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洋葱资源农艺性状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吕士凯[1](2021)在《真菌胁迫响应TaNAC基因和小麦杂种衰亡分子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条锈病和白粉病均是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的病害。小麦杂种衰亡是一种并不少见的过早衰老或过早死亡表型,是优良基因转移及品种改良的障碍。杂种衰亡可能是由植物响应病原菌胁迫相关基因进化出多效性的叠加导致的。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植物衰老和生物胁迫响应中均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开展小麦抗病研究,挖掘抗病TaNAC基因并探究其抗病机制,对保证小麦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且有助于丰富对小麦抗病机制的理解。开展小麦杂种衰亡的遗传规律分析验证、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及调控机制的多组学研究,有助于克隆杂种衰亡调控基因并解析其分子基础和调控机理,有助于消除杂种衰亡基因对育种选择造成的障碍,促进小麦育种事业的发展。同时开展小麦真菌胁迫响应、杂种衰亡及相关NAC转录因子调控的研究,明确三者的关系,有助于丰富对植物抗病基因功能与机制的理解,促进小麦聚合抗病基因杂交育种进程。本研究以兼抗白粉病与条锈病的普通小麦优异种质N9134为材料,在两种病菌胁迫下对TaNAC基因进行系统性克隆。按照从N9134得到和从小麦参考基因组提取两类,对TaNAC转录本进行比对分析,同时分析克隆得到TaNAC转录本的特征,研究它们结构变异与真菌胁迫的关系,进一步探究TaNAC基因可变剪切在小麦真菌胁迫响应中的调控规律。基于多种不同遗传群体,开展小麦杂种衰亡研究,分析并完善Ne基因的复等位基因、剂量效应等理论。创制杂种衰亡回交分离群体并结合开发的SNP标记,构建了冬小麦Ne1和Ne2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基于杂交测验和分子标记检测,系统分析Ne1和Ne2在我国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此外,基于背景一致的性状分离遗传群体(两种表型4种基因型),借助转录组(2+3)、蛋白组和代谢组测序技术,开展小麦杂种衰亡调控机制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TaNAC基因家族被重新鉴定为包括460个基因位点的559个转录本(IWGSC Ref Seq v1.1);发现N9134中约1/3(54/154)的TaNAC基因在苗期参与白粉菌和条锈菌胁迫的响应过程。从两种真菌胁迫的N9134中,获得186个TaNAC转录本(167个为克隆得到),其中180个为新转录本并上传到Gen Bank。发现真菌胁迫的N9134中,差异表达TaNAC基因转录的“非正常”编码转录本的比例更高(p=0.0098),TaNAC MTFs编码序列的比例相对参考基因中的比例更高(p=0.003);发现紧随NAM结构域、且相对保守的氨基酸基序(WV[L/V]CR)可能与TaNAC转录因子响应真菌胁迫有关。结果表明,小麦TaNAC基因可以通过形成不同结构变异转录本的方式响应真菌胁迫。发现并整理的响应条锈病和(或)白粉病胁迫的TaNAC及其结构变异转录本,为解析TaNAC参与小麦对生物胁迫的响应机制提供了丰富资源。2、选取由13个基因可变剪切形成的35个TaNAC转录本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可变剪切事件通过改变转录本的序列结构,进而改变其编码产物的结构、理化性质等,最终影响其亚细胞定位和转录调控活性等。通过分析TaNAC基因及其编码区的靶标taemi RNAs,发现具有可变剪切转录本的TaNAC基因与tae-mi RNA的结合位点均位于非可变剪切区域。综合上述结果推断,TaNAC基因可以通过可变剪切的转录后调控方式参与小麦响应真菌胁迫的过程;靶定位点在TaNAC基因编码区的tae-mi RNA可以独立于可变剪切行使转录后调控功能。3、构建了冬小麦Ne1和Ne2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其中,Ne1位于5BL上的标记NWU5B4137(383.40 Mb)和NWU5B5114(388.01 Mb)之间(IWGSC Ref Seq v1.0),两标记相距0.50 c M;Ne2与2BS上的标记Lseq102(156.59 Mb)和TC67744(157.76Mb)共分离。系统遗传分析发现,N9134的Ne1不同于Spica和Ta4152-60的Ne1,周麦22的Ne2不同于Manitou、WL711和Pan555的Ne2;Ne基因的剂量效应也存在于中度和重度杂种衰亡系统,遗传背景也可能影响杂种衰亡的症状。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1364种小麦品种(系)中Ne1和Ne2的基因型频率,明确了二者在我国小麦主产区中呈现离散分布的特征及比例;发现我国现代小麦品种(系)Ne基因型频率的现状应该由地方品种(系)(贡献Ne1)和现代引进品种(系)(贡献Ne2)共同作用形成。根据本研究的材料及其系谱分析推断,冬小麦的Ne1可以直接来源于野生二粒小麦,而Ne2可能起源于黑麦。本研究为图位克隆Ne1和Ne2打下了坚实基础,向更好地理解小麦杂种衰亡迈出了重要一步。4、利用衰亡表型且基因型为Ne1Ne2的样本与正常表型基因型分别为Ne1ne2ne2、ne1ne1Ne2、ne1ne1ne2ne2的样本,通过转录组(2+3)、蛋白质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发现杂种衰亡过程主要涉及植物与病原体的互作(ko04626)、植物激素信号转导(ko04075)、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ko04141)、氨基酸的生物合成(ko01230)、苯丙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ko00940)、α-亚麻酸代谢(ko00592)等KEGG途径。推断:植株防御系统失调引起在没有病菌侵染时防御反应仍被激活,产生最初的代谢产物(氨基酸);而Ne1和Ne2协同表达,导致前述产物代谢途径失调,使其持续积累;达到一定浓度后,其作为反应底物或信号物质,激活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信号介导的衰老和病程相关程序性细胞死亡,继续产生并积累各种氨基酸,循环往复持续进行,导致Ne1Ne2基因型植株从一定发育阶段开始,表现细胞死亡加速的杂种衰亡性状;NAC转录因子参与这一过程的调控,且茉莉酸起关键信号转导作用。由防御系统失调引起的病程相关程序性细胞死亡,既是杂种衰亡性状的启动因素,也是杂种衰亡表型的主要形式。
吴宸宇[2](2021)在《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评价及自交不亲和基因型鉴定》文中指出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是蔷薇科(Rosaceae)苹果亚科(Maloideae)枇杷属(Eriobotrya Lindl)多年生乔本植物,因叶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得名。本研究以课题组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圃的93份三倍体单株为材料,对其重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三倍体单株;进行了雌雄配子育性检测,授粉亲和性检测和自然实生后代倍性分析,并对其中60份单株进行了自交不亲和基因型(S-RNase)鉴定。此外,本研究开展了田间辅助授粉实验,主要结果如下:1.三倍体枇杷农艺性状评价本研究调查的25个农艺性状中,极差最大的是种子数、果实数和果穗数,同一株系不同单株的结果数量,种子数以及果穗数存在极大差异。变异系数(Coefficient Variation,CV)的分布在5%~190%之间,平均值为72%,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果穗数(CV=190%),变异系数最低的是可食率(CV=5%)。多样性指数的范围分布在1.0775~2.0290之间,平均值为1.7612。果形指数的多样性指数最大,为2.0290,果穗数的多样性指数最小,为1.0775。12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分布在0.4937~1.1948。种皮颜色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1948,果肉颜色的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4937。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8851。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质量越大,可食率相对越高;果形指数越大,单果平均种子数越少,果肉厚度越小。在一定的范围内当纵径增大,横径减小,果形指数增大时,果实形状也相对变的更长,果实的平均种子数也相对减小。主成分因子分析表明前9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7.592%,可代表绝大部分农艺性状信息。包含了数量因子、重量因子和外观特征因子等多方面信息。综合因子得分最高的单株是B356-2,果实垂挂,排列紧密度中等,共有果穗121个,果实312,果实洋梨形,纵径4.83 cm,横径3.37 cm,果形指数1.432,果肉颜色橙红色,果肉厚度7.73 cm,可食率74.1%,可溶性固形物13.7%,平均单果重21.7g,大果重45.4 g,株产量5.15 kg,共有种子数337,多呈卵圆形,其中瘪籽32粒,平均单粒种子重1.24 g,平均单个果实种子数1.08。具有少核、优质的特点,是优良的三倍体单株。聚类分析表明在类间距离为22.5时,可将93份材料分成3个亚类,第一亚类包含单株最多,以坐果量多的单株为主;第二亚类中多为自然坐果量中等,果形较大,可食率高,种子单粒重较大的单株;第三亚类中同一株系不同单株之间自然坐果结实量差异不大。为了分析单果重、种子数、种子重量和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之间的相关性,对结果量较大的B378-2、A348-3、K351-2、B356-2单果重、种子数、种子重量与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的的回归分析表明,单果重和种子重量可从不同方向影响可食率;此外,B356-2的可食率的还会受到种子数量影响;B356-2和K351-2可溶性固形物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果重和种子重量对可溶性固形物有显着影响。以大五星枇杷为对照,维生素C含量测定结果表明,A368-1、A368-2、H324-1、H324-2、A322、B356-1、B356-2、新X69和B337的维生素C含量显着低于大五星;H30-6、B384、A348-3、B378-1、B372-1、B372-2和A376-2的维生素C含量显着高于大五星枇杷;其余各个三倍体单株的维生素C含量与大五星无显着性差异。对自然结实后代倍性进行鉴定,其后代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和非整倍体均有分布,其中以非整倍体居多。2.三倍体枇杷自然结实机理探究为了进一步分析三倍体枇杷自然结实的生物学机理,本研究采用TTC染色法进行花粉活力测定,结果表明,三倍体各个单株花粉活力极显着低于二倍体大五星(50.64%);三倍体单株中,A368-2、B414-2活粉活力最高,分别为15.59%,9.42%,15.18%;A368-1、J386、Q27、Q16、H324-2、B414-1花粉活力相对较高,分别为9.42%,5.65%,6.06%,5.58%,7.72%和6.05%;其中A384(1.95%)、东湖早3X(1.56%)、A322(0.99%)、E39-1(2.54%)、E39-2(1.31%)等15个单株花粉活力极低,均在5%以下;其余各个单株花粉均未被染色,花粉基本不具活力。使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对柱头可授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三倍体枇杷单株柱头可授性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绝大部分三倍体柱头可授性极强,如A35-1、A35-2、A348、东湖早3X、A322等;其次,A384、A348-1、K380-1、K380-2、B372-1和B372-2等部分单株柱头可授性相对较差;而A384-1、E39-1、B347、B365-2、B377-1、B377-2、B442-1、B442-2和B444-1单株柱头基本无可授性。花粉原位萌发实验结果显示,相同的二倍体花粉在不同的三倍体单株柱头上有着不同的萌发率。A35和A322果实数量较多,柱头上花粉粒粘附较多且花粉萌发率较高,已穿过柱头进入花柱,而A384和A313则基本无花粉粒附着。3.自交不亲和基因型鉴定采用9对已知枇杷S基因特异性引物,鉴定了60个单株的基因型,在52个单株中检测出S6-RNase基因型,在6个单株中检测出S2-RNase基因型,在7个单株中检测出S9-RNase基因型,其余S-RNase基因型未检测出。其结果为:S2S6:A35,A313,B378,B355,A379,W1-2;S6S9:A348,E319,B316,NHB3#,B337,B4331,Q27。其余单株中,除B365、C523、K374、Q16、A330、K364、H30-6和A322外都含有S6-RNase基因,有21个单株只检测出了单一的S6-RNase基因。
