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华:朱熹《伊洛渊源录》版本研究论文

李爱华:朱熹《伊洛渊源录》版本研究论文

【文史新证】

摘 要:《伊洛渊源录》是朱子所撰伊川和洛水理学家传记汇编,书中包括:周敦颐、二程、张载、邵雍等人及其弟子的行状、墓志铭、遗事等传记资料。此书专门叙述了宋代理学源流,并确立了理学道统观。自宋乾道年间诞生至今,历代都有刊刻,版本流传亦很广。笔者从乾道书成开始研究,对现存版本进行考证,文章中纠正了因目录著录错误所产生的版本存藏问题,并予以澄清。

关键词:朱熹;《伊洛渊源录》;版本研究;理学

《伊洛渊源录》是朱熹所撰理学家传记汇编,书中包括:周敦颐、二程、张载、邵雍等人及其弟子的行状、墓志铭、遗事等传记资料。此书专门叙述了宋代理学源流,并确立了理学道统观。盖宋人谈道学宗派,自此书始。而宋人分道学门户,亦自此书始。自宋乾道书成至今,流传范围很广,宋以后都有刊刻版本流传于世。

朱熹学识渊博,著述极丰,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清人全祖望称:“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1]并非溢美之虚语。著作中最有影响的除《四书集注》外,还有《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朱子家礼》《太极图说解》等。

一、《伊洛渊源录》的成书时间和宋刻本考

在清人《四库全书总目》中,详细记载了《伊洛渊源录》成书时间:“书成于乾道癸巳,记周子以下及程子交游门弟子言行。其身列程门而言行无所表见,甚若邢恕之反相挤害者,亦具录其名氏以备考。其后《宋史·道学》、《儒林》诸传多据此为之。盖宋人谈道学宗派,自此书始。而宋人分道学门户,亦自此书始。”[2]519

除此之外,关于成书时间在《朱子年谱》中记载:“九年癸巳(1173)四十四岁。春三月,省札复趣行,复辞,并请祠。……六月《程氏外书》成。《伊洛渊源录》成。”[3]59而在《朱子年谱长编》中有:“十一月,作《六先生画像赞》。作《写照铭》以自戒。《伊洛渊源录》草成。”在顾宏义先生的文章中明确说明成书于“乾道九年十一月。”[4]483

上面这些材料可以证明,此书成于乾道癸巳(1173年),在《宋史·朱熹传》仅记载编次此书。“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编次有……《伊洛渊源录》。”[5]12769没有写编纂时间。

《朱子遗书》在清康熙间御儿吕氏宝诰堂刊刻,此书以白鹿洞原本为底本,康熙间吕氏宝诰堂重刻,收书十五种,《伊洛渊源录》被收入其中,有内封牌记“御儿吕氏宝诰堂重刻白鹿洞原本”。半页12行22字,黑口,单黑鱼尾。此版存世较多,北京大学、河南大学等多家图书馆收藏。

这些文献都不同程度地记载了《伊洛渊源录》的编纂时间、作者,卷数为十三卷等。钱穆先生认为“《伊洛渊源录》原本无康节一卷”[8]804,原本应为十三卷,同《宋史·艺文志》所载吻合。翻检《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以下简称“《善本书目》”)、《中国古籍善本总目》(以下简称“《善本总目》”)、《中国古籍总目》《爱日精庐藏书志》《钱遵王读书敏求记》校证、《抱经楼藏书志》《善本书室藏书志》等目录、书志,未见记载有宋乾道癸巳(1173年)刻本。同时,笔者又查找了日本的一些目录,希望能在东瀛目录中发现宋版书的著录信息,如:《静嘉堂文库汉籍分类目录》《内阁文库汉籍分类目录》《东洋文库所藏汉籍分类目录》等均未见记载。在韩国、加拿大、美国出版的目录中,也没有发现宋刻本此书。所以,可以推测宋刊本《伊洛渊源录》,今已不存。

二、元刻本《伊洛渊源录》研究

宋刻今已不存,元刻本存世稀少,可谓凤毛麟角。元刻分为:元至正三年(1343年)鄂刻本和至正九年(1349年)吴刻本两种,吴刻本和鄂刻本二者的差异是吴本有李世安后序,鄂本没有,其版本来源都是依苏天爵家中旧藏所刻。

