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谈博物馆的社会服务与展示工程设计(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赵谷靖[1](2021)在《探知、参与、创造 ——美术馆儿童公共教育的情境化学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赵柯明[2](2021)在《基于符号学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色彩研究 ——以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为例》文中提出
杨凌宇[3](2021)在《遗址保护理念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越来越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思考与重视。我国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研究工作也随着城市化脚步的推进逐步开展,遗址保护理念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伴同博物馆的职能将共同促进遗址博物馆的发展。为应对我国复杂多样的遗址类型,需要一套完整系统地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方法。遗址博物馆作为我国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主要形式,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比较充足的实践探索。通过建设遗址博物馆,能够保证文化遗址免受风雨侵蚀,从而能够良好地进行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并能对社会大众产生良好地文化输出,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然而对于涉及学科众多的遗址博物馆,对于其遗址保护与展示的设计问题仍有一些争议与困惑,本文就是在融合多学科的前提下,探讨遗址保护理念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文章首先在明确遗址博物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的前提下,总结与梳理了国内外对于遗址保护与遗址博物馆设计的研究现状以及已有研究成果的概述。明确遗址保护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前提下,笔者站在建筑学专业的角度对遗产保护理念、遗址博物馆的相关理论以及博物馆建筑理论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针对本文重点研究的对象——遗址博物馆的现存实例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从中得出现存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优势与不足;其次,以建筑类型学理论方法为依据从建筑空间适用性、建筑形态协调性、建筑文化凸显性三个方面入手来展开论述,确立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原则,总结探讨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法与策略;最后,在明确建筑设计策略与保护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参与的工程实例——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进行逐一的反馈与分析。本文希望通过当下遗址博物馆建筑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丰富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的同时,为当代遗址博物馆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与建议,也希望对后来建筑学领域的师生或建筑师们在未来相关项目的研究和设计实践中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陈蜀西[4](2021)在《现代性语境下安仁镇公共文化空间流变研究》文中指出
张爽[5](2021)在《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曾经,博物馆是精英阶级的专属,如今它已走入寻常百姓的文化生活,成为开展公共教育、传递文化内涵、满足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愈发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迫切需要提质升级,寻求更全面更优化的设计方法。回顾国内外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建筑设计,而景观环境设计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其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本文以博物馆景观环境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以往类似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相关概念,结合景观叙事学、外部空间设计理论、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和园林美学等相关理论,从空间布局和文化表达两个维度搭建起博物馆景观环境的设计框架,明确设计内容。在空间布局方面,细分出环境基底、布局类型、空间构成要素、空间序列和游览路线等五大设计内容;在文化表达方面,明确了博物馆蕴含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产业文化、思想文化等文化内涵,提炼出主体建筑、景观建构筑物、水景、植物、铺装、服务设施等六大文化表达载体。随后,在上述设计框架基础上,提出博物馆景观环境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完善设计理论体系。本文选取成都市为研究区域,开展博物馆景观环境现状调查,按综合类、社会历史类、自然科技类、文化艺术类等四种类型进行系统研究,基于田野考察,选取了8个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具体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了解游客的空间偏好、景观环境满意度以及再访与推荐意愿。