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综述
摘 要:“斜杠青年”群体的出现是新媒体时代与青年群体特征有机融合的结果或现象,从青年本体性的角度进行解读更有利于理解与把握这一现象。“斜杠青年”主要可以分为迫于经济压力型、爱好特长型、能力所及型三种类别。其职业选择的本体性特征表现为:追求多彩的职业生活、寻求职业潜能的现实化、追寻理想的职业可能性、追求自我价值的社会认同。其成长的宏观职业生态环境的多变性、职业选择价值影响的多元性、成长的微观生态环境的差异性是构成其主体性职业选择的外在原因。“斜杠青年”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现代共享经济时代所必然带来的职场现象。
关键词:斜杠青年;职业选择;本体性
近年来,“斜杠青年”一词成为广为谈论与研究的热词,引起了人们对这一群体的高度关注。学术界对他们的职业生存与发展状态进行了多维度的解读,有从社会场域理论及多重职业结构功能的角度进行分析[1],有从现代性与后现代的角度进行本质与特性的探寻[2],有从互联网+时代进行斜杠青年职业身份认同的论证[3],等等,可谓见仁见智。笔者认为,“斜杠青年”群体的出现,是新媒体时代与青年群体特征有机融合的结果或现象,从青年本体性的角度进行解读,可能更有利于我们理解与把握这一现象,从而以积极性的心态看待这一现象,以建设性的措施助力他们的成长。
一、“斜杠青年”的类别
目前相关著作与论文对“斜杠青年”的由来与界定基本上一致,但通俗地讲,“斜杠青年”是具有多种职业与角色身份的年轻人,他们往往身兼数职、游走在不同职场间,具有多重收入、多元职业角色。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元化职业选择样态,“斜杠青年”的具体表现形态是不同的,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迫于经济压力型
这可能是“斜杠青年”群体中比较多的、也是最辛苦的一族,主要是迫于经济的压力,需要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如需要还房贷、需要成家、需要养家等等,不得不在主要职业之外,再找一份或几份与自己所从事的主业不相关的工作。这些工作往往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而是要付出一定的体力与时间,如送快递、到餐馆打工、开出租、做家政、开网店等等,只是为了多做一份工作,多有一份收入。他们并不像那种注重自我推销、在名片上划出多个斜杠的年轻人那样张扬自得,而是在忙碌奔波中度过多重职业生活,他们的个人生活空间往往被业余的多种职业忙碌所填充。一般这类青年的文化程度不是太高。
关于村镇银行社会绩效的定义,当前学术界还未达成共识,国外虽然没有村镇银行,但有与之相似的微型金融机构(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MFIs),Small Enterprise Education and Promotion(2006)将微型金融机构的社会绩效定义为将机构的使命变成现实的一个有效转变过程。引申至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情境,本文将村镇银行的社会绩效定义为村镇银行改善县域经济社会金融排斥现状的有效转变过程。
2.爱好特长型
这类“斜杠青年”的主要职业往往不是自己的爱好与特长,但确是自己安身立命的主要职业。他们会以主要职业为主,朝九晚五式的规律性地上班,但在主要职业之余以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再从事相应的职业,如当美术老师、当健身教练、当钢琴老师、当网络主播、当网络作家等等。这类青年,往往有多少特长与爱好就可能有多少个斜杠。要么他们的主要职业要求或者是自我对主要职业的期望不是很高,他们不会在业余时间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与主要职业相关的知识,主要职业只是他们从事的一种主要工作而已,而不是自己所追求的事业;要么是没有任何经济忧虑,只凭着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去过自己想要的职业生活,他们并不简单地为了以多种职业来增加自己的收入,而是在多种职业转换中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感觉。这类青年,他们可能会通过名片中的多个斜杠来主动亮出自己多重的职业身份,甚至以此表现自己非同一般的天资禀赋、超常的精力与体能。目前很多人理解的“斜杠青年”主要是指这一类一专多能型的年轻人。
3.能力所及型
这类“斜杠青年”往往凭借着自己的专业能力,或者较好的经济基础、充裕的时间在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去从事多个职业,具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马斯洛认为,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趋向成长或趋向人的潜能现实化的冲动”[4]。而这样的潜能现实化的冲动在“斜杠青年”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是他们多元职业选择的内驱动力。即通过多元职业的选择而将自我潜能现实化,从而追求积极的自我认同,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高峰体验。多元职业对生活压力大的年轻人来说是因为外在的压力而不得不选择的职业行为,但是对相当多的年轻人来说,经济效益的追求并不是多元职业追求的唯一目标,而是通过多元职业收入的增加来获得或丰富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在体验,从而获得自我正向发展与成就自我的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多元职业生活的过程,也就成为他们不断挖掘自我潜能、认知自我、成就理想自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多元职业的挑战,通过锻炼自己的多元职业胜任力,来保持内在世界的和解与融洽,来获得由多元职业而带来的自信与能力。