徐舶[3](2020)在《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文中指出利用同源四倍体苜蓿花药(花粉)组培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与苜蓿二倍体野生种质杂交可以把野生种质携带的许多优异性状基因导入四倍体栽培苜蓿品种中,对拓宽苜蓿的遗传基础、加快突破性新品种培育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对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jiang Daye’)利用花药组培法,通过优化培养条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倍性以获得单倍体植株;进一步利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单倍体进行加倍获得双单倍体植株;并在二倍体水平下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通过SRAP标记法探究亲本间遗传距离及杂种的真实性;通过杂种生长当年的株高、单株生物量等性状表现,明确不同倍性的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效应的差异,为筛选新种质及杂交亲本选配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后的苜蓿花药组培的再生体系提高了愈伤组织分化率(87.5%)和苜蓿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的获得率(23.7%)。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组培扦插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1mg/L NAA+2%蔗糖+0.7%琼脂,炼苗移栽时采用无菌营养土成活率最高。以苜蓿花药组培二倍体植株的叶片为外植体,于0.2%秋水仙素+1.5%DMSO条件下,液体悬浮振荡培养24h,可获得再生植株中2.86%~8.6%的双单倍体植株。(2)在二倍体水平下配制14个正反交组合,其结荚率、单荚种子数、相对结实率在不同的杂交时期差异显着,多数杂交组合在初花期和终花期结实性较好。(3)以14对SRAP引物对12个亲本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并鉴定了20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种真实性,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为75~100%。真杂交种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而12.5%~66.67%的真杂交种中出现了亲本条带缺失和新带型,这可能也是其杂种优势的一种表现。(4)在生长表现强优势的组合中,有2/3组合为遗传距离较大的亲本组合,如苜蓿单倍体植株与扁蓿豆(M.ruthenica)种间远缘杂交组合在产量性状上表现出正向杂种优势。(5)亲本倍性差异和亲本间遗传距离对杂种优势形成均有显着影响,二倍体水平间杂交组合与四倍体水平间组合产量表现具有一定的等效性,且杂种优势强于四倍体组合。
张元元[4](2019)在《转矮沙冬青抗冻蛋白基因(AnAFP)玉米的耐寒性鉴定及耐寒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低温是一种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播种区域以及播种时间的环境胁迫。低温冷害导致玉米生长发育迟缓、植株畸形和产量降低,低温冻害则直接导致植株的死亡。为了更好的利用早春、高纬度和高海拔光热资源,人们对耐低温、抗冻的玉米品种的需求迫切。虽然到目前为止很多关于玉米耐冷的候选基因报道,但未曾见到将其用于品种选育,仅限于理论研究方面。矮沙冬青抗冻蛋白(AnAFP)是一种功能性蛋白质,在植物受到冰冻胁迫时,抗冻蛋白通过降低胞液的冰点和抑制细胞液中的小冰晶生长,防止细胞因胞内结冰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脱水蛋白是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二家族成员,通过保护酶活、降低膜相变温度、结合重金属离子以及替代水分子来减轻细胞在低温、脱水等逆境的伤害。在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中我们将矮沙冬青抗冻蛋白基因AnAFP转入原核细胞以及烟草中均提高了抗冻能力,并将其通过农杆菌浸染法转入我国西南优良玉米自交系18-599红中,并获得了转AnAFP基因玉米。本文以转AnAFP基因玉米的T1代和矮沙冬青为基本材料进行后续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TAIL-PCR在T1代转基因玉米中鉴定了3个整合在玉米1号染色体上位点,解释了外源基因未分离的原因;使用了一种新方法在T1代找到了整合位点1和位点2的纯合株系以及在T2代找到了位点3的纯合株系;通过对纯合株系的全长插入T-DNA和串联模式鉴定发现株系1和株系2均为头尾串联双拷贝,株系3为单拷贝。2.外源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均在三个转基因株系中异源表达,但株系1和株系3的表达量均高于株系2;株系3的T-DNA整合造成了其插入位点附近基因表达量的增加,而株系1和株系2的T-DNA整合对其附近基因的表达未产生影响;RNAseq测序发现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和4℃处理24h 3个株系和未转基因对照间有4个共有的差异基因且均为下调。3.4-8℃低温胁迫处理5天组织化学染色和相对离子渗透率测定均发现转基因株系1和2抗冷性明显提高;在室内盆栽试验-2℃处理5 h株系1和株系2的存活率极显着的高于未转基因株系;2018年田间试验转基因玉米在长期低温寡照和短暂冷冻胁迫下转基因玉米存活率、地上干物质积累量以及长势均优于未转基因对照。4.对矮沙冬青抗冻蛋白基因启动子分析发现其存在多个非生物胁迫诱导的顺式作用元件;进化关系树分析发现矮沙冬青抗冻蛋白AnAFP属于KnS型脱水蛋白,同源比对分析发现存在脱水蛋白的K结构域、NLS结构域和S结构域;磷酸化预测分析发现AnAFP的S结构域存在多个可以被CKⅡ激酶磷酸化的磷酸化位点。5.克隆矮沙冬青AnICE1和AnCBF基因,同源比对发现AnICE1基因存在保守的HLH结构域和ACTUURACRLIKE结构域,AnCBF基因存在保守的AP2结构域;矮沙冬青幼苗在冷、ABA以及脱水胁迫条件下,对AnAFP、AnICE1和AnCBF基因qRT-PCR分析发现这三个基因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酵母单杂交结果显示AnCBF基因在酵母中可以结合AnAFP基因启动子中的DRE顺式作用元件来启动下游报告基因的表达。6.使用重叠PCR对AnAFP基因进行结构域缺失突变;对结构域突变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体外磷酸化显示S结构域可被CKⅡ蛋白激酶磷酸化,且该磷酸化可以被TBB所抑制;纯化的结构域突变蛋白可以3倍以上的提高乳酸脱氢酶活性,且该活性提高与结构域无关。7.克隆玉米中CKⅡ蛋白激酶的β亚基,亚细胞定位发现β2、3、4亚基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但细胞质中也有少量存在,而β1亚基仅定位在细胞核中;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发现β1、3、4可以与AnAFP基因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在酵母双杂交实验中并未得到验证,我们推测AnAFP和CKⅡβ亚基的相互作用需要全酶的参与。对AnAFP进行亚细胞定位发现在正常生长的细胞中AnAFP处于磷酸化和非磷酸化的混合状态而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加入CKⅡ磷酸激酶抑制剂时AnAFP仅定位在细胞核中,低温胁迫下仅存在于细胞质中,即AnAFP通过CKⅡ对其的磷酸化作用由细胞核转移至细胞质中发挥功能。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使用了一种能够在转基因植物T1代鉴定转基因纯合株系的方法,根据其原理该方法将适用于任何二倍体转基因植物。同时发现矮沙冬青抗冻蛋白(AnAFP)是一种具有抗冻功能的KnS型脱水蛋白。植物在正常生长情况下AnAFP处于磷酸化和非磷酸化的混合状态而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在低温胁迫下CKⅡ进一步对AnAFP进行磷酸化而导致其向细胞质中转运。细胞质中的抗冻蛋白通过提高胞液中酶的活性和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来提高转基因玉米的耐冷性。在冰冻胁迫下抗冻蛋白通过降低胞液的冰点和抑制小冰晶的聚合来提高转基因玉米的抗冻性。盆栽和田间试验表明转基因株系1和株系2在长期低温寡照和短暂冰冻胁迫下转基因株系显着优于未转基因对照。鉴于低温冷害和低温冻害对玉米造成的严重影响,我们研究的AnAFP的抗冻和耐冷机理将会为对人们进行耐冷玉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同时我们研究的转AnAFP玉米将为常规育种提供耐冷玉米资源。
王飞飞[5](2019)在《大豆生育期基因TOF7的图位克隆和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生育期(特别是开花期)是影响大豆品种分布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大豆生育期调控基因的挖掘和研究,对选育生态适应性广的优良大豆品种至关重要。迄今,诸多调控大豆生育期的E系列基因已被克隆,它们的应用提高了育种效率和产量,但仍未完全解决育种问题。因此,本试验旨在图位克隆新的生育期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进一步为大豆适应性和产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Minsoy(Ele2e3E4)和Archer(elase2E3E4)杂交后构建的MA重组自交系进行长日照条件下开花期QTL检测。通过亲本重测序和MA群体SLAF-seq,共开发了 5,074个分子标记,构建出总长度为3,588.94cM的高密度遗传图谱。结合F6代和F8代MA群体的花期表型,检测到三个稳定遗传的花期QTL(TOF5、TOF6.和和TOF7),分别位于5号、6号和7号染色体上。其中TOF61与E1基因所在基因组位点重合,且E1在本群体中有分离,故TOF6.1可能是E1基因。TOF7对花期贡献率仅次于TOF6.1,其编码基因未见报道。所以,TOF7是一个新花期位点。2.利用MA群体的7号染色体遗传图谱和两年的花期数据,将TOF7粗定位在Chr7:3904858和Chr7:4936114之间,约1.03Mb内,并筛选到该区间的剩余片段杂合系(Residual heterozygous lines,RHLs),#13 和#131。通过对 RHLs#13和#131的花期和生育期鉴定,这2个家系F2后代均呈现出3:1的分离比例,且F3后代均符合1:2:1的分离比,表明TOF7位点由单基因控制。利用TOF7位点的近等基因系(Near-isogenic lines,NILs),NIL-TOF7 植株比 NIL-tof7 的花期和生育期明显提前,说明TOF7基因控制早花早熟。进一步精细定位,TOF7位点缩小到约138kb区间内,并鉴定到TOF7的候选基因为一个拟南芥光周期调控开花途径中关键生物钟基因的同源基因。3.通过基因序列分析,TOF7基因CDS区在亲本间存在非同义碱基差异,且该碱基变异使编码蛋白N端核定信号区的第9位氨基酸发生置换。进而对目的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亲本Minsoy中TOF7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而亲本Archer中tof7蛋白则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拟南芥功能互补实验显示,亲本Minsoy中的TOF7可回补拟南芥同源基因突变体的早花早熟表型,而亲本Archer中的候选基因则不能。