层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立足于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现状的实地调查,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该市社区警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结合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社区警务建设的典型经验,进而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为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能力现代化提出了务实的政策建议。论文从六部分展开论述。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阐述了与社区警务建设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铺陈。第一章,介绍了信息化社区警务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为后文的分析找到切入点。第二章,主要对蚌埠市社区警务的建设现状进行描述,并将其建设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详细阐述了不同阶段的各自特点。第三章,主要分析了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研究认为蚌埠市社区警务的硬件设施仍待完善,社区警务室分布不均衡,社区民警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也不佳。接着,又仔细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认为思想观念的滞后,组织管理模式与制度设计不科学,社区警务保障机制不充分,社区民警信息素养不高,社会合力尚未形成共同阻滞了蚌埠市社区警务的信息化建设。第四章,总结提炼国内外社区警务建设的典型模式和经验,以期为推进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的信息化提供经验参考。第五章,在前面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的可行路径。认为,唯有提升各方思想认识,重塑社区警务管理制度体系,健全社区警务保障机制,全面提升社区警务信息化应用水平,打造社会参与合理,才有可能推进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提升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任传建[5](2020)在《重构和整合:城郊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陆应果[6](2020)在《长三角铁路:先行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文中研究表明6月5日上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沪苏湖铁路开工仪式"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这标志着全长163.8公里的沪苏湖铁路正式进入开工建设阶段。近年来,承担着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铁路运输和建设管理任务的上海局集团公司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聚焦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国家战
武紫涵[7](2020)在《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空间环境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由单线形式演变为现在的网格布局,不同线路相互交叉形成了站点换乘空间。由于早期建设预见性规划不足,换乘空间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同时存在诸多问题,使人们在换乘空间环境中体验感受不够满意,针对地下轨道交通的现状问题学者们提出的策略众多,但针对站点换乘空间环境适宜性评价与优化策略的相关理论研究不够周全。本课题基于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空间环境营造,阐述了在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空间、地下空间环境优化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现状,根据人、环境与行为的相互关系,分析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站内换乘空间的人群与行为特征,总结影响乘客在换乘空间内行为活动的环境特征,提出换乘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的影响因素做定量分析,并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站点换乘空间进行环境适宜性现状评价,基于评价结果总结出上海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空间的现状问题,针对现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站点换乘空间环境优化策略进而提升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空间环境品质。本课题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乘客在换乘空间中主要产生必要性行为与自发性行为两大行为活动,通过对影响换乘空间内人群行为活动的空间环境要素进行分析,总结换乘空间内的换乘方式,提出了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设计优化应遵循的五大原则。(2)上海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存在着设施更新不及时,管线裸露;换乘时间较长,效率较低;导向系统被广告遮挡,炫光严重;文娱空间较大,但利用率低;缺少绿植等一系列问题。(3)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的安全性、实用性、便捷性、舒适性与美观性出发,对改善换乘空间环境的现状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从而提升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品质。
