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粒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矿井水,悬浮物,粒径特性,粒级
粒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谢毫,申礼鹏[1](2019)在《淮南矿区矿井水中悬浮物粒径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淮南矿区现行生产矿井的矿井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性采样和测试分析,对矿井水中悬浮物的含量范围及其粒径特性和分布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对悬浮物粒径测试后发现,淮南矿区未经处理的矿井水原水悬浮物含量较高,经预沉沉砂池沉淀后其悬浮物含量基本稳定在130~554 mg/L;在以综掘/综采为主要开采方式的矿井,其矿井水悬浮物具有含量高、粒径细小、不易自然沉降等特点,平均粒径稳定分布在1.45~21.16μm,粒径小于30μm的悬浮物可占总悬浮物90%以上。分析发现,矿井水中悬浮物的粒径大小及分布主要取决于煤矿的开采、挖掘等生产作业方式,其粒径分布与悬浮物含量的高低无关。(本文来源于《陕西煤炭》期刊2019年06期)
夏玉洁,姚小华[2](2019)在《油茶无性系裂果特性分析及粒径分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92个普通油茶和46个小果油茶无性系为试材,从果实开裂时间及开裂高峰期差异性、果实粒径分级处理、最终开裂率和果型指数的相关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油茶果鲜果脱壳技术和设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综合普通油茶果实开裂时间、开裂率及剩余籽粒率,无性系2、8、10、13、14、44、50、53、78、110、117、125、130号的性状优于其它无性系;小果油茶中136、143、176号在前3天全部开裂;籽粒性状方面,普通油茶4、12、13、25、28、29、126、129号、小果油茶146、157、162、171、172号较优良,籽粒质量范围分别为1.54~4.96 g、0.92~1.33 g;对开裂速度和剩余籽粒率2个指标聚类分析,性状最优良的第3类其前15 d开裂率和剩余籽粒率均值分别为77.18%和3.48%;未来油茶专用工业脱壳设备的孔隙可大致设置成半径分别为26、30、34 mm;当果型指数在0.95~1.05范围内时,果实最终开裂率较高,基本均高于90%;果实最终开裂率和果型指数的相关性极低,也不存在显着线性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李壮,李福民,刘小杰,徐庆伟[3](2019)在《粒径对造气炉内煤燃烧反应的影响及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克服喷吹煤粉给高炉冶炼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由造气炉燃烧普通煤经过气化产生煤气,自风口喷入高炉替代喷吹煤粉的新工艺。研究煤球粒径对炉内燃烧反应的影响及动力学分析。根据造气炉反应特点,采用实验室高温气固反应试验台进行粒径6~18 mm下的煤燃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增大,完全燃烧时间逐渐升高。利用未反应核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改变粒径不能影响煤球燃烧反应的限制性环节,在不同粒径下,限制性环节均为外扩散和化学反应混合限制;另外,通过计算得出,随着煤球粒径的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常数逐渐降低。(本文来源于《矿产综合利用》期刊2019年05期)
张兴泽[4](2019)在《基于粒径分析方法探索人工河道边滩演化规律——以南充西河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人工河道边滩的演化规律,从粒径分析角度出发,对流经南充市区的西河河段包括西河体育公园至西河入江口进行采样分析。粒径分析实验后得到各边滩的中值粒径、概率百分比、河流弯曲系数以及流速四者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边滩所处的河段的河流弯曲系数相同时,流速越小,中值粒径越细,概率百分比越大,概率百分比曲线的波峰逐渐向右移动;中值粒径粒级的跳跃需要能量的积累或下降一定范围,而且其粒径的粗细和概率百分数对流速的改变非常敏感;由于取样点11~14与1~10取样点的中值粒径的变化趋势相反,所以可以确定河流界位于河流10~11号取样点之间。根据此规律对于设计人工河道以及人工河道整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省地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乡村振兴高峰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5)