近日,偶然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中发现:“《伊洛渊源录》十四卷,宋朱熹撰,元至正三年(1343年)刻本。”[12]93同样,在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古文献资源库中同样检索到“《伊洛渊源录》十四卷,宋朱熹撰,元至正三年(1343年)刻本,四册一函,索书号为:SB/111.5/2540。”可以推断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元至正三年(1343年)刻本”是《善本书目》著录的上海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外第三家收藏元刻本的图书馆,故国内现收藏元刻本的图书馆不是二家,应为三家。而在《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中所载元刻本刊刻经过更详:“元至正癸未,苏天爵伯修在鄂,刊于武昌郡痒。既□浙,又命刻于吴学,郡守萧仁甫相成之子,至正九年乙丑三月,详李世安后序。”[13]38且“郘亭有吴本,同治戊辰十一月收于泰州肆中,盖此曰:传本最旧者。”

元以后出现的版本,都是以元刻本为基础,或翻刻或稍加改动。翻检《善本书目》“元刻本,上海图书馆,中山图书馆”[9]423收藏。查找《善本总目》也仅著录这二家图书馆收藏。在《皕宋楼藏书志》中著录:“《伊洛渊源录》十四卷,元刊本,凌丽生藏书,宋朱熹撰。”[10]8此书为凌丽生所藏,书中有至正癸未(1349年)黄清老序:“圣人之道,自孟子没,其学不传,历汉、晋、隋、唐,溺于异端邪说一千五百有余年矣。濂溪周子始倡道于春陵子,程子廓而大之,振纲挚维发,……则此编者亦可以见大意矣。至正癸未(1349年)十月朔,后学昭武黄清老序。”从序的时间可以推测,此本为吴刻本。黄序后为元人苏天爵刊刻此书时所作之序:“《伊洛渊源录》者,新安子朱子之所辑也。朱子既录八朝名臣言行,复辑周、程、张、邵遗事,以为是书,则汴宋一代人材备矣。天爵家藏是书有年,及来鄂省,谋于宪府诸公,刊置郡学,多士共传焉。……学问之传授,不以时事而存亡,师友之渊源,不以风俗而间断。然而,巽懦无志者,不足以有望必得,豪杰特立之士,观感兴起,知求圣贤之学而学焉,则真儒善治之效,可得而致矣。至正癸未(1343年)十月既望,后学赵郡苏天爵书。”从苏序中可知“《伊洛渊源录》者,新安子朱子之所辑也。天爵家藏是书有年,及来鄂省,刊置郡学多士共传焉。”[10]302而在《嘉业堂善本书影》中著录:“《伊洛渊源录》十四卷,元至正刊本,一页。”书影仅卷端正文一页,卷端下方依次钤“刘承幹字贞一号翰怡”和“吴兴刘氏嘉业堂藏书印”等,10行20字,书口下刊印“余清刊三百六十三字。”[11]189可知,此书曾为刘氏嘉业堂旧藏,虽为一页,亦非常珍贵。

在日本《静嘉堂文库汉籍分类目录》中载:“《伊洛渊源录》一四卷,宋朱熹撰,元刊。六册,九函,三七架。”[14]274证明日本收藏元刻本此书,很遗憾目录仅记载“元刊”,不能推断为元何时刻本。

三、明刻本研究

清代,《伊洛渊源录》的版本有刻本和抄本多种,流出于世的如:清康熙刻本、清康熙间(1662—1722)御儿吕氏宝诰堂刻《朱子遗书》本、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四库全书本、清嘉庆(1793—1800)刻本、清同治《正谊堂全书》本、《西京清丽丛书》本、抄本等。后来,“中华民国”和新中国都有出版,版本亦都以明清本为底本,本文暂略。

实际上,把公司价值计算公式中的E改为EPS(每股收益)可以直接算出公司的合理股价。把上述公式除以净资产就得到公司的合理市净率。即:

队长听我这么一说,咧嘴就笑,说我是一位唯物主义者,很实在嘛,并且告诉我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是可以看书学习的,这一点学校非常支持。

(一)明刻本(明翻元刻本)

元刻本存世稀少,明刻本是除元刻本外现存最早的本子。《善本书目》著录:“明刻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国家图书馆”四家收藏。笔者推测《善本书目》所载“明刻本”,可能是编《善本书目》时,因版本有待考证或版本时间存疑,而著录为明刻本。在考证明刻本时发现《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以下简称“《清华善目》”)著录:“《伊洛渊源录》十四卷,宋朱熹撰,明成化九年刻本。二册一函,11行21字,白口,四周双边。”[15]74在《清华善目》中,没有发现著录其他明刻本此书,可以推测《善本书目》著录的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明刻本”此书,应为“明成化九年刻本”。因为,《善本书目》的编纂时间在《清华善目》前,而《清华善目》编纂在后。另外,行款字数也不同,明刻本为“10行20字”,而《清华善目》著录为“11行21字”应是不同的版本。所以,现存明刻本《善本书目》著录的四家图书馆收藏,应除去清华大学图书馆,仅为上面三家图书馆收藏。

笔者作为陕西农垦集团朝邑农场有限公司外派到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挂职的干部,全程参加了新洋分公司2018年三秋工作。新洋分公司运用现代公司化管理模式,依靠科技创新,落实关键技术措施,发展现代农业。新洋分公司发展现代农业的公司化管理模式,值得陕西农垦借鉴学习。

另外,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有同一版本此书,保存完整,很遗憾,至正九年(1349年)李世安后序残而已。王重民的《中国善本书目提要》载“明刻本”[16]130应为明翻元刻本,行款为10行20字,书中有黄清老和苏天爵元至正三年(1343年)序,至正九年(1349年)李世安后序。

在《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补》记载“明初刊本。10行20字,白口,四周单阑。似澄、弘间刊。刘承幹嘉业堂藏。题为元本。”[13]38

老街巷名称作为旅游城市语言景观的一个组部分,以它的历史性和文化性吸引着外来游客,所以它的清楚标注不仅关系到游客感官上的体验而且关乎他们的心理情绪,更关系到游客口耳相传的对旅游城市的认可程度。因而,老街巷名称的设置除考虑易看易识外,还要注意标注的艺术性,在设计时融入文化和艺术创意,使之真正成为吸引游客的“景观语言”。

从卷端“后学华庭黄瑜校刊”可知,黄瑜校刻此书,其时间应为明天顺、成化间。书中基本保存了吴刻本的原貌,只是每行字数略有变化,10行19字,少了一个字,刊刻精良,字迹清晰。

(二)明成化九年(1473年)张瓒刻本

翻检《善本书目》明成化九年(1473年)张瓒刻本,仅浙江图书馆收藏。在前面发现《清华善目》中著录了同一版本的此书。可以断定,除浙江图书馆外,清华大学图书馆同样收藏张瓒刻本。另外,美国国会图书馆也有收藏,王重民先生在美国看到了此书,对其有所怀疑“按张瓒作于成化,此书不似成化间所刻。”[16]13此本印刷较善,有“廖印世荫”“古疁拥百城廔主人珍藏书画印记”等图记。书中有元至正三年(1343年)黄清老、苏天爵序,至正九年(1349年)李世安后序,张瓒《重刊伊洛渊源录》序:“伊洛渊源一书,考亭朱先生辑录周、程、张、邵四先生及其门人之言行政事者,前元时大参苏天爵尝镂板鄂、吴二痒,鄂板尽至正癸未,吴板则至正乙丑,去今几二百年。世异时殊,卒无全板。故其为书学者罕见,予近得《二程先生遗书》,已刊行于世。然以不见此书为恨,今年秋,四明杨解元守获全本欣然持示,盖吴板旧物,真稀世拱璧也。然亦间有剥落,无可考证……南昌张先生元桢以世罕此书,托以刊行,予因与元善躬自参校,付之梓人,不匝月而讫工。……明成化癸巳(1473年)冬十月即望,赐进士第,……孝感张瓒序。”[17]