杨浩勃[8](2020)在《基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城市社区多元治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作为社会治理基本单元的社区,其治理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基于当前社区治理现实困境和治理模式研究的不足,本研究以中国特色城市社区多元治理模式构建及实现路径为目标,综合运用治理、社会资本、系统协同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社区多元治理内涵,结合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先以扎根理论的方法探寻影响社区治理模式选择的因素与路径,然后利用结构方程对总结的模式理论架构及路径进行检验,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社区多元治理模式进行提炼总结,构建普适化的多元治理实现路径,最后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主要从社区内部结构变量和外部环境要素两个维度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区运行的规则即本研究总结的政治因素,社区的共同体属性即本研究所指文化因素,表现为社区的整体的价值认同和规范,社区的自然物质属性即本研究所指的经济、区位、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等因素,它们通过影响社区治理的组织结构、社区的人口特征和社区的社会组织发育这三个社区内部结构因素的中介作用影响社区多元治理。这八个因素是影响社区多元治理模式选择的基础性和重要决定性因素,然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这些因素的作用路径,为社区多元治理的实现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抽象提炼了具有普适意义和推广价值的中国城市社区多元治理“1+N/3PS”理论模式。“1”是常量,指党领导下的居民群众依法自治的这个基本点,体现模式的普遍性;“N”指变量,具体指社区影响因素、多元主体和实现路径,体现模式的差异性;3PS代表社区治理的发展要先后经历的三个阶段,即多元主体培育、多元共治、多元自治三个发展阶段,体现模式的发展性。在模式的具体实现路径上,提出基层党建、居委会角色重塑、诚信和法治建设、文化建设等12条常规实现路径,进而构建了中国城市社区多元治理“13712+N”实现路径体系,即1个基本点、3个发展阶段、7个基本遵循、12条常规路径;“N”是变量,指各社区在路径选择、组合和顺序的差异性。为推动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城市社区多元治理的实现,研究进而从宏观层面构建了重构治理空间,培育多元主体,推进公平参与,涵养社区文化,积累社会资本,完善法治保障等六维对策架构,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社区多元治理制度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融通和互动。
张晓[9](2020)在《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中的用户参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文化建设的新平台、新阵地。随着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公众对精神文明生活的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党和国家号召,多省市开设了“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在融合背景下为公众提供了便携、丰富的文化产品,但在建设过程中仍面临信息不全面、资源利用率低、用户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与平台“以用为本”的建设初衷相悖。目前关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研究集中在资源融合、平台体系建设方面,关于用户参与方面的研究较少,需要系统的梳理用户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内容和渠道及用户参与平台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在此研究基础上提供合理的平台优化方案,能够为融合平台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首先界定了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相关概念,结合政策文件中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有关的内容形成用户参与内容和参与渠道的基本分析框架。以网络调查发现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结果为基础,参考政策中提供的内容指标及相关文献制定测试任务,通过招募择定12位用户参与测试,利用SPSS对测试结果进行数字层面的分析,结合访谈内容利用关键词提炼完善用户参与中的问题研究,发现用户在使用平台时出现感官体验差、内容贡献通道不通畅、交互效率低、信息需求无法满足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平台优化思路和可行性建议,为平台系统、内容、服务优化提供借鉴。
吴昊[10](2020)在《中小银行应用金融科技创新的策略及经济效果研究 ——以北京银行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科学技术创新日益改变着传统的经济金融活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核心技术的兴起带动了新兴金融机构的发展,对传统的金融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尤其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体系影响最为强烈。同时,在金融脱媒、同业监管和利率市场化三大压力下,我国传统银行面临重大挑战。2019年8月,央行出台《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指导金融机构布局金融科技。在此背景下,传统中小银行需要采取行动来推动自身的发展,而顺应发展潮流的金融科技的应用无疑是推进其创新升级的利器。对于中小商业银行,如何布局金融科技进行创新升级以及相关创新能否带来预期的经济效果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北京银行为例,基于交易成本、功能金融和金融创新理论对其应用金融科技进行创新升级的动因、具体策略、经济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首先,北京银行应用金融科技创新的动因包括客户消费习惯改变、互联网金融公司抢占市场、国家政策支持的外部动因和风控能力不足、盈利能力下降、自身产品缺乏吸引力的内部动因;其次,北京银行主要创新策略包括革新组织结构、创新产品与服务、变革营销方式与渠道、建立风控新办法四个方面;结合创新策略的分析发现北京银行应用金融科技创新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促进经营效率的提高,降低了贷款前期风险但是总体风控效果不佳,投资者对其发展金融科技持积极态度;进而发现创新策略存在的不足有:风控重贷前轻贷后、业务获利能力不足、数据应用场景狭窄、过度依赖合作企业;最后本文提出了优化建议。希望可以推动北京银行金融科技创新更好的发展,同时为其他中小银行进行创新升级提供参考。
