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排瓶码垛机论文和设计-钟如永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排瓶码垛机,包括输送瓶子的上料机构、储存和分离卡板的卡板供给机构、输送卡板和瓶子堆垛的输送机构、扶正瓶子和隔板的扶正机构、储存并取放隔板的隔板供给机构和取放瓶子的抓瓶机构,所述卡板供给机构与输送机构相互配合,且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一端,所述上料机构和扶正机构分别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抓瓶机构与上料机构相互配合,且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侧边,所述隔板供给机构与扶正机构相互配合,且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侧边;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从瓶子上料至瓶垛出料实现全自动化操作,以代替人工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全自动排瓶码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瓶子的上料机构、储存和分离卡板的卡板供给机构、输送卡板和瓶子堆垛的输送机构、扶正瓶子和隔板的扶正机构、储存并取放隔板的隔板供给机构和取放瓶子的抓瓶机构,所述卡板供给机构与输送机构相互配合,且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一端,所述上料机构和扶正机构分别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抓瓶机构与上料机构相互配合,且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侧边,所述隔板供给机构与扶正机构相互配合,且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侧边。

设计方案

1.一种全自动排瓶码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瓶子的上料机构、储存和分离卡板的卡板供给机构、输送卡板和瓶子堆垛的输送机构、扶正瓶子和隔板的扶正机构、储存并取放隔板的隔板供给机构和取放瓶子的抓瓶机构,所述卡板供给机构与输送机构相互配合,且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一端,所述上料机构和扶正机构分别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抓瓶机构与上料机构相互配合,且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侧边,所述隔板供给机构与扶正机构相互配合,且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侧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排瓶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沿X轴方向设置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一传送架,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并驱动第一传动带在第一传送架上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排瓶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传送机构、给经过的瓶子计数和挡住瓶子使瓶子紧密排列的排列机构、排列平台、将瓶子从传送机构上推至排列平台上的推瓶机构和与推瓶机构相互配合的限位机构;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传送架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并驱动第二传动带在第二传送架上转动;

所述排列机构包括分别位于第二传送带侧边的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与第二气缸相互配合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二气缸面对面设置,且分别设置在第二传送带两侧;

所述推瓶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三滑块组件和第三推板,所述第三推板位于第一气缸和第一光电传感器之间,所述第三电机通过第三滑块组件连接并驱动第三推板往排列平台的方向往返移动;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三气缸和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三气缸驱动第三限位板上下移动;

所述排列平台设置在第三限位板远离第三推板的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排瓶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抓瓶机构包括第四固定架、第四电机、第四滑轨、第五电机、第五滑轨和第一机械手,所述第四滑轨沿X轴方向固定设置在第四固定架上,所述第五滑轨沿Z轴方向滑动设置在第四滑轨上,所述第四电机通过皮带组件驱动第五滑轨在第四滑轨上往返移动,所述第一机械手滑动设置在第五滑轨上,所述第五电机通过皮带组件驱动第一机械手在第五滑轨上往返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排瓶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第五固定架、第四气缸、第四固定条、第五气缸、第五固定条和可取放瓶子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五固定架滑动设置在第五滑轨上,所述第四气缸和第五气缸均固定设置在第五固定架上,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与第四固定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五固定条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四固定块、第四橡胶块、第一轴销、与第四固定块相互配合的第五固定块和第五橡胶块,所述第四固定块固定设置在第四固定条的下端,所述第五固定块固定设置在第五固定条的下端,所述第四橡胶块固定设置在第四固定块远离第五固定块的一侧,所述第五橡胶块固定设置在第五固定块远离第四固定块的一侧,所述第一轴销同时穿过第四固定块、第四橡胶块、第五固定块和第五橡胶块,且分别与第四固定块、第四橡胶块、第五固定块和第五橡胶块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排瓶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供给机构包括卡板取出机构和与卡板取出机构相互配合的卡板固定机构,所述卡板取出机构设置在第一传送带的下方,所述卡板固定机构设置在第一传送带的上方;

