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光幕论文和设计-陈致莹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光幕,外壳由外层、屏蔽层和内层组成,且屏蔽层设置在外层内侧,屏蔽层与外层粘接,且内层设置在屏蔽层内侧,内层与屏蔽层粘接,且外壳内部设置有金属封装壳,金属封装壳内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光幕本体,通过将光幕本体封装在金属封装壳中,提高光幕本体的密闭性,进而利用金属封装壳将电磁进行阻挡反射,从而消减电磁对光幕本体的干扰,且通过设置的屏蔽层,能够有效的干扰电磁的传播,从而进一步提高的光幕的抗电磁干扰效果,该种抗电磁干扰的光幕,抗干扰效果好,从而解决了光幕本体易受强电磁环境干扰致传感器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光幕,包括外壳(1)和封盖(2),所述封盖(2)设置在外壳(1)上端,且封盖(2)与外壳(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由外层(5)、屏蔽层(6)和内层(7)组成,且屏蔽层(6)设置在外层(5)内侧,所述屏蔽层(6)与外层(5)粘接,且内层(7)设置在屏蔽层(6)内侧,所述内层(7)与屏蔽层(6)粘接,且外壳(1)内部设置有金属封装壳(8),所述金属封装壳(8)内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光幕本体(15),且外壳(1)内部前后两侧均焊接有导轨(9),所述导轨(9)位于金属封装壳(8)前后两侧,且导轨(9)靠近金属封装壳(8)的一端均开有卡槽(10),所述金属封装壳(8)前后两端均焊接有卡条(11),且卡条(11)均卡入到卡槽(10)中;所述金属封装壳(8)右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红外线二极管(16),且红外线二极管(16)外侧均设置有聚光筒(14),所述聚光筒(14)左端与金属封装壳(8)焊接,且外壳(1)右端粘接有若干个与红外线二极管(16)配合使用的透光板(4),所述金属封装壳(8)上端左侧焊接有卡块(12),且外壳(1)内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

设计方案

1.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光幕,包括外壳(1)和封盖(2),所述封盖(2)设置在外壳(1)上端,且封盖(2)与外壳(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由外层(5)、屏蔽层(6)和内层(7)组成,且屏蔽层(6)设置在外层(5)内侧,所述屏蔽层(6)与外层(5)粘接,且内层(7)设置在屏蔽层(6)内侧,所述内层(7)与屏蔽层(6)粘接,且外壳(1)内部设置有金属封装壳(8),所述金属封装壳(8)内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光幕本体(15),且外壳(1)内部前后两侧均焊接有导轨(9),所述导轨(9)位于金属封装壳(8)前后两侧,且导轨(9)靠近金属封装壳(8)的一端均开有卡槽(10),所述金属封装壳(8)前后两端均焊接有卡条(11),且卡条(11)均卡入到卡槽(10)中;所述金属封装壳(8)右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红外线二极管(16),且红外线二极管(16)外侧均设置有聚光筒(14),所述聚光筒(14)左端与金属封装壳(8)焊接,且外壳(1)右端粘接有若干个与红外线二极管(16)配合使用的透光板(4),所述金属封装壳(8)上端左侧焊接有卡块(12),且外壳(1)内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且固定板(3)上分布有螺丝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7)与外层(5)均由塑料制成,且屏蔽层(6)为铜丝编织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封装壳(8)通过卡槽(10)和卡条(11)与导轨(9)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二极管(16)是一种由红外辐射效率高的材料制成PN结,外加正向偏压向PN结注入电流激发红外光的二极管,且红外线二极管(16)与透光板(4)在横向位置上一一对应,所述红外线二极管(16)与光幕本体(15)电性连接,且光幕本体(15)通过电缆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3)位于卡块(12)下端,且限位块(13)与卡块(1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光幕。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工厂里,人与机器协同工作,在一些具有潜在危险的机械设备上,如冲压机械、剪切设备、金属切削设备、自动化装配线、自动化焊接线、机械传送搬运设备、危险区域(有毒、高压、高温等),容易造成作业人员的人身伤害。光电安全装置通过发射红外线,产生保护光幕,当光幕被遮挡时,装置发出遮光信号,控制具有潜在危险的机械设备停止工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现有的光幕装置,在使用时,光幕内部的传感器易受强电磁环境干扰致传感器无法正常工作,使光幕工作的时序发生错误,从而导致光幕无法正常使用,使用时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且光幕装置内的红外线二极管在发光时,光线四处扩散,导致红外线二极管的亮度变暗,从而需要加强红外线二极管的发光亮度,使用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光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光幕内部的传感器易受强电磁环境干扰致传感器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光幕,包括外壳和封盖,所述封盖设置在外壳上端,且封盖与外壳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由外层、屏蔽层和内层组成,且屏蔽层设置在外层内侧,所述屏蔽层与外层粘接,且内层设置在屏蔽层内侧,所述内层与屏蔽层粘接,且外壳内部设置有金属封装壳,所述金属封装壳内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光幕本体,且外壳内部前后两侧均焊接有导轨,所述导轨位于金属封装壳前后两侧,且导轨靠近金属封装壳的一端均开有卡槽,所述金属封装壳前后两端均焊接有卡条,且卡条均卡入到卡槽中;所述金属封装壳右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红外线二极管,且红外线二极管外侧均设置有聚光筒,所述聚光筒左端与金属封装壳焊接,且外壳右端粘接有若干个与红外线二极管配合使用的透光板,所述金属封装壳上端左侧焊接有卡块,且外壳内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进一步优点,所述外壳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上分布有螺丝孔。

