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线两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线两本”,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双线两本论文文献综述
刘彩凤[1](2014)在《“双线两本”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以《地图学》课程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等组实验和个案分析对"双线两本"教学模式进行了检验,验证了本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最后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了本教学模式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电大学刊》期刊2014年02期)
刘彩凤[2](2005)在《初中地理“双线两本”教学模式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初中地理“双线两本”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元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本教学模式的基本组成为“双线”与“两本”。其中“双线”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双线并行,二者呈交流互动关系;“两本”为教师的教学设计书与学生的学习进步册各一本。“两本”为师生、生生交流分享,发展进步的媒介。应用本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也便于建立交流、互动、分享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05年12期)
刘彩凤[3](2004)在《初中地理“双线两本”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初中地理“双线两本”教学模式是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元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具有师生交流互动的双线,并可用两本的形式来记录教学活动轨迹的一种地理学科教学模式。它是在对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后形成的,以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为贯穿初中地理教学全程的双线,以地理教学设计书与地理学习进步册的同步编写为载体,以在地理学科知识的授受过程中,教师学会地理教学、学生学会学习地理为目的的一种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模式。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本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作了论述。首先从地理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地理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入手,来分析和阐述模式构建的理论背景与现实必要性,其后从初中地理“双线两本”教学模式的涵义、建模目的、建模的理论依据、模式的实施等方面,阐述了模式的具体组成,接着通过实验对这一模式进行了检验,验证了初中地理“双线两本”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最后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了本地理教学模式的特点。 本教学模式的基本组成为部分为“双线”与“两本”。其中“双线”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双线并行,二者呈交流互动关系;“两本”为教师的教学设计书与学生的学习进步册各一本,“两本”为师生、生生交流分享,发展进步的媒介。“双线两本”形式上为初中地理教学过程各要素的抽象概括及教学全程的记载,实质上隐含了学会地理教学与学会学习地理的教学理念。应用本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也便于建立交流、互动、分享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本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多功能性、地理性等特点。关键词:初中地理,双线两本,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书,学习进步册(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04-05-15)
双线两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初中地理“双线两本”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元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本教学模式的基本组成为“双线”与“两本”。其中“双线”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双线并行,二者呈交流互动关系;“两本”为教师的教学设计书与学生的学习进步册各一本。“两本”为师生、生生交流分享,发展进步的媒介。应用本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也便于建立交流、互动、分享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线两本论文参考文献
[1].刘彩凤.“双线两本”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以《地图学》课程教学为例[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
[2].刘彩凤.初中地理“双线两本”教学模式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
[3].刘彩凤.初中地理“双线两本”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