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氢嘧啶酮论文_宋志国,张颢昊,蒋晓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氢嘧啶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嘧啶,荧光,白蛋白,血清,硝酸,甲基,氯化铝。

二氢嘧啶酮论文文献综述

宋志国,张颢昊,蒋晓宇[1](2019)在《一种绿色合成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的简便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等摩尔芳香醛(10 mmol)、乙酰乙酸甲(乙)酯和单取代脲为原料,一水合硫酸氢钠(0.5 mmol)为催化剂,在70℃、无溶剂条件下,采用Biginelli"一锅法"合成了一系列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产品结构经IR,~1H NMR和~(13)C NMR进行表征,并通过X-单晶衍射分析确证了其结构.提出了可能的催化作用机理.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廉价易得,产品产率高,是一种绿色合成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汪磊,宋志国,向刚伟,李庆华,王敏[2](2019)在《甲基磺酸锌绿色催化合成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溶剂、80℃条件下,以甲基磺酸锌为催化剂,芳香醛、乙酰乙酸甲(乙)酯、单取代脲叁组分"一锅法"高效合成了一系列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反应条件:n(芳香醛)∶n(乙酰乙酸酯)∶n(单取代脲)=1∶1∶1.1,甲基磺酸锌用量3 mol%,反应温度80℃。产品结构通过IR、~1H NMR和~(13)C NMR迚行表征。(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19年08期)

宋志国,姜宏旭,张顺,王敏[3](2019)在《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绿色合成及荧光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80℃、无溶剂条件下,以六水氯化铝为催化剂,芳香醛、乙酰乙酸甲(乙)酯和单取代脲为原料,通过Biginelli"一锅法"合成了一系列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2(1H)-酮衍生物。考察了原料用量、催化剂用量和温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确定了较佳反应条件为:n_((芳香醛))∶n_((乙酰乙酸酯))∶n_((单取代脲))=1∶1∶1.3,氯化铝用量5 mol%,反应温度80℃。产品结构经~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固态荧光光谱分析的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在373 nm的激发波长作用下,最大发射波长在450~500 nm之间。(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罗云龙,沈明贵,蔡照胜,商士斌,宋湛谦[4](2019)在《脱氢枞酸酰胺基-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合成与抗病毒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脱氢枞酸与二氯亚砜反应得到脱氢枞酸酰氯,再与氨基硫脲反应制备脱氢枞基氨基硫脲,脱氢枞基氨基硫脲再与芳香醛和乙酰乙酸乙酯反应,合成了10个脱氢枞酸酰胺基-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分别为:4-苯基-6-甲基-1-脱氢枞酸酰胺基-3,4-二氢嘧啶-2-硫酮(3a)、4-(4-甲氧基苯基)-6-甲基-1-脱氢枞酸酰胺基-3,4-二氢嘧啶-2-硫酮(3b)、4-(2-甲氧基苯基)-6-甲基-1-脱氢枞酸酰胺基-3,4-二氢嘧啶-2-硫酮(3c)、4-(4-甲基苯基)-6-甲基-1-脱氢枞酸酰胺基-3,4-二氢嘧啶-2-硫酮(3d)、4-(4-溴苯基)-6-甲基-1-脱氢枞酸酰胺基-3,4-二氢嘧啶-2-硫酮(3e)、4-(4-对叁氟甲基苯基)-6-甲基-1-脱氢枞酸酰胺基-3,4-二氢嘧啶-2-硫酮(3f)、4-(4-氯苯基)-6-甲基-1-脱氢枞酸酰胺基-3,4-二氢嘧啶-2-硫酮(3g)、4-(2,6-二氯苯基)-6-甲基-1-脱氢枞酸酰胺基-3,4-二氢嘧啶-2-硫酮(3h)、4-(2-硝基苯基)-6-甲基-1-脱氢枞酸酰胺基-3,4-二氢嘧啶-2-硫酮(3i)、4-(3-硝基苯基)-6-甲基-1-脱氢枞酸酰胺基-3,4-二氢嘧啶-2-硫酮(3j)。通过FT-IR、MS、~1H NMR和~(13)C NMR表征了目标化合物结构。选取猴胚胎肾细胞MA-104作为受试细胞,测试了化合物3a~3j的细胞毒性;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试了这些化合物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的体外抗病毒活性。数据显示,该系列衍生物的细胞毒性较小,与阳性对照药物利巴韦林相比,化合物3a、3b、3d、3e、3h、3i和3j体现出更小的细胞毒性;化合物3j具有较好的抑制HSV-1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_(50))0.465 g/L,选择指数(SI)12.18,达到与阳性对照药物利巴韦林相近的抑制活性(IC_(50)为0.156 g/L,SI为12.6),其余样品具有较弱的抑制HSV-1活性。(本文来源于《林产化学与工业》期刊2019年02期)