所述卡板取出机构包括第六气缸和第六托架,所述第六气缸连接并驱动第六托架沿Z轴方向往返移动;

所述卡板固定机构包括第七气缸和第七托架,所述第七气缸连接并驱动第七托架沿X轴方向往返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排瓶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供给机构包括储存隔板的第八固定架、第八电机、第九固定架、第九电机、第九滑轨和第二机械手,所述第八固定架固定设置在第九固定架的一侧,且位于第二机械手的下方,所述第八电机通过旋转组件驱动第九固定架沿R轴旋转,所述第九滑轨沿Z轴方向固定设置在第九固定架上,所述第九电机通过丝杆组件驱动第二机械手沿第九滑轨往返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排瓶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械手包括第十固定架、第十气缸、第十连接块、第二轴销、第十固定板、第十导柱、第十一固定板和吸盘,所述第十固定架与第九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轴销活动设置在第十固定架上,所述第二轴销与第十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十连接块的另一端与第十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第十气缸的缸体铰接在第十固定架上,所述第十固定板固定设置在第二轴销的下端,所述第十导柱的一端螺合有螺母,其另一端穿过第十固定板,且与第十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吸盘固定设置在第十一固定板的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排瓶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机构包括第十二电机、第十二固定架、第十二滑轨和位于输送机构上方的扶正组件,所述第十二滑轨沿Z轴固定设置在第十二固定架上,所述扶正组件与第十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十二电机通过皮带组件驱动扶正组件在第十二滑轨上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排瓶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组件包括隔板扶正组件、瓶子扶正组件和第十三固定框,所述第十三固定框滑动设置在第十二滑轨上;

所述隔板扶正组件包括第十四底板、第十四固定块、第十五固定块、第十四气缸和第十四扶正块,所述第十四底板固定设置在第十三固定框的上端,所述第十四固定块和第十五固定块分别垂直固定设置在第十四底板上,所述第十四扶正块的中部与第十四固定块铰接于铰接点A,所述第十四气缸的缸体与第十五固定块铰接于铰接点B,所述第十四气缸的活塞杆与第十四扶正块的一端铰接于铰接点C,所述铰接点A、铰接点B和铰接点C按照从第十三固定框的框内至第十三固定框的框外的顺序排列,且均处于同一垂直面上;

所述瓶子扶正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第十三固定框内的第十六气缸、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第十六滑杆、固定设置在第十三固定框内的第十七气缸和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第十七滑杆,所述第十六滑杆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十七滑杆穿设在滑槽内,所述第十六气缸驱动第十六滑杆沿第十七滑杆往返移动,所述第十七气缸驱动第十七滑杆沿滑槽往返移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瓶码垛机。

背景技术

排瓶码垛机是将分散的瓶子通过输送线输送整理,然后在其码瓶工位码成一层一层叠起来的形成瓶子堆垛,简称堆垛,在堆垛中,处于最下方的为卡板,处于瓶层之间的为隔板;现有的码垛机普遍整台设备比较庞大,占用车间面积大,对车间场地的要求也比较高,不少车间场地有限的企业仍然采用人工上卡板和人工稳定瓶垛的方式,配合半自动化码垛机进行码垛,由于人工操作会因为易出错等因素影响,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从瓶子上料至瓶垛出料实现全自动化操作,以代替人工提高生产效率的全自动排瓶码垛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排瓶码垛机,包括输送瓶子的上料机构、储存和分离卡板的卡板供给机构、输送卡板和瓶子堆垛的输送机构、扶正瓶子和隔板的扶正机构、储存并取放隔板的隔板供给机构和取放瓶子的抓瓶机构,所述卡板供给机构与输送机构相互配合,且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一端,所述上料机构和扶正机构分别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抓瓶机构与上料机构相互配合,且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侧边,所述隔板供给机构与扶正机构相互配合,且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沿X轴方向设置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一传送架,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并驱动第一传动带在第一传送架上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传送机构、给经过的瓶子计数和挡住瓶子使瓶子紧密排列的排列机构、排列平台、将瓶子从传送机构上推至排列平台上的推瓶机构和与推瓶机构相互配合的限位机构;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传送架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并驱动第二传动带在第二传送架上转动;