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TOF7基因碱基缺失突变后,与野生型植株(Wild-Type,WT)相比,长日照条件下突变体明显推迟开花5-6天,生育期延长约15天。这些结果充分证明了 TOF7基因的非同义突变导致蛋白亚细胞定位变化而形成晚花和晚熟。此外,NIL-tof7和突变株tof7分别比NIL-TOF7和WT的单株产量高,这说明TOF7对育种的重要性。4.TOF7基因呈现24h生物钟节律表达,且主要在大豆三重复叶中表达。在大豆光周期调控花期的信号途径中,TOF7基因通过抑制El基因的表达,进而上调GmFT2a和GmFT5a基因的表达,致使开花提前。这些结果将补充大豆生物钟基因调控开花方面的研究。综上所述,本研究是以QTL定位为基础,图位克隆到一个新的、主要的花期调控基因TOF7。通过亚细胞定位、功能互补及突变体等多种方法,证明了TOF7控制早花早熟,并参与到大豆E1-E4构成的生育期调控网络中。本研究将促进大豆光周期调控生育期途径的深入认知,为大豆品种的适应性和分子育种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詹俊辉[6](2019)在《豫南稻区水稻MAGIC群体农艺性状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水稻亲本选育的遗传基础狭窄、品种间遗传距离较近已成为制约我国水稻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丰富种质资源、扩大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试验以源于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水稻MAGIC群体为材料,以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抽穗期、分蘖动态、株高、伸长节间数、总叶片数、粒长和粒宽等14个农艺性状为考察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明确水稻MAGIC群体材料在不同农艺性状间的差异表现特征,旨在选出不同农艺性状间差异较大的材料,为全球水稻品种的鉴定及基因组分析提供理论理据,为优质丰产高效品种的选育提供有利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MAGIC群体材料14个农艺性状变异分析:水稻MAGIC群体材料14个主要农艺性状在变异幅度、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间存在明显差异。每穗瘪粒数变异系数最大(62.52%),且粒长、粒宽、长宽比和总叶片数的变异系数小于10%;单株产量、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每穗瘪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有效穗数7个农艺性状的级差值均为同一性状最小材料的1倍以上,其中每穗实粒数级差值最大,为50.31;14个农艺性状经筛选后可用于主成分分析。(2)水稻MAGIC群体14个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主成分分析中,前7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9.49%,第1主成分为结实因子,第2主成分为粒数因子,第3主成分为粒长因子,第4主成分为粒宽因子,第5主成分为株高因子,第6主成分为穗数因子,第7主成分为叶数因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取欧氏距离为7.5,水稻MAGIC群体可划分为6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材料数量最多,达153。(3)不同类群水稻材料在14个农艺性状上的表现差异:第Ⅰ类群主要表现为有效穗数最多、每穗粒数偏低、分蘖数多,但单株产量偏低,属多穗、少粒、多分蘖型,可作为多穗、多分蘖种质资源用于水稻品种株型的改良;第Ⅱ类群主要表现为单株产量、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较低、结实率适中;第Ⅲ类群主要表现为每穗粒数最少、千粒重最大、植株最高、伸长节间数最多、籽粒宽、抗稻瘟病和纹枯病、抗倒伏,但产量和结实率最低,属少粒、重粒、宽粒、高秆、抗稻瘟病和纹枯病、抗倒伏型,可作为重粒、抗稻瘟病和纹枯病以及抗倒伏型种质资源用于水稻品种粒重、抗稻瘟病和纹枯病及抗倒伏的改良;第Ⅳ类群主要表现为单株产量适中、千粒重最小、有效穗数适中、抗倒伏,属适穗、轻粒、抗倒伏型,可作为抗倒伏种质资源用于水稻品种抗倒伏的改良;第Ⅴ类群主要表现为单株产量较高、结实率和千粒重适中、抽穗期短、冠层温度最高,属高冠层温度型;第Ⅵ类群主要表现为单株产量最高、有效穗数最少、每穗粒数最多、结实率最高、抗纹枯病、抗倒伏、抽穗期短、分蘖数最少、植株矮小、总叶片数最少、粒宽最小、冠层温度最低,属少穗、粒多、少蘖、矮秆、窄粒、抗纹枯病、抗倒伏、低冠层温度型,综合性状良好,可作为主要的选育材料之一。(4)抽穗期冠层温度与冠气温差对各类群水稻材料14个农艺性状的影响:抽穗期冠层温度和冠气温差对各类群材料主要农艺性状有着不同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冠层温度与植株形态特征中的籽粒粒长、籽粒长宽比、伸长节间数和总叶片数存在相关性,冠气温差与植株产量性状中的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以及形态特征中的籽粒粒宽、抽穗期、株高和伸长节间数存在相关性。其中,第Ⅰ和Ⅴ类群冠层温度与水稻籽粒粒长呈负相关;第Ⅰ、Ⅱ和Ⅳ类群水稻材料冠气温差与抽穗期均呈极显着正相关,第Ⅰ和Ⅱ类群水稻材料冠气温差与株高也均呈极显着正相关。
杨春婷[7](2019)在《苦荞耐低磷基因型筛选及其适应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为苦荞磷高效育种及黄土高原瘠薄土壤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砂培法,设置两个磷水平,对14份苦荞进行耐低磷基因型筛选并探讨其评价指标;为初步探究苦荞耐低磷的生理生态机制,采用砂培试验,设置3个磷浓度,选用已知2类不同耐低磷性的苦荞品种,研究低磷胁迫下各苦荞生理生态响应;以期探究最佳施磷量,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磷水平,研究不同生育期苦荞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和产量及构成因素等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低磷胁迫下,各基因型苦荞苗期地上部受影响程度大于根系。且具体表现为不同耐低磷性苦荞品种苗期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根系平均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等形态指标下降的幅度,以及主根长和根冠比增加的幅度均有所不同;低磷胁迫还影响了苦荞的一系列生理指标,使苦荞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根系活力均有所下降,根系的SOD活性、POD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显着增加,且表现为耐低磷苦荞品种的增幅大于不耐低磷苦荞;低磷胁迫使苦荞植株全磷含量和单株磷积累量下降,却使磷利用效率升高。2.主成分分析将22个单项指标转化成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90.1%),聚类分析将14种苦荞划分成3类:耐低磷型、中间型和磷敏感型。为探讨苦荞苗期耐低磷鉴定指标,以每项指标的耐低磷系数为自变量,耐低磷性综合评价值为因变量,建立最优回归方程,进行耐低磷预测。最终筛选出根表面积、根长、株高、地上部干重、酸性磷酸酶、磷积累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7项指标可用于苦荞苗期耐低磷能力的快速鉴定。3.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磷量对3种不同耐低磷基因型苦荞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磷可以显着提高3个不同耐低磷性苦荞的产量,但3个品种达到最高产量的施磷量有所不同,耐低磷品种‘迪庆1号’在中磷(P3)处理下产量最高,而不耐低磷品种‘西荞1号’苦荞在高磷(P4)时产量最高,且在本试验磷肥用量范围内没有形成产量先升后降的趋势,表明其虽不耐低磷,但较耐高磷。比较不同品种间产量可以看出,不耐低磷品种‘西荞1号’苦荞在高磷条件下所获得的最高产量仍显着低于中磷条件下(P3)耐低磷品种‘迪庆1号’的产量,表明‘迪庆1号’苦荞的磷利用效率更高。综上所述,耐低磷品种通过主根伸长下扎以及分泌较多的酸性磷酸酶,合理吸收与利用土壤磷素,通过保持叶片较高的叶绿素含量维持较强的光合能力,通过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伤害,最大程度的适应低磷环境。在一定阈值内,增加磷浓度有利于植株生长,耐低磷苦荞和低磷敏感苦荞分别在P3和P4浓度时产量最高。因此,优选耐低磷苦荞品种、适度施用磷肥是解决黄土高原地区,尤其是黄土高原新造地地区缺磷问题的最佳策略。
舒锐[8](2019)在《不同品种山药农艺性状和品质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山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药食兼用型蔬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山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北方地区尤其是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份是我国山药的主要产地,这些地方栽培山药历史悠久,拥有很多品质优良的地方特色品种,但这些品种大多只在当地和周边地区种植,很多优良的品种没有大面积推广种植。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来源和不同类型的11个山药品种在农艺性状和品质等方面的差异,拟为山药品种分类和山药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潍坊市乃至北方地区发展山药产业、推广优良山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品种山药的生长势不同,鸡皮糙、米山药、大和长芋、麻山药、怀山药和铁棍山药的生长势较强,长山细毛、嘉祥细毛长山药、西施种子和小白嘴的生长势中等,大和芋2号的生长势较弱。2.不同品种山药抗病性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分为三类:怀山药、麻山药、小白嘴、鸡皮糙、铁棍山药和大和芋2号抗病性较强;长山细毛、大和长芋和嘉祥细毛长山药抗病性中等;米山药和西施种子抗病性较弱。3.11个品种山药2016-2018年三年的平均产量在1750.80-4421.10 kg/667m2之间,不同品种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大和长芋产量最高,达4421.10 kg/667m2,铁棍山药的产量最低,为1750.80 kg/667m2。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和长芋>米山药>麻山药>怀山药>长山细毛>大和芋2号>嘉祥细毛长山药>小白嘴>西施种子>鸡皮糙>铁棍山药。4.随着贮藏时间延长,鲜切山药褐变程度呈上升趋势,室温贮藏环境下褐变指数上升速度较快,至120 h时大部分品种已达到或接近最大值。低温贮藏环境下可以明显的降低褐变指数的增长,至第10 d时大部分品种还保持了较好的品质。适合鲜切加工的品种有怀山药、西施种子、小白嘴、嘉祥细毛长山药、长山细毛和鸡皮糙,不适合鲜切加工的品种有大和长芋、米山药和麻山药。5.不同品种山药块茎间营养成分含量不同,11个品种水分含量在67.8%-83.9%之间,大和长芋、麻山药和米山药水分含量较高,大和芋2号和西施种子水分含量较低;淀粉含量在11.6%-29.2%之间,西施种子、鸡皮糙、大和芋2号和铁棍山药淀粉含量较高,大和长芋淀粉含量较低;蛋白质含量在1.71%-4.09%之间,鸡皮糙、铁棍山药、西施种子和大和芋2号蛋白质含量较高,米山药和大和长芋蛋白质含量较低;总糖含量在0.42%~1.87%之间,大和长芋和米山药总糖含量较高,长山细毛和鸡皮糙总糖含量较低。6.不同品种山药蒸食品质存在较大差异,11个品种山药蒸食感官评价综合得分在20.4-48.2分之间,西施种子得分最高,大和长芋得分最低。蒸食品质较好的品种有7个,为西施种子、小白嘴、嘉祥细毛长山药、铁棍山药、鸡皮糙、长山细毛和大和芋2号,麻山药、怀山药、米山药和大和长芋蒸食品质较差。通过农艺性状和品质的比较研究结果,结合考虑其栽培生产用途,认为大和长芋、麻山药和米山药可作为高产型品种推广种植,西施种子、小白嘴、嘉祥细毛长山药、长山细毛、鸡皮糙和铁棍山药可作为优质型品种推广种植,怀山药和大和芋2号可作为加工型品种推广种植。