宋志国,张颢昊[5](2019)在《硝酸铈铵催化绿色合成N1-取代的二氢嘧啶酮衍生物(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溶剂、80 ~oC条件下,硝酸铈铵催化化学计量的芳香醛、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乙酸甲酯)和单取代(硫)脲叁组分"一锅法"合成了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2(1H)-酮衍生物。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产品结构通过IR,~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确证。该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条件温和,产率高,方法绿色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姜宏旭[6](2018)在《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绿色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氢嘧啶酮及其衍生物(DHPMs)具有广泛且重要的生物和药理活性,如抗病毒、抗菌、抗癌、抗高血压等。该类化合物的经典合成方法是Biginelli反应,该反应利用盐酸催化芳香醛、乙酰乙酸乙酯和尿素叁组分“一锅法”合成3,4-二氢嘧啶酮。随着对二氢嘧啶酮的不断的研究,人们在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条件的优化、反应原料范围的扩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因此,该类反应在产率、反应时间、产品结构的多样性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发展,同时也得到了许多结构新颖的多官能化的二氢嘧啶酮衍生物。本论文综述了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对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并对其微观形貌和荧光性质进行了初步探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80℃、无溶剂条件下,以芳香醛、乙酰乙酸甲(乙)酯和单取代(硫)脲为原料(n_(芳香醛):n_(乙酰乙酸酯):n_(单取代(硫)脲)=1:1:1.3),在5 mol%对甲基苯磺酸亚铈的催化作用下,通过叁组分“一锅法”合成了30个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其中,新物质有18个。该反应具有操作简便、无毒、后处理简单、所得目标化合物结构多样、催化剂催化活性高且适用范围广等优点。2.在80 ℃、无溶剂条件下,以芳香醛、苯甲酰乙酸乙酯和甲基(硫)脲为原料(n_(芳香醛):n_(苯甲酰乙酸乙酯):n_(甲基(硫)脲)=1:1:1),在3 mol%对甲基苯磺酸亚铈的催化作用下,通过叁组分“一锅法”合成了14个N1-甲基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其中,新物质有10个。该反应经济、绿色,所用催化剂催化活性高且可重复使用。3.在70℃、无溶剂、无催化剂条件下,以芳香醛、乙酰乙酰苯胺和单取代脲为原料(n_(芳香醛):n_(乙酰乙酰苯胺):n_(单取代脲)=1:1:1),通过叁组分“一锅法”合成了13个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其中,有12个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产品。该反应无需使用催化剂即可高产率地得到目标化合物,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所有目标化合物均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和元素分析进行表征。同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扫描电镜和固态荧光检测,并对其形貌和荧光光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形貌多样且具有荧光性。此外,3个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了确证。(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8-06-01)

彭化南,郑大贵,谢嘉霖,叶红德,杨彦春[7](2018)在《一种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晶体结构及与BSA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培养得到6-甲基-4-(4-氨基苯基)-5-乙氧基羰基-3,4-二氢嘧啶酮(AEMD)的单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123 7(4)nm,b=0.579 9(2)nm,c=2.239 4(7)nm,α=90°,β=91.048(5)°,γ=90°,Z=4。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AEMD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AEMD对BSA有荧光猝灭作用;热力学参数(ΔH<0,ΔS<0)表明:AEMD与BSA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根据F9rster's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AEMD与BSA的结合距离为2.19 nm;同步荧光结果表明:AEMD使BSA分子构象发生了改变。(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8年03期)

