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平均血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血压,平均,高血压,变异性,脐带,血小板,心血管。
平均血压论文文献综述
杨静,胡杨[1](2019)在《临床应关注动态血压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特约记者杨静 通讯员胡杨)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杨文艺在国际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原创研究论着。研究证实,相较临床常用的诊室血压,动态监测的夜间和24小时平均血压水平与心血管事件更为相关。据统计,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中(本文来源于《健康报》期刊2019-08-21)
余鹏,余惠珍,林庆,杨东慧[2](2018)在《平均血压与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动态血压中平均血压和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protein,NGAL)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期间入住本科室的高血压患者共98例,收集入组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动态血压监测,获取24 h平均收缩压(24h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24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24h 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aytime averag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d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aytime averag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ighttime averag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ighttime averag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nDBP)及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结果,测定血清NGAL含量,根据24h SBP水平将患者分为收缩压达标组和收缩压未达标组,分析动态血压相关数据和血清NGAL之间的关系。结果收缩压未达标组的NGAL、24h SBP、dSBP、nSBP水平高于收缩压达标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GAL浓度与24h SBP、dSBP、nSBP呈正相关(分别r=0.835,0.787,0.825,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GAL浓度和24h SBP、dSBP、nSBP仍存在相关关系(分别t=9.09,7.65,8.75,均P<0.05)。结论收缩压水平和NGAL间存在相关性,高收缩压易引起NGAL升高,易出现早期肾损害。(本文来源于《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杨晓英,叶宥文,樊锐,王渊铭[3](2018)在《初诊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与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初诊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MBPS)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6月~2017年11月于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门诊及住院检查的440例初诊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诊室血压、监测动态血压,同时检测MPV、血小板计数(PL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血糖、血脂谱。根据MPV的中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MPV-high组和MPV-low组各220例,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BMI、血糖、TG、TC、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V-high组的PLT、hs-CRP、夜间收缩压、MBPS高于MPV-lo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与MBPS、hs-CRP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68、0.093,且独立于其他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水平的MPV与升高的MBPS、hs-CRP独立相关,可能影响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Protogerou,AD,Vlachopoulos,C,Thomas,F,Zhang,Y,Pannier,B[4](2018)在《平均动脉压、脉压与全因死亡率的纵向变化:来自71629名未经治疗的正常高值血压参与者的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血压通常包括平稳成分[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波动成分,都可独立预测死亡率。目前还没有针对中心脉压(central pulse pressure,cPP)、肱动脉脉压(brachial pulse pressure,bPP)、MAP的纵向变化与死亡率之间关系的调查。方法:对年龄16~95岁未接受高血压治疗的71 629例参与者进行2次常规检查,并测量肱动脉MAP和(本文来源于《中华高血压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刘彬[5](2018)在《平均真实变异性作为血压变异性指标研究其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平均真实变异性作为血压变异性指标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09例,所有入选患者均已行动态血压监测、心脏超声检查并抽取空腹血。应用美国伟伦动态血压监测仪6100连续监测患者24小时血压,监测仪设置6am-10pm为日间,每30min自动测量血压一次;10pm-6am设置为夜间,每1小时自动记录血压一次。收集患者24小时(24h)、白天(d)、夜间(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应用超声仪测量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以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T)。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应用降压药物种类等信息,抽取空腹血了解患者血糖、血脂等情况。以ARV为分组标准,按患者ARV高低分为低ARV组、中ARV组、高ARV组,应用SPSS23.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之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如样本方差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如方差不齐,采用Tamhane’s法。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运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与BPV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一般性资料分析显示叁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的构成比、及空腹血糖、血脂、用药情况等之间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ARV、高ARV组患者年龄较低ARV组高。各时段(24小时、白天、夜间)最高收缩压出现在高ARV组,分别为151.6±12.5、158.3±14.8、147.2±12.2mmHg。叁组患者24hSBP、dSBP和nSBP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叁组间呈逐渐增高的趋势,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两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叁组患者的24hDBP、dDBP和nDBP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高ARV组24hSBPARV、dSBPARV、nSBPARV、LVMI较其他两组高,并且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LVMI出现在高ARV组,为128.87±54.33g/m~2,进一步统计学分析显示高ARV组患者LVMI较其他两组患者明显增高(低ARV组为91.54±25.44g/m~2、中ARV组99.43±27.57g/m~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ARV组LVH检出率最高,为64.9%,与其他两组LVH检出率相比较(低ARV组为10.7%、高ARV组为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研究BPV与LVMI相关性分析显示LVMI与24hSBPARV(r=0.359,P=0.015)、dSBPARV(r=0.458,P=0.003)、nSBPARV(r=0.364,P=0.023)具有相关性,其中与dSBPARV(r=0.458,P=0.003)相关系数最大,相关性最强。舒张压BPV与LVMI相关性分析,24hDBPARV(r=0.115,P=0.354)、dDBPARV(r=0.163,P=0.491)、nDBPARV(r=0.098,P=0.874),表明舒张压BPV与LVMI无明显相关性。以LVMI为因变量,上述所有生化指标、血压、年龄、ARV等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日间收缩压、总胆固醇是LVM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ARV可以作为BPV可靠指标,24hSBPARV、dSBPARV、nSBPARV增高可引起左心室肥厚。(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8-05-17)