结合主观观察和客观反馈,总结出成都市的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经验启示和现存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成都市的博物馆建设提供参考,为今后的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朱厢炜[6](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王梦恩[7](2020)在《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研究》文中提出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新的遗产保护模式,旨在将文化、遗产及自然环境在其原生地共同进行整体、活态的保护与传承。生态博物馆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一般都有以下几个主要要素:地方文化、当地社区居民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态博物馆还拥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在文化的原生地对文化进行保护;强调社区居民的文化主人地位,由居民自己保护、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强调对文化及其文态环境、自然环境等进行整体的、活态的、可持续的保护等等。生态博物馆的思想更像是一种理论或方法论,它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和遗产保护的固有模式,为文化保护和遗产保护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生态博物馆对地方文化、自然环境的关注正契合了现代社会地方文化意识觉醒、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大势。生态博物馆起源于法国,随后开始向全世界传播,20世纪80年代由苏东海、安来顺等人介绍入中国。生态博物馆传入中国后,获得了快速发展,各个地区都开始建设生态博物馆,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中国的地方文化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文化进行保护是为了更好的传承、传播和发展文化,其中,文化的展示同样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国内的生态博物馆虽然拥有大量的建设实践经验,但还并未建立起完善的展示体系,展示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对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进行研究对于保护和展示我国的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发展模式,提高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展示水平,以促进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某种程度上,生态博物馆更像是一个微型社会,对生态博物馆进行展示,就是对一个微型社会进行展示。生态博物馆展示的内涵既包含了一般遗产展示的内容,又有其自身独特的地方,所涉及的展示方式等也比传统博物馆和一般的遗产地更加复杂。文章对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和太行三村生态博物馆展示现状进行研究,结合对全国其他24个生态博物馆展示情况的分析,总结出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存在着展示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不够、专职人员匮乏、对自然环境缺乏关注等主要问题。结合这些问题和生态博物馆本身的思想内涵要求,提出了做好文化资源调查、研究和转化,从当地社区培养“文化代言人”,强化居民文化主人地位,加强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普及,增进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对自然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构建科学完善的展示体系等几个解决的思路。生态博物馆的展示相较于一般的遗产展示更有全局意识和整体性,也更注重对当下的展示,而对自然环境的展示则是生态博物馆展示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对生态博物馆展示与一般遗产展示的异同的比较研究厘清了构建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的理论上的合理性;“文化需要不断发展创新而不是固本守旧”是贯穿全文的隐性思想;这两点是本文所构建的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中的众多内容的思想和逻辑出发点。本文构建的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主要包含了展示原则、展示内容、展示方式和公众参与四个方面。该体系集中体现了生态博物馆的整体性、活态性、居民自主性等核心思想。其中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强调,是大多数生态博物馆研究较少涉及的,是本2研究的一个亮点。构建较为完善的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进一步丰富了国内生态博物馆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对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也可促进国内生态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陈丽娟[8](2020)在《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使用状况调查与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长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2年成为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项目,2017年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被确立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此同时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区在申遗成功正式开放后的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论文尝试通过现状调查与功能研究,研究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为下一步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功能发展提供借鉴,为其他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利用提供参考。