从上面张序可知,此书确为明成化九年(1473年)张瓒刻本,底本依然为元吴刻本,在吴刻本的基础上重新刊刻。其刻印精良,字迹清晰,保存了元刻的风貌,虽为明刻本,亦非常珍贵。明清时期屡次重刻,可是书中内容并未变化。

苏轼在写给儿子的一首诗里这样说:“寄书阳羡儿,并语长头弟。门户更努力,先期毕租税。”(《游罗浮道院及栖禅精舍》)叮嘱他们早早缴纳租税,足见他对依法纳税的重视程度。

(三)明黄瑜刻本

明黄瑜刻本,江西图书馆藏,为孤本书。10行19字,粗黑口,单黑鱼尾,四周双边,此书入选了《江西省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为第00083号。书中有“元至正九年(1349年)己丑春三月朔永嘉李世安序”[18],为元至正九年吴刻本原序。序中依次钤有“朱文方印:江西省图书馆藏。白文方印:方其道玺,朱文椭圆印:小万卷楼,朱文长方印:莲塘方其道所藏经籍记,朱文方印:浣花后裔,朱文方印:唐德咸印。”后序钤有“朱文方印:江西省图书馆藏。白文方印:明点松肪读道书。”卷端有“后学华庭黄瑜校刊”,钤有“朱文方印:朱杰华。朱文长方印:卧山。”从钤印可知,此书曾经为方其道、唐德咸、朱杰华等收藏过,后来被江西省图书馆收藏。

所以,笔者推测明刻本即明翻元刻本,保存了元刻本的原貌,现今已不多见了,无论是在保存和收藏价值都在后来的明刻本之上。

3)电价政策类:例如电蓄冷空调等电能替代技术运行成本受限于电价,因此为提高清洁能源消纳、提高终端电能占比,可以考虑相应电价补贴并制定用电方案,达到削峰填谷的双赢效果。

(四)明嘉靖八年(1529年)高贲亨刻本

《善本书目》载:“《伊洛渊源录》十四卷,宋朱熹撰。《续录》六卷,明谢铎撰,明嘉八年(1529)高贲亨刻本。”从1529年开始,《伊洛渊源录》同《伊洛渊源续录》合刻刊印。此版书行款未有变化,依然是10行20字,白口,单黑鱼尾,左右双边。高氏刻本存世较多,首都、中国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图书馆、贵州省博物馆等九家收藏完整。而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苏州图书馆为残本。书中刻印了成化庚子(1480年)黄严谢铎撰原序:

昔晦庵先生,尝取周、程、张子之书绪正表章以示当世,又虑世之学者,徒得其言,而不得其所以言,乃复取其平生出处履历之详,以及其师友之所授受者,粹而录之曰《伊洛渊源录》。先生既没,其遗言绪纶散见六经四子者,固已家传人诵矣。独其授受源委与出处履历之详,穷乡下邑之士或所未究,则无以尽见其全体大用之学。铎不自量,穷取先生之意,具录勉斋所撰行状与其师友之间。凡有预闻于斯道者,定为《续录》六卷,以见先生继往开来之功,于是为大而是录之,不可以不续也。[19]17

卷末有嘉靖己丑(1529年)临海高贲亨闽中重刊跋。此版书入选了《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为第 07837、07838 号[20]184。

而《伊洛渊源续录》六卷,明谢铎撰,明嘉靖八年(1529年)高贲亨刻本。南京图书馆藏清丁丙跋,甚是珍贵。而海盐博物馆藏明刻本此书,有清王棻校并跋。另外,在台湾也收藏同一版本的《伊洛渊源续录》,虽然没有收藏同时合刻的《伊洛渊源录》,亦非常难得。

(五)明万历四年(1576年)积学堂陈昆泉刻本

明万历四年(1576年)积学堂陈昆泉刻本,仅上海图书馆收藏,查阅《善本书目》万历四年(1576年)积学堂陈昆泉刻本著录为:“《新刊京本伊洛渊源录》十四卷,宋朱熹撰。”在《善本总目》中著录:“11行21字,下黑口,四周双边,单鱼尾。”[21]383明中期,此书已从流传通行的10行本,转变成11行本,字数从20字开始增加到21字,可以看出此书不在是以10行本流传,内容基本没有变化,书名附上“新刊京本”四字,从刊刻特征上看,符合明代中期刻印的特点。

