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速殖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弓形虫,金丝,体外,氟康唑,过氧化氢,孢子,小鼠。
速殖子论文文献综述
秦馨,李锴,张静,张爽,武卫华[1](2018)在《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对弓形虫速殖子增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siRNA抑制弓形虫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对弓形虫增殖的影响。方法将针对弓形虫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合成3组siRNA通过一定的电压和脉冲时间电转弓形虫,将弓形虫在电转30min后接种到MDA-MB-231细胞,24h后Giemsa染色,并拍照,光镜下计数细胞内平均的弓形虫速殖子数目;36h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试剂盒法测定酶的活性。结果 Giemsa染色后计数细胞内平均弓形虫速殖子数分别为(9±7)个、(13±10)个、(6±5)个、(37±17)个,RNA干扰后弓形虫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基因相对表达量siRNA001、002、003组分别为0.54±0.09、0.33±0.04、0.21±0.03,与阴性对照组0.93±0.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65,t2=1.898,t3=1.843,P<0.05),酶活性也显着下降。结论通过siRNA干扰弓形虫弓形虫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基因的表达,能抑制弓形虫在细胞内的增殖。(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唐云剑,高剑,李莹花,王宇靖,巴克骄[2](2018)在《复方一枝蒿颗粒体外抗弓形虫RH株速殖子的超微结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复方一枝蒿颗粒体外对弓形虫RH株速殖子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弓形虫RH株速殖子感染72 h后的昆明(KM)小鼠腹腔冲洗液,加入复方一枝蒿颗粒水溶液使药物终浓度达到0.8 mg/mL,并以0.04 mg/mL剂量阿奇霉素作为阳性药物对照,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置二氧化碳孵箱作用2 h,分别制备吉瑞氏复合染色涂片和透射电镜样本,比较观察各实验组弓形虫速殖子光镜下形态和透射电镜下超微结构。结果空白对照组虫体符合弓形虫速殖子超微结构正常形态,而阳性药物对照组和复方一枝蒿颗粒作用组均显示着色较浅的异常形态虫体:虫体肿胀变形,两端钝圆。细胞质着色浅且偶见空泡,个别虫体细胞膜似有断裂缺如,胞膜不完整。透射电镜下可见阳性药物对照组和复方一枝蒿组弓形虫速殖子细胞质疏松并出现大量不规则空泡等异常形态,复方一枝蒿颗粒还可使弓形虫速殖子超微结构发生胞膜断裂、破损,核膜破损,致密颗粒增多等改变。结论复方一枝蒿颗粒具有损伤弓形虫速殖子超微结构的直接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8年12期)
陆瑶瑶,苏瑞景,董辉,王梦瑶,杨玉荣[3](2018)在《ME 49株弓形虫速殖子对昆明小鼠的致病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ME 49株弓形虫速殖子对小鼠致病性的研究,了解该虫株速殖子的毒力特点,为深入研究弓形虫弱毒株的致病特征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ME 49株弓形虫速殖子为研究对象,用血球计数板将速殖子梯度浓度稀释为<10~0,10~0-10~6个/mL,腹腔注射昆明小鼠,死亡小鼠的组织直接涂片检测肺脏及肠系膜淋巴结速殖子或大脑组织中弓形虫包囊数量,肺脏常规石蜡切片进行H.E及IHC染色,统计涂片和MAT方法的结果分析弓形虫的感染情况,并统计小鼠的感染率和生存率。【结果】0-60 DPI,死亡小鼠组织涂片显微镜检查和MAT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弓形虫IgG抗体结果显示,<10~0、10~0、10~1及≥10~2速殖子浓度组小鼠的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0、20%、60%及100%。10~4速殖子浓度组小鼠有3只分别在12、16、19 DPI死亡;10~5速殖子浓度组小鼠有2只在11 DPI死亡,1只在8 DPI死亡;10~6速殖子浓度组小鼠有2只在9 DPI死亡,在7、8、10 DPI各死亡1只,感染弓形虫的小鼠生存率为62.07%(18/29)。对死亡小鼠的肺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直接涂片,显微镜镜检可见弓形虫速殖子;H.E及IHC染色,肺脏可以观察到弓形虫包囊及弓形虫抗原。对<10~0、10~0、10~1及10~2处死小鼠的大脑组织研磨镜检,结果显示<10~0和10~0感染组阳性小鼠大脑中弓形虫包囊数均为0;10~1感染组阳性小鼠大脑中弓形虫包囊数分别为60、100和0;10~2感染组阳性小鼠大脑中弓形虫包囊数量分别为20、40、40、60和0。60-600 DPI,10~3速殖子浓度组小鼠在184、435和569 DPI各有1只死亡,大脑中未检测到弓形虫包囊;10~5速殖子浓度组小鼠1只在188 DPI死亡,大脑包囊数量为20,其余小鼠存活时间为590 DPI。【结论】本研究探讨了ME 49株弓形虫速殖子对昆明小鼠的致病性,≥10~2速殖子浓度可引起小鼠100%感染,10~6速殖子浓度可引起小鼠100%死亡,小鼠死亡的时间为7-19 DPI,感染小鼠生存率为62.07%(18/29),大脑包囊成囊率为53.85%(7/13),平均包囊量为0-53个包囊/小鼠大脑,最长存活时间590 DPI。ME 49株弓形虫速殖子对小鼠致病性较弱,大脑可见弓形虫包囊,高浓度速殖子可引起小鼠死亡。(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9期)
