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顺英:体验式教学法在幸福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赵顺英:体验式教学法在幸福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摘 要:幸福心理学课以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为基础,致力于增进个体幸福感、满足感与意义感。体验式教学方法因其关注学生的体验,符合“在活动中学习”的教学理念,能促进幸福心理学课程目标的实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幸福心理学课中,可以应用案例讨论、情境模拟、游戏启发以及实践练习等体验式教学方法。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幸福心理学;教学效果

从古至今,幸福都是人们的与生俱来的永恒追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古今中外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追求幸福。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怎样追求幸福,直到近现代才开始出现。美国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在2006年第一次开设了幸福课,成为了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课程。随着幸福课风靡全球,我国各大学也开始陆续开设幸福心理学课程,这门课程以积极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旨在增进个体幸福感、满足感与意义感。

积极心理学是揭示人类的优势和美德,帮助人们提升幸福感和生活得更有意义的学科。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采用测量的方法了解自己的美德和优势人格,并开发出操作性很强的方法,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练习和使用美德和优势人格特征,更好发挥个体潜能从而获得幸福的人生。强调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让学生切实掌握能够增进幸福的方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幸福心理学课程的教学重点不在于传授知识,而是侧重于激发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实践性课程。因此在幸福心理学课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是幸福心理学课程的本质要求,同时也符合当代教学改革的从“教师”“教材”为中心转向“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时代潮流。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概念与内涵

西方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要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产婆术”这一体现了体验式教学的教育方法。所谓“产婆术”,是指教师不能直接告知学生答案,而是通过连续发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经过探索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学生不仅理解了概念,也学会了自我探究的方法。[1]Kurt Hahn进一步强调了个人体验的重要性,这导致了户外锻炼活动和相似教育机构的发展。[2]而近代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体验式教学思想,即“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这种教学思想使学生在学校里获取知识的学习活动与实际生活过程中的活动产生了联系,学生能从鲜活的生活中学习真正有利于成长成才的知识和经验,有助于增强教育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著名心理学家勒温与合作者玛格丽特研究发现,对于说服人们食用比较陌生的食物来说,小组讨论的效果要好于营养讲座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David首次在教学中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的概念,并初步探讨了体验式学习的模式。David认为体验式学习的本质在于强调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反思、概括、讨论和评价等活动,使学生产生新认识、情感或行动,这种认识、情感更容易促进行动的落实,在实践中更可能加以检验和应用。概括地说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去领悟知识,再回归实践的教学模式。[4]

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利用案例讨论、情景模拟与创设、游戏演练启发、榜样学习与实践练习等方法和手段,精心创设一种适宜的情境和情感氛围。学生以团队方式分工协作,在课堂中以独特的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亲身认识、思考、体验和感悟情境,然后进行分组交流,分享个体独特的体验,扩展和提升个体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教学目标。体验式教学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幸福心理学课程应用的可行性

(一)幸福心理学课程教学目标呼唤体验式教学法

随着积极心理学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展,对幸福的科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当代心理学家的重视,在大学中逐步探索一门基于科学心理学研究基础上的幸福心理学课程,不仅能让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更能让大学生掌握获得幸福方法。幸福心理学课程以积极心理学研究为教学内容,涵盖了对幸福的定义,幸福涉及哪些因素,以及获得幸福的途径等版块。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主观幸福感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积极人格、心态、爱情、沟通与交流、工作与人生目标以及应对压力等获得幸福感的具体措施。[5]因此幸福心理学的教学目标不仅关注什么是幸福等概念性知识,还包括提升学生有关幸福的积极体验和获取幸福具体措施。想要实现幸福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可能完全使用传统的讲授法,对学生进行纯粹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在课程中能设计出激发和体会积极的情绪体验,给予学生使用幸福增进方法的机会,不断练习获取幸福技能的方法和程序。例如泰勒·本-沙哈尔在幸福课中设置了“感恩之夜”,要求部分学生邀请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来课堂,在课堂上当众宣读感谢信,展示向生命中重要他人用语言和行动表示感谢,能提升个体幸福感的方法。[6]这些让学生体验深刻的实践的方法促进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迁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而体验式教学方法强调将教学内容融入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这种教学理念正是幸福心理学课程达到教学目标的最佳手段。