本论文通过文献阅读与实地调研,梳理了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及使用现状。通过观察、访谈、轨迹记录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定性与定量辩证分析的角度对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使用状况进行了分析。论文通过对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使用状况调查,总结了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基本实现了科研功能,教育功能中存在的展示体系较为单一和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教育功能发挥受到限制的问题,游憩功能存在的游憩活动较为单一,内部交通连贯性较差、使用感差和配套服务设施缺乏的问题。同时在调查中发现的其他问题包括汉文化形象输出不足、地方政府财政负担过大、汉长安城遗址区民生问题突出和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生态作用凸显。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总结提出了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功能包含基本功能和附属功能。基本功能包括科研功能、教育功能和游憩功能,附属功能包括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区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功能提升和拓展策略。本论文尝试以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为例,提出考古遗址公园的附属功能,为考古遗址公园在城市中的功能拓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管琳[9](2020)在《博物馆设计管理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博物馆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地位,全国正在掀起博物馆建设的热潮。设计是博物馆建设与运营的塑造者,承担着重大而艰巨的责任。针对博物馆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展开管理工作,可以保障博物馆建设的良性发展。但由于作为业主方的博物馆主要专业方向集中在考古、文博等方面,并且在建筑风格、体系架构、控制方法方面并没有太多的可借鉴的经验。在已建的博物馆项目中,由于没有在规划阶段就开展设计管理工作而导致之后的设计方案、施工、运营阶段出现了较多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从博物馆业主方的角度对博物馆建设工程的设计管理展开研究。本文选取博物馆建设项目设计管理控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即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SHE控制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与探讨。质量管理控制主要阐述了博物馆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目标的确定,编制设计要求文件的步骤与要求,并结合博物馆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对设计管理人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进度管理控制主要阐述了在博物馆建设的各个阶段对进度进行详细地划分与安排,逐一进行控制,发现问题随时进行调整,加强沟通协调工作的力度;成本管理控制主要阐述了通过限额设计法对投资进行控制,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管理的优化工作;通过SHE控制体系,即对安全、健康、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博物馆功能、运营设计的考虑,使得博物馆建设更加完善、功能性更强。最后,本文以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和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为项目实例,结合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与相关理论来建立符合博物馆特点的设计管理流程:第一,提出具体的设计要求;第二,根据博物馆业主方的资源配置情况建立设计管理组织模式;第三,通过对建设项目质量、进度、成本的控制,加强对建设全寿命周期每个环节的控制;第四,根据SHE体系中对于安全、健康、环境的要求,结合博物馆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要求。
赵雅威[10](2019)在《大遗址保护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遗址是我国解放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出现的十分中国化的遗产概念。从5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农业生产活动到如今的现代城市建设、交通发展,大遗址的保护同时代问题息息相关。研究大遗址的保护历程,以历史为据,有利于重新思考当今时代的问题。本文试图审视发生转变的因果并总结经验,为大遗址保护的持续发展提供助力。本研究的时间范围为1949年至今,在“大遗址”概念明确之前,研究主体为古遗址和古墓葬,后期特指大遗址库内的保护单位。本论文从理念和手段两条线索出发,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论述,以新中国成立(1949年)、改革开放(1978年)、大遗址保护专项活动开始(2005年)为三个时间节点,将整个保护历程分为先导时期、兴起时期和全面开展时期。理念线索主要是通过对法律法规以及大事件的梳理,从概念、工作、保护三个角度总结发展和变化。手段层面主要是通过对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保护特区、保护规划及申遗五个方面展开相关论述,包括各手段出现的时间和契机、各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管理机制、典型案例等,通过论述从而得出发展趋势。可以发现,先导时期主要以考古挖掘为主导进行大遗址保护;兴起时期大遗址理论背景发展成熟,方针理念基本达成一致;全面开展时期形成了由上至下的大遗址保护体系,大遗址保护手段呈多样化发展。通过研究,本文对大遗址概念进行再理解,对大遗址保护展示手段精细化发展提出建议。