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知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够客观地洞察自我的愿望、自我的需要与自我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对他们而言,职业并不是一种为了糊口而从事的工作,而是实现多元、丰富人生的手段,是寻求自我认同的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是实现职业潜能现实化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时代尤其是自媒体的发达,信息的接收与传播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在繁芜的信息世界中,存在着多元的价值观念,如利己主义、利他主义、激进主义、保守主义等等,往往会使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于不经意间受到相应的影响。正是因为所处的信息环境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使得当代青年群体具有与以往青年群体不同的特点,他们更加自主、理性,更加突显自我、追求自由。但是他们也具有利他情怀,在职业选择上往往会经历了由一定程度上的效仿、随从,到较为现实的自主选择的过程。在他们职业选择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信息渠道的影响。一是受网络上传播的信息、视频、观点的影响,如各种网站、微博、论坛、朋友圈等等所发布的各种信息与观点。那些热点问题,那些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前沿问题都会对他们产生直接的影响。二是受通过网络建构的弱关系的影响。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将社会的人际关系分为强关系与弱关系两种类型,他认为:强关系具有同质性,弱关系具有异质性。处于强关系之中的人们,他们所处的具体生活与工作环境、所从事的职业、所获取的信息几乎都是相同的,人们往往因为同质而出现相同的价值观,形成相同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甚至理想职业的确定与选择也出现明确的对传统职业价值观念的认同,表现为趋同或相近的特点,如年轻人热衷考取公务员与事业编制单位,就是受到这类职业有出息、有尊严、有地位、旱涝保收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尽管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的热度有所回落,但依然是很多北方年轻人的一种理想职业选择。
氯碱工业、电镀、电冶是电解原理在工业上的重要应用,电子在其中的行为本质上是相同的,但由于生产的目的、条件不尽相同,又各具特点,分列简述如下:
二、“斜杠青年”职业选择的本体性特征
本刊主要栏目有:【1】专家论坛,专家就自身研究方向的热点问题发表相应的看法、观点和态度;【2】专家述评,组织报道介绍分析本学科领域科学技术研究现况及发展水平的专家述评;【3】专题报道,集中报道本学科领域的热点问题的专题研究论文;【4】论著,报道本学科领域前沿性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5】临床研究,主要报道本学科领域临床诊疗的新经验、新技术;【6】病例报告,报道本学科领域的典型性临床病例,包括罕见病例;【7】文献综述,报道反映本学科领域研究进展和动态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追求多彩的职业生活
从青年本体而言,年轻人不喜欢墨守成规,而喜欢求新求异,他们不愿意固守单一的、枯燥的、程序化的、缺乏可变性的职业生活,更希望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希望自己的职业不与现实生活完全相分离,而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充满了挑战、乐趣、希望、满足,体现明确的“我的职业我做主”的自主性特点。选择斜杠人生,追求多彩的职业生活,就是选择在多个领域的自我发展,在多种职业角色的转换中体验多彩职业生活所带来的成就感与愉悦感,表现出年轻人充满活力、喜欢新生事物与多姿多彩生活的特点。主动尝试新兴领域的求新发展是“斜杠青年”的共同特点。也许,多种职业只是一种职业兴趣了解的尝试,也可能是职业体验增加的成长过程,更可能是受情势所迫而不得不为的现实行为,但能够坚持多元职业选择而不放弃,本身就表现出一定的坚守与毅力,表现出能够主动应对现实挑战的信心与勇气,能够针对现实的情势而进行自我多元职业选择的意识与能力。这符合“斜杠青年”所处发展阶段的特征。
一般而言,“斜杠青年”完全不同于那些处于关键成长期即青春期早期与中期的青少年,他们处于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已经具有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一般对自己的生活与职业生涯都有一定的规划与打算,而且出现了较为务实、理性的特点。当然,刚进入职场和已经在职场上打拼多年的“斜杠青年”的特征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这个差别就表现为职业的适应性与职业多样选择的现实性上。但是他们具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对自我多元发展与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
2.寻求职业潜能的现实化
一是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他们在自己主要职业之外从事与自己专业相近的一些职业,如律师事务所的年轻律师,他们可以去高校做兼课教师,可以为某个实体组织提供法律咨询或当法律顾问,可以成为其他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可以成为网络侦探小说的写手,也可以是民事纠纷的调解员,等等,这类青年的其他职业往往是由主要职业衍生出来的,做的还是与主业相关的事情,发挥的是自己的专业特长。他们会在多种职业实践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因为他们具有以不同的方式应用与展现自己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机会与平台,能够获得更多的专业应用历练。
3.追寻理想的职业可能性
