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射系数论文_于定勇,李龙,张广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绕射系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数,增量,数值,时域,方法,截面,长度。

绕射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于定勇,李龙,张广成[1](2018)在《不同尺度人工岛波浪绕射系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人工岛沿波浪传播方向尺度变化对绕射系数的影响,本文基于MIKE21-BW模型,数值模拟研究了入射波为不规则波时人工岛尺度不同对其绕射系数的影响。通过数值结果与Briggs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在研究波浪绕射问题上的适用性。在未考虑结构物沿波浪传播方向尺度对绕射系数的影响时,将数值结果与《海港水文规范》(JTS145-2-2013)规范结果比对,结果差异较小;本文采用上述模型模拟了结构物沿波浪传播方向7种不同尺度时的波浪绕射情况,分别是0.5Ls,Ls,2Ls,3Ls,4Ls,5Ls及6Ls,通过对不同尺度时的波浪绕射系数变化的分析,得到结果:结构物尺度在0.5Ls~2Ls范围内时,绕射系数随着结构物尺度的增大而变大;结构物尺度在3Ls~6Ls范围内时,绕射系数随着结构物尺度的增大而减小;在人工岛岛壁附近和其掩护区内绕射系数变化较明显;人工岛结构物尺度变化对绕射系数值有影响。文中给出了不同尺度人工岛绕射系数等值线图,可为工程设计中绕射波高确定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刘超[2](2017)在《增量长度绕射系数加速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磁散射机理研究在民用和国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反射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构成主要的散射贡献,但在诸如隐形目标设计、天线分析等对精度要求较高的领域,边缘绕射作为一种重要的散射机理,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现有的基于光线的绕射理论体系存在诸如焦散且精度不高等缺陷,难以满足实际电磁工程需求,基于流的截断劈增量长度绕射系数方法虽然鲁棒性强精度较高,但由于其电流公式是基于平行四边形的假设,当截断边和绕射引导边不平行时,为了满足这个假设并保证计算精度,需要把绕射边按频率剖分离散成许多小段,然后从每一小段的中点出发,按照掠绕射方向进行追踪得到平行四边形增量条带,最后再把每一小段的绕射系数相加得到总绕射系数。当处理高频段复杂目标时,这种做法非常耗时。因此,在此劈边缘剖分法的基础上,本文做了如下改进工作:(1)提出了中点截断增量长度绕射系数法(MT-ILDC,mid-point truncated incremental length diffraction coefficients)。已经知道,当考虑部分二阶绕射贡献时,需要计算每一个增量条带的截断长度。劈边缘剖分法的剖分密度较高,所以较为精确的计算了总的绕射贡献。从工程角度看,同一绕射边上各细分点对应的截断长度往往呈线性变化,为了提高计算效率,本文用劈边缘中点追踪得到的截断长度近似所有样点的截断长度,这样既可以避免对劈边缘所有细分点的截断长度追踪,又可以通过中点的均值长短互补效果保持与截断劈增量长度绕射系数(TW-ILDC,truncated wedge incremental length diffraction coefficients)的等价性,从而在提高计算效率的前提下维持与劈边缘剖分法接近的计算精度。(2)提出了线性截断增量长度绕射系数法(LT-ILDC,linear truncated incremental length diffraction coefficients)。TW-ILDC方法的修正电流公式假设适用子区域的截断长度为常数,即可解析表达的积分区域近似为平行四边形,这就是传统方法需要单对截断边缘进行细分的重要原因。本文推导得到了边缘绕射修正表面流梯形区域积分的解析表达,基于该公式,可以把截断边线性划分为若干仅与几何属性有关的线段,仅需求取极少端点的截断长度即可获得与劈边缘剖分法等价的精度。本文提出的两种加速方法都是频率无关的,可以在维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TW-ILDC的计算效率。(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4-01)

田春明,闫玉波,葛德彪[3](2001)在《电小尺寸凹槽的远区数值绕射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时域有限差分 ( FDTD)方法和时域加窗技术从物体的时域散射场中分离出劈和凹槽一类散射中心的贡献 ,计算其远区数值绕射系数。对于电小尺寸凹槽的远区数值绕射系数 ,结合微扰法给出了其计算结果(本文来源于《电波科学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吴维登[4](2001)在《不规则波绕射系数计算公式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JTJ213-98《海港水文规范》相应的编制说明中所推荐的不规则波绕射系数计算公式,是由规则波的绕射系数经能量线性迭加而得到的。在该式中,对于如在双突堤掩护的港内水域的任何一个计算点,都具有与口门外完全相同的谱形和波谱值,即对于每一个点,公式中的方向谱都完全相同。对于某一个特定的地形,假设波浪自某个方向入射,要使港内水域内任何一点的波谱都和口门处的波谱完全一样,除了要求港域为平底的地形外,也要求岸线固边界对波浪的传播也完全没有影响。从这种推理延伸得出,该公式(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01-07-01)

葛德彪,朱之伟,周其忠,周依林[5](1996)在《表面具有分形结构金属劈边缘绕射系数的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数值绕射系数的有效方法,并将之用于提取表面具有分形结构金属劈的绕射系数。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提供的散射场,根据几何绕射理论(GTD)建立含有绕射系数未知量的方程组,通过联立方程组的求解,得到散射体边缘的数值绕射系数。具体计算例子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1996年09期)

葛德彪,朱之伟[6](1996)在《涂层金属平板绕射系数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计算目标绕射系数的通用数值方法──根据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提供的散射场,通过联立方程组求解绕射系数。所述方法对二维TM、TE波均适用。有无涂层情况下金属条板绕射系数的计算例子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1996年03期)