近年来,朱杰人、严佐之先生等主编的《朱子全书》收入了明黄瑜刻本此书,现在,我们可以从《朱子全书》中领略到黄瑜刻本《伊洛渊源录》的全貌。

(六)明崇祯合刻本

翻检《善本书目》和《善本总目》中,没有著录“《伊洛渊源录》十四卷,宋朱熹撰。《伊洛渊源续录》六卷,明谢铎撰”合刻,而在日本《内阁文库汉籍分类目录·史部·传记类》中著录:“《伊洛渊源录》一四卷,宋朱熹撰,明卢谦校,明崇祯二序刊。”[14]27说明崇祯刻本在日本内阁文库收藏。书中有杨墀序:

一日,出伊洛、考亭二书示余,余然后知先生渊源有自,自度功程圆满,行世度世无穷矣,命镌之,以公来学。……崇祯己巳岁仲冬之吉,文林郎知卢江县事关西金明后学杨墀序。[7]1120

从崇祯己巳(1629年)年杨序,可以推断此书刻于明末1629年,杨序后依次为明人方大镇序,卢谦校。查找国内多种目录,暂未发有国内图书馆收藏该书。而在丁丙的《善本书室藏书志》中记载:

当延迟开航的出口船将影响到LNG船舶和大型油船不能在安全的时间窗口靠泊时,延迟开航的出口船应在码头等候,待LNG船舶和大型油船进入其码头前沿水域后再进行离泊出口。如果有LNG船舶或大型油船计划靠泊时,延迟开航的出口船如不能在唐脑山高潮前30 min或低潮前30 min通过小岩礁,则应该在港内等待初落水靠泊的LNG船舶和初涨水靠泊的大型油船。

《伊洛渊源录》十四卷,明刊本,何义门批校。宋朱子撰,记周子以下及程子交游门弟子言行。元至正间有刊本,明谢铎更有续录六卷本,此明末所刊,何义门所手批也。有“须静、心要在腔子里、晦斋、云溪、儆惰矫轻、飞云阁、毅斋、何焯之印、一瓢颜巷诣印,”皆押于每卷之端。焯,字屺瞻,号义门,长洲人。康熙癸未,特赐进士授编修,赠侍讲学士博览群籍,长于考证,手校各书艺林宝之。[19]505

从丁氏《善本书室藏书志》中所载,可以推断确有崇祯刻本此书,书中有何义门批校,现在已经无法考证此版本的《伊洛渊源录》藏于国内何处。

四、清刻本与抄本研究

明代,《伊洛渊源录》相继有几个版本陆续刊刻,明人谢铎的《伊洛渊源续录》开始产生。现存明刻本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很多幼儿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有效革新,其逐步意识到了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对于教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将这种观念和认知落实到教学行为之中,即便有些教师已经尝试这种教学方法,但是很少有人将教学游戏化作为教学的重要方法,这样就降低了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应用质量和效果水平[2]。

(一)清康熙刻本

《善本书目》著录:“《伊洛渊源录》十四卷,宋朱熹撰,清康熙刻本,有清丁丙跋,南京图书馆藏。”[9]423此书曾是丁丙善本藏书室所藏之物,有丁氏亲笔题跋为证,后来归南京图书馆所藏。《善本总目》同样著录了该书,同《善本书目》记载亦相同。

(二)清康熙间(1662—1722)御儿吕氏宝诰堂刻《朱子遗书》本

朱子编次《伊洛渊源录》,并没有指出卷数。而《宋史·艺文志》中仅著录“《伊洛渊源》十三卷”[6]5176,没有著录撰者,书名缺“录”字。而在《朱子全书·与曹晋叔书》中记载:“及考亭朱子出,又能集厥大成而折衷之。盖《伊洛渊源》一书凡周、程、张、邵及其门人之言行政事,无不备载,而圣贤相传之道炳然见于其中,如五纬之丽天。”[7]1116

