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机凝结水溶氧处理装置论文和设计-段建勋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机凝结水溶氧处理装置。该技术方案将多种物理性手段加以整合,凝结水首先在暂存仓中得到预热,而后通过输送管输入至罐体中,在罐体中,通过电加热作用降低凝结水中氧的溶解度,从而促进氧气溢出,对于溶解度降低后过饱和的氧,可通过振动作用加以去除;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罐体中设置了环流式的引导结构,可通过氮气推动液体翻滚,有助于促进除氧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在罐体上设置了气泵,可在需要时通过减压作用快速降低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快速去除氧成分。在罐体中经充分处理的凝结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完成处理过程。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去除凝结水中的氧气,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主设计要求

1.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机凝结水溶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暂存仓(1),凝结水输入管(2),电热棒(3),输送管(4),电热套(5),罐体(6),内套筒(7),电热圈(8),固定杆(9),弧形面板(10),氮气输入管(11),气体溢流管(12),气泵(13),超声波发生器(14),排水管(15),其中暂存仓(1)的上端连接有凝结水输入管(2),在暂存仓(1)的内部连接有电热棒(3),输送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暂存仓(1)的下端以及罐体(6)的下端,在输送管(4)的外表面套接有电热套(5);罐体(6)的内部连接有内套筒(7),在罐体(6)的内部还盘绕有电热圈(8),所述电热圈(8)位于内套筒(7)的外部,在罐体(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在固定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形面板(10),所述弧形面板(10)位于内套筒(7)的下方;在罐体(6)的顶端连接有氮气输入管(11),在罐体(6)的顶端还设置有气体溢流管(12),在罐体(6)的侧壁上端开设有一开口,在所述开口处连接有气泵(13),在罐体(6)的侧壁下部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14),在罐体(6)的底端连接有排水管(15)。

设计方案

1.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机凝结水溶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暂存仓(1),凝结水输入管(2),电热棒(3),输送管(4),电热套(5),罐体(6),内套筒(7),电热圈(8),固定杆(9),弧形面板(10),氮气输入管(11),气体溢流管(12),气泵(13),超声波发生器(14),排水管(15),其中暂存仓(1)的上端连接有凝结水输入管(2),在暂存仓(1)的内部连接有电热棒(3),输送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暂存仓(1)的下端以及罐体(6)的下端,在输送管(4)的外表面套接有电热套(5);罐体(6)的内部连接有内套筒(7),在罐体(6)的内部还盘绕有电热圈(8),所述电热圈(8)位于内套筒(7)的外部,在罐体(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在固定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形面板(10),所述弧形面板(10)位于内套筒(7)的下方;在罐体(6)的顶端连接有氮气输入管(11),在罐体(6)的顶端还设置有气体溢流管(12),在罐体(6)的侧壁上端开设有一开口,在所述开口处连接有气泵(13),在罐体(6)的侧壁下部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14),在罐体(6)的底端连接有排水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机凝结水溶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凝结水输入管(2)、输送管(4)、氮气输入管(11)、排水管(15)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机凝结水溶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气体溢流管(12)的顶端连接有上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机凝结水溶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面板(10)的形状为半球壳,该半球壳的开口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机凝结水溶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壳的直径大于内套筒(7)的直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溶氧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机凝结水溶氧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溶解于水中的游离氧称为溶解氧,常以mg\/L、ml\/L等单位来表示,天然水中氧的主要来源是大气溶于水中的氧,而工业水中溶氧含量则直接受工艺过程的影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是以燃气为高温工质、蒸汽为低温工质,由燃气轮机的排气作为蒸汽轮机装置循环的加热源的联合循环。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此部分冷凝水具有重复利用的价值,但由于其中溶氧含量较高,因此要实现其有效利用,应当以去除溶氧为目的进行前处理,现有技术中,尚缺乏一种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机凝结水的溶氧处理装置,而常规的物理手段在溶氧去除效果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机凝结水溶氧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装置对凝结水中溶氧去除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机凝结水溶氧处理装置,包括暂存仓,凝结水输入管,电热棒,输送管,电热套,罐体,内套筒,电热圈,固定杆,弧形面板,氮气输入管,气体溢流管,气泵,超声波发生器,排水管,其中暂存仓的上端连接有凝结水输入管,在暂存仓的内部连接有电热棒,输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暂存仓的下端以及罐体的下端,在输送管的外表面套接有电热套;罐体的内部连接有内套筒,在罐体的内部还盘绕有电热圈,所述电热圈位于内套筒的外部,在罐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在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形面板,所述弧形面板位于内套筒的下方;在罐体的顶端连接有氮气输入管,在罐体的顶端还设置有气体溢流管,在罐体的侧壁上端开设有一开口,在所述开口处连接有气泵,在罐体的侧壁下部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在罐体的底端连接有排水管。

作为优选,在凝结水输入管、输送管、氮气输入管、排水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作为优选,在气体溢流管的顶端连接有上盖。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面板的形状为半球壳,该半球壳的开口向上。