所述排列机构包括分别位于第二传送带侧边的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与第二气缸相互配合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二气缸面对面设置,且分别设置在第二传送带两侧;

所述推瓶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三滑块组件和第三推板,所述第三推板位于第一气缸和第一光电传感器之间,所述第三电机通过第三滑块组件连接并驱动第三推板往排列平台的方向往返移动;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三气缸和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三气缸驱动第三限位板上下移动。

所述排列平台设置在第三限位板远离第三推板的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抓瓶机构包括第四固定架、第四电机、第四滑轨、第五电机、第五滑轨和第一机械手,所述第四滑轨沿X轴方向固定设置在第四固定架上,所述第五滑轨沿Z轴方向滑动设置在第四滑轨上,所述第四电机通过皮带组件驱动第五滑轨在第四滑轨上往返移动,所述第一机械手滑动设置在第五滑轨上,所述第五电机通过皮带组件驱动第一机械手在第五滑轨上往返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第五固定架、第四气缸、第四固定条、第五气缸、第五固定条和可取放瓶子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五固定架滑动设置在第五滑轨上,所述第四气缸和第五气缸均固定设置在第五固定架上,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与第四固定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五固定条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四固定块、第四橡胶块、第一轴销、与第四固定块相互配合的第五固定块和第五橡胶块,所述第四固定块固定设置在第四固定条的下端,所述第五固定块固定设置在第五固定条的下端,所述第四橡胶块固定设置在第四固定块远离第五固定块的一侧,所述第五橡胶块固定设置在第五固定块远离第四固定块的一侧,所述第一轴销同时穿过第四固定块、第四橡胶块、第五固定块和第五橡胶块,且分别与第四固定块、第四橡胶块、第五固定块和第五橡胶块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板供给机构包括卡板取出机构和与卡板取出机构相互配合的卡板固定机构,所述卡板取出机构设置在第一传送带的下方,所述卡板固定机构设置在第一传送带的上方;

所述卡板取出机构包括第六气缸和第六托架,所述第六气缸连接并驱动第六托架沿Z轴方向往返移动;

所述卡板固定机构包括第七气缸和第七托架,所述第七气缸连接并驱动第七托架沿X轴方向往返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供给机构包括储存隔板的第八固定架、第八电机、第九固定架、第九电机、第九滑轨和第二机械手,所述第八固定架固定设置在第九固定架的一侧,且位于第二机械手的下方,所述第八电机通过旋转组件驱动第九固定架沿R轴旋转,所述第九滑轨沿Z轴方向固定设置在第九固定架上,所述第九电机通过丝杆组件驱动第二机械手沿第九滑轨往返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机械手包括第十固定架、第十气缸、第十连接块、第二轴销、第十固定板、第十导柱、第十一固定板和吸盘,所述第十固定架与第九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轴销活动设置在第十固定架上,所述第二轴销与第十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十连接块的另一端与第十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第十气缸的缸体铰接在第十固定架上,所述第十固定板固定设置在第二轴销的下端,所述第十导柱的一端螺合有螺母,其另一端穿过第十固定板,且与第十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吸盘固定设置在第十一固定板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扶正机构包括第十二电机、第十二固定架、第十二滑轨和位于输送机构上方的扶正组件,所述第十二滑轨沿Z轴固定设置在第十二固定架上,所述扶正组件与第十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十二电机通过皮带组件驱动扶正组件在第十二滑轨上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扶正组件包括隔板扶正组件、瓶子扶正组件和第十三固定框,所述第十三固定框滑动设置在第十二滑轨上;