种昕冉[9](2018)在《菊花主要园艺性状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功能鉴定》文中研究表明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在花卉生产和园林应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菊花种质资源丰富,蕴含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信息。经过1600多年的栽培育种历史,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菊花栽培类型,然而这些栽培类型与野生近缘种的亲缘关系尚不清晰。菊花的许多重要育种目标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机制十分复杂。尽管关于这些性状的遗传基础已有相关报道,但至今仍不十分明确。鉴于此,本研究拟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开发菊花SNP分子标记,研究不同类型菊花种质资源的系统发生关系、群体结构和群体遗传分化,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菊花主要园艺性状(花型、花色、舌状花类型、栽培类型、花径、舌状花数和开花时间)紧密关联的SNP位点和候选基因,开发便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dCAPS标记;另外,通过遗传转化等手段进一步鉴定部分候选基因功能。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解析菊花主要园艺性状的遗传机制,为菊花分子育种提供重要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基因储备。主要内容与结果如下:1.对来源广泛、性状类型丰富的199份菊花资源进行SLAF简化基因组测序,获得了 92,830个高质量SNP。系统发生关系分析表明,五种不同类型菊花资源可以很明显的区分开。基于群体遗传分化FST、进化距离以及系统发生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大菊类菊花品种,小菊类菊花品种与野生近缘种亲缘关系更近,且盆栽及地被菊与之关系最近。此外,通过对盆栽及地被菊与切花大菊和盆栽及地被菊与传统秋菊的这两对群体间进行选择清除分析,鉴定出571个受选择的分化区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188个SNP位点与花型、舌状花类型和栽培类型3个重要园艺性状显着相关,在此基础上挖掘了 6个相关的候选基因,未检测到与花色显着关联的SNP位点。2.以107个切花菊品种群体为材料,基于测序获得的SNP,并结合3个重要的花部性状(花径、舌状花数、开花时间)连续两年的表型观测值,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来解析3个花部性状的遗传机制。共检测到81个SNP位点与3个目标性状显着相关,单个SNP位点的表型变异解释率范围为22.72%~38.67%,其中有44个显着关联的SNP位点在两年中均检测到。通过计算两年均检测到的稳定关联的SNP表型效应值,鉴定出15个与目标性状关联的优异SNP等位变异位点。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优异SNP等位位点存在聚合效应,且与花径、舌状花数和开花时间的表型值之间存在极显着(P<0.01)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9、0.42和0.28。与开花时间显着关联的SNP位点Marker7840-50和与花径显着关联的SNP位点Marker7810-165被选择用来开发dCAPS标记,其辅助选择效率分别为82.7%和87.2%。此外,挖掘了 6个与目标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不仅为深入解析菊花花部性状的遗传机制奠定了基础,还为今后分子聚合育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3.对GWAS挖掘的候选基因CmTPL1-1进行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根据转录组注释的TPL/TPR基因序列,从切花菊‘神马’中克隆得到Cm TPL1-1基因。组织定量显示CmTPL1-1基因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和花。亚细胞定位发现CmTPL1-1蛋白定位在细胞核。转录激活活性验证结果显示,CmTPL1-1无转录激活活性。构建了 CmTPL1-1的植物遗传转化载体pMDC43-CmTPL1-1,并异源转化野生型拟南芥。结果发现,拟南芥中,超表达CmTPL1-1后,转基因植株和叶片均变小,呈丛生状,分生组织数目增多,莲座叶数目增多、花型发生改变和雄蕊数目减少。为了进一步研究CmTPL1-1参与生长发育尤其是花发育的调控机制,以CmTPL1-1为诱饵蛋白,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出CmWOX4、CmLBD38及CmLBD36互作蛋白。CmWOX4和CmLBD38无转录激活活性,而CmLBD36具有转录激活活性。通过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BiFC)验证,CmTPL1-1与CmWOX4、CmLBD38及CmLBD36均互作。以上结果表明,CmTPL1-1可能与CmWOX4、CmLBD38及CmLBD36蛋白相互作用来调控目标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4.对GWAS挖掘的候选基因CmPUB43进行基因克隆和功能初步分析。根据转录组注释的PUB基因序列克隆得到了一个编码U-box蛋白的基因,命名为CmPUB43。序列分析发现CmPUB43含有一个U-box保守结构域,C端含有3个ARM重复结构,属于第二类U-box E3泛素连接酶。系统发生关系分析表明CmPUB43与青蒿的AaPUB43亲缘关系最近,且同源性达到95.74%。通过多种蛋白质定位预测软件分析发现,CmPUB43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构建pMDC43-CmPUB43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转基因株系表现为植株和叶片均变小,分生组织数目增多,花瓣呈不对称分布,表明该基因也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宋金亮[10](2018)在《西葫芦雌核离体培养条件的优化及植株再生》文中研究说明西葫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是重要的瓜类蔬菜作物之一。但其育种研究相对滞后,新品种更新速度慢。优良纯合自交系的选育对加快西葫芦育种进程具有很高的现实应用价值,通过离体雌核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经人工或自然加倍即可得到双单倍体纯合系,便于配置杂交组合,缩短育种年限。因此,本试验以5份杂种一代西葫芦为供试材料,以MS+TDZ(0.06mg.L-1)+6-BA(0.5 mg.L-1)为诱导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成苗培养基,对未授粉子房进行离体培养,探究了消毒处理、基因型、采样时期、预培养以及接种方式对胚状体诱导的影响;同时对再生植株进行倍性鉴定与形态学观察,并分析影响再生试管苗驯化、移栽的主要因子,以期优化西葫芦离体雌核培养再生体系。本试验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葫芦子房切片进行消毒时所选用的酒精浸泡时间和次氯酸钠浓度均对胚状体的诱导效果有影响。75%的酒精浸泡1 min基本能杀死胎座组织并使胚珠持有较高的生活力;选用1%的次氯酸钠进行消毒时,并不能完全杀死外植体上的微生物,污染率较高,当次氯酸钠浓度为3%时,子房切片胚状体诱导数和诱导率最高,平均每瓶切片产胚24个,胚状体诱导率高达33.8%,随着次氯酸钠浓度(5%、7%、10%)的升高,胚状体诱导数和诱导率开始逐渐降低。由此可知,3%的次氯酸钠是西葫芦未授粉子房诱导胚状体最适的消毒浓度,不仅起到了杀菌消毒的效果,对胚珠的损伤也较小。2、在相同的诱导条件下,供试的5份西葫芦品种均有胚状体发生,不同基因型在胚状体诱导效果上存在显着差异,‘ZY 10’的胚状体诱导数和诱导率最高;在子房开花前12 h采样,平均每瓶切片胚状体诱导数较多,与开花前24 h差异不显着。3、西葫芦未授粉子房切片经35℃黑暗热激预处理5 d,膨大胚珠数、转绿胚珠数、胚状体诱导数及诱导率均较对照提高。此外,35℃热激处理还有助于胚珠膨大突出胎座所形成的愈伤组织;将未授粉子房切片在4℃低温条件下分别处理0 d(CK)、1 d(L24)、2 d(L48)和3 d(L72)时发现,低温处理1~2 d对胚状体诱导数影响不大,而冷处理3 d胚状体诱导数急剧下降,说明短时间的低温处理对胚状体的诱导影响不显着,低温处理时间过长将不利于胚珠的膨大,并阻碍胚状体的诱导和分化。4、切片培养与切片预培养后剥离胚珠培养两种培养方式各有优缺点,其中,切片培养操作简单,不存在剥离过程中胚珠的损耗,能够充分利用膨大的胚珠,而切片预培养后剥离胚珠培养可以使胚珠充分接触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有助于促进胚状体的诱导;另外,通过形态学观察发现,由胚珠诱导的胚状体在形态上先后经历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形胚,与合子胚发育过程相似;将子叶形胚转移至不添加激素的MS培养基上,植株再生率较高,为63.9%。5、试验对西葫芦茎尖、根尖和卷须作为染色体鉴定材料的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卷须可以作为西葫芦根尖染色体倍性鉴定的替代材料;利用流式细胞仪对39株再生植株进行性鉴定,发现有2株为单倍体、17株为二倍体、10株为四倍体;单倍体叶绿体数目变化范围为3~8,二倍体为6~13,四倍体为11~24,初步将叶绿体数为7,12作为西葫芦鉴定单倍体与二倍体以及二倍体与四倍体的分界指标。6、选取4~7片叶一心、根系3条以上的试管苗,采用先松瓶口炼苗2d再全开瓶炼苗3d的方式进行炼苗,移栽后放到室外进行遮阴驯化,幼苗成活率达96%。
二、国外洋葱资源农艺性状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洋葱资源农艺性状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真菌胁迫响应TaNAC基因和小麦杂种衰亡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条锈病与白粉病 |
1.1.1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和抗白粉病基因的研究 |
1.1.2 小麦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其他研究 |
1.2 植物NAC转录因子 |
1.2.1 植物NAC转录因子简介 |
1.2.2 植物激素参与的NAC转录因子调控 |
1.2.3 NAC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 |
1.2.4 小麦NAC转录因子(TaNAC)的研究现状 |
1.3 植物中的杂种衰亡 |
1.3.1 植物中杂种衰亡的简介 |
1.3.2 杂种衰亡的可能原因和调控机制 |
1.3.3 远缘杂交与基因互作 |
1.3.4 小麦中的杂种衰亡 |
1.4 分子标记开发及多组学研究方法 |
1.4.1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与分子标记开发 |
1.4.2 多组学研究方法 |
1.5 研究方案 |
1.5.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和方案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TaNAC TFs参与调节小麦对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抗性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植物材料和处理 |
2.2.2 RNA提取与基因克隆 |
2.2.3 筛选真菌胁迫响应相关的TaNAC基因 |
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2.2.5 普通小麦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重鉴定和序列分析 |