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年轻人是富有理想情怀的群体,他们充满了对自己未来发展的种种期待,希望能够超越自我、完善人性、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斜杠青年”是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且在多元职业生涯中追寻自我职业理想的群体,他们不是“空想家”,而是“实干家”,他们拥有捕捉与自己能力所及职业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也不是随意而为所带来的灵感,而是来自于对自己职业理想追求的迫切、对职业未来发展的预判、对自我能力的认知、对现实多元职业的体验、对同伴建议的采纳等等。“斜杠青年”就成为一群富有创新激情的群体,具有对未来职业追求的开放性特征,他们会在多元职业生涯中主动寻找最新的、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职业。淘汰无发展前景的职业、主动尝试具有发展性的职业成为他们职业追求的自觉,斜杠职业行为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成为他们职业追求的惯常样态。“斜杠青年”的职业理想具有向未来敞开与延伸的特点。
他们沿着小河往上游走去。“那里有一个窝棚,咱们过去歇歇脚。”一杭指着搭在一条土埂边的窝棚说。看看已经晌午,他们便在地上铺了一张报纸,就着矿泉水吃饼干。饭后,无事可做,两人同时把目光集中到了窝棚。
4.追求自我价值的社会认同
职业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保障,它代表着一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是社会融入与社会认同的基础。拥有多元职业代表着社会融入、社会认同程度的增强,代表着个体对他人与社会影响程度的加深,代表着个体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阈限,代表着“斜杠青年”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马斯洛认为,自我存在感的获得无一例外都是献身于身外的事业[5],是从外在的行动中得到的一种存在感与认同感。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单是在内心对自我的一种认可与接纳,而且是体现在个体外在行动的现实结果及呈现,体现在获得他人或群体认同与赞赏的范围和程度。对年轻人来讲,尤其体现在青年群体之中自我价值的彰显与自我存在感的获得。对“斜杠青年”而言,可能部分人仍会带有青春期自我意识体验的成分,多元职业选择可能只是为了获得同辈群体的认同与赞赏,可能是对同辈群体中成功“斜杠青年”的效法与模仿,也可能是自我价值彰显的时尚名片;但是对更多的“斜杠青年”而言,是获得更广域的社会认同与自我潜能充分激发、展现的需要,是将多元职业作为自我实现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的现实选择。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将工作与欢乐有机地融入其本身,而不存在着工作与欢乐的分歧、割裂[6]。工作带来的不是痛苦与折磨,而是欢乐与美好。正是多元职业会给“斜杠青年”带来对自我潜能不断挖掘的挑战,带来自我价值实现的成长欢乐,带来多维度社会认同的正向激励,才会更好地激励他们选择多元职业的生活方式,接受来自多元职业的多重挑战,获得丰富、充盈的自我实现感。
总之,“斜杠青年”的职业选择既具有群体的普遍性特征,又具有不同类别的特殊性特征。如务实与理性,是经济压力型“斜杠青年”职业选择的主要特征。他们的职业选择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就是挣钱。他们对自己的职业选择非常实际,对自己所处的现实有着较为理性的认识,去做自己能做的、短期的、能够立刻产生经济效益的事情。而时尚与自我是爱好特长型“斜杠青年”的主要特征,创新与自主则是能力所及型“斜杠青年”的主要特征。
三是具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在主要职业之外做一些经济实体的工作,如在事业单位上班,同时自己还开家教培训班、美甲店、服装店、其他各种公司等实体,或者作为合伙人去从事主要职业之外的其他职业。他们可能将主要精力用于主要职业,而对于其他职业,只是从事宏观的掌控或者参与管理,具体的运行可能依托自己所聘任的职业经理人来掌管,而且他们有的不会轻易地亮出自己的斜杠身份,有的并不在意别人是否知道或者认同自己就是“斜杠青年”。当然,他们也可能只是将主要职业作为自己的一种主要身份与基本的保障,而会在其他职业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还有更多的自由职业选择者,他们有着充裕的、能够自我支配的时间,以尝试多种职业选择来满足自我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2013年,年届知天命之年的我,看到不少亲朋好友都开上了小汽车,也产生了念头。这一年11月,我花了12余万元把一辆上海大众斯柯达开回了家。父亲看不惯,说:“有两个钱就瞎花,小汽车是公鸡只吃食不生蛋,买只母鸡还能生蛋赚钱呢。”我对父亲说:“你是老思想,现在农场不少职工都有了私家车,有人还买了百万豪车呢。你看看今天的农场,逢年过节,大街小巷全是小汽车。”
三、“斜杠青年”职业选择的本体性归因分析
目前,成为“斜杠青年”似乎是一种时尚,一种年轻人追捧的生活方式。他们之所以选择多元职业样态,固然与年轻人善于接受新生事物、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认同有关,更是因为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尤其是自媒体的发达,现代科技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共享经济的兴起,以及思想价值观念的多元,使得他们成长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具有多变性与不确定性的特征,赋予了他们能够从事多元职业选择的机会与平台。
1.“斜杠青年”成长的宏观职业生态环境的多变性