进一步优点,所述内层与外层均由塑料制成,且屏蔽层为铜丝编织层。

进一步优点,所述金属封装壳通过卡槽和卡条与导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优点,所述红外线二极管是一种由红外辐射效率高的材料制成PN结,外加正向偏压向PN结注入电流激发红外光的二极管,且红外线二极管与透光板在横向位置上一一对应,所述红外线二极管与光幕本体电性连接,且光幕本体通过电缆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优点,所述限位块位于卡块下端,且限位块与卡块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光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抗电磁干扰的光幕,通过将光幕本体封装在金属封装壳中,提高光幕本体的密闭性,进而利用金属封装壳将电磁进行阻挡反射,从而消减电磁对光幕本体的干扰,且通过设置的屏蔽层,屏蔽层为铜丝编织层,能够有效的干扰电磁的传播,进而减弱进入到外壳内部的电磁,从而进一步提高的光幕的抗电磁干扰效果。

2、该种抗电磁干扰的光幕,通过红外线二极管外侧的聚光筒,能将红外线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进行遮挡聚集,进而将红外线二极管四处照射的光线聚集在一起从透光板处射出,从而极大的提升红外线二极管从透光板处射出的光线的亮度,而无需去提高红外线二极管的发光强度,使用效果更佳,且通过限位块对光幕本体金属封装壳进行限位,使得金属封装壳上的红外线二极管能快速并精准的对准透光板,安装时更佳方便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外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封盖、3固定板、4透光板、5外层、6屏蔽层、7内层、8金属封装壳、9导轨、10卡槽、11卡条、12卡块、13限位块、14聚光筒、15光幕本体、16红外线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光幕,包括外壳1和封盖2,封盖2设置在外壳1上端,且封盖2与外壳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外壳1由外层5、屏蔽层6和内层7组成,且屏蔽层6设置在外层5内侧,屏蔽层6与外层5粘接,且内层7设置在屏蔽层6内侧,内层7与屏蔽层6粘接,且外壳1内部设置有金属封装壳8,金属封装壳8内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光幕本体15,且外壳1内部前后两侧均焊接有导轨9,导轨9位于金属封装壳8前后两侧,且导轨9靠近金属封装壳8的一端均开有卡槽10,金属封装壳8前后两端均焊接有卡条11,且卡条11均卡入到卡槽10中,内层7与外层5均由塑料制成,且屏蔽层6为铜丝编织层,金属封装壳8通过卡槽10和卡条11与导轨9滑动连接,该种抗电磁干扰的光幕,通过将光幕本体15封装在金属封装壳8中,再将金属封装壳8通过导轨9滑动安装到外壳1中进行防护,因为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组成,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无法传播,铜丝编织层的材料是导电金属,当空中电场在铜丝编织层的周围形成后,由于导电金属的短路作用,破坏了电场的形成,基于上述两点,电磁波到达铜丝编织层区域后,电场消失,无法继续产生磁场,从而截断了电磁波的继续传播,以此能通过铜丝编织层的屏蔽层6来破坏电磁波的传播,从而减弱进入到外壳1内部的电磁波,而通过金属封装壳8,金属封装壳8将光幕本体15封装在内,提高光幕本体15的密闭性,进而利用金属封装壳8将电磁波进行阻挡反射,从而减弱进入到金属封装壳8内部的电磁波,以此减弱电磁波对光幕本体15的干扰。

本实施例金属封装壳8右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红外线二极管16,且红外线二极管16外侧均设置有聚光筒14,聚光筒14左端与金属封装壳8焊接,且外壳1右端粘接有若干个与红外线二极管16配合使用的透光板4,金属封装壳8上端左侧焊接有卡块12,且外壳1内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红外线二极管16是一种由红外辐射效率高的材料制成PN结,外加正向偏压向PN结注入电流激发红外光的二极管,且红外线二极管16与透光板4在横向位置上一一对应,红外线二极管16与光幕本体15电性连接,且光幕本体15通过电缆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限位块13位于卡块12下端,且限位块13与卡块1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将金属封装壳8滑动安装进外壳1中的同时,当金属封装壳8上的卡块12移动至与限位块13相接触时,卡块12便会被阻挡住无法移动,从而限制金属封装壳8的移动,以此对金属封装壳8进行限位,使得金属封装壳8上的红外线二极管16能快速并精准的对准透光板4,安装更为快速方便,然后再将卡块12与限位块1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金属封装壳8在外壳1中的稳定性,而通过红外线二极管16外侧的聚光筒14,聚光筒14能将红外线二极管16射出的光线进行阻挡反射聚集,进而将红外线二极管16四处照射的光线聚集在一起从透光板4处射出,从而极大的提升红外线二极管16从透光板4处射出的光线的亮度,而无需去提高红外线二极管16的发光强度,使用效果更佳。

为使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本实施例外壳1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且固定板3上分布有螺丝孔,通过固定板3上螺丝孔,可以将固定板3用螺丝进行固定,以此将外壳1安装在需要使用的地方。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光幕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6751.6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245682U

授权时间:20190813

主分类号:F16P 3/14

专利分类号:F16P3/14

范畴分类:33A;

申请人:宁波福幕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波福幕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403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凤仪路93号

发明人:陈致莹;张波

第一发明人:陈致莹

当前权利人:宁波福幕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光幕论文和设计-陈致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