所述隔板扶正组件包括第十四底板、第十四固定块、第十五固定块、第十四气缸和第十四扶正块,所述第十四底板固定设置在第十三固定框的上端,所述第十四固定块和第十五固定块分别垂直固定设置在第十四底板上,所述第十四扶正块的中部与第十四固定块铰接于铰接点A,所述第十四气缸的缸体与第十五固定块铰接于铰接点B,所述第十四气缸的活塞杆与第十四扶正块的一端铰接于铰接点C,所述铰接点A、铰接点B和铰接点C按照从第十三固定框的框内至第十三固定框的框外的顺序排列,且均处于同一垂直面上;

所述瓶子扶正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第十三固定框内的第十六气缸、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第十六滑杆、固定设置在第十三固定框内的第十七气缸和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第十七滑杆,所述第十六滑杆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十七滑杆穿设在滑槽内,所述第十六气缸驱动第十六滑杆沿第十七滑杆往返移动,所述第十七气缸驱动第十七滑杆沿滑槽往返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一条输送机构,将卡板供给机构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一端,上料机构和扶正机构分别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上方,抓瓶机构和隔板供给机构分别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侧边,卡板供给机构、上料机构、扶正机构、抓瓶机构和隔板供给机构均围绕输送机构安装设计,使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计紧凑,占用空间小,特别适合车间场地有限的企业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板供给机构将卡板自动放置在输送机构上,通过输送机构将卡板传送至相应位置,通过上料机构和抓瓶机构的相互配合工作,将瓶子抓取至卡板上,通过隔板供给机构取放隔板,扶正机构抱紧瓶子和扶正隔板,最后通过输出机构将瓶垛送出,所有操作均实现全自动化,无需人工操作,与人工配合半自动化设备相比,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排列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推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抓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机械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板供给机构和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板供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机械手的机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扶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扶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板扶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接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全自动排瓶码垛机,包括PLC、由PLC控制的电磁阀、输送瓶子的上料机构1、储存和分离卡板的卡板供给机构2、输送卡板和瓶子堆垛的输送机构3、扶正瓶子和隔板的扶正机构4、储存隔板并将隔板抓取并送至输送机构3的隔板供给机构5和将瓶子从上料机构1上抓取并送至输送机构3的抓瓶机构6,所述卡板供给机构2与输送机构3相互配合,且设置在输送机构3的一端,所述上料机构1和扶正机构4分别设置在输送机构3的上方,所述抓瓶机构6与上料机构1相互配合,且设置在输送机构3的侧边,所述隔板供给机构5与扶正机构4相互配合,且设置在输送机构3的侧边。

如图2所示的输送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1、沿X轴方向设置的第一传送带32和第一传送架33,所述第一电机31连接并驱动第一传动带32在第一传送架33上转动。

如图3所示的上料机构1包括传送机构、给经过的瓶子计数和挡住瓶子使瓶子紧密排列的排列机构、排列平台13、将瓶子从传送机构上推至排列平台13上的推瓶机构14和与推瓶机构14相互配合的限位机构15,排列平台13上设置有使瓶子保持阵型的排列挡板;

排列机构与推瓶机构14相互配合,且固定设置在传送机构的侧边,推瓶机构14和限位机构15面对面设置,且分别固定设置在传送机构的两侧,排列平台13设置在限位机构15远离推瓶机构14的一侧;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11、第二传送架112和第二传送带113,所述第二电机111连接并驱动第二传动带113在第二传送架112上转动,第二传送带113的两侧还设置有给瓶子导向的导向挡板,导向挡板固定设置在第二传送架112上;