崔洁,王旗,杨小迪,孙希萌,汪瑞[4](2018)在《金丝桃素对小鼠巨噬细胞内刚地弓形虫速殖子的增殖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金丝桃素(Hypericin,Hy)对小鼠巨噬细胞内弓形虫的增殖抑制作用,为抗弓形虫天然药物的筛选提供线索。方法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建立体外Mφ感染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弓形虫(RH-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RH-GFP)速殖子模型,观察不同剂量Hy的最佳作用效果。实验分4组:(1)A组(对照组),不加Hy;(2)B组(Mφ感染RH-GFP+100μg/mL Hy);(3)C组(Mφ感染RH-GFP+200μg/mL Hy);(4)D组(Mφ感染RH-GFP+400μg/mL Hy),分别在培养1、2和3h后利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计数感染的Mφ和游离速殖子在各药物浓度及各时间点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虫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Hy浓度的增加和用药时间的延长,Mφ内速殖子数量明显减少,游离速殖子数量也显着减少,荧光强度逐渐降低;经药物组不同浓度Hy作用后,游离/Mφ内弓形虫的比值逐渐升高,至400μg/mL剂量作用3h后开始下降,游离与胞内速殖子比例的差异在同一时间段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药物作用1h或2h各实验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作用3h各浓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同一药物浓度下在孵育1、2和3h后效果增强(P<0.05)。透射电镜观察显示,随Hy作用时间延长,虫体逐渐出现肿胀,胞膜与基质之间空隙明显,空泡形成且增多、变大,胞膜断裂,内部结构溶解溢出。结论体外实验初步显示Hy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增强对Mφ内弓形虫速殖子增殖的抑制作用,可降低宿主细胞感染率,且对胞外速殖子有一定杀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王泽祥[5](2017)在《弓形虫不同发育期、不同虫株卵囊比较蛋白质组及不同虫株速殖子比较修饰蛋白质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弓形虫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顶复门原虫,具有复杂的两宿主生活史,速殖子和包囊是其在中间宿主体内产生的两种形态,卵囊是终末宿主体内产生的形态。弓形虫分为四种主要的基因型(I,II,III和12型),中国1型(Chinese 1,ToxoDB#9)是中国大陆占主导地位的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和对宿主的致病性有较大差异。本课题应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和修饰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弓形虫不同发育期、不同虫株孢子化卵囊的蛋白质组和不同虫株速殖子的磷酸化修饰和乙酰化修饰蛋白质组进行了研究。应用iTRAQ技术研究了Ⅱ型(Toxo DB#1)PRU虫株速殖子、包囊、孢子化卵囊叁种不同发育阶段的比较蛋白质组。毒力因子和核糖体蛋白呈现出独特的表达方式,毒力因子在孢子化卵囊阶段表达量最高,包囊次之,速殖子最低。孢子化卵囊和包囊与速殖子相比,分别有33个、46个核糖体蛋白上调表达,无核糖体蛋白下调表达,这可能与孢子化卵囊和包囊的宿主适应性有关。应用iTRAQ技术研究了Ⅱ型(Toxo DB#1)PRU虫株和ToxoDB#9 PYS虫株孢子化卵囊的比较蛋白质组。与PYS虫株相比,PRU虫株2个毒力因子上调表达,13个毒力因子下调表达,10个与孢子化卵囊对外界环境抵抗力相关的卵囊壁蛋白上调表达,3个卵囊壁蛋白下调表达,提示PRU虫株和PYS虫株孢子化卵囊在毒力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方面存在差异。应用定量磷酸化修饰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弓形虫速殖子之间的磷酸化修饰蛋白质组学差异。共鉴定到759个磷酸化蛋白,在RH/PRU组、PRU/PYS组、PYS/RH组中分别鉴定到392个、298个和436个差异磷酸化蛋白。在RH/PRU组、PRU/PYS组、PYS/RH组中分别有3个基序、3个基序、5个基序差异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弓形虫不同基因型速殖子表达激酶种类和激酶识别底物特性的差异。