(三)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四库全书本

“《伊洛渊源录》十四卷,宋朱子撰,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2]519此书总校官编修王燕绪,校对官编修卢遂,誊录监生施应培。8行21字,单黑鱼尾。其抄写工整,为清代抄写本之佳品。在四库全书中同样收录了《伊洛渊源续录》六卷,为浙江巡抚采进本。《四库全书总目》叙述了《伊洛渊源续录》的情况:

铎有《赤城论谏录》,已著录。是书所录,凡二十一人。盖继朱子《伊洛渊源录》而作,以朱子为宗主,始于罗从彦、李侗,朱子之学所自来也。佐以张栻、吕祖谦,朱子友也。自黄斡而下,终于何基、王柏,皆传朱子之学者也。然所载张栻等七人,则全录《宋史·道学传》。吕祖谦等七人,则全录《宋史·儒林传》。李侗等六人,略采行状、志铭、遗事。其辅广一人,则但载姓名里居,仅数十字而止,尤为疏略。案广即世所称庆源辅氏,《明一统志》载其始末甚详,铎偶未考耳。《明史》铎本传载,其为南京国子监祭酒时,上言六事。其三曰正祀典,乃请进宋儒杨时,而退吴澄,为礼部尚书傅瀚所持,仅进时而澄祀如故。夫澄之学虽曰未醇,然较受蔡京之荐者则有间矣。铎欲以易澄,盖以道南一脉之故,而曲讳其出处也。然则是录之作,其亦不出门户之见矣。[22]549

四库全书本《伊洛渊源录》,今已很难见到,1989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了文渊阁四库全书,从中可以窥见其全貌。

(四)清嘉庆(1793—1800)成都志古堂刻本

清嘉庆成都志古堂刻本,书中有牌记:“成都志古堂戊午(1793年)孟春开雕,庚申(1800年)季夏月刊成。”牌记后为丰城杨廉《伊洛渊源录》新增序:

晦庵先生所编《伊洛渊源录》,自孟子以来,道学宗派具见于此。廉尝观先生《答吕东莱书》,则其为录,去取凡例,悉有深意,而宏纲大旨。初,无遗憾焉者,但其间谓吕原明学佛事不必载,而卒载之。又谓吕晋伯和叔事不当附而,卒附之。正以录成而未及于更定耳,然此岂惟先生之论……[23]

杨序后为《重刊伊洛渊源录》序,同明成化癸巳张瓒刻本序相同。可知此为明成化九年(1473年)张瓒刻本的原序,可以推测,清嘉庆刻本依明张瓒刻本为底本,行字数稍加改动,书中未做校勘,只是新增了些内容。此书,11行24字,单黑鱼尾,四周双边,此版本存世较多,吉林大学、吉林省图书馆、东北师范大学等多家图书馆收藏。

(五)清同治《正谊堂全书》刻本

清同治时,另一刻本为张伯行辑《正谊堂全书》本,《伊洛渊源录》被重刊收入其中。伯行为学一本程朱,而排斥陆、王,编辑整理程朱学派著作多种。在闽时,他曾建鳌峰书院,名其堂曰“正谊堂”,所辑书名即源于此。此书专收程朱学派代表著作及自己的著作,然其本意在表彰程朱学派,故所录不尽关经义,未免稍滥。

高文鹏说,为了这事,我何必找你一个陌生朋友呢?马上换了一份认真的表情,说我来找你,是要告诉你,景花厂正面临灭顶之灾,你们必须尽快采取应对措施。

原书为15种,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在闽访得此书44种,乃设立正谊堂书局,厘订重刊,增为68种,于同治八年刊成。有五年(1866年)福州正谊书院刊本和八年(1869年)至九年(1870年)续刊本。书中有清同治五年左宗棠示和同治七年书,叙述了此书刊刻经过。书名据版心题,书前有张清恪公传及采访书目。10行22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版心下镌“正谊堂”,据清同治五年(1866年)福州正谊书局版增刻,福州正谊书院藏版。此书存世较多,有多家图书馆收藏,现在比较容易看到。