2.2.6 TaNAC转录因子的系统进化及蛋白序列特征分析 |
2.2.7 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序列结构、理化性质等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基于IWGSC Ref Seq v1.1 对小麦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重鉴定 |
2.3.2 基于转录组数据筛选并分析真菌胁迫响应的TaNAC基因 |
2.3.3 从真菌胁迫后的N9134 中克隆TaNAC基因并重命名新转录本 |
2.3.4 获得的TaNAC转录本及其编码产物的序列结构、理化性质等分析 |
2.3.5 白粉菌和条锈菌侵染下小麦TaNAC基因的表达分析 |
2.3.6 真菌胁迫下N9134中TaNAC转录本的结构变体 |
2.3.7 真菌胁迫下差异表达TaNAC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分析 |
2.3.8 TaNAC膜结合转录因子(Membrane-bound TFs,MTFs)的比较分析 |
2.4 讨论 |
2.4.1 时空特异表达和可变剪切表明:TaNAC转录本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
2.4.2 小规模复制或删除事件有助于丰富TaNAC基因及其转录本序列结构变异的多样性 |
2.4.3 膜结合TaNAC通过形成不同结构变体的调控方式发挥不同的功能 |
2.5 小结 |
第三章 TaNAC基因基于可变剪切和miRNA的转录后调控参与真菌胁迫响应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和处理 |
3.2.2 RNA提取与基因克隆 |
3.2.3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差异表达 |
3.2.4 洋葱表皮细胞瞬时表达分析亚细胞定位 |
3.2.5 转录调控活性分析 |
3.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一对TaNAC可变剪切结构变异转录本在白粉菌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3.3.2 克隆得到TaNAC可变剪切转录本的序列结构分析 |
3.3.3 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编码产物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分析 |
3.3.4 TaNAC可变剪切结构变异转录本编码产物的高级结构分析 |
3.3.5 比对分析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的亚细胞定位 |
3.3.6 比较分析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的转录调控活性 |
3.3.7 结合于小麦TaNAC基因编码区的mi RNA的预测分析 |
3.4 讨论 |
3.4.1 TaNAC基因可以通过可变剪切的转录后调控方式参与胁迫响应 |
3.4.2 TaNAC基因可变剪切和mi RNA耦联的转录后调控 |
3.5 小结 |
第四章 小麦杂种衰亡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其在我国的分布与演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植物材料 |
4.2.2 等位性测验 |
4.2.3 表型调查和数据分析 |
4.2.4 取样和提取基因组DNA |
4.2.5 分子标记的筛选和开发 |
4.2.6 绘制遗传图谱 |
4.2.7 杂种衰亡相关小麦材料的系谱分析和基因型检测 |
4.2.8 荧光原位杂交(FISH)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分析验证本研究冬小麦群体中存在的杂种衰亡 |
4.3.2 中度和重度杂种衰亡系统中也存在Ne基因的剂量效应 |
4.3.3 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的复等位基因确实分别存在不同 |
4.3.4 构建冬小麦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的高密度遗传图谱 |
4.3.5 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在中国各麦区离散的分布特征 |
4.3.6 N9134 和周麦22 中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的来源 |
4.4 讨论 |
4.4.1 F_1 与亲本的千粒重百分比更适合为杂种衰亡分级标准之一 |
4.4.2 遗传背景应该是杂种衰亡表型差异的另一个影响因素 |
4.4.3 普通小麦的Ne1 和Ne2 可能分别直接源于野生二粒小麦和黑麦 |
4.4.4 N9134 的Ne1 和周麦22 的Ne2 可能是杂种衰亡调控新基因 |
4.4.5 引进品种直接影响中国现代品种杂种衰亡基因频率(尤其Ne2) |
4.4.6 导致杂种衰亡的基因位点也可以对小麦育种起积极作用 |
4.5 小结 |
第五章 小麦杂种衰亡调控机制的多组学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多组学分析的植物材料 |
5.2.2 基于BSA的转录组测序(BSR) |
5.2.3 基于PacBio三代平台的全长转录组测序 |
5.2.4 iTRAQ定量蛋白质组测序 |
5.2.5 广泛靶向代谢组分析 |
5.2.6 多组学联合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小麦杂种衰亡的BSR分析 |
5.3.2 小麦杂种衰亡的全长转录组分析 |
5.3.3 小麦杂种衰亡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5.3.4 小麦杂种衰亡的代谢组学分析 |
5.3.5 基于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的多组学联合分析 |
5.4 讨论 |
5.4.1 各组学分析结果及多组学联合分析结果的问题与不足 |
5.4.2 小麦中杂种衰亡、真菌病害抗性、TaNAC转录因子三者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文 |
附录B 附表 |
附录C 附图 |
致谢 |
博士毕业有感 |
作者简介 |
(2)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评价及自交不亲和基因型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枇杷种质资源概况 |
2.枇杷育种概况 |
2.1 引种 |
2.2 实生选种 |
2.3 杂交育种 |
2.4 倍性育种 |
3.枇杷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
3.1 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意义 |
3.2 枇杷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4.三倍体在园艺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
4.1 三倍体植物的直接应用 |
4.2 三倍体作为育种的中间材料 |
4.3 三倍体应用主要问题与前景 |
5.植物自交不亲和现象研究概况 |
5.1 自交不亲和的现象与机理 |
5.2 蔷薇科果树自交(不)亲和突变的分子机理 |
5.3 蔷薇科果树S-RNase等位基因的结构特征 |
5.4 枇杷自交不亲和研究及S基因型研究概况与进展 |
6.枇杷自交不亲和基因型的鉴定方法 |
6.1 杂交授粉实验 |
6.2 授粉花柱离体培养 |
6.3 花柱S糖蛋白电泳分析 |
6.4 S基因特异性PCR分析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地点地理位置及气候 |
3.1.3 试验仪器及试剂 |
3.1.4 数据调查方法 |
3.1.5 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各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6 果肉维生素C含量测定 |
3.1.7 雌雄配子育性检测 |
3.1.8 花粉原位萌发观察 |
3.1.9 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及染色体制片 |
3.1.10 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赋值 |
3.2 数据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果实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与多样性分析 |
3.3.2 果实质量性状分布频率及多样性分析 |
3.3.3 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3.4 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
3.3.5 果实品质重要性状回归分析 |
3.3.6 果实维生素C含量测定 |
3.3.7 自然结实后代出苗率分析 |
3.3.8 三倍体枇杷雌雄配子育性检测 |
3.3.9 花粉原位萌发分析 |
3.3.10 实生后代倍性分析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3.4.2 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
3.4.3 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
3.4.4 单果重、种子重、种子数、可溶性固形物和可食率的回归分析 |
3.4.5 维生素C含量、实生后代出苗率以及倍性 |
3.4.6 雌雄配子育性分析 |
第4章 三倍体枇杷自交不亲和基因型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叶片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
4.2.2 60 个三倍体枇杷单株的基因型鉴定 |
4.2.3 辅助授粉结果统计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单倍体诱导及应用 |
1.2 单倍体的鉴定 |
1.2.1 染色体计数法与流式细胞术鉴定法 |
1.2.2 形态学鉴定法与气孔数鉴定法 |
1.2.3 分子标记法与遗传标记法 |
1.2.4 放射线辐射法与其他方法 |
1.3 单倍体的加倍方法 |
1.3.1 秋水仙素的加倍原理 |
1.3.2 秋水仙素加倍技术在双单倍体植株诱导中的应用 |
1.4 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4.1 国外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4.2 国内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5 真假杂交种的鉴定方法 |
1.5.1 形态学鉴定法 |
1.5.2 细胞学鉴定法 |
1.5.3 物理化学鉴定法 |
1.5.4 生化标记鉴定法 |
1.5.5 分子标记鉴定法 |
1.5.6 SRAP技术原理与方法 |
1.5.7 SRAP技术在杂交种鉴定中的应用 |
1.6 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分析 |
1.6.1 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1.6.2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
1.6.3 育性与杂种优势 |
1.6.4 不同倍性材料的杂交利用 |
1.7 杂交亲本的选择与杂种优势预测 |
1.7.1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 |
1.7.2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 |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9 主要研究内容 |
1.10 研究技术路线 |
2 苜蓿单倍体培养及育性鉴定 |
2.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2.1.1 材料来源 |
2.1.2 试验药品来源 |
2.2 试验方法 |
2.2.1 组培再生体系的优化 |
2.2.2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2.2.3 单倍体植株扩繁 |