(二)体验式教学法与幸福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契合

从体验性教学的本质来说,体验性教学法与幸福心理学的教学内容相契合。所谓“体验”就是体会和验证,指个体通过游戏、活动等实践来认识周围所发生的事物。体验式教学是根据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认知发展规律,在教学中通过创造模拟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将教学内容融入活动中,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实践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激发情感的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关注个体的生命发展,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生存技能形成,让学生充分体验生命活动中的情感,对个体的人文价值表现出极大的关怀。体验式教学模式借鉴吸收了生命哲学、情感心理学、后现代知识论、对话理论关于体验特征与意义的深刻论述,对于知识学习、人格健全、完整生命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7]体验式学习模式强调“体验是学习的重要过程”“学习是知觉与感受和行动整合的主动过程”。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是体验、反思和行动。幸福心理学的教学内容来自积极心理学中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两个部分。积极的社会系统也是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支柱之一,对个体幸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社会系统依赖于国家和社会领导者的观念以及国情等多方面因素,并非个体能够通过自己努力而能建构起让自己更幸福的社会组织结构。积极心理学家对积极情绪体验,即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乐观主义以及自尊等进行的深入的研究,强调个体想要获得幸福必须满意的对待过去、幸福的感受现在以及乐观的面对未来。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发展出“感恩之夜”、冥想及正念练习、每天数数自己的幸福等对个体幸福感提高具有良好效果的体验式教学形式。在个体积极人格研究方面,已经提出6大美德和24种优势性格特征,并充分研究了24种人格特质发挥会导向幸福生活的问题,并发展出锻炼和使用人格优势特征的操作性较强的方法。[8]幸福心理学课程并非传统的幸福学课程,也与劝人幸福生活的心灵鸡汤式教学存在截然不同的差异。而是在体验教学的基础上,能促进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认识自己人格优势特征,掌握发挥个体潜能的方法,促进个体获得幸福满意生活的课程。例如在认识优势人格时,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填写大学生积极人格特质量表,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人格优势,将具有相同积极人格特征的人分为一组,布置怎样练习加强自己的优势人格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课堂中学习到的方法。

对于晦涩难懂的原理教学,结合案例进行讨论,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也能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爱情与幸福章节中应用了此案例,学生反映此案例能在大学生活中找到原型。学生以前在面对同学失恋的痛苦时,不知道该怎样去安慰,只能将时间视为治愈良药。“通过相互讨论,不仅学会了该怎样应对身边的人的失恋情绪,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爱情的认识。”这种案例讨论的方法,教师并不直接给出处理办法,而是让同学们自己提出解决办法,因此得出来的解决办法更加具有生态性,学生操作起来更加简单易行。

三、体验式教育在幸福心理学课程中的实施与应用

(一)案例讨论法

由于幸福心理学这一课程在大学中出现时间不长,课程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并没有多少经过实践检验的效果好的现成游戏可以利用,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开发体验式游戏。游戏启发法作为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幸福心理学中进行应用,其难点在于游戏的开发和设计,现今并没有多少成熟的游戏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在幸福心理学课程中,游戏启发法是指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领悟获得幸福的原理和方法。

在沟通与幸福章节中应用了情景模拟的方法,将生活中的情景用语言加以组织,让同学们分组扮演,能让同学们切实体验到因沟通不畅而导致的误会和冲突,切实达到体验式教育法对促进情感体验和掌握沟通技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反映这种情景模拟的方法不仅锻炼了上台表演的能力,也能直观将生活中的沟通障碍呈现给同学们,而且表演后马上让扮演的同学进行反思和总结。可以使在生活中沟通能力比较弱的同学能反思自己的沟通缺陷,学会在生活中有意识培养自己识别、理解他人感受,并学会如何使用语言与他人沟通。模拟真实的社会情境可以帮助学生习得和实践行为模式,并促进教学效果进一步向生活中迁移。