葛德彪,朱之伟,石守元[7](1995)在《由散射数据计算数值绕射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数值一致性绕射系数的提取方法。在建立散射模型并确认其散射中心后,用FDTD方法计算散射场,并通过电流加窗方法或联立方程组方法以提取所关心散射中心的一致性绕射系数。金属板边缘的例子验证了这一途径的可行性。最后,用这种方法获得了涂层金属板的一致性统射系数,其结果与阻抗劈的UTD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电波科学学报》期刊1995年04期)

吴良超,汪茂光[8](1994)在《阻抗劈一致性绕射系数的一种简洁表达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给出了阻抗劈一致性绕射系数的一种简洁易算的表达式,避免了原绕射系数表达式的复杂性和不易实现计算机(本文来源于《电波科学学报》期刊1994年04期)

黄学军,许家栋[9](1992)在《用微分边缘绕射系数法计算多边形平板的散射远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微分长度绕射系数法的思想,采用适于任意观察方向的等效电流的严格渐近表达式,推导得到了可有效地表示有边缘理想导体散射远场与入射场之间关系的微分边缘绕射系数。文中采用微分边缘绕射系数计算了几种不同形状的理想导体平板的雷达散射截面,获得了与实验结果相吻合的计算结果,并且在工程计算的实用性方面显示出了优越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1992年01期)

阮成礼,李江[10](1990)在《微分边缘波绕射系数法——分析高频边缘绕射的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典型直劈的严格解,通过渐近计算劈表面边缘波电流的辐射积分,导出适用于任意局部劈角与任意入射方向和观察方向的微分边缘波绕射系数(IEWDC)的简单计算公式.应用导出的公式计算理想导体平板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并与PO和GTD作了比较,结果表明IEWDC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很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期刊1990年08期)

绕射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磁散射机理研究在民用和国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反射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构成主要的散射贡献,但在诸如隐形目标设计、天线分析等对精度要求较高的领域,边缘绕射作为一种重要的散射机理,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现有的基于光线的绕射理论体系存在诸如焦散且精度不高等缺陷,难以满足实际电磁工程需求,基于流的截断劈增量长度绕射系数方法虽然鲁棒性强精度较高,但由于其电流公式是基于平行四边形的假设,当截断边和绕射引导边不平行时,为了满足这个假设并保证计算精度,需要把绕射边按频率剖分离散成许多小段,然后从每一小段的中点出发,按照掠绕射方向进行追踪得到平行四边形增量条带,最后再把每一小段的绕射系数相加得到总绕射系数。当处理高频段复杂目标时,这种做法非常耗时。因此,在此劈边缘剖分法的基础上,本文做了如下改进工作:(1)提出了中点截断增量长度绕射系数法(MT-ILDC,mid-point truncated incremental length diffraction coefficients)。已经知道,当考虑部分二阶绕射贡献时,需要计算每一个增量条带的截断长度。劈边缘剖分法的剖分密度较高,所以较为精确的计算了总的绕射贡献。从工程角度看,同一绕射边上各细分点对应的截断长度往往呈线性变化,为了提高计算效率,本文用劈边缘中点追踪得到的截断长度近似所有样点的截断长度,这样既可以避免对劈边缘所有细分点的截断长度追踪,又可以通过中点的均值长短互补效果保持与截断劈增量长度绕射系数(TW-ILDC,truncated wedge incremental length diffraction coefficients)的等价性,从而在提高计算效率的前提下维持与劈边缘剖分法接近的计算精度。(2)提出了线性截断增量长度绕射系数法(LT-ILDC,linear truncated incremental length diffraction coefficients)。TW-ILDC方法的修正电流公式假设适用子区域的截断长度为常数,即可解析表达的积分区域近似为平行四边形,这就是传统方法需要单对截断边缘进行细分的重要原因。本文推导得到了边缘绕射修正表面流梯形区域积分的解析表达,基于该公式,可以把截断边线性划分为若干仅与几何属性有关的线段,仅需求取极少端点的截断长度即可获得与劈边缘剖分法等价的精度。本文提出的两种加速方法都是频率无关的,可以在维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TW-ILDC的计算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绕射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1].于定勇,李龙,张广成.不同尺度人工岛波浪绕射系数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刘超.增量长度绕射系数加速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7

[3].田春明,闫玉波,葛德彪.电小尺寸凹槽的远区数值绕射系数[J].电波科学学报.2001

[4].吴维登.不规则波绕射系数计算公式的改进[C].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2001

[5].葛德彪,朱之伟,周其忠,周依林.表面具有分形结构金属劈边缘绕射系数的提取[J].电子学报.1996

[6].葛德彪,朱之伟.涂层金属平板绕射系数的计算[J].电子学报.1996

[7].葛德彪,朱之伟,石守元.由散射数据计算数值绕射系数[J].电波科学学报.1995

[8].吴良超,汪茂光.阻抗劈一致性绕射系数的一种简洁表达式[J].电波科学学报.1994

[9].黄学军,许家栋.用微分边缘绕射系数法计算多边形平板的散射远场[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2

[10].阮成礼,李江.微分边缘波绕射系数法——分析高频边缘绕射的新方法[J].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技术科学).1990

论文知识图

切除直达波后的波场(a)(b)不规则入射单突堤绕射系数计算...2GTD绕射系数随入射角和绕射角...亡绕射系数随人射角和绕射为的...单突堤后不规则波绕射系数

标签:;  ;  ;  ;  ;  ;  ;  

绕射系数论文_于定勇,李龙,张广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