孙琳琳[6](2018)在《平均收缩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对非卒中老年人脑白质病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非卒中老年人中平均收缩压以及昼夜血压节律等因素对脑白质病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6年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105例非卒中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及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均有完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头颅MRI结果及Fazekas量表进行评分,将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WML)分为无-轻度组(0~2分)及中-重度组(3~6分)。对可能与脑白质病变相关的因素及动态血压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然后对存在统计学差异的资料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脑白质病变中-重度组与无-轻度组比较,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降压药使用、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24 小时平均收缩压(24-hour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24hm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aytime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Dm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ighttime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NmSBP)以及构型血压比例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24hmSBP以及反杓型血压是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24hmSBP以及反杓型血压是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对于以收缩压升高为特征的老年人,严格控制血压以及维持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可能有助于预防脑白质病变的发生及进展。(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笑阳[7](2017)在《“互联网+”打造慢病管理新生态》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在“2017华夏互联网+高血压峰会暨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2017年会”上,大会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提出,“互联网+”正全面提升血压管理体系,为高血压管理带来机遇及前所未有的变化。互联网、物联网将成为治病救人的新辅助手段,(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17-12-24)
牛峰海,王瑜,任雪云,杨茹,蔡文仙[8](2016)在《挤压脐带及延迟脐带结扎对早产儿平均血压、脑血流及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挤压脐带及延迟脐带结扎对早产儿平均血压、脑血流及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胎龄为34-35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生后立即结扎脐带(ICC)组、挤压脐带(UCM)组及延迟脐带结扎(DCC)组,每组各40例。新生儿于出生后2 h及24 h行平均血压(MBP)及脑血流测定,早产儿于纠正胎龄至预产期时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测定。脑血流参数分别为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和阻力指数(RI)。结果:DCC组与UCM组早产儿生后2 h及24 h MBP均高于ICC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CC组与UCM组早产儿M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C组、DCC组及UCM组间早产儿脑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C组、DCC组及UCM组间早产儿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与UCM可以增加早产儿MBP,对脑血流及NBNA评分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6年12期)
吴昱,李子芊,孙芳,刘婧,马丽洁[9](2016)在《平均实际血压变异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心血管预后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拟评估血压变异度指标--平均实际变异(average real variability,ARV)对判断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临床心血管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03例MHD患者,均于当周第2次透析后,行4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出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和ARV。随访2年,收集患者预后资料,对相应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Kaplan-Meier分析表明,根据44h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标准差(44h-SBPSD)和44h收缩压变异系数(44h-SBPCV)均数进行分组,生存曲线分布无统计学意义(44h-SBPSD:Log Rankχ2=0.210,P=0.647;44h-SBPCV:Log Rankχ2=2.738,P=0.098);而根据44h-SBP ARV均数进行分组,高44h-SBP ARV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44h-SBP ARV组(77.8%比98.0%,Log Rankχ2=9.645,P=0.0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44h-SBP ARV(HR 1.132,95%CI 0.912~1.312,P=0.017)及hs-CRP(HR 1.179,95%CI 0.621~3.554,P=0.009)是MHD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HD患者透析间期44h的ARV对心血管死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优于SD和CV。(本文来源于《中国血液净化》期刊2016年12期)
郑山,王敏珍,康峰,申希平,聂永红[10](2016)在《平均温度对人群血压水平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目的基于大样本队列人群体检数据,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探讨平均气温对人群血压水平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气象环境变化对健康影响的内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2方法 2.1研究现场甘肃省金昌市地处我国河西走廊中段,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光照充足,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本文来源于《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6 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期刊2016-11-01)
平均血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动态血压中平均血压和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protein,NGAL)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期间入住本科室的高血压患者共98例,收集入组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动态血压监测,获取24 h平均收缩压(24h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24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24h 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aytime averag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d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aytime averag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ighttime averag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ighttime averag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nDBP)及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结果,测定血清NGAL含量,根据24h SBP水平将患者分为收缩压达标组和收缩压未达标组,分析动态血压相关数据和血清NGAL之间的关系。结果收缩压未达标组的NGAL、24h SBP、dSBP、nSBP水平高于收缩压达标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GAL浓度与24h SBP、dSBP、nSBP呈正相关(分别r=0.835,0.787,0.825,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GAL浓度和24h SBP、dSBP、nSBP仍存在相关关系(分别t=9.09,7.65,8.75,均P<0.05)。结论收缩压水平和NGAL间存在相关性,高收缩压易引起NGAL升高,易出现早期肾损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平均血压论文参考文献
[1].杨静,胡杨.临床应关注动态血压监测[N].健康报.2019
[2].余鹏,余惠珍,林庆,杨东慧.平均血压与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2018
[3].杨晓英,叶宥文,樊锐,王渊铭.初诊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与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关系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8
[4].Protogerou,AD,Vlachopoulos,C,Thomas,F,Zhang,Y,Pannier,B.平均动脉压、脉压与全因死亡率的纵向变化:来自71629名未经治疗的正常高值血压参与者的数据[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8
[5].刘彬.平均真实变异性作为血压变异性指标研究其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D].青岛大学.2018
[6].孙琳琳.平均收缩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对非卒中老年人脑白质病变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18
[7].笑阳.“互联网+”打造慢病管理新生态[N].工人日报.2017
[8].牛峰海,王瑜,任雪云,杨茹,蔡文仙.挤压脐带及延迟脐带结扎对早产儿平均血压、脑血流及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6
[9].吴昱,李子芊,孙芳,刘婧,马丽洁.平均实际血压变异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心血管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国血液净化.2016
[10].郑山,王敏珍,康峰,申希平,聂永红.平均温度对人群血压水平的影响研究[C].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6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