如图4所示的排列机构包括分别位于第二传送带113侧边的第一光电传感器121、第一气缸122、第二气缸123和与第二气缸123相互配合的第二挡板124,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121设置在第一气缸122和第二气缸123之间,所述第二挡板124与第二气缸123面对面设置,且分别设置在第二传送带113两侧,第一气缸122用于挡住第二传送带113传送过来的瓶子,第一光电传感器121用于感知瓶子,每通过一个瓶子,第一光电传感器121产生一个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送至PLC,由PLC记录瓶子的数量,当瓶子排列累积超过第一光电传感器121时,瓶子在第一光电传感器121前停止,第一光电传感器121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产生电信号至PLC,PLC判定积累的瓶子数量到达规定值,则通过电磁阀驱动第二气缸123的活塞杆伸出,将瓶子推抵在第二挡板124上,防止推瓶机构14工作时,将后面传送上来的瓶子的排列打乱;

如图5所示的推瓶机构14包括第三电机141、第三滑块组件和第三推板142,所述第三推板142位于第一气缸122和第一光电传感器121之间,所述第三电机141通过第三滑块组件连接并驱动第三推板142往排列平台13的方向往返移动;

第三滑块组件包括第二十固定架、第二十皮带、沿X轴方向设置的第二十滑轨、第二十滑板和第二十连接杆,所述第二十固定架固定设置在第二传送架上,所述第二十滑轨固定设置在第二十固定架上,所述第二十滑板与第二十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十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十滑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推板固定连接,第二十皮带与第二十滑板相抵,当第三电机141驱动第二十皮带转动,第二十皮带带动第二十滑板在第二十滑轨上滑动,进而带动第三推板142移动;

如图6中所示的限位机构15包括第三气缸151和第三限位板152,所述第三气缸151驱动第三限位板152上下移动。

所述排列平台13设置在第三限位板152远离第三推板142的侧边,当第三电机141驱动第三推板142将瓶子推向排列平台13的同时,第三气缸151驱动第三限位板152往下缩,方便瓶子从第二传送带113被推至排列平台13。

如图7所示的抓瓶机构6包括第四固定架61、第四电机62、第四滑轨63、第五电机64、第五滑轨65和第一机械手66 ,所述第四滑轨63沿X轴方向固定设置在第四固定架61上,所述第五滑轨65沿Z轴方向滑动设置在第四滑轨63上,所述第四电机62通过皮带组件驱动第五滑轨65在第四滑轨63上往返移动,第四滑轨63上还固定设置有两组第四光电传感器,分别位于第四滑轨63的两端,用于防止第五滑轨65在第四滑轨63上脱轨,所述第一机械手66滑动设置在第五滑轨65上,所述第五电机64通过皮带组件驱动第一机械手66在第五滑轨65上往返移动,第五滑轨65上还固定设置有两组第五光电传感器,分别位于第五滑轨65的两端,用于防止第一机械手66在第五滑轨65上脱轨。

如图8所示的第一机械手66包括第五固定架661、第四气缸662、第四固定条663、第五气缸664、第五固定条665、可固定住瓶子的固定组件666、第四连接杆、第五连接杆、第六滑轨和与第六滑轨平行设置的第七滑轨,所述第五固定架661滑动设置在第五滑轨65上,所述第四气缸662和第五气缸664均固定设置在第五固定架661上,所述第四气缸662的活塞杆与第四固定条663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气缸664的活塞杆与第五固定条665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杆滑动设置在第六滑轨上,第五连接杆滑动设置在第七滑轨上,第六滑轨和第七滑轨均固定设置在第五固定架661的下端,第四固定条663有四组,均固定设置在第四连接杆上,第五固定条665有四组,均固定设置在第五连接杆上;

如图9所示的固定组件666包括第四固定块601、第四橡胶块602、第一轴销603、与第四固定块601相互配合的第五固定块604和第五橡胶块605,所述第四固定块601固定设置在第四固定条663的下端,所述第五固定块604固定设置在第五固定条665的下端,所述第四橡胶块602固定设置在第四固定块601远离第五固定块604的一侧,所述第五橡胶块605固定设置在第五固定块604远离第四固定块601的一侧,所述第一轴销603同时穿过第四固定块601、第四橡胶块602、第五固定块604和第五橡胶块605,且分别与第四固定块601、第四橡胶块602、第五固定块604和第五橡胶块605滑动连接;