2.2.4 炼苗移栽 |
2.2.5 花粉育性鉴定 |
2.2.6 自交结实率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优化 |
2.4.2 流式细胞术鉴定法的优化 |
2.4.3 根尖染色体鉴定法的优化 |
2.4.4 不同倍性苜蓿组培茎段扦插生根率 |
2.4.5 不同倍性苜蓿材料炼苗移栽成活率 |
2.4.6 不同倍性新疆大叶苜蓿部分器官形态差异 |
2.4.7 不同倍性苜蓿自交结荚情况与种子活力 |
2.5 讨论 |
2.5.1 外源激素对苜蓿花药分化培养的影响 |
2.5.2 流式细胞术对植物倍性鉴定的影响因素 |
2.5.3 根尖染色体鉴定的影响因素 |
2.5.4 不同倍性苜蓿的自交不亲和性 |
2.6 小结 |
3 苜蓿双单倍体植株的诱导 |
3.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3.1.1 材料来源 |
3.1.2 试验药品来源 |
3.2 试验方法 |
3.2.1 固体和液体秋水仙素培养基 |
3.2.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
3.2.3 分化与生根培养 |
3.2.4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秋水仙素处理对出愈率的影响 |
3.4.2 愈伤组织继代改良培养 |
3.4.3 秋水仙素处理对茎段生根率的影响 |
3.4.4 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后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3.4.5 双单倍体植株的再分化 |
3.5 讨论 |
3.5.1 不同培养方式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2 不同外植体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3 不同处理因素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4 愈伤组织的继代改良 |
3.6 小结 |
4 不同倍性和育性材料间杂交结实率的比较 |
4.1 试验材料与杂交组合 |
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2.1 物候期观测 |
4.2.2 人工杂交 |
4.3 数据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物候期 |
4.4.2 不同育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
4.4.3 不同倍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
4.4.4 二倍体苜蓿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
4.4.5 二倍体苜蓿与扁蓿豆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
4.4.6 杂交时期对杂交结荚率的影响 |
4.4.7 各因素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 讨论 |
4.5.1 育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2 倍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3 种间杂交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4 杂交时期与杂交结实率 |
4.6 小结 |
5 杂交亲本遗传距离分析及杂交种真实性鉴定 |
5.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药品 |
5.2 试验方法 |
5.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
5.2.2 SRAP引物 |
5.2.3 SRAP-PCR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 |
5.2.4 PCR产物检测 |
5.3 数据分析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12个杂交亲本SRAP标记图谱分析 |
5.4.2 12个苜蓿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
5.4.3 杂交种真实性的鉴定 |
5.4.4 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 |
5.4.5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主要因素 |
5.5 讨论 |
5.5.1 苜蓿亲本材料种质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分析 |
5.5.2 苜蓿杂交种分子标记特异带与纯度鉴定 |
5.5.3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因素 |
5.6 小结 |
6 不同倍性的杂种产量性状优势分析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3 数据分析方法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苜蓿亲本材料的单株地上生物量比较 |
6.4.2 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表现 |
6.4.3 育性和倍性对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的影响 |
6.4.4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
6.4.5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
6.4.6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
6.4.7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表现 |
6.4.8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
6.4.9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优势与遗传距离相关性 |
6.4.10 亲本倍性与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 |
6.5 讨论 |
6.5.1 产量性状对杂种优势形成的影响 |
6.5.2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
6.5.3 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
6.5.4 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影响 |
6.5.5 遗传距离和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
6.6 小结 |
7 全文讨论 |
7.1 苜蓿单倍体与双单倍体获得的影响因素 |
7.2 苜蓿SRAP分子标记特异带与杂种优势相关性 |
7.3 苜蓿种内与种间杂交结实性的差异 |
8 结论 |
9 本研究创新 |
10 下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转矮沙冬青抗冻蛋白基因(AnAFP)玉米的耐寒性鉴定及耐寒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低温及低温危害 |
1.2 植物抵御低温环境的机制 |
1.3 低温对玉米生产的限制 |
1.4 矮沙冬青及抗冻蛋白 |
1.4.1 矮沙冬青 |
1.4.2 抗冻蛋白 |
1.4.3 抗冻蛋白抗冻分子机理 |
1.5 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 |
1.6 植物脱水素蛋白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T_1 代转AnAFP基因玉米的分子鉴定 |
2.2.1 T_1 代转基因玉米的PCR检测 |
2.2.2 TAIL-PCR鉴定转基因植株的插入位点 |
2.2.3 T_1 代鉴定转基因玉米的纯合植株 |
2.2.4 纯合植株的拷贝数和串联方式 |
2.3 AnAFP基因的异源表达检测 |
2.3.1 定量PCR检测 |
2.3.2 Western Blot检测 |
2.3.3 RNAseq测序 |
2.4 转AnAFP基因玉米的抗逆鉴定 |
2.4.1 正常情况下转基因株系的农艺性状调查 |
2.4.2 室内抗逆鉴定 |
2.4.3 田间抗寒性鉴定 |
2.5 AnAFP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
2.5.1 AnAFP的启动子和基因结构预测 |
2.5.2 系统进化树和保守结构域预测 |
2.5.3 二级结构和磷酸化位点预测 |
2.6 AnAFP参与的耐低温途径 |
2.6.1 AnICE1和AnCBF基因的克隆 |
2.6.2 非生物胁迫下AnICE1、AnCBF和 An AFP在沙冬青中的表达分析 |
2.6.3 AnCBF与 DRE顺式作用元件的酵母单杂交 |
2.7 各结构域对AnAFP功能的影响 |
2.7.1 AnAFP结构域突变 |
2.7.2 His-AnAFP融合蛋白提取 |
2.7.3 AnAFP蛋白的磷酸化检测 |
2.7.4 AnAFP突变体保护乳酸脱氢酶活性 |
2.8 AnAFP与玉米CKⅡ四个β亚基的互作 |
2.8.1 AnAFP的亚细胞定位变化 |
2.8.2 玉米CKⅡ四个β亚基的克隆 |
2.8.3 CKⅡ四个β亚基的亚细胞定位 |
2.8.4 酵母双杂交验证An AFP与 Zm CKⅡβ亚基的互作 |
2.8.5 双分子荧光互补验证AnAFP与 Zn CKⅡβ亚基的互作 |
3 结果与分析 |
3.1 T_1 代转AnAFP基因玉米的分子鉴定 |
3.2 AnAFP基因的异源表达 |
3.3 转AnAFP基因玉米的抗逆鉴定 |
3.4 AnAFP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5 矮沙冬青AnICE1-AnCBF-AnAFP耐低温途径 |
3.6 各结构域对AnAFP功能的影响 |
3.7 AnAFP与玉米CKⅡ四个β亚基的互作 |
4 讨论 |
4.1 T_1 代转基因玉米的分子鉴定 |
4.2 外源基因的表达 |
4.3 耐冷性鉴定 |
4.4 AnAFP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5 矮沙冬青AnICE1-AnCBF-AnAFP抗逆途径 |
4.6 各结构域对AnAFP功能的影响 |
4.7 AnAFP与 ZmCKⅡβ亚基的互作 |
5 全文总结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附录 |
个人简历 |
(5)大豆生育期基因TOF7的图位克隆和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物开花途径 |
1.2.2 植物光周期调控开花的分子机理 |
1.2.3 大豆开花期调控网络的研究进展 |
第2章 大豆开花期QTL的定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田间试验设计 |
2.1.3 表型数据统计 |
2.1.4 MA群体遗传图谱的构建 |
2.1.5 开花期QTL检测 |
2.1.6 产量相关性状QTL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MA重组自交系的构建 |
2.2.2 大豆遗传图谱的建立 |
2.2.3 MA重组自交群体的花期分析 |
2.2.4 其他产量相关性状QTL的定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豆开花期基因TOF7的图位克隆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1.2 田间试验设计 |
3.1.3 表型数据统计 |
3.1.4 TOF7位点的确定 |
3.1.5 TOF7的精细定位 |
3.1.6 TOF7的候选基因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TOF7位点的定位 |
3.2.2 TOF7位点由单基因控制 |
3.2.3 TOF7基因的精细定位 |
3.2.4 TOF7的候选基因 |
3.2.5 TOF7促进早花和早熟 |
3.2.6 TOF7ILs的产量表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3.3.1 TOF7基因的精细定位 |
3.3.2 TOF7的候选基因 |
第4章 TOF7基因的功能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与种植条件 |