二、试谈博物馆的社会服务与展示工程设计(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谈博物馆的社会服务与展示工程设计(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3)遗址保护理念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遗址博物馆研究的社会背景 |
1.1.2 遗址博物馆研究的学术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遗址博物馆国外研究现状 |
1.3.2 遗址博物馆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遗址博物馆相关理论的整体性认知 |
2.1 遗址及其相关理念与原则 |
2.1.1 遗址的概念 |
2.1.2 遗址保护的概念 |
2.1.3 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规则 |
2.1.4 遗址保护的原则 |
2.2 建筑类型学理论概述与应用 |
2.2.1 建筑类型学起源及含义 |
2.2.2 建筑类型学的特点 |
2.2.3 建筑类型学设计方法的意义 |
2.2.4 建筑类型学在遗址博物馆中的应用 |
2.3 遗址博物馆相关理论概述 |
2.3.1 遗址博物馆的概念 |
2.3.2 遗址博物馆的特征 |
2.3.3 遗址博物馆的分类 |
2.3.4 遗址博物馆的功能 |
2.4 当代遗址博物馆建筑发展概况 |
2.4.1 国内外遗址博物馆的产生 |
2.4.2 国内遗址博物馆的发展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国内遗址博物馆建筑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 国内遗址博物馆建筑现状调研 |
3.1.1 调研对象 |
3.1.2 调研内容与方法 |
3.2 调研对象现状梳理 |
3.2.1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
3.2.2 广州南越王宫博物馆 |
3.2.3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
3.2.4 盛乐古城博物馆 |
3.2.5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 |
3.3 调研情况现状总结 |
3.3.1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影响因素 |
3.3.2 我国遗址博物馆建筑现存问题总结 |
3.3.3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目标梳理 |
3.4 小结 |
第四章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原则与策略 |
4.1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原则 |
4.1.1 建筑空间适用性原则 |
4.1.2 建筑形态协调性原则 |
4.1.3 建筑文化凸显性原则 |
4.2 遗址博物馆建筑空间适用性设计策略 |
4.2.1 建筑选址设计策略 |
4.2.2 建筑布局设计策略 |
4.2.3 建筑功能设计策略 |
4.2.4 建筑流线设计策略 |
4.2.6 建筑空间适用性设计策略总结 |
4.3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协调性设计策略 |
4.3.1 建筑形态创作生成原则 |
4.3.2 自然环境协调设计策略 |
4.3.3 城市环境协调设计策略 |
4.3.4 建筑形态协调性设计策略总结 |
4.4 遗址博物馆建筑文化凸显性设计策略 |
4.4.1 建筑文化凸显的意义 |
4.4.2 遗址文化信息的提取 |
4.4.3 建筑文化凸显性设计策略 |
4.5 小结 |
第五章 北京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工程设计实践 |
5.1 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工程项目概述 |
5.1.1 工程项目概况 |
5.1.2 遗迹现状概况 |
5.2 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工程项目总体规划 |
5.2.1 保护规划范围 |
5.2.2 周边规划条件 |
5.3 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工程设计实践应用 |
5.3.1 建筑空间适用性设计策略应用 |
5.3.2 建筑形态协调性设计策略应用 |
5.3.3 建筑文化凸显性设计策略应用 |
5.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片索引 |
附录B 表格索引 |
附录C 线上调研分析表 |
附录D 毕业设计图纸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5)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博物馆热潮悄然兴起 |
1.1.2 博物馆功能更加多元 |
1.1.3 博物馆需要景观解读 |
1.1.4 博物馆设计需求旺盛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4.1 理论研究 |
1.4.2 实证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概念 |
2.1.1 博物馆 |
2.1.2 博物馆景观环境 |
2.2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理论 |
2.2.1 景观叙事学 |
2.2.2 外部空间设计理论 |
2.2.3 环境心理学 |
2.2.4 环境行为学 |
2.2.5 园林美学 |
2.3 本章小结 |
3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空间布局 |
3.1 环境基底 |
3.1.1 遗迹原址 |
3.1.2 风景区 |
3.1.3 城市广场 |
3.1.4 城市近郊 |
3.1.5 商铺、办公建筑 |
3.2 布局类型 |
3.2.1 建筑中心式 |
3.2.2 建筑围合式 |
3.2.3 建筑轴线式 |
3.2.4 建筑散点式 |
3.3 空间构成要素 |
3.3.1 边界 |
3.3.2 入口 |
3.3.3 广场与庭院 |
3.3.4 通道 |
3.4 空间序列 |
3.4.1 叙事结构 |
3.4.2 叙事顺序 |
3.5 游览路线 |
3.5.1 单线游览 |
3.5.2 双线游览 |
3.5.3 多线游览 |
3.6 本章小结 |
4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文化表达 |
4.1 文化内涵 |
4.1.1 地域文化 |
4.1.2 历史文化 |
4.1.3 产业文化 |
4.1.4 思想文化 |
4.2 博物馆景观环境中的文化表达载体 |
4.2.1 主体建筑 |