张波,马立涛,胡维强,陈鑫,李洋冰[5](2019)在《不同粒径煤粉的煤质分析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煤质分析与煤粉粒度之间的变化规律,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8+9号不同粒径的无烟煤为原料进行煤质分析,并对煤质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随煤样粒径的减小,Mad、Vad、C元素、H元素和N元素含量逐渐增大,Aad和S元素含量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煤粉粒径变细过程中,细粉相对粗粉增大了比表面积并改变了物理结构,对煤粉的着火、燃烧稳定性、燃烬性等都有积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煤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易明建,朱森,施奇兵[6](2019)在《合肥市一次污染天气中颗粒物粒径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合肥市一次典型的颗粒物污染天气,通过常规监测与激光雷达探测识别出污染过程,并利用GRIMM 180E环境颗粒物分析仪对污染过程中颗粒物粒径分布进行分析,发现了0.25~0.5μm粒径的颗粒物最早出现增长并且一直浓度较高,1μm以上粒径的颗粒物数浓度增长和消退过程都比较平缓,而1μm粒径的峰值与整个污染过程峰值基本重合。此外,在污染峰值的临近时间,最小粒径的颗粒物浓度最先增长,然后粒径更大的颗粒物浓度也依次开始增长,在1μm粒径附近形成最高点。(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期刊2019-08-23)
姚斌,何立风,康世英,赵晓[7](2019)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纸张填料粒径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纸张填料粒径分析过程中使用的激光衍射法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纸张填料粒径分析方法。将获取到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进行预处理,去除噪声等影响统计粒径分布的因素,对图像中存在的填料颗粒粘连比较严重的部分采用改进的分水岭算法进行图像分割,进而利用快速连通域标记及欧拉数算法确定填料颗粒的粒径分布。最后将采用计算机视觉方法计算的填料颗粒粒径分布结果与采用激光衍射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在放大1500倍沉淀碳酸钙填料颗粒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计算机视觉方法计算的纸张填料粒径分布与激光衍射法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中位径误差小于1%,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85%时,误差在6%左右。(本文来源于《中国造纸》期刊2019年08期)
本刊编辑部[8](2019)在《丁基橡胶中炭黑粒径的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授权公告号:CN 105572000B授权公告日:2019年5月10日专利权人: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发明人:曹建军、戴明东、宁飞飞等本发明介绍了一种丁基橡胶中炭黑粒径的分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第1步,粉碎丁基橡胶得到丁基橡胶粉末;第2步,将丁基橡胶粉末与卤素单质或卤素单质的水溶液混合后进行热处理,分离得到第1剩余固体A;第3步,用碱溶液处理(本文来源于《橡胶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薛志婧,成毅,周正朝[9](2019)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不同粒径团聚体土壤细菌PLFA分布中的综合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主要细菌PLFA在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上的分布进行了表征和聚类。旨在探讨土壤主要细菌在不同土壤粒径团聚体上的分布特征和区分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将不同土壤粒径团聚体中细菌的PLFA进行表征和区分, 5种细菌在<0.25和>5 mm粒径下分布最广, 0.25—1 mm居中, 2—3和3—5 mm含量最少,但差异不明显。聚类分析显示,<0.25, 1—2和2—3 mm土壤团聚体中细菌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相似,而其它土壤粒径的细菌各聚一类。由于细菌的磷脂脂肪酸在不同粒径团聚体中的组合和含量各不相同,其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细菌的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刘陈林[10](2019)在《基于颗粒流的大粒径填石路基强夯加固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大型工程项目向山区发展,而山区地质条件相对较复杂,往往给施工带来了许多问题。对于山区公路工程项目,经常需要面临的就是深挖高填的问题。