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环境史并非纯然的社会史,因此,它需要关切"天人之际"即社会—自然之互动,也关注关于自然的各种材料。与史料相关的另一问题是学术路向,路向关涉视野,进而关涉史料。基于此,向其他学科的学习采借,必不可少。占有材料是为了认识对象的原貌、全貌,把握问题的核心、症结,在既有研究和知识体系之外开出学术新天。这需要学识、见识、胆识。其中难得的是胆识——它不仅在于空所依傍,见人所未见,更在于敢为天下先,言人所不能言。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徐波
关键词: 环境史,材料,取径,呈现
来源: 昆明学院学报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Ⅱ辑,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昆明学院昆明科学发展研究院
基金: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云南社会,边疆及生态环境研究”(2015cx06)
分类号: X-09
DOI: 10.14091/j.cnki.kmxyxb.2019.01.005
页码: 23-31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253K
下载量: 177
相关论文文献
- [1].以生命为中心展开历史思考——王利华教授漫谈中国环境史研究[J].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9(12)
- [2].环境史研究的“在地化”表达与“乡土”逻辑——基于田野口述的几点思考[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3].主持人语[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0(01)
- [4].环境史视角下的中国政治——海外中国环境史研究初探[J]. 社会科学论坛 2020(02)
- [5].灾害依旧是环境史研究的重要对象[J]. 昆明学院学报 2020(02)
- [6].国内环境史研究的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7].中国边疆环境史研究刍议——基于学术史梳理的思考[J]. 史学理论研究 2020(04)
- [8].我校获批国内首个林业遗产与森林环境史研究省部级科研平台[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4)
- [9].树与水的对话:早期美国环境史的边疆史脉络[J]. 社会科学战线 2020(09)
- [10].避实就虚:中国虚幻环境史研究发凡[J]. 鄱阳湖学刊 2019(01)
- [11].第八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口述环境史:理论、方法与实践”学术会议综述[J]. 保山学院学报 2019(03)
- [12].承继与开拓:中国环境史研究向何处去?[J]. 河北学刊 2019(04)
- [13].回顾与反思——国内环境史发展研究综述[J]. 保山学院学报 2019(04)
- [14].大加速时代下环境史研究新动向——第三次世界环境史大会述评[J]. 鄱阳湖学刊 2019(04)
- [15].“水边的城市:未来视域下的环境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鄱阳湖学刊 2019(04)
- [16].为什么要研究军事环境史[J]. 学术研究 2017(12)
- [17].一项关于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18].突破环境史研究的“环境”思维[J]. 昆明学院学报 2018(01)
- [19].从关注“一条鱼”谈环境史的创新[J]. 史学月刊 2018(03)
- [20].历史学本科开设《环境史》课程的重要意义[J]. 环境教育 2018(05)
- [21].环境史研究之维度与视野[J]. 昆明学院学报 2018(05)
- [22].征稿启事[J]. 保山学院学报 2016(05)
- [23].征稿启事[J]. 保山学院学报 2016(06)
- [24].征稿启事[J]. 保山学院学报 2017(02)
- [25].征稿启事[J]. 保山学院学报 2017(01)
- [26].征稿启事[J]. 保山学院学报 2017(03)
- [27].追本溯源:中国远古环境史研究初探[J]. 鄱阳湖学刊 2017(04)
- [28].学科交融与环境史研究——王建革教授访谈录[J]. 鄱阳湖学刊 2017(03)
- [29].区域环境史的整体观照——读王建革《江南环境史研究》[J]. 鄱阳湖学刊 2017(03)
- [30].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国际视角[J]. 昆明学院学报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