二、天津开通自助e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开通自助e站(论文提纲范文)
(2)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与研究综述 |
1.2.1 基本概念 |
1.2.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2 智慧社区警务的理论选择与实践选择 |
2.1 智慧社区警务的理论选择 |
2.1.1 治理理论 |
2.1.2 流程再造理论 |
2.1.3 大数据理论 |
2.2 智慧社区警务建设的实践选择 |
2.2.1 智慧社区警务建设中的实践探索 |
2.2.2 智慧社区警务建设中的发展创新 |
3 智慧社区警务模式构建 |
3.1 构建目标:推动基层治安治理智慧化 |
3.1.1 工作主体智慧化发展 |
3.1.2 运行流程智慧化发展 |
3.1.3 服务内容智慧化发展 |
3.2 构建导向:预测性警务 |
3.2.1 违法犯罪预测导向 |
3.2.2 民意诉求预测导向 |
3.3 构建机制:建立健全运行机制 |
3.3.1 智能防范研判机制 |
3.3.2 数据信息共享机制 |
3.3.3 精准打击预防机制 |
3.3.4 科学考评管理机制 |
3.4 构建体系:完备智慧社区警务架构 |
4 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样态与实践检验 |
4.1 常态化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样态——以S市F分局为例 |
4.1.1 S市F分局智慧社区警务建设的现状 |
4.1.2 S市F分局智慧社区警务建设的特点 |
4.1.3 S市F分局智慧社区警务运行的困扰 |
4.2 非常态化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样态——以疫情防控为例 |
4.2.1 智慧社区警务助力疫情防控 |
4.2.2 疫情防控中的经验借鉴 |
5 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现实优化路径 |
5.1 推进智慧水平适应能力:强化技术机制建设 |
5.2 提升运用科技手段能力: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
5.3 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制度建设保障 |
5.4 提升智慧警务建设效能:加强智慧警务宣传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2020 法治日报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之智慧警务汇总表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4)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相关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可能的创新 |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信息化 |
二、社区警务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问题导向警务理论 |
二、公共治理理论 |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二章 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的实践 |
第一节 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历程 |
一、萌芽阶段 |
二、探索阶段 |
三、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成效 |
一、社区警务设施设备升级 |
二、社区警务管理网络化 |
三、社区民警队伍建设有成效 |
四、社区警务制度日益完善 |
五、社区警务信息化创新成效显着 |
第三章 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社区警务设施设备仍待完善 |
二、社区警务室布局不均衡 |
三、社区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 |
四、信息技术应用效果欠佳 |
第二节 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思想观念滞后 |
二、管理模式与制度设计不科学 |
三、社区警务保障机制不充分 |
四、社区民警信息素养较低 |
五、社会参与合力尚未形成 |
第四章 国内外社区警务建设的典型模式与经验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社区警务建设的典型模式与经验启示 |
一、美国的“片儿警”制度 |
二、日本的“交番所”制度 |
三、新加坡警察的“邻里”特色 |
四、国外社区警务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二节 国内社区警务建设的典型模式与经验启示 |
一、北京顺义区的社区警务建设 |
二、上海普陀区的社区警务建设 |
三、广东广州市的社区警务建设 |
四、国内社区警务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五章 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提高各方思想认识 |
一、强化领导责任意识 |
二、转变社区民警思想观念 |
三、增强群众参与意识 |
第二节 重构社区警务管理的目标与理念 |
一、完善目标管理体系 |
二、树立以民为本的管理理念 |
第三节 健全社区警务保障机制 |
一、保障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