4.1.2 TOF7蛋白的聚类分析及结构预测 |
4.1.3 TOF7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4.1.4 TOF7基因的功能互补分析 |
4.1.5 TOF7突变体载体的构建 |
4.1.6 大豆遗传转化 |
4.1.7 TOF7突变体的获得 |
4.1.8 qRT-PCR实验 |
4.1.9 转录组测序 |
4.1.10 TOF7基因的自然变异鉴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TOF7蛋白序列比对 |
4.2.2 TOF7蛋白高级结构预测 |
4.2.3 TOF7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4.2.4 TOF7基因的功能互补分析 |
4.2.5 TOF7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
4.2.6 TOF7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4.2.7 TOF7基因与E1-E4的关系 |
4.2.8 转录组测序结果 |
4.2.9 TOF7基因自然变异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4.3.1 TOF7蛋白序列分析 |
4.3.2 TOF7基因促进开花 |
4.3.3 TOF7调控开花的分子机制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大豆花期调控新位点TOF7的图位克隆 |
5.1.1 TOF7基因的初定位 |
5.1.2 TOF7基因的精细定位 |
5.2 大豆花期调控新位点TOF7的功能分析 |
5.2.1 TOF7基因对花期的影响 |
5.2.2 大豆开花调控网络的进展 |
5.3 大豆花期基因在育种上的应用 |
5.3.1 TOF7基因与产量的关系 |
5.3.2 大豆生育期基因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豫南稻区水稻MAGIC群体农艺性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籼稻品种的评价与利用 |
1.1.1 籼稻的发掘与利用 |
1.1.2 常规籼稻的评价与利用 |
1.2 豫南稻区水稻研究现状 |
1.2.1 豫南稻区生态环境概况 |
1.2.2 豫南稻区水稻研究进展 |
1.3 MAGIC群体研究现状 |
1.3.1 MAGIC群体的起源与构建 |
1.3.2 MAGIC群体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1.4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评价与利用 |
1.4.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评价与利用 |
1.4.2 抗病性和抗倒伏性的评价与利用 |
1.4.3 其他农艺性状的评价与利用 |
1.5 主成分分析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1 主成分分析在水稻中的应用 |
1.5.2 主成分分析在其他作物中的应用 |
1.6 聚类分析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6.1 聚类分析在水稻中的应用 |
1.6.2 聚类分析在其他作物中的应用 |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2.2 抗病性及倒伏性 |
3.2.3 生育期 |
3.2.4 叶蘖动态 |
3.2.5 植株株型 |
3.2.6 籽粒粒型 |
3.2.7 冠层温度 |
3.3 数据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水稻MAGIC群体农艺性状变异性分析 |
4.2 水稻MAGIC群体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 |
4.3 水稻MAGIC群体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
4.4 不同类群水稻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
4.5 不同类群水稻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分析 |
4.6 不同类群水稻抽穗期和分蘖动态分析 |
4.7 不同类群水稻株型相关性状分析 |
4.8 不同类群水稻籽粒粒型分析 |
4.9 不同类群水稻冠层温度和冠气温差分析 |
4.10 不同类群水稻抽穗期冠层温度、冠气温差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
5.2 不同类群材料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的差异 |
5.2.1 不同类群材料产量性状的差异 |
5.2.2 不同类群材料稳产性的差异 |
5.2.3 不同类群材料形态特性的差异 |
5.3 冠层温度和冠气温差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7)苦荞耐低磷基因型筛选及其适应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作物耐低磷营养的基因型差异 |
1.2.2 作物耐低磷胁迫的适应机制 |
1.2.3 关于苦荞的研究进展 |
1.2.4 耐低磷品种的筛选鉴定与评价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苦荞耐低磷基因型筛选及评价指标的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与材料处理 |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4 基因型耐低磷能力的评价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苦荞苗期形态指标的影响 |
2.2.2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苦荞苗期根系生理指标的影响 |
2.2.3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苦荞苗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4 低磷胁迫下各苦荞磷素吸收与利用 |
2.2.5 主成分分析 |
2.2.6 苦荞耐低磷性鉴定指标的筛选 |
2.3 讨论和小结 |
2.3.1 关于耐低磷评价指标的选择问题 |
2.3.2 苦荞耐低磷性品种的筛选与鉴定方法 |
3 不同基因型苦荞幼苗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与材料处理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低磷胁迫下苦荞幼苗农艺性状的变化 |
3.2.2 低磷胁迫对植株根系活性物质及丙二醛的影响 |
3.2.3 低磷胁迫对植株根系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2.4 低磷胁迫对苦荞苗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5 低磷胁迫对苦荞不同品种苗期磷积累量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 讨论和小结 |
3.3.1 不同基因型苦荞地上部性状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
3.3.2 不同基因型苦荞根系性状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
4 施磷水平对不同苦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与材料处理 |
4.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施磷对苦荞幼苗地上部形态指标的影响 |
4.2.2 施磷对苦荞幼苗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 |
4.2.3 施磷对苦荞幼苗根系生理指标的影响 |
4.2.4 施磷对苦荞植株的磷积累量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5 施磷对苦荞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不同施磷处理对苦荞的植株生长的影响 |
4.3.2 不同施磷处理对苦荞成熟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不同品种山药农艺性状和品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山药的起源及栽培历史 |
1.1.1 山药的起源中心 |
1.1.2 我国山药的栽培历史 |
1.2 山药的种质资源分类 |
1.3 我国山药栽培区域及品种 |
1.4 山药的农艺性状比较研究 |
1.5 鲜切山药褐变的研究 |
1.5.1 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 |
1.5.2 鲜切山药褐变控制技术 |
1.6 山药的营养品质 |
1.6.1 山药的营养成分 |
1.6.2 山药的药用价值 |
1.6.3 山药的食用价值 |
1.7 本研究的立项依据及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方法 |
2.3.1 不同品种山药形态特征调查 |
2.3.2 不同品种山药抗病性调查 |
2.3.3 不同品种山药产量的比较 |
2.3.4 不同品种山药鲜切褐变程度比较 |
2.3.5 不同品种山药主要营养成分比较 |
2.3.6 不同品种山药蒸食感官评价 |
2.3.7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品种山药农艺性状比较 |
3.1.1 不同品种山药地上部形态特征分析 |
3.1.2 不同品种山药地下部形态特征分析 |
3.1.3 不同品种山药抗病性比较分析 |
3.1.4 不同品种山药产量的比较分析 |
3.2 不同品种山药品质比较 |
3.2.1 不同品种鲜切山药褐变程度比较分析 |
3.2.2 不同品种山药主要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
3.2.3 不同品种山药块茎蒸食感官评价 |
3.3 供试山药品种综合评价 |
4 讨论 |
4.1 不同品种山药的主要特性 |
4.2 农艺性状和品质与山药分类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菊花主要园艺性状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功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菊花的起源与演化 |
2 菊花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2.1 菊花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
2.2 菊花遗传多样性 |
3 菊花主要园艺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
4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主要应用 |
4.1 全基因组重测序 |
4.2 简化基因组测序 |
4.3 单核苷酸多态性 |
5 关联分析方法与应用 |
5.1 关联分析概念及优势 |
5.2 关联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 |
5.3 关联分析的策略及其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5.4 关联分析与功能标记开发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类型菊花种质资源的遗传结构及主要园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观赏性状表型数据的调查 |
1.3 基因组DNA的提取 |
1.4 酶切建库和测序 |
1.5 SLAF标签的开发和SNP标记的鉴定 |
1.6 进化树和群体结构分析 |
1.7 群体遗传学统计分析 |
1.8 选择性清除区段的鉴定 |
1.9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于SLAF测序的SNP标记开发 |
2.2 基于SNP标记的进化树分析 |
2.3 群体结构和主成分分析 |
2.4 亲缘关系分析 |
2.5 不同类型菊花资源间的遗传分化分析 |
2.6 不同栽培类型菊花间的差异化选择分析 |
2.7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8 相关候选基因确定 |