(六)清同治至民国间传经堂《西京清丽丛书》刊本

清贺瑞麟辑《西京清丽丛书》,《伊洛渊源录》被收入正编,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刊,同《朱子遗书》重刻合编。底本来源于《朱子遗书》中的《伊洛渊源录》为重刻本。此书刊刻较晚,在《中国丛书综录》著录中,仅北大、北师大、上海、甘肃图书馆四家收藏。

德兴市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中,根据当地的实际,饮水安全工程采取了三种型式,即自来水辐射区、自流引水区、大口井泵站供水区。截至2008年年底,德兴市兴建安全饮水工程总座数为312处。

(七)清抄本

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中著录:“《伊洛渊源录》十四卷,宋朱熹撰。《续录》六卷,明谢铎撰,清抄本,吴华圃校。六册,10行20字,无格。”[24]69钤有“顺德黎氏据梧寻梦所藏”“顺德黎骚畼九据寻梦室所藏经籍书画之印”印章。此书同《伊洛渊源续录》合抄,有吴华圃校,非常珍贵。曾经为广东顺德黎畼九据寻梦室所藏,后辗转为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

本文用于实证分析的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内部控制质量数据来自博迪数据公司[16-19]。样本选择遵循:沪深A股农业上市公司、剔除数据缺失样本、剔除净资产小于零样本。连续变量进行99%和1%缩尾处理,最终获得农业上市公司样本数量5 632个,时间为2010-2017年。

近年来,朱子及朱子文献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国古籍整理事业研究和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深入,各省、市、大学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的出版,给朱子及朱子文献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伊洛渊源录》研究会有新的突破与发现。

【2014·全国Ⅰ卷·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参考文献:

[1][清]全祖望.宋元学案·晦翁学案:卷四八[O].清光绪五年(1879)湖南书坊翻长沙寄庐刻本.

[2][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五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王懋竑,何忠礼.朱子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顾宏义.“吾道南矣”说的文献学考察[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

[5][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二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7.

[6][元]脱脱,等.宋史:卷二百五十[M].北京:中华书局,1977.

[7]朱杰人,等.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

[9]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中国古籍善本书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0][清]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1][清]刘承干.嘉业堂善本书影[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12]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3]莫友之,傅增湘.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4]静嘉堂文库.静嘉堂文库汉籍分类目[M].台北:古亭书屋,1980.

[15]清华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6]王重民.中国善本书目提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7][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序[O].明成化九年(1473)张瓒刻本.

[18][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序[O].明黄瑜刻本.

[19][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O].清光绪辛丑(1901)年钱塘丁氏刻本.

[20]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21]翁连溪.中国古籍善本总目[M].北京:线装书局,2005.

[22][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3][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序[O]. 清嘉庆(1793—1800)间成都志古堂刻本.

[24]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Edition of Yi Luo Yuan Yuan Lu (伊洛渊源录 ) Written by Zhu Xi

LI Ai-hua,CAI Hong,SUN He
(Library,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As a masterpiece written by Zhu Xi(朱熹), Yi Luo Yuan Yuan Lu (伊洛渊源录) is a collection of biographies for neo-Confucianists in Yichuan and Luoshui. It collects the posthumous biographies, epitaphs and previous incidents for Zhou Dunyi(周敦颐), Cheng Yi(程颐), Cheng Hao(程颢), Zhang Zai(张载),Shao Yong(邵雍) and their disciples. The work has exhaustively untangled the evolution and changes of neo-Confucianism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established a new view on the orthodoxy for neo-Confucianism.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existing editions of the book since its completion in the Song Dynasty. Some mistakes on version distribution due to inaccurate catalogs are also corrected.

Key words:Zhu Xi;Yi Luo Yuan Yuan Lu(伊洛渊源录);edition research;neo-Confucianist

中图分类号:K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72(2019)01-0047-07

DOl:10. 14168 / j.issn.1672 - 8572.2019.01.07

收稿日期:2018-09-12

作者简介:李爱华(1970—),女,长春人,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信息管理学、目录学、文献学。

(责任编辑:孙希国)

标签:;  ;  ;  ;  ;  ;  ;  ;  ;  ;  ;  ;  

李爱华:朱熹《伊洛渊源录》版本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