当代青年所生活的宏观职业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我们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网络自媒体的广泛应用,改变了社会的产业结构与人们的互动方式。知识更新、产业升级、时尚消费等等,促使现代科技业与服务业快速、便捷的发展,形成了精细化的职业分工与短工的样态,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型企业运营与发展的模式,出现了人们消费及满足消费的新范式、新需求与新习惯,催生了与互联网相关的一系列的新生职业。所有这些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群体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为他们展现自己的专业特长提供了更多的职业发展机遇,为他们的跨界学习、跨界就业、跨界合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很多新兴职业不再像传统产业中所表现的那样,需要有固定的岗位、规定的时间与具体的物理空间,而是出现了自由、灵活、便捷的特点,即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手机、电脑就可以工作。“斜杠青年”作为青年群体中最具有权变意识与适应能力的一族,他们会充分利用自己所具有的信息技术优势,利用网络资源与网络应用优势来进行职业的拓展,资源的整合、配置与应用。
同时,改革的纵深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尤其是现代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社会流动的常态性,带来了很多的职业发展机遇,当然也带来了职业的不稳定性与生活的不确定性。青年群体成为流动人口的重要群体。他们纷纷涌向发达城市与地区,渴望拥有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寻求更高的职业发展平台,能够具有在此地生存、立足、发展的机遇与能力,随之而来的自然是他们生存压力的加大、对高质量生活的向往及更高职业期待的产生。于是,多种职业、多重收入成为他们解决现实经济压力的必然选择,练就自己职业胜任力的重要手段,以及应对现实职业发展不确定性的主要方式。在目前,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年轻人创业创新方面相应的扶持,激励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敢闯敢拼的精神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这种积极的导向为年轻人进行创新创业的多种尝试提供了机会,也使“斜杠青年”的出现成为可能与现实。
2.“斜杠青年”职业选择价值影响的多元性
二是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同时又具有多个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在大学期间辅修过其他的专业,或者曾经受过其他的职业训练。他们在主要职业之外,可能会凭借着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其他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去从事与主要职业不太相关的工作。如做兼职会计,从事心理咨询,做历奇培训师,做品酒师,等等。
人际关系中的弱关系则不同,弱关系中的人们所生活与工作的具体环境是不同的,其所从事的职业也有差别,所拥有的信息自然也就不同。而“互联网+”时代,发达的自媒体为年轻人提供了建构更多网络弱关系的平台与载体,这种通过互联网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联结比现实场域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更简单易行、更容易打开自我的内心、更可以让强关系所无法变为现实的职业合作与互动成为可能。正是因为在现实之中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真正了解谁,双方不存在现实的利益瓜葛、冲突、成见与面子情感,这种与弱关系建构的信息与合作关系,会更为平等、理性。但是对年龄较低的年轻人来讲,与弱关系建构较为密切与依赖关系成为可能,加上他们富有想象力的特征,弱关系可能成为自己所认为的现实中所没有的知己、非常理想的合作伙伴,当然也会出现盲听盲从甚至上当受骗的现象。一般而言,弱关系提供的信息与强关系具有强烈的互补性的特征,因此,弱关系所提供的职业信息和所表明的职业观点可能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纳,因为这些可能是在强关系中所没有的信息,是不被强关系中的人所知道的商机。尽管弱关系所存在的隐蔽性特点,可能使建构的双方关系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但是这种关系的建构扩大了年轻人现实交往的范围,增加了更多获取职业信息的机会,开拓了已有的思维视野,也为自己建构更广泛的职业合作与交流关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从而对他们最优的职业选择、职业伙伴的寻找、职业信息的收集与发布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斜杠青年”在开放的网络信息空间中会形成自主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往往会从网络上主动关注最新发展的业态,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及可能对自己主要职业产生影响的信息。但他们一般不会轻易盲从,而会多方面进行分析,因为他们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年轻人不同,他们已经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的判断力。他们会更加关注弱关系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注重相互关系的建构与维系,关注弱关系提供的职业信息,当然也会注重利用网络弱关系去宣传、推销自己的企业、产品与服务,去扩展自己的人脉。
3.“斜杠青年”成长的微观生态环境的差异性