3 讨论 |
第三章 切花菊花部性状相关优异SNP位点挖掘与dCAPS标记开发及候选基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及花部性状表型值的获得 |
1.2 SNP分型和群体遗传学研究 |
1.3 GWAS和优异SNP等位位点的确定 |
1.4 CAPS/dCAPS标记开发及验证 |
1.5 花部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确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切花菊品种花部性状的表型分析 |
2.2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2.3 花部性状的GWAS分析 |
2.4 优异SNP等位位点的确定 |
2.5 优异SNP等位位点的聚合效应 |
2.6 dCAPS标记的开发及验证 |
2.7 3个花部性状的候选基因确定 |
3 讨论 |
第四章 菊花花型相关候选基因功能验证 |
第一节 菊花CmTPL1-1基因克隆及功能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载体与菌株 |
1.2 候选基因TPL/TPR1对应的SLAF标签序列的验证 |
1.3 菊花CmTPL1-1基因克隆 |
1.4 菊花CmTPL1-1蛋白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 |
1.5 菊花CmTPL1-1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1.6 菊花CmTPL1-1亚细胞定位 |
1.7 菊花CmTPL1-1转录激活活性分析 |
1.8 CmTPL1-1基因遗传转化表达载体构建 |
1.9 CmTPL1-1基因遗传转化拟南芥 |
1.10 菊花CmTPL1-1互作蛋白的筛选 |
1.11 互作基因的克隆及载体构建 |
1.12 CmWOX4、CmLBD38和CmLBD36的转录激活活性分析 |
1.13 CmTPL1-1与CmWOX4、CmLBD38及CmLBD36互作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CmTPL1-1基因的克隆 |
2.2 CmTPL1-1基因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树 |
2.3 CmTPL1-1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2.4 CmTPL1-1亚细胞定位及转录激活活性分析 |
2.5 CmTPL1-1转基因拟南芥鉴定及表型观察 |
2.6 CmTPL1-1转基因拟南芥分生组织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 |
2.7 酵母双杂筛选获得CmTPL1-1互作蛋白 |
2.8 CmTPL1-1互作蛋白的转录激活活性分析 |
2.9 CmTPL1-1相关互作蛋白验证 |
3 讨论 |
第二节 菊花CmPUB43基因功能初步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载体与菌株 |
1.2 候选基因PUB43对应的SLAF标签序列的验证 |
1.3 候选基因CmPUB43在‘神马’中的克隆 |
1.4 菊花CmPUB43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 |
1.5 CmPUB43超表达载体构建 |
1.6 CmPUB43转基因拟南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CmPUB43基因的克隆 |
2.2 CmPUB43基因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分析 |
2.3 CmP UB43转基因拟南芥鉴定及表型观察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西葫芦雌核离体培养条件的优化及植株再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单倍体诱导的意义 |
1.1.1 缩短育种时间 |
1.1.2 加快筛选突变体 |
1.1.3 有利于远缘杂交新类型的选育与稳定 |
1.1.4 作为基因转化的受体 |
1.1.5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及QTL作图 |
1.2 单倍体植株的诱导途径 |
1.3 离体雌核培养的特点 |
1.4 雌核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资源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与现状 |
1.5 植物雌核离体培养的主要影响因子 |
1.5.1 供体植株的基因型 |
1.5.2 雌核的发育时期 |
1.5.3 供体植株的生理状态 |
1.5.4 培养基的组成 |
1.5.4.1 基本培养基的种类 |
1.5.4.2 碳源的种类和浓度 |
1.5.4.3 外源激素的种类和浓度 |
1.5.5 预处理方式 |
1.5.6 接种方式与培养条件 |
1.5.7 外源添加物 |
1.6 胚囊植株倍性鉴定 |
1.6.1 染色体计数法 |
1.6.2 流式细胞仪分析法 |
1.6.3 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法 |
1.6.4 再生植株形态学鉴定法 |
1.7 炼苗与移栽 |
1.7.1 苗龄对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1.7.2 炼苗方式对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1.7.3 驯化方式对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1.8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西葫芦离体雌核培养再生体系的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外植体的选取与消毒 |
2.1.3 胚状体诱导的主要影响因子 |
2.1.4 培养条件 |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乙醇浸泡时间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2.2 不同次氯酸钠消毒浓度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2.3 不同基因型品种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2.4 不同采样时期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2.5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2.6 不同接种方式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2.7 胚状体诱导过程及发育成苗 |
2.2.8 胚状体及试管苗的形态观察 |
2.3 讨论 |
2.3.1 消毒方式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3.2 基因型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3.3 采样时期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3.4 预处理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3.5 接种方式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2.3.6 诱导成苗过程中畸形苗的产生 |
第三章 西葫芦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技术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染色体计数法 |
3.1.3 流式细胞术检测法 |
3.1.4 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法 |
3.1.5 不同倍性植株田间性状观察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西葫芦不同组织进行染色体鉴定的差异 |
3.2.2 流式细胞术检测再生胚囊植株倍性 |
3.2.3 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与倍性的相关性 |
3.2.4 不同倍性植株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分布频率 |
3.2.5 不同倍性西葫芦的形态学观察 |
3.3 讨论 |
3.3.1 西葫芦不同组织进行染色体鉴定的差异 |
3.3.2 西葫芦保卫细胞叶绿体数与倍性的相关性研究 |
3.3.3 不同倍性西葫芦在形态学上的差异 |
第四章 西葫芦组培苗移栽成活因素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不同叶龄和不同根系状况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
4.1.2.2 不同炼苗方式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
4.1.2.3 不同驯化方式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
4.1.3 西葫芦再生胚囊植株(R0)性状观察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苗龄和根系状况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
4.2.2 炼苗方式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
4.2.3 驯化方式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
4.2.4 再生胚囊植株(R0)性状观察 |
4.3 讨论 |
4.3.1 苗龄和根系状况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
4.3.2 炼苗方式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
4.3.3 驯化方式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
4.3.4 再生胚囊植株(R0)性状观察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缩略语表 |
四、国外洋葱资源农艺性状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真菌胁迫响应TaNAC基因和小麦杂种衰亡分子机理研究[D]. 吕士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三倍体枇杷种质资源评价及自交不亲和基因型鉴定[D]. 吴宸宇. 西南大学, 2021(01)
- [3]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D]. 徐舶.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4]转矮沙冬青抗冻蛋白基因(AnAFP)玉米的耐寒性鉴定及耐寒机理研究[D]. 张元元.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7)
- [5]大豆生育期基因TOF7的图位克隆和功能分析[D]. 王飞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9(01)
- [6]豫南稻区水稻MAGIC群体农艺性状比较研究[D]. 詹俊辉.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7]苦荞耐低磷基因型筛选及其适应机制的研究[D]. 杨春婷.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8]不同品种山药农艺性状和品质的比较研究[D]. 舒锐.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9]菊花主要园艺性状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功能鉴定[D]. 种昕冉.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10]西葫芦雌核离体培养条件的优化及植株再生[D]. 宋金亮.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