4.2.2 景观建构筑物 |
4.2.3 水景 |
4.2.4 植物 |
4.2.5 铺装 |
4.2.6 服务设施 |
4.3 本章小结 |
5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策略 |
5.1 设计原则 |
5.1.1 协调统一 |
5.1.2 服务大众 |
5.1.3 深入阐释 |
5.1.4 突出特质 |
5.2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空间布局策略 |
5.2.1 发挥资源优势 |
5.2.2 柔和内外边界 |
5.2.3 营造场所精神 |
5.2.4 强化叙事逻辑 |
5.2.5 畅通参观流线 |
5.3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文化表达策略 |
5.3.1 符号提炼 |
5.3.2 情景再现 |
5.3.3 乡土材料应用 |
5.3.4 题词命名 |
5.3.5 植物造景 |
5.3.6 细节强化 |
5.4 本章小结 |
6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现状调查与优化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 |
6.1.1 成都市基本情况 |
6.1.2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
6.2 成都市博物馆行业概况 |
6.2.1 成都市博物馆数量 |
6.2.2 成都市博物馆质量 |
6.2.3 成都市博物馆分布情况 |
6.3 成都市各类博物馆景观环境调查 |
6.3.1 综合类博物馆 |
6.3.2 社会历史类博物馆 |
6.3.3 自然科技类博物馆 |
6.3.4 文化艺术类博物馆 |
6.4 成都市博物馆游客问卷调查 |
6.4.1 受访者基本信息 |
6.4.2 景观重要性评价 |
6.4.3 受访者空间偏好 |
6.4.4 景观环境满意度 |
6.4.5 再访与推荐意愿 |
6.5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经验启示与现存问题 |
6.5.1 经验启示 |
6.5.2 现存问题 |
6.6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优化建议 |
6.6.1 满足本地空间需求 |
6.6.2 增强文化表达力度 |
6.6.3 丰富互动参与形式 |
6.6.4 提升民办场馆质量 |
6.6.5 提高配套服务水平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2.1 研究创新 |
7.2.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成都市博物馆一览表 |
附录二 成都市各区县博物馆数量 |
附录三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调查问卷 |
附录四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 |
作者简历 |
(6)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7)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方法和目的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目的 |
(四)本文创新点 |
三、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实践及相关研究 |
(一)中国生态博物馆实践 |
(二)生态博物馆展示研究 |
四、遗产展示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
(一)国际法文件中的遗产展示概念 |
(二)遗产展示相关研究 |
第一章 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的现状 |
一、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展示 |
(一)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概况 |
(二)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展示 |
二、太行三村生态博物馆的展示 |
三、其他生态博物馆的展示 |
第二章 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的问题探讨 |
一、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存在的问题 |
(一)展示水平有待提高 |
(二)资源利用率不够 |
(三)专职人员匮乏 |
(四)对自然环境缺乏足够关注 |
二、生态博物馆展示的问题的解决思路 |
(一)做好文化资源调查、研究和转化工作 |
(二)从当地社区培养“文化代言人” |
(三)强化居民文化主人的地位 |
(四)加强生态博物馆概念普及 |
(五)增进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对自然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
(六)构建科学完善的展示体系 |
三、生态博物馆展示与一般文化遗产展示的比较 |
(一)生态博物馆展示与一般遗产展示的相同之处 |
(二)生态博物馆展示与一般遗产展示的不同之处 |
第三章 构建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 |
一、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原则 |
(一)遗产展示的基本原则 |
(二)整体性原则 |
(三)活态性原则 |
(四)服务社区原则 |
(五)兼顾发展与创新 |
二、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内容 |
(一)遗产展示的基本内容 |
(二)自然环境 |
(三)社会生活 |
(四)地方产业 |
三、生态博物馆的展示方式 |
(一)遗产展示的基本方式 |
(二)生活场景展示 |
(三)节日展示 |
(四)演出展示 |
(五)数字化展示与媒体展示 |
四、生态博物馆展示与公众参与 |
(一)生态博物馆社区居民参与 |
(二)游客参与 |
(三)社会与政府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中国现有生态博物馆名单(部分)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使用状况调查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外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历程 |
1.1.2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考古遗址公园研究 |
1.3.2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状况 |