王敏,姜宏旭,张顺,潘鹤[8](2017)在《硝酸铋催化叁组分“一锅法”合成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溶剂条件下,以硝酸铋为催化剂,芳香醛、β-酮酯和N-取代脲"一锅法"合成了一系列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2(1H)-酮衍生物。考察了原料用量、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确定当芳香醛、β-酮酯和N-取代脲的摩尔比为1∶1∶1.3,催化剂用量为3 mol%,反应温度为80℃时,反应时间较短,产率较高。提出了可能的催化作用机理。产品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表征。(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7年10期)

宋志国,姜宏旭,张顺,潘鹤[9](2017)在《氯化铜催化叁组分“一锅法”合成新型N1-取代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水合氯化铜为催化剂,通过等摩尔芳香醛、乙酰乙酸甲(乙)酯和N-取代脲的Biginelli缩合反应,"一锅法"合成了19个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其中11个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0.3mmol,反应温度为90℃。并对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7年11期)

彭化南,郑大贵,谢嘉霖,叶红德,胡久荣[10](2016)在《二氢嘧啶酮Schiff碱的合成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乙酰乙酸乙酯、对硝基苯甲醛和尿素为原料,通过缩合、还原反应,得到了6-甲基-4-(4-氨基苯基)-5-乙氧基羰基-3,4-二氢嘧啶酮(Ⅱ),再与芳香醛缩合,以71.5%~83.7%的收率制备了一系列二氢嘧啶酮Schiff碱衍生物(Ⅲa~g),产物结构经IR、1HNMR和13CNMR表征,并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6-甲基-4-[4-(3-硝基苯亚甲基氨基)苯基]-5-乙氧基羰基-3,4-二氢嘧啶酮(Ⅲ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Ⅲg对B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热力学参数表明:由于ΔH>0和ΔS>0,Ⅲg与BS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并且根据Frster's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得到了Ⅲg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为2.59 nm。同步荧光测试结果表明:Ⅲg使BSA分子构象发生了改变。(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6年12期)

二氢嘧啶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溶剂、80℃条件下,以甲基磺酸锌为催化剂,芳香醛、乙酰乙酸甲(乙)酯、单取代脲叁组分"一锅法"高效合成了一系列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反应条件:n(芳香醛)∶n(乙酰乙酸酯)∶n(单取代脲)=1∶1∶1.1,甲基磺酸锌用量3 mol%,反应温度80℃。产品结构通过IR、~1H NMR和~(13)C NMR迚行表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氢嘧啶酮论文参考文献

[1].宋志国,张颢昊,蒋晓宇.一种绿色合成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的简便方法[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汪磊,宋志国,向刚伟,李庆华,王敏.甲基磺酸锌绿色催化合成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J].辽宁化工.2019

[3].宋志国,姜宏旭,张顺,王敏.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绿色合成及荧光性能[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罗云龙,沈明贵,蔡照胜,商士斌,宋湛谦.脱氢枞酸酰胺基-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合成与抗病毒活性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9

[5].宋志国,张颢昊.硝酸铈铵催化绿色合成N1-取代的二氢嘧啶酮衍生物(英文)[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9

[6].姜宏旭.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绿色合成[D].渤海大学.2018

[7].彭化南,郑大贵,谢嘉霖,叶红德,杨彦春.一种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晶体结构及与BSA的相互作用[J].精细化工.2018

[8].王敏,姜宏旭,张顺,潘鹤.硝酸铋催化叁组分“一锅法”合成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7

[9].宋志国,姜宏旭,张顺,潘鹤.氯化铜催化叁组分“一锅法”合成新型N1-取代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J].合成化学.2017

[10].彭化南,郑大贵,谢嘉霖,叶红德,胡久荣.二氢嘧啶酮Schiff碱的合成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精细化工.2016

论文知识图

的二氢嘧啶酮的碳-碳耦合...二氢嘧啶酮类药物Fig.1-1Drugs...(1)-甲基取代的3,4-二氢嘧啶-2-酮...(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9 无溶剂催化剂固相合成二氢嘧啶酮的二氢嘧啶酮的碳-碳耦...

标签:;  ;  ;  ;  ;  ;  ;  

二氢嘧啶酮论文_宋志国,张颢昊,蒋晓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