二、加强社区警务的人才队伍建设 |
三、重构社区警务人员培训机制 |
四、完善社区警务人员的考评机制 |
第四节 全面提升社区警务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
一、创新信息收集与应用方式 |
二、建设社区警务信息化平台 |
三、完善社区警务的信息质量体系 |
第五节 打造社会参与合力 |
一、落实群防群治制度 |
二、实现社区警务信息共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长三角铁路:先行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论文提纲范文)
长三角铁路成网,高铁发展呈现“加速度” |
智能化、品牌化服务,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 |
货运转型,服务多元化,加快步伐向现代物流业迈进 |
交通扶贫,促进乡村振兴,携手人民群众奔向幸福路 |
(7)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空间环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发展现状 |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2.2 国内外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发展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3 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认知 |
3.1 人、行为与环境需求的关系 |
3.2 换乘空间人群特征 |
3.3 换乘空间行为特征 |
3.4 影响人群行为的换乘空间环境特征 |
3.5 换乘方式类型 |
3.6 换乘空间环境设计基本原则 |
3.7 本章小结 |
4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
4.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4.2 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 |
4.3 指标的更改优化与确立 |
4.4 指标权重的确立 |
4.5 AHP权重的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5 上海市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现状评价 |
5.1 上海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基本情况 |
5.2 评价样本选取及研究方法 |
5.3 上海市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实例评述 |
5.4 样本调研评价结果统计 |
5.5 现状问题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 |
6.1 空间安全性 |
6.2 空间实用性 |
6.3 空间便捷性 |
6.4 空间舒适性 |
6.5 空间美观性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不足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城市社区多元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社区 |
2.1.2 社区多元治理 |
2.1.3 社区治理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社会资本理论 |
2.2.3 系统协同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社区治理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研究 |
2.3.2 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及其关系研究 |
2.3.3 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
2.3.4 社区治理实现路径研究 |
2.3.5 研究评述 |
第3章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横纵向比较与现实困境 |
3.1 中国城市社区的发展历程 |
3.1.1 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历史回顾 |
3.1.2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分析 |
3.2 国内外城市社区治理典型模式的比较分析 |
3.2.1 国内社区治理典型模式分析 |
3.2.2 国外社区治理典型模式分析 |
3.3 治理理念转变背景下的我国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 |
3.3.1 从管理到治理:社区治理理念的转变 |
3.3.2 我国社区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 |
第4章 中国城市社区多元治理模式选择的理论框架构建 |
4.1 中国城市社区多元治理模式选择的基础因素 |
4.1.1 社区多元治理模式选择的内在依据 |
4.1.2 社区多元治理模式选择的外在依托 |
4.2 中国城市社区多元治理模式选择的质性分析 |
4.2.1 调研对象的选择 |
4.2.2 质性资料的分析过程 |
4.2.3 城市社区多元治理模式的理论框架 |
第5章中国城市社区多元治理模式选择的实证检验 |
5.1 研究设计与假设 |
5.1.1 量化研究设计 |
5.1.2 路径假设与理论模型 |
5.2 变量的操作化与描述性统计 |
5.2.1 变量的操作化 |
5.2.2 描述性统计 |
5.3 基于结构方程的实证结果与讨论 |
5.3.1 SEM拟合度检验 |
5.3.2 假设检验与结论 |
第6章 中国城市社区多元治理推进与实现的政策设计 |
6.1 中国城市社区多元治理模式的提炼:1+N/3PS |
6.1.1 社区多元治理模式的构建原则 |
6.1.2 社区多元治理模式的构建要素 |
6.2 中国城市社区多元治理模式实现路径体系的普适化:13712+N |
6.2.1 社区多元治理模式实现路径体系的构建原则 |
6.2.2 社区多元治理模式实现路径体系的构建要素 |
6.3 中国城市社区多元治理实现的对策建议 |
6.3.1 重构治理空间 |
6.3.2 培育多元主体 |
6.3.3 推进公平参与 |
6.3.4 涵养社区文化 |
6.3.5 积累社会资本 |
6.3.6 完善法治保障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反思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中的用户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