应用非标记定量乙酰化修饰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弓形虫速殖子之间的乙酰化修饰蛋白质组学差异。共获得566个乙酰化蛋白,在RH/PRU组、PRU/PYS组、PYS/RH组中分别鉴定到15个、3个和26个差异乙酰化蛋白。与PYS虫株和PRU虫株相比,RH虫株速殖子中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和甘氨酰-tRNA合成酶上调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虫株弓形虫应对外界压力和发育方面的差异。综上所述,本课题首次对弓形虫Ⅱ型(ToxoDB#1)PRU虫株不同发育期的比较蛋白质组、Ⅱ型(ToxoDB#1)PRU虫株和ToxoDB#9 PYS虫株孢子化卵囊的比较蛋白质组,以及I型(ToxoDB#10)RH虫株、Ⅱ型(Toxo DB#1)PRU虫株和Toxo DB#9 PYS虫株速殖子的磷酸化及乙酰化修饰蛋白质组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弓形虫不同发育期、不同虫株孢子化卵囊的蛋白质组差异和不同虫株速殖子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特征。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弓形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基因型多样性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7-11-01)
杨小迪,孙希萌,王旗,崔洁,计永胜[6](2016)在《金丝桃素体外抗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效果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金丝桃素对体外培养的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RH株速殖子的杀伤作用,探讨金丝桃素抗弓形虫的效果。方法将生理盐水(A组)和终浓度为5μg/ml(B组)、50μg/ml(C组)、500μg/ml(D组)的金丝桃素分别加入含弓形虫速殖子1×106个/孔的24孔培养板中,于2、4、6 h后收集虫体,台盼蓝染色检测速殖子着色率,吉氏染色观察速殖子形态和结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速殖子超微结构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同处理的携带黄色荧光蛋白的弓形虫的存活情况。结果弓形虫速殖子经不同浓度金丝桃素作用2 h后,B组、C组和D组虫体的台盼蓝着色率分别为(11.0±3.6)%、(25.0±6.3)%和(40.0±2.7)%,D组着色率高于C组和B组(P<0.01),3组均高于A组(6.0±3.0)%,但B组和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4 h后,D组着色率为(97.0±2.0)%,高于C组(30.0±7.2)%、B组(20.0±3.0)%和A组(10.0±1.0)%(P<0.01);作用6 h后,D组着色率为(98.0±1.7)%,亦高于C组(42.7±5.5)%、B组(34.0±6.6)%和A组(19.3±4.9)%,两两比较,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吉氏染色观察发现,随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高,虫体两端逐渐变圆、肿胀、坏死。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随金丝桃素作用时间延长,虫体逐渐肿胀,胞膜与基质间出现明显空隙,虫体内空泡增多、变大,胞膜破裂,内部结构溶解。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弓形虫速殖子存活率在金丝桃素作用后的各时间段内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金丝桃素作用2 h后,D组无弓形虫存活,C组弓形虫存活率为(7.9±1.9)%,低于B组(38.1±5.5)%和A组(81.8±6.0)%(P<0.01);作用4 h后,C组无弓形虫存活;B组在作用4 h和6 h后,弓形虫存活率分别为(14.3±7.9)%和(1.4±1.8)%,均低于A组的(73.8±11.3)%和(64.1±14.4)%(P<0.01)。结论金丝桃素具有较强的体外抗弓形虫速殖子效果,且随剂量增高和作用时间延长抗虫效果更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刘刚[7](2016)在《犬新孢子虫速殖子microRNA的鉴定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犬新孢子虫(Neospora caninum,N.caninum)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顶复门原虫,呈世界性分布。