作为优选,所述半球壳的直径大于内套筒的直径。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暂存仓用于对输入的凝结水进行预加热;凝结水输入管用于向暂存仓中输入凝结水;电热棒用于执行加热;输送管用于将暂存仓中预加热完毕的凝结水输送至罐体中;电热套用于在输送过程中实现保温;罐体作为去除凝结水中溶氧的主要场所;氮气输入管用于在需要时向罐体中输入氮气,以促进液体在罐体内的翻滚,通过这种翻滚、振动作用促进液体中过饱和氧气的溢出;内套筒对上述翻滚作用起到导流作用;电热圈用于通过加热作用降低凝结水中氧的溶解度,从而促进氧气溢出;固定杆用于将弧形面板固定在内套筒下方,从而引导从内套筒中降下的流体上翻;气体溢流管用于气体的溢出;气泵用于在需要时对罐体内进行减压,从而促进氧气从凝结水中溢出;超声波发生器用于产生微观震动,从而促进过饱和的氧从凝结水中溢出;排水管用于在处理完毕后排出液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机凝结水溶氧处理装置。该技术方案将多种物理性手段加以整合,凝结水首先在暂存仓中得到预热,而后通过输送管输入至罐体中,在罐体中,通过电加热作用降低凝结水中氧的溶解度,从而促进氧气溢出,对于溶解度降低后过饱和的氧,可通过振动作用加以去除;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罐体中设置了环流式的引导结构,可通过氮气推动液体翻滚,有助于促进除氧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在罐体上设置了气泵,可在需要时通过减压作用快速降低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快速去除氧成分。在罐体中经充分处理的凝结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完成处理过程。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去除凝结水中的氧气,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暂存仓 2、凝结水输入管 3、电热棒 4、输送管

5、电热套 6、罐体 7、内套筒 8、电热圈

9、固定杆 10、弧形面板 11、氮气输入管 12、气体溢流管

13、气泵 14、超声波发生器 15、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机凝结水溶氧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暂存仓1,凝结水输入管2,电热棒3,输送管4,电热套5,罐体6,内套筒7,电热圈8,固定杆9,弧形面板10,氮气输入管11,气体溢流管12,气泵13,超声波发生器14,排水管15,其中暂存仓1的上端连接有凝结水输入管2,在暂存仓1的内部连接有电热棒3,输送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暂存仓1的下端以及罐体6的下端,在输送管4的外表面套接有电热套5;罐体6的内部连接有内套筒7,在罐体6的内部还盘绕有电热圈8,所述电热圈8位于内套筒7的外部,在罐体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在固定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形面板10,所述弧形面板10位于内套筒7的下方;在罐体6的顶端连接有氮气输入管11,在罐体6的顶端还设置有气体溢流管12,在罐体6的侧壁上端开设有一开口,在所述开口处连接有气泵13,在罐体6的侧壁下部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14,在罐体6的底端连接有排水管15。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暂存仓1用于对输入的凝结水进行预加热;凝结水输入管2用于向暂存仓1中输入凝结水;电热棒3用于执行加热;输送管4用于将暂存仓1中预加热完毕的凝结水输送至罐体6中;电热套5用于在输送过程中实现保温;罐体6作为去除凝结水中溶氧的主要场所;氮气输入管11用于在需要时向罐体6中输入氮气,以促进液体在罐体6内的翻滚,通过这种翻滚、振动作用促进液体中过饱和氧气的溢出;内套筒7对上述翻滚作用起到导流作用;电热圈8用于通过加热作用降低凝结水中氧的溶解度,从而促进氧气溢出;固定杆9用于将弧形面板10固定在内套筒7下方,从而引导从内套筒7中降下的流体上翻;气体溢流管12用于气体的溢出;气泵13用于在需要时对罐体6内进行减压,从而促进氧气从凝结水中溢出;超声波发生器14用于产生微观震动,从而促进过饱和的氧从凝结水中溢出;排水管15用于在处理完毕后排出液体。

实施例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机凝结水溶氧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暂存仓1,凝结水输入管2,电热棒3,输送管4,电热套5,罐体6,内套筒7,电热圈8,固定杆9,弧形面板10,氮气输入管11,气体溢流管12,气泵13,超声波发生器14,排水管15,其中暂存仓1的上端连接有凝结水输入管2,在暂存仓1的内部连接有电热棒3,输送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暂存仓1的下端以及罐体6的下端,在输送管4的外表面套接有电热套5;罐体6的内部连接有内套筒7,在罐体6的内部还盘绕有电热圈8,所述电热圈8位于内套筒7的外部,在罐体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在固定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形面板10,所述弧形面板10位于内套筒7的下方;在罐体6的顶端连接有氮气输入管11,在罐体6的顶端还设置有气体溢流管12,在罐体6的侧壁上端开设有一开口,在所述开口处连接有气泵13,在罐体6的侧壁下部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14,在罐体6的底端连接有排水管15。其中,在凝结水输入管2、输送管4、氮气输入管11、排水管15上分别设置有阀门。在气体溢流管12的顶端连接有上盖。所述弧形面板10的形状为半球壳,该半球壳的开口向上。所述半球壳的直径大于内套筒7的直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机凝结水溶氧处理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3719.1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2(天津)

授权编号:CN209530166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B01D 19/00

专利分类号:B01D19/00;F22D1/50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天津陈塘热电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天津陈塘热电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00380 天津市西青区电厂路1号

发明人:段建勋;卜丽军;顾大雪;安承彬;於骁;陈仁辉;李明辉;孙绍海;王如发

第一发明人:段建勋

当前权利人:天津陈塘热电有限公司

代理人:杨玉廷

代理机构:11435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机凝结水溶氧处理装置论文和设计-段建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