2.1.2 用户参与 |
2.2 相关理论 |
2.2.1 传统参与级别理论 |
2.2.2 用户体验模型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三章 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中的用户参与现状调查 |
3.1 服务平台建设现状 |
3.1.1 国家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
3.1.2 省市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
3.2 用户参与内容的调查 |
3.2.1 用户参与内容的整理 |
3.2.2 用户参与内容的分类 |
3.3 用户参与的渠道 |
3.3.1 官方网站 |
3.3.2 官方微博 |
3.3.3 微信公众号 |
3.3.4 客户端 |
第四章 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中的用户参与体验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2 任务测试准备 |
4.2.1 选择测试平台样本 |
4.2.2 选择测试用户样本 |
4.2.3 测试任务设计 |
4.3 任务测试结果 |
4.3.1 测试过程及结果 |
4.3.2 测试后的访谈设计与访谈结果 |
4.4 用户参与过程中的问题总结 |
4.4.1 来自平台调查 |
4.4.2 来自任务测试 |
第五章 优化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用户参与的建议 |
5.1 平台建设层面 |
5.2 用户参与层面 |
5.2.1 不同参与渠道精准投放 |
5.2.2 畅通内容贡献渠道 |
5.2.3 丰富交互形式 |
5.3 用户体验层面 |
5.3.1 升级服务界面 |
5.3.2 拓展平台服务适用性 |
5.3.3 提供中老年人服务专区 |
5.3.4 保障用户权利,完善激励制度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中小银行应用金融科技创新的策略及经济效果研究 ——以北京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金融科技的含义 |
2.1.2 交易成本理论 |
2.1.3 功能金融理论 |
2.1.4 金融创新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金融科技基础问题的研究 |
2.2.2 商业银行创新的相关研究 |
2.2.3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
2.2.4 金融科技应用存在的问题及风险研究 |
2.2.5 文献评述 |
3 案例介绍 |
3.1 案例背景 |
3.1.1 行业背景 |
3.1.2 金融科技主要技术介绍 |
3.1.3 银行业金融科技发展情况 |
3.2 案例公司概况 |
3.2.1 北京银行简介 |
3.2.2 北京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概况 |
3.3 北京银行应用金融科技创新的条件 |
3.3.1 依托区域优势及政府支持 |
3.3.2 设立创新实验室 |
3.3.3 与金融科技公司及同业机构合作 |
4 案例分析 |
4.1 北京银行应用金融科技创新的动因分析 |
4.1.1 外部动因 |
4.1.2 内部动因 |
4.2 北京银行基于金融科技的创新策略分析 |
4.2.1 金融科技总体战略 |
4.2.2 革新组织结构 |
4.2.3 创新产品与服务 |
4.2.4 变革营销方式与渠道 |
4.2.5 建立风控新办法 |
4.3 北京银行应用金融科技创新的经济效果分析 |
4.3.1 对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
4.3.2 对经营效率的影响 |
4.3.3 对风险管控的影响 |
4.3.4 资本市场的反应 |
4.4 北京银行创新策略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
4.4.1 贷后风控创新不足 |
4.4.2 业务获利能力不足 |
4.4.3 数据应用场景狭窄 |
4.4.4 过度依赖合作企业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深化金融科技在不良贷款化解方面的应用 |
5.2.2 拓宽创新范围提升盈利多元化水平 |
5.2.3 提升数据能力推动大数据全面应用 |
5.2.4 扩充金融科技人才团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天津开通自助e站(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互联网的AB商业银行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马琼. 西北大学, 2021
- [2]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研究[D]. 赖晶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08)
- [3]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4]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研究[D]. 江冬冬.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5)
- [5]重构和整合:城郊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策略研究[D]. 任传建.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 [6]长三角铁路:先行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J]. 陆应果. 上海企业, 2020(06)
- [7]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空间环境优化研究[D]. 武紫涵.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基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城市社区多元治理模式研究[D]. 杨浩勃. 天津大学, 2020(01)
- [9]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中的用户参与研究[D]. 张晓. 河北大学, 2020(07)
- [10]中小银行应用金融科技创新的策略及经济效果研究 ——以北京银行为例[D]. 吴昊. 暨南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