式中:P*为纯物质的饱和蒸汽压;A、B、C、D被称作蒸发常数,其具体数值可由文献[2]查得;T为温度。

情境模拟法是应用广泛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幸福心理学课程中的许多地方,我们都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适当的情境,在课堂上分组进行模拟,让学生进行评价和总结。例如人际交往与沟通这个专题中,教会学生沟通交流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交往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教学情境可初步分为实践情境、同伴情境和团队训练情境。将学生按照情景需要分组,根据设置的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说话者和倾听者,模拟各种类型的相互对话交流。学生模拟完后,教师进一步采访学生,询问他们在交流中的感受和经验,教师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如创设情境:A和B在聊天,C进来找B,但是A没觉察出C很着急,还是继续不停的跟B聊天。C越等越着急,终于忍不住对A发火了,A莫名其妙被骂,也生气,两人便吵了起来。在小组模拟情景后,我们可以询问学生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你刚扮演的是谁,你认为在这场争吵是否可以避免?第二,为了避免继续争吵,你应该怎么做。老师可以作如下总结:第一,我们要善于识别他人的情绪,并推测出他人的需要,避免让他人积蓄太多的负面情绪。第二,我们要学会识别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理性的与他人进行沟通,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争吵。

(二)情景模拟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教师、家长共同思考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家园沟通、家园合作、家园衔接,以及师幼互动、亲子互动,显得尤为重要。

此前召开的2018世界钾盐钾肥大会暨格尔木论坛是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盐湖资源综合性国际行业大会,也给盐湖股份公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王兴富说,此次大会展示了中国形象,凝聚了行业信心,更为行业开启了新征程。他认为,此次大会通过论坛、展览会、高层访谈等模式,吸引国内外钾盐钾肥企业、技术设备提供商及行业权威专家,汇集中央部委、地方政府、两院院士、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投融资机构、行业协会、国际组织等多方声音,从国家政策、行业发展、技术创新、农业应用等全方位探讨钾盐钾肥和盐湖资源的产业态势,为国内外钾盐钾肥的发展与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广泛交流平台。

(三)游戏启发法

在体验式教学中,案例讨论法以其易操作、效果好的特点,成为首要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将发生在生活中鲜活的、有教育意义的事例用精炼的语言总结出来,将案例主人公的行为表现进行直观的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果自己是案例中的主人公,该如何恰当的行动。同时我们也可以呈现出主人公积极表现的案例,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分析成功的经验,并在班级进行集体交流讨论,以便将获得幸福的方法内化于心,外表于行。例如,在两性与爱情专题中,我们选取了以下案例:小E,女,19岁,某高职院校二年级学生。自述近一个月以来内心非常痛苦,有时候难受得用头撞墙,甚至想到了自杀,但终于没有勇气那样做。寒假里,男友向她提出了分手,她一直无法接受、感到很伤心、很无助、很不甘心、同时又很压抑。心里总是想着以前俩人在一起时开心快乐的时光,现在面对他冷漠无情而又决绝的态度,她总是不能相信那是真的,总是幻想着两个人还能和好。心里很苦很累,这一两天更是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再也承受不起了。本案例可以讨论这个问题:如果你是小E的闺蜜,你该怎样帮助她走出困境?你曾经有过失恋的经历吗?你是怎样走出来的呢?教师可做如下总结:第一,我们应该将失恋视作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第二,承认自己受伤的情绪,学会与人分享和倾诉。第三,理性分手,避免辱骂对方或中伤对方。

在人生目标与幸福章节中,我们采用了设定人生目标的游戏:给自己列一个梦想清单。你希望实现哪些梦想?你希望拥有什么?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希望做成哪些事情?把这些梦想都写在白纸上,不限数量。然后从清单中挑选出5个你认为最重要的,分别写在5张纸上。从刚刚选出的5个中挑出一个自己最愿意放弃的,然后将这张纸扔掉。再从剩下的4张纸中挑选出自己最愿意放弃的,并将这张纸撕掉。如此类推,最后只剩下一张纸条。在游戏的前三步,学生做选择还是比较容易的,到了只有三个选项以后,学生做选择就比较纠结了。这个纠结的过程正是学生理清思路,认清自己的价值观,从而确定人生终极目标的过程。想到人生目标,每个人都会涌现出许许多多想要做的事情,但是个人幸福生活是靠减法得出来的。当代是崇尚极简生活的时代,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人生目标太多会让人筋疲力尽,而只留下一个人生目标,将所有的努力都指向它,反而更容易实现人生目标,从而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也要关注整体人格的充分发展,在教育中提倡能使学习者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9]游戏启发法的教学效果正是能使学生在个人的态度、个性以及行为发生变化的学习方式。在课程效果反馈时,许多学生都提到能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领悟到幸福生活的真谛。