犬新孢子虫对牲畜的危害特别严重,它不仅能够引起包括牛、羊、犬、马、狐狸、白尾鹿等多种孕畜出现流产、产死胎、弱胎和木乃伊胎等严重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并且能够导致刚刚出生的幼畜运动神经系统紊乱,对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micro RNA(mi RNA)是非编码小RNA家族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分子,由21-25个核苷酸构成,不能编码蛋白合成,通过诱导产生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机制,从而发挥对多种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mi RNA不仅具有组织特异性,还呈现时序性表达。揭示了mi RNA在多种生命活动的调控过程中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mi RNA目前已经在多种动植物中被发现,在寄生虫的多个物种中也已经发现了大量的mi RNA,然而对新孢子虫mi RNA的相关研究至今尚无报道,通过对犬新孢子虫mi RNA的种类及其表达情况的探究,将为新孢子虫相关蛋白质功能的研究提供有效工具。本研究选用犬新孢子虫速殖子时期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Solexa技术构建了速殖子时期的小RNA文库并对其进行分析。在拷贝数统计中,两个生物学重复样本共得到了55180517个s RNAs,其中两个样本间共有的s RNAs为53160938个,占总量的96.34%。对测序原始结果进行初步分析,两个样本分别得到了28575212和34778655条高质量序列(High-quality Reads),其中干净序列(Clean Reads)分别有25678775和29501742条,各占测序总量的89.86%和84.43%。非冗余序列(Unique Reads)分别有1125933和954987条,各占测序总量的4.38%和3.24%。将得到的干净序列与犬新孢子虫已知的基因组进行比对分析,两个生物学重复分别有5889027(22.93%)和13412613(45.46%)个Reads能够成功匹配到N.caninum参考基因组上,其中分别有4622636(78.50%)和10510023(78.36%)个Reads为单位置比对(Unique mapped),而1266391(21.50%)和2902590(21.64%)个Reads为多位点匹配(Multiple mapped)。然后对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上的所有Reads进行分布情况统计,结果显示Reads主要分布在基因间区,其次是分布在非编码外显子区、CDS和内含子。在基因组定位分析结果显示测序Reads广泛分布于犬新孢子虫的14条染色体上,其中Ia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多,IV号染色体上最少,不同染色体间分布差异较大。对犬新孢子虫的小RNA长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预测的小RNA序列的长度主要分布在18-30 nt之间,尤其集中在18-22 nt。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本课题成功鉴定了10个分属于不同家族的与其他物种同源的保守mi RNA和290个犬新孢子虫特异性mi RNA,其中有66个mi RNA来源于两条臂,剩余的mi RNA来源于一条臂。最后利用q RT-PCR技术,以SYBR Green为荧光染料对其中13个mi RNA的表达规律进行PCR验证,荧光定量结果与Solexa测序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表明了高通量测序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本研究在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生物信息学相关技术对犬新孢子虫速殖子时期的mi RNA种类及其表达谱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将为新孢子虫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06-01)
吴升伟,王正蓉,包怀恩[8](2015)在《氟康唑抗弓形虫速殖子作用的超微结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氟康唑在体外杀灭弓形虫速殖子的效果,抽取感染弓形虫RH株速殖子小鼠腹水,选择活跃的速殖子并稀释至含虫密度为1×105个/m L,加入氟康唑溶液使其终浓度为1.5 mg/m L,以未加药物的相同腹水作阴性对照,加入阿奇霉素的作为阳性对照。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药物作用1小时、4小时时虫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并拍照。结果表明:随着氟康唑作用时间的延长,弓形虫速殖子超微结构逐渐遭到破坏,细胞内容物外溢,最终崩解死亡。相同时间内阿奇霉素作用的速殖子出现细胞膜结构受损,速殖子从头、尾两端开始断裂。说明氟康唑在体外可以杀死弓形虫速殖子,达到了和阿奇霉素一样的效果,且效果与时间有关。(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5年16期)
