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西河初级中学726200
摘要:情境教学主要强调的是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学途径,能够在美术课程教学中创造各种教学情境,以提高美术课程教学的趣味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同时,通过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审美的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有效地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水平。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美术教学
所谓的情景教学法,主要是教师根据课题来描绘情景,从而设置出形象突出的投影图片,进而加上生动的文字语言,同时借助艺术的感染力,进一步表现课本所表达的情景现象,提高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与学生在情景之中进行教学活动,开发学生的启发思维,培养学生智力水平与审美情趣的独特教学方法。
一、初中美术鉴赏教学情景教学运用的方法
初中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要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到一定水平,教师不能单纯依靠课本知识,应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向外扩展。在教学过程中,学校的美术欣赏的传统,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是被动的在听,很少能思考独立。情景教学方法应用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其应用方法如下:
第一,在情景创设之中充分利用生活与自然景色;第二,在设置教学情景之中,应该尽可能的增加情景故事的趣味性;第三,在情景创设之中应较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第四,在设置教学情景的故事时,应尽量将认知冲突设计到其中,增加学生对于认知冲突中所涉及到内容的理解;第五,在创设教学情景当中,充分利用新旧知识进行学生在理解中的过度;第六,在情景教学当中,注重优化课堂秩序,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与思考方式等。
二、初中美术情景教学方法
1.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兴趣。生活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来源。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带入到实际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艺术,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把握美术知识,提高艺术创作的能力。例如,在《身边的物品》课程学习中,教师课前要求学生将自己身边物品带到课堂中来,其中有玩具、家具、日用品等,并放在课堂上展示,并要求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绘画下来。教师在布置任务后,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到物品观赏和绘画中,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绘画作品,讲述绘画的构思及创作来源。
2.创设故事情境,丰富想象思维。在初中阶段,学生处于好玩、好奇年龄,通过创设故事情境,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故事形式导入美术教学内容,以语言来描述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情感,开阔学生美术创作思维,丰富学生想象力,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获取真知。例如,《端午节》课程教学中,可以向同学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主要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后成为了集竞赛游戏、健康预防及体育锻炼为一体的一个民间节令。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对端午节物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身边材料,制作各种别出新意的端午节物品,有的用硬纸板做成龙舟,有点用碎布、彩线制成各种色彩的粽子。通过这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端午节的深意,更加热爱我国的节日文化。
3.利用多媒体技术,体会美术魅力。初中美术教学内容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是在教学中要考虑教学内容和实际教学情况。情景的设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立,设立中要结合美术教材和教学目标。多媒体技术在我国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高的成绩,为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提供了重要帮助。多媒体的应用对传统教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打破单一教学模式,营造开放式教学环境。在这一广阔的艺术领域里,它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观念,欣赏艺术的魅力。因此,教师可以整合现有教学资源,融入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教学目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的情景,带动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整个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新颖的情景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另外,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中学生的美术感觉和审美观念。例如,在《向日葵》这幅画的欣赏中,教师不能单单地介绍画家凡·高的生平经历和著画历史背景。这种纯粹的教学方法很难带动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使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欣赏中,体会不到画作的魅力。教学中,我将《向日葵》作品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再通过生活化情景的创立,使学生想象自己处在向日葵园中。最后通过学生自己对向日葵的了解,阐述向日葵的特点。在让学作作品欣赏中结合向日葵的特点进行描述,才能体会作品的优美和独具一格之处。
新的时代,人们的审美观逐渐提升,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新创设情境,使学生体验艺术的魅力和艺术的价值。而学生体验艺术的方式多种多样,以上个人经验主要是想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能力。在情境教学中整合多种体验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美)阿兰兹学会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