第四气缸662驱动第四固定条663移动,进而带动第四固定块601和第四橡胶块602移动,第五气缸664驱动第五固定条665移动,进而带动第五固定块604和第五橡胶块605移动,在取瓶时,第四橡胶块602和第五橡胶块605同时伸入瓶口,然后同时向外张开,卡在瓶口内,使瓶子被固定组件666固定并随着固定组件666移动;瓶子到达指定存放点上方时,第四气缸662和第五气缸665相互配合,驱动第四橡胶块602和第五橡胶块605同时向内缩并相互靠拢,使瓶子落至指定点。

如图10所示的卡板供给机构2包括卡板取出机构和与卡板取出机构相互配合的卡板固定机构,所述卡板取出机构设置在第一传送带32的下方,所述卡板固定机构设置在第一传送带32的上方;

所述卡板取出机构包括第六气缸21和第六托架22,所述第六气缸21连接并驱动第六托架22沿Z轴方向往返移动;

所述卡板固定机构包括第七气缸23和第七托架24,所述第七气缸23连接并驱动第七托架24沿X轴方向往返移动,卡板的供给原理:堆叠起来的卡板被放置在第六托架22上,第六气缸21驱动第六托架22上升,带动卡板上升,使从下往上数的第二块卡板与第七托架24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七气缸23驱动第七托架24插入从下往上数的第二块卡板内使之固定,然后第六气缸21驱动第六托架22往下移动,带动最下层的卡板往下移动,并使之放置在第一传送带32上,并随着第一传送带32被传送出去。

如图11所示的隔板供给机构5包括储存隔板的第八固定架51、第八电机52、第九固定架53、第九电机54、第九滑轨55和第二机械手56,所述第八固定架51固定设置在第九固定架53的一侧,且位于第二机械手56的运动轨迹的下方,所述第八电机52通过旋转组件驱动第九固定架53沿R轴旋转,所述第九滑轨55沿Z轴方向固定设置在第九固定架53上,所述第九电机54通过丝杆组件驱动第二机械手56沿第九滑轨55往返移动;

旋转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蜗轮,其中一个蜗轮分别固定设置在第八电机52的输出轴上,另一个蜗轮固定设置在第九固定架53的下端,第八电机52转动带动两个蜗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九固定架53转动。

如图12所示的第二机械手56包括第十固定架561、第十气缸562、第十连接块563、第二轴销、第十固定板565、第十导柱566、第十一固定板567和与电磁阀通过气管相连的吸盘568,所述第十固定架561与第九滑轨5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轴销活动活动设置在第十固定架561上,所述第二轴销与第十连接块56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十连接块563的另一端与第十气缸562的活塞杆铰接,所述第十气缸562的缸体铰接在第十固定架561上,第十气缸562伸缩,带动第十连接块563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轴销转动;所述第十固定板565固定设置在第二轴销的下端,所述第十导柱566的一端螺合有螺母,防止第十导柱566掉下来;其另一端穿过第十固定板565,且与第十一固定板567固定连接,所述吸盘568固定设置在第十一固定板567的下端,当吸盘568吸取隔板时,为了防止第二机械手56向下移动的速度过快而划伤隔板,第十导柱566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当吸盘568在空气负压作用下吸住隔板后,第十气缸562伸缩带动第二轴销转动,进而带动第十一固定板567转动,进而可调整隔板的安放方位。

如图13所示的扶正机构4包括第十二电机41、第十二固定架42、第十二滑轨43和位于输送机构3上方的扶正组件44,所述第十二滑轨43沿Z轴固定设置在第十二固定架42上,所述扶正组件44与第十二滑轨43滑动连接,所述第十二电机41通过皮带组件驱动扶正组件44在第十二滑轨43上滑动。