考虑到经济性、施工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山区公路工程往往通过爆破开采碎石来进行路基的填筑,并采用强夯法来对填石路基进行加固。但是,就目前强夯法的发展来说,其理论研究要远落后于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时更多的依赖于施工经验,这对于强夯的工程应用存在一定的限制与不利。本文依托贵州省某山区高速公路工程的背景,结合大粒径碎石的相关性质、爆破块度分析及强夯法的理论研究,利用颗粒流软件PFC2D对填石路基的强夯加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1)针对目前山区公路工程中常见的路基填石料展开分析,简要介绍了填石料的分类和工程特性,结合爆破碎石块度分布规律与预测模型、贵州省某公路爆破设计参数及路基填筑的基本要求,对该工程的爆破碎石块度进行预测,并结合工程实际进行验证。(2)从基本假定、计算原理和接触本构模型叁个方面对颗粒流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根据相似级配法进行室内大叁轴试验,获得应力应变曲线。再基于PFC2D建立双轴试验模型,对细观参数与宏观力学性质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大叁轴试验结果进行参数标定,获得相关细观参数值。(3)根据背景工程资料,基于颗粒流软件PFC2D建立大粒径填石路基和夯锤的颗粒流模型,对填石路基强夯加固过程进行模拟,并结合地表夯沉量、土体位移、有效加固深度等模拟结果对强夯的加固效果及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4)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夯锤宽度(即实际叁维条件下的夯锤底面积)、夯锤锤重以及夯锤落距叁个参数进行正交分析,以得出影响强夯效果的主次因素。结合正交分析,对夯锤宽度、夯锤锤重以及夯锤落距叁个参数分别进行单因素模拟分析,得出各因素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图[36]表[18]参[46](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5)
粒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92个普通油茶和46个小果油茶无性系为试材,从果实开裂时间及开裂高峰期差异性、果实粒径分级处理、最终开裂率和果型指数的相关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油茶果鲜果脱壳技术和设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综合普通油茶果实开裂时间、开裂率及剩余籽粒率,无性系2、8、10、13、14、44、50、53、78、110、117、125、130号的性状优于其它无性系;小果油茶中136、143、176号在前3天全部开裂;籽粒性状方面,普通油茶4、12、13、25、28、29、126、129号、小果油茶146、157、162、171、172号较优良,籽粒质量范围分别为1.54~4.96 g、0.92~1.33 g;对开裂速度和剩余籽粒率2个指标聚类分析,性状最优良的第3类其前15 d开裂率和剩余籽粒率均值分别为77.18%和3.48%;未来油茶专用工业脱壳设备的孔隙可大致设置成半径分别为26、30、34 mm;当果型指数在0.95~1.05范围内时,果实最终开裂率较高,基本均高于90%;果实最终开裂率和果型指数的相关性极低,也不存在显着线性相关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粒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谢毫,申礼鹏.淮南矿区矿井水中悬浮物粒径特性分析[J].陕西煤炭.2019
[2].夏玉洁,姚小华.油茶无性系裂果特性分析及粒径分级[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3].李壮,李福民,刘小杰,徐庆伟.粒径对造气炉内煤燃烧反应的影响及动力学分析[J].矿产综合利用.2019
[4].张兴泽.基于粒径分析方法探索人工河道边滩演化规律——以南充西河为例[C].浙江省地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乡村振兴高峰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5].张波,马立涛,胡维强,陈鑫,李洋冰.不同粒径煤粉的煤质分析实验研究[J].煤化工.2019
[6].易明建,朱森,施奇兵.合肥市一次污染天气中颗粒物粒径特征分析[C].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2019
[7].姚斌,何立风,康世英,赵晓.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纸张填料粒径分析方法[J].中国造纸.2019
[8].本刊编辑部.丁基橡胶中炭黑粒径的分析方法[J].橡胶科技.2019
[9].薛志婧,成毅,周正朝.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不同粒径团聚体土壤细菌PLFA分布中的综合应用[J].生态科学.2019
[10].刘陈林.基于颗粒流的大粒径填石路基强夯加固效果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