(四)实践练习法

在幸福心理学中,有许多已经被心理学家证明对增进幸福很有效的课后练习,在每堂课结束时,可以布置给学生。例如每天列举三件好事:在每天快要结束时,晚饭后睡觉前的这段时间中,写下这一天中三件进展顺利的事。每天晚上都这样做,坚持一个星期。这三件事可以是很小的(今天我的室友给我带了一个煎饼),也可以是比较重要的(今天我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列举了这三件好事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件好事会发生”。还有一些简单的类似于完型填空的练习也可以在幸福心理学课程中使用,此外,在幸福心理学中的专念、正念练习等,都可以采用实践练习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实践练习法是课程中最为实用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每次课结束时布置给学生,在下次上课时要求学生提交作业。幸福心理学的实践练习法并不会给学生增加额外的课业负担,还能起到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幸福的方法,形成积极的思维习惯,得到学生的欢迎。很多学生表示“三件好事”练习让他们一周之内都感觉到充满了正能量,让他们更容易体会到生活中的小小幸福。

AR是Augmented Reality的简称,即增强现实,是将计算机生成的声音、视频、图像或者GPS数据实时叠加到真实世界环境中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给人以十分逼真的感觉。用户可以使用便携式移动终端观看到无缝“集成”的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的合成效果。

在泰勒的幸福课上,课程中包括了“完美主义者”“我们能改变吗?”“设置行为目标”“建立自尊”等。很多学生表示“这门课让我们学会享受生活,并以更开放的态度表达感恩之情以及其他事”,泰勒的课成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在学校开设幸福心理学公选课才两个学期,虽然教学内容与方法还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但是从学生的课后评价来看,教学效果良好。有学生在课堂评价的时候反映:“上这个课的时候感觉很轻松,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尝试改变自己,我觉得很有意义。”也有几位同学这样评价:“这门课比预期要好很多,让我受益匪浅。”同时,学生也提出了建议:“建议以后可以用一两节课讲一讲正念的课程。”可见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对于体验式教学也是充满了渴望的。因此体验式教学对提高幸福心理学课的教学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其本质来说,与幸福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高度契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开放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如何在课程中使用体验式教学法,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将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玲.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2] Smith T.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allenge education[M].Roland C,Havens M Hoty,1992:3-5.

[3] 国晓华.新课程背景下对体验式教学中“学生体验缺失”的思考[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4] 楚永娟.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2(1):29-31.

[5] 肖永春.幸福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

[6] 泰勒·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130-131.

[7] 辛继湘.试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3):64-68.

[8] C.R.斯奈德,沙恩·思佩洛.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M].王彦,席居哲,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22-25.

[9] 刘万伦,田雪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5-20.

The Application of Experiential Teaching Method in Happiness Psychology

ZHAO Shun-ying, LUO Jia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Jiaying University, Meizhou 514015, China)

Abstract:Happiness psychology helps people promoting their well-being,life satisfaction and sense of meaning.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happiness psychology is positive psychology,especially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positive personality traits.The experiential teaching methods focus on students' experience,and encourage student learning from activities,and enhanc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help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goals of happiness psychology.This course uses the experiential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case discussion,simulation,playing in teaching and practical exercises.

Key words:experiential teaching method ;happiness psychology;teaching effect

中图分类号:G 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2X(2019)01-0112-04

收稿日期:2018-11-15

基金项目:嘉应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 (JYJG20180210);嘉应学院思政一般项目(2018SZY07)。

作者简介:赵顺英(1985-),女,湖北恩施人,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

责任编辑:赖志超

标签:;  ;  ;  ;  ;  ;  ;  ;  

赵顺英:体验式教学法在幸福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