如图14所示的扶正组件44包括隔板扶正组件、瓶子扶正组件72和第十三固定框73,所述第十三固定框73滑动设置在第十二滑轨43上,隔板扶正组件一共有八组,平均分布在第十三固定框73的四条边的上端;

如图15所示的隔板扶正组件包括第十四底板711、第十四固定块712、第十五固定块713、第十四气缸714和呈“L”型的第十四扶正块715,所述第十四底板711固定设置在第十三固定框73的上端,所述第十四固定块712和第十五固定块713分别垂直固定设置在第十四底板711上,所述第十四扶正块715的中部与第十四固定块712铰接于铰接点A,所述第十四气缸714的缸体尾部与第十五固定块713铰接于铰接点B,所述第十四气缸714的活塞杆与第十四扶正块715的一端铰接于铰接点C,所述铰接点A、铰接点B和铰接点C按照从第十三固定框73的框内至第十三固定框73的框外的顺序排列,且均处于同一垂直面上,第十四气缸714驱动第十四扶正块715向第十三固定框73的框内的方向运动,即可实现将隔板往里推动,八组隔板扶正组件,在四个方向各两组,将隔板往里推,即可将隔板扶正;

所述瓶子扶正组件72包括固定设置在第十三固定框73内的第十六气缸721、两根沿Y轴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十六滑杆722、固定设置在第十三固定框73内的第十七气缸723和两根沿X轴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十七滑杆724,所述第十六滑杆722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十七滑杆724穿设在滑槽内,第十六气缸721驱动第十六滑杆722沿第十七滑杆724往返移动,同时第十七气缸723驱动第十七滑杆724沿滑槽往返移动,即可实现将排列在中间的松散的瓶子抱紧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1.将堆叠起来的卡板放置在第六托架22上,第六气缸21驱动第六托架22上升,带动卡板上升,使从下往上数的第二块卡板与第七托架24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七气缸23驱动第七托架24插入从下往上数的第二块卡板内并使之固定,然后第六气缸21驱动第六托架22往下移动,带动最下层的卡板往下移动,并使之放置在第一传送带32上,并随着第一传送带32被传送至扶正组件44的下方;

2.瓶子通过第二传送带113传送至第一气缸122前,并被第一气缸122挡住,当瓶子排列累积至第一光电传感器121处时,第二气缸123的活塞杆伸出,挡住后面传送过来的瓶子,同时第三气缸151驱动第三限位板152往下缩至排列平台13的下方,第三电机141驱动第三推板142将瓶子推向排列平台13;

3.第四电机62驱动第五滑轨65在第四滑轨63上移动,第五电机64驱动第一机械手66在第五滑轨65上移动,两轴联动驱动第一机械手66从排列平台13上取走瓶子,并送至扶正机构4下方的卡板上;

4.第八电机52驱动第九固定架53沿R轴旋转,第九电机54驱动第二机械手56沿第九滑轨55移动,两轴联动驱动第二机械手56从第八固定架51上吸取隔板,并送至扶正机构44下方已经排列好的瓶子上;

5.第十六气缸721驱动第十六滑杆722沿第十七滑杆724往返移动,配合第十七气缸723驱动第十七滑杆724沿滑槽往返移动,将松散的瓶子抱紧在一起,同时八个第十四气缸714驱动第十四扶正块715在四个方向将隔板往里推,将隔板扶正;

6.瓶子堆垛完成后,第一电机31驱动第一传动带32转动,将瓶子堆垛输送至其它的机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全自动排瓶码垛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3553.4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396576U

授权时间:20190917

主分类号:B65G 57/26

专利分类号:B65G57/26;B65G47/26;B65G61/00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东莞市品冠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东莞市品冠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木棆村工业区

发明人:钟如永;宾海华

第一发明人:钟如永

当前权利人:东莞市品冠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晓敏

代理机构:44218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全自动排瓶码垛机论文和设计-钟如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