微观生态环境是指家庭、学校、同伴群体等人们具体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每个人所处的微观生态环境是不同的,每个人的人生态度、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价值追求、职业选择也会不同。对于处于成长关键期的青少年来讲,微观的生态环境往往对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产生直接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态度、教养方式、关系状态、职业类型、职业追求、职业地位等等都会对子女产生直接的影响,如父母经商,子女将来经商的概率就高;父母从政,子女未来从政的概率也相对高。父母如果为子女的成长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注重他们多种兴趣爱好的培养,那么子女就具有未来从事多种职业选择的基础与前提。当然,如果父母无法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也会对子女未来的职业选择产生直接的影响。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认知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当不断优化促进学习认知的负荷,降低阻碍学习的认知负荷,提高认知资源的有效性,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根据此理论,在理想状态下,微课因为其短小精悍、化繁为简的特点,能够去除与学习内容无关的各种因素,提高资源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方面设计者们没有考虑如何将琐碎的知识有效连接,容易导致学习者的知识体系混乱,反而在提取知识时出现困难,使得认知负荷加重。此外,基于网络的微课平台因其开放性和内容丰富性容易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与学习无关的认知负荷。
一起成长的同伴群体也会对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尤其是职业选择产生直接的影响。同伴群体本身就是个体职业选择可以直接应用的人力资源。如果同伴群体之中有人选择多种职业样态,并且取得了他人意想不到的成绩,这无疑为群体其他成员提供了范本、树立了标杆。当然,如果同伴群体中有人创业不成功,也会使其他成员引以为戒。同伴群体可能是一起创业的合作伙伴,可能是能够提供经济援助、信息支持、经验分享、心理慰藉等等的同行者;可以是同学、战友、老乡、同事等老相识,也可能是同行、朋友的朋友、偶尔交集的人等新相识。同伴群体所形成的小众气候或小众环境对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有着直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斜杠青年”会因为职业、兴趣等从属于不同的同伴群体,而不同的同伴群体会对他们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功能与影响。一般而言,同伴群体之间关系的稳固是以大家具有共同的群体归属感、安全感与一定的需要为前提,“斜杠青年”同伴群体的建构,正是基于自己能够融入并且能够获得成长、精神寄托、职业上的帮助等等。在“互联网+”时代,这些线上线下的朋友圈可以为自己信息的获取、产品的推介、经验的分享、职业选择机会的获得、职业推广网络的建构等等提供相应的支持与帮助。如果朋友圈无法满足“斜杠青年”的内在需求,他们就会处于游离的状态;如果能够获得一定的需求满足,他们就会成为朋友圈里活跃的分子。聚合与离散成为“斜杠青年”朋友圈的一种常态,是加入还是游离取决于“斜杠青年”自我的决定。微观生态环境对“斜杠青年”个体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他们的多元职业选择也会建构或影响其微观生态环境,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四、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分工日益精细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多元化,为多元职业样态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市场需求。年轻人永远是不满足现状、勇立潮头、敢于尝试创新的群体,他们的思想更为开放,他们追求创新与自由,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自主的、丰富多彩的职场人生,他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与奋斗者。与那些啃老族、小确幸等不思进取、随遇而安的青年群体不同,“斜杠青年”是一群在职场上探索自我、张扬个性、实现自我的新型职业有志青年,他们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在多元职场的转换中书写自己多彩的青春华章,避免了马尔库塞所担忧的失去发展超越性、被现代技术异化了的人的单向度发展。对“斜杠青年”这一群体,无论人们认同也好、担忧也罢,都无从改变这种新型职业样态出现的事实,这是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现代共享经济时代所带来的必然的职场现象。
参考文献:
[1]谢俊贵,吕玉文.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的社会学探析[J].青年探索,2019(2).
[2]吴玲,林滨.“斜杠青年”:“多向分化潜能者”的本质与特性[J].思想理论教育,2018(6).
[3]敖成兵.斜杠青年:一种“互联网+”时代的职业身份解码[J].中国青年研究,2017(12).
[4][5][6][美]亚伯拉罕·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曹晓慧,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22,4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5Z076)的阶段性成果]
王玉香: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山东省社区发展与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
玄铮: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辅导员,助教
责任编辑/王珑玲
标签:职业论文; 斜杠论文; 青年论文; 职业选择论文; 自己的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 《中国青年研究》2019年第7期论文; 山东省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5Z076)论文;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论文;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