2.1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概况 |
2.1.1 历史沿革 |
2.1.2 考古工作历程 |
2.1.3 整体格局 |
2.1.4 遗存内容 |
2.2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历程 |
2.2.1 申遗前阶段 |
2.2.2 申遗阶段 |
2.2.3 申遗后阶段 |
2.3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现状 |
2.3.1 功能分区 |
2.3.2 展示服务设施现状 |
2.3.3 道路交通设施现状 |
2.3.4 配套服务设施现状 |
2.3.5 绿化景观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 |
3.2 科研功能现状调查与存在问题分析 |
3.2.1 考古工作分析 |
3.2.2 研究工作分析 |
3.2.3 科研功能存在问题分析 |
3.3 教育功能现状调查与存在问题分析 |
3.3.1 展示效果分析 |
3.3.2 使用群体分析 |
3.3.3 使用空间分析 |
3.3.4 使用行为分析 |
3.3.5 教育功能存在问题分析 |
3.4 游憩功能现状调查与存在问题分析 |
3.4.1 使用群体分析 |
3.4.2 使用行为分析 |
3.4.3 使用空间分析 |
3.4.4 使用时间特征分析 |
3.4.5 游憩设施满意度分析 |
3.4.6 游憩功能存在问题总结 |
3.5 调研发现的其他问题和启示 |
3.5.1 汉文化形象输出不足 |
3.5.2 地方政府财政负担过大 |
3.5.3 汉长安城遗址区民生问题突出 |
3.5.4 考古遗址公园生态作用凸显 |
3.6 本章小结 |
4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功能提升及拓展 |
4.1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功能拓展的可能性分析 |
4.1.1 考古遗址公园的基本功能 |
4.1.2 城郊型考古遗址公园资源属性分析 |
4.1.3 城郊型考古遗址公园城市功能要求分析 |
4.1.4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功能拓展探讨 |
4.2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基本功能提升策略 |
4.2.1 科研功能提升 |
4.2.2 教育功能提升 |
4.2.3 游憩功能提升 |
4.3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附属功能拓展策略 |
4.3.1 文化功能拓展 |
4.3.2 生态功能拓展 |
4.3.3 经济功能拓展 |
4.3.4 社区服务功能拓展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图目录 |
2 表目录 |
3 调查问卷 |
4 自由访谈记录 |
5 管理部门访谈记录 |
研究生在读期间成果 |
(9)博物馆设计管理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国内外主要实践及评述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博物馆建筑设计管理概述 |
2.1 博物馆的基本涵义 |
2.1.1 博物馆的概念和类型 |
2.1.2 博物馆的建筑性质 |
2.2 博物馆的功能分析 |
2.2.1 博物馆的功能 |
2.2.2 博物馆功能的分析 |
2.3 设计管理 |
2.3.1 设计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
2.3.2 设计管理的主要任务 |
2.3.3 设计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
2.3.4 博物馆建筑设计管理的主要特点 |
第三章 博物馆设计的主要内容和管理流程 |
3.1 博物馆设计主要内容 |
3.1.1 建筑性质 |
3.1.2 博物馆等级与投资 |
3.1.3 投资性质 |
3.1.4 博物馆的选址 |
3.1.5 博物馆环境定位 |
3.1.6 博物馆交通功能定位 |
3.1.7 博物馆外形设计 |
3.1.8 博物馆室内设计 |
3.1.9 博物馆展陈设计 |
3.2 博物馆设计管理的形式 |
3.2.1 一般形式 |
3.2.2 博物馆设计管理形式 |
3.3 博物馆设计管理的流程 |
3.3.1 设计管理开始的时间 |
3.3.2 博物馆建设项目前期设计管理流程 |
3.3.3 博物馆建设项目施工前期设计管理流程 |
3.3.4 博物馆建设项目公共空间(户外景观)设计管理流程 |
3.3.5 博物馆建设项目室内(展厅)设计管理流程 |
3.3.6 博物馆建设项目设计变更流程 |
3.4 博物馆设计管理范围 |
3.4.1 项目设计的范围 |
3.4.2 项目设计管理的范围 |
3.4.3 博物馆设计管理范围 |
第四章 博物馆设计管理体系构建 |
4.1 博物馆建设项目管理基本模式 |
4.2 博物馆设计管理体系的主要构成和内容 |
4.3 进度控制 |
4.3.1 进度控制概述 |
4.3.2 博物馆建设进度控制的目标体系 |
4.3.3 博物馆设计阶段进度控制措施 |
4.3.4 PDCA循环在博物馆设计进度管理中的运用 |
4.4 质量控制 |
4.4.1 设计质量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体系 |
4.4.2 博物馆设计质量管理的方法 |
4.4.3 PDCA循环在博物馆设计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
4.5 投资控制 |
4.5.1 博物馆设计过程投资目标管理 |
4.5.2 工程设计对博物馆建设投资的影响 |
4.5.3 博物馆设计过程投资管理措施 |
4.6 SHE(安全、健康、环境)控制 |
4.6.1 SHE的概念 |
4.6.2 安全在博物馆建设项目中的控制措施 |
4.6.3 健康在博物馆建设项目中的控制措施 |
4.6.4 环境在博物馆建设项目中的控制措施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首都博物馆新馆项目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项目设计方案 |
5.1.3 设计管理体系的主要特征和内容 |
5.1.4 SHE控制在首都博物馆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
5.2 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扩建项目 |
5.2.1 项目背景 |
5.2.2 项目设计方案 |
5.2.3 设计管理体系的主要特征和内容 |
5.2.4 SHE控制在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中的运用 |
5.3 案例对比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大遗址保护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大遗址概念 |
1.2.1 大遗址概念变迁 |
1.2.2 大遗址概念解读 |