袁园[9](2015)在《运输应激条件下弓形虫缓殖子向速殖子转化差异蛋白的筛选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虫,可以引起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弓形虫宿主范围极其广泛,可以感染家禽、家畜、伴侣动物以及人类在内的所有温血动物。对于免疫功能健全的个体,弓形虫的感染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虫体多以半休眠的组织包囊形式在宿主脑部、肌肉及眼部定居,与机体长期共存。但是包囊并不是无威胁的存在,当宿主的免疫力低下时,包囊会再活化,进而由缓殖子转变为速殖子,引起急性感染。因此,弓形虫速殖子和缓殖子的转化在弓形虫致病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研究表明,运输应激可以降低宿主的免疫力,从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复发,据此推测,弓形虫作为一种机会性致病病原体,运输应激可能诱发弓形虫慢性感染小鼠脑内包囊的再活化。弓形虫速殖子和缓殖子转化过程中,多种期特异性蛋白、热休克蛋白以及代谢酶类的表达发生明显变化,它们对弓形虫的生长以及代谢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本研究针对弓形虫速殖子和缓殖子转化过程中可能的差异蛋白进行筛选及鉴定。本研究首先建立运输应激诱导弓形虫缓殖子向速殖子转化的动物模型,验证了运输应激诱使包囊再活化,即由缓殖子转化成速殖子;随后模拟运输应激,利用细胞因子抗体芯片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显示小鼠外周血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α),白细胞介素(IL-4),白细胞介素(IL-10),白细胞介素(IL-12)以及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表达水平在应激后显着下降;最后利用双向电泳以及质谱鉴定技术筛选并鉴定出了缓殖子向速殖子转化过程中的47个鼠源蛋白和15个弓形虫蛋白。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弓形虫缓殖子向速殖子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利用运输应激成功诱导弓形虫脑包囊的再活化,即由缓殖子转变成速殖子。将弓形虫PRU株慢性感染小鼠模拟运输应激3天后,利用Real-time PCR分别检测弓形虫速殖子期特异性基因SAG1和缓殖子期特异性基因BAG1的m 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运输应激3天后,BAG1的相对表达水平下降,SAG1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上升,表明运输应激诱导包囊的再活化,即从缓殖子向速殖子转化。(2)运输应激影响弓形虫慢性感染小鼠的免疫水平利用弓形虫缓殖子向速殖子转化的动物模型,分别收集运输应激前,应激1天,应激2天,应激3天的小鼠外周血血清,利用细胞因子抗体芯片检测小鼠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显示,IFN-γ,IL-1α,IL-4,IL-10,IL-12以及M-CSF 6种细胞因子水平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在应激3天后显着下降。表明运输应激降低慢性感染小鼠的免疫水平。(3)弓形虫缓殖子向速殖子转化差异蛋白的筛选及鉴定利用弓形虫缓殖子向速殖子转化的动物模型,分别收集并纯化运输应激前,应激1天,应激2天,应激3天的小鼠脑组织包囊,提取包囊总蛋白,利用双向电泳技术筛选缓殖子向速殖子转化过程中的差异蛋白并进行质谱鉴定。结果显示,47个鼠源蛋白和15个弓形虫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在缓殖子向速殖子转化过程中显着变化;随后利用Real-time PCR验证了弓形虫肌动蛋白(Actin),微线体蛋白13(MIC13),致密颗粒蛋白9(GRA9),致密颗粒蛋白1(GRA1)和烯醇酶1(ENO1)的m RNA水平在运输应激后显着上升,与双向电泳结果一致,表明缓殖子向速殖子转化过程中多种宿主和虫体的蛋白表达发生变化。本研究利用小鼠运输应激模型证实了应激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成功筛选并鉴定出了弓形虫缓殖子向速殖子转化过程中的47个鼠源蛋白和15个弓形虫相关蛋白,为阐明弓形虫速殖子和缓殖子转化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朱勇[10](2015)在《过氧化氢诱导弓形虫RH株速殖子凋亡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刚地弓形虫病是一种在全球内普遍流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不仅对孕妇和胎儿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近年来又成为AIDS等免疫功能缺陷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抗弓形虫药物大部分都存在长期治疗效果差、难根治、高费用且对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基本无治疗效果等诸多缺点,研发新型治疗弓形虫病药物很有必要。药物研究依赖于高效稳定的弓形虫体内和体外培养模型,建立弓形虫培养模型不仅可用于筛选新型抗弓形虫药物,还可用于抗弓形虫药物的作用机理研究。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对细胞的活力和增殖力均具有抑制和/或杀伤作用,然而有关H2O2能否诱导弓形虫凋亡的作用机制仍然不清楚。近年来,不少数据表明,H2O2可以诱导众多细胞凋亡,本文以H2O2是否能诱导弓形虫速殖子凋亡作探讨,旨在进一步阐明H2O2诱导弓形虫RH株凋亡的机制,为弓形虫病的免疫预防和临床治疗新方案的设计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复苏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注射接种小鼠腹腔;建立虫体与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的共同培养体系,依次以不同比例的虫体接种细胞,观察虫体在细胞内的增殖情况,确定适宜的虫体与细胞感染比例及培养时间。以滤膜过滤法纯化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模型获得速殖子。采用吉姆萨染色、琼脂糖凝胶电泳、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Annexin V法)、流式细胞技术测定DNA含量检测H2O2处理弓形虫速殖子凋亡的特征;检测凋亡过程中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RH株速殖子可在RAW264.7细胞内增殖,接种72h后细胞能完全被破坏释放出大量虫体,虫体在细胞内增殖速度和传代间隔稳定、形态典型,未见毒力明显减弱。两种滤膜对体内白细胞清除率无明显差异,对红细胞清除效果随滤膜孔径增大依次降低,小鼠体内速殖子的回收率随着孔径增大依次升高。两种滤膜对RAW264.7细胞的清除率无明显差异,体外培养的速殖子的回收率随着滤膜孔径增大而升高,并且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光镜下观察H2O2处理弓形虫后,虫体失去典型形态,活力明显下降。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H2O2处理速殖子后的DNA未见片段化条带,以流式细胞仪检测H2O2处理速殖子凋亡程度,发现存在凋亡,随时间增大其凋亡程度扩大。流式细胞仪分析速殖子以H2O2处理后DNA含量的变化,发现H2O2组速殖子数少,DNA含量降低。测定H2O2处理速殖子过程中胞浆钙离子浓度随着时间增长以及处理浓度增高而增高。成功建立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体外培养模型。初步研究发现H2O2能诱导弓形虫速殖子凋亡及其过程中胞浆钙离子浓度升高。(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5-05-01)
速殖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索复方一枝蒿颗粒体外对弓形虫RH株速殖子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弓形虫RH株速殖子感染72 h后的昆明(KM)小鼠腹腔冲洗液,加入复方一枝蒿颗粒水溶液使药物终浓度达到0.8 mg/mL,并以0.04 mg/mL剂量阿奇霉素作为阳性药物对照,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置二氧化碳孵箱作用2 h,分别制备吉瑞氏复合染色涂片和透射电镜样本,比较观察各实验组弓形虫速殖子光镜下形态和透射电镜下超微结构。结果空白对照组虫体符合弓形虫速殖子超微结构正常形态,而阳性药物对照组和复方一枝蒿颗粒作用组均显示着色较浅的异常形态虫体:虫体肿胀变形,两端钝圆。细胞质着色浅且偶见空泡,个别虫体细胞膜似有断裂缺如,胞膜不完整。透射电镜下可见阳性药物对照组和复方一枝蒿组弓形虫速殖子细胞质疏松并出现大量不规则空泡等异常形态,复方一枝蒿颗粒还可使弓形虫速殖子超微结构发生胞膜断裂、破损,核膜破损,致密颗粒增多等改变。结论复方一枝蒿颗粒具有损伤弓形虫速殖子超微结构的直接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速殖子论文参考文献
[1].秦馨,李锴,张静,张爽,武卫华.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对弓形虫速殖子增殖的影响[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8
[2].唐云剑,高剑,李莹花,王宇靖,巴克骄.复方一枝蒿颗粒体外抗弓形虫RH株速殖子的超微结构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18
[3].陆瑶瑶,苏瑞景,董辉,王梦瑶,杨玉荣.ME49株弓形虫速殖子对昆明小鼠的致病性[J].中国农业科学.2018
[4].崔洁,王旗,杨小迪,孙希萌,汪瑞.金丝桃素对小鼠巨噬细胞内刚地弓形虫速殖子的增殖抑制作用[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8
[5].王泽祥.弓形虫不同发育期、不同虫株卵囊比较蛋白质组及不同虫株速殖子比较修饰蛋白质组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6].杨小迪,孙希萌,王旗,崔洁,计永胜.金丝桃素体外抗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效果的观察[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6
[7].刘刚.犬新孢子虫速殖子microRNA的鉴定与分析[D].吉林大学.2016
[8].吴升伟,王正蓉,包怀恩.氟康唑抗弓形虫速殖子作用的超微结构观察[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
[9].袁园.运输应激条件下弓形虫缓殖子向速殖子转化差异蛋白的筛选及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15
[10].朱勇.过氧化氢诱导弓形虫RH株速殖子凋亡的初步研究[D].南华大学.2015