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发展论文_王春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体性发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主体性,社会,人民性,轴对称,马克思,鲁迅,民间文学。

主体性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光[1](2019)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社会文化主体性——以40年农村发展和减贫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40年的发展经验已成为世界学术界乃至政策界的思考热点,并向我们提出了理论挑战。以中国农村发展和减贫奇迹为例,从历史、实践和理论逻辑叁个方面探索中国农村发展和减贫奇迹的内在原因。发展型国家理论把社会文化主体性仅作为国家发挥作用的辅助角色,忽视了社会文化主体性的独立性和关键性作用;"农民理性扩张论"强调农民主体性的价值,忽视了农民主体性只是社会文化主体性的一部分,而不能代表全部。社会文化主体性体现为家庭和家族、拟家族化的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以及区域社会四个相互关联与支撑的方面。社会文化主体性在过去40年对中国农村发展和减贫奇迹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下社会文化主体性的发展尚存在一些问题,又因国家主体性与社会文化主体性的建设性合作关系是中国农村发展和减贫奇迹的重要机制,因此,培育社会文化主体性,需要国家的介入,同时需把社会和文化问题放在农村发展和减贫研究的中心位置来考量。(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曹军梅,徐棠棠[2](2019)在《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偏离及引导》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学界对大学生主体性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研究大学生主体性。大学生主体性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内容,也是我们当今学校教育培育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从大学生主体性发展历程、主体性发展出现的问题和对这种偏离的引导叁个方面来浅谈大学生主体性。(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33期)

施政[3](2019)在《主体性发展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发挥学生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本研究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为视角,探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开展和成效,发现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以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为例,探究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视角增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的策略:营造学院双创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性;构建综合课程体系,提高学生能动性;搭建科创社团平台,培育学生创新性。(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9年11期)

顾素燕[4](2019)在《构造富有生命的数学课堂——以《轴对称图形》为例,谈学生主体性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生的主体外在表现为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导性和意识性。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条件给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提供舞台,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课前课后有更广阔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如何合理安排,进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本文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导学》期刊2019年29期)

高丙中[5](2019)在《发现“民”的主体性与民间文学的人民性——中国民间文学发展70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民间文学"既是一门现代学科,也是该学科的对象,二者共同构成一项国家事业。过去70年,民间文学作为国家事业是来自于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对于民间文学价值的现代发现,经过曲折的探索,通过民间文学发现"民""民间"的主体性,从而把民间文学纳入国家的公民教育和共同体认同的文化工程,使普通人能够在经验上确证"人民"的个体基础,使民间文学作品通过非遗的命名成为国家的公共文化,"民"和"民间文学"都成为积极概念,现代国家建设的诸多矛盾也由此得以化解。(本文来源于《民俗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邹诗鹏[6](2019)在《马克思“卡夫丁峡谷”问题探索再研究——兼谈东方社会发展的主体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段时间以来,有关马克思东方社会思想的研究相对沉寂。我们以为,这一研究依然值得深化:其一,在相关研究中,已不能不自觉地顺从某种实证主义或历史主义逻辑,将马克思看成是欧洲中心主义者。对西欧资本主义模式以及由此巩固的欧洲中心主义的自觉批判,是马克思探索东方社会的起点,其政治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晚期的人类学转变,对俄国、印度、日本与中国等东方社会的研究,以及发表于《纽约每日论坛报》上的一系列有关东方社会的文章,都包含着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值得挖掘,对相关文本的深入解读与开放也很有必要。其二,此前,大多研究特别是有关卡夫丁峡谷问题的探讨,往往基于马克思已有定论而展开。但问题恰恰在于,承认并理解马克思何以并没有下定论,自觉破除单一的社会发展观,把握马克思有关东方社会的实体性及其复杂性,进而开放东方社会发展的主体性。马克思有关东方社会的研究实际上展开了一种复线的经济社会分析方法,其关于"现代社会"与"未来社会"的描述,理应作为描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资源。其叁,深化马克思有关东方社会理论,也涉及对相关关键概念的探讨及其研究视野的开放。比如,先前的讨论特别集中于亚细亚生产方式,但相对而言,亚细亚所有制才是马克思反复使用的概念。关于国外有关马克思东方社会思想的研究资源,人们总是会提及魏特夫的治水社会及其东方专制主义,但魏特夫的研究并没有得到中外学术界的真正认可,而同样是汉学家的波兰人图克依独树一帜且为西方学术界认可的对马克思亚细亚所有制的研究,迄今为止却没有进入中国研究视野。基于上述考量,我们推出这组文章。当然,值得深入研究的方面还有很多。我们也希望抛砖引玉,持续深化马克思东方社会思想研究。(本文来源于《河北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骆爱红[7](2019)在《美劳活动中幼儿主体性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主体性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美劳活动的内容和方法较以往已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师们在美劳活动的开展上还比较传统,仍存在重教材,而忽视幼儿发现、创造、表现等能力培养的现象;在教育方法上,时有使用灌输式、(本文来源于《山海经》期刊2019年16期)

白武,朵艳[8](2019)在《浅谈学生主体性发展与素质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每个国家都在致力于培养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现在慢慢的提出了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素质教育。那么他们之间其实是一个包容关系,发展素质教育其实就是要注重学生主体性,注重学生主体性,就要致力于学校的素质教育。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开展素质教育呢,我国教育者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实验,企图寻找出二者之间的平衡。(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9年29期)

袁杭[9](2019)在《“现代性反思”与“个人主体性”的建构——对鲁迅启蒙方式的继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作为中国启蒙先觉者,一方面进行"国民性批判",另一方面又因其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而反对庸众,反思启蒙知识分子与民众、革命的关系,表现出具有辩证思维特质的决战精神和主体性建构的复杂过程。但现代性的启蒙并没有终结,而且一直在持续,对现代性的反思、"个人主体性"的建构、新媒体下文学启蒙的发展依然在行进。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也必将遇到文学上现代性的困境,而此时继承与发展鲁迅的启蒙模式便有了契机,解决文学的现代性困境也会有了相应出路。(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0期)

李启星[10](2019)在《关于文化主体性与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同时,逐渐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其中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政府相关工作的重点之一。历史上,我国长时间属于农耕文明,因此村落便作为人们生活的载体,而传统村落中同样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那么促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保持中国传统文化主体性的必要措施,所以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工作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做好我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动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相应措施。(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07期)

主体性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学界对大学生主体性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研究大学生主体性。大学生主体性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内容,也是我们当今学校教育培育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从大学生主体性发展历程、主体性发展出现的问题和对这种偏离的引导叁个方面来浅谈大学生主体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体性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春光.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社会文化主体性——以40年农村发展和减贫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19

[2].曹军梅,徐棠棠.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偏离及引导[J].法制与社会.2019

[3].施政.主体性发展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研究[J].学理论.2019

[4].顾素燕.构造富有生命的数学课堂——以《轴对称图形》为例,谈学生主体性发展[J].新课程导学.2019

[5].高丙中.发现“民”的主体性与民间文学的人民性——中国民间文学发展70年[J].民俗研究.2019

[6].邹诗鹏.马克思“卡夫丁峡谷”问题探索再研究——兼谈东方社会发展的主体性[J].河北学刊.2019

[7].骆爱红.美劳活动中幼儿主体性发展[J].山海经.2019

[8].白武,朵艳.浅谈学生主体性发展与素质教育[J].高考.2019

[9].袁杭.“现代性反思”与“个人主体性”的建构——对鲁迅启蒙方式的继承与发展[J].北方文学.2019

[10].李启星.关于文化主体性与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J].当代旅游.2019

论文知识图

提交作品的界面一4:现有课程的弊端2 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容及曲线图研究思路图中学生主体性发展指标体系结构...2 人类的“成败人格能级”

标签:;  ;  ;  ;  ;  ;  ;  

主体性发展论文_王春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