1.2.3 文中相关概念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综述 |
1.3.2 国外综述 |
1.4 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意义 |
1.5 提出问题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大遗址保护活动的先导(1949年—1978年) |
2.1 法律法规及大事件 |
2.1.1 法律法规 |
2.1.2 大事件 |
2.2 遗址博物馆的出现 |
2.2.1 半坡遗址博物馆建立过程 |
2.2.2 遗址博物馆的创新性认识 |
2.3 大遗址“公园化”的探索 |
2.3.1 大遗址“绿地化”的构想 |
2.3.2 遗址“公园化”的首个尝试——兴庆宫公园 |
2.4 时期的典型案例分析——燕下都遗址 |
2.4.1 遗址简介 |
2.4.2 考古发掘工作相继开展,“四有”档案完备 |
2.4.3 走群众路线的保护模式 |
2.4.4 学术会议的交流与总结 |
2.4.5 燕下都遗址后续保护工作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遗址保护活动的兴起(1978年—2005年) |
3.1 法律法规及大事件 |
3.1.1 法律法规 |
3.1.2 大事件 |
3.2 遗址博物馆的成熟 |
3.2.1 综述 |
3.2.2 遗址博物馆的选址模式 |
3.2.3 遗址博物馆建筑表现风格 |
3.3 考古遗址公园的出现 |
3.3.1 圆明园遗址公园建成历程 |
3.3.2 对遗址公园规划编制的探索 |
3.3.3 遗址公园建立初期的优势和不足 |
3.4 大遗址保护新手段的出现——保护特区 |
3.4.1 大遗址保护特区建立背景 |
3.4.2 保护特区管理框架——以良渚遗址管理区为例 |
3.5 大遗址保护规划的探索 |
3.5.1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3.5.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 |
3.5.3 其他研究机构 |
3.6 大遗址申遗 |
3.7 时期的典型案例分析——集安高句丽遗址 |
3.7.1 高句丽遗址概述 |
3.7.2 市区内遗址的保护方式 |
3.7.3 郊区遗址的保护方式 |
3.7.4 市区内及市郊遗址保护展示手段特点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遗址保护活动的全面开展(2005年至今) |
4.1 法律法规及大事件 |
4.1.1 法律法规 |
4.1.2 大事件——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解读 |
4.2 遗址博物馆的新发展 |
4.2.1 遗址博物馆的选址外移 |
4.2.2 数字博物馆的建立 |
4.2.3 智慧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
4.2.4 关于遗址博物馆的思考 |
4.3 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 |
4.3.1 考古遗址公园的提出和发展 |
4.3.2 现有考古遗址公园统计分析 |
4.3.3 现有考古遗址公园遗址本体保护展示方式 |
4.4 大遗址保护规划的进一步发展 |
4.4.1 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体系概述 |
4.4.2 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重要技术手段思考 |
4.4.3 其他编制机构 |
4.5 大遗址申遗新征程 |
4.5.1 概述 |
4.5.2 大遗址申遗程序 |
4.5.3 大遗址申遗文本的主要内容 |
4.5.4 大遗址申遗文本的重要技术问题思考 |
4.6 时期的典型案例分析——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遗址 |
4.6.1 良渚古城遗址概述 |
4.6.2 良渚古城遗址展示体系 |
4.6.3 良渚外围水利系统遗址概述 |
4.6.4 针对申遗工作良渚外围水利系统遗址开展的保护展示工程 |
4.6.5 针对申遗而进行的保护展示工程特点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
5.1 周口店遗址概述 |
5.2 大遗址保护行为的先导时期(1949年—1978年) |
5.2.1 挖掘活动的恢复 |
5.2.2 展陈机构的建立 |
5.3 大遗址保护活动的兴起时期(1978年—2005年) |
5.3.1 遗址博物馆的展陈内容的调整 |
5.3.2 中法合作 |
5.3.3 遗址保护规范化建设 |
5.4 大遗址保护活动的全面开展(2005-至今) |
5.4.1 保护办法的修订 |
5.4.2 展示体系的建立 |
5.5 总结 |
第6章 结语 |
6.1 我国大遗址保护发展历程总结 |
6.2 思考与建议 |
6.2.1 对大遗址概念的再理解 |
6.2.2 对大遗址保护展示手段精细化发展的建议 |
6.3 创新点及未尽事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重要大遗址名录变更情况 |
附录B:“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涉及到的重要大遗址名单 |
附录C:访谈记录1 |
附录D:访谈记录2 |
致谢 |
四、试谈博物馆的社会服务与展示工程设计(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知、参与、创造 ——美术馆儿童公共教育的情境化学习研究[D]. 赵谷靖. 四川美术学院, 2021
- [2]基于符号学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色彩研究 ——以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为例[D]. 赵柯明. 江南大学, 2021
- [3]遗址保护理念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杨凌宇.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4]现代性语境下安仁镇公共文化空间流变研究[D]. 陈蜀西.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5]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张爽. 浙江大学, 2021(01)
- [6]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研究[D]. 王梦恩. 河南大学, 2020(02)
- [8]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使用状况调查与功能研究[D]. 陈丽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博物馆设计管理的研究与应用[D]. 管琳. 东南大学, 2020
- [10]大遗址保